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1 22:3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孩子慢慢来》是一本由龙应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一):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龙应台先生的人生三书,不急不慢,娓娓道来,写的大多是日常生活的感悟,而这需要有一颗发现生活美,并且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
       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她叫安德烈学习讲话,其中学到的一个种动物“龙”,当安德烈看见常常的彩带的时候,他也说是龙。龙应台说,这就犹如春节的五彩金龙,谁说不是一条龙呢?当安德烈把他的玩具车排成一列的时候,也告诉妈妈,龙。妈妈则说,“车水马龙。”
      此番对话,不正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吗?当然这里也包含了龙先生对儿子俯首甘为孺子牛母爱
      在她的书中,不仅懂得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同时也通过她写给儿女的家书《亲爱的安德烈》,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学,关于成功平庸,关于kitsch,关于道德,关于文化,关于国家和政府等等。在这书中,她则是她努力把他的儿子当作成年人来看待,尊重他的意见和爱惜关心的矛盾中,克制住自己对儿子的控制,因为他是成年人。相反,在我身边很多的成年年轻人,是连结婚对象也要听妈妈的妈宝,被母亲控制。而我在家中,母亲也不免会对我有唠叨,尽管我会提醒她我是成年人,她也永远会担心我的夜归。虽然我还未成为人母,并未清楚作为母亲对儿女的爱,但我想如果有一天真的作为母亲,我也要时刻告诫自己,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控制自己的子女,信任他们,并且尊重他们,以及告诉他们所在的世界,教会他们懂得如何自己思考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二):做一个幸福的人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 初衷以为焦躁的自己看完这本书后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度过这段日子,后来却惊喜的收获一段温情满满的成长日记,盼望着也能摸摸小孩,亲亲小孩,和小孩一起玩耍和成长。 如他们所说,我们现在做什么事都带有一定的目的,就像我看这本书的初衷,但进入书本中那天真育儿的世界后,也会忘记初衷,只想着孩子和母亲的酸甜苦辣以及即将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从中看到了龙应台幸福的母亲,当然也看到龙应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讽刺,也看到孩子口中的母亲不能很好融入西方文化世界的事实,如孩子所说,在教育孩子方面,龙应台有作为台湾人的传统和保守,同时也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理性。 记得在暑假看到一个简短的豆瓣纪录片,关于采访一个著名摄影师的,他说智慧不仅来自书籍,同时也来自生活。通过摄影他观察到了许多生活的智慧。而这句话仿佛是一段魔咒,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好像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是个半吊子的书呆子,同时在我的生活里发生的形形色色之事也陆续印证着这句话。 就像这本书。生活中点点滴滴在不断的构成小孩的一部分,印象最深的当属老大和老二性格的形成了。“自从老二出生后,曾经全部属于老大的爱被分走了,老大变得敏感脆弱,有责任心,但老二永远轻松快乐,轻松容易的接受别人的爱,接着变得更加轻松快乐。也许这就是命运吧。”自己属于家中的老三,可能也和老大那般敏感脆弱地接受着父母的爱,但看到书中母亲的难做后,却也渐渐懂得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自己敏感神经的幼稚。 也很想成为老二那样轻松快乐的人,“别人给多少我就要多少”,一切都是幸福美好的。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三):若冰,你看过小猴子静静地坐着看书吗?

书很薄,短短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主要是写给她的两个孩子的,书中有照片,有批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深深地爱,不过可能有的感情还是要成为母亲之后才能够感同身受吧。还有很多道理,比如到有新生儿的家里,不但要给新生的宝宝带礼物,也不要忘记原本那个家中你已经认识的孩子。杜鹃和喜鹊,鸟的好坏不应该由人决定,就像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我们不能如此轻易就对一个人、一个事物下定义。童话和名著,第一次发现这些故事中真的有很多不适合小孩子读的东西,及时它们是童话。华安、华飞、德国爸爸中国妈妈,很羡慕这个家庭,即使这个家庭现在可能不再如此,但是过去,在这本书中我能看到一个家庭的温暖,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爱儿子,儿子也是那么爱爸爸妈妈,love each other。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四):《孩子你慢慢来》:给孩子时间,慢慢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是不是一幅温情美好的画面?
这是出自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的序《蝴蝶结》。很早就知道龙应台,但是最近才开始看她的书。大家对龙应台可能都不陌生,她是台湾的犀利一支笔,教授、作家、批评家、台湾第一任文化部长,以言辞犀利闻名,但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龙应台一改往日的风格,用细腻的笔触把与两个混血儿子相处的琐碎的事描述得生动有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孩子的天真可爱、母亲的智慧和慈爱,母子间的款款温情。书后面跋的两篇文章出自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也颇有文字功底。喜欢。读起来很轻松自然。
人生很长,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不可否认,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认真地反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快点,快点”,在我口里是日常用语。早上,快点起床!快点刷牙!快点洗脸!快点,上学去啦!晚上,快点做作业!快点来洗澡!快点上床睡觉!孩子就这样在催促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当,看到别的同龄小朋友会画画会跳舞会唱歌等,快点学,别落后于人家!快快快~成了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主题词。
作家毕淑敏在她的书《非洲三万里》里说:在我的非洲见闻中,黑人无论男女动作基本上都是慢吞吞的。也许,这才是生命的本相。像受惊的羚羊一样奔跑不止,被金钱如豺狼般撵着,是现代文明强加给我们的节奏。
当我们大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快快快的节奏,似乎很难不把这种文化带给孩子。在这个充满了竞争的急躁不安的时代,我们感叹时光如梭,感叹人生苦短,害怕孩子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害怕孩子落后于人,可是一味地催促,孩子们匆忙长大,但是他们快乐吗?他们享受过本该享受的童年了吗?他们能拥有那些本属于她们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了吗?
安住当下每一刻,做当下该做的事,这也是佛家的大智慧。成年人如此,孩子也一样。孩子会慢慢长大,尊重孩子的天性,人生很长,孩子应该慢慢来,慢慢来。
与孩子相处,与时间相处,给孩子该有的时间。这也是《孩子你慢慢来》里龙应台给我的启示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五):野狼散发出的母爱更慈祥


这本书是作者人生三书第一本,几年前读过《目送》,那句“生命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沙漏,你知道沙子一直在漏,却不知道还剩多少,什么时候漏完”给我印象深刻。这本充满了母爱的随笔,很好读,让人读来暖心,像冬日喝杯热茶,心脾舒畅。作者说她自己是:需要极大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但体验过生养的喜悦痛苦后,她散发出来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放下的伟大母爱。
和孩子经历的瞬间是宝贵的,好似书中说:蒲公英年年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作为一位有5个半月女儿父亲,我深有共鸣,我要陪伴女儿开始她美妙的人生,我也要思考在适当的时候放手
书里知道他给安安读四大名著,我也正在想给女儿读什么书好,我想也可以从四大名著活着其他名著入手吧。书里讲,白雪公主的故事杀人方法讲的太多,回头我怎么给女儿解释这些呢?要告诉她故事是假的么?需要给她列出禁书么?是个问题。
关于两个孩子性格的描述很精辟:第一个孩子,曾独占父母的爱后又被迫学习分享,人生态度是紧张、易怒、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更成熟而有主见;老二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和别人分享一切,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快乐、轻松、没有老大的包袱,因此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爱。这就是命运使然。
还没读过作者的野火集,不知道有如此细腻感情的母狼会有怎样的批判,也许正是感情细腻,导致敏感,促使思考。有时间一定读一下。
最后,印象深刻的话还有一句:我的母亲也曾经坐在草地上远远的看我爬行吧?现在,母亲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那只曾经牵过我手、抚过我头的手。生命的来处和去处,我突然明白了,不透过书本和思考,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六):细节

一只老鼠
“这样吧!”妈妈继续,“另外拿张白纸,你就补写这一行怎么样?这样才会得三只老鼠。”
      安安白净的脸蛋开始涨红。
      妈妈从抽屉中抽出一张纸,“来,我帮你把线画好,很简单嘛,一行就好——”
      “为什么?”安安忍不住了,生气地注视着母亲,从椅子上滑下来,大声嚷着,“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
      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睛,他咆哮着说:“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妈妈被他情绪的爆发吓了一跳,坐在那儿半天说不出话来。
      两个人都沉默着。
      半晌,妈妈搁下手中的纸,用手背抹了抹安安的眼泪,叹了口气,说:
      “好吧!就一只老鼠。你去玩吧!”
      安安默默地收拾东西,把书包扣好,走向门口。到了门口,却又回身来对还发着呆的妈妈说:
“有时候我可以拿三只老鼠。”他走了出去,“有时候。”
触电的小牛
你知道弗瑞弟的遭遇吗?第二天早上,他捧了一束鲜花,和他爸爸走到哈乐超市,向老板鞠躬道歉。回来之后,被禁足一星期,意思就是说,放学回来只能在花园里自己玩,不许出门。和好朋友安安只能隔篱远远相望。从书房里,妈妈听到他们彼此的探问。
“弗瑞弟,我妈法我写文章,现在还法我扫落叶。你在干什么?”
扫把声。脚踏落叶声。
“我妈也法我扫花园。叶子满地都是。”
安静
“可是我觉得满好玩的——你不喜欢扫落叶吗,弗瑞弟?”
“喜欢呀,可是,我妈还法我三天不准看电视。”
“啊,我也是……”黯然。
又是一个陽光浓似花生油的下午。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七):爱不是束缚

最开始接触到龙应台是因为她的目送,而这本书中,朴实的文字,细腻的文笔,描述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描绘出龙应台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读完后,回忆这本书,突然眼睛有些酸酸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文字多么令人潸然泪下,而正是因为它的平淡无实,让人感动
  其实我真的挺羡慕安安的,小时候我妈妈就一直催促着我读四书五经,我从小就是一个乖乖的孩子,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似乎是一个光环,可在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撩铐,让我无法解脱。我的生命好像就是为了我母亲对别人说,我有多么多么好,而我现在只要一不同意,我妈妈的看法,她就说我变了没有以前的乖巧与听话。其实我只是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龙应台的文字虽然是生活的现实,却别有一番情趣。爱,不是束缚,而是引导与放手。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八):想说“慢慢”不容易

读龙应台的书,从最早读过的《野火集》到后来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让人感觉这个当初言辞激烈、横眉冷对的文坛一支笔愈来愈温婉,一个女人一旦有了孩子成为了母亲,虽然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她观察世界和人生的角度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喜欢她往日的犀利风格,更喜欢她为人母的柔和温暖,喜欢她政坛上女强人的利落,更喜欢她厨房里卧室中的琐碎!
       读别人的书看别人的生活是欢快的,愉悦的,也有着旁观者的冷静!看她们不慌不忙的哭着笑着,但是要对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说慢慢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人生最大的错误总是把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宽容给了陌生人,把最严苛最残忍的话语都留给了亲人,往往这种刻薄还穿着一件“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外衣!好与不好,成功与否都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这把尺子是依我们心灵的晴雨表而变化的,我们总是忽略沿途的风景不顾一切的向所谓的终点奔跑,忘记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好好享受生活,慢慢品味世间的美好和苦难,我们总是急切的盼望着盼望着,从孕育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期待着顺利出生就好了,从襁褓里的婴孩又开始盼望着长大一些就好了,从牙牙学语的时候盼望着他(她)能快点考入理想的小学、中学、大学,总是以为希望和幸福在远处在以后迫不及待的追逐着,一不小心看着镜中的朝丝已成暮雪才悔不当初!慢慢来已然成为了一种奢求!
    读了这本书忽然发现,慢慢来其实是一种奢侈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淡定从容,是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敬重!孩子,你慢慢来,妈妈尽力耐心的等着你长大,爸妈你慢慢的来,请让我像你以前陪我长大那样陪你变老!太阳,你慢慢的落山,让美丽夕阳的余晖多留一会儿,月亮星辰你慢慢的离开,让这静谧温柔的夜更久一些!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该在的都在,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九):和孩子一起种下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亲手种下,慢慢的等待他们的发芽、成长。即使最后这粒种子没有发芽,对于孩子来说一起播种等待发芽的过程也是一次成长的教育。龙应台表达作妈妈那种因小生命而细腻温软的感觉,让我有种想生孩子的冲动。她说,在她眼里喜欢小孩子的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是坏人。作者柔软的笔触,正是陪伴孩子时温软内心的照应。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慢镜头中宝宝和狗狗一起连滚带爬地争相去追空中的飞盘,我在不远处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满脸都是幸福。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十):书的最后一句印象最深

龙应台的大名早有耳闻,系统读她的作品,从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开始。
一个女人,无论她再怎么有思想,再怎么文锋犀利,到了孩子面前,都是类似的:一个充满爱的母亲。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她的另一面,也是真实的一面。一个出色的女人,也是一个出色的母亲。
读她的文章,轻松的对话,细腻的情感,渐渐流露,让我们知道了母性中所共同的内涵。
其实,最让我感触深的一句话,是她儿子华安写给她的最后一段话: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儿子养大了,真的要放手,学会放手,儿子才会更幸福。
当你有一天把辛苦养大的儿子,交到另一个女人的手上时,真正的放手,才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平和,也会更好的迎接自己的幸福人生,也给儿子的幸福创造条件。这就是母子之间的缘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