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言》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流言》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5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言》读后感精选10篇

  《流言》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言》读后感(一):读《流言》 说闲话

叶绿色的树皮,几条布满绿叶的树枝把这封面填的满满当当——这大概就是张爱玲女士在电车上伸出窗外的那只手所拂过的那几枝有诗意的树枝罢。一个白色的竖着的长方形边框里是一团更深的绿块,上书“流言”,下方的白边稍宽,印着歪歪扭扭的”张爱玲“三字——说实话张女士可真不是一位这么有童心的人。这个框放在封面的一个还算恰当的地方,看上去还真是一本文艺十足,想来不会令人失望的书。
这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1版1次的书,是张爱玲作品集里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流言”。
”流言“二字想来是十分符合散文集的名字的,特别是当你读完张女士的这些散文后,更是觉得恰如其分。这两个字听来并非是一个好的词汇,与我而言,它总是使人联想到女人及其她们所热衷的是是非非,这不能责备我说是一种偏见,实在是因为活生生的案例表明:当且仅当是非与女人关联,是非才可被理解被接受,甚至还会发觉有其可爱之处。一个男人若是热衷是非,非但得不到女人们的尊敬和同情,连男人们的原谅也是获取不了的。
即便是先前已有此认识,这本散文集让我读得也实在心生怨气,碎碎叨叨,斤斤计较,尖酸刻薄,冷漠高傲,别说没有一点女性温柔和包容,连起码的诚意也是没有的,她在撒谎么?时值八月,窗外菲菲淫雨,周身一团冷意越读越甚,不得不中途停顿寻件外衣。或许,她不幸的经历多多少少给她的心境添加了几笔阴影,甚至绝望
当然,张女士的散文有趣的地方也是有的,不少地方令我哈哈大笑,细致的笔风让人感叹,没去过上海,却感受到了她在水门汀、热水管处发现的生活繁琐之美、陈旧破败之美,觉得生活细微之处的美已被她写绝。
无奈我正值年少,心中对人生一切美好的切盼宛若雨后的花朵一般绽放,眼底尽是灼热的欲望,即便是伤感,也是带着“化悲痛为前进力量”的暖意,实在体会不到张女士的绝望也有可能,所以她对生活细致、真实的描绘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起来——若是虚伪而作,不免让人觉得其做作;若是真实,这股酸气怨气丧气如同一盆冷水,泼得我难以消受,心里说着张爱玲女士你就不能眼界开阔一点,即便生活万分艰辛,虽不必像余华《活着》那般理想化,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对生活失去兴趣,也让我这个读者读后一下灰了心去。
这是在读完《流言》后的闲话,此时雨还没有停,不禁联想起张先生生活的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想想张先生童年时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的不快乐,以及她回来投奔母亲的经历,一切又觉得可以理解。至于前面关于女子的”偏见“,想想算了吧,女人的这种特性,尽管我十分不愿意男人女人这样区分,不仅为广大男性所喜爱,也为广大女同胞们自己认可,既然如此,何必纠结?何乐不为

  《流言》读后感(二):祈求各自就近的平安

1.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炼。
2.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清界限。
3.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4.缺乏工作与消遣的人们不得不提早结婚,但看香港报上挨挨挤挤的结婚广告便知道了。学生中结婚的人也有。一般的学生对于人们的真性情素鲜认识,一旦有机会刮去一点浮皮,看见下面的畏缩,怕痒,可怜又可笑的男人或女人,多半就会爱上他们最初的发现。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空虚,我们的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5.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女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完了,然而他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
6.因为现在的家于它的本身是细密完全的。而我只是在里面撞来撞去打碎东西,而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
7.我平常看人,很容易把人家看扁了,扁的小纸人,放在书里比较便利。“看扁了”不一定是发现人家的短处,不过是将立体化为平面的意思,就像一枝花的黑影在粉墙上,已经画好了在那里,只等用墨笔勾一勾。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分,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的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以后,也只有矜持
8.刺激性的享乐,如同浴缸里浅浅地放了水,坐在里面,热气上腾,也感到昏蒙的愉快,然而终究浅,即使躺下去,也没法子淹没全身。
9.她难得有这样静静立着,一静下来就像有一种悲哀,那紧凑明倩的眉眼里有一种横了心的锋棱,使我想到“乱世佳人”。苏青是乱世里的盛世的人。
10.但她的讽刺并不彻底。因为她对于人生有着太基本的爱好,她不能发展到刻骨的讽刺。
11.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惨伤。
12.“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广大的解释的。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13.中国观众最难应付的一点并不是低级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们太习惯传奇

  《流言》读后感(三):《流言》读后

最早看张爱玲是一本选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惟半生缘没看,缘因在荧幕上见到的电视剧失了可以保留的想象力。倾城之恋当时看下来也是一惊。当时或是不经意地抓来一本书消闲用的,的确也是篇幅不长地结束了,却好像经历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完了也是并不对众大宣旗鼓的,却在心中震荡起涟漪。
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买下的这本《流言》,买的时候光光冲着那篇《爱》,现在读来依然短小隽永,让人回味。“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恐怕当年的我光读出了对于那清清淡淡一生只此一次对于美好的爱的期许,却不曾见华丽的生活的袍子里爬满的虱子。更想来张的一生,风风雨雨飘飘摇摇,爱也还是那么不经意地袭过她的人生,却也不留下什么,不占有什么。
这本十月文艺出的精装版靛蓝花纹的《流言》真是装帧不错的,让我想到在布匹店左右甄选欣赏不同布匹的张爱玲。若是看遍了老板的布,却一件也不买,黑白照片里面穿着旗袍的总是高傲自信地昂着头她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恐怕《流言》中的张爱玲会相对更为平易近人,虽有天才说,虽有对大红大绿对照的颜色的偏好,我却感到读着的时候恍若在她的年代,在上海的《杂志》、《天地》上面看到的喜欢的作家在唠嗑。她总有那种能力,从开始给你交代,这篇是编辑催稿催出来的,这篇让你当作“有人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告诉你听的”,你却一点不烦扰地被她的叙述吸引着。
张在《红楼梦魇》里面讲,流言是取意于“written on water”,”是说它不持久,而又希望它像谣言一样传得快“。这一篇篇的短文是极具时效的,好多都有原载时间。从其间也能读出张的时代,在中西文化无可逆转地碰撞而相互认识的时候;在古老的Middle Kingdom视他邦为”蛮夷“,却已经慢慢地在欧洲入侵的情况下慢慢地失掉其原有的”天国”的自信;在申城立在长江入海口俯视内地,也以其文化以及品位也并不把香港放在眼里的时候……
然而这次也是碰巧,读这书以前,刚好读了赛珍珠的小说。赛珍珠竟让我这个中国人回忆了一下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她对于中国人所见到的的西方人的面貌或者是礼节的吃惊误解等等的描写也是极为生动的。看着看着也会有唏嘘感叹我们是不是已经集体失忆了?张的《流言》也四处流溢着她身为一个中国文人墨客的的自豪,一个身为上海女人的丰富与自信。受过东方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教育,张不愧为名门之后,即使是没落的,同时对于西方文化历史也有能力品评。谈钢琴曲,谈爵士乐,谈苏格兰民歌,却来一句:“空气清扬寒冷。那种干净,只有我们的《诗经》里有。”谈遍西方音乐,末了却说,还是”申曲最为老实恳切。"而放到现在,国学的濡染是弱了,西方的文化也是抵制的,多有留学生却是留洋学技术的,再难有这样又饱满文化涵养的文人了吧。
张爱玲是个精致的“小女人”,承认自己拜金,(因为知道钱的好处,因为吃过没有钱的痛楚,)从父亲和后母的家中逃生,坐车也不忘了还价,追求时装,懂得绘画,也有“大女人”的智慧,怜悯电车上的女人(见其短篇《封锁》),有其作为作家对于人情世相的洞察力和深度。想到张爱玲字里行间满含的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通和作为其中成长的个体的骄傲感,又不免为之后来不得不离开故土而感叹。但是恐怕按哈金说的,移民作家的回归,很多时候恐怕不是其肉体的回归,(像张爱玲的骨灰是撒入了太平洋的,谁知道是沾染到飞鸟的羽翼还是沦陷于游鱼之腹。)而是通过其文字的回归。我想张写《流言》的初衷总还是实现了的。
July 10, 2015

  《流言》读后感(四):“流言”一千分贝

都说流言有一千分贝,我想张爱玲的《流言》确实有一千分贝的力量啊。读《流言》更多的是看多了她写的凄惨不纯粹的爱情,想读一读生活中的张爱玲,想看一看张爱玲对其他事情的思考,不曾想最后还是被其中的一篇《爱》给触动到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样的一段话中藏着遇见的喜悦,也藏着对爱情的克制,还藏着相遇不能相守的无奈,譬如张爱玲和胡兰成,大概于她而言胡兰成就是哪一个千万人之中遇见的,躲过了时间,绕过了人流,甚至心里已经说了几万遍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可是我们都知道张爱玲的爱情和她所写的爱情一样,凄惨无果,总是在爱的时候拼尽了一切,然后遍体鳞伤,在茫茫红尘中怀念。《爱》,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张爱玲在开篇第一句就写下了一句话:“这是真的。”我想她想表达的是这个故事是真的,这次相遇是真的,这场悲剧也是真的。故事中的女孩子漂亮,媒人都踏破了门槛,却迟迟不遇真命天子,或许是要遵从红颜多薄命的定律吧,女孩子被亲眷拐卖到外乡做妾,经历了无数的惊险与风波,但到老,女孩儿都记得那春天的晚上,那后门的桃树下,那个走过的年轻人。
    张爱玲写爱情的犀利和无情,从《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中总是看得些出来的,范柳原与白流苏互相试探、追逐、利用的爱情,顾曼桢与沈世钧平凡脆弱的爱情,男人们的朝秦暮楚。但在《爱》里,我读到了她的同情,她的遗憾,她的惋惜,她的不甘心,但是又有着故事大概要这样结局的释然和开怀,那个后门树下的年轻人,张爱玲没有多描写他,我想也无法描写吧,但被那样美丽的女子看上的多半也不会平凡到哪里去吧。

  《流言》读后感(五):特别的人,特别的思想

其实正本书看下来,记忆最为深刻的,不是爱玲,而是炎樱,她更喜唤自己为獏梦,然而我依旧想称她为炎樱,在炎樱眼里,獏梦这名字似乎更适合她,奇特,有个性。但,我总觉着,叫她一声炎樱,留下一丝女子气息。
  爱玲不曾说炎樱与她相像,反倒说起过苏青与她的相似。炎樱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想必是十分大胆的,我猜。她有一句话我记得尤其深刻“许多女人用方格子绒毯改制大衣,毯子质地厚重,又做得宽大,方肩膀,直线条,整个地就像一张床――简直是请人躺在上面。”
  炎樱差不多就说到这,我不常看爱玲的书,这算是完整的第一本,自然也就无法去评判她,不可否认的,她的思想中,从散文中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还是颇有特色的。比如谈女人那一篇,那一篇在论据上其实我还是有些想反驳的,有些细节处不够完备,比方说把女人被男性征服与野兽的体力强于男性相比较,显得其实不太恰当,但总体来说这篇文章我还是很喜欢的。然后就是很经典的那篇,“原来你也在这里。”完整版显得比当初只知道那句话的感受要好些,也深刻些。
  爱玲本人也曾说过,她自以为很多作家出名之后无论写写什么东西,总能收到追捧,这句话同样适用与她自己。
  爱玲散文中矫情有些多了。但,绝无非议之想。毕竟未曾度过其他作品,待我读过其他作品,再想想自己该如何读她。

  《流言》读后感(六):于清醒中享受苍凉人生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绮丽而悲怆的笔调,折射出《流言》所表达的基本态度,一边于柴米油盐、阳光与水中感受烟火人生;一边清醒的看到生存的荒谬,在时代的重压下,人们在俗世悲喜中翻腾的滑稽,滑稽中的悲哀。颓废之中有清醒,执著之中有苍凉。
张爱玲以冷静的近乎旁观者的笔触,叙写了童年的梦魇,往昔的阴影使得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贯穿于她的字里行间。她封闭在自我空间里,只留一丝缝隙小心翼翼的张望外面的世界。“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读《私语》,我想象着那个坐在“永远是下午”的充满了“鸦片的烟雾,雾一样的阳光”的屋子里,感受“沉下去、沉下去”的早慧的少女,独自品味着生之凄凉,生之琐屑,生之幻灭,心底忽然涌起无尽悲怆,无限酸楚。
但张爱玲终究是张爱玲,她不会陷入自怜自哀或是孤芳自赏的情绪,像林妹妹一样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孤独泣咽中使生命归于沉寂,她是生动,鲜活的,对于红尘俗世有浓浓的爱意。《天才梦》里她说“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g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唱着炒白果的歌,“守着锅,蹲据在地上,满怀的火光”,这样一份朴素自然的生命体验,竟也使人看到了一个阳光,可爱的女性形象。
而张爱玲又是苍凉的,她爱用“苍凉”这一字眼,她说“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例如《烬余录》中有这样的描写“电车外面,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这份苍凉,也许是生存于贵族文化的没落时期的末世情调,也许是高门闺秀走出深宅大院却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也许是动荡战乱中个体的挣扎与渺小,还也许是人与人之间无可消除的疏离感,在历史与社会的洪荒之中丧失自我有不可找寻的迷茫感,像她在《谈音乐》中写的“街上急急驶过一辆奇异的车,不知是不是捉强盗,"哗!哗!"锐叫,像轮船的汽笛,凄长地,"哗!哗!……哗!哗!"大海就在窗外,海船上的别离,命运性的决裂,冷到人心里去。"哗!哗!"渐渐远了。”
苍凉,在张爱玲的笔下,超越了个体感受,成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生存意识,无人幸免,《烬余录》里,她写战乱时的香港,有一段近乎残酷的文字,作者在战时医院作临时看护,有个尻骨腐烂的垂死者,整夜都在痛苦呻吟,境况极惨,她却说: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我恨这个人,因为他在那里受磨难。
几天后病人死去,张爱玲如释重负地用椰子油烘了一炉小面包以示庆祝。我开始惊异于这种冷漠,惊异于张爱玲对于自己的“冷漠”的坦然,但若仔细一想,恐怕这是对于苦难回避不得而硬着头皮的狠心话,若无其事的外表下藏着恐惧与悲哀,因为脆弱敏感不堪苦难的重负,只好一味享受欢愉。因为知道苍茫天地间人生如蝼蚁的宿命,没有人可以成为他人的拯救者,我们最终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旁观者、旅伴,所以只好承担起自己的人生。在结尾中,她写道“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要承担深受生命的负荷,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起伏,可是却永不能拯救彼此的灵魂,就像周国平说的“在黑暗中携手行走”。
张爱玲看到生命的本色是“一个苍凉的手势”,却未曾陷入悲观主义的漩涡中,她以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直面人生的美与丑,直面人性的脆弱不堪,甚至直面自我。
她自己也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她解构了宏大叙事,将目光投向市井生活中的饮食男女,街道小巷中的世间百态,她以嘁嘁切切,絮絮叨叨的“私语体”,抒发着对身边琐事与寻常图景的感悟,兴致勃勃的谈论“吃”,谈论“穿”,回忆战争后尝到冰淇淋的微小的幸福。
在《更衣记》中有这样一段: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世俗人生的一切,组成了一个暖意融融的世界,荡漾这女性的暖意与宽容,张爱玲就这样于清醒中拥抱苍凉无力的宿命,拥抱自私丑陋的人性,享受俗世红尘中肉体的片刻欢愉和岁月的无心美好,这样平静,这样安详,安详至凛冽,宛如漫天风雪中,雪地里颤颤一直落蝴蝶,刹那光华,须臾永恒。

  《流言》读后感(七):跟张爱玲学写作

说来好笑,自认为喜欢张爱玲的我竟然没有从头到尾读过她的《流言》,只是偶尔读到这本书里的几篇文章,比如《我的天才梦》,比如《道路以目》,或者是《我的弟弟》,《我看苏青》等等。
那天在简书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想想自己确实应该抽时间把它好好的读一读,也不负自己曾经喜欢过她一场。
读她这本《流言》,倒可以借用她自己的标题《到底是上海人》来一句感慨,到底是张爱玲。即使是散文,即使是议论文,哪怕是影评,也一样写的出彩,不输她的小说。
这本书里能看到很多以前有人专门编辑的张爱玲的名言佳句。
比如,“女人说话前从来不想一想,男人想一想,就不说了。”
再比如,“女人取悦于人的方法有许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珍贵的生活情趣。”
或者,“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又或者,“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这些句子里能看到她的思考,能看到她的感情,更能看到她对于写作的掌控力来。
如果你对张爱玲感兴趣,或者你对她的小说里那些“不彻底”“苍凉”的人物感兴趣,你真的可以看看这本书,看到张爱玲本人生命的本色,看看她的过去,童年时光面对父母关系不和的不安,少女时代对父亲和后母的怨恨,对于母亲的孺慕与愧疚交杂的情感,在香港时面对战争的的思索与恐惧,以及后来回到上海以后的生活。
如果你感兴趣,你真的可以看看这本《流言》,这本书的书名虽为“无根据的说法”,却能让我们这些旁观八卦人士更好的认识张爱玲的一本书。
近十年前看到这本书里的一些文章,我只觉得很有共鸣,那些成长的阵痛,那些对于父母的说不清的情绪,只觉得她说了一些话,却说到我的心坎里。
十年后,当我不再是那个无知的少女,我才慢慢明白为什么她的小说会有那样的底色,她说的“不彻底”,“参照”是何意思。
这些都不提,今天只想说说从这本书里窥到了一点她的写作技巧,僚佐自娱,也和读这篇不知算不算的上的书评的你一起分享。
1.写作的时候要诚实的面对自己,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次看《流言》,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事情,张爱玲很敢“说实话”。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思想潮,但是一个女儿这样公开的写父亲对自己的暴行,也是很少见的。所以,今天看来哪怕再气愤张所遇到的境况让人怜悯,也不禁会有点咋舌。中国人自古就有“家丑不可外扬”之说,一般人即使遇到家庭暴力,也不太愿意公之于众,尤其是父亲对自己的凌辱,说出去也是需要诺大勇气的。
张爱玲在香港当临时护士时,正面自己人性自私的一面,直接说自己就是这么自私的人,比那些满口道德经的人更让人有好感。
最关键的是,写作是和自己的心交流的极好的机会,如果写作的时候不能诚实面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许也会隔一层吧。能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也是不容易的啊。
2.想致力写作不妨好好生活,从生活里提取适合的素材,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
在《谈写作》这篇文章里,张爱玲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可那到底是很艰难的事。”
“文人只需老老实实生活着,然后,如果他是个文人,他自然会把他想到的一切写出来。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这句话很好的解决了我关于写作是否需要专门当个职业的问题,现在看来大可不必。为了写作而写作只会匠气十足,好的作家应该像李娟那样,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自然而然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无病呻吟。
3.写作无捷径,人生亦如是。
看张爱玲回忆她的童年时光,能看到她从小就被母亲教着背诗词,和弟弟一起被老式先生教四书五经。
她很早就开始写作文,因为喜欢《红楼梦》,在小学的时候就写了“长篇的纯粹鸳鸯蝴蝶派的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9岁起就开始向编辑先生进攻了”。
你看,张爱玲出名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多岁了,可她开始写作的时候却很早,所以,别着急呀,出名是得趁早,可你也得积蓄力量来让自己有能力。天才如她,也很早就开始积累写作的力量了,平庸如我们(其实是我……),慢一点,再多积累积累,也不是坏事啊。
4.通识人性,留心生活细节。
有人说张爱玲是最了解男人的女作家。倒不如说,因为她对自己诚实,能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欲望,所以,更了解人性。
最近一直在研究文案工作,看到有人说了一句,想了解顾客的心理,不如先把自己摸透。因为个体的就是大众的,了解了自己的购物心理,才能想明白别人怎么想。
通识人性这件事,不如首先从诚实面对自己,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来得好一点。
在读张爱玲的文字的时候,常常对她细腻的观察力感到不可思议。她是超级认真的在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买菜时小商贩是如何和顾客说话的,她听到好玩的句子会立即记下来,以防忘记。
所以你能发现她的书里对细节的记忆和把控,都是她在生活中细细观察,留心周围的人与事才能得来的。
也许很可能,终其一生我都写不了她那么好的文字来,但既然活这一遭,不妨更诚实一点的面对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这也许只有写作才能帮助我做到。想到这,我不禁更加喜欢张爱玲了呢!

  《流言》读后感(八):苍凉与世故

读张爱玲的小说,感觉这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却又冷眼观看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女子。在她的笔下,所有美丽的遇见都是为了一个苍凉的结局。她用苍凉做底色,将残酷作为主调注入这幅描绘人世间的画。没有温情,只有冷漠。孤傲又冷艳。她将这人世间看的通透,用冷漠的笔触一点一点记下来。真实却残忍。这也恰恰是张爱玲成其为张爱玲的原因吧。总是用不落窠臼文字把人生抽丝剥茧。一点一点把我们最不想承认的现实描写出来。
她笔下的小说最喜欢的还是《倾城之恋》。张爱玲从不写战争与革命,她只是写些小事情。在她笔下更多的是现代人虚伪之中的真实,浮华之中的素朴。从不写大善与大恶。但是小情小爱却也是满满的苍凉之感。《倾城之恋》用一座城的倾倒换取了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只是我想这不过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如若没有香港的沦陷,或许也就没有了两个人的结局。这也恰恰最让人感动。用张爱玲自己的话说:“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是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读到这里我不禁苦笑。真是,庸俗!却也只能如此!无奈张爱玲看的太透,也太伤人。
比起张爱玲,最喜欢的作家还是三毛。忘记了在那里看到过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以后还会有很多三毛,但是张爱玲却再也不会出现。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细细想来十分有道理。读完张爱玲的散文,才真正的认识了她。难得的是一个作家把自己的那份不善可以毫无掩饰的写出来。她对这个世界对自己都没有丝毫的隐瞒。在《烬余录》里,张爱玲写到香港之战的一系列事情,只是在她的记忆里,只存在一些与战争不相关的事情。文章里写道休战后他们在“大学堂临时医院”做看护,面对病人的呼喊,置之不理。张爱玲自己承认:“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我恨这个人,因为他在那里受磨难。”当时读到这句话时整个人心里好像闷了一口气,怎么都喘不上来。不能理解她的冷漠与无情。“这人死的那天我们大家都欢欣鼓舞”看到这句话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只是难过一个人的死亡竟然会让人欢欣鼓舞。将死之人得到的不是怜悯与同情而是憎恶与怨恨。我想我也许不该评论其态度,那只是别人的一个选择而已,但是于我而言我只是不能理解,不能释怀,更不能原谅。或许她想的是这个人再也不用受到磨难,答案不得而知......
“时代的车轰轰的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只能感叹她太通透,字字珠玑。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想张爱玲的那份孤独尤为沉重,因为他从不用世俗的面目遮掩她的本来面目,她承认自己喜欢钱,是“拜金主义”,承认自己是自私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若无其事的活下去。王家卫曾有句话说:我很早就学会了保护自己,要想不被拒绝,就先拒绝别人。我想张爱玲只是选择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冷淡抑或孤傲。
即使如此仍旧对她像着了魔一样着迷,仍旧喜欢她的脾性,喜欢她那看似没有温度却总饱含柔软的文字。“冷眼看过霓虹几场别离”这世上再也不会出现张爱玲了。

  《流言》读后感(九):“流言”中看乱世

数千年的文明进化史,是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控制本能的过程,因此有“战争是兽性的暴露”这一论调。
兵荒马乱的时局下,当局者不把人当人,平常人也不把人当人。
宏观下是日报上缩印一隅的死亡数字,微观下是“隔壁老王昨天不小心吃枪子了——哦”的对白。
清汤寡水,不带一丝波澜。
命如草芥,与其说是战争带来的定义,不如说是每个人血液里流转的日常。
战争只是落入俗尘的一柄照妖镜,目之所达,无人幸免。
再多人性的美和恶,在张爱玲的描述里都淡起来,司空见惯,随遇而安。
读书笔记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啮齿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天才梦】
多数的年轻人爱中国而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
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戏里的哀愁有着明朗,火炽的色彩。
中国人在应酬场中也学会了握手,但在生离死别的一刹那,动了真感情的时候,绝想不到用握手作永诀的表示。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有个西方作家(是萧伯纳么?)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文明社会的集团生活里,必要的压抑有许多种,似乎小节上应当放纵些,作为补偿。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更衣记】
人类天生的是爱管闲事。为什么我们不向彼此的私生活里偷偷的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没有多大损失而看的人显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悦?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公寓生活记趣】
伟大的音乐是遗世独立的,一切完美的事物皆属于超人的境界,唯有在完美的技艺里,那终日纷呶的,疲乏的“人的成分”能够获得片刻的休息。在不成熟的手艺里,有挣扎,有焦虑,有慌乱,有冒险,所以“人的成分”特别的浓厚。
——【道路以目】
中国的一切都是太好听,太顺口了。固然,不中听,不中看,不一定就中用;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
——【必也正名乎】
诗意的憧憬,近于逃避主义。
——【银宫就学记】
清坚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哲学上的,总未免使人嫌烦。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像唐诗“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的无牵无挂的虚空与绝望。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
一般的学生对于人们的真性情素鲜认识,一旦有机会刮去一点浮皮,看见底下的畏缩,怕痒,可怜又可笑的男人或女人,多半就会爱上他们最初的发现。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了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烬余录】
时间即是金钱,所以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前面,就得多花钱在时装店里。
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
男子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敌方之所以进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来的。
“是何等样人,就会遇见何等样事。”(《针锋相对》)
读者注:本文佳句太多,还请自行阅读。
——【谈女人】
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没有话找话说,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
 职业文人病在“自我表现”表现得过度,以至于无病呻吟,普通人则表现得不够,闷得慌。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论写作】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爱】
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有女同车】
“可以把婆罗洲的海剪下来当做明信片寄回家去,因为那蓝色蓝得如此的浓而呆。”
——【走!走到楼上去】
我以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恐怕还是如此。
须得记住在文学的发展过层中作品与理论乃如马之两骖,或前或后,互相推进。理论并非高高坐在上面,手执鞭子的御者。
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是一种启示。
——【自己的文章】
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童言无忌】
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
——【诗与胡说】
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中国乐曲,题目不论是《平沙落雁》还是《汉宫秋》,永远把一个调子重复又重复,平心静气咀嚼回味,没有高潮,没有完——完了之后又开始,这次用另一个曲牌名。
中国人臆想中的历史是一段悠长平均的退化,而不是进化;所以他们评论圣贤,也以时代先后为标准,地位越古越高。
将死的人也不算人;痛苦与扩大的自我感切断了人与人的关系。
——【中国人的宗教】
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黄土窟里住着,外面永远是飞沙走石的黄昏,寒缩的生存也只限于这一点;父亲是什么人,母亲是什么人,哥哥,嫂嫂……可记的很少,所以记得牢牢的。
蛮荒世界里得势的女人,其实并不是一般人幻想中的野玫瑰,燥烈的大黑眼睛,比男人还刚强,手里一根马鞭子,动不动抽人一下,那不过是城里人需要新刺激,编造出来的。将来的荒原下,断瓦颓垣里,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她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到处是她的家。
——【传奇再版的话】
极端的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
——【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为理想而吃苦的人,后来发现那理想剩下很少很少,而那一点又那么渺茫,可是因为当中吃过苦,所保留的一点反而比从前好了。像远处飘来的音乐,原来很单纯的调子,混入了大地与季节的鼻息。
——【谈画】

  《流言》读后感(十):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

和张爱玲结缘,是非常早的事情了。初中时,女孩们在课下交流讨论着三毛和张爱玲,心智不成熟,没有多少人生经验,读起书来常常持文不持义,抄写隽语也不过是附庸风雅。那时,喜欢三毛胜于张爱玲。三毛的笔调更加轻松,故事更加健康和理想主义,对比之下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物故事,笔下人性描写的如此的扭曲、甚至变态,她华美的文字下面,隐隐地透出一股幽冷怪戾之气,令人颇感不适。我当时对于张的小说,充满了抵触——她的小说读来压抑的很,闷得心慌,读久了就像吃错了什么东西,满肚子的难受。
   长大一点,经历一些,有了些在盐水里滚滚血水里泡泡的感觉,知道一点,她描写的是人性里那些本来就有的东西,不过曾经迷眼于理想主义的描蒙,对于那些刻薄却存在的东西,从来不敢正视。但小说,毕竟还是别人的生活,作者带着游览一圈,见到了别人,或许你还是会顺顺当当地回归自己。 然而散文却不同,它是亲切的,能和自己触类旁通的文体。就像镜中的人像,可以参差比对,而不是供养的佛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贾平凹看张是“劈面惊艳”,说张是个“风趣”“刻薄”“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我想他一定没看过张爱玲的散文。
   《流言》中的张爱玲,有着坦率不行的诚实,女人之中的女人让人感动,对于人性细腻的观察,深入浅出的描绘人钦佩。我着重去观察了生活中的她,而非文学学术上的她。这样的她更加可爱。
<一>
   张的文字离不开世人,又楼里雾里隔开一层。
   她说她世俗。因为她毫不回避钱。
 《我看苏青》,她姑姑说:“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她说,她和苏青一般“我们都是非常明显地有着世俗的进取心,对于钱,比一般文人要直爽的多”。在解释她的“拜金主义”时,《童言无忌》里说“我就是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钱钱钱,乍的一看,她是大俗的,至少绝对没有超然物外之感。却在她对于钱的另一层解释里,读到了那种作为女人的凄凉之感。她借用苏至理名言“我自己看看,房间里的每一样东西,连一粒钉,也是我自己买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或者说“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
   她的钱自给自足,她拜的是自己的钱。这样的拜金主义,并非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却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安全感。可这样的安全感,却暗示着缺乏一个依赖的女人的,无奈、赌气和点点凄凉。
回到俗上,她无论从主题或是文风上的随意坦率,我非常喜欢——大俗化为大雅,比起给自己贴上超凡脱俗标签,却依旧醉心名利的文人,她的不避讳让她闪闪发光得可爱。
   在生活的追求上,她似乎也在追求远离纷繁都市,沉浸身心于山水之中的文人中独树一帜。《公寓生活记趣》中写到“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什么。”她比起意象化的诗人,更加现实,踏实,朴素自然。
<二>
   如果说小说让我感受到的张爱玲是一个笔调冷艳的厌世者,甚至怨妇,那散文里的她,简直如同姐姐一般。夜间作为枕边书来看,更似一个和你挤在一个被窝里谈悄悄话的密友。
她不仅给你谈穿衣打扮,她教你什么是她眼中的女人,几十年来男人又需要怎样的女人。她是憧憬爱的——哪怕她已经洞察了爱里的世俗。否则她不会大肆笔墨的勇敢诉说。
不过,比起女人中的女人。她的理性和大气的习性,让她又有着男人般的思考方式。
   《更衣记》不仅仅是篇类似时装杂志的简单介绍。看起来像一篇中国服饰的深度报道。从审美标准改变的洞察,到“穿皮子”的小毛中毛大毛、“着袄子”的“三镶三滚”类似于《红楼梦》的描写,无一不是立足于流转变迁的时代,政治与家庭制度的揭露。更从男人的角度分析女人的服饰“在中国诗里,‘可怜’是‘可爱’的代名词。男子向有保护异性的嗜好,而在青黄不接的过渡时代,颠连困苦的生活情形更激动了这种倾向。”因此推动了一种服饰文化。
   她也会幽默打趣——“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女人吗?
   理性的思维和女人的感性相结合,她更像是瓶神秘的香水,一重重的香气下,前调尾调各有各的迷人之处。
   她对于男女之爱,有着自己的哲学。
   似乎有些赌气又带着几分真理感觉,《我看苏青》里说到,“有几个女人是为她的灵魂的美而被爱”。但她又是宽容的。虽然她强调过女人取悦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单单看中她的身体的人,失去许多生活情趣——但她在《谈女人》的末尾写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这样的话让我敬佩。往往充满才学的女人会自视甚高,视美丽的女人为花瓶,进而内心虚荣。就像亦舒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角度采访林青霞。张爱玲的大气不仅仅存在于谋篇布局,更藏匿与生活点点滴滴,女人们的较劲之间。
   张爱玲也善于总结她人被爱的理由。为了了知,她带入角色来体悟。
   杨贵妃为什么被爱并且持续长久?张的结论是,不是因为口才与智慧,也不是因为肉体之美。还是因为她“为人的亲热,热闹”。
   “像一种陶瓷的汤壶,温润如玉的,在脚头,里面的水渐渐冷去的时候,令人感到温柔的惆怅”——让唐明皇在高处不胜寒上,感受到了一个着实的亲人的温暖。
   回顾张爱玲的人生,可见她情执深重。可是有些东西抓得越紧就越不易抓牢。
<三>
   弄文学的人向来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她却关注人生安稳的一面。“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常是不安全的。”
   比起飞扬之下悲壮的完成,她更倾心安稳中苍凉的启示。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里充满了被理解的渴望和对于自我的坚持。她是喜欢朴素的“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和装饰中去衬托出人生朴素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做过于华靡。”这些话语主要是针对于她的小说而言,她运用参差的对照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
   这不也是张爱玲的人生写照吗?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她甚至只是写些男女之间的小事情,这不是因为她局限于小情小爱之中——和革命与战争类似,恋爱对于她而言是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对于自己是和谐。
   这就是以小见大写作方式。她把人生百味,时代流转都藏匿于男女小情小爱的字里行间,待你用心去体悟。
   “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案,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和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
   初次在《童言无忌》里读到这句话时非常震撼。张爱玲把我对于生活的误解生动的刻画了出来。戏剧、小说,让我们了解一件事物,又执着于一件事物的表象,如果没有广发的阅读,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总是受到束缚。
   这也是她的天才与积淀所在,随意的人生感悟写出来,处处便是共鸣。
   中性的文字,女性的情感,男性的体察,有些地方,又有些小孩子的别扭与任性。
   这就是雌雄同体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