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词大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词大雅》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1: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词大雅》读后感10篇

  《小词大雅》是一本由(加) 叶嘉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词大雅》读后感(一):给虞老师推荐语。

附:给虞老师的微信 老师老师 推一本书。也许您也看过的 叶嘉莹 《小词大雅》。 特别特别感动的章节在于第七第八讲 是讲王国维讲李璟李煜的。词早就读过,但是可能这一刻才算真的懂。其实也不尽然,可能只是懂了叶嘉莹理解的王国维理解的两位词人的事情。 眼泪漱漱而落,根本不忍再回首哇。。是一次很好的阅读体验。 书是15年买的,但是一直没读,高中到大学这几年太浮躁,读进去的东西也很浅。在大学这几年确实看得到自己内心成长,更安静对自己认知更清晰。哈哈 喜欢您前两天在朋友圈发的图,一样一样的 好像从矛盾挣扎中走出,云开月明。 我一直记着高中有一天,您叫我到办公室让我从几本书里挑一下,写下读后感之类的。您说班里姜神和我可能还会读些诗词之类的 原话实在记不清了。但是,但是。没有的。 但现在的我可以坦诚的讲,嗯,我找回那个小姑娘了,而且没有辜负她,她成长路上遇到好多语文老师对她有期待有评价,她一度想说她愧对了,但是现在可以很坦然的接受啦。 谢谢老师当年的期待和评价,我很开心,绕了一大圈回来了,而且更好一点。 要高考啦,祝一切顺利呀!

  《小词大雅》读后感(二):微言之外境深沉

(刊于《安庆晚报》2015年10月8日)
文/俞耕耘
小词不小,可蕴藉,微言非浅,境深沉,这是初读此书而生的直感。这本书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讲演整理而成,因而它既是可读的,更是可聆听的。作者的声情言笑可谓尽在文字之中,我们既是读者,也是讲座现场的“听众”,它把我们带入小词的世界
单以书名论,小词大雅四字辞约意丰,耐人回味。它打破了古典诗学“诗庄词媚”的惯有眼光,也象征着雅俗合流,小词也能达到诗的雅正品味与精神内涵。
此书之所以立意清奇,在于它为小词“翻案”正名。正如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救赎了“宫体诗”,作者深感小词被视为艳曲小技的不公待遇。她以细腻的文本赏析,深沉的生命体验,宏阔的词学洞见,让我们聆闻小词中的修养境界
它既延续了古典诗话“以诗释诗”的传统,以诗论词,入木三分,同时又置小词于当代人的生活语境中。如作者将自己、女儿及学生的点滴生活体验融入对李后主词的理解中,让我们发现小词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审美日常化。这也是古代词论无法实现的。
那么,应该如何发现并阐释小词的修养与境界呢?作者提供了一套品评小词的方法,以我看来,它可归纳为词论与创作,作者与读者,身份与性别,小语境和大背景的合一。当你做到了这“四个合一”,自然会独具眼光,更好发现小词言外的意蕴。
在书中,作者分析了张惠言与王国维两位词论家的词学见解。同时,你会发现作者“以西释中”,“中西互通”的深厚功力,既总结了二者的评词得失,也形成了她独具阐释学与读者反应批评风格的词论。正因如此,作者论词达到了上述“四个合一”。
张惠言的“兴于微言”是看重小词“言外”的比附深意。作者认为,他从温庭筠《菩萨蛮》中看出“感士不遇”的言志抒怀,颇有道理,并非牵强。作者更是用张惠言本人词作论证他自己如何“兴于微言”,这样不仅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将“词论与创作”,词人与经学家的“双重身份”完美合一。作者举“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莺燕不相猜”,“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等词句,说明他表面写及春色,实质是在劝勉学生:追寻要看重内心方寸之间,不必外求;不为春色诱惑所乱的宁静,只要自我成就的平和。这些都是小词微言外,张惠言儒家修养的呈现。
王国维对张惠言的批评,正在于他没有重视“小语境与大背景”的合一。作者认为,温庭筠词中“娥眉”、“画眉”、“懒起”等语汇在历代诗歌中早已形成具有确切隐喻功能的指代系统。在这种系统中,男性也许会虚拟“思妇”、“怨妇”来幽曲表述“私情”,自然会造成作者所言“双重性别”的合一。微言也可用西方文本的微型结构来解释,它成为一套来自传统的文化符码,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与一致性。同时,即使以温庭筠自身所处离乱衰颓的时代背景看,张惠言的阐释也有其合理性。
      叶嘉莹认为,他们二人评词的不同见解实质是一个接受美学意义上读者反应的问题。她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讲解了王国维“境界说”的妙处。境界是对小词高下品评划分的依据,我们看到书中列举的“美人迟暮”、“众芳芜秽”、“三大境界”的评断,是王国维作为读者自身的“断章取义”。作者用西方“阐释的循环”来说明,读解小词又受制回归于读者自身的经验、学养和知识背景。在我看来,如果以解释学中“视域的融合”来说明,或许更好。王国维有他的“个人视域”和“读者视域”,词作者有“历史视域”和“作者视域”。读解小词就是个人与历史,读者与作者视域的融合。
作者发现,王国维“在神不在貌”的观点对于小词“境界”评点具有关键性意义。他从侧面说明,小词不因题材和体裁而分出高下,关键是有没有精神追求和气象格调。你可以写男女情爱,也可以伤春悲秋,但是要有“高格”。这个境界,王国维本人是定义不清的,然而作者却从他对晏殊、欧阳修、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的评点中,看到小词境界的必备要素;即由人一己之真情生发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张惠言的修养、王国维的境界与作者的中西互释三位一体,告诉我们小词虽小,修养却深,题材虽小,境界却高远。
http://aqdzb.aqnews.com.cn/aqwb/html/2015-10/08/content_391502.htm

  《小词大雅》读后感(三):且向词间留照影

周杰伦的歌很流行,如《青花瓷》、《发如雪》等,人皆称之雅,有宋词意境。其实雅俗之分,存乎一心,溯宋词之源,本就来自教坊歌台。彼时彼地,词乃“小词”,登不了大雅之堂,为文人学士所不屑。
若你不信,但请翻读《小词大雅》,且听叶嘉莹与你说解:词的修养与境界。
词之源起,向《诗经》、向《楚辞》,皆有脉可循。然词之兴起,有赖于诗之拘束。唐诗登峰造极,惜法度严格、字数谨严,“诗余”随性之作渐多,这些“诗余”小令此后发展为“词”。“诗言志,词言情”,词最初多为花间风流之作,后因南唐李后主开风气之先,“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迦陵先生(叶嘉莹的号)援引清末儒生张惠言《词选序》:“意内而言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确乎鞭辟入里。
我从前并不知道张惠言。幸于本书中聆听迦陵先生专讲张惠言。张惠言身世凄凉,遍览民间疾苦,一生从未入仕而桃李满天。观其人其行其文,有魏晋之风、渊明之意。我尤喜其《水调歌头》五首,有一句:“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这是张惠言赠予学生之作,拳拳苦心藏于其中,谆谆教导溢于言表,我为之感动,因此中有真意,有修养,亦有境界。
张惠言是儒生,研经学大义,而其名留存于世却是因“离经脱轨”的《词选》,张惠言在《词选》中多有个见,引得后世学者纷纷热议。王国维对张惠言颇有微词。张惠言说温庭筠的小词里边写美女爱情的都有微言大义,有比兴寄托,王国维说:“固哉,皋文之为词也!”固就是顽固,皋文是张惠言的号,这个张惠言说词,真是顽固啊!那,张惠言是不是真的“顽固”呢?叶嘉莹是“挺张”派,于是就为张惠言分辨,既要说清温词背景,又要追溯中国文人以美女与爱情比兴寄托的传统。而叶嘉莹任职西方高等学府教授,且入籍加拿大,可以说受西方理论熏陶久矣,她在书中援引了西方的“诠释学”来比较张惠言与王国维的说法,“我所看到的,我所体会的意境,那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所以是一个circle,就是我从我自己出发,我解释完了,回到的是我自己。”
解词多妙人,品词各不同。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曲解、拔高了温词,而叶嘉莹不以王国维为然,且指出《人间词话》之“诗词不分”等纰漏,认为王国维和张惠言只是欣赏词的方式有所不同,王国维之“断章取义”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另一传统。近代学人瞿蜕园在《学诗浅说》其中“由诗到词”一节中,评点温词“秾丽之中寓深微之意”,显见得与张惠言、叶嘉莹看法一致。朱光潜在《诗的主观与客观》中说:“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包括词,一切好文佳作,概莫能外,“都是体物入微,出而能入,是客观的也是主观”,而读者赏之爱之,则无不从己身出发,牵连着移情作用。
叶嘉莹师承国学大师顾随。顾先生曾经把讲诗比作谈禅:“禅机说到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读古诗词确实需要“禅机”式的灵犀一动。宋词为我国文化瑰宝,历来点评颇多,叶嘉莹身处异域文化背景中,精于中国古典文学文论,又通于西方文学理论,她对诗词学的研究独到精深且广博,在词林学界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身影。我们慢读迦陵说宋词、细品各类好文,留下的也不啻是自己独特的体验。
延伸阅读书单: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顾随(讲)叶嘉莹(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诗浅说》 瞿蜕园 周紫宜(著)当代中国出版社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古吴轩出版社
《我与文学及其他》 朱光潜(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蒋勋(著)中信出版社
主要方向:历史、人文、社科、财经、科普、教育类书籍。喜爱具有知识深度、逻辑严谨、思维周密的书籍。出版社新书推介、报刊编辑约稿,请联系我。

  《小词大雅》读后感(四):培养对词的理解和体会,但诚意不够

      叶先生这本书,似乎是想培养一下大家对词的常识,但诚意不足。
      先说两点值得肯定的地方。作者的确有深厚的诗词功底,对诗词有深刻且细腻的理解和体会,像我这样的“大大方方”的人,可以用来培养些许的“心思”和“感性”。
      其次,作为一本书,虽然表面上看那每一章的标题很有诗意,没有结构,但实际上,读完之后觉得内容还是有结构的。个人以为这是一个做学问、出书的人最基本的功底——不会要么毫无边际,要么人云亦云
      但是,如果对本书很多期待,比如讲的多么精彩,或者抱着实用的想法,或者收益颇丰(学到了很多知识等),那本书可能会让你失望
      首先,这本书不是叶写的,而是讲的。我推测,成书的过程是这样的:在课堂上,找人专门录音,把所讲的这个“系列”全录下来;然后找自己学生,如博士、硕士甚至学士,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或者直接找人作笔录,学生来校对;整理好以后,给出版社包装一下就出来了。的确,包装效果不错,书名很棒,书签也很美。
      第二,啰嗦,习惯性啰嗦。重复在老外的书里很常见,为了强调某一个观点或一句话,特意多说一遍,但还没见过这么啰嗦的书。这本书160页,除去啰嗦的东西,可能120页甚至100页就搞定。不知是不是叶先生年纪大了?抑或为了凑这么一本名字看起来很不错的著作?书的好坏当然不能仅用页数来衡量,只是对这书里反反复复的内容,也是醉了。
       最后,既然是“课堂笔录”,我就不得不怀疑下它的严谨性。虽然是大师,但口头说出来的东西,与深思熟虑写出来的肯定不一样。就个人而言,更喜欢那种态度比较认真,娓娓道来,偶尔也会幽默一下,与读者对话的形式。
       总之,此书实际上是一本课堂笔录,一本即使是作为入门也需要谨慎考虑一下的书。

  《小词大雅》读后感(五):探究小词,精通微妙

古往今来,与士大夫阶层占较大比例的诗人相比,词人似乎一直是非主流,是为了通俗文化服务的“职业”。叶嘉莹则认为不然,小词大雅,好的词里蕴藏着高洁的修养与境界,看你读不读得出来!
何谓小词?叶嘉莹说,词短小且伴乐,诗可长必言志。但是,若只把小词看作是“写那些文人诗客跟歌伎酒女的爱情”,认为它鄙俗,那可就是读者的修养问题啦!谁说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是一个最后君王的无奈志向?好的小词必是“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最早提出诗与词可以同日而语的是清朝的张惠言,他在所编的《词选》前面的序言里特别提出小词有微妙作用。叶嘉莹在书中也提出小词要“兴于微言”。微言,微妙的用词结构。古词迷应该是一群“带着一种对微言的敏锐的感受”去读的读者,要有“非常精微的感受辨别的能力”。
叶嘉莹运用了一个英文的理论来解释诗与词的相通。“懒起画蛾眉”中的“蛾眉”,她说这就是一个“符码(code)”,让诗词骈文里的“蛾眉”互通,是女子画眉的美妙,也可以用作“男子在追求美好的才能”。
“五四运动”以后,新诗不再受格律的限制,为文学符码提供了发酵的条件。海子写过:“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高晓松也唱过:“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这个“你”可以是无奈心痛之人,也可以是美好怀念的人。符码,是诗与词的曲径。
如果在读者中评选一位“精通微妙”的典范,叶嘉莹认为非王国维莫属。王国维说读词有三种境界: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境界; 努力与期待的境界和蓦然回首的境界。尽管他自谦地说:“虽然用这些话来解释大事业、大学问的境界,原作者不一定同意”。可是叶嘉莹的恩师顾随的一段话仿佛在为王国维作证: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则即变为一种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义——生命。
其实,在《蒋勋说唐诗》和《蒋勋说宋词》里,蒋勋也在反复强调一个叫“生命经验”的东西,它是贯穿一个人生命始终的思维根据,指导人们分析问题,做出决定。
假如一个作者的词代表他的修养和境界,那么对于一个读者来说,反之亦然。正因为王国维的学识和修养,他才有能力运用“探究小词品格”、“在旧传统里断章取义”以及“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诠释词学。可他作为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信徒,他的理解仍然存在局限性。
诚然,论词是一项脑洞大开的思想活动。依据读者的生命经验,将丰富的想象力投射于千年之前古人的生活空间,试着去揣摩词人之心不失为一次“小词”的探索之旅。读古词,好似捉迷藏,在语句之间去寻找隐约微妙的所在,才是读词鉴赏的最高境界。
转载请豆邮联系作者

  《小词大雅》读后感(六):对讲稿不用心的整理,普及性的读物

这本书其实就是九份讲稿的整理,谈不上多深的深度,甚至内在的逻辑也不强烈,只能作为普及性的读物,适合几乎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词或者“讲词”的读者。
叶嘉莹浅浅地用了一些西方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剖析中国的词,尤其是张惠言讲词的修养和王国维讲词的境界,也算是给读者提供了多一些阅读的角度。对于自己讲词的方式,却显得模糊不清,归结的话,大概是读者不同的修养境界看到作者、作品不同的修养境界,但远远达不到理论的高度。
尽管是讲演录,但本书不过就是现场实录,连基本的整理与编排都做不到,车轱辘话无数,看得人发慌,出版社的急功近利可见一斑。而我买的这本书,还出现了两处严重的装帧错误,重复第三讲、第四讲多达三十二页,这种品质我实在无法给出高分。

  《小词大雅》读后感(七):叶嘉莹的“蛾眉”微言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沈从文在论及“宫乐图”时说,“当时于发髻间使用小梳有用至八件以上的,……温庭筠词‘小山重叠金明灭’所形容的,也正是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叠闪烁情形”。
“小山”之解,黄裳称之为“千古之惑”。董桥曾著文大致总结了一下:俞平伯说小山是山屏;夏承焘说小山是山眉;金克木说小山乃发髻高低不平,宛若小山;沈从文如上。而叶嘉莹的《小词大雅》一书,即是以温庭筠《菩萨蛮》一词为立论起首的,自然涉及“小山”之诠释,“小山指的是折叠的屏风。因为屏风是折叠的,所以看起来高低不平,它就像一个山的样子,所以是‘小山’,而且是‘重叠’”。这种诠释的好处,是与下句“鬓云欲度香腮雪”连接自然,“当这窗外的日光的光影照在屏风上闪动,把她惊醒了,所以她在枕上一转头,那‘鬓云’,如云的鬓发,就遮掩过来,就从她的香腮,如雪般洁白的香腮上遮掩过来”。
叶嘉莹讲解温庭筠《菩萨蛮》词,诠释“小山”,固然见其品评“名物”功夫,而更要紧的,乃是对“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之考量。所谓蛾眉、梳洗,乃至其后的绣罗襦、金鹧鸪,均为比兴寄托语,“此感士不遇也”。这种说法起源于清代学者张惠言,以此来说明小词里面有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叶嘉莹对张惠言之说的思考与接受,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早期的论文《温庭筠词概说》(收入《迦陵谈词》)中,她说,“若飞卿词即但以金碧华丽之色泽,抑扬长短之音节,以唤起人之美感,而不必有深意者。此正纯美之作品之特色,故曰飞卿词多为纯美之作,此其特色也。然在纯美之欣赏中,以其不受任何意义之拘限,故联想亦最自由,最丰富(此正为温词被人解释为有寄托之原因)”,“张惠言诸公则又强作解人,不惜为穿凿比附之说”。我们可以看到,其时的叶嘉莹并不认可张惠言之说,但仍留有余地(“此正为温词被人解释为有寄托之原因”)。
而到了后来的《唐宋词十七讲》,直至《小词大雅》,叶嘉莹已将张惠言之说作为阐述词的修养与境界论据之一,这主要因为她吸收了西方的文化语码学说。“温飞卿的词,之所以被张惠言认为他有寄托的意思……是因为在温庭筠的小词里边,他所用的那些语词,那些词汇,比如他说‘蛾眉’,这个‘蛾眉’作为一个语言的符码——西方的语言学说,一个语言被这些诗人、文人使用得很久了,它就变成了一个code,变成一个语码……结合了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而王国维“境界”说的加入,对探讨词之修养与境界,愈加得心应手。
叶嘉莹的这种思考的深入,除文化语码之外,还有接受美学的影响。一个作品写完之后,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脱离了作者而存在,若不进入阅读的环节,其本质上并无完成。若能从作品中读出微言大义来,非读者的胡乱联想,而是好的文学作品之丰富性与含混性而导致,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是也。如此,张惠言的“比兴”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就都不是空穴来风、无稽之谈了。
叶嘉莹还举出张惠言《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等五首,及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以证词之“微言”。两位均为学者、理论家,填词为其余绪,或亦有验其词论的意思。《水调歌头》《浣溪沙》诸作,自然属上乘,不过在我看来,似及不上如李后主冲口而出的一首《相见欢》小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拿词作与李煜比较,或显得有些不公道,毕竟才情的高低有差异,但我感觉,张惠言、王国维填词,似先存了一个“微言”的心,虽不乏高明之处,却少了些自然之色。
叶嘉莹曾说,“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她以西方理论引入中国古典小词,一方面拓宽了阐释的维度,一面却亦有理论与文本间的不适之嫌,不过其“妙悟心通”的读词法,起到了融合的效用,“另一只眼”看古典小词,在叶嘉莹这里,消泯了距离,更好地发掘出“潜能”,“给了读者这么多诠释的可能性,给了读者这么丰富的感受和联想”。叶嘉莹填《蝶恋花》词上阕云:“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遥。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亦正是小词之“微言”的一例罢。

  《小词大雅》读后感(八):叶嘉莹的修养从小词中看到境界

小时候不知道歌词和诗的联系,直到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明白歌词里面有诗。我开始欣赏歌词,像高晓松的“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给你做的嫁衣?”,还有林夕的“烟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些歌词写得很美,很有诗意。
小词是配合着燕乐唱的曲子词,“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是写自己内心的感情志意的,不能仅仅藏在心里,还要把它说出来,表达出来,唱出来。
小词在当时是被主流文人鄙视的香艳下流的东西,但是这些小词里面描写的男女之情却有着很深刻的感情在里面,每个读者看到的有所不同,就像王国维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能看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叶嘉莹所说的“hermeneutic circle”,就是“诠释的循环”,“我所看到的,我所体会的意境,那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所以是一个circle,就是我从我自己出发,我解释完了,回到的是我自己。”
叶嘉莹还提到了“Cultural codes”,“文化符码”,“峨眉”、“画眉”、“懒起”等语汇在历代诗歌中早已形成具有确切隐喻功能的指代系统。在这种系统中,男性也许会虚拟“思妇”、“怨妇”来幽曲表述“私情”,”,人们看到这个词就想到一种感情,一种隐喻,一种文化。所以叶嘉莹说张惠言从“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看到志士怀才不遇的感情,而王国维说张惠言顽固的说话有些偏颇,因为这是张惠言自己从温庭筠的诗里看到的感情。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谈到的了境界,叶嘉莹在书中也有所描写,她说不同修养的人能看到词中的不同境界。而叶嘉莹作为词评人她看到的“境界”是我喜欢的,我很喜欢看她的诗词评,因为她能从诗里面感发生命,这点让我看到诗词的魅力,从而喜欢上诗词。
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修养能够看到诗词中不一样的境界,能从中感发生命,后能抒写生命之句。

  《小词大雅》读后感(九):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本说诗词的书,却逻辑清晰,用论证的方法讲述每个立论,她不盲从前人,也启示读者抱有怀疑之心去读,去了解,不盲从古人,也不盲从她,一层层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用事实证明,心悦诚服;
辅以古书,援引例证,只觉思绪已随之飘到深山重云中去了......
于我,这是一本真正解惑的书-为何我看书和电影,从中得到的是与我切身相关的当下体验?因为诠释怪圈-原作者未必有这样的意思,我从我自己出发,解释完了,回到的还是我自己;
如何读诗词?不妨借鉴古代说诗的一种传统方法:“断章取义”-体会一种修养,一种作者本意未必如此的境界;
一首词,经先生解释后,在我眼中完全变了个模样,满是感动,读词和她的解读,想起了小王子,还有清晨看到的闪烁的星。
先生解读,添加一些字,连接词中语句,意义就渐渐明晰起来,心里也一时明白过来;
苏轼豁达如朗月,周邦彦小格局相形见绌;李煜赤子般真心,冯延巳注定的悲剧,看到泪目;以前课本上只能顶礼膜拜的名人,逐渐立体丰厚起来,性情如此高贵;
越读与诗词有关的书,越觉得论语影响的深远,对作者,对我;20多年耳濡目染,在血液里已经倾向那种处世方法。
“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要念的是《诗经》,第二个要念的是《楚辞》,然后就是《昭明文选》了。在《昭明文选》里边有很奇妙的一组诗,那就是《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注解说它们”不知作者“--千古以来没有人确知它们是谁作的。但那真是非常好的一组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