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2017-11-12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8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6月 27日书评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敏(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629002/ 我看的译文版本安娜出轨人的名字是佛伦斯基,丈夫卡列宁,儿子谢辽查。 安娜在佛伦斯基的穷追猛打下出轨,为此,舍弃了儿子谢辽查,偶尔思念儿子之心。涌上心头。 安娜和佛伦斯基相爱的前提是建立在1,伏伦斯基执着的爱慕2,谢辽查的母子情3,丈夫卡列宁的妻子(不然他也没有机会和佛伦斯基经常在上层聚会活动中可以常常遇到)。 安娜怀了佛伦斯基孩子后,与其私奔,上面的前提条件就只剩下佛伦斯基执着的爱慕了。这意味着这份爱情进行了一半后,又需要安娜失去儿子,失去体面的卡李宁太太身份,还要背负舆论骂名来继续维持。而对于佛伦斯基来说,除了安娜失去卡卡列宁太太身份可以给他对安娜的爱提增加点分,其它两点对他是没用的。况且安娜只是失去作为卡列宁太太的义务和权力,但却没有离婚证,无法和佛伦斯基体取得法律的认可。这又无形中,给佛伦斯基也带来了舆论的压力。 这种感觉对安娜来说,就像拿失去的左手的代价去换取失明眼睛可以重建光明,最终都是残缺的。安娜为了努力平衡失去左手的代价,只能拼命使用透支自己眼睛看到更多的光明。 这不是在爱自己的眼睛,是在伤害它,她不是在爱佛伦斯基,而是再伤害他,他也不是爱自自己,是在伤害自己。吸鸦片,饱受思子之痛,却又不告诉伏伦斯基,这都是不爱自己的表现。他为什么不敢告诉佛伦斯基她想儿子,因为她无法面对她思念儿子又不能见的这种局面,她也深知告诉佛伦斯基,他也没有义务甚至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是她在开始出轨之前,就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比如先取得离婚,取得抚养权,当然在那个时代,可能无法做到。这就是时代造成的后果,这就是空有一股用于反对时代的心,却找不出解决的出路,迷茫的局面。 爱情是什么,你情我愿,彼此相爱。开始是这样简单的开始,只需要相互爱恋,但是后来接受困难考验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没能一起克服困难,不离不弃。这很惋惜。因为两个人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这是不珍惜自己的付出成果,当然他们也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或许对于安娜来说,宁愿死亡也不能活着忍受自己爱的人给不了自己要求的爱,对于佛伦斯基,宁愿让爱的人去死,也无法理解遵从安娜的行为和要求。 我想问,这还叫彼此相爱吗,爱不是,爱对方像爱自己一样吗,爱不是包容,理解,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吗,如果遇到困难就要变心,躲避,无法承受,那爱谁可以一辈子不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呢?爱神吗?可是神是不会跟你恋爱的,因为你自己是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書中的那個時代和我們的時代

時代這個詞很大,是不是?
這部小說我已經讀了大半,但已經忍不住要寫些什麼。
感觸很多,明白很多,我有些慶倖年幼時沒有看過這部小說,而是長大後經歷了許許多多世事後才讀,如果那個時候讀這樣的書籍,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托爾斯泰的價值觀道德觀幾乎完全符合我的理念,這點也是每每在書中拾取那些精辟言論而驚喜時我的感慨。這世上真的有很多事都是需要洞察的,徒有感性甚至徒有理性都是件很不幸的事,終究幸與不幸,便是每個人心中感性與理性二者的博弈,這博弈不是要此二者分出勝負,而是在二者的激烈鬥爭中獲得平衡,人才可能獲得幸福
我雖然仍更喜歡陀翁的小說多一些,可托爾斯泰的理性及對事物的洞察力不輸與陀氏對人性善惡的分析,因此更具有現實普遍性。。
讀的過程中我曾以為這部小說也甚至可以改名為康斯坦丁·萊溫,但是仔細一想,所有其他人物的故事都沒有安娜·卡列尼娜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矛盾衝突那樣強烈且具有代表性,所有人物的幸,都是他們不幸的反襯。托爾斯泰那些安排給某些人物預見性、先知性的論斷,尤其借謝爾巴茨基公爵之口闡述的對人物的判斷,也並非憑空架設,生活中就是有一些這樣思想深遠的人,他們能夠洞察到他人的本質,然而,人們卻往往視而不見。
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栩栩如生這個略顯俗套的詞匯我多年都不願意用來形容任何事物,可在讀托爾斯泰的時候我深深有這種感覺。
如此的長篇巨著,在托爾斯泰筆下竟然也毫不啰嗦,即使這個版本已經是800多頁,密密麻麻的小字遍佈紙張,可是在閱讀過程中你會發現,一些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情節、過程,托爾斯泰通通省略,甚至一筆帶過都不需要。
這才是大師,那些細節沒有任何意義,甚至禁錮了讀者的想像空間。
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狀況和如今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現狀,可鏡鑒之處太多太多。
倒不是說如果不是這樣的時代就不會出現不忠的妻子,也不是說一定要在這樣的時代才會發生純情少女如基季,甚至她善良而又沒什麼見地的母親也會被弗龍斯基這樣的風流紈絝子弟所迷惑這樣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在那個時代和我們的時代裏,人們都沒搞明白自己在尋找什麼,自己要的是什麼。
感謝瓦蓮卡,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讓基季能夠不斷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只是並非宗教才是讓人找到自我歸宿和平靜的唯一途徑。
還剩下一些沒有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就快要臥軌,逃避這一切是非紛擾了。
安娜·卡列尼娜這個人物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雖然托爾斯泰描述她是帶一些負面色彩,然而,她並不可恨,卻令人痛心。
也許這樣的形象塑造比起大是大非的說教,給當今中國社會中的人心帶來的啟發要更為深遠。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爱与痛的边缘

合上这本厚重的小说,我闭上眼睛慢慢进入了无意识的状态。在这个深秋的午后,我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在梦里,出现俄国上流社会的舞会,金碧辉煌的大厅,幻彩流光的各色华丽服饰,人头攒动的一派热闹但又极具风度的舞会。一个身穿黑色低胸礼服的少妇,小巧精致的脸上有着白皙紧致的皮肤,温柔婉转的神情,顾盼生姿。镜头切换,她正在和一个英俊高大身着笔挺军装的男人跳华尔兹——是Swan Lake Waltz(天鹅湖华尔兹)的曲调。军官温柔的目光像一张柔软又黏人的蛛网,一丝一丝将少妇裹入爱情的巢穴……我挣扎了一下,但是怕惊扰这美丽的一刻,瞬间我来到了一片白桦树林,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贵族男子在和一个农民模样的老实人交涉,他们说话声音不大,我能看到他们的嘴唇在翕动,最后,那个中年贵族应该已经顺利地出售了这片属于他的茂盛的白桦树林并且卖了个好价钱。他缓缓地回过头,我依稀看到他饱含沧桑的脸上浮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感觉仿佛是找到了永恒生命意义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品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带着我的疑问来读这部经典名著,我找到了答案,却发现列夫·托尔斯泰在探寻另一个更加深刻的命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为了什么而活?
书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句颇有宗教色彩的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从这句话里我读到了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无奈又崇高的“命运”观,渺小的人类将所有的不幸寄托于上帝,相信上帝会公平公正的处置让人冤屈的罪恶,惩罚违背基督徒精神的人类。由此可见《安娜·卡列尼娜》这本小说所探讨的不仅仅是俄国上层社会女性摆脱社会伦理的束缚寻求真爱,更是由此衍生出来更加深刻的主题:在历史不断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人类命运的归属,和个人生命的自我救赎。
读完整本书,我最想探讨的就是女主人公安娜的命运中两个关键词:爱情与幸福,以及列夫·托尔斯泰想要诉说的真理。
首先在小说中,有两条主要的线索贯穿全篇:安娜冲破与卡列宁长达八年的婚姻,与年轻军官弗伦斯基陷入热恋并与之结合,最终难以背负社会舆论压力卧轨自杀。而另一条是俄国贵族农奴主列文和公爵小姐基季一波三折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以及列文作为地主对时下农奴制度的不满与改革的憧憬,但是囿于现实止步不前的困窘。
两条线索,代表了两段不同的爱情,以及两种不同的思想火花,两种不同的命运。
安娜,在整本书中最饱满鲜明的形象,被列夫·托尔斯泰赋予了非凡的浓墨重彩。她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她有情欲也有理想,她既有聪明理智的头脑又有丰富热情情感,她既扮演好了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又无法克制爱情之火的燃烧,她既是坚强又执着的反叛者,又是脆弱又无助的众矢之的。
她与卡列宁的婚姻是包办婚姻,他们之间是没有爱情可言的。安娜在大他二十岁的卡列宁身上寻求爱情和生活的存在感是徒劳,因为卡列宁醉心政治,不解风月。安娜活力的生命在这个冰冷无生气的家庭一点点地被平静的消耗掉,这算是一种安稳的“幸福”,优越的物质条件,尊贵的社会地位,是上流社会才貌双全的宠儿,有一个听话可爱的儿子谢廖沙。可是当安娜在莫斯科的火车站偶然遇见渥伦斯基的那一刻起,她身上无处安放的“过剩的精力”终于找到了归宿,一个同样有着俊美外表,过人才智,善良正直的军官一下就抓住了安娜的心,他有安娜所喜爱所想要的一切,这才是真的爱情。而渥伦斯基对这段感情从最初的虚荣心到后来端正态度,原意为这段恋情开枪自杀,祈求卡列宁的宽恕,以及后来抛弃升官加爵的远大前程带着安娜离开俄国私奔到意大利,渥伦斯基是深爱安娜的,可是他却不能带给她永久的幸福,安娜的生活也不断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经历进退两难的艰难时刻之后,最终她熬不过被逝去爱情击垮的灵魂,她唯有选择将生命结束在两人相识的车站,她希望得到主的宽恕从而得到最终的解脱
在安娜与渥伦斯基的这段爱情里,安娜的性格、形象逐渐的饱满,散发出内在的张力。及至此时,她已经不在顾忌名声甚至可以抛弃心爱的儿子,成为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因为她找到了生命的真谛——爱情,跟渥伦斯基在一起才是她应有的“幸福”生活。可惜这段幸福的生活短暂的,因为这是全部建立在“爱情”上的“幸福”,“爱情”作为基础,又是脆弱不堪一击的,没有责任感的约束,渥伦斯基的逃离将安娜拉至痛苦的边缘。
而另一条主线,基季和莱温的结合代表了列夫·托尔斯泰理想的幸福家庭。其实书中有写到,莱温和安娜是同一种人,走的不同的道路却是向着一个方向。我思索了一下,安娜和莱温所追求的都是人类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先进文明的思想观念,而二人结局的不同是因为安娜将个人命运的斗争付诸脆弱的爱情,而莱温则用劳动和探索,预测到了贵族阶级即将灭亡的历史步伐,在经历了得不到爱情的抑郁期,最终视野豁然开朗,他明白了理想的幸福——带着理性的头脑和悲悯的良心顺应自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人最终还是不能超越底线还幸福的活着,这也是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安娜只能毁灭的原因。经历过无数日夜痛苦探索的莱温最终寻得了活下去的勇气,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人生不过就是一首交响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乐章,有不和谐的音符也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就像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当冬天来临,春天也不会太遥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列文追求的善和安娜的非善终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2014-9-28
joan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对与错

现在仍记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那时候心智不够成熟,对很多事情都简单地以是否道德来评价。当我刚开始看到安娜出轨时,我内心的道德巨人立马跳出来肆意地指责安娜,觉得她是个坏女人。那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已婚女性是不能够出轨的,任何出轨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因而是错误的。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慢慢地了解了安娜对爱的追求和她不幸的婚姻后,我对安娜的态度由批评转为同情和理解,安娜其实并没有错,一个女人想要从沉闷的婚姻中跳出来有什么错呢?一个女人想要真正的爱情又有什么错呢?头第一次,我发现自己错了,有些事情用道德去评判是无力的,也是不应该的。没有人能够完全体会别人的处境,我又怎能很自信的认为我在别人的处境下不会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呢?很多事情我之所以没有做,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而仅仅因为我很幸运而得以避免。
PS:精彩句子
1.人世间的情欲能抵制固然纯洁无比,如果没有,我也曾纵情快乐。
2.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3.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4.每当我想到我不是今天死就是明天死或者我总有一天会死,很多事也就没必要那么执着。
5.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6.托尔斯泰:“有人徒劳地把人想象成为坚强的,软弱的;善良的,凶恶的;聪明的,愚蠢的。人总是有时是这样的,有时是另一样的;有时坚强,有时软弱;有时明理,有时错乱;有时善良,有时凶恶。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有时堕落、有时向上的东西。
7.每个人都满足于自己的智慧,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六):评安娜卡列尼娜

天性温柔热烈纯洁的女子,一丁点的感情倾注都会引起她无比热烈的回应,都会在她内心洁白的画卷上留下无限遐想的图案。
安娜卡列尼娜不是一个坏人啊,其实这本书中原本就没有坏人,不论是首先登场的那个出轨却永远挂着迷之微笑的斯捷潘,被抛弃被损害的丈夫阿克列谢,还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抚养一大家孩子们的母亲多莉,他们虽各有各的粉饰各有各的虚伪,却仍不失为完整的,有自己立身之本的甚至值得同情的人物,这里足见托翁心怀之宽广,悲悯之情怀。
还是说回安娜,即使托翁笔触细腻刻意保持冷静,她也是整个小说中托翁最欣赏的,用笔墨夸赞最不吝啬的人。故事中所有与她交接的人,都会以他们各自的视角赞同这个女人。而每次描写到安娜本人时,她的内心争斗和对情人丈夫之态度,也完完全全印证了她诚实正直的性格。这里仍然忍不住要赞托翁人物塑造之真实,前后全无矛盾不妥之处,实乃大师风范。一开始出场她劝解嫂子与哥哥时用词妥帖诚恳之至,理性与感性融合一处,瞧瞧她说的——"我承认,他告诉我那件事的时候,我还不理解你全部的痛苦。我只看到他,只看到家庭破裂了,所以替他难过。可是跟你谈过话以后,作为女人,我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看到了你的痛苦,我心里说不出替你有多么的难过!"这样的人儿,拥有自己温柔真诚的想法,并且坦率不做作地把它传达出来,仅凭这句话我就爱她!更不要提她在各种男性视角下的外表美了,哪个人会不爱她优雅善良的风度呢?她被弗龙斯基追求的时候,从一开始的触电到道德动摇到水乳交融一处,都没有错。她的教育她的环境不允许她做个荡妇,可是她的魅力却促使别人怂恿她犯错。道德是什么?是给智力低下内心意识淡漠的人的挡箭牌而已。是弗龙斯基有错吗?也没有,那个社会准许男性追逐已婚贵妇,并且把这种风流当做一种光荣。可是安娜是谁?是绝不自欺的安娜,是拥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安娜!那个毛头小子的冒失对象选错了人,酿成了一切悲剧的开始。安娜明白自己爱上弗龙斯基会为人所不容,但却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因为情欲的吸引也是一种不能抗拒的真实不是吗?这样的安娜,比起只会一个个接连生下孩子操持家务却非要维持无爱也无意义的婚姻的多莉强百倍,比起那个虽然温柔单纯但是连基本的判断力都没有任男人挑选接近以后便安于相夫教子没有任何想法的基季也强似百倍!她不是个堕落的女人,真正堕落的女人水性杨花欺骗丈夫,而她,在生下儿子8年以后才了解爱情的她,绝不允许自己欺骗自己,更不允许自己欺骗别人。她对丈夫产生了一种混合着不满愧疚的感情,最终对他产生了生理上的厌恶。既然厌恶,那就不能掩饰,既然厌恶,就痛痛快快的把话说开!安娜不愧是开口说第一句就能击中我的女人,办事也是令人敬佩,她说了出来,逃了开去,别人怎么看她她无所谓,她不像丈夫阿克列谢那样冷漠,净想着如何挽回名誉,她也不像她哥哥,可以任凭自己做错了事再什么都没有发生似得回到伴侣身边,她要的是真正的生活要的是不愧对自己。她的情人弗龙斯基也是个好小伙子,也许他没有想到这段风流韵事会搞得如此下场,但是他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没有始乱终弃,书后面对他的评价“自私”实在是不应该!最后他们的感情走向猜疑和破碎,仍然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有人说,女人不应该完全投身于爱情!可是请诸君睁眼瞧瞧,她们不在家庭里聊聊闲事,教教孩子,还能有什么建树?没有了,多莉便是明证,她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家庭中去,忍受着接连不断的怀孕,操持着家庭繁杂的琐事,她的才能仅限于此,并且容貌稍有褪色丈夫便色衰而爱弛。她被困住的样子不是安娜这个水准的女人能够忍受的。安娜最大限度的发展了她自己,她读书,文笔甚至可以写儿童作品,她读建筑学,对建筑的见地也是不俗。然而这一切也是为了增加她和弗龙斯基之间联系的纽带,女人不允许获得家庭之外的一方天地,她看到弗龙斯基出去赛马,看到他参加政治集会,这些地方都是男人的舞台,而付出了这么多,早已为人不齿的她,舞台却只有弗龙斯基的心而已,所以她会抓狂,会妒忌,握紧什么的需求已经类似病态,这是社会给她的病,不是她自己想要的。弗龙斯基始终在安慰她,却真的大概理解不了她,她明白自己吸引他的地方是为外貌,便更加精心装扮,这样流于外在缺乏沟通而且被人不容风雨飘摇的感情,因为彼此为对方牺牲的太多而逐渐消磨,也是可以理解的。
唯一一点表示出安娜的不足的地方,大概是她对故事另一方主线的主人公莱温的态度,小说双线并行,结构清晰,不过谈讨俄国土地改革和地主矛盾内心的莱温线我却没什么大感觉,莱温是个自我意识很强的家伙,常常害羞,内心戏非常足,那种对妻子的爱让我觉得其实与合适的人相爱也是一件令人变温柔的事情。这两人虽然在书中反反复复来回出现并且交际圈重合,但却只见面了一次。那一次,安娜使出浑身解数去展现自己的魅力,他也深深受到安娜的吸引。在我心里,安娜不应该这样做的,既然她忠于爱情,追求幸福。可是,相近的人会有强烈的共鸣,莱温从一开始见面,就心里揣测弗龙斯基恐怕不能真正理解安娜,弗龙斯基是真诚厚道的小伙子,但是比起更加温柔细腻的莱温却是差了一筹,更何况,莱温和安娜两人都要的是纯粹的心灵生活,想要做坦坦荡荡的人啊。这样一想,这两人一见钟情似的破坏道德的情愫便变得更加必要更加丰富了人物形象了!他们的内心诉求如此相似,可作为一开始就把命运设定为相夫教子的女人,这样的愿望注定无法实现,因为女性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金钱,她不能离开社会舆论,更不能离开丈夫的影响力,安娜试图用点点力量去撼动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下场。作为男性的莱温,诚然在农场的劳动中在家庭的幸福中获得了短暂的安逸,但他仍然被追求生活的意义这一命题缠绕,他思考他与农民的关系,他思考他如何对待他的妻儿,这些思考也并不为人所理解甚至时时引起他的困扰,但他仍有去践行的力量,因为他在社会上被视作完整的人来看待。
如今会更好了吗?难说怎样,但是,我想骄傲地说,我也是安娜这样的人,不过外貌魅力大概不足,并且写的兴起又晚睡觉皮肤不好了。是的,外在环境诱惑很多,有人试图给女孩子们指出充满享乐的捷径,沿着这条路滑落下去,猛然惊觉想再抬头往上爬,就全是打压之声了。多看看多想想罢,亲爱的们!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七):卡列宁是个好男人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我想我爱上卡列宁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八):一本以一个女人名字命名的万象之书

如果只有安娜的故事的话,大概这本书只有三分之一厚了。书中安排了不同的爱情:达利亚与奥布隆斯基,基季与莱温,安娜与丈夫,莱温哥哥与妓女,安娜与弗龙斯基,差一点结婚的莱温哥哥与基季朋友(真的记不住名字啊哭)。平淡的、纯真的、懵懂的、犹豫的、热烈的、禁忌的与不知该不该称之为爱情的爱情在书中一一展现,读着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不同的爱情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这些爱情通往的结局无非两个:或是平淡无奇的生活,或是刻骨铭心的破裂。

大文豪不仅写爱情故事,也写哲学,也写政治,经济,宗教,会俄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请收下顶礼膜拜的膝盖……其实比起爱情主线,我从书中各个人物探求自我,探求自我与生活的关系的思考中受益更多。原来自以为只自己一人烦困不已的问题,早早有人思考解答了。

或许是有了经历,我对安娜的种种行为和思想几乎全都理解,太可怕了几乎就像看到了从前的我(虽然不是反伦理的爱),真的没有体会过爱情的人可能会斥责安娜,可是那真真是沉如爱的深海的女子的心理啊。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男人居然把恋爱中的女人从开始的兴奋到憋屈爆发的整个过程写的如此细腻自然…天啊…除了茨威格就服他了…

喜欢的句子:

答案没有找到。只有生活能给他一个广泛的回答,可以用它应付所有无解的难题。那就是:去过日常生活,把烦恼丢在脑后。

他不敢盯着她,就像不能长时间地盯着太阳,但即使不望着她,也能像感受阳光般感受到她。

你是一个纯正的人。你自己有纯正的品格,便希望全部生活都是有纯正的现象组成,这是不可能的。生活的一切妩媚多姿,一切的美都是由阴暗面和光明面组成的。

你太委屈太气愤,对好多事情都看不清楚了。

起初,安娜确信自己对弗龙斯基放肆的追求感到不满。但是从莫斯科回来不久,她去晚会以为能见到他人然而他却不在时,她便怅然若失,因此她终于明白,她一直在欺骗自己,他的追求非但没有使她感到不快,反而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乐趣。

他心中的感受,就像一个人在横架深渊的桥 安步而过,忽然发现这座桥梁已经被架空,下面就是无底深渊。这深渊就是生活本身,这桥梁则是他置身其间的人为的生活环境。

他千方百计要她做出解释,她却总是装出一副乐呵呵的困惑不解的模样,在他面前筑起一道穿不透的高墙。他俩的关系表面上一如既往,骨子里却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风停了,接着就是灰蒙蒙一片浓雾弥漫,像要掩盖自然界变化的秘密。浓雾中,春潮涌动,冰块发出碎裂的响声开始漂移,泛着泡沫的浑浊的河水流的更湍急了。从傍晚起,浓雾消退,乌云团团四散,天气放晴了。

她并不摒弃她所了解的一切,但是她懂了,她原以为自己想做怎样的人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其实那是自我欺骗。她如梦初醒,觉得要保持她想达到的那种崇高境界而又不做作和自夸,那是多么困难。

弗龙斯基发现他身上唯一的变化是他脸上始终焕发出一种沉静的容光,这种荣光是那些获得成功并且确信这一成功会博得众人赞扬的人常有的。

可是从与莫斯科一路跟踪她的时候相比,他离幸福远的多了。当时他认为自己很不幸,但幸福就在前面;现在他却觉得最大的幸福已经过去了。她已经完全不像他最初所见到的那个女人了。

他突然觉得他痛苦的根源现在成了他精神上欢愉的源泉,而过去他斥责、怪罪和憎恨的时候觉得无法解决的那些事情,现在,在他宽恕和爱怜的时候就变得简单和明确了。

自由?干嘛要自由?爱情就是幸福,以她的心愿为心愿,用她的思想去思考,也就是毫无自由,这就是幸福!但是,我了解她的思想、她的心愿、她的感情吗?

尽管弗龙斯基完全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但他并不感到十分幸福。他很快就觉得夙愿实现所给予他的幸福与他所期盼的幸福相比仅仅只是沧海一粟。人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愿望的实现当作幸福。

每张脸都是他经过反复摸索,一再修改而画出来的,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张脸都曾给过他如此多的痛苦与欢乐,这一切,在用他们的眼光去看时,他就觉得好像全都是庸俗的千篇一律的东西。

莱温很幸福,但是开始过家庭生活后,他时时会发现这全然不是他所想象的生活。他时时都有一种感觉,仿佛原先他在岸上观赏在湖面上平稳航行的小舟,现在则亲自坐到这艘小船上。他意识到,光是不摇晃地坐的稳稳当当的还不够,还要时刻不忘地考虑该驶往哪儿,脚下是水,必须划船,不习惯划桨的双手会感到疼痛,这活儿看起来轻松,但做起来虽说很开心,但其实也很吃力。

从前,在独身时,旁观他人的夫妻生活,看到别人操劳、争吵,他只会蔑视地暗笑。那时他认定,她未来的夫妻生活中不仅不会出现任何类似的情况,而且他觉得就连所有的外在形式也应该同别人的生活完全不同。情况突然变了,他和基季的生活不仅毫无特色,而且恰恰相反,全由那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构成。尽管莱温认为自己对家庭生活有着最正确的见解,但他还是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情不自禁地仅仅把家庭生活想象成享受爱情,任何东西都不该妨碍这一爱情,家庭琐事也不该使人忘掉这一爱情。

一个心怀不满的人不为他所不满的事责怪别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那是很难办到的。

假如一个人知道没有人来阻止他改变姿势,那他就能用同一种姿势盘腿坐上好几个小时;假如一个人知道他不得不这样盘腿而坐,那他就会痉挛,两腿就会抽搐。

家庭生活中要采取什么行动,必须是要么夫妇感情完全破裂,要么夫妻生活和和美美。如果夫妻关系还能凑和,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行动。许多家庭年复一年过着老一套生活,夫妻双方都感到厌倦,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感情既没有彻底破裂,也没有和睦融洽。

造成他们夫妻不和的那种怨恨情绪,不是来自于任何外在原因。这种怨恨来自于双方各自的内心。在安娜看来,他整个人,包括他的行为、思想、愿望,以及他的整个心理和生理特点,都集中为一点,就是爱女人,而这种爱她觉得应该全部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但眼下这种爱日趋减少。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九):浅评《安娜卡列尼娜》

擅长描写心理的作家总是使我很敬佩,要么是聪明,洞悉人的心思,要么是自己本身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尔卡季奇不后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没能很好的瞒过妻子。人在做错事以后,被揭发的那一瞬间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吧,毕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后果,在乎的程度不够而已
一个极力想要装出眼里坚决,却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个想要装出温顺可怜,却依然容光焕发。
“装”就已经把两人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活动很显然的描绘了出来,这场景,其实不少见,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虽然阿尔卡季奇努力想要做个关怀备至的父亲和丈夫,但他怎么也记不住他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他有独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这种方式过活。
阿尔卡季奇为什么这么讨人们的喜欢呢,因为颜值高呀,书上说了,即使没有愉快的谈话内容,看见他人们就觉着高兴
基蒂是个太过显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岁月沁涤而充满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却在表面的浮华下又多了追逐危险的心思。安娜历经世事的美丽与哀愁对弗隆斯基有种近乎离经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会里的场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动,几场戏,如果此处拍成电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诚的,怀着满腔赤诚,愿意放下一切与安娜奔走红尘
关于赞美作家
托尔斯泰对列文亲自参与割草的描写实在是厉害,那一段看完,让我油然而生起一种归隐田间的愉悦感。按时节劳作,任汗水挥发,在他的的笔下,一切都实在是惬意!
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这个人,但看书到现在,也许列文是最大限度对自己的投射吧,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感情,和对农民的赞颂。这种赞美又和谢尔盖因为新鲜感和对城市的厌倦而产生的赞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农民,和土地是天然一体的。
作家大概都是逻辑很强的人吧,书中多次出现颇具冲突性的辩论,设计政治,哲学,伦理等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写出对立双方的缜密推理,不得不让人倾叹。
关于阿列克谢,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谢说过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由他去打;有人夺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阿列克谢的内心世界,我不予置评,只能说成体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谢虚伪么?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严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则,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说过“阿列克谢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呢”。
披上追寻自由的外衣就会高尚一些吗?我不认为安娜优于阿列克谢。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孔儒思想被视为正统,且经久不衰,被社会普遍默认为是对的?大概是有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吧。但又是谁给社会进步定下的笼统定义呢?思想原本是不趋同的,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诡辩论的坑里。
阿列克谢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为以后,他对多莉说过:“我倒宁愿还有怀疑的余地。我怀疑的时候,固然很苦,但却比现在好。我怀疑的时候,我还有希望;但是现在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还是怀疑一切。我是这样怀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儿子,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儿子。”这是他第一次把内心的煎熬告知于人。纵然他是自私的,却也实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耻看到后来也说得通了,阿列克谢明朗的,平静的态度感动了他,使他自己愈发渺小了,他感觉到一种更高的,像是有他这种人生观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耻,屈辱,有罪,而且被剥夺了涤净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坚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为伟大的自由爱情,而当他的这份感情由于阿列克谢的原因,使他明白太过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时候,就像一直以来信念的崩塌,这份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后选择卧轨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见面时有人被火车轧死相呼应。她带着对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惩罚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车轮轨道上。最后一瞬间,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惊讶于自己的行为,想要站起来,却来不及了。
所有的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全都熄灭了。
这一处,使我想起魂断蓝桥里费雯丽在滑铁卢大桥上绝义无反顾的脸,车水马龙中带着同样绝望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影视形象
作为一本经典小说,自然是有很多个版本的影视剧,苏菲玛索和费雯丽都演过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说了,她不太符合我对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实费雯丽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里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的的美人
作者 土豆儿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十):爱与灭

今天我用四个小时的时间
将《安娜·卡列尼娜》读完
默默的感受着属于俄国人讲述悲剧的方式
一种沉痛的 喧嚣叫喊的方式
我涉猎太浅 或许无法领悟其精髓
但就人物刻画方面 我给满分
因为其人物形象实在让我无法概括
他将每一个人物都写的极为复杂
无论从人物心理角度还是人物行为角度
我能感受到其纠结的 矛盾的思想情感
安娜在爱情中的激动与患得患失
我都能体会 她的疯狂 她想为爱献身的不顾一切
让我在心里感叹着
她究竟是毫无顾忌的活着 还是作
如今我们对爱情的看法各有不同
有人视爱情为珍宝 有人视爱情为粪土
“哦,不要说这令人讨厌的词语”
有多少人厌恶它 却又渴求它 等它到来时 却又逃避不开
而当一个女人 将爱情当作她生命一切的时候
便造就了她的毁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