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空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空巢读后感10篇

2017-11-07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空巢读后感10篇

  《空巢》是一本由薛忆沩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空巢》读后感(一):共鸣


开始,有人介绍这是一本写独居老人的书,我不以为然。凭借着不高不低的兴趣看这本书。
该书,用中国传统十二个时辰分隔,将一天内老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联系到了中国‘大跃进’、‘文革’等历史,让我这个90后能从一个侧面窥探到当时所谓‘地主阶层‘在土地革命后的悲惨。与我有缘的是,我的祖爷爷也是这么一位‘所谓’的地主,我更能感同身受,那些我的爷爷不愿意与我讲述,以及为何他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些相似点,让我对文中的老人产生一种共鸣。我不再轻视她的愚蠢,以及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还能受骗的笑话。我非常担心她,然后时时想起我的爷爷奶奶。想我对他们的忽视,一年到头也看不着几回;想小时候发的脾气;想他们会不会也住过老人母亲所住过的牛棚;想每次看望他们后,奶奶总要追出来,看车子开走,然后默默抹着眼泪,挥着手...
老人说:我不敢为自己辩解,我不想为自己辩解。我那是深陷在历史和个人荒谬的矛盾之中:我自己跟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往上走,而我的剥削阶级家庭却因为那个新时代的到来而往下沉,过去的阴影在威胁着我的前途,终极的绝望在威胁着我的希望。
我被这些话深受触动。

  《空巢》读后感(二):《空巢》引发的两天牢狱生活

给《空巢》三星是为它的不疼不痒,不够切中这个问题的要害。
抛去《空巢》中一切叙述的魔幻手法,忽略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活动,这部小说叙述的情节简简单单就能概括:一个老母亲,同时也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知识女性,她上当受骗的心理历程。
据说作者薛忆沩的母亲真的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我想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借此将自己代入母亲当时的角色,体会她的痛苦。但对于我们更广大的读者而言,读完之后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歉疚。我们欠父母时间,欠他们关心;正是由于我们对父母的亏欠,诸如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频发这样的问题才会不断发生。这样的个案累积起来就变成社会对这些老年人的亏欠,亏欠他们的同时又欺骗他们,《空巢》的责问不仅是给所有子女的,也是给整个社会的。
实话说,合上书之后我心里疼得喘不上气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猜是我过剩的想象力已经跨越时空限制,飞跃到数年之后我母亲的身边,看着她一个人在大街上寂寞地走着,突然想不起来下一步该向哪个方向迈脚。想到这儿,我既害怕又心疼,眼泪已经掉下来了。直到此刻,我这二十几年的人生中,最爱的人还是我的妈妈,我实在不愿意她受到任何一点伤害。“在世界上所有人中,我最爱的还是你”这句话我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太瘆得慌了。
这几年,我除了过年回家,平时完全见不着父母的面。虽然作为学生,每年的暑假我完全有充裕的时间回家,但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很少回去。我父亲长期外地工作,母亲一个人在家,我又在另一个城市上学,三人天各一方,聚少离多。每想及此,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刚刚看完的《空巢》更给了我情绪上的鼓励。我爸还在工作,没法跑去看他,但我妈还是在家的。于是我带着这本书坐上了高铁。这本书是我的动机,就好像《安娜·卡列尼那》是特蕾莎的动机,它把她带到她爱的人身边。这本书也将把我带回我母亲的身边。到这里为止是一个亲情主题电影的正常结构,但那时我想的完全是浪漫的,一时忘记了生活基本上是不浪漫的。
我见到她的那个瞬间惊讶于半年以来她脸上新添的皱纹以及其他一系列老相,但我并没有很激动,我们母女二人朝夕相对二十年,这次也算不上久别重逢,犯不着瞎激动。能晒着太阳聊天,一起吃个饭,一起出门逛逛走走,我走三百多公里所为的也不过就是这样的细节。这种琐细的温馨够我安心了。但她似乎不是这样想的,她需要别人来见证她的温馨。那两天,我又一次像高中时代一样被她带到各家亲戚家串门,两天下来,我心力交瘁,她乐在其中。
到第三天我想明白了,我看了本书,自我感动之余想跟对方分享,谁成想对方并不承情。这感受好像传说中回来报恩的九色鹿反而被关在笼子里到处展览。
结局是九色鹿在第三天逃走了。
我明白了之后想起这到底是我第多少次明白了,但每次明白之后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旋即再次大彻大悟,对跟我最亲的人的一点点期待就这样消磨殆尽。我好心送她一朵粉玫瑰,她反倒嫌弃颜色不喜庆,就是这么尴尬。最令我痛苦的就是我们之间这条几乎无法跨越的鸿沟。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我觉得《空巢》是尴尬的,它暗示你需要关心老年人,你需要去理解他们。但它避开了这个问题最纠结的核心,父母跟子女到底该怎么沟通。小说的最后,老母亲的彷佛看到她死去的母亲在向她招手。作者这样安排或许是因为他自己对代沟这种问题也无解,这我可以理解。不过,代沟这种问题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得到缓解的,比不能给出建议的《空巢》更尴尬的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喊两句口号就自我感动了的我们。
我想要爱你,但怎么爱?
你也想要爱我,但怎么爱?

  《空巢》读后感(三):一个空巢老人的24小时

  子宫是空巢,坟墓是空巢/生命是空巢,死亡是空巢/记忆是空巢,想像是空巢/孩子是空巢,老人是空巢/时间是空巢,世界是空巢/语言是空巢,沉默是空巢/思想是空巢,梦想是空巢。
  ——《空巢歌》
  
   故事发生在第一天的上午九点,结束于第二天的上午九点。短短24小时,老人的生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是因为一个来自“公安局”的诈骗电话。
   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我”是个居住在空巢的八十岁老人,儿子女儿都在国外,曾经的职业是“光荣”的政治老师。然而突然从天而降的一个电话宣称其卷入了重大犯罪,使“我”陷入了重大的恐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显而易见地意识到那个电话漏洞百出,完全是个骗局。但“我”却轻易地掉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还自作聪明地配合着“警方的工作”,将善意的提醒一一拒之门外。这一切无不使人又好笑又生气。
   随着老人起伏的情绪和密密匝匝的心理活动,读者不难渐渐感受到她受骗的缘由。那是她一生的回顾,也是同时期万千妇女的生命写照:沉浸在“解放”带来的“快感”,在一种集体亢奋的狂喜之中“将自己的生命彻底奉献给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事业”……那一辈的人们把自己托付给了党,党是所有人心中的权威,个人的存在是卑微的,这种政治力量逾越了神的权力,让他们在精神上就已经死去了一次。所有人都必须以国家为先,以革命为先,“我”必须为了个人的“清白”与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与自己的生身父母断绝关系;“我”的爱情也笼罩着革命情感,“我”不懂得如何爱一个人,也没有得到丈夫的爱;“我”的儿女远在国外,家是个寂寞的空巢……在“我”自以为是的高洁和对党和革命的一片赤诚之下,实际上冷漠、自私、狠心、胆小,“我”实际意识到了自己一生一事无成,这种空虚感觉在强烈地影响着“我”的情绪,但同时“我”又用自己的“清白”当作一大闪光点来安慰自己,自我欺骗,蒙蔽自己,企图来排解自己长久以来的恐慌,包括对父母深深的愧疚。“我”潜意识里或许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我”这一生都在上当受骗,“我”一生听从党的一切指令,卑微地兢兢业业地生存着,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也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
   于是当象征着党的权威力量的“公安局”打电话给“我”时,内心的恐慌一下子将“我”淹没。“我”只是不断地强调着“我一生都是清白的,我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我”失去了所有的判断能力,只因为我对国家权威的深信不疑。我不容许自己怀疑,因为那就仿佛是对自己过去人生的全面否定,“我”惧怕这一切,因为信仰崩塌的那一刹那,是个人世界的崩塌,谎言的构架倾倒之后,浮出的过去的一生就是一个巨大的空巢,徒留内心的空虚。
   “我”愚蠢地被骗后,还带着自以为是的得意,我对“警官”以诚相待,却提防着自己的儿女、朋友,正如过去怀揣着一片赤诚与责任感将一切奉献给了党,却残忍地和自己的父母断绝关系。
   书中花了大量笔墨写“我”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我”与儿女的关系。“我”与母亲的亡灵时不时的对话,暗藏着“我”心底对父母深深的歉疚。母亲是那么温柔,没有一句话是在怪罪我,对“我”只有包容,只有体谅。而女儿对“我”的态度则是无情又暴躁,儿子是理智的,但根本不了解“我”的内心。“我”便是这样一个寂寞的空巢老人,就像当下社会中的万千个老人一样。这无疑使我们每个人反思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了解他们的历史吗?
   《空巢》讲的就是这么一个老人的一天,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的诈骗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老人从心理上受到异化的扭曲和侮辱,然后陷入巨大恐慌的“我”突然变成了一个熟练的撒谎者,撒谎变成了“我”克服恐慌的武器,但实际上看完整部小说,我们会发现,“我”这一生都是异化的,薛忆沩将这一时代的荒诞与现实诈骗事件结合在一起,为所有老人和子女敲响警钟,也叩问着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空巢》读后感(四):我家被骗的那天

相信选择做诈骗行业的你不是个幸福的人,也许你的家人也不知道你所做的这份工作,这个世界上不幸福的人有的是,有些人能从不幸的命运靠自己努力爬出,而你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摆脱你的不幸。我只能说对于你所选择的人生表示遗憾
·····
不知道你在和陌生的家人对话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也许你的父母还在世,或者你有自己的家人在身边。平常的一天,在你正常工作的一天,给一个陌生的家庭拨打一通电话,而这通电话不是一句善意的问候,对于这通电话的接通者来说,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可怕的噩耗。
·····
电话里的你可能在扮演着谁,你可能很得意于你的职业技能,你所扮演这个角色可能是你们嘲笑的人,所谓政府抱着铁饭碗不办事的人,你痛恨他们,痛恨他们给你的生活造成不幸。
·····
你可知道听你说话的这个人,他可能是个老人,是个大半辈子心血都花在儿女身上的老人,他盼着有一天儿女长大成人拥有自己的家庭,自己能再为他们多付出一些自己的努力。年过半百的老人可能已经无力与年轻人竞争,每个月靠着做着底层工作,拿到那份沉甸甸的薪水。他的儿女也许就快大学毕业,希望早些分担家中的重担。
·····
电话这边的你可能已经把一个个工作流程就位,就像其他电话客服工作人员一样按部就班,你是自己在家?好。你是有儿女在外?好。你是否会上网?好。你真的不会上网?好。我们需要你提供家人的信息。你是否?你是否?你是?。。。
·····
老人出于对家人的担心,对社会的信任,他相信你了。他可能只是个八十年代在大城市闯荡的普通人,没有什么新思想,不像你们这些聪明人。他信了你的话,他不想惹来更多麻烦,对于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踏实更重要了,他担心自己会给儿女惹来麻烦。
·····
他着急着你所谓途中不可以挂电话打车也给报销就去了银行柜台,成功汇到账上十万块钱。
·····
你想知道你得到了什么吗?你得到了一个老人的怜悯,你得到了自己生活的又一单生意;你得到了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你得到了同事、领导的认可;你得到了一个家庭可能最后的这笔为了解决困难的“保险”,你赢了,你受到朋友们的称赞。
·····
这一天可能是你平常生活中幸运的一天,这一天可能是一个家庭不幸的一天。
这一天可能是你平常生活中幸福的一天,这一天也同样是这个家庭幸福的一天。
这一天还是你平常生活中的一天,这一天恰巧是这个家庭中一个老人的生日
这一天你收获了,这一天一个老人被无情的击垮了。
·····
如果没有你今天的这通电话,他的家人本来可以为了庆贺老人的生日欢聚在一起,谈着年轻人今后的理想,吃着老人做的可口的饭菜,在这初寒的冬日分享着大家快乐的故事。
·····
你有没有想过这通电话会给这个老人和家庭带来什么?
可能老人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有糖尿病。可能老人会因为这通电话永远离开他的家人。
可能老人出于担心,想快点到达银行给你汇款,但是不幸遭遇车祸。
可能老人早晨就开始准备晚上饭菜,厨房的火还没来及关,就接到你的这通电话,引来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
·····
可能这些都没有发生,但老人也许因此自责一生。老人哭了,你可能没见过几个老人哭过,虽然你也可能出自不幸的家庭,但你也许无法想象老人这么委屈的哭过。他自责自己的一时疏忽,半辈子的心血就这样再也拿不回来了。他自责自己没有给儿女幸福的家庭,更自责自己没能再多给儿女一些帮助。他哭了,你能理解一个老了的男人如何哭吗?他没有当着大家的面哭,一个人躲在他的屋里没有开灯,你些许能听见他靠在床头抽泣的声音。他可能太会在这个时候说话,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可能需要儿女上前贴心的关怀,但他作为一个一直在家中顶梁柱的男人,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空巢》读后感(五):一口气读完啦

上个礼拜突然想起薛忆沩这个名字,因为曾经看过他写的《与马可波罗通行——读看不见的城市》的节选,因为非常喜欢《看不见的城市这本书》,奇异又华丽,可能太多晚上不做梦的人,觉得这些荒诞无稽的事情有什么意思,可对于这个整天天马行空做梦的人,就像找到小伙伴一样,来吧大家一起看看这个奇怪的世界,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不是一个梦?
书是陆陆续续到手的,空巢这本体量小,先翻开看,于是下班后3、4个小时没有停歇就读完了。
有这么几点谢谢给没有时间去看的人,因为不擅长引经据典超高神的文学比较,就来点实际的剧透和感受。
 首先,这书是以一个老太太的心理活动为主体的小说,就像你钻进了奶奶的脑子里,住在她心里,她的心心念念所思所见都无差别无选择的直播给你。就是这个感受。
其次这故事集中于1天24小时的时间里,24小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他让你感受的每种感觉。
评价里所谓的魔幻成分,就是老太看到了死去的母亲,回忆起预言空巢的疯子舅舅,其实这在生活里没有什么不正常,没有什么魔幻的。
然后老太太被权威恐吓式电话诈骗骗走了13万,包括女儿的8万元,儿子的钱以为是儿子的名字,所以没有被得逞。
穿插老太太起伏情绪期间是对她自己一生的回顾,这是万千同时期妇女的集中写照:单纯、愚蠢、献身革命、想象中的身体虚弱导致性冷淡、自私、狠心、胆小、自以为纯洁高尚、职业是教师,还是教马列政治的(想起我中学美丽的政治老师,长得像关之琳,后来发现他桌子上的帖子内容是某大法)、没有得到丈夫的温暖也没有给与温暖,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总之这一类女人正是那个时代无数的没有灵魂、人格不完整的众多可怜又可恨的女人之一,就像电影《归来》里的女儿,莫名的要强,却没有机会了解人性的温暖。就像我小时候看到刘胡兰发型的女人就感到恐惧一样,这类女人是我很难接受的。
于是这样一个老太太,带着天真愚蠢的得意被骗,夹在无情暴躁的女儿和理智的儿子之间,夹在所有没有关系的人眼观之间,饱受折磨,倍感委屈,却始终得不到同情,就如同他们年轻的时候不曾同情更悲苦的父母。
老太的母亲说,母亲把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来遭受所有不幸,这本是是一个罪名,没有什么值得骄傲。所以,不知道哪里来的 那么多称颂母爱的事情呢,自愿的付出的爱,就像爱吃某样东西一样,是生理的本能,是获得个人快感的渠道,却要强加在子女身上,要求被爱的去感谢爱的,可是你在一时痛快生孩的时候,子女都没有选择不被生出来的机会,本身就不公平,如果不怪父母,那只能说被生出来就是被局限在轮回里不能自主而已。……再说就真空了
总之,不能呕吐不能排泄的人身,就是枯朽的人生,当肛门打开,天堂的门也开了。

  《空巢》读后感(六):“空巢”叙事与时代挽歌 ——读薛忆沩长篇小说《空巢》

【写在前面】
薛忆沩在深大当过老师,可惜07年我入学时,他已远在加拿大。09年还是10年他回过一次深大,当时因为没读过他的小说,自觉没有对话的能力,“说服”自己错过了向他请教的机会。没想到这些年兜兜转转,我从不同的地方读到他的小说,第一次和他见面,已经是去年的事了,那时他在广州方所书店举办新书《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读书会,我像普通读者一样坐在前排,听“不善言辞”的他津津有味地谈起小说,谈起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这个会解高数、喜欢长跑(和村上春树有一拼)的中年小说家,被称为“中国文学迷人的异类”,他理应只属于文学,而不属于“文学界”。今年他的长篇新作《空巢》在《花城》杂志上首发,后又在《晶报》上连载,大概因为小说题材击中了当下“热点”,这部小说也成为2014年上海书展开幕推荐的11部作品之一(其中有9部是翻译作品)。我等到单行本出来之后,买下。小说读到一半,按耐不住给薛老师发去了邮件。这时的我,距离第一次听说他名字已经过去七年了。这七年里我还在做着成为一个“小说家”的梦。我和薛老师之间有着二十三年的年龄差,我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无法缩短,但我在努力缩短写小说的差距。也许我倾尽一生也写不出好的小说,但我有幸可以做一个薛老师“理想读者”。今天深夜读完《空巢》,心血来潮,写就这篇评论,聊以慰藉。
 2014/08/17
(注:本文刊发于《中华读书报》2014/10/22)
“空巢”叙事与时代挽歌
——读薛忆沩长篇小说《空巢》
文/林培源
 
《空巢》的叙述始于这样的“反讽”:小说开篇,薛忆沩以第一人称视角写道:“这是我第一次接到从公安局打来的电话。一生中的第一次。我的一生,我不算短的一生。”(《空巢》,3页)一个安享晚年“空巢”生活的独居老人,在即将迎来八十岁生日时,遭遇了一道分水岭。这个“一清二白”、“有着四十年教龄”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一天清晨接到自称来自公安局刑侦大队的警察打来的电话,警察以“威严又森严”的语气告诉她,她“卷入了重大犯罪团伙的活动”,为了保护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必须将她的全部积蓄转移到一个“秘密的账号”上。聪明的读者已经意识到:这是电信诈骗——反讽的效果也因此产生。这里的“反讽”(irony),是艾布拉姆斯意义上的“戏剧反讽”(dramatic Irony):读者与作者共享一个清楚无误的真相:主人公遭到了电信诈骗,而她本人并不知道,她以自己的“正确”行为不断纠正读者的“错误”意识。在对与错,真与假的拉锯战中,故事得以顺利展开。
《空巢》开篇强烈的“在场感”赋予读者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读者急于知晓主人公的命运走向,也暗中希望骗局被识破。这是反讽带来的巨大张力,反讽成为故事情节得以展开、叙述得以进行的前提。薛忆沩善于运用此种叙述技巧,他延续其在“战争系列小说”《首战告捷》和“深圳人系列小说《出租车司机》中擅长的情境错位。从故事的开始,他就将主人公打入生命的“非常态”:在她接到自称为“顾警官”的骗子电话前,她的人生按部就班,她安全地活在自己的“空巢”里;接到电话之后,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变了,她陷进了“大恐慌”之中。这里的“非常态”指涉一个重大的道德命题:这个一生以“清白”为骄傲的人民教师,她身上的道德“洁癖”成了诈骗分子攻破她心理防线的“靶子”,而她为了自证清白,为了摘掉扣在她头上的罪名,必须迅速行动,将银行账户里接近13万的存款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中。
长篇小说的结构,是决定小说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好的长篇小说,往往有一个与之相称的结构。《空巢》的结构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小说文本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以“大恐慌”、“大疑惑”、“大懊悔”、“大解放”为题,每个章节以一个“时辰”为节点,从“我”遭遇电信诈骗的巳时(上午九点到上午十一点)开始,到第二天辰时(上午七点到上午九点)结束,完整的二十四小时,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叙述结构。若将小说冠上副标题,大可挪用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只不过茨威格写的是女人和赌徒,而薛忆沩写的却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空巢”老人,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叙述都借用了“女人”的视角。这也是《空巢》与薛忆沩前三部长篇(《遗弃》《白求恩的孩子》《一个影子的告别》)的不同。
《空巢》的题词为——“献给所有像我母亲那样遭受过电信诈骗的‘空巢’老人,那一天的羞辱摧毁了他们一生的虚荣”。小说家薛忆沩向来以形而上的哲理思考、精致迷人的叙述语言见长,他早期的小说,充满了智识上的“轻盈”和“沉重”:《流动的房间》中的一批小说在阅读上设置了许多障碍,读者要进入他的小说世界,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耐性;而到了《出租车司机》等“深圳人系列小说”,他的小说明显“好读”了,而今在长篇新作《空巢》中,薛忆沩更是“接地气”,将叙述意图毫不掩饰地直陈出来。从小说的“现实”来看,他的题词暴露了《空巢》的素材来源:这是他根据母亲亲身经历书写而成的,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对母亲一代人的“心理分析”。从小说的“虚构”层面上说,现实只是表象,他真正的野心,在于完成小说美学上的自我完善,这也成为他叙述的难度所在。《空巢》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薛忆沩将叙述者置换成了(现实中)“自己的母亲”,而作为小说家的他,则成功践行福楼拜的训诫,悄无声息躲在小说背后。这无疑是明智的做法,它甚至比亨利·詹姆斯倡导的客观化写作更具魅力。
推动小说叙述前行的,除了上述形式与内容的相称之外,更重要的是主人公内在精神世界的波动:从“大恐慌”到“大解放”,情感的奔流和精神的触动是小说节奏感的“震源”。薛忆沩有意在文本中不厌其烦地使用母亲“这一代中国人”所熟知的政治语言和权力话语。这是对母亲“这一代中国人”笃信的宏大叙事话语的解构和反讽,实际上,薛忆沩隐约想要透露的,是他对时代、对历史、对革命、对政治的质疑。《空巢》借助一个遭受电信诈骗的女人的“一天”,间接呈现她“异化”和“扭曲”的一生,文本中嫁接当下和历史的桥梁,是“我”那早已死去的母亲的灵魂,她在“我”遭受电信诈骗深陷恐惧时出现了,反复与“我”交谈,“我”一生的故事,也在交谈和回忆中徐徐展开。小说中饱受灾难和苦痛的母亲灵魂一再告诫“我”:“不要责怪自己”。这个母亲的幽灵,代表的是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在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掌控一切的时代,他们的精神和信仰遭到碾压和覆灭: “她在那幻灭之后已经看到了绝对的‘空’。与绝对的‘空’相比,‘空巢‘实在是过于平庸,因为它还牵挂着‘巢’ ,而她自己早在六十年前就被‘扫地出门’ 了,就已经没有‘巢’ 了。”(《空巢》,252页)这一句更是将“空巢”的内在意义和价值掏空了,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薛忆沩的小说,借助亡灵和生者的对谈,切入历史的纵深脉络。他从坚硬的现实世界中撬开一道裂缝,透过这道裂缝,早已成为时代的符号的“空巢”有了多重的指涉意义:从一个指涉现实空间生存状态的语言词汇,变成一个指涉精神层面存在的价值载体。土改时,“我”的家人被扫地出门,而反右开始时,“我”被迫与家庭割裂关系,这造成了“我”的“准空巢”时期的开始,而后“我”的一系列人生经历,都摆脱不了“空巢”的阴影——与丈夫长期分居,婚姻形同虚设,一双儿女移居异国他乡,对“我”漠不关心,丈夫患病去世后,“我”变成了现实意义上的“空巢老人”,然而,精神上的“空巢”状体,早在“我”与家庭断绝关系的那一刻开始就已存在了。这里的空巢,既是空间的(老年人的孤独生活状态),又是时间的(个体被历史和革命吞噬了自由),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薛忆沩挖掘了一代人的不安感和焦虑感,也赋予“空巢”在精神、历史、哲学等“绝对意向性存在”领域的意义内涵。
小说中饱受革命和政治折磨的老人,在遭受电信诈骗之后,极力想要忘掉过往的羞辱和不堪,然而,烙在生命中的各种屈辱和苦痛,如毒蛇般咬着她不放,令她开始质疑生存的意义,历史的意义,语言的意义。她一辈子笃信和践行的那一套“马列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遭到了颠覆和瓦解,她赖以生存的认知体系和解释系统也由此崩裂。故事的结尾,身心疲惫的她无奈地坦言:“我是一个‘空巢’老人。‘空巢’就是我的家”。薛忆沩并非罗兰·巴尔特笔下的“零度叙事”的小说家,他数学语言般简练的叙述背后,透露出的是脉脉温情(非滥情与矫情)——在故事的结尾,绝望的“我”含着泪对母亲的灵魂说“我想离开这个充满骗局的世界”,而母亲对“我”说招了招手,她说,“我带你走”。
《空巢》中最具“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笔,并非作者借用亡灵来和生者对话,而是主人公在精神濒临崩溃时产生的幻觉:她看见自己正在参与一个受骗者控诉集会,轮到她最后一个上台时,她“握紧了麦克风,领着全体集会者以同样的节拍喊出我们的口号:救救老人!救救老人!……”(《空巢》,257页)——与一百年前鲁迅《狂人日记》中悲恸的“救救孩子”形成精神脉络上的契合与呼应,这是文学与文学的“隔空对话”,是小说家独特的“空巢”叙事,也是他对这个沉重时代唱出的挽歌。
 
2014年08月16日

  《空巢》读后感(七):一个空巢老人的24小时

子宫是空巢,坟墓是空巢/生命是空巢,死亡是空巢/记忆是空巢,想像是空巢/孩子是空巢,老人是空巢/时间是空巢,世界是空巢/语言是空巢,沉默是空巢/思想是空巢,梦想是空巢。
——《空巢歌》
        故事发生在第一天的上午九点,结束于第二天的上午九点。短短24小时,老人的生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是因为一个来自“公安局”的诈骗电话。
        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我”是个居住在空巢的八十岁老人,儿子女儿都在国外,曾经的职业是“光荣”的政治老师。然而突然从天而降的一个电话宣称其卷入了重大犯罪,使“我”陷入了重大的恐慌。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显而易见地意识到那个电话漏洞百出,完全是个骗局。但“我”却轻易地掉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还自作聪明地配合着“警方的工作”,将善意的提醒一一拒之门外。这一切无不使人又好笑又生气。
       随着老人起伏的情绪和密密匝匝的心理活动,读者不难渐渐感受到她受骗的缘由。那是她一生的回顾,也是同时期万千妇女的生命写照:沉浸在“解放”带来的“快感”,在一种集体亢奋的狂喜之中“将自己的生命彻底奉献给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事业”……那一辈的人们把自己托付给了党,党是所有人心中的权威,个人的存在是卑微的,这种政治力量逾越了神的权力,让他们在精神上就已经死去了一次。所有人都必须以国家为先,以革命为先,“我”必须为了个人的“清白”与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与自己的生身父母断绝关系;“我”的爱情也笼罩着革命情感,“我”不懂得如何爱一个人,也没有得到丈夫的爱;“我”的儿女远在国外,家是个寂寞的空巢……在“我”自以为是的高洁和对党和革命的一片赤诚之下,实际上冷漠、自私、狠心、胆小,“我”实际意识到了自己一生一事无成,这种空虚的感觉在强烈地影响着“我”的情绪,但同时“我”又用自己的“清白”当作一大闪光点来安慰自己,自我欺骗,蒙蔽自己,企图来排解自己长久以来的恐慌,包括对父母深深的愧疚。“我”潜意识里或许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我”这一生都在上当受骗,“我”一生听从党的一切指令,卑微地兢兢业业地生存着,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也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
       于是当象征着党的权威力量的“公安局”打电话给“我”时,内心的恐慌一下子将“我”淹没。“我”只是不断地强调着“我一生都是清白的,我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国家的事情。”“我”失去了所有的判断能力,只因为我对国家权威的深信不疑。我不容许自己怀疑,因为那就仿佛是对自己过去人生的全面否定,“我”惧怕这一切,因为信仰崩塌的那一刹那,是个人世界的崩塌,谎言的构架倾倒之后,浮出的过去的一生就是一个巨大的空巢,徒留内心的空虚。
       “我”愚蠢地被骗后,还带着自以为是的得意,我对“警官”以诚相待,却提防着自己的儿女、朋友,正如过去怀揣着一片赤诚与责任感将一切奉献给了党,却残忍地和自己的父母断绝关系。
       书中花了大量笔墨写“我”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我”与儿女的关系。“我”与母亲的亡灵时不时的对话,暗藏着“我”心底对父母深深的歉疚。母亲是那么温柔,没有一句话是在怪罪我,对“我”只有包容,只有体谅。而女儿对“我”的态度则是无情又暴躁,儿子是理智的,但根本不了解“我”的内心。“我”便是这样一个寂寞的空巢老人,就像当下社会中的万千个老人一样。这无疑使我们每个人反思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了解他们的历史吗?
       《空巢》讲的就是这么一个老人的一天,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的诈骗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老人从心理上受到异化的扭曲和侮辱,然后陷入巨大恐慌的“我”突然变成了一个熟练的撒谎者,撒谎变成了“我”克服恐慌的武器,但实际上看完整部小说,我们会发现,“我”这一生都是异化的,薛忆沩将这一时代的荒诞与现实诈骗事件结合在一起,为所有老人和子女敲响警钟,也叩问着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袁玮婧
2015.1.16

  《空巢》读后感(八):恐慌震撼

非常震撼,非常恐慌。
震撼是因为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把一个老年人的生活那么真实的呈现在眼前,这个走在社会边缘,甚至招人嫌弃的族群,在寂寞中渐渐衰落,这就是他们的普遍命运吗。他们以为对她们如亲人甚至比亲人还强的那些人其实都是骗子,只不过用了比电话诈骗的那些人温和一些的手段而已,这就是社会对待这些空巢老人的态度吧,利用他们脆弱的感情榨干他们身上最后的甜头,真是可悲(这也是压倒主人公的最后一根稻草);
恐慌的是,这就是我未来的命运吧,我甚至不能保证,我会比主人公过的更好,真相是那么赤裸裸又是那么让人难堪。
薛忆沩写老人受到诈骗的过程中又巧妙的通过回忆的方式写到文化大革命那几年人的悲惨生活,那种让人把一切羞耻感都抛在脑后的生活,真是和本书的主线故事相互对照。生活到底是什么呢,不得而知,而我也十分惧怕到了暮年回过头来不过是一场空,甚至连空的状态,都要被现实生活狠狠撕开,掏出人的尊严在地上踩的稀烂,可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空巢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