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纸之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和纸之美读后感10篇

2017-11-12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和纸之美读后感10篇

  《和纸之美》是一本由[日] 柳宗悦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纸之美》读后感(一):《美在于心》

本书制作真的很精美,每翻一页我都带着一点紧张的气氛,好像我手上拿着的就是传说中的和纸,当然了,其实并不是,但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会小心翼翼起来,因为这里面的内容都渗透者工匠的心,并且在书里面还夹杂着两页真正的和纸,问起来有一股芬香,可惜我对味道不敏感,不能讲明白到底是什么香味,这个需要你们到时候自己来鉴别了,但是上面的花纹真的很漂亮,摸起来跟正常纸倒是差别不大,稍微一抖动又有清脆的声响,声音很干净利落
书中的内容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单,但是意在文外。这位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用质朴纯净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和纸的世界,这里有着纷繁复杂的制作流程,这里有着古老而神秘的传承,这里有着一代又一代为了和纸的流传而付出一生的人。其实最令我觉得值得敬佩的就是日本对于自己的这些历史文化传承有着非常高的重视程度,而这些匠人们不需要担心手艺失传,也不需要担心一日三餐,他们只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爱好当中,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根本不存在寻找初心的问题,因为他们从未走远。
本书中的插图也很漂亮,配合着介绍和纸的文字,相得益彰。还有书中对于和纸的几种介绍,都在书中用图片表现出来,如黄金纸的纯净,如惜福纸的寓意,还有原色褚皮纸的本真,都让人眼前一亮,并由衷的让人从心底感到喜欢,就像作者所说,这些纸有时候确实难以下笔,总感觉会破坏这些纸张的美感,想要永久的珍藏起来,然后过百年之后看着他们染上一些岁月的气息,光是想想都觉得完美
还有书中对于制作的一些大致步骤都有用简笔画画出来了,看起来既有文艺的感觉,又看出了一张纸从无到有的艰难,要经历如此多的手续,并全是手工制作,其实我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手工制作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你能从作品中感受到制作人的匠心,不论是什么作品,看着那精美的成品,你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制作的不易,所以才更加喜爱与珍惜
本书厉害的地方在于写出了和纸的朦胧之美,通篇作者其实并没有用什么浮华的词来称赞,但是看完后我们却在心中留下了如此之美的印象,这就是作者厉害的地方了吧。

  《和纸之美》读后感(二):和纸之美

在人类漫长而又曲折的文明史中,纸张无疑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它令文明得以广泛传播,令书法绘画艺术得以飞扬,将文明的种子撒播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而造纸技术的不断传播,也令纸与各个地域的风土及原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魅力的纸质与特性。和纸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与独特民族风情的事物。而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饱含深情与热爱写就的《和纸之美》则为我们展现了和纸的魅力。

和纸无疑是美丽的,书中展示了各种以和纸完成的书画作品,而作为一件艺术品的载体,我们似可触摸到和纸的质地与纹路一般,作者就从这份美丽开始说起,《和纸之美》包含了柳宗悦先生不同年代的《和纸之美》、《和纸之训》、《和纸十年》三篇文章,以及特别附录的四篇有关和纸与民艺的文字,分别介绍了和纸的美丽之处,和纸制作的原材料,制作和纸的匠人以及和纸背后所指代的日本精神,最初的版本中还附有珍贵的和纸制品引导读者去发现和纸之美,可看出作者的自豪之感,如数家珍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造纸术,辗转传到日本,却使造纸与这片土地结合在一起,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造纸术与日本独有的树种、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资源相得益彰,和纸所拥有的特性,就像日本民族的特性——洁净、温坚强,同时充满特殊的情趣。而且和纸参与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塑造日本生活形态的重要要素,这或许就是和纸能够延绵至今的原因吧。不同的和纸由于材质的选取、以及制作的差异充满了个性之美,甚至是阳光的照射,也对于纸张有着不同的影响,就像日本人所说的“一期一会”,每个人在不同时候制作出的和纸,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日文中,字音与“神”相同,可见出人们对于纸张的敬畏与喜爱之情。

和纸在日本历经1200余年,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生活的各方面之中。纸联接了艺术与生活,自然与社会,纸张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却又充满了自然造化之美。或许阅读了这本《和纸之美》,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自然的美好,手作的珍贵,以及逃离现代工业化批量化与简慢的快乐。柳宗悦先生由于收到的李朝陶瓷器而深受吸引,终其一生致力于发现民艺品的实用美学,在这本书中,作者同样传达出这样一种精神——对于自然的依存,对于民艺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热爱。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会惊叹于书页材质的洁白熨帖,装帧制作的精美,书中附有多篇书画作品,以及古代和纸的制作过程,从楮树的种植到和纸的制作,可以令人体味到手作的艰辛与快乐,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触到了那个年代,以及逝去岁月中,手工劳作的从容幸福,和纸是美丽的,但是它所代表的对于民艺的执着,同样令人神往,或许籍由《和纸之美》,每一个人都能打开一扇通往美的大门。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和纸之美》读后感(三):感受和纸之美

文/河北小珊 评《和纸之美》
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不同于甲骨、竹片的笨重,缣帛的昂贵,纸以一种轻盈的姿态登上文明的舞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纸通过高丽传到了日本后,以日本独特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产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和纸。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设立了官方造纸工场,于是日本的纸在关西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和纸经历了1200年漫长的历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许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纸普及的今天,和纸仍是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和纸在现代艺术领域也展示了新的魅力,活跃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关西作家们倍受世人瞩目。
《和纸之美》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所作,他为和纸四处走访,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和纸传统的惊叹及爱惜之心。柳宗悦设立了日本民艺馆,向大众倡导民艺之美,娓娓描述和纸“用之美”,这也是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致敬及延续创新的渴求。
本书包含三篇内容和四篇附录,从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和纸的美丽之处,也了解到和纸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匠人们和和纸背后的日本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设计很美,纸张也很美,颜色微微泛黄,质地优良,触感舒适,这让我想起书中的一句话:好纸惹人怜爱。惜纸加深人们对自然的敬念,以及对美的爱怜。的确是这样,好的纸张是有生命、有气质的,就像美好的人、美好的建筑、美好的其他东西一样,不容冒犯,不容糟蹋,它的美能让人自发的生出怜惜之情。书中还附赠了大量和纸的图片,以及两张真正的和纸。如果说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直观的欣赏到和纸的美,那么这种欣赏更像是隔着橱窗欣赏,只观其形却摸不到。而两张和纸让人从视觉、触觉上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和纸:图案由和风的花纹、雨伞、花朵构成,用特殊的工艺勾勒上金色的线条,摸上去有若有若无的立体感,闻上去有淡淡的香味,说不出什么味道,但是能感受到一种气质的东西,一种和纸张很搭配的气质!这种美让人沉迷!
美的事物很多,有的保留了下来,有的随着时间慢慢消逝,这是很令人痛惜的!由此可见,传承真的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而拥有传承责任感的,又为此付出行动的人真的是伟大的人,也是在传承的路上最最需要的!

  《和纸之美》读后感(四):“虚拟时代”迷恋纸质美感

1.
那天,美女同事帮我在淘宝上挑选了几个笔记本,她说好的信纸伴随好的运气。的确,她如愿的考上了上海一所高校的研究生,这个学期就要去远方求学了。
远方是一种魅惑,但大部分工作多年的人能跳出现有的框架,需要太大的魄力,太多的决绝。她说,她至今还保留着大学时代买来的信纸,越美丽的纸,越不敢草率使用,随着时间的流逝,竟染上了寂寥的色调。
对纸的眷恋,让她对生活有一种超乎平常人的敏感。在电子媒体盛行时代,她还坚持着纸质阅读,恐怕不只是怀旧,更是对初心的一份保留。
2.
     回想工作这些年,读书笔记本大大小小都有几十本。虽然不是什么上等纸张,上面记载了人生最好的八年。如今,再翻出这些笔记,密密麻麻的字抒写了激情万丈的青春梦。
     那年去扬州游玩,在闹市中的某个街道,寻觅了一本迷你笔记本,如获珍宝。赶忙寄一份给文友霞,所传达的也无非是扬州这座城味道。在纸的映衬下悠游内在时空,即便有些时不我与,倒也无妨了。
3.
    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网上阅读已成为时尚。我不排斥电子阅读,但更青睐纸质书本。书是自己的,插上书签,做好标注,掩卷再读,像与故友见面,热情而迫切。
手抄的笔记为何温润?明明是天然的颜色,经过岁月的沉淀,为何散发着迷人的韵味?冬天的水为何能保护笔迹?为何毛边纸更有风情?我想,答案不解自通。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最能体现自然的恩泽。
手抄纸更能体现这种恩泽。而日本就是世上手抄纸技术保留很好的一个国家。
看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和纸之美》,感叹他对和纸的挚爱。与纸接下了十年的缘分,从最开始出版书到深入了解和纸,再去调查订购石州半纸,制作《工艺》七期的线装书。
因此,那十年里,柳宗悦经手的和纸超过一百万张,这还不包括卷纸、信笺、信封、稿纸、名片、裱框纸、笔记本等。在纸上的投资,常让他阆中羞涩,而在工作上获得得喜悦心灵上得到的富足,足以弥补物质上的缺憾。
4.
  看完全书,我想到的是柳宗悦先生对天然材质抹不去的着迷。这也和中国书画表现得意趣一致,墨液在皮料中渗染,在稻草纤维中沁润。
   在这个求快、求新的虚拟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又有几人?看似单薄的一张纸,如有生命,性格情怀也大不同。雁皮纸、宣纸、手工纸、黄金纸、惜福纸、和纸,这些书中提到的纸质名称,大家又接触了多少呢?
  好纸惹人怜爱,惜纸透出了对自然的敬畏,还有对美的爱怜。
 “美纸招来美梦”,愿你掩卷遐思,美梦不断,梦想成真

  《和纸之美》读后感(五):工匠精神的美与诚

初识柳宗悦源于他的儿子柳宗民的作品《杂草记》,因为从小喜欢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所以看到这套书的时候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阅读背景资料时了解到柳宗民的家庭背景,知道了他的父亲柳宗悦是日本的“民艺之父”,大哥柳宗理子承父业,和父亲一起致力于民艺运动,对当代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都获得了日本“文化功劳者” 的称号。当时对民艺没有过多的认识,直到看到这本《和纸之美》。尽管只是浅尝辄止的了解,但柳宗悦对于民艺的热爱及传承工匠精神的执着深深感染了我,想必正是因为他对于传统实用美的追求,使得自己的孩子也承袭了他对美的追求,在各自的事业和爱好中也有所成就。

以接受别人送给他的一个陶瓷礼物为契机,柳宗悦逐渐对传统艺术中的美有了极大的兴趣, 经过多次、大范围的田野调查,柳宗悦提出了“民艺”(即对民众的工艺的精炼),并与友人一起拉开了民艺运动的序幕。自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柳宗悦逐步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民艺学和工艺学方面。他认为:“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之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同影子离不开物体那样,人们的衣、食、行、住也离不开工艺品。没有任何伴侣能够以这样密切的关系与我们朝夕相处。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只有把美与生活统一起来的器物才是工艺品。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所有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的文化,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

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位日本老人是陶艺制作者,位列“人间国宝”,在自己的小孙子到家里来玩时送给他一套陶具使用,家里人怕孩子调皮打破很少拿出来使用,老匠人知道后不以为然,说道:“不过是日常使用的物品,不应抹杀了它的本质。”于是家人才放心的使用起来,好的物品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也更能彰显它的美和制作出来的价值。如同民艺,是实实在在的美,深入田野之中,经过生活磨砺过的美才更为隽永。在我的小学时代,当时的人们还会写信,同学朋友间的鸿雁传书是我的一大乐趣,除了字体,大家对信纸也会格外在意,会特以收藏喜欢的信纸,给重要的朋友写信时才会郑重取出使用。作为字的载体,信纸也传递了写信人的一些想法和心意。和纸也同样,体现了制作它的工匠的精心诚意和爱美之心。曾经看过湖南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有味》,里面介绍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小手工艺制作,如折扇、古琴、靖港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等,对于传统文化的怀念和介绍,对于呼吁保留传统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这本书,我对他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一些敬意,有着丰富情怀和优秀审美的人总是值得大家喜爱的。

本书着重阐述了和纸,包括制作工艺、纸品种类,作者对美的认识体会,以及对未来传统美发展的希冀。无论是相关从业者或者普通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作者本身也极为推崇工匠精神,因此行文利落,用语简洁,篇幅也不长,阅读感轻松愉悦。封面设计体现了日式传统审美“寂び侘び”,质朴洁净,书中展示了一些使用和纸的绘画作品,插图也别有意趣,书脊使用无订胶封可以180度打开书页,完美彰显了主题——好纸本身就是艺术品。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并珍惜传统之美。

  《和纸之美》读后感(六):最美的和纸

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随着造纸技术的传播,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文明不断的发展中,也使纸与各个国家的风土地域及造纸的材料结合起来,而形成了地域的独特的纸张。日本的和纸就是从中国引进了造纸术后,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日本的独特民族风格的纸张—和纸。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对和纸的研究,使日本的纸张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而他写作的著作《和纸之美》,为我们展现讲述了和纸的美和艺术魅力。
     《和纸之美》这本书字里行间在在流露出对和纸传统的惊叹及爱惜之心,也表现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致敬及延续创新的渴求。
     柳宗悦为了和纸四处走访,观察生活中民艺品的实用美学,提倡“用之美”,并开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鲜的民艺。于1936年设立日本民艺馆,不遗余力地倡导民艺之美,并被称之为“民艺运动”。

  《和纸之美》读后感(七):唐与和

前一阵看过一个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千年唐纸艺术》,用云母粉和粘土染料混合好,在雕刻好的木板上手工印刷纸张。用此方法印出来的唐纸美轮美奂,可以用来当拉门装饰,甚至星巴克都有唐纸作装饰。看的时候忍不住想,印刷用的纸是什么纸呢?刚巧这本《和纸之美》可以答疑解惑。

书中收入了日本民艺运动的发起人柳宗悦的关于和纸的三篇短文,附录中还有一些其他人的相关文章。书中采用大量图片展示和纸之美以及和纸的制作过程,暗香浮动,悦人心目。

中国纸于四至五世纪传入日本,日本对工艺及成分进行改造,根据日本民族的习惯就地取材。不同于中国的宣纸,和纸选用楮树皮、雁皮、三桠、麻皮作为原料造纸,这是传统和纸和中国的宣纸最大的差异。而中国的宣纸主要是由青檀皮混入稻草成浆抄制。

简单总结一下,书中提到的和纸种类(可能有遗漏):

细川纸:江户时代庶民用纸

鸟子纸:多用于画画、书法、拉门

仙花纸:又名仙货纸,比较厚,用于包装和雨具

书院纸:一般用来做外墙采光用纸、拉门专用纸

石州纸:产于石见地区,多用于拉门

檀纸:原料是采用古代制作弓箭的檀树

杉原纸:幕府时期的公务用车,加入了米粉,纸张轻薄耐用

典具贴纸:用来包装贵重物品、制版

楮纸:官方公务用纸

程村纸:程村是一个地名

绀纸:深蓝色的纸,采用纯结香材料

强制纸:又名纸子纸,适合书籍封面,加入了苟弱粉

间合纸:纸质柔软的大型纸,多用于纸拉门、屏风、书画

尘入纸:在纸浆里加入黑皮的装饰用纸

谁都不能否认,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文化非常多的影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作为留学生去唐朝学习,所以日本文化中有太多中国的影子,而中国相关的则称为唐,就像很多国家的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一样。

然而无论是中国的宣纸,还是日本的和纸,都因为时代变迁和承传断层,慢慢衰落下去。1982年,京都森田和纸铺的和纸还有900多款,等到90年代越来越少,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款?而中国造纸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又有多少款宣纸呢?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经收集过相关的资料,写过相关的书籍,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本书,介绍宣纸之美。

  《和纸之美》读后感(八):传统文化的古韵

传统文化的古韵

传统文化,在我们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是民间世代相传留下来的技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希望让诸多艺术手艺不要失传,不要进入博物馆,不要成为书本的纪念,要继续成为走街串巷都能看到民间艺术。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技艺也千百种不同,举例说,拿曲艺来说,京剧、川曲、豫剧、昆曲等等,我自己能叫上名来的许多种,民间手工业则更多,纸艺、编麻、吹糖人、皮影戏等数不胜数,全都倾注了中国独有的匠人精神。

在古代,大国风范的祖先们对周边国度照顾有加,对各国传输了大量的文献,以及传统文字,技艺,其中就有倭寇之国——日本。

对于民族仇恨我们暂且不言,可恨的对手必有可敬之处,日本之国对做事的精细程度是很高标准要求的,这本《和纸之美》中,号称民艺之父的精心匠人柳宗悦,用半生的时间,对取自于中国的纸质作品在日本发扬,使得日本传统文化加以传承。

关于纸,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其制造的工艺不同,纸张的质地也不同,在日本的纸张艺术里,纸的分类众多,雁皮、三桠、诸皮等,高贵的材料,其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后,得出的纸张悠悠婵香,质地柔和。

在实用性上,和纸的坚韧性是其他纸张无法比拟的,如此完美无瑕的纸张,是最适合作画的,和纸对笔墨的吸附性刚刚好,可以和专用的宣纸相比拟,同时,对彩色颜料的吸附度也恰到好处,让浓墨异彩至于纸上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让作品更加饱和。

在日本的民间艺术中,有种特殊图案的纸画,这种纸花更相似于我国的窗花,这是一种对纸张艺术上的创新之举,我国的窗花连同剪纸一起是门手艺,而此纸画则是不规则图形的图腾,其色彩仅有几种,主题鲜明,鱼塘、秋花、纸扇、枫叶、窗棂等单个或三两事物跃然于纸上,线条优雅,轮廓适中,使得纸画简约而不简单,有一定的观赏性。

日本的纸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也是世界性的共同问题,我们如何让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艺术技艺永远传下去,是人类文明的重中之重。

  《和纸之美》读后感(九):和纸的艺术

纸张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最开始的纸是中国发明的,后来通过一系列途径传到了日本之后,被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改造成了和纸。这本《和纸之美》就是介绍日本和纸的,任何东西在不同的国家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日本平时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和纸。作者把和纸说成是一件艺术品,以一种美的眼光去看待和纸,让我们认识到了日本的纸张文化。

好的纸却是能够使上面的文字或图画变得更加吸引人,这就像是背景一样,劣质的纸张,哪怕是再怎么好的内容人们在一看到封面时就会产生厌恶。日本对于一切生活细节都是很讲究的,本来是我们国家发明的东西,为什么在别的国家会得到质的升华,这其实有很多我们自己的原因的。国内对于很多产品的生产都是偷工减料,耐用性很差,唯有便宜是吸引买家的原因。我平时很喜欢买一些日本生产的小物件,但是之前确实没怎么关注过和纸,因为日本的作品在国内翻印之后就变成普通的纸了。

我对纸张一直很苛刻,因为我喜欢看书,但是从来都不看电子书。如果手上摸不到纸张的摩擦感,闻不到墨香,我就一个字也看不下去。书中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和纸,还展现了其制作过程,很多精美的图片都直观地体现出和纸工艺的精致。在日本,不仅一本好书会被称作为艺术,书本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对于和纸的使用也是很讲究的,这其中的学问是需要探究许久才会入门。

本来纸张就是让人们去记录文字,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和纸则是让这种记录成为了享受。并且和纸绝不只是为了美而生的,它的实用性也很强,质量更是没得说。日本是一个及其注重环保的国家,带着这样一个视角,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创造都是基于环保的。和纸就算二次利用依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制作的过程和普通纸相差不多,主要的差别在于材料。制作的时间很长,过程也很繁琐,这使得其更加珍贵。

和纸不仅可以写字,还可以做成屏风和门窗,这样的材质刚好和日本当地的环境相契合。在日本,和纸是十分珍贵的一样物品,并且很多传统的节日也都少不了它。这本书让我们了解了和纸的文化,从此对和纸产生了一种尊敬,这也让我们学到了一点,做什么事都要认真,都要有一颗匠人之心。

  《和纸之美》读后感(十):认真对待一张纸

纸,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物品,从学生时代起,我们就天天跟纸打交道,课本是纸做的,作业本是纸做的。步入社会了,走向工作岗位,我们也离不开各种资料、文件。所以说,纸是随处不在的,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件东西,很平常,似乎没什么特别,可是日本人不这么认为,有一位日本人叫做柳宗悦,他专门写了一本关于纸的书,名字叫做《和纸之美》。他不仅写纸,而且是在歌颂纸,歌颂它所独有的那种精神。

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不论在保留日本传统工艺美学及培养大众对于民艺用品的美感皆有所贡献,更对其后的创作者影响深远,包括柳宗悦的儿子、日本工业设计巨匠柳宗理。

日本人有一种职人精神,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匠心,它是指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日本人真的是非常认真,对待任何时候,因为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灵性,比如纸,也是有灵性的。这在我们看来是很难理解的事情,但是日本人却习以为常。不得不说,他们的这种精神还是非常令人佩服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日本的马桶盖,学生书包这么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为他们确实对产品倾注了心血甚至感情。

台湾中央大学艺史学研究生副教授巫佩蓉作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序,她在序言里面提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凡事讲究快,讲究电子化,方便快捷,可是纸质书也一定不会消亡。因为纸质书不止是保护视力,更重要的是把它拿在手上的那种手感,会让你觉得,嗯,这才是读书嘛。读电子书的时候,总是少了一点感觉,总想对着屏幕左点一下,右点一下。不能完全投入到书的内容上去。所以,读书还是一种传统的方式,特别是读纸质书。

当我打开《和纸之美》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点被震撼到了。这本书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纸的美。首先扑面而来一股清香,纸张的清香,其次是视觉上的冲击,虽然花花绿绿,但是真的很好看。什么是和纸呢?我之前只听说过日本的和服。度娘是这么解释的:

古代中国所发明的“纸”通过高丽传到了日本后,以日本独特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产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和纸。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设立了官方造纸工场,于是日本的纸在关西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和纸经历了1200年漫长的历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许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纸普及的今天,和纸仍是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和纸在现代艺术领域也展示了新的魅力,活跃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关西作家们倍受世人瞩目。

在《和纸之美》这本书中,柳宗悦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和纸的制作工艺,非常令人钦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和纸之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