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情人》读后感10篇

2017-11-11 21: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人》读后感10篇

  《情人》是一本由[法]杜拉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人》读后感(一):自恋的杜拉斯

作者通篇写自己家庭,大段大段描写自己的母亲哥哥们,还有自己的装束,美貌,情欲中国情人的篇幅反而是极少的。开头写我爱你苍老的容颜,结尾写我将致死都爱你。难以不怀疑作者是何等的自恋,写一篇自传都要叫一个中国情人致死都爱着自己。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自恋,对于自己的样貌,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早熟的情欲,作者像是有一种自豪感。

中国情人和白人少女之间是否产生爱情。我觉得是有的,而他们的爱情是如此渺茫,岌岌可危。而且是绝对没有结果的。他爱她,爱她什么,他身体孱弱,未来也不由自己控制,他游走于女人之间,以此掩盖自己的懦弱。而他爱她的,在我看来不过是她的凌驾于他之上的灵魂,她掌控着他的情感,他爱她的情欲。白人少女爱中国情人,爱他的钱,爱他的肉体,爱他能够使她跟自己破败不堪的家庭有片刻的分离。他之于她,是一个逃避现实的栖息地。在他面前她有一种优越感(不明白这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即便她不承认她爱他,但不能掩盖她对他的爱情。而到后来,到她老了,中国情人是否真的如书中所写依然爱她,这就不得而知。而唯一可以猜测的,当时的少女是爱他的,而如今老了的白人少女爱的应该只是自己吧。爱当时的自己,爱自己年少时懵懂而又复杂的爱情,爱自己的所有。对于中国情人她只爱他爱自己而已。她是自恋的。

这部作品取名《情人》,我觉得倒不如叫做《美丽的我》来的真切些。

  《情人》读后感(二):爱欲之于女性

        从爱欲出发,以女性性别身份,讲述女性追求自身价值生命本质的故事,成为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主题。她笔下的世界充满“爱欲”,且常常以“情”的方式呈现:女性在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压抑喷薄欲出的情感欲望,在某个不知名的时刻,不由自主地与平静决裂,拒绝压抑、反抗束缚,发挥其主体性,介入社会生活
        在小说《情人》中,杜拉斯以自我的生活与情感的经历为题材,辅之以适当的虚构,采用典型化叙事实现“自传体书写”。早年丧父的体悟造成其欲望对象的缺失,促使她对强有力男性力量的寻觅,而这恰恰无意识地折射于其文本创作之中——对“不可能”爱情的书写——女性主体汲汲于具有隐喻象征的父亲之名与男性的菲勒斯力量。一张爱欲肆意宣泄的张力之网,形成杜拉斯的写作诗意。
        本文立足于男女情爱体验——对情人几近绝望的爱与对小哥哥几乎乱伦的爱,探讨爱欲表象背后所隐匿的内涵,从无意识的他者话语里觉醒,由不死的爱欲窥得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以及与之相伴的深深的死寂与虚妄。
        一、无名的“中国情人”
        杜拉斯以自己的家庭为核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在小说故事之中描写一名贫穷的白人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二人在法国殖民者越南生活的大背景下深沉而无望的爱情。“他是中国人,他家原在中国北方抚顺。” 这一身份的明确为后文现实背景下男女两性在个人情感与社会价值冲突与融合埋下伏笔。
        “我”在殖民地里居于下层的白人阶级,情人是殖民地产业丰足的富人;“我”是渴望激情、刺激的爱情体验的女人,情人是性格上“软弱无力”的男人……他们情投意合、彼此相爱,但是偷食禁果的欢愉体验注定备受煎熬。面对爱情,白人少女与中国情人都不能自主,且不说情人关系本就不受社会认可,种族背景、地位身份、社会财富等的悬殊差异直接导致不被彼此家庭接受。情人家财万贯却仅仅由于他的父亲富甲一方,与其自身不甚相关,仰仗父亲的他在家中毫无发言权,对自己的婚姻更全然没有自主权,处于附庸的地位。而“我”家庭支离破碎,父亲缺席,母亲偏爱,大哥残暴,小哥哥温柔却备受欺凌,贫穷使得生活杯水车薪……外界的压力令两颗因“孤独”而靠近的心陷入挣扎
        而在这期间以软弱形象示人的情人,犹如他柔美的身躯,不具有男子汉气概,亦无力改变现状。在男女主体的主动性上,“我”作为积极追求自我爱情的主体,占据主动地位,情人完全为“我”所控制:从一见面就爱上“我”并服从于“我”,即使“我”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是为了钱;到后来杜拉斯多次描写情人爱哭、胆怯,沉浸于一种悲观情绪中与“我”做爱,与“我”的淡定从容形成强烈反差;乃至情人在“我”家人面前的奴颜婢膝与在自己家庭的附庸地位……皆不同程度地说明在这场两人相爱却因种族、阶级、民族问题终究不能实现的爱情里,白人少女扭转了传统男权话语体系里女性“从属者”的身份,具有独立意识与反抗精神,在情爱关系中成为爱欲主体,通过征服爱情缓解内心痛苦,通过征服情人标榜存在价值。恰如“我”献出自己的贞洁,掌握两性关系主导权,以破坏贞洁的毁灭性的“一反常态”征服情人,征服爱欲,探寻女性心理的隐秘,探寻主体生命的意义
        二、情爱的另类体验
        纵观杜拉斯的作品,女性是永恒的主题,且皆为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女性。而关于女性不符社会规范的男女情人之爱以及违背社会伦常的兄妹乱伦之爱的描写更是耐人寻味。在其心目中,“禁果”在真正灵肉交织的爱情里是断然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但身处社会深渊的生命个体又不能全然抛弃现实生活、沉沦爱欲渴望,那么杜拉斯对主人公的企图放纵与外在现实困境发生冲撞,女主人公深陷另类情爱体验的孤独压抑不言而喻
        《情人》一文里“杜拉斯化”的“我”以更为直接的表达方式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身为妹妹的“我”对自己小哥哥的乱伦之爱——“我”爱小哥哥的善良、柔弱,希冀自己对小哥哥的爱和保护能给他温暖与安心,赋予他活着的意义。不可否认,这样逾越亲情爱恋无疑是畸形的,但某种程度上杜拉斯呈现内心最为隐晦的“真实”。
        弗洛伊德在研究母女关系时用“灾难”一词定义女孩的性欲,陷入对母亲无意识固恋的幼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走向女性化道路上本质朝向父亲,将带着敌意离开母亲,转向父亲,陷入对父亲的固恋,渴望获得男性菲勒斯源源不断的“爱”。而父亲形象的缺席势必加剧这一灾难:既无法有效阻隔男孩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担负主体家庭责任,也促使女孩女找具有隐喻象征意味的父亲之名,无怪乎“很奇怪竟然厌烦母亲到这种地步了,接着我就有了情人”?作为隐喻能指的“父亲之名”,观照女性的爱欲,它的缺席令主体陷入“他者”怪圈,犹如失衡的天平,当母亲下意识地把对男性菲勒斯的欲念给予长子时,“我”亦对小哥哥产生不可理喻、背乎伦常的爱。
        然而,这种另类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致命的激情与偏执的追求的基础之上,这份真切体验基于爱的禁忌与反叛无爱,是孤独灵魂的某种契合与需要——生理的释放与心理的满足,是不会结束的永恒之爱,在诅咒里得到某种博弈的平衡。无论是对小哥哥的保护,还是中国情人的迷恋,都是与“父亲”形象密不可分,他们的身上都有“父亲”的影子,尤其是中国情人付出皮阿斯特,为大哥哥还清债务,为“我”打点生活事务……中国情人在承担这些本该由实在的父亲承担的责任时显然已经不知不觉发挥了父权力量。
        三、爱是不死的欲望
        “爱欲是保存一切生命的巨大的统一力量”,“生命本能(爱欲)不断地反抗和推迟向死亡的堕落”。而“死亡这个严峻的事实一次性地取消了一种非压抑性生存的现实性。因为死亡是对时间的最终否定。” 对于玛格丽特•杜拉斯来说,爱是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爱欲不仅是她的写作主题,更是女性的人生主题。在人和世界的关系里,爱欲是女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切实一种疯狂着、美丽着的感情,杜拉斯疯狂地表现“自我”爱情并投射对群体爱情的思考。二十世纪的混乱、迷茫,存在遭遇荒诞,战争制造罪恶,人性遭逢戕害,加上女性自身个体“惶惶不可终日”,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情爱何以依附?灵肉如何协调?
        杜拉斯用饱蘸感情的笔墨书写她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少女时代与中国情人在湄公河渡轮上唯美的邂逅,以及之后复杂的故事。直到若干年后回忆往昔,犹记得两人在夏日午后在房内爱欲的点燃、升腾与感受的回味:城市喧嚷的声响,隔着透光的百叶窗侵入的焦糖味、烤肉味、绿草味、茉莉香、飞尘气……还有穿着黑色浴衣的情人身上的烟草味。一切的声音与气味都催生着爱欲,渲染着中国情人与白人少女间的爱情和欲望。“他对我说:将来我一生都会记得这个下午,尽管那时我甚至会忘记他的面容,忘记他的姓名。” 之后每天下学的相会,直到少女离开西贡,前往巴黎求学,当开往法国的轮船抛锚启动的刹那,看见那辆黑色利穆新,看见停靠在码头边走在车里的他,一如初见。
        爱欲的根源是性欲,而性欲则是思考与好色的动力。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有两种伴随着强烈快感的高峰:性交和思考。人的心灵就像椭圆或双曲线,其现象分布于两个焦点之间,表现出喻义的多变和模糊。爱欲不是训练有素的技巧,也不是井井有条的秩序,爱欲来源于追求无道德状态快乐的本能,存在于无法被批量流水线生产介入的潜意识的无序领域,并在森严的现代机器中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而杜拉斯通过对环境和境遇中的女性爱情世界的挖掘,对具体情境下女性个人体验的抒发,无形中达到爱欲形而上的层面,对性本能与繁衍的反叛,实现对现存事物的超越
        “人类不可能幸福的原因在于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既有个体死亡,即纯粹肉身的消亡,也有放弃生命的创造状态而倾向以复制和压抑取代创造,更有在死亡前提下所进行的对时间和存在形而上的否定,打破爱欲纯粹追求快乐、追求伦理秩序,打破死欲的框架。他们爱得决绝、果敢、深沉却又无望,在存在的虚无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真实,在矛盾冲突中最终走向圆融,指向内心深处不死的爱欲——因为只有在对方的存在中才能真正呈现自己,他们的命运不分彼此,在难以言喻的对峙和分裂中形成了最协调的理解与和睦。

  《情人》读后感(三):流光般的岁月才是情人

起先我在书中看到两种形象,十七八岁的少女和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女性。后来得知本书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七十高龄时写下的,转而看到一个七十岁的老妇人假装她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来怀念她十七八岁的年华。站在渡河边的白衣少女实际上是个七十岁的老妪,我们都被她年轻的外表骗过去了。然而,岁月可曾饶过谁?
看完整本书更加坚定了我关于每个人对于事物都各有口味的认识,网上许多地方都对本书好评有加,的确,我也认同本书,然而我并不喜欢。看完全书,内心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排斥感,没有缘由,毫无道理的不喜欢。比起书中忍受大哥欺辱和贫穷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我更同情书中未曾以正面示人的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女性,就好比你在十七时喝下了一杯毒酒,三十五岁始才发毒。你说是哪一个可怜?过早看透了生活的人,年纪轻轻便背负太多,她此后的人生便是一种折磨,这样的痛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只会在心里积压,到了一定的时候冲破那个临界点,摄取人的心魄。比起男性,女性往往早熟,有些女性在青春期时便展露了少妇的风韵,然而她的身体虽然已经步入成年,可是她们的内心与孩子无异。早早接触了男性的女孩不能理解她们以后的人生,以为生活便是眼前看到或者身体感受到的,她们自以为懂得了人世间最绝妙的奥义,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加,她们的身体表露出了衰老的迹象,可那时她们才真正成长为女人。过早的成熟也就意味着提早的衰败。那些早熟的女人们啊!她们早早的把青春给予了那些匆匆而去的男人,此后的岁月,如果说她们还能有什么剩下的话,那一定是岁月打磨出来的智慧,或者是一生的不幸。“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这是茨威格《断头王后》中的一句话,恰恰也是小情人的宿命。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么总得有个人为这出悲剧负责,杜拉斯选择了她的母亲和大哥,她和她的小哥哥则是这场悲剧的牺牲者。制造悲剧的人往往要以悲剧结束才能大快人心,她母亲死的悲凉,大哥的生活则是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小哥哥的不幸早逝更增加了人们对于他大哥的鄙弃,小哥哥连抗争的机会都没有,刚要走出阴影时便悄无声息的死掉了,死亡不是悲剧的结局,而悲剧往往又需要借助死亡来收场。一个悲剧式的家庭总需要一个肩负家庭命运的人来记录亲人的结局,这样的人往往是所有家庭成员中最幸运的,同时也是最悲情的一个。
即使是现在,在我尚未成家立业之时,我已明白,爱情是爱情,至于婚姻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曾自负的告诫自己,将来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是万万不能妥协的,可是,在我还未迈出脚时,我已经为曾经说过的话而后悔。有时,人们发现无论怎样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们便不得不折中,选择那些适合他们的。爱情如果不能如愿,婚姻至少保全了形式。无论那个站在渡轮上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是带着怎样的想法或者目的接近那个黄皮肤的中年富人的,至少那个时候的她还相信爱情,没有对爱绝望。十几年后,当年的少女嫁作人妇,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她却绝口不提她的丈夫,不提她的家。我的母亲,她说;我的大哥是个恶棍,她说;我可怜的小哥哥,她说。全然没有她如今的家庭,或者对于她而言,过去和现在是两个世界,而她是这两个世界唯一的链接,除此之外,这两个世界毫无瓜葛。等到她终于摆脱大哥,走出大哥可怖的阴影时,回过头,她却找不到自己了,过去在她离开时便不在与她相关。离开时,她与那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妇女已十分接近了。至于她的母亲,或者说她大哥的妈妈,承袭了家庭悲剧的妇女,几经抗争还是倒在了希望的路上。为什么女性总要承担整个家庭的不幸?男人们可以一走了之,世人在大骂之余总会惋惜的说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女人们就不行,“一失足成千古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不管年老还是年少,人们总是这样告诫他们。“莫非女孩子生来就是要落泪的?”千重子不晓得。
无论是第一遍还是第二遍看的时候,都觉得行文上下断断续续,与其说是作者刻意的安排,不如归结为作者写作上的不连续,杜拉斯的笔停歇了,行文便断了,继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所以我总是分不清哪个是十七八岁的少女,哪个是三十五六岁的女性。年纪可以假装,岁月的刻痕却难以消去,无论杜拉斯如何地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在她讲述的所有故事里,总抹不去她老去的身影,即使是那个站在渡船上的少女,也有一颗苍老的心。人们在年轻时总有些连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行为,那不是年少无知的粗莽大意,而是更接近人们潜意识中的渴望,年轻的杜拉斯不会懂得,那时的少女无法向我们言明她的内心,所以作为老妇人的杜拉斯才不遗余力的竭力将那个少女剖析开来,让我们明白那个少女,以便消除对她的误解。书中出现的另一个少女则是不曾反抗的杜拉斯的命运:随便嫁一个什么人都行,无所谓爱与不爱。书中最令人难过的不是杜拉斯无奈与情人分开留学法国,而是杜拉斯在经历过抗争之后的命运依然与那个高地的少女的命运相似,她终于还是无法摆脱婚姻的枷锁。或许杜拉斯在隐晦的告诉我们,爱情只是我们众多无法满足的渴望中的一个。

  《情人》读后感(四):单评情人

一个贫穷白人少女16岁时与一个富有中国少爷在一起,少女为钱,少爷为色。少爷一直声称爱上了少女,简直无法想象没有少女的日子,然而为了继承财产,胆小懦弱的他娶了门当户对的中国女孩。少女不确定自己是否爱上了少爷,然而即使她很穷,她依然不可能与少爷在一起,男方父亲阻止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白人对其他种族的歧视。[捂脸]这场爱情除了肉体的欢愉,没有任何收获。即使这样,在他们年老之后,少爷依然给当初的少女打电话说我爱你,这辈子只爱你一个。[微笑]这样的爱情你喜欢吗?想要吗?声称爱她,却彼此都没有勇气选择在一起,而是相忘于江湖各自经营自己的生活,你当然可以这样选择,但请你不要再提爱这个字,因为你真的玷污了它。此项指控尤其针对男主,当然女主也不配说自己爱男主,虽然她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否爱男主。[微笑]

  《情人》读后感(五):只愿在最好的年龄遇到最好的人,然后花一生去回忆。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一个女人回顾年少时,当情人的一段人生。碎片式的叙述,层层叠加,立体的展现出一个平民窟的白人小姑娘和富有的中国少爷一段绝望的恋情,世俗无法逾越的种族观念和阶级差距的爱情。余音缭绕却又无法挣扎。
就像特德·蒋写的《你一生的故事》一样。预言到了结果,却依然义无反顾去爱。小姑娘可能是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可能是对阶级的抱怨,可能是对老天的不公。怕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没有遇到最好的爱情。开头一句我已经老了,很平常的一句话,却倒尽沧桑。全文那种悲伤低沉的叙述,处处充满了留恋,把自己的心留在了那段悲伤又美好的年龄。我觉得小姑娘已经老了,但是不后悔认识了这位富有的中国少爷,在最好的年龄里遇到了最好的人给了自己最好的爱情,还有什么遗憾呢?
只愿在最好的年龄遇到最好的人,然后花一生去回忆。

  《情人》读后感(六):这样也好

我曾经大言不惭的说一个姑娘像杜拉斯,我现在想把那些话全部抹去。看一个人真不能通过传记,想真看懂一个人还是要看她写的字啊。

这书前几页真的是不知所云,不过后来便好了。其实令我动容的倒不是那段不伦之恋,叫我动容的是杜拉斯的悲观,杜拉斯那些莫名其妙的感情描写和那些其他人的故事。

头等舱酒吧间有一些人在玩牌,在这些玩牌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打牌打到一定的时间,一言不发,把牌放下,穿过甲板,匆匆跑去,纵身一跃跳下海去。船正在极速航行,待船停下来,尸体已不知去向。

就是这样的人,这样一言不发就匆匆出去跳海的人,他的背后有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是每次在高层楼往下看的时候都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

我总是羡慕那些把自己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的人,我总是觉得一个人活着已经够累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精力把人生弄的那么漂亮。现在想来,这样也好。我天性悲观,《菊次郎的夏天》中我只看到了正男经历了那么多却还是一无所获的回到了家,没有见到她妈妈。我看不到即使看到也不会懂那群大人像傻瓜一样在田野里玩耍的意义。我极爱荒诞的事物,仿佛只有在荒诞中我才能找到一点趣味。我最爱卡佛的文章,只是因为他每一篇文章都在鞭笞着我,都在提醒我奋斗是多么的荒谬。周围的人越努力的活,我就越想努力的混。

可是这样也好吧,纵然我一生再也见不到学姐,纵然我以后只能看星如月。这样也好,我不必再费劲的让自己看起来阳光了,我就是一个已经燃烧尽了的烛。某天早晨,我连读书的兴趣也没有了,到那时,我就去死。下辈子吧,下辈子,我就做一个奔跑的梅勒斯。

  《情人》读后感(七):难懂、不难懂的杜拉斯

几年前看过,觉得有些难懂,带着悲哀色调,也只是根据书名“情人”来看,大多数时候看的是情人。现又再拾起,反复看有了不同的感触,因喜爱一而再去读。深受杜拉斯的感染,原本想把她的书都读了再来写笔记,因为她是有故事的人,她的写作是相互穿插的,读她的作品令我想了解她的人(之前读诗歌大多数的说法是作者所写与现实相反,是一种期望,我不知道小说是否如此,而我却认为不是每个人都遵循这样的规则的,不能盲目去相信),可惜很多找不到,而社会上对她的说法众说纷纭,真真假假已分不清了,无论个性与否,重要的是她带给我们的作品令人喜爱,这就足够了。再来记录,已不知从何下手了(自己写的才是真正懂的),不是时隔太久,而是我可能还没读懂,它不是部简单叙事的小说,跳跃叙述,不好理清思绪,就没有系统归纳,真的很难去记述。随手翻看,再次为她的写作手法感叹。
这个译本是不错的,这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却不能与自传作品等同视之,它不仅仅是讲“我”和情人,情人代表着许许多多的人物,或许是具体或许是泛指。这部作品或许对时光的感慨,生活的无奈还有潜意识对母亲深深的爱。采取跳跃的叙事讲述,开头采取倒叙,其间伴有顺叙和插叙,相互交错,来回变换。中间穿插情人,家人及环境的渲染。文中描述更多的是母亲,家庭及中国情人,相互穿插,有环境及心境的表达。当然,文中穿插的其他人物,我认为反应了女性的美及性爱,还有当时的生活。文中“我”,“她”穿插,仿佛在讲自己,仿佛在讲白人少女的故事。我认为女主人公对生活充满无奈,却有激情,她不知以何种方式去爱,她或许为着家庭。文中对母亲的叙述,我的感觉是她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以致母亲的偏心令她的怨恨,由爱生恨。她不知是否爱中国情人,却无意识间早就爱上了,而这段爱恋只能感到遗憾。她是善良的,悲哀的。她想逃离,对于时光总是无限感慨。而她对小哥哥的爱我觉得写得比较隐讳,仿佛他们就是一体。太多的表达却难以诉说,我喜欢这部书的写作手法,带我们反复穿插,娓娓道来,尽显悲哀,也让我爱书中的人物,爱作者,已被吸引,吸引我的确是悲怜及真假。她对时光感叹,对爱情追求,就像飞蛾扑火。而岁月,即使留下创伤,即使留下美好,亦是值得回忆的,它就在那不会离去,或许打算忘却,却也有会被拾起的。

  《情人》读后感(八):就是偏见,写作是男人的事

这本书是从别人那借来的,出于礼貌,如果不是因为要还书,估计是不会读完的。
读完,什么都没记住,除了毫无美感的“性器”二字。
这种书,我读一遍,就够了。以后再也不会读这个作家的任何书。
从我作为一个男性的角度来讲,女人描写的性,真他妈无聊,文字也很无聊。
女人敏感,神经质,导致她们写不出什么深刻的东西。剩下的就是全是无病呻吟,烦人的尖叫。
里面的那个中国人是不是也是个傻逼?没操过外国逼?
破落的殖民主义者悲惨的下场,我挺开心这个的。
这本书讲的就是自以为文艺的深沉白人小婊子跟一个软鸡巴蛋的纨绔二代的傻逼事儿。
拒绝一切评论。

  《情人》读后感(九):彼岸的情人,没有灯塔

文/黄兰
“我不会娶你。” 他们做完爱后,中国男人带着15岁的少女去中国餐馆,看着她大快朵颐,而他却淡漠地饮着红酒时说。
 她饿极了。贫穷让她抗拒不了美味。她顾不上自尊,顾不上那可怜的被现实扼杀的爱情,她拿着叉子,吃着食物,道:“太好了,反正我也不会喜欢上中国人。”
他们连自己都骗了,都以为这不过是一场交易。
 但他忘了在轮渡旁第一次见到她时的胆颤心惊,忘了递烟时的瑟瑟发抖的大手,忘了相拥相吻一起进入极乐世界后的哭泣。
 她也忘了她对他的接受,忘了她愿意逃课来到那个蓝色房间时的雀跃,忘了她看到他的孱弱时的悲痛,忘了她除了对他说过家里的事情后再也没有对别人吐露心声。
 “他说我爱的是爱情,他说他早就知道,至于他,他说我把他骗了,所以像我这种人,随便遇到怎样的一个男人我都是要骗的。”
15岁的杜拉斯,有着白皙的皮肤,娇弱的身躯,她生活在西贡,有一个嘈杂充满暴力、贫穷、爱恨交织的家庭,她渴望远方,渴望自由。在轮渡边,她戴着男士帽,穿着金镶边的凉鞋,偷偷摸了口红,小小的身躯却散发着成熟的魅力,这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她这个帽子很显眼,在这里没有人这么穿戴,这让她显得不伦不类,正如她这个人一样。
 一个15岁貌美却贫穷的白人少女,在印度支那。
 中国人,是在那时是孱弱的形象,身份上低于白人,但那个男人,那个二十七岁的男人,有黑色轿车,有昂贵西装,有考究的烟盒,有穿白色制服的仆人,他除了是中国人有着天生的黄色皮肤外,他的金钱却让他在这个地方拥有自由。
 那是一个27岁的中国富二代,孱弱而又充满力量,金钱的力量。
这段感情最终随着中国男人娶了父亲满意的女人而告一段落,杜拉斯离开了西贡,登上了去往法国的轮船,在轮船上,她看到了远处停靠在码头角落里的黑色轿车,她知道她的情人在车里面,以她熟悉的坐姿,熟悉的眼神望着她这里。
这段感情,被杜拉斯封存在印度洋辽阔的海域上。
直到多年以后,她的情人去世,她才把尘封的记忆打开。
 此时她才明白,那是“爱”,那是时光经久不衰后,才发现的“爱”。
看电影的时候,辽阔的印度洋海域,幽静的月光下,扬起一阵儿肖邦圆舞曲,白人少女依偎在木门下,无声地哭泣着。此时她才明白,那个遥远的西贡,在印度支那,在湄公河堤岸的中国男人,那个随着轮船轰鸣逐渐远去的黑色轿车,那个模糊的身影,那个人,是她的情人。
 她终于在眼泪中明白,那是爱情,那是“My lover。”
“战后许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几次结婚、生孩子、离婚,还要写书,这时他带着他的女人来到了巴黎。他给她打来电话。是我。她一听那声音,就听出是他。他说: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是我,你好。他是胆怯的,仍然和过去一样。。。。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死。”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情人》的最后一段,落笔在1984年,那时她已经70岁了,有一个同性恋倾向的生活恋人扬,她写下这本书,她行之将木,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她只是在记录,记录这离别后才明白的爱情。
中国的很多作家都喜欢杜拉斯。王小波喜欢她那“饱受摧残后的容颜”下的爱情,喜欢她的沧桑,安妮宝贝则用杜拉斯式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文学奇迹。在杜拉斯作品里,情绪大于情节,那深厚的语言,那平常但直指人心的细节描述,都让人无与伦比的迷恋。
她从不靠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她靠的是天赋。
 她用她的情绪,她的人物,赋予了真实而又残酷的结局。
“迷恋是一种吞噬。” 这种爱会摧毁女人一生。
 看到豆瓣上有影评写道“很庆幸写《情人》的杜拉斯是年届70,而不是当时仅仅15岁半的对于写作充满向往的小姑娘。我深信在杜拉斯年轻时,未必能够拥有如此深情表达悲剧的力量。时间可以打磨掉人心中一切极端化的情绪。成熟是熬出来的,熬至滴水成冰。”
早年的杜拉斯也许并不觉得这是份爱情,可是在老了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有时候爱是已经超越了欲望而存在了。只是彼此不曾发觉。
 她知道她从此将于这片大陆决裂,而她却是爱他的,那是彼岸。
 看见的,熄灭了。
消失的,记住了。
 彼岸没有灯塔,却依然记住,记住这份感觉,记住这份爱,记住这存留在记忆中的甜蜜与痛苦,它是上帝给予你的礼物。
欢迎加我个人公众号“大眼睛”( gh_17ae7bbd08fe ),有关于安妮宝贝,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等作家的书评。

  《情人》读后感(十):无题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事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这部中篇小说竟读完了,几次罢读,忍不住百度玛格丽特杜拉斯究竟是如何的一位人物,跳跃性很强,不仔细读的话很快便不知这到底是哪个时空里发生的什么事,不知所云。是怎样的童年经历才让这位女作家如此冷漠,脾气暴躁,天马行空,这部自传性的小说从某些程度上来说解释了这一点。这本书里另一部乌发碧眼我只大致翻了一遍,只能说无趣……非常无趣……这位作家的作品以后我是不算再翻阅了,本就是浅尝辄止的人,何况是面对这毫无趣味的小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情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