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10篇

2017-11-02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10篇

  《如果这是宋史》是一本由高天流云著作,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3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一):除了跟风踩,你有认真看这本书吗?

题目的这句话想送给所有看了十几页就忙着写书评的人。
我并不喜欢捧一本书就踩另一本书,比如明朝那些事。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明朝那些事我看了第一本,很多年前。唯一记得的阅读感受是,我并不喜欢作者无端地给人物加那么多内心戏。但是,这恰恰是很多明月粉喜欢的点。所以,你看,看书和交朋友一样,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以下是原文。
推荐想了解宋史的小白们看。
小白的定义:想了解宋史,但又看不下去偏严肃的读本;不喜欢穷根究底去考据细枝末节;以碎片化阅读为主。
我觉得脱离了书的读者定位去谈书好不好的都是耍流氓
我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很多高票答案和评论,不乏一些历史问题下下大V们的见解。大部分都是贬低这本书文笔不好、史实不清、明朝那些事的跟风之作、烂尾了等等。作为读者,我觉得有失偏驳,所以还是想说一下。
说这本书文笔不好的,我不知道你跟谁比。跟历史大家比,当然无法比。跟当年明月比,我觉得OK。宋这本书的文笔整体幽默简洁,条理分明,详略得当。那些说书流水账一样的,我不知道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去看书。作者以时间为主线,以核心人物为分点,我读的时候,一点阅读障碍都没有。一口气读了半本。还有一点,我想强调下,作者文笔真的很幽默。这种幽默,对于我而言,是很有共鸣的。属于那种,一看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写的那种。不知道这样讲,你们能不能理解
至于史实不清,我觉得这种情况肯定有的。但是,只要大盘上对,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原因有二:一是这是科普读本。读者们看完书,你指望他们记住细节,记住用词?还是谁会参考这本书去写学科论文?都没有吧。读者看这本书的目的,只是了解一些宋朝的基本历史。看完了,估计连历史名人都记不全,谁在乎上城门是磕了牙还是绊了脚?二是史实细节不清的问题基本每本科普读本都有。明朝那些事也不列外。没必要用这个大肆抨击宋这本书。
跟风之作的问题。我不明白,就算这本书是跟风之作,和这本书的质量有什么关系。明朝那些事出来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讲。那作者用类似文风写下宋朝的历史又有何不可呢?况且,我非常喜欢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宋史的热情。所以,所谓的跟风之作不能作为你评判书好不好的标准呀。
烂尾问题。据很多读者反映,貌似这个系列的后几部确实不佳。我还没看到哪里,就暂不评价了。但是第一本还是很不错的。
讲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呢。也许在历史大V的眼中,在很多历史专家眼中,这种书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是,对于很多宋史小白爱好者,这本书值得一读。以上所谓的缺点不影响它对于宋史小白的价值
就好像有人说,哎呀,我这个LV的五金、皮料、设计都比你好呀。你那个包那么烂,扔了吧,来买LV。但实际情况是,我买不起LV。我这个包够用了,也挺好看的。对于书而言,就是我看不懂也看不下去那些正史。这本书里有我想了解的内容,而且文笔亲切幽默又有活力,我看看够用了。
补充一点,我最看不起的是,不是这种被冠以跟风之作的书,而是那些书没翻两页、看着人家说不好,就跟着踩的跟风之人。你不理解人家说不好的原因,也不理解你看这本书的目的,仿佛你就是要追求最好的。搞不清自己的需求,盲目追求完美,是很容易事倍功半的。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二):历史不应推崇英雄主义

一、明朝那些事

12年的时候,我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对于明月的书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深深的喜欢上了于谦,常遇春,徐达, 胡惟庸,刘伯温, 王阳明 ,张居正,甚至对书里的反面人物也能熟记于心比如陈友谅,给六必居提匾的严嵩等等吧,由于书里写的太好了,觉得不过瘾,又找书看,看了 度阴山《王阳明》和熊召政的《张居正》。是不是很中毒?

如果说单写某个人物,我觉得熊召政的《张居正》这本书写的相当有水平,比起明月写的自然要好上千百倍,当然可能其他读者要说,明月是写整个明史,不可能盯着某个人物写。那么我就在想为什么在《如果这是宋史》下面简称宋史,豆瓣评论里有那么多人,才看了小说的某一部分就嚷嚷说《宋史》这本书写的粗略人物不细致呢?

二、不应推崇英雄主义

回到我的话题,我认为历史不能推崇那些英雄。

用《宋史》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我觉得《宋史》里的基调定的很清楚,就是写历史就是写历史,不着重写人物,而是尽量去写大事件,以这些大事件来推动故事发展,来组织历史人物。比如郭威,他当皇帝是由他手下的大兵,在当时急剧恶劣的军营气氛及动乱下,被人"强迫"推举的,那么这里面我们要深入的想一想,难道郭威自己就没有一丁点当皇帝的欲望吗?书中说的很有意思, 刘赟当上皇帝以后,郭威的大军退出开封,向北开拔,但是他走的很慢,从这个慢字中就可以看出郭威也是在思想里做挣扎,要还是不要呢?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是我或是你,会怎么做呢?第一,我觉得是会害怕吧,要革别人的命哪一个人就能理直气壮?第二,我觉得是权衡利弊,做会得到什么损失什么,不做会损失什么得到什么。第三,是否利他,人活在世上,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为自己,也有为别人的时候,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而且又不损害自己的什么利益,何乐不为?郭威最后在众将士的强迫下半推半就的当了皇帝。

以上我想说的面对很多事情,不管是谁,都会在权衡各种利弊后做出反应,有好的反应,也有坏的反应,甚至是网友所谓的笨的反应,但是,处在那个环境,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所以,有些书会写某某人力王狂澜,影响了事情的发展或让某某事没有发生,多么庆幸。我想问,那个某某人现在在哪?都随历史而去了吧,所以,我同意高天流云的写作,历史就是一个事件一个事件随着时间变化的,你想阻拦也阻拦不了,与其把精力花在写一个英雄主义情节的人物——这个人物的真是思想是怎样,你又怎会知道?还不如,认认真真把这段历史上发生过的重要的事情,好好写下来,所以,高天流云的写法更纯粹一些,《宋史》这本书更朴实一些,里面的人物,没有谁对,没有谁错,历史就是这样演变下来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写人物不好,而是,历史就像一个万花筒,怎么看在你,怎么写在作者,本就真真假假,却没有是非对错,我们阻挡不了历史发展,那些英雄般的人物也不过是历史里小小的尘埃。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三):一代圣主赵匡胤

比较喜欢看历史书,从kindle上特价买了套中国历史那些事儿系列套装,是汉唐宋明四个朝代的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已经看过,就从宋代接着看。宋朝是赵匡胤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成为了文人的天堂,也从某些方面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国民性的走向,值得好好看一下。不过这本书感觉写得没有《明朝那些事儿》好,也无所谓,权当了解知识。
先说一下赵匡胤本人,利用一下百度的简介。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漳泉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建隆二年(961年)及开宝二年(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赵匡胤从小生活在五代乱世,良好的家庭出身提供了他很好的成长环境,从军后跟着主帅郭威,听到了也看到了很多实际演练中的领导艺术与被领导艺术,对他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后来又跟着柴荣,为他建功立业也为自己的官场之路搭建了通往顶层的桥梁。郭威和柴荣都是五代时期的英主,郭威是一代人杰,是一个极少有的即是皇帝又同时是一个人的罕见结合体。柴荣是五代时期最优秀的君主,实际能力比赵匡胤还要强,但天不假年,他输给了命运,强极则辱,情深不寿,他的短命并不是上天对他不公,而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生命的节奏。这两个人创造了后周良好的开国局面,也为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宋在赵匡胤手中是没有完成中原大地统一的,我觉得究其原因是攘外必先安内,经过一系列的政策,他基本做到了“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势必会减缓他统一的脚步。他在位时期的宋军既保持了五代时的凶悍善战,又多出了严明的军纪,闻战而进,遇险不退,是天下精兵。书中最后分析,是赵光义杀了他哥哥,他得位不正。
这本书给两个人正名,一是冯道,不管真假,他在个人修养和行为上都百分百地做到了一个君子,做了不少对百姓好的事情,深得百姓爱戴。二是潘美,他才是北宋第一名将,有仁义,可以追逐名利但不会不顾一切泯灭天良,他平南汗,在平南唐的战役中他也是先锋,很多仗都是为主帅曹彬打下,赵光义时期,他是宋朝太原的第一任留守,北疆守边屡破辽兵,是当时宋朝最强的边境屏障,即使最后的北征失败杨业战死,也是主要因为中路的主力大军曹彬失败才不得不撤退,才引发了杨业在陈家谷兵败无援,但潘美却就此有愧于心,怏怏不乐,仅仅一年后就病死在太原。纵观他的一生不愧为一世之雄杰,人中伟丈夫。但被后人谣传成了一代奸邪,从宋朝开始,中国就成了干活儿受委屈好性格的才被嘉奖的混账世界
书中写史讲道理,很多知识和解读摘抄如下:
1人,起码要懂事,想想看,权门如市,你有权了大家都来,没权了大家自然都散,这天经地义,同样的道理,你的皇帝当好了,都巴不得来巴结你呢,怎么还会背叛?所以,强求每一个人从心里往外地臣服你,是件非常无聊的事。这就像是夫妻之间,全身心地水乳交融当然再好不过,但其实大多数只要能做到互相忠诚谢天谢地了。
2除了从心底深处的精神内核来说,李世民之所以成了天可汗,除了与生俱来的雄才伟略之外,他身为将门之子,从小就雄霸一方的成长经历也让他从心底里就是个“贵族”;而明太祖出生即饥寒交迫父母双亡,人世间先亏负了他,他才无比凶狠地对待世间万物——从争霸到治天下,从来没有妥协温柔的时候……可赵匡胤不同,请留意,他在二十一岁时,决定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离家出走前,品尝过真正的平民的乐趣。所以,他心里的天堂是平静的,是无争的,是一个非常和谐富足的温暖人间。一切的努力,都为了这个目标
3有一个问题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智慧深度——怎样面对侵略。
4洛阳、开封、长安,这都是中国古代的帝都名城,每一个城市都有多次成为历代王朝国都的荣耀。但是这里面却大有分别。说开封,开封居于中原的要冲地带,周边四通八达,尤其是水陆码头,从汉代起,就修有汴渠,隋唐时又再次扩决,使它“引入泗,连于淮,至江都而入海……”,占天下漕运之大利,所以以开封为国都,注定了会繁华昌盛。但是开封的地利条件,又注定了它不配成为一国之都。它四面旷野,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只要有敌人渡过黄河,它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请大家回想,战国时孙膑的围魏救赵,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开封无险可守,攻之必下。而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皆为天下之险关,当年秦国就是因为这些关隘,独抗中原六国而安然无恙。再看长安,那就更理想了,“以河为池,以岭为墙”,那是黄河与秦岭直接作为屏障!在长安建都,那是连近二百年之后的世界最强军队蒙古铁骑都没法正面攻破的安全保障!
5唐朝的科考,其实就是上层社会内部的权利再分配,是上层社会中的平民一族从传统豪族手里分权,跟广大的劳苦百姓根本不贴边。而有宋一代,从赵匡胤开始,不许任何宗室、官宦的子弟下考场,并且废除了公荐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官相护,科考舞弊的可能。从赵匡胤开始增加殿试,皇帝亲自当考官,从此以后,历朝历代,殿试都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等级,也就是最后一关。
6官家,在人们印象中,它是宋朝人对皇帝的特殊称呼,有点像清朝的老佛爷,似乎很是口语话,但事实上,官家取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是五代至宋朝对皇帝的普遍称呼。
最后再利用一下百度的总评,我觉得对赵匡胤评价得不错。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宋太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如果这是宋史》读后感(四):了解宋朝历史很好的读物

原来这本书评价不是特别高啊,比起当年明月来,文笔确实差了点,可以说是宋朝那些事儿,不过能够轻松的了解宋朝的历史,这个从中学课本中让人既感到屈辱又感觉骄傲的朝代,什么澶渊之盟,岁贡,各种败仗,皇帝被俘,我的天啊,最窝囊也就是北宋,可是他又有那么多牛逼的发明,经济最牛逼,更何况,我也姓赵,虽然说八杆子打不着,但是有那种归属感啊。

这一整套书,我认为第一部写的最出彩了,读起来不像后面那样太多太多官称人名。我觉得读这本还是很值得,让我改变了对宋朝的认识,原来赵匡胤时代的军队是那么强悍,我们汉人的军队并不弱!原来宋朝后面的皇帝居然都是赵光义的后代,我简直吐血,我真的不知道啊,历史就是这样,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后人读史只有扼腕叹气的份,我并不觉得读史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我只想了解历史,希望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历史进程。

如果说有什么最积极的意义,那就是改变从教科书中得到的对宋朝的老印象。

作者一开始就奠定了结论,历史不能重演,赵匡胤之所以会如此定下宋朝的基调,限制军权,文官治国,不就是因为他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和混乱吗,他奠定的基调开创了中国最繁华的盛世,可是也让中国人像圈养的绵羊,对抗游牧民族没有很强的抵抗力,直至最后灭国。我一直在想如果他知道这样的结局,会不会依然是这样的治国方针。可惜,历史不能重演,我们只能边读,边思考,边叹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