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史怎么样才能使人明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读史怎么样才能使人明智

2020-04-07 05:26:00 作者:张宏杰 来源:领导文萃 阅读:载入中…

读史怎么样才能使人明智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学科。历史就是一个国家记忆。一个国,一个民族需要善于梳理分析自己的历史,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前犯过的错误。因此有一句话,“讀史使人明智”。    但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多读几本史书,就会明智起来,没那么简单。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然而,分析历史的规律面临着很多困难

  第一个是历史资料方面的困难。有些国家历史分析的困难在于历史太短,资料太少,没啥可总结的。而中国历史分析的困难在于太长,资料太多,总结不过来。

  确实,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商代开始我们就有史官了,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历史资料最多的国家,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别的不说,一套“二十四史”就有四千多万字,读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遇到一个人说他通读过二十四史,你最好别。因为二十四史是古文,里面有今天读者熟悉的大量生僻字,不知道人名地名,不熟悉的典章制度,读起来很费力假设你一天读3000字原文,不论过年过节、刮风下,一天也不间断,那么读一遍二十四史,要花大约36年。因此,除了少数专业史学家(比如张舜徽),极少有人能真正通读二十四史。

  此外,《资治通鉴》《史通》《通典》等都是大部头的。如果你都想通读一遍,再去总结,一辈子也读不完。

  第二个是总结和梳理的困难。

  你掌握史料,读了大量的史书,也不见得能从历史获得益处,相反,还可能被历史给坑了。

  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能会总结出完全不同的规律。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然而,并不是记性好的人就能生活得很好,因为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同义词

  很多人记性很好,但是思维逻辑性很差。比如我的一位舅妈,记忆力不错,说起多年前的什么事来都讲得连枝带叶,非常生动。但是每次生病她都不去医院,而是去找村里的算命先生。她坚决为人生病都是因为“冲撞”了什么“不洁的魂灵”所致,按照算命先生的指导,朝某个方向焚化纸钱就能够治好。曾经有两次巧合,烧完纸后不久,她的病真好了,她的那套理论因此更加强化,还嘲笑我关于病毒细菌说法异端邪说。直到五十多岁因为急性肾炎拖延治疗而去世前,她都认为我是读书脑子读坏了。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一些历史学家们总是按照“善恶忠奸”这个简单的思路,对复杂的历史记进行整合。几千年来,他们总是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就是因为人心不古,不肯好好听孔子的话。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贯彻孔孟之说,那么尧舜之治很快会再现。而普通老百姓听评书、演义,得出的结论更简单:一切成功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忠臣的话,一切失败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奸臣的话。只要“亲贤臣、远小人”,天下自然太平。这种历史总结能力,是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一直在“鬼打墙”式的治乱循环中绕圈子的原因之一。

  所以,读史需要悟性。“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并不绝对正确。学历史不见得都能获得智慧,有的时候获得的是更深的愚昧。

  一般来说,我们普通读者的头脑中,其实充斥着大量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历史常识。因此读史需要讲究方法。

  一是把专与博结合起来。既要了解一些具体朝代、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又要善于梳理历史背后大的规律。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权谋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君臣争斗过程,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起和崩溃,虽然每次都花样翻新,其实本质上无非是一些规律性的重复。要善于总结这些过程背后的游戏规则,以及这些规则是怎么形成的。

  二是善于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史。有的时候,历史需要“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地去看,才能发现一些整体性的规律。比如只有升上太空,你才会看清地球是圆的。

  “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不读世界史,你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自身的独特之处。

  (摘自《南方周末》)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节俭至清,即使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高权重,炙手可热,也一直如此。他常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他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是坚决不再上。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司马光一样主张少点菜,够吃就行。等饭局结束,桌子上一般还剩些内容,司马光“既食而携其余”。“既食”就是饭局结束,“携其余”指的就是打包——司马光觉得剩下的饭菜扔了可惜,就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去给家人吃。

  (摘自《文史博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