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时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暗时间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2:49: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时间读后感10篇

  《暗时间》是一本由刘未鹏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时间》读后感(一):别人的大脑停止思考,而我们的还在运转

别人的大脑停止思考,而我们还在运转的时间,就是暗时间。
影响利用时间的原因:
1.让理智大脑战胜情感大脑。
2.减少切换状态时间。
3.偏见,其实就是找理由。
怎样实现大脑的有效运转:
1.给自己设立一个进度条。
    设立目标机制,增加成就感。
2.减少任务切换。
长时间的保持专注,会让大脑兴奋起来。
3.减少切换状态的预热阶段。
利用位置、颜色、时间等手段帮助恢复预热状态。
4.自己动手,坚持下去。
选择捷径,虽然可能暂时节省时间,但是失去了未来让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快的机会。
5.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人的个性知识经验的组合,第一,专业领域的技能;第二,跨领域的技能;第三,学习能力;第四,性格因素。

  《暗时间》读后感(二):《暗时间》——大神是如何炼成的

    不要被书名《暗时间》欺骗,本书既不是讲时间管理的,也不是讨论暗时间的。这是一本日积月累点滴思考汇聚的博客集子,暗时间只是其中一章。所有的章节放在一起其实是在告诉读者——我是如何思考的。于是,几十篇文章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大神是这样炼成的啊!”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刷新认识的过程,感慨太多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述清楚的。这本博客集子的文章像一盏盏明灯,让迷茫的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说经典不是在过分吹嘘这本书,因为自己与作者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情况,作者思考过的问题也困扰过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能找到共鸣。感触太多,还是尽量整理了几点我感觉收获最大的地方。
1、暗时间
    什么是暗时间呢?实际上就是那些我们不经意间浪费的时间。每天有24小时,除掉睡觉吃饭十个小时,看似我们每天可支配的时间还有十多个小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可惜结果很打脸。我们每天可支配的时间远远小于十个小时。如果有一台机器能够记录你的时间花销,记录的结果保证让你惊呆。我们每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是在不经意间。
    我们每天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情,大脑的能力有限,同一时间只能专注于其中一项,结果就是,我们的大脑需要不停的转换注意的焦点。大脑的注意切换时需要成本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时间。譬如说,你刚刚看了一步惊心动魄的电影,现在要你开始看书,你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情绪酝酿才能从亢奋状态转移到阅读状态。转移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是时间损耗。
    各种各样的事情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一块块碎片,各种干扰的出现使我们很难专注于其中一项工作。直接的后果是,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从新进入专注的状态。面对时间黑洞,我们难道无能为力吗?当然不是,作者提到了两点对策:第一、减少时间碎片,把同一类型的工作放到一块去完成,减轻大脑切换状态的频度,减少暗时间的消耗。第二、培养专注力,培养自己迅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有些人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而有些人很容易被外界干扰,差别就在于专注力。刻意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培养自己在做一件工作时专心致志的状态,培养自己迅速投入到一项工作中的能力。这项能力无形中增加了每天的时间。看似每天还是24个小时,但实际上每天可支配的时间将大大增加。
2、学会思考
    在本书中,作者谈到他有个习惯,总是准备一些问题随时进行思考。走路时,排队等候时,乃至睡觉前,总是准备一些问题“拷问”大脑。经过这样长时间的锻炼,思考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一个习惯。当然,这方法有效,但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
    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的:第一、重视思考过程。譬如解答一个数学题,解法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发现解法的过程。发现解法的过程包含了思维的一般方法,对发现过程的追问和思考才更加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很多问题,当看到解法时会有种豁然开朗,甚至有理所当然的感觉。事实是,发现解法的过程中可能尝试了各种方法,犯了许多错,最后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解法。最终的解法很容易掩盖思考的过程,让我们沉迷于美妙的结果而忽视了思维的艰辛。而那艰辛的过程正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对过程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尽快找到答案;第二、练习思考能力,思考也是一种能力,可以锻炼提升。每天进行思考,空闲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一些问题,不时的“折磨”自己,长久的结果必然是思维能力的大大提升;第三、多质疑,不迷信权威,不把一些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发现问题,生活中有很多权威,大脑为了偷懒,会选择性的相信这些权威,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养成了迷信权威的习惯,对于权威的结论失去了质疑的能力,更多时候,我们的大脑选择性的忽视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些问题选择了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譬如苹果落地,普通人的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从不会去质疑,只有极少数天才的科学家才会去思考质疑,结果不言自明。当然,生活中的问题远远达不到“苹果落地”的隐晦程度,但是我们却选择了视而不见。譬如,我们不会质疑一些规则是否合理,不会质疑一些物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改进等等。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质疑,大脑才会进步,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输出思考结果
    仅仅闭门造成,埋头思考还远远不够,思想只有碰撞才能喷出火花。把思考拿出来分享的过程也是又一次思考。当把思考形成文字时,需要检验整个思考过程逻辑是否严密,推导是否还存在问题。当把一个观点表述出来时,一定要具备对观点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行,不然也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要想更快的提升思维能力,输出思考结果是个很有效的法子。
    思考结果的输出可能是一篇文字,一个博客,也可能是论坛的讨论,也可能是朋友之间的聊天。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求你在输出之前再次考量你的观点,考量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思考脱变的过程。
4、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尤其是新职业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保持不败?在本书中,刘未鹏先生总结了大牛们讨论的结果(原谅我,这段话太经典了,直接照抄了),我相信一下的知识技能组合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 1、专业领域技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 2、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等等。
        * 3、学习能力:严格来说学习能力也属于跨领域的技能,但由于实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领域,所以独立出来。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 4、性格要素:严格来说这也属于跨领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自信和谦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后者是不要总认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读到这里,迷茫的感觉少了一些,与其在迷茫和抱怨中叹息,不如踏踏实实成长,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盗用和菜头先生评论《别闹了,费曼先生》(极力推荐的一本好书)的一句话“一本理科生写给世界情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个程序员写给普通人的告白信。
    一直以来,提起程序猿(呃,错了,是员),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大拖鞋,不修边幅,穿着似乎永远不会换洗的衣服。程序员成了一个奇葩的存在,情商低、屌丝、加班狂……各种黑程序员的段子也层出不穷。程序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刘未鹏先生将自己平时的思考和生活整理成了这本博客集子,还原了程序员的部分生活。当然,为程序员洗白不是本书的目的。刘未鹏在书中反复唠叨思考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能够学会思考,培养思考的能力。
    读完这本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有长度和密度。有些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刻,做事稳重,有些人老大不小却头脑简单,脾气暴躁,一点也不奇怪。那些做事稳重,思想深刻的人在二十几年的人生里思考了大量的问题,经历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未必经历过的事情,看似年纪轻轻,经历的密度却足够大,而有些人只是反复重复的过了几十年而已,除了年龄的增长,其他并没有太多变化。
    面对生活,不必着急,希望在成长的路上能够脚踏实地,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出来。也希望某天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指导和曾经的自己一样迷茫的同路人。

  《暗时间》读后感(三):没行动力的人不用看

书里面提供很多的方法论来指导各个方面的活动,比如在你理解一样事物的时候需要知其所以然,且作者论述非常到位,实证给得也相当有说服力。自己的个人体会也告诉我,当一样事物不寻根问底的时候是会很快遗忘的,在没有通过深刻思考成为自身思维一部分的时候就不算是深刻理解的。
But,有什么乱用呢,你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一个“未知”->“初学”->"入门"->"了解"->"思考"->"深刻了解"->"反思作者"这么一个过程,可能到某一步你就挂上面了,是吧。
所以,行动力还是第一位的,光知道一套方法论用来假装指导行动,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就是然并卵的。如果行动力意志力够强,刘未鹏说的这些方法论和思维方式都是不言而喻的,自然在实践中就会去得到的。
所以,同学,合上书去干吧,等你老了来看这书,点点头,给个5星就可以了。现在不急着看。

  《暗时间》读后感(四):收获之二三

《暗时间》是最近刚刚看完的一本书。"暗时间"是指我们一生中用于思考推理的时间。重点是提醒我们利用好平时不注意的时间,即被忽略了的时间。其中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给自己的cpu,即我们的大脑中输入我们现在正在思考或关注的问题,行、走、坐、卧、食、饮、睡都会潜意识的思考这个问题。这样问题的答案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蹦出来了。
我也有过亲身的经历,不过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工作或学习上的。那是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给我买了台电脑。我当然许下了种种誓言,并得到了家人的无限期许。但跟绝绝大多数拥有电脑的孩子一样,我倾尽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买了一套当时最火爆的"仙剑奇侠传"。回家第一件事肯定是迅速搞定作业,然后就是李逍遥的降魔泡妞之旅。很快李大侠就被卡在了野妖狐这个boss上,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去了。几天的时间里,我脑海中都是招式组合、药品安排等等,一天半夜我一跃而起,打开电脑迅速的就把这关打过去了。哈哈,这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了。
其实,《暗时间》里讲了很多,是刘未鹏几年的博客合集。但我读后收获最大的还是想明白了"李大侠大战野妖狐"的典故,明白了平时对于工作上的问题,每每在脑海中千回百转,久久徘徊,最终灵感突闪。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效输出,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输入。这是不是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呢?
其次,《暗时间》里让我增加了对研究"人"自身的兴趣,书中强调了人对自我的理解,从心理学和脑科学发展的角度解释了很多问题和现象,提出了"逃出自己的肖申克"的议题。即打破思维常规和原始本能,更客观、理性的看待自己、看待需求、看待和处理问题。其实《从零到一》中,也指出了人类的道德水平发展和变化,往往是滞后于工业、经济的升级和进步的。
再次,《暗时间》强调并论证了专注于一、坚持和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举起加强与应用,并形成习惯。
书中所说的种种,单独看都可以自成一本书(书中的字太小了,看起来费劲,吐槽一下),好多都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自己也想过并尝试过或者正在坚持,不过书中的非专业性的、更显平实的文字,反而更能让我接受和喜欢。书中所说坚持、专注、写作、思辨、自我认知等种种,落点和目的还是为了更有效的思考和推理,即提高暗时间的效率。
先写到这,一个月内在仔细梳理一遍,至少把目前我感兴趣的再梳理出来。赞。

  《暗时间》读后感(五):浅谈本书的高效学习

箱子里翻出来这本一年前买的书,已经忘记了之前是抱着怎么样的冲动下的手。开始一周阅读计划之前已经读了几本类似的工具书,于是就想着把这本也读了吧。由于作者想要论述的范围过于广泛,加上引经据典的内容是分翔实,所以打算从几个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下是正文。

书名来看,暗时间,作者定义为“思维时间”,一段可以用来 充分思考所学知识,反刍并消化日常记忆内容,能让人脱离照本宣科的表面 的时间段。从思维的角度来说,暗时间的时间长度才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厚度。如何延伸一个人暗时间的长度,涉及到诸多方面,大致我把它分为

1.进入思考或者学习状态的速度。

2.保持该状态的时间,即“思维体力”

3.学习的密度

4.抗干扰能力的强弱

5.对所做的任务进程有及时的反馈

以下是进一步分析。

我想大部分人玩游戏的时候觉得比较轻松,进入状态快,持续时间长。从大脑的情况来说。当我们的接受信息速度小于等于处理信息的速度的时候,脑子会比较舒服和高效率。在打游戏这个东西上,你点一下人,人就会动,你攻击,他就会打,还有诸如扣血等等的设定,让你的选择行动能及时地被大脑理解。

而对于学习而言,一段新的材料你难以在阅读的同时保持思考处理,即接受和处理的速度不对等,这时候大脑就会十分疲惫,很明显这样就难以长时间进行下去。能够一目十行的人看数学书一小时看一页的情况也是有发酸,说的就是这个观点。所以,如何进入状态,使得思考于接受尽可能地对等呢?作者提出几个办法:将任务分级处理,少受琐事的干扰;花几分钟时间进行热身,利用简单的信息来使思维逐步跟上,一方面让你的脑子逐渐充满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一方面起到激活大脑的作用。

进入状态之后,保持状态又成了问题。只有在保持状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习的密度。这里就要谈一个反馈机制。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可以让自己愉悦的东西能保持更长时间的兴奋。再拿打游戏举例子,我们能保持游戏密度的原因在于,他的反馈机制实在太迅速了,你击杀对手,你释放技能,能立马获得升级,加金币等等的反馈,且反馈多为正向。再举个例子,为什么健身房要装那么多镜子?人一边锻炼,一边看见自己的肌肉在膨胀充血,收缩往复,很容易获得积极的反馈,产生一种即使虚假(锻炼无效)也能让人开心的效果。

再说学习,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多做练习对答案,时时刻刻获得反馈,才能保证思维体力。最后,抗干扰这个东西很有必要。社会如此嘈杂,没有太多安静适应的场地和时间令你挑选,所以吵闹的人流里,拥挤的公共交通上,是学习的另一片场所。试着经常在这些地方学习吧,能力会逐渐锻炼出来的,人体的适应性会逐渐让你获得抗干扰能力。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方面都有提及,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想告诉人们如何高效地学习,思考,利用时间,且由于作者的阅读量太广泛了,涉及经济,心理,计算机,数学,体育运动等等等等,我真是自愧不如。

但这样在叙述上的野心勃勃难以达到专和精,且好些篇章的专业性过强,对于普通读者失去了一些可读性和理解性。但无论如何,任何人都能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并能用之于生活并改善生活。就我而言,书中的大部分用关于学习的内容我在别的书籍上已经获取了很多,但就写博客这点来说,是刘老师让我起了兴趣,并以此为契机来对自己进行进一步提升。

对于学习方面的其他书籍,有些更为专且精的。推荐两本叫《如何高效学习》(scott young),《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的书,追求高效学习的同学定能有所收获。

  《暗时间》读后感(六):是时候想想你的思维方式了

你是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觉得自己努力了,但仍然无效,是天赋问题?抑或运气不佳?
觉得自己的生活兵荒马乱,匆忙焦虑,难以专注做一件事?
迟到拖拉少不了,习惯难以改变?
应试教育教我们读书,考试,却没有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有效地学习与记忆,如何培养专注的习惯,如何解决问题。
你天天埋首在书海里,却看不进书。即使看进去了,一肚子苦水,其实没吸收多少。
别人还觉得你特努力,只是不太聪明,大概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吧。
你看十几分钟书,又打个电话,再玩会手机,哦,刚看到哪,讲什么,又忘了。
如此,看完后,也就看完了。
《暗时间》指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别用投入时间来算,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这解释了为什么同样花这么多时间,但成果不一样。
不是我们认为的天赋问题,更多的是背后的思维方式。
《暗时间》提出暗时间这一说法,“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据说阿基米德,牛顿等科学家经常走路吃饭睡觉都想着一个问题,某天突然一瞬间就茅塞顿开了。
虽然我们没有那么牛逼哄哄,不过充分利用这些暗时间,不管是单纯思考,还是看书,也会有更多收获。
我曾做过在地铁里看书,看几十页,走路时想创意,想标题,走着走着就想到了。
而关于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这本书的观点很有启发。另一种全新的思维。
我们常以为看过学过,记住书中的内容就懂了,但就像这本书里所说,表面上的记忆并不说明什么,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能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脑海里蹦出来”
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是,学完考完就忘得一干二净,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多少知识。
懒得用心思考,记忆,更懒得花时间推理,只在关键时候,才痛心,妈呀,好像啥都知道,却又说不出理所然,真的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能啊。。
工作后,事情变多,不再和读书时有大段不受干扰的时间。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任务切换的过程。写稿写方案,和同事qq沟通,又突然被叫去开会,开完会接着做手头事。
任务切换后需要花费时间进入原先的状态,花费时间越少,流失的暗时间越少,效率越高。
书中说得好“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存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因此,培养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和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公交地铁上看书想问题,都是不错的集中和保持注意力的方法。书中作者还提到马桶时间利用,额,表示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
关于如何改变习惯,书中也提出一点有趣的思考。
承认改变习惯并不容易,真想改变习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恶习,是非理性自我在掌控。一个有趣的说法是,把它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它他,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就是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想改变自我。
对于毅力不是那么强的人来说,(好吧,就是我)靠自制力改变恶习是艰难的,或许,像书中所说,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对心理机制的认识,了解行为陷阱和心理弱点。
以上一点只是凤毛麟角,《暗时间》书中很多观点,思考也很精辟,如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思维改变生活,逃离你的肖生克,避免思维中的偏见,误区,盲点等。反复看了几遍,摘抄了大半本。
Ps:这本书还提及了很多相关的思维方面的书、心理学著作,买买买看看看。作者刘未鹏说得好,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我们的思维有很多弱点,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一切高效学习的基础。

  《暗时间》读后感(七):《暗时间》书评(一):你所以为的暗时间?

虽然两年前读过此书,但当时由于心智上不够成熟,可能未能领会到刘未鹏所描述思维上的觉悟。如今读来,如同洗脑般的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特别是思维上的一些方法。《暗时间》是一本关于思维的书,而我从中却学到了很多。书的内容关注了很多的点,所以我准备写一系列的感想来记录我现在的理解,也是对文中的一些内容的自我感想。
这是书评的第一篇,是关于书名的一篇文章:你真的了解你的暗时间吗?
暗时间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刘未鹏的定义: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
简单来说,暗时间就是思维时间,虽然什么事情都没做,但是思维在推理,在活动。
很多人看到“暗时间”这个名字,从字面上就理解为看不见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暗时间不一定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时间可以成为暗时间。
既然暗时间是思维的时间,那么这个时间你的头脑必须清晰,精力必定充足,经过一天的睡眠,清晨的暗时间的利用效率最高。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如果充分利用暗时间,生命将多出一大块。他们总是在问:碎片化时间做点什么才不浪费?怎样消耗碎片化时间?
的确,在工作时,碎片化时间比较多:等电梯的时候,等上菜的时候,我们会看视频打游戏刷微博去消磨这点时间,却没有考虑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暗时间。因为从一项事物切换到另一项时,这个切换过程往往很花时间,效率无形就降低了很多。而在碎片化时间所做的事,往往可能因为不专注导致最终一无所获。刘未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会留出大块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减少碎片的产生。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充分利用暗时间呢?
善于创造大块时间
大块时间的阅读和学习往往会让人获得一种“沉浸”的体验,在这种状态下往往效率是最高的。大块的时间减少了碎片的产生,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外部干扰。
生活中大块时间往往很有限,我们必须善于创造大块时间,比如自己准备接下来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不想被打扰,你可以先和你的同事们说好:我接下来要花点时间去处理**事情,有什么事情之后再和我说。
快速进入状态
我们在运动之前需要热身,同样在学习工作开始时大脑也需要热身。如果正在读一本书,中断之后再次阅读往往需要回忆刚刚读的是哪些内容。
很多人会在书中夹个书签,为了保存上次阅读的记录,同理,其他工作需要中断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记录下当前的位置和状态,以便下次进入状态更快速。
除了记录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暗时间里开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思维开始工作了。这样,等我们真正开始动手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思路和方向,进入状态必定会更快。
锻炼思维体力
思维体力是指专注的状态保持的时间长度,能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一个重要学习习惯。我们小学到中学的课程都是45分钟,大学课程是90分钟,这正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体力不同所设定的。
虽然思维体力越长,代表这个人的学习效率更高,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追求长时间的专注,思维体力与周围的环境、你的状态、所学的东西有密切关系,我们在衡量思维体力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对于思维体力,有一个小窍门:给自己的成果设定进度条。进度条可以让我们了解目前的进展和接下来所需要的努力,对结果的渴望往往让我们更加兴奋。
 
上面提到的几点与GTD里提到的思想正是一个方向:心静如水。当我们充分利用了暗时间,那么在工作学习时便能心静如水,达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呢。
原文链接:http://pm90.net/2014/03/28/the-dark-time-1/

  《暗时间》读后感(八):《暗时间》读书笔记

1学习新东西,当遇到困难时,人们为什么会尝尝倾向于放弃?
     我们会下意识对面临的困难及成功后的收益作一个评估,并以评估的结果决定行为。但是对于新时代“知识密集型”任务,人们经常判断错误。原因在于,现在的知识看上去很难,当你进入其中,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其次,知识型任务很难判定你到底完成了多少,这就让人形成一种错觉,离任务的完成还遥遥无期。人天生就追求确定性,貌似无底的投入让人倾向放弃。GTD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其核心理念在于任务分割,让进度可见,减少不确定性。
2如何有效地记忆和学习
   首先,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的强烈热忱。
    对于一门学科,首先要明白三个问题:它的本质?第一原则?知识结构?
   带着疑问去学习,“我的问题是什么?”
   总结和梳理“怎样让一个不懂的人听懂?”
   反省和纠错,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错在哪?为什么会错?随时反驳你自己。
  知识,能被使用才是你的。读书不在于多,在于使用。因此要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闪念”摘抄好例子,主动去回顾提醒自己去应用。
3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人脑的进化是一种“堆砌式进化”,这种机制有节省和复用的好处,但由此产生“进化时滞”效应,即进化的速度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速度,导致多个大脑模版之间对同一个问题决策不一样。看电影还是去读书?一般人会重视短期效益,因为情绪脑更强大。
   情绪脑不知道有些快感并不能持续的获得,而且会阻碍我们获得更大 的快感。
4核心竞争力:
4.1专业领域技能
4.2跨领域技能:解决问题,创新,表达沟通。判断,决策
4.3学习能力
4.4性格要素

  《暗时间》读后感(九):时间和效率

     看了这位计算机界的大牛的书,总结一下:
     1)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2) 有人会因为无法做出决定就推迟决定,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在任何一条路上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
    3) 别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脑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样的,别人撞墙你也许不仅不疼还会幸灾乐祸,自己擦破皮就龇牙咧嘴了,所以我们总是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教训。
    4)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的问题:本质是什么,第一原则是什么,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5) 问题到底是什么?目前为止有什么收获?
     设想讲给别人听。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方法。
     设想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最简单的解释,往往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
     回忆自己的思维脉络。
    6) 事情所处的环境、味道、声音等等这些表面上的线索都有助于提取记忆。我们要创造回忆的机会,比如经常与别人讨论、整理笔记、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7)联想需要提取记忆的线索,提取线索的建立又取决于当初保存记忆时候的加工方法。人的演绎归纳只能看到有限的几步结论,只要答案还没出现,演绎之路的未端就始终隐藏在黑暗之中。人类思考问题的两种形式联想和演绎归纳都有很大的试错成份,好听一点叫探索,所以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充满了无效的分支,并不断地评估分支进行剪枝。当我们找到问题之解后,漫长繁杂的思维过程在大脑中淡化的差不多,只有引向最终结论的过程被高亮标记着。

  《暗时间》读后感(十):逃出你的肖申克(一)

为什么我们常说很多时候一定要亲身经历了之后才明白?
1.切身体验
一个古老的笑话是这样说的:别人断了条腿没啥大不了的,我们断了根指甲就要大呼小叫了。英国的神经科学家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人们配对进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实验,每对被试食指上都夹着一个夹子,实验者通过这个夹子往其中一个人的食指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让他施加同样的压力给他的同伴。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公平,尽管他们很努力的试图做到,然而他们总是施加更大的力道给他们的同伴——他们心里认为这正是他们所受到的力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效应是我们的神经处理机制的自然副产品。这个实验有助于解释一个我们常常注意到的现象:两个人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结果很快拳头的力道就会越来越重,从打闹变成了真正的打架。每一方都认为自己是在公平的还以颜色,而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以眼换牙,结果再弹回来的时候那家伙就卸你的腿了。
带来的情绪反应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的多,形成的情绪记忆也远远更持久
2.别人口中的故事
别人口中的故事也许只是,难免受到自己观念的影响,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客观且全面地描述一个事情极少有人能做到。别人的故事也许只是,你亲身经历同样的事情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3.为什么
别人在告诉你一个道理时往往只告诉你怎么做,而难以说清为什么这么做,遑论“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在没有听到逻辑严密、无法辩驳的证据之前,你很难说服自己A选项优于B选项,直到最终自己在某一条路上撞了南墙才肯死心。
4.世界是复杂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互相影响,用单一因果来解释事件几乎总是不恰当的,唯一能够靠谱地搞清因素X和因素Y之间的关系的方式就是通过随即控制实验。
5.未来是不确定的
6.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类似“你说的没错,但是并不适用于我这里的情况”这样的话,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往往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微小或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先入为主的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容易自己说服自己说:“情况不一样,所以道理不适用”(而实际上到底哪些情况不一样,为什么道理不适用,是不是真的不适用,我们根本就不去深究了)。另外,朋友给出的道理或故事总是跟他当初经历的情景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或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景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景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景相似性不足(尽管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而所谓的“活学活用”,就是要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
事实上,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思维步骤:一是根据问题情景线索从记忆系统当中提取以往成功过的方案(沿袭类似情境下用过的可行方法),然后评估该方案是否已经能够解决当前问题了,如果能够,就终止记忆搜索(satisficing原则)。
如何解决这个“知识经验跨情境转移失败”的问题?除了多多反省观察自己之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多抽象其本质也是一个有力的办法,因为前面提到,正是表面不相似性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我们常说有些人善于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聪明人,因为他们更能够
举一反三,将一个地方领悟的道理推广到另一个看上去很不一样的地方。
7. 认知失调自我辩护
如果我们在听到别人的道理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心理上的倾向,那么即便别人给出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也会竭力为自己辩护。
8. 失败即成功
9. 情绪对照
经历了失败以后,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便觉得更理直气壮。如果没有经历失败后的糟糕记忆,我们就算理性地认识到目前的做法是更合适的,也很难从情绪上强烈地感受到这么做的“正确感”。
10. 天性
11. 习惯
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1. 很傻很天真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系统——我们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往往就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做法。然而其实撞了南墙并不就一定意味着做法不对,可能是时运不济。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并不代表你的过程就错了,结果正确也并不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确。客观的做法是:看重过程,而不是看重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2. 认知偏差
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系统的认知偏见,我们经常对事物做出错误的解释和归因,有时甚至反而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实上,很多成功者自己的总结都不靠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也难以对自己成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自我服务偏差)
3. 情绪系统
我们之所以强烈的依赖于需要亲身体验一个负性事件来学习是因为我们平常的决策与判断强烈地依赖于情绪系统的输出,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没错”,那么我们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不去做它,如果一个事情“感觉上不对”,那么我们无论有多好的理由也很难说服自己去做它。
不需要亲历也能明白——理性的力量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的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越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暗时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