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樊哙
 智者樊哙

日期:04-12 点击:135 好评:7

秦末汉初那些英雄豪杰之中,樊哙是最奇妙的一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樊哙是什么出身?“以屠狗为事”,却做过比张良、陈平更加智慧的大事,说过比郦食其、陆贾更加打动人心的辞令,这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公元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以绳系颈,拜倒...

毛泽东家书里的父爱
 毛泽东家书里的父爱

日期:04-12 点击:134 好评:7

身为党的领袖,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肩负大任,工作繁忙。但这没有妨碍他对儿女们的关顾眷爱。书信便是他与儿女沟通交流、传情达意,表达父爱的重要方式之一。透过其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给孩子们的部分家书,信内信外、话里话外,装满了爱。 毛泽东疼爱...

政坛演讲,没那么简单
 政坛演讲,没那么简单

日期:04-11 点击:160 好评:5

“请保持镇定,地面有些震动,总统先生。” “我比你们镇定多了。” 2019年8月,智利总统皮涅拉正在一个工厂聚精会神地发表演说,6.5级地震突如其来。工作人员急忙稳定秩序,但皮涅拉显得颇为镇定,“就像当我们讲话时你们也会鼓掌喝彩一样,地震不过是地球喝...

三国谋略的正与邪
 三国谋略的正与邪

日期:04-12 点击:148 好评:4

俗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盖如孔老夫子所说的,少壮之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而老年人则“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壮之时读水浒易“以武犯禁”,而到了老年,若还是患得患失,放不下机心,则这辈子也未免活得太累了,何苦来哉!其实,“少”与...

晚清的『油画外交』
 晚清的『油画外交』

日期:04-11 点击:139 好评:4

国际形象败坏到极点庚子年,即公元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受朝中保守派亲贵的忽悠,总是疑虑洋人“干预大清内政”的慈禧太后默许拳民对洋人杀伐,由此引起了“庚子国难”,八国联军强攻大沽口并进犯京城,慈禧太后只得带光绪帝和一班亲贵仓皇逃离...

“仁义”窦建德为何兵败如山倒
 “仁义”窦建德为何兵败如山倒

日期:04-12 点击:89 好评:4

在隋末各路英豪中,最能担得起“仁义”二字的窦建德是公认的好人,但为什么他偏偏失败了? 有两个故事,最能说明窦建德的仁义: 其一,窦建德率军围攻河间,一直没打下来。等到城里粮食光了,恰好又传来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河间郡丞王琮表示愿意投降,窦建德后...

胡愈之的身份之谜
 胡愈之的身份之谜

日期:04-12 点击:79 好评:3

胡愈之(1896.9.9—1986.1.16),《光明日報》首任总编辑。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以民主人士身份活动,做的却是共产党的事。实际上,他193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名受中央特科直接领导的特别党员。直到1979年中央统战部公开他的党员身份,许多谜团才得以解...

60年前美军战斗力
 60年前美军战斗力

日期:04-12 点击:214 好评:2

在传统叙述中,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霸道骄横、对中国军队不屑一顾,遭受打击后除了叫嚣战争升级,又无计可施;其作战部队的机动性与火力都很强,但是,指挥、战法僵化,官兵贪生怕死,“钢多气少”。这样的概括,的确有合理的一面。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美军的...

称“臣”与称“奴才”,有何不同 ?
 称“臣”与称“奴才”,有何不同 ?

日期:04-11 点击:204 好评:1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清朝人都能够称奴才,称奴才是需要资格的。 不管是汉唐,还是宋明,大臣写进呈皇帝的奏疏时,都是自称“臣”。惟独清王朝是个例外——如果我们去读清朝人的奏折,便会发现,他们总是自称“奴才谨奏”“奴才跪奏”;接到皇上的圣旨,则赶紧...

张良妙计调诸侯
 张良妙计调诸侯

日期:04-12 点击:101 好评:4

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候,楚汉两军打得难分难解,刘邦派郦食其去劝说齐王投降。郦食其本来已经说服齐王归顺汉王刘邦,没有想到韩信还是指挥大军攻占齐国。齐王十分恼怒,便把郦食其烹杀了。 韩信不顾大局,为个人争功劳,让郦食其丧命,使刘邦损失一个大能人。更...

哲理文章:本栏目收录的大量经典哲理文章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