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见,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再见,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1: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见,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再见,少年》是一本由秋微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少年》读后感(一):故事中的少年一直都在

之前看过张晓晗的《少年博物馆》,小北的《别闹,少年》,这周读完了这本《再见,少年》。不同于前两本的无关痛痒,秋微的文字细腻饱满,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情绪都如一帧画面那样生动。
少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我们爱过球场上飞奔的少年,考场上驰骋的少年,或者只是穿着干净的衬衫骑在单车上,风吹起他额头倔强的碎发,那样的少年。
始终记得陈柏霖在《蓝色大门》里的那句“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每当谈到少年这个话题,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总是这一幕。
但是关于少年的记忆又不仅仅是这些。那些年叛逆的我们一边奋力地与全世界为敌,一边小心藏匿着内心朦胧的情感。那是我们人生最稚嫩的爱与恨,最初的少年愁。
慢慢走出少年时代,当我以为这些情感不知所踪时,在某个寒冬还赖着不走的早春里,我和记忆中的那个少年再一次相遇。
在我所经历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中,这算是一件。那天我去考一场试,在人潮拥挤的大厅里突然就看到了他。后来我在书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空气和时光纵横在一处,瞬间隔绝出一个空间,与任何人都无关。在那个画面里,只有我和他,好似契阔相逢。”
就是这种感觉
彼时我们大约有五六年未见。我也以为这辈子再不会重逢。
闲聊之际,我看着眼前这个人,我看着他和记忆中早已模糊的影像一点一点重叠——嘴角永远有点得意的上扬,不自觉扶眼镜的动作,还是一样乱的头发,还是自带背光……除了长得更高了一些,他居然一点都没变。不对,我感觉他变得比以前更好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好。
彼时我终于敢正视他的眼睛,和他聊聊近况。这个“多年以后”的情形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我们都长成了还不错的大人。我突然感到一阵欣慰,青春终究没有喂了狗。
《再见,少年》的封面是一片平静的海面,还有一句简单的英文——I will be there. 也许成长就是可以波澜不惊地回想起那段汹涌的故事吧,而故事中的少年一直都在。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时光机的话,希望这本书能将你带回那个少年时代。

  《再见,少年》读后感(二):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在我们那个不大的小镇上,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悠长而又诗意的雨巷。然而我还是在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就爱上了这首诗。继而爱上了文学,说文学可能稍显矫情,但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偶尔也会自己写点小诗,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中学时候语文老师会要求大家写周记,大部分人对此敷衍了事,基本上用流水账的方式记录周记。我却额外珍惜每次的周记,到最后干脆记日记。最难得的是,有个男同学和我一样,喜欢文字,因此我们常常交换彼此的日记,探讨写作方法。直到有一天,关于我和他的流言蜚语传遍教室。为了表明我们的清白,从那以后,我们不再交换日记,甚至连交流都很少,就这样我们把彼此硬生生的从知己变成了路人甲。现在想来,真为自己当时的懦弱以及行事方式感到惭愧。在那个视早恋为可耻的年代,我们还没来得急懂得什么叫恋,就急忙让自己和早恋划清了界限。再后来,我真的再也没有和那个男同学有过什么对话。一次和朋友聊天,她突然提起那个男同学,她说,“那个男同学说你以后一定会是作家。”
      我很想告诉那个男同学,我让他失望了,我没能成为作家,不过,我还在坚持写作,这也算不辜负他对我的期望吧。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这句话依然刻在我的心里,就像是他埋了一颗种子在我心里,随着我的成长,种子也在发芽,我在,它亦在。不在的是,那个男同学。
      多想再次见到他,对他说,“嘿,我最近新写了一篇文章,你能帮我看看吗?”多想时光倒流,回到我们争论意识流的那个时刻,听他认真地给我解释“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多想回到过去,重拾我们的友谊。一切只是,想想。
前几年班上组织了几次同学会,许多人变得陌生,从前无话不谈的朋友再次相见竟然无言以对。再然后,同学会变成了麻将会。而我,真正和他们渐行渐远了。
      当年我们班是整个年级最好的班级,这得归功于我们的班主任,一个瘦小却很厉害的数学老师。连我这个最多得60分的数学白痴,也能在中考考出94分的惊人成绩,可以想象他是拥有怎样神奇功效的一位老师。在这一点上,我佩服我的这位老师。可惜,他终究不是杨震宇。他和杨震宇的教学方式截然相反,他不像他那么民主,他显然喜欢自己掌控一切。那个时候我们还是要上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每天天还没亮,我们已经坐在教室里,大声朗读课文了。早自习与上午第一节课之间,他给我们三十分钟的早饭时间,对,你没有看错,只有三十分钟,这对于一个走读生来说压力很大,即使我的家乡是个小镇,从我住的地方到学校快速行走,也得二十分钟一个来回。于是,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身影,变成了我住的家属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用我发小的话说,我只留了一个背影给他们。那个背影出现在每天的早上,中午以及下午,就这样持续了三年。同样的,有些人估计永远都不会知道,吃完饭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不仅睡不好,还会一直打嗝,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打着嗝,睡了一年桌子,被叫醒的还不是梦想,而是班主任用竹条奋力敲打桌子的声响。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果我说,我就是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你信吗?
       是不是每个人的少年时期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叛逆期,这段期间,看不惯父母,看不惯老师,看不惯看不惯的同学。这段期间,脾气特别大。
      由于吃饭时间很紧迫,我要求爸妈在我回到家就能立刻马上吃到饭,哪怕晚了那么一点点,我都会给他们脸色看。再严重点,即是立刻生气,开始对爸妈各种指责。现在我怀疑,那个时候的我,是不是魔鬼上身,不然怎么会有那么一个没教养,坏脾气的孩子出现。那个时候的我,整天绷着一张脸,好像全世界都亏欠我,确切的说,也是亏欠我,因为他们欠我一个完整的家。我的坏脾气之所以迅速发展,不仅因为班主任管得太严厉,还在于我的父母相继玩失踪。那段时间,我成了留守儿童。看着别人的爸妈带他们上街玩耍,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跟父母撒娇,看着别人一家其乐融融。就那么看着看着,眼泪就会不争气的掉下来,内心却是不停地骂自己,骂自己太脆弱
相信人是有双重性格的,我寻找那个诗意的雨巷,却发现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是我自己;我喜欢和男同学交流写作心得,却和他越走越远;我爱我的父母,却用恶劣态度对待他们。在十三四岁的年纪,我像大部分少年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在对未来的憧憬迷失了,我怕我没有未来。现在想想,也是那个时候才有的特殊心境,明明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硬是把自己拖进了六七点钟的夕阳里。明明都是祖国的花朵,却都把自己定义成了罂粟。
      诚如作者所言,青春,都是不可复制的。此生有且只有一次。那段每个人都有的岁月,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情节一样,人物也是不一样的。看着故事里的人和事,恍恍惚惚回到了那些年,教室窗外的那几棵大树依旧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点点斑驳,洒在那些少年的身上,如点点星光,熠熠生辉。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可复制的年少的你,不可复制的诗情画意,不可复制的结着愁怨的内心,不可复制的似爱非爱的友谊。
      不可复制的青春,再见。
      少年,再见。

  《再见,少年》读后感(三):我曾遇见你,想到就心酸

在那个飞扬跋扈的青春里,在那场兵荒马乱的相逢中,充斥着喜欢与被喜欢,亦或是讨厌与被讨厌的种种情感,我们遇见过很多人。有些人在属于你的色彩斑斓的岁月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些人之于你却只是过眼云烟,彼此隔着一片海的距离。只是不知道,当有一天真的面对大海的时候,记忆的风帆还会不会再次驶入曾经年少的岁月,带你见见那些已经久违了的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再见,少年》带你去重逢那些老朋友,咂摸青春的味道,再次体悟那些年那些人教给你的道理。其实,秋微笔下的青春是幸运的,却也是凝重的。幸运之处在于出现过一个民主的,发觉学生潜力又关心学生内心成长的班主任。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开放的态度与学生相处是一个老师多么难能可贵的姿态。而能拥有这样一个懂你,引导你的老师的学生又是多么的三生有幸。凝重之处在于透过那些简单的年少失意的故事引申出的那些深刻的道理。如果在你还是一个小屁孩的时候,当然也弄不清这么深奥的道理,但是现在再看看,终于有了一种了然于心的成就感。
谁的少年时代不曾有过暗恋啊,就那样默不作声的喜欢着,习惯于在他斜后方的课堂上看着他,在人声鼎沸的操场上寻觅他,可是啊,有多少暗恋会开花结果,最后还是死于无人回应的失望中。谁的少年时代又不曾疯狂过啊,为了不喜欢的班主任罢课,在被白雪覆盖的操场上四处游荡躲避教务主任的“追杀”,无论对方开出什么样的价码就都只有一个条件,只要原来的班主任,这似乎像极了秋微书里的桥段,全班集体站在操场上大唱国际歌抗衡大家误以为的杨振宇停职检查。可就是因为这样,年少时代不是才更令人难忘吗?在与青春渐行渐远的往后,或者你再也没有勇气去暗恋一个人,也没用勇气再去抗衡你认为不满意的事情。
不管曾经在年少时有过什么样的纠葛,最后你还是会怀念那段时光,那终究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十几岁时出现的人和事,不管你都如何回忆它,带着笑或是很沉默,都将永远尘封在你的心里,时而被想起,时而被念及。

  《再见,少年》读后感(四):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秘密的海洋

秋微在书里写道:记忆与真相之间,可以不存在关联。
只此一句,我知道,她写完这本书,她一定就可以原谅了当年那些不肯放下的一切,那些你以为至死都不肯放下的一切。
与其它青春小说不同的是,她试图在小说里提供两种视角,一种是青春的模样,一种是成人之后的回望。
这世间有一些人,过完青春之后,再无青春。他们的青春已经死了。
这世间也有一些人,青春的时候,没有青春。过完青春之后,青春死灰复燃,熊熊之火,燃烧至死。
如果没有遇到杨震宇,大抵少年们都会变成第一种人吧。
杨震宇就是那种永远活在青春里的人,他带给少年们的冲击,不仅仅是他在他们的生命中,第一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鲜活的,是活生生跳跃的一个人,一个少年,更是因为,他让他们永远都记住了那种体验。
有多少人在青春时分,从无体验过生命的鲜活,面对的不过是压制、是指责、是要求、是管束、是不考上大学你的人生就毫无意义
所以,杨震宇是值得一辈子怀念的,他就是热血与天真的代言人。只要想起他,少年们就重新回到了充满热血与天真的体验里,不管他们此刻年龄几何,身在何处。
想不到,有什么是比这更幸运的事。
但如果没有遇到杨震宇呢?
青春之后再写青春,是很难的一件事。难的不是笔力,而是记忆。
你会丢失,你会遗忘,你会否定,你会让记忆原本的样子都变了颜色。
有一天,你拿起老照片,你或许才知道,在你的青春里,你不是真的难看的,你也不是真的自卑的,你绝不是那样一无是处
不能和青春和解的人,往后的人生,是注定只会衰老的。因为,你的热血天真,你的源源不断的勇气,都在那里。那里才是源泉。
所以,我喜欢这里面成人之后的视角,有一种直面的坦诚,更有一种赤裸裸的洞穿。好像过往的一切,都被作者看到了,都被作者拆解了。
她知道你当你为什么讨厌那个公主一般的米微微,而你又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去观察她去在意她。她知道,你为什么喜欢孤独美好的少年武锦程,可是她也知道,你为什么永无可能嫁给他。她知道,你为什么会放弃成为三毛那样的人,可她又全部理解,你为什么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这就是一种自我和解之后才能散发出的美好情感。
【我没有长成我当初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可我,仍然接受,今天成年的我。我接受今天这样的我,是因为我知道,我并没有遗弃那些热血和天真,相反的,正是因为我知道如何更好的安放他们了。】
【我把我自己,和那些少年们,重新安排和定义,在我人生的大戏里。从此,我们骨血相连,我们彼此释然。】
这是我看完之后的真正体验和感受。
我不曾有幸遇到杨震宇这样的老师。可是,我还有我自己。
梁悠悠原谅了米微微一切的抢夺戏码,甚至我都不再认为那是抢夺,就如杨震宇所说,那是艺术家气质。
梁悠悠在丽江听完武锦程的那首歌之后,她痛哭流涕完,她将之作为自己的单身party,她好好的告别,她转身投入茫茫人海,嫁人生子。
这世上,总归有人负责艺术,而有人负责生活。
谁也没有错。错的是记忆,不是真相。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一生最值得珍贵收藏的秘密
每一个少年,他们的内心之中,都有一个秘密的海洋。那些不为人知,那些不可分享,那些从此不再稀罕被理解,被了解。那些总希望被人接受住的一切秘密海洋。
终于,在能自我好好珍藏好那一切之后,和解,并且懂得自在。

  《再见,少年》读后感(五):少年有张相似的脸

封面的一池平静的秋水,大概可以概括秋微这本《再见,少年》给人留下的初印象,那是一段纯粹到其实说不上波澜的岁月,却在看不见的心之湖底早已波涛汹涌。秋微的文字很顺,可以一气呵成地读完,让一段少年时光在眼前鲜活地演绎,顺便搅动了心中不安分的一江春水。
《再见,少年》与其说是一部关于女主私语串联的完整小说,不如用浮世绘般的人物群像来形容更为贴切,不少章节的名字直接以人物加身份特点命名,插班生、班长、雀斑少女、无辜少年、聪明孩子,这些同样活跃在我们青春年少时的角色,在秋微的笔下同样熠熠生辉。那个美丽的姑娘承载着大家的梦想,而那个身份神秘、离群索居的插班生武锦程,拥有着让少女怦然心动的容颜。最后,那个被大家八卦着又羡慕着的小绿茶米微微用最浮夸的契机迷倒了那个英俊潇洒的追风少年,碎了一池少女心,丰富了饭后的闲谈时光。而在十三四岁时,当三观初成,又总有一个不那么默守陈规的老师,点亮了一颗颗少年的心,从此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在《再见,少年》中,他们遇到了同样在好年华的老师杨震宇,他年轻、脱俗、敢作敢为,成为了那些少年成长后彼此回忆的维系点,他的一言一行被一次次重复,仿佛这样就能将大家拉回少年时代,远离各自远走的现实生活。而这位重量级老师的死亡,则成了一种仪式,标志着一种再也回不去的姿态,让大家将现实从想象中剥离,一边缅怀,一边清醒。
当我们读着别人的故事,却总是忍不住想着自己的心事,让故事里的那些遭逢,悄悄地将人名替换,流自己的泪,感慨那些同样回不去的时光。秋微在书中写到初恋,那严格来说是一场没有互动的单恋,只在日记里得以完整。但那份少女的情怀却同样真挚动人,足以唤醒回忆。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些被写下的心事,成为了少年时光的琥珀。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也曾喜欢过一个男孩,经过一次莫名其妙的契机,得知他刚好也春心萌动,于是怀着激情走在一起,就像米微微与武锦程。而这种少年时期的荷尔蒙自然最终消散,在升学压力中,最终走失于人群。在读这本书之前不久,我竟接到了他的电话,我们已失联十年,成了陌生人。然而一开口,却立即滔滔不绝起来,我们意外得知,彼此一直在相隔一条横马路的距离,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而即使如此,我们也许仍不会相见,那些过去的,只属于少年,说了再见,也许,便是再也不见。

  《再见,少年》读后感(六):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之前看过张晓晗的《少年博物馆》,小北的《别闹,少年》,这周读完了这本《再见,少年》。不同于前两本的无关痛痒,秋微的文字细腻饱满,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情绪都如一帧画面那样生动。
少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我们爱过球场上飞奔的少年,考场上驰骋的少年,或者只是穿着干净的衬衫骑在单车上,风吹起他额头倔强的碎发,那样的少年。
 始终记得陈柏霖在《蓝色大门》里的那句“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每当谈到少年这个话题,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总是这一幕。
但是关于少年的记忆又不仅仅是这些。那些年叛逆的我们一边奋力地与全世界为敌,一边小心藏匿着内心朦胧的情感。那是我们人生最稚嫩的爱与恨,最初的少年愁。
 慢慢走出少年时代,当我以为这些情感不知所踪时,在某个寒冬还赖着不走的早春里,我和记忆中的那个少年再一次相遇。
 在我所经历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中,这算是一件。那天我去考一场试,在人潮拥挤的大厅里突然就看到了他。后来我在书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空气和时光纵横在一处,瞬间隔绝出一个空间,与任何人都无关。在那个画面里,只有我和他,好似契阔相逢。”
就是这种感觉。
彼时我们大约有五六年未见。我也以为这辈子再不会重逢。
闲聊之际,我看着眼前这个人,我看着他和记忆中早已模糊的影像一点一点重叠——嘴角永远有点得意的上扬,不自觉扶眼镜的动作,还是一样乱的头发,还是自带背光……除了长得更高了一些,他居然一点都没变。不对,我感觉他变得比以前更好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好。
彼时我终于敢正视他的眼睛,和他聊聊近况。这个“多年以后”的情形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我们都长成了还不错的大人。我突然感到一阵欣慰,青春终究没有喂了狗。
《再见,少年》的封面是一片平静的海面,还有一句简单的英文——I will be there. 也许成长就是可以波澜不惊地回想起那段汹涌的故事吧,而故事中的少年一直都在。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时光机的话,希望这本书能将你带回那个少年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離島;ID:islandbooks)

  《再见,少年》读后感(七):再见,既是告别也是迎接

《再见,少年》——写在六·一来临之际
还记得这本书在命名时,秋微姐就在微博里做了一次调查,由粉丝们从三个“名字”里选一个合适的。最终选择了它。是的!我也特别喜欢它。
“再见”有两种意味,“少年”又还是一种气度。
微姐的心思很细腻,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都不一样却又是那么的类同!
死党、朋友、死对头、暗恋、明恋、被器重、被抛弃、不同的家庭关系、那些发生在我们生命中,抑或是发生在他人身上全都变成了有触感的文字,有味道的回忆慢慢袭来。
生命中总是有些人默默的影响你,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经历最后都是值得的,感谢每位为我们生活增添每一笔浓墨重彩的伙伴。
·再见(一种下次见面的期许)
每次分开离别都要狠狠的拥抱一下(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分别方式),因为你们不知道下一回见面是什么时候,也许这一抱,就是一辈子。
·再见(又一次离别的开始)
和记忆不一样,时间不能像记忆永存,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再见。
·少年(是一种角色,是过去,还是一种气度)
每个人的青葱岁月总有一些年轻的回忆,这种年轻的气度总是在“少年”时期灿烂,坚韧不拔的自信,初生牛犊的胆气,还有热情似火的激情!我总是在想如果让我重新回到初中的自己,自己会怎么做?
现实分割线
--------------------------------------
回到现实,想想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认真做好工作,过好每一刻,因为“少年”可以长存,而时间不能…

  《再见,少年》读后感(八):谁说青春不是与世界为敌呢°

——评《再见,少年》
文/蓦烟如雪
    今天是高考日,我想着那些孩子在考场上,是否会思如泉涌、对答如流呢?
    想想如果《再见,少年》里的一个个孩子,涌现考场上,他们会如何?也许他们都像《那些花儿》的歌唱一样,老了吧?哪里呢?奔天涯了吧!
    《再见,少年》篇章有十九篇,却是以一位特立独行的老师做开场,拉起来了一段回忆青春年少的回忆录,它和《盗墓空间》的风格相比,就像一幅幅倒叙的胶卷,能看到斑驳,看到伤痛,甚至是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这个特别的老师,从出场就令人与众不同,那双误像雨鞋的马丁靴,墨镜,加上类似汤姆.克鲁斯的黑色风格,他的特异不仅仅在服装,更在处事,这本书,第一人称是梁悠悠,但却是用这个班主任杨震宇来牵引的,像是一场离别的重温,回顾了在校时的温情,却又离殇的告别着彼此的青春。
    青春就是如此,不外乎就是这么几年,谁说,青春不是插科打诨,与世界为敌呢?
    一个强调“做自己”的老师,和一帮叛逆却又闪着亮点的孩子们,这是我在书里看到的光华。可惜这个行事果断的老师终究离开人世,而那些孩子有些成长,有些离开,有些来不及写完,就像无法悼念的青春。
     我们上课也气走过年轻的老师,戏耍和不包容都是幼稚的盲点,也许那是很一晌贪欢,但久而还会觉得自己很过分,我能感触连吃的成问题的她,是如何的渴求读书,在她辍学后,杨震宇给她的钱和信是如何的存在,我亦就懂得在杨的悼念会上,她一手包办的态度,因为比起分量,心的感恩,已经超过重重。
     第一人称的梁悠悠对米微微是敏感的,其一是情敌,其二她受不了她的做作,可人生中,何尝不是一出戏,如果都在意每一个的行事原则,多少是累的,虽然我不喜欢过度夸张的女生,但是我能原谅,她的任性,就像书中的那句,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武锦程在书里,说不上男主,也不算配,亮点少,事多,就像他成人后和梁悠悠的“冲动”,她走味的婚姻,甚至是他和米悠悠的感情,他是一个问题少年,就像书里而言,她是活在自己的借口里忧伤的人,可这个世界的人,忙都来不及了,还怎么忧伤呢?想想也只有青春可以伤春悲秋了。
    所以,对于感情,卑微的,欢喜的,暗恋的,都是如此的特别,也许是杨发现了梁悠悠的敏感,也许他就是很会察言观色,所以他懂得体谅爱,所以,真正的爱,都必须基于对一个人的了解和欣赏,如果爱情基于肤浅,爱必不永恒。
我对书里有一段印象很深刻,就是“班主任评语”,曾经老师有让我负责去写过这些,以至于我常想,如果有些同学去调档的时候,发现这个字迹如此稚嫩,会不会想到我呢?想想又觉得自己很无聊,但是我会想到杨的特别,他挨家挨户去交谈。
    这样尽心的老师,已经很少有了,所以他们应该是前世的缘分,才能彼此遇见。
    是他发现了梁悠悠在写作上有天赋,同样也是他间接挖掘了米微微的音乐才华,如果这个世界一个人有才华不可惜,可惜的是没有找到助推的人,而她们都很幸运,因为他们遇见了杨震宇。如果细心发现,这本书,都很少说杨震宇老师,都是以杨震宇而写,可见,在笔者心中,他已是亦师亦友的存在,这样比老师更上一层境界,也比朋友更深厚,因为它让人成长,让人领悟了青春。
    他在处理班长的早恋问题上,他没有一棍子打死,反而让同学们认同班长的工作能力,更说,你对不起的是那个女孩,她能在这个事情上很快分清是与非,而不是快刀斩乱麻的让学生去处理感情问题,面对学生偷草帽,他也没有纵容,一罚俱罚,没有纵容,他把孩子当成人,让他们提早感知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样挺好,比起盲目行走,不如给你看看世界就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希望公平是别人给的,那么他的世界就难有公平。公平很简单,公平即智慧。”
     好多道理,都是说给懂得的人听,书里说了很多道理,但是道理挺多了,难免会筛漏,但是如果你能读懂一句,都是一种收获。
     爱朗诵的小五,叛逆的于是,被扇巴掌的陈默,被否认却能改变命运的雀斑少女,甚至是能把“吉他”和“出息”混为一谈的怪诞社会,我们认怂吗?拼了吗?不得而知,唯有承受得了磨砺的艰苦,才能拥有最后的光荣。
     面对老师的不出现,他们集体的抗议是爱,可爱分好多种,老师能为人师,必有高人之处,他说:“记住,永远不要以恶制恶,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你助长的,就是你曾经厌恶的或反对的,那你的行为,也应当被唾弃。”
     可惜这个老师走了,一生有多少的运气能遇见这样的老师,他一直让学生学会“关照内心”,要懂得让他们能“走下去”,能能保持这份热血,这份难有的天真。
     张劲松死了,搞不清厕所哪里的小石头也死了,杨震宇也死了,或许永恒的存在就是因为无常的存在,如同东方之星的船难。当我们竭尽全力征服什么的时候,只有两个动力,一个是爱,一个是恐惧。到后来,当我们终于对生命都能做到真正放手的时候也只有这两个动力,一个是深刻的爱,一个是包含敬意的恐惧。它们像生死一样,在极端的不同中忠诚地担当着彼此的知己,遥遥相望出一个瑰丽的谜题,叫“永远”。
    或许,青春就是为敌吧,青春更是一种彼此的原谅。
    我想象青春,祭奠这份苍白的青春。
筱筱
2015年6月8日星期一

  《再见,少年》读后感(九):再见,少年

刚买回来秋微的《再见,少年》时,我以为,这是一本励志类的故事集,讲述的,会是一些少年时代的同学成长前后的不同故事。

初读时,我才发现并不如是,那时,我以为,这是一本回忆录类的文集,记叙的,会是作者少年时代一些难以忘怀的人事。

而读完后,我却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都不完全正确,或者,该说,它是一部回忆录类型的小说,糅合了一部分励志的情感,之于个中不同,只有读过的人,才能明了。而关于其中情节与人物,是虚构,还是基于部分现实,我想,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在读《再见,少年》之前,我很难想象,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个生活中毫不起眼,可有可无的小人物,能够通过自己知行,去或多或少改变周围人们的一生。而秋微笔下的教师,杨震宇,却就是这么一个人。平凡而不平庸,知行合一,有想法有见地,却不蛮横高冷,细心而又温和,好似那些赞扬人美好的词汇,都能够用在杨震宇身上,尽管,他也不过只是一个不那么完美的人。

最近,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每每读到有关杨震宇,我都会想,为什么在自己的少年时代,没能遇到一个如杨震宇这样的教师,哪怕不如他那般,即便能有他的千百分之一,也是好的。

然而,我知道,这终究不过只是妄想,杨震宇不过只是秋微笔下的一个人物,即便真的有如他这般的教师,但没能遇上,便也是明了自己并无这样的缘分。更何况,生命的时钟,永远不可能倒着走,所以,不管再怎么想,世事也无法重来一遍。所谓的“重新开始”,“重新来过”,不过都是些,自欺欺人的“美好谎言”,过去的都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们能够去做的,无非只是用心走好现在脚下的每一步。

《再见,少年》记叙了很多少年时代的“往事”,尤其是杨震宇作为班主任的那初中两年,也是改变那个班级上所有少年人生轨迹的两年。

老实说,我其实不太记得自己少年时代的事情,不管是近一些的高中时代,还是稍微远一些的初中时代,在脑海里印象都相当模糊,至于更远之前的小学时代,就更不用提了。

有人说,如果关于一段时间的记忆不够清晰,那便表明,那时没有发生过某些对你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

细想来,也算是如此。初高中时代的教师,都属于比较“传统”和“正派”的老师,就像是书中写到的英语老师范芳那样。学校在乎的只是“升学率”,还有某些学生成绩是否突出,有没有给班级或者学校带来过某些省市级比赛的所谓“荣誉”,而对于某个少年如何,他是否有着独特的天分,她的内心情感如何,都是不予关心的,除了反复强调不能“早恋”,便几乎不管不顾了。

至于如同杨震宇那样去区分每个少年的不同,为他们填写不同的成绩评语,自费带着班上的学生去夏令营,鼓励学生们活得像自己,这些事情,都是从未发生过的。而作为一个同样从乡下走出来的人,我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年纪里,一个这样教师的指引意味着什么。

所以,哪怕明知道杨震宇这个人物是半真半假的,这些回忆和故事也是半真半假的,心底里依然有一股对于是、武锦程、米薇薇这班少年人的“嫉妒”。

说来也是“搞笑”吧,读书读到嫉妒书中人物,也算是头一遭了。

书中还讲述到关于“生死”,关于那个逝去的少年,还有那些作者曾面对过的“生死”,这些情景其实很难在现今的大多作品里看到。

作者们都习惯于倾述“正向的”,“治愈的”或者“美好的”,乃至“浴火重生”的事情,而且多半都与爱情或友情有关。很少见到有人谈论关于“生死”,或许出版界乃至更高层面的人,不喜欢让大众们谈论这些“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问题,但生死终究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该面对的也总要去面对,掩耳盗铃,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特别喜欢书本最后几页讲到的关于“杨震宇追悼会上,米薇薇跪坐痛哭的情节”,真情流露,读之落泪。即便作者笔下的“米薇薇”是个十足的“贱人”,可如她这般活得真实的人,真的很少,不光是故事中他们班上这样的人少。乃至,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真的很稀少。

几乎所有人都不想活得与众不同,以免遭受非议,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毕竟我们从幼时开始接受的教育,乃至父母的耳提面命,都是让我们“不要和别人不一样”。排除异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性之一,连理解都不能做到,更不用提去接受了。

想到书中,乃至作者对于“艺术家”的解读,我却觉得是关于这个词,乃至“活得自我”,最好的解答。“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作品,都可以活得更像个艺术家。所谓“艺术”的意思,是他或她重视自己的每时每刻,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语,为自己而活不是自私,是不以功利的标准要求自己。”

秋微写道“人一辈子最珍贵的品质其实就两样,一个是热血,一个是天真。”

而这两个品质,恰巧是少年们具备,且往往容易随着岁月变迁而逐渐流失的东西。所以,我想,或是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将笔端聚焦在少年时代,才会有那么一群可爱少年的故事。

这或许是一场独属于倾诉者和聆听者的告别,在心底里告别那个曾经的如风少年,告别曾有过的热血和天真,“初心不改”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很多人驻足不前,再没有走下去,那些前路上的繁花似锦和岁月里的落叶凋零,也都没再能遇见过。

有人说,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可事实是,很多人走出去后,就再没有归来过。所以,能够在铭记和清醒时告别,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再见,少年。

  《再见,少年》读后感(十):松而不散忆当年

看《再见,少年》之前,我没看过秋微的任何作品,只知道她是一位作家,写过书和专栏,也知道她当过嘉宾,主持过节目。看完了这本小说,我忽然就觉得很亲切,仿佛也回到了当年那些青涩时光里。其实,严格来说,这本书既不是纯青春文学,也不是纯成人故事,而是一种二者融合的产物。
 这本书的分类是长篇小说,也确实符合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三个小说的要素,我也知道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不会都是真人真事,但看完了,还是觉得这本书更像一本回忆散文集,叙事洒脱,感情真挚,运笔自由却又“形散神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中写的是一群初二学生一年多的生活,各个同学的个性、同学间的友情,学生和各科老师之间,尤其是杨振宇老师的故事。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看待世人、世事,重点塑造了班里几个性格突出的学生。他们有的家境贫寒却自强不息,有的个性率真,“该快乐的时候就彻底的快乐,该悲伤的时候就痛快的悲伤”,有的自强不息,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的虽然平凡,但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有的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却因为执着而有所成就。每一章写一个人物,中间或许有交叉,经常是用上一个人的故事引出下一个人物,最后用同学张劲松的死来引出对死亡的思考,也自然地让回忆画上了句号。其中,班主任杨振宇贯穿在各个人物关系中,用他的热情、爱心、独特的教育方法,影响了一个班的孩子。
  书中的人物故事一章和一章之间不是很连贯,这也是我说有点像散文的原因。单独拿出任何一个章节,都可以独立成文,且结构完整,人物形象突出,里面也有高潮和结局。相反,相对于整本书来说,整个班的学生的结局反倒不是很清晰。这不是说作者没有写完或者没有交代清楚,而是说,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有特别明显的大团圆的结局。比如,你可以知道那个脸上长雀斑的,高挑的,原来有点内向的冯小若最后当了模特,那个口齿伶俐的小五开了个酒店,而且个人可以在店里说相声;于是结婚了,武锦程最后做了摇滚歌手。可这一切都是点到为止,而且书中的“我”即梁悠悠最后做什么,不清楚;米微微做什么也不清楚;而且就连里面的关键人物杨振宇到底是因为什么去世的我即使看完了也不是清楚。但这种不清楚反而是一种比较真实的存在。毕竟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还是二十年前,而杨振宇老师也只不过教了他们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结局已然让人骄傲。
 这种回忆性的叙事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我”自由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之间,随时抒发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而且由于作者学识的渊博和智慧,使得文中不时出现很多金句。如,“一个人一辈子各种遭遇多了之后,就会了解,比起‘亲密无间’,‘亲密有间’是更高级的朋友关系”“给予爱的人是否放弃控制会决定一种爱的质量。不管爱情还是亲情,当一方想要控制另一方的时候,情感的质量就开始急速下降”,等等,类似的句子在每个章节中都会出现,类比、隐喻等方法的运用更让句子在警醒人的同时更生动和文艺,倒是和文中的情调非常符合。但个人认为,作为小说来说,这种主观的个人经验的总结似乎有分散主题之嫌。
当然了,这种个人的感悟和心理活动运用得当的时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很有益处的,尤其是第一人称的运用更增加了这种便利。书中的“我”,也就是梁悠悠,是一个长相普通,内心情感非常丰富的人,不论是过去的初中生时候还是现在的成年人,“我”都是一个内心戏丰富到爆,但表面波澜不惊的人。那些感悟就充分刻画了“我”对当时的人和事的态度。如“令女人对友谊的记忆无限绵长的,往往不是记忆着对方的好,而是讨厌”,这种对小女孩之间彼此观感的心理刻画真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我想,任何一个经历过青春期的女孩子都会对那时的友谊刻骨铭心。还有就是学生们对老师的态度,“我”分析出的杨振宇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和爱,都带有初中生特有的年龄特点,让人物更真实、自然。
  像这种“夹叙夹议夹抒情”的小说形式,可能对于我这种年龄的人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吧。因为青涩过,因为经历过,因为已然有了对生活的积淀和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所以,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那些人,那些事因为有了时间的过滤更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韵味。
注:其实,我觉得这本书中杨振宇老师的形象和他的教育方法也很值得探讨,尤其是对老师们很有帮助。但因为和我所写的这篇文章中心是两个方面,所以就没啰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