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10篇

2017-11-06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仨》读后感10篇

  《我们仨》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1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一):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书中有关于主人公点滴的照片,平凡简单幸福。之前一直愚羡杨绛先生的才学与爱情,觉得她像中彩票一样嫁给了爱情,看过才知道是因为付出、宽容理解才成就了别人眼中的才子佳人。这并不是上天的眷顾,而是杨与钱智慧的维护。当然我们不能图羡钱杨,其实他们也经历了世态炎凉、疾病苦难,只是知识分子特有的开阔心态和家人之间的爱冲淡了污秽,放大了幸福。温馨幸福在平淡的生活和平常心态间氤氲成韵。

看到了名人光环背后的平凡。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

全书读下来,完全被作者带入到如梦如幻回忆中。感受不同与一般回忆录,我想一小方面是杨先生深厚文学功底的张力,另一方面是真情流露所特有的感染力。一些词、句、境、事都在冥冥之中暗示了未来,使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

  《我们仨》读后感(二):从此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怀着想了解作者钱钟书的婚姻心情去看《我们仨》,发现杨绛和钱钟书是文化界最萌的一对CP。 他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小事上找到有趣的点,两个生活白痴用剪刀剪菜剪肉。能在各个方面欣赏对方,杨绛能把钱钟书的幼稚当成有趣,钱钟书能把杨绛的怕黑记心里,即使是自己有事也让几岁的女儿照顾妈妈。 还有各种两个人之间各种情话也是感觉是从偶像剧里出来的台词。 钱钟书说,“从此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钱钟书对杨绛说“我不要儿子,我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简直是虐狗的最高级。 杨绛说起情话来也丝毫不输给钱钟书的。 “阿圆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 “阿圆好静,像钟书。” “阿圆胆子大,像钟书。” “阿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但重要的是城里的是与你相爱的人。暖于心的永远是最真的情,最深的爱。

  《我们仨》读后感(三):愿“万里长梦”永不醒

相信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思虑过一个问题,“待我百年之后,我的孩子怎么办?”无法继续保他周全,是阴阳两隔留下的遗憾,所以人越老越牵挂儿女,是怕这份思念无处可依。

在梦里人的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她把这一段痛苦的回忆看作了梦魇了,梦中的驿站和梦本身一样,不受自己控制,无法向人询问为什么,也受了时间的限制,太阳落山就要回去,和梦一样,到时就要醒。

在杨绛的“万里长梦”,“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又满地落叶,一棵棵杨柳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开始读觉得读不懂,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那些担心和手足无措明明是真的,越读越觉得心酸,觉得寂寞,一个瘦小的身影往来于钟书的船还有圆圆的医院,忙碌疲惫忍耐,梦中的她独卧在床上期待明天的见面,一个人惺惺念念两个人,得有多孤独曾经相偎相依的三个人失散了。P51“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P53“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仨人一生辗转多处,不断搬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有迫不得已搬的,也有喜出望外搬的,有的简易舒适,有的破陋阴寒,但那时也都是家。现如今的四室大宅却成了客栈。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人的生活轻描淡写,却又丝丝入扣,看过后内心都是苦涩,眉心也都聚在一块。在杨绛的心里钟书是个踏实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圆圆是个聪颖过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俩再美好的头衔都不及在她身边所扮演的角色,为夫,为女,他们做的最出色。

女儿未出生前,他们二人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愿意去“探险”,品味生活,一顿肉都让他俩觉得新鲜有趣,闲时和朋友聊天聚会,更多的时间都是各干各的,各看各书。那时的生活真是轻松自在,这种生活方式和现在的年轻如出一辙,想想二人真是时髦。圆圆的出生并没有改变二人求知的道路,带着孩子转站法国学习,想必两人都够坚强能干,可能圆圆的天资从那时已经显现,定是得到了父母的真传。回国后的生活三人都变得流离失所,三人换做两帮,只能偶尔相聚,钟书真是厉害,即使许久不见,也能悄悄得到圆圆的青睐。那时的生活应该是身不由己了,时势没造出英雄,因为他俩都是与世无争的读书人,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圆圆可能是真的太聪明了,才总是遭天妒,从小的体弱多病,才会让她更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也让她更认真的活,活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自我。很多对圆圆细节的描写,让我觉得这个小大人不像两人的孩子,更像是伙伴,没有依附他们长大,像一棵独立的小树,自由疯长,支撑着二人。正因为圆圆的独立,让他们那段灰暗的时光都有了支持,也有了些许安慰困难时期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内心没有倒塌,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退去名人光环,他们仨像中国普通的三口之家一样平凡朴素,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因为彼此而快乐。我很喜欢162页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仨,却不止三人。”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他们融合的彻底,互相尊重陪伴,相辅相成成长,正因为这种生活模式,才让失去夫与女的杨绛更为失落和孤独。她失去的不只是一位丈夫和一个女儿,她失去了伙伴,老师,姐妹兄弟。我印象尤深的是,因为圆圆生病了,杨绛无法独自走夜路去赴约音乐会,恐惧让她退了回来,而圆圆也明知却不做声。杨绛后来觉得,幼小的女儿像钟书一样能给她踏实的依靠。在文革那段灰暗的时光里,圆圆成了两人最宁静的港湾,没有被群众打倒,没有被病魔摧残,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两人都完成了成就自我的作品,那时的圆圆想必是成为了他俩的母亲。在常人无法承担的苦难中,他们仨都得到了蜕变,时势造就了他们这样的英雄。

即使是三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也有他们的乐趣,除了读书学习,下馆子听旁桌的趣谈,父女疯闹,记录生活琐碎的“石子”,他们又是可爱的一家人。像普通人一样坦诚的面对分离的思念,杨绛的笔下,生活像行云流水一般潺潺而过,思绪万千,她只能通过重温的方式,在回忆中和他俩相聚。

《我们仨》本是杨绛要写的题目,圆圆想写便拿走了,在最后的病床上,歪斜的手稿也没有忆完一家人的点滴,杨绛又接着写。没有人能深切体会她写这本书时的心情,除了沉重和心酸,也有使命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7.3.20

  《我们仨》读后感(四):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写在前面的话:年前突然决定停用朋友圈,因为这动动手指的事太浪费时间,且经常被虐心。遂开始攻克各种类别的书籍。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不能用双脚丈量世界,至少可以在书本里畅游古今。又有人说你读过的书会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你的人生。何不把这些点滴改变记录下来,日后也可以骄傲地向孩子们炫耀呢!书要一人读,书要万人品,思想的交流会使作品迸发出崭新的活力。于是乎,懒人也开始动笔,写下这些不能称之为书评的书评,不当之处,欢迎各方大神品评指正。

三八节买给自己的礼物就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说实话,我这个年龄读这本书,并不能读出其中的奥秘和精髓,只能泛泛而谈罢了。

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前两章用梦的方式讲述了我们仨失散了------爱女爱夫相继去世。这奠定了全书比较悲凉的基调,其实后面还好,并没有我想象的大悲,反而在第三章回忆过去三人的点点滴滴时,特别的平淡,如行云流水一般,舒畅,恬静,即使写到文革等特殊时期,杨老先生的笔触依然很平缓,没有大喜大悲的叙述,真正有种历尽沧桑后的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前几天的我,刚刚经历了一件工作上的小委屈,归途和好友电聊,眼泪不知觉就流了下来,我安慰自己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内心还是难以平静。夜读《我们仨》,深有感触。杨绛先生在文革期间与丈夫女儿身处三处,受到生活工作家庭的多方打击,仍坚强、平静地面对,我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如果要我给这本书贴标签,我会用上时下比较流行的“撒狗粮”这个词。杨老先生明摆着就是来炫耀她幸福的家庭生活的。身为一只汪汪,读完之后,更觉脱单甚难。这个世界上,应该不会再有像杨绛笔下的钱锺书这样令人着迷的男生了。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他宽容大气,不慕名利,他爱妻爱女,依家恋家,他幽默可爱,富有情趣。杨绛笔下的钱老,是个老小孩,是个会和圆圆打成一片的小哥哥,是不会照顾自己的马大哈,这样的一面,许是只有杨绛先生一人能够看到,这就是爱情吧。一个人能把自己最为脆弱最为孩童的一面展示出来,也许就是遇到了想要托付终生的人吧。读《我们仨》总觉得他们俩之间有说不完的话,每次远行,双方都要详细的写下各自生活的细节,他们称作石头,以便日后见面可以一一拿出来相互娱乐。这种无话不谈这种总有话谈,正是当下年轻人最最缺少最最想要得到的。一位明星曾经说过,他找对象的要求就是“聊得来”,这一个条件就能让他蹉跎到四五十岁,在这个灯红酒绿、事事求速度的时代,能安安静静的写写日记平平淡淡地聊聊心事的人太少太少了,收拾旧东西,发现大学时和闺蜜的通信,泛黄的纸上还有泪晕开的痕迹,恍如隔世。我渴望遇到一个男子,我们即使一言不语,一个眼神也能读懂彼此的心。我们即使时时相见,也就像是新相识,每天都带给彼此新的感受,和聊不完的话题

再说孩子。圆圆生活在一个很有爱的家庭,所以她也浑身上下散发着爱的气息。她很小就会体贴妈妈,怕她一个人害怕就不要她夜晚出门,怕她担心病情就忍痛写信报平安,她继承了爸爸天真顽皮,又继承了妈妈的文静儒雅,比起这对父妻,我觉得圆圆更像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尤其是当父母渐渐老去。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妈妈现在逛超市都必须和我一起,很多事没了我就进行不下去了。人家说老小孩老小孩,确实如此。她的世界渐渐缩小,小到只剩下儿女,就像是我们的小时候,小的只剩下爸妈而已。每每想到这,都不禁有些伤感,不愿承认她老了,可是岁月却真的悄悄溜走了。

我不知道杨老先生如何面对爱女爱夫相继去世的,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坚强的写下这一点一滴,一个人的日子该有多么难熬,只能依靠着回忆过活。所以她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说“我清醒的看到以前我们当作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我想,三个人在一起的日子就像是一场繁华的梦,精彩绝伦。一个人的日子更像是一场梦,一场寻觅灵魂的万里长梦。一个人的日子,这身子应该也只剩躯壳了吧。好在,“我们三”现在应该已经在天堂重聚,这场梦应该也画下了句号。愿世间所有人都能化梦为实,静看云卷云舒。

  《我们仨》读后感(五):我不曾亲历沧桑,但我愿意聆听

       今天,下午二时,天有些阴郁低沉,令人气闷。窗外,在一片绿树丛后面,是松花江的一瞥。有人喜欢把历史比喻成浩瀚的江河,波荡起伏。而此刻,我看见的江河,却流淌成一段平缓的历史,宁静,温情忧伤,逐渐闪过马尔克斯、茨维塔耶娃、塞尔努达、顾城、叔本华、木心,以及斯蒂芬•茨威格等人的面孔。
    不过,此时,在江面上最明亮的,是杨绛先生的面孔。
    杨绛先生的面孔,安详、平和,坦然、真切,不似有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或许,在走过风雨、饱含霜雪之后,更能洗练出一颗清淡的心。这从《我们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文字清淡,她的生活清淡,她的一生清淡。尽管她见证了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也目睹了风声鹤唳的政治运动,可她就是轻轻走过,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声叹息。因为,在她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仨”。诚如她所言,“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于我来讲,走近杨绛,走近《我们仨》,缘由多种。或是她为钱钟书的夫人,或是她翻译的那首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我不和谁争》,或是她以105岁的高龄离我们而去的平静。或是,我也刚为人父,组成另一个“我们仨”,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记得,所谓的独立书评人魏小河曾说,他不想纪念杨绛,因为杨绛并没有那么重要地影响过他。在此,我也承认,杨绛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地影响到我。但是,我却要执意纪念杨绛。而我的纪念,就是去聆听她那把悲苦的往事化作清淡的述说,以及她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我们仨”。如果,魏小河也为人父,那他彼时的情绪或有改变吧。
    是的,聆听何尝不是一种纪念。
    按常理,一个百岁老人的故事应该很多,跌宕,开阔,难测。而我们,却总是迫切地希望从这些故事中拨开历史迷雾,汲取人生教训。若以此为目的,读《我们仨》,读杨绛,那或多或少是失望的。诚如其名,杨绛在《我们仨》中每词每句都咬合着钱钟书和他们俩的女儿钱媛,只字不谈历史,不谈人生,谈的尽是一个学者家庭中的生活细节,平凡、普通、温馨,与平常百姓家没什么差别。她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因此,这些细节构成了她完整的一生。
    斯蒂芬•茨威格说,“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杨绛先生,不管是在人生中途,还是在人生末端,她发现她的人生使命就是时时刻刻守护“我们仨”。她说,“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而这个小点,是钱钟书,是钱媛,是“我们仨”。可见,《我们仨》的完成,是对她人生使命的一种深情的告白,也是对她精神世界的一种真实的折射。
    于是,在《我们仨》书中,我看到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她在古驿道上的寻寻觅觅,她踉跄的脚步,她心上的血泡,她压抑的悲痛,她三里河的家。我看到杨绛先生的“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和钱钟书在英国牛津求学租房的生涯,她眼中“拙手笨脚”、不谙世道的钱钟书;她一家三口挤居在上海辣斐德路的日子,她眼中教学“尖兵”、和钱钟书最“哥们”的钱媛。然而,人间的确没有单纯的快乐,也没有永远。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2003年,她92岁,在回忆起一家三口63年的欢愉而艰苦、爱与痛的日子时,发出这样凄凉而动容的慨叹。
    如今,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永远离去。“我们仨”又相聚了,只不过在世界的另一端。
斯蒂芬•茨威格说,“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而对杨绛先生来说,这种相聚或是她人生最好的庇护所。因为,守护“我们仨”不仅是她的人生使命,还是她不朽的事业。
    或许,杨绛先生百余年的沧桑也将就此画上休止符。然而,就我们这一代不曾亲历沧桑的人来说,我更愿意走近杨绛,纪念杨绛,在聆听她讲述“我们仨”的过程中,让心灵亲历一场沧桑,延伸一场沧桑。更何况,我自己组成的“我们仨”才刚刚开始。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天为你读书(mtweinidushu)

  《我们仨》读后感(六):思念在左,坚强在右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再重温一温,和他们再聚聚。”

2016年5月25日,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逝世,网友纷纷感叹“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我们仨》是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也算是完成了爱女生前的夙愿。1935年,她和丈夫钱钟书奔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去世,记录了这个家庭63年间的点点滴滴。

她用冷静而又细腻的笔调将一家人大半辈子的生活情节娓娓道来,令读者感到温暖,却又伤感。她在文中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可是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和自己的至亲失散了,爱女和丈夫的相继离去,让她成为了三人中最坚强的一位独行者。

她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我觉得自己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了下来”让我感叹万千。

其实,我也经历过失去至亲是一种悲痛欲绝的感受,就像一支利刃无意之间就插进了你的心房,没有任何预兆,只知道泪水如鲜血一般源源不断地往外涌。

我和妈妈失散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根脊梁柱轰的一下崩塌了,随即而来的是伤心欲绝的泪水,以及无尽的思念。

我本想牢牢拉住她的手!思念如阳光,能够给予温暖,亦有伤害,让人想靠近又想逃离;思念如毒药,一旦染上,便会丧失自我难以自拔;思念如伤口,久经愈合,可还是会留下伤口,隐隐作痛。

或许,生活一点也不完美,可生活还得继续。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太不幸运了,失去了妈妈,可又发现世上还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自己在哭没鞋穿时,才发现别人连脚都没有。

就如小王子听到别人不幸时总爱说:“天啊,要是我遇到那样的事,我可受不了!”可是命运弄人,他因为战争断了一只腿,可他还是坚强、乐观地活了下去。

我们总是害怕承受许多不敢想的困难,总是觉得不幸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却从未想过,我们现在所得到的幸福,是有人帮我们把苦难都承受了。

我算是有些不幸的人,但是,我并不埋怨现在所经受的磨难,反而我会以最美的微笑去拥抱每一天,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每一个挫折。

失去亲人的那种痛,无论时间再久也不会被完全抹去,但我依旧还得坚强、乐观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我们总想着要得到更好的生活,殊不知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因此,珍惜好现在拥有的每一切,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经受过的每一个挫折,这是我读完《我们仨》最大的感触。

  《我们仨》读后感(七):杨绛,一生只为一件事

今年五月,杨绛先生辞世,引发了一阵缅怀风,她的书,她的故事被人们重新关注。我深深被她与钱锺书的故事感动,于是,买了本《我们仨》来品读。
读后,对杨绛有了新的认识,她不仅是锺书的贤妻,钱媛的慈母,更是一位才女。《我们仨》是她九十三岁高龄写下的著作,她用平实又生动的语言将她这一生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她跟锺书一样,与谁都不争。就连文革时惨遭批斗,受尽屈辱,在书中也是几句话一笔代过,可见其内心之强大。她知足感恩,不管对家庭还是对外人。在她笔下,他们一家子其乐融融,只要有家,她什么也不怕。当孩子丈夫相继过世后,她一个人生活着,追忆着昔日一家子的欢乐时光。
家是温暖的,是灯塔,是避风港,总能带给我们力量,就像杨绛说的“有家就什么都不怕。”因此,要格外珍惜与家人的时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同时,我也羡慕她的爱情,她找到了一个知音伴侣。一直觉得,有共同语言和互为欣赏这两点在婚姻中特别重要。而看完书后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杨绛的一生只为一件事,那就是为爱。愿你我都能为爱而生,拥有幸福的家庭!

  《我们仨》读后感(八):小记——《我们仨》

我们仨 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

至此阅毕 怅然若失

杨绛先生在书中回忆“我们仨”的平淡生活,读来没有大起大落,区别大概在于文学家里的人儿比平常人更爱文学、更爱读书,回忆里的生活零零散散,但却是先生的精神依靠。

拥有一个钟书希冀“像我”的,而我愿她像钟书的圆圆是“我”的此生杰作!“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变成很多人,圆圆有时像姐姐、有时像妹妹,她和钟书最哥们,但“我”再怎么相较父女二人显得没那么能当事儿、可他两却也是离不开“我”的。我们仨在一起时总有无穷的乐趣,圆圆很古灵精怪,为我们带来许多乐事,钟书是个“书呆子“、很“笨拙”很多生活小事需要我来打理。我们可以互不惊扰,不必多说,只要在一起时便是个家。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只是这样的家,没了圆圆和钟书,我那称之为家的寓所还是家吗?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只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后感(九):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伟大的爱情

伟大的爱情,大概就是如此这般。不知道,先生是如何写这本书的,是面带微笑还是泪流满面。

失去亲人的痛,似乎我们都曾经历。然而所谓最痛,不过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我记得很久以前,听过先生在钱老离世后说,庆幸自己在钱老后面离开。当时我就在想,这该是多么勇敢的女人。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勇敢,这该是多深的爱。

想起不久前看《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的不能自已。一边哭,一边感叹把悲伤拍的如此安静压抑又如此真实。现在依然是一边哽咽一边感叹原来思念是这样的。这么轻,那么重。不着痕迹,不动声色,却满满的都是思念,对爱女,对爱人。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渴望的画面就是他会在我离开后,小心翼翼地整理我写过的日记,文字,画过的手帐,拍过的照片,收藏的票根,珍藏的书。可是现在看这画面,多残忍,又多窝心。

  《我们仨》读后感(十):相知才能相爱,相爱才能相守

阵子,总算是断断续续把《我们仨》看完了。
第一、第二部分不好看,纯粹是一个老人在自说梦话、在絮絮叨叨、在喃喃的泣诉。
第三部分才是记录了我们仨的生活,是打动读者的部分,这是我喜爱看的部分。从两人相识、一同出国,在国外有了圆圆,三个凑齐了,从此开始了我们仨的生活。我们仨一直在1977年以前,其实日子都不怎么舒心。也许是作者对那些舒心的日子在脑海中的印象太短。所谓,快乐总是短暂的,痛苦总是漫长的。所以在1977年过上了稳定踏实生活之后,这本书很快就结束了,就像电视剧中那样,最后一集一下子概括了20年时光。到了1997年,那个悲伤的时间,其实是本书的第二部分。杨绛先生已经不愿意去叙述当时的事情,只是用一个辛苦的梦来诉其中的苦。这个苦,也许只有她懂。
我不知道这本书是突然之间怎么就火起来的,似乎是因为杨绛的去世,在独自过了18年之后,他们三人终于团聚了。人们都想了解的家庭,两个著名的学者、大师的结合,家里会有什么样不同寻常的事情呢。其实,看完了,觉得大概也没什么,作者回忆起的,不过是一些家里生活琐屑之事。对于经历的一些大事件,也一带而过,那是家外的事。然而,只有这些小事,却真正让人感受到了两人60多年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才是我们寻常人做不到的。也许他们之间有争吵很厉害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也许是作者选择性地忘了,也许真没有。我是相信也许真没有生命打的争端和不愉快经历吧。因为,那些避免问题发生的原因,书中并没有直接说。
我个人的看法是,那些感情背后的事情:
一是相互的理解。我最感动一段是杨绛在英国坐月子的那段时间,钱钟书除了做做饭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总是给杨绛报告各种麻烦,什么锁坏了、墨水打翻了染了窗帘等等。若是一般的家庭,这种本该丈夫处置的事情却要让坐月子的妻子出来,妻子非和他闹不可。但杨绛总是像安慰孩子一样,安慰不知所措的钱钟书,并且回家以后把这些事情处理好。我们也会发现,这真不是一般的家庭。我们也会感觉得,这两个人是非常理解对方,起码杨绛是非常懂钱钟书的,没有要求他像一般的丈夫一样,同时自己也主动变得不同寻常的女子。
二是两人都有对学问的孜孜追求,也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而自己女儿也在他们的熏陶下,也有对知识的追求。这种对学问的追求,使他们在抗日期间、三反五反、在干校期间那段难熬的时间,都有着另一方面的支撑。我想他们日常生活,除了聊柴米油盐,更多的是探讨学文吧。其实书中记录很多这样的小事。
三是知性的感情易长久。学历其实跟维持婚姻的长久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双方如果都懂得道理多一些,见得世面多一些,那么两人在一起也许会更长久。因为有事理解对方绝不仅仅对对方的爱,有很多时候需要理智去理解。个人最讨厌电视剧那种无脑女猪脚,对男猪脚一些行为不理解就要死要活。杨绛是聪明的妻子、聪明的儿媳妇,知道什么时候该如何去做。在丈夫回国后的工作选择方面,她是放开了手的。虽然她也是知识分子、虽然她满腹经纶,但是她知道为了家庭,不是每个成员的个人想法都能实现。所以她如果古代女子那样嫁鸡随鸡。她也相信她的丈夫,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事业的人,在该停留脚步的时候,钱钟书也会停下脚步,和家人们在一起。
书中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惊异。就是钱钟书夫妇两被打成女鬼蛇神,而钱媛是革命群众。为了见父母,钱媛写了张划清界限的大字报。然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来。我看电视剧、看口述历史,有多少知识分子家庭在这时候分崩离析,造成一生遗憾。而“我们仨”却可以安然的挺过来,这是需要三个人不仅要相互理解,还是需要一些人生智慧的去理性面对的。所以说,懂知识学文化对过好日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杨绛说钱钟书是“不善交际,却极通事故”。其实我觉得,他们仨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懂得生活中一切猜忌、矛盾的出处,然后又可以轻松的避开或者化解他们,这也是一种境界。
杨绛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我做过各种工作......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实话实说,我不仅对钱钟书个人,我对全世界所有喜读他作品的人,功莫大焉!”
杨绛这段话在似在说自己如同一个传统女性一般为了丈夫而自我牺牲,似乎对钱钟书所做的一切只是一项工作。但我们又知道,杨绛这样的人又岂是一般的传统女性!这分明是一种对丈夫深深爱意的表达,是对自己夫妇一生相知相爱相守的完美总结。
有时候我们感叹婚姻相爱容易相处太难,但最终相处太难的根源在于不够相知相爱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