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近观马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近观马云》读后感10篇

2017-11-12 22:17: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近观马云》读后感10篇

  《近观马云》是一本由史玉柱 / 冯仑 / 任志强 / 刘永好 / 江南春 / 李静 著作,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观马云》读后感(一):外星人—马云

       还记得09年大学毕业,为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当时阿里巴巴招行政文员,于是投了简历,没想到居然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阿里巴巴公司总部的感觉,职员忙碌却又自在,办公的氛围很是轻松。我的面试官是行政总监,一位说话异常温柔美女,嗖嗖的几个问题,便将我腹中可怜的几滴墨水搜刮的一干二净。面试的失利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也最终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也终于葬送了一个成为百万富婆的机会。
    拿到《近观马云》,迎面而来的是马云标志性的“外星脸”。书中汇集了冯仑、赵薇、任志强等商界、娱乐界的明星大腕对马云的评价。读罢全书,发现他们对马云的认识有很大的相似性:口才极佳,对未来的预测判断、抗压性强、重情义……从中我也知晓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必备的素养。
    我觉得14年的关键词 “马云”应该放在首位,先是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会所的上市,他一跃成为新的中国首富;疯狂的双十一,500亿的成交额,马云成就了数以万计的“败家娘们”;沉积了一段时间,以为马云终于要消停一会了,没想到关于京东的负面评论又把他送到了风口浪尖……
    14年年初的余额宝做的风生水起,连我这个一点理财概念都没有的人也知道把闲钱放在余额宝,单位同事茶余饭后聊的话题也都是“今天你余额了吗?”都在观望马云重新建构一个金融王国,可是好景不长,在几大国有银行的打压下,余额宝的优势也在渐渐萎缩,马云也很无奈的表示: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吧。
    对京东的负面评论,他发表道歉声明,自己朋友吹牛闲聊,没想到被意外公开发表,“防不胜防,下次聊天上澡堂”。他的无奈与机智让看客会心一笑,可人家京东也不是盖的,直接赋诗一首,“一马忽悠不见,我自躬耕而行。心怀虚无之念,不必妄自多情。”看来这段掐架暂时还不会停歇,就当这些商界大佬们娱乐我们这些看客吧,看来2015年,这个春节,不太冷。此次与京东的掐架,马云的回应可谓睿智恒生,也因他的回应越发喜欢他。也证实了在《近观马云》中几个商界大佬对他几乎一致的评价:表达能力极强,口才极好。
    马云,最终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帝国,我们不得而知,但就阿里巴巴目前的势头,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在他那个看似外星人的身躯里,又会爆发出怎样的意外和惊喜,这些都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观马云》读后感(二):偷窥首富的朋友圈

来源‖倪叔的思考时间
作者‖倪叔 (微信ID:nishu-think)
曾经听媒体圈的朋友讲过一则逸事:某年风头正劲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先生过生日,有相熟的媒体就策划了一次:媒体上的雷军拜寿,广邀雷系各子公司的CEO,以书信体的方式写一篇《我中心的雷军》。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媒体一开始上来找的自然是雷系中的头脸人物-赵钱孙李四位,但此举实有舔菊之嫌,既然混成头脸人物,各大上市公司CEO身份,自是爱惜羽毛不愿出面。
媒体一计不成,再生二计,勾搭了一个二线人物。二线人物得此殊荣,自是喜不自甚,带病之体在医院一边吊盐水,一边就把文稿写好,满篇溢美之词言下之意恨不得给雷总生猴子。
此稿一出,媒体也先不急上版,执之为柄,再给之前沟通过的头脸人物们过目一遍,果不其然,一线人物统统就范,公关部订单雪花似的来,一本满满都是各大CEO真情表白的“雷军贺寿”专刊已成,媒体自是赚的盆满钵满,大呼痛快。
其实此事也非雷军本意,奈何树大招风,他人借他行事而已。伟光正本为媒体虚构之假象,侧眼旁观与这等“真实的闹剧”之中领会社会真实法则,反倒有趣。
自马云登顶首富以来,倪叔就预料必有类似事情发生,果不其然。最近,集齐:史玉柱、冯仑、任志强、刘永好、江南春、李静、吴鹰、沈国军、沈南鹏、张纪中、赵薇、郭广昌12位大佬的书-《近观马云》现世。
本书倪叔前几天入手,周六的晚上,侧卧于榻的三小时就翻完了,觉得颇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看点一:看首富的圈子
互联网圈曾流传一个说法:谁是中国最有圈子意识的企业家,答案是马云。
马云有很多圈子,而本次出现的12个人,均能从中找到座次,十分有趣。
马云的第一个圈子是:互联网圈子
你一定听说过西湖论剑,马云当时从北京回杭州后感觉自己离互联网圈子远了,于是搞出个西湖论剑,每年邀请中国互联网的领袖人物来杭州西湖一聚,这事每年都很热闹。
直到BAT格局已成,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成为中国互联网圈的领军人物之后,才逐渐停办。
马云的第二个圈子是:影视圈
央视很多年前给马云拍过一个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的制片人叫樊馨蔓,樊并不知名,但其丈夫张纪中暴得大名,是央视著名的电视剧制片人之一。
去年阿里 ALL IN 无线,在来往推广过程中,李连杰/赵薇/文章等影视明星并不鲜见,后又有阿里投资文化中国,成立阿里影业,马云在娱乐圈中人脉及影响力可见一斑
马云的第三个圈子是:浙商圈
浙江一直是商人群体最喜欢栖居的省份。和马云一起进华谊的人中有个叫鲁伟鼎的,这个人不知名,但其有个超有名的父亲叫鲁冠球,浙江乃至全国资格最老的民营企业家,是浙商圈子内公认的核心和领袖人物。
马云和鲁伟鼎还共同发起、投资了江南会。银泰百货的沈国军也与马云交往甚深,就是得益于浙商这个圈子。
马云的第四个圈子是:投资圈
因为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原因,马云请郭台铭来站台,因为马云其最重要的盟友是软银的孙正义,从孙正义出发,马云得以结识雅虎杨致远(雅虎是软银最成功的投资项目),以及思科钱伯斯(思科是软银的最早的出资机构)。
在国内,早已名成利就,进入资本运作的史玉柱,无疑是马云在这个圈子中的盟友代表。
马云的第五个圈子是:大佬圈
马云自然也混其他圈子,比如柳传志鼎力支持的正和岛,再比如冯仑领衔的华夏同学会,但这些圈子里马云最早未必是这个圈子里的核心人物,但如今都是以其为核心的。
看点二:看言论
相声里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前辈看着新来的后辈挺有本事,就经常提出要主动帮助后辈,美其名曰:帮忙多浇花,多施施肥。但后来后辈吃了他一个大亏,大伙才明白:他浇的是“热水”。
一团和气的商场之上,也是如此,虽然面上都是一团和气,但背地谁也不知道具体心思。若无玲珑心思,也分不清楚,对方说的话,哪句是赞扬,哪句是捧杀。
拿着这个角度,再看大佬之间的互相评价就变得尤为有趣。
比如说:同样的是天猫双十一创下350亿这件事,史玉柱的评价是:马云牛逼,我们看了都目瞪口呆。但任志强的评价就转变成:三百亿也就是几块地钱,每天全国平均的房屋销售额都超过一百五十个亿。
难道史玉柱就没任志强见过的钱多?自是未必,背后的立场不同,观点自是不同,其中可以咂摸的东西很多,尤其还有几个比较好玩的段子,我就不剧透了,留给大家慢慢发掘。
看点三:看敌友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在这个战场上大家也许是朋友,但是如果换到另外一个战场上,大家很能要联起手来对付共同的敌人。
曾几何时,马云可以轻松地笑谈,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而由2011年的阿里巴巴“本命年”开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马云都会与一些以前想不到的对手交锋——他们可能是香港证监会南华早报胡舒立做空机构,也可能是雅虎百度腾讯奇虎,甚至是在语音聊天室试图结队攻打天猫商城的小卖家乃至草根自媒体……
现实是,马云的敌人已趋于无形。
如卫哲所说:马云提出电子商务,那是因为他以前没有商务,他是光脚的,基本上是砸场子的。所以说:在马云的发家之前,当时的格局是既定的了,他从“底下“长出来,就像一颗种子要发芽,一开始浮土会压着他;他稍微也大一点,碎石子会压着他;他再大一点,大石块就会压着他;他更大的时候,大树就会挡着他;最后他也变成大树的时候,风可能会就把他吹倒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到最后风也是他的敌人,他会发现他越大,他的敌人越无形。
马云现在作为一颗大树,面对着每天四面八方的风,日日夜夜,他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你去看大树怎么对付这个风,第一根要扎得深,这很简单。第二上半截要适当弯一些,这就是大树对风的态度。下盘根要扎得很深,但是在树梢,树的上半端要随着不断的风势稍微弯一点,也就是适当的妥协。而中间是不动的,这样才能保持不断。
要面对这些,马云就要达到这种所谓的柔软或者妥协的状态。
在中国商业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马云的朋友圈恐怕是消停不下来了,
但作为看热闹的人,我们是乐于欣赏其中的复杂性的。
透过这本书,我们拭目以待:他将和谁为敌,谁又要和他为敌。
倪叔承诺:给你推荐的每一本书都是笔者亲身看过,绝无: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近观马云》读后感(三):他们观马云,我们观他们

     首先,读一本书,要明确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之后,才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来阅读这本书,然后从这次阅读的目标的角度来评价和阐述这本书的价值,评价这东西,非常个性化,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直接就导致了评价的角度和维度不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由于本书描述的对象是马云,所以我想,大部分读者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从马云,从各位大佬身上学到一招半式,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纵观全书,个人认为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虽然从整本书的架构而言,非常像命题作文,不仅仅是命题作文,而且把作文的几大段落都限定好了,例如:“校长马云”、“初识马云”、“阿里巴巴上市的启示”等等,每个大佬都基本上采用这种框架,但是尽然如此,也未完全限制作者们的创作和视角,甚至可以从书中看到每个作者的性格和作者与马云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写马云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他们那个圈子。由于作者与马云是朋友,所以在写马云的时候,会有一些删减,而每个人的删减都不仅相同,这样不经能够从一定的程度上还原事实真相,还能够看出作者的性格,为人处事的风格,还能看出他们与马云之间的细微关系,另外,从作者群的行业分布上来分析也能揣摩揣摩阿里巴巴的朋友与敌人。
     下面就是我所看到的一些细节:
     1、史玉柱的文章写的最好,他有能力,也花了足够的心思来邪恶这篇文章,另外史玉柱与马云的关系就挺好的,情理之中。并且在史玉柱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干货,有指导意义;赵薇与马云相识的比较晚,完成命题作为的痕迹非常明显,在文章中能够清晰的看出赵薇跟马云一点都不熟,很强的距离感。并且,可能由于赵薇职业是演员,所以也没有足够的眼光和足够深的思维来评价马云,最终导致了任务式的文章。
     2、冯仑:为人比较圆滑,会照顾到方方面面,他知己也提到过这一点,剖析过自己,这一点有优势也有劣势,我非常认同他的看法。而再下一张,任志强的文章中就非常直接的支出马云的问题所在,首先抛开问题本身的对错,就这件事情而言,就能够看出任志强,任大炮的性格了,大炮的性格不择场合,也由于存在冯仑、任大炮两个性格非常鲜明的房地产大佬的鲜明对比,大大增强了本书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3、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圈子,而且随着个人的成长,就能够进入更好的圈子,这一点从所有作者认识马云的时间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来。并且,所有的这些大佬,基本上都是马云成功之后认识的,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人谈马云之前的故事,只有一个,就是张纪中导演,张纪中认识马云比较早,所以提到了马云创业早期经理过的失败,以及情绪低落的时候。
     4、很多人提到,马云有远见,他看问题基本上都是站在10年后来看问题的,看10年后社会需要什么,所以他布局什么做什么。
     5、马云说服、强辩能力特别强,说话特别有感染力,善言辞;但是并不是马云说的所有的内容都是有道理的,郭广昌就过刚开始的时候容易被蛊惑,后来就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不太容易被蛊惑了。
     6、马云擅长文化建设,能够给别人洗脑;
     7、至少在表面上,马云自信满满,即使是在缺乏希望的时候,总能给人带来信心,是一个有力量、有感染力的表达者;
     8、创业,你先得把自己搞定,搞激动,才能把别人感染,最后把别人搞定;把别人搞定,才能把这个世界摆平,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做出来。
     9、做事情的时候,你也得以身作则,冲在第一个,冲在前线,这样才能用自身的行动影响他人,这种方式我认为是小团队,创业团队管理唯一比较有效的方式。
     10、自己培养管理者,比较合适,很多地方都有类似这样的观点。
     11、马云在管理上,给出的信号非常明确,零容忍的态度,但是在创业公司,可以给出非常明确的信号,但是是否要做到零容忍就有待商榷了。
     12、学马云学的是他的精神,学他独立思考能力,学他不受现有环境的约束而去闯一条新路,这都是要学的,另外,跌分清楚学习与抄袭。
     13、创业就像种萝卜:这个东西就跟种萝卜一样,不能说种着种着,就把萝卜拔起来看看然后再埋回去。你就得让它长。
     14、每个人都有缺点,只有把缺点做到极致,才有战斗力。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恰恰是把缺点磨炼成最大的优点,马云就是一个很有力量感的男人。

  《近观马云》读后感(四):马云成为首富的7个关键


作为亚洲首富,马云给人感觉很高大上,但赵薇和张纪中爆料,马云也是从“屌丝”走过来的:比如马云第一次挣的一笔钱是2500元,他和媳妇张瑛很高兴,把钱往空中撒,看着钱慢慢落下来;比如到德国演讲,上千人的演讲厅,只有一个听众;比如马云当年到清华演讲还需要张纪中坐镇“长长气”。
相比首富的光环,我更关心作为“屌丝”的马云是如何逆袭成为今天的“首富”。在我看来,阿里巴巴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价值观,这也是马云2002年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在书中,史玉柱、冯仑、江南春等大佬也都有相应提及。从价值观角度,这7个方面是理解马云及阿里的关键。
史玉柱: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很成功
现在的企业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靠创业的老板自己亲自干活的;第二个阶段就是靠团队干活的,老板相对来说不冲到第一线了,只是指挥;到第三个阶段,其实就是靠文化了。这个是要企业规模和企业人数大到一定程度,大到老板已经指挥不动的时候,就是老板搞文化、制定规则,这个时候就只能看文化了。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建立的文化非常好,能干的人能出得来,能到合适的位置,还能有很足的干劲。马云不断在培养他的团队,把团队下面人都快逼疯了,逼下面的人学习、研究、上进,还从外面再请人来,再逼。其实马云的大多数决策,最初创立这个想法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下面的团队,他是最后拍板的人。他给下面的压力很大,你干得不好马上就撤你,他这一点做得很好,很不讲情面。马云的员工都很亢奋,亢奋就意味着,他们在不断地思考,在干活,在交学费,这些人才会成长。那些80、85后,90后,再过几年也能出很多高管。
史玉柱:一切东西安全第一
比如我举一个例子。那时候淘宝还不大的时候,很多人通过淘宝充值,这样马云就有了很多流动资金,在银行存了很多钱。存钱就有了利息,但马云讲:“这个利息一定不能动,因为这个利息不是我们的。”
一般的企业存钱,这个利息当然是企业的了,或者说,这个利息动用不了,那我借给别人,让它生钱还是可以的吧。这是常规理解,但马云研究过法规,应该说这个利息不知道谁的,所以按照法规上是不能领取的,马云不明确这个利息是他的,所以告诉员工这个利息不能动。
他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也会这么要求下面的人不能够违规,而且要违规还会追究员工的责任。他管得还是挺严的,这跟他的指导思想有关,就是一切东西要安全第一,不能违规。
冯仑:项目不管大小,执着坚定如一
我们有一次去不丹旅行,当时在不丹安排了一家机构,是我们大概十七八个朋友一起投资的一家旅行机构,叫“太美”。这家机构非常小。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给他们开会,给他们讲商业模式,讲愿景,讲要求。当时去的还有沈国军、我,好多人,都是投资人,但我们好像就不关心这个事,而马云却花了很长时间给他们讲。沈国军也没上心,我也没上心,大家只是玩,但是马云不因为这个投资量小而放弃对它的认真。这个是有差距的。我对这件事处理得就比较弹性,跟我的性格有关,觉得大家高兴就行了。但那一次,马云有一个晚上加一个白天,都一直在跟那个团队交流。另外,比如说壹基金在创办的时候,马云跟李连杰,也为创办的事谈了好几宿,谈价值观、理念,都是一种特别认真执着的态度。
冯仑:马云每天都在为梦想奋斗
在追求梦想这个问题上,其实这是很多企业家都共同有的特质。马云对于梦想的执着、坚持,我非常感同身受。原因也当然是我自己也是每天在为一个执着的梦想而奋斗。我看到过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马云在最初创办公司的时候,带着他的伙伴到长城照了一张照片,然后他讲:“要办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这个时候就是个“梦想”。但是经过了十几年,变成了“现实”。其实我在创办初期也是这样,有天晚上,记得我跟王功权在海南的海边聊天,我们两个人回头一看后边好多工地。我们当时的梦想就是,这个城市的发展,有这么多房子,这些房子里如果有一栋大厦跟我们有关就好了,那时候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若干年以后,我到了国贸,我们有一次碰面,突然发现国贸这一带我们哥几个建的房子还不少,跟我们有关的房子远不止一栋。
江南春:马云永远在管人而不是在管事
马云为什么能把阿里巴巴建成这么一个伟大的公司。我觉得马云的管理,永远不是在管事,而是在管人,管好人的思想,管好人的价值观。即使马云退休下来,实质上他永远是阿里巴巴的精神灵魂,永远是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塑造者。
很多马云的研究者,都说他是特别善于用人的。我觉得,马云同志不仅善于用人,而且你跟他聊过之后,你的一种通透、一种悟性马上就得到了提高。所以他的主要作用不是去管业务。任何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人,内心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平衡,出现了什么样的异动,出现了什么样的纠结;在精神价值观、生活理念、生活信念上发生什么动摇的时候,找找马云喝杯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沈南鹏:大胆想象+完美执行
马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我用一个比较官方的词是“前瞻性”,但是其实“前瞻性”这个词还不足以描述马云,所以更贴切的应该是“大胆想象”+“完美执行”。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电商的一家公司,能够是全世界所有电商公司里最大的,甚至是美国电商企业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总和。马云一步一步做到了。所以马云的第二个特点是坚持。有很多想法,其实刚说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是“狂言狂语”,肯定不靠谱。但是我感觉马云有自己一些非常执着的想法,而且能够坚持下来。其实很多公司,很多的这种想法都是对的,但能不能坚持下来,尤其是别人不太看好的时候坚持下来?
刘永好:马云很会学习
马云很会创新,很会学习,他会到处看,到处走,到处沟通。凡是发觉对他企业有帮助的事情,那么他就会去做;对他企业不会有帮助的事,他也会去了解。他学习的精神奠定了他的知识面,所以当别人没有做互联网营销,没有这样市场的推广的时候,他去做了。如今他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营销的大家,跟他的知识积累、他的勇于创新、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近观马云》读后感(五):他们眼中的马云

       开篇先说的浅陋一点,最初对马云有三个印象。一是很久以前看有关马云的报道,他那时创办了中国黄页网。我很是惊诧,黄页?这也可以?后来才知道此黄非彼黄••••••二是阿里巴巴以前年会,马云那些惊悚搞笑颠覆的造型,真放得低身价拉得开面子呀。三就是今年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为首富,以及双十一当天令人惊讶的销售额,以及很多网友逗乐的称自己为“马云背后的女人”。
       读过这本书,正经严肃的认识了马云。书中有讲对马云的评价、有讲生活化的马云是什么样的、有讲马云的商业头脑,其中提到比较多的就是,马云的远见。马云说的东西,都是一种对遥远事物的预测和判断,他想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事,并且判断都很准确。“前瞻性”就是很书面的说法,马云对未来的很有想象,很多实践也证明他的远见是正确的,这让很多人佩服。有远见不一定会成功,还要坚持,一步一步去实现。
       看看这本书封面的作者,史玉柱、任志强、刘永好。沈国军、张纪中、赵薇,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自己的品牌,让他们在写马云的时候,根本不用顾忌任何东西,怕得罪人啊、要写点虚的赚取眼球啊,所以他们写的是真实的马云,我们看到的也是真实的。
       史玉柱的讲述重点在马云的战略上,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经营。马云的合伙人制度、互联网金融,都是他的战略部署。
       任志强的年龄比马云大,他的讲述就更客观一些。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是主流,马云说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350亿元让房地产商震撼,任志强说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企业、一个楼盘或者卖几块地的钱。这就是他们之间看问题的差异,但仍旧肯定马云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受环境约束勇闯一条新路的魄力。
       马云除了事业的成功,为人也是成功的。史玉柱说马云谦虚、冯仑说马云很哥们、刘永好说马云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一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马云很顾家,他和她妻子感情很好,这在“有钱人”的圈里,不多见?毕竟,大家都说“有钱就变坏”不是?
       马云有千面、有万面,本质的还是那些。《近观马云》,讲述不一样的、真实的马云。
    

  《近观马云》读后感(六):马云的“众生相”——12位大佬以朋友身份对他的评价

无意中搜到这么一本书,12位各界大咖作为马云的朋友,从每个人的对马云的认识来还原马云的众生相,主要是以商届领袖为主,这样一本书想来也是很有趣的。12人分别是史玉柱、冯仑、任志强、刘永好、江南春、李静、吴鹰、沈国军、沈南鹏、张纪中、赵薇、郭广昌,其中写得最好的是一篇史玉柱写得,这是整本书的精华,值得仔细思考一下。12个人的谈话中有一些共同观点,对马云本人的描述有4个共同点:
1、前瞻性和未来
跟马云聊天他永远聊的是未来5-10年的事情,不会跟你聊当下,他思考的永远是未来。马云这一点上与李嘉诚很想象,永远想的都是未来,很长远的问题。
2、学习能力强,好学又会学
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判断力,同时又有极强的好奇心,而且做得是年轻人的生意,本身就需要不断学习新东西。
3、演说能力及口才极佳
马云外号“校长”,走到哪都是人群的焦点,而且他的发言永远是最吸引人的那个,他的演说会讲的让你不自觉的相信,而且你不去做你就会落后。
4、坚持和毅力
马云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坚持,到他从北京铩羽而归,到杭州的东山再起从没放弃的就是电子商务的愿景,当然最终的坚持换来了现在的阿里巴巴。
        而对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描述有3个共同点:
1、出色的战略能力
从最开始的画蓝图到最后一步步实现阿里的大商业帝国,这种战略部署能力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史玉柱的分析中很好的剖析了这个。
2、独特的企业文化
马云真的把阿里的文化塑造的很好,战略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而文化则能决定一个企业走的多好,马云的管理不是管事而是管人,管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3、阿里上市的正面意义
阿里上市首先对中国企业是一件好事,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形象,也对中概股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对中国是一件好事,全球第一电子商务的领先商业模式让世界知道中国也有先进模式;最后,对世界也是一件好事,电子商务毕竟要全球化,而资本化必然是全球化的一个前提条件。
        详细说一下史玉柱的评价,是篇幅最大的也是内容最干货的一段,确实能看出来他研究马云是用心了,而且本来史玉柱就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首先他说马云的战略能力可能是中国最好的,但这个战略有可能来源于他背后的团队,因为阿里本身就人才济济,他从六个方面讲了马云从最开始到现在为阿里做的布局,内容都是自己私人的补充。
战略部署一:合伙人制度
        中国文化背景下最难处理的就是人的关系,而合伙人制度很好的解决了相处的问题,合伙人制度在商业上也有一定历史了,在咨询和律师行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因为这两个行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是人,而合伙人制又是最能激发人潜力的制度。互联网行业轻资产的性质也有具备的特质,所以互联网天生具备合伙人制度的基因。现在万达为首的重资产地产企业也开始转型轻资产做文化旅游产业,其实这是未来的趋势,早期工业革命,让机械产能的效率打过人的效率,早期的竞争是设备和工具的竞争,谁的产量大谁就赢得市场,这是产量竞争时代,核心竞争要素是机器设备;然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开始追求质量,谁的技术更先进谁能赢得市场,这是质量竞争时代,核心竞争要素是科学技术;现在是谁的设计和产品体验做得更好谁更有市场,而设计和体验必须依托于人,这是体验竞争时代,核心竞争要素是人才。不同的核心要素自然匹配的制度也不一样,未来合伙人制必定将是主流,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和工业4.0的到来,人类更多存在的意义就是负责创造和思考,人作为核心竞争要素的重要性将超过之前任何时代。
战略部署二:云计算
       早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马云就开始布局阿里云,云计算是挖掘大数据宝藏最有力的工具,不过这也是互联网企业都在争夺的领域,不知道未来云天下是否还是马云的天下。不过布局云计算是为整个大淘宝产业链提供更好地服务和支持的,是下一阶段竞争重要的武器之一。
战略部署三:菜鸟物流
       物流的发展速度明显是慢于电商的发展速度的,所以在几年之后到电商发展达到一定量值时,物流会是制约电商发展的第一大瓶颈。菜鸟物流的创造并不是来做物流,而是一个互联网数字平台公司,通过一种更有效的制度体系来让当下物流体系的效率提升,最终实现物流效率能满足电商增长的速度。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整个淘宝产业链中,为了提供更好地体验,阿里巴巴需要在各环节有更大的掌控力,牢牢把控住从消费者到商户中间这条通道的各个环节,而物流又是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差的物流配送速度和服务会是制约淘宝提供更好服务的最大弊病,所以马云与沈国军等人一起弄了菜鸟网。
战略部署四:互联网金融
       同前两个一样,这个也是电子商务生态环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布局,最开始通过支付宝打消了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信任问题,解决了交易中最大的一个隐患,而后从小微发展成为蚂蚁金服集团,就是响应马云提出的“新金融”,以前的金融是为20%有钱的人服务的,未来的新金融是为80%没钱的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而这些正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客户群,只有让他们更好地存活才能让阿里这个平台更好地存活。
战略部署五:进军娱乐业
        前四个部署明显都是围绕电子商务生态,都是为了提供更好地服务体验,而且部署已经成效明显了。而进军娱乐业的原因更是一个未来长远的布局,因为娱乐是很好维护和扩大大客群的方式。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高,人们会有更多的闲钱去支配,这个时候休闲娱乐的支出会逐渐增加,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蛋糕,而且大家都是刚入场的新人;另外休闲娱乐是一个很花时间的项目,腾讯作为中国第一大游戏公司,你会看到用户在它身上花的时间是最多的,而体验竞争时代,最主要的核量指标就是客户在你产品上花费的时间,因为所有要素相对来说变量都很大,唯独每个人的时间是相对恒定的。
        在未来大娱乐时代,没有娱乐的企业就掉队了,就好比现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与互联网接轨的企业也都掉队了。
战略部署六:移动产业
       移动战略里阿里收购了很多企业,而且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形成合力,其实这些收购看着像财务投资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战略布局的需要,就像腾讯收购很多游戏工作室一样,有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好游戏,做强做大;也有些是为了消灭对手,怕对手买去也怕它做大了。
       从这能看出来马云为阿里做的战略是全面而且清晰的。沈国军在谈话里详细说了一下菜鸟,菜鸟是为了解决物流现状的问题,主要打造三网“天网”(一个数据平台)“地网”(仓库的建造管理及运营体系)“人网”(战略协同体系,战略合作伙伴)。而且马云的三架马车已经逐步成型,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成熟,蚂蚁金服和菜鸟还在成长中,未来三大集团成熟后组成的战略方阵将是马云高速扩张最有力的战车。郭广昌作为最后一位出现的朋友,讲了一下马化腾与马云的区别,马云更注重激情,很有煽动力;而马化腾更注重细节,做产品会亲自过问所有细节。马云是从云端到落地,马化腾是从落地到云端,做事的方法不一样。
        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旋律,每个时代也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马云最值得学习的就是战略思考能力,把未来想象到感觉就像在眼前,然后一步步规划怎么把未来变成现实。

  《近观马云》读后感(七):马云和朋友间的那些事

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这本《近观马云》,我们一起来聊聊马云朋友眼中的马云!
很多时候,总是要通过一个特定的事情才会让原本就认识的两个人有进一步的了解。
 
1)史玉柱和马云
史玉柱和马云真正的了解还是2006年的那场《赢在中国》一起做评委。马云看人的能力让史玉柱由衷地敬佩。马云的评判角度,多从战略、文化出发,就如同下围棋一样,讲究战术。而马云的战略思考,也被史玉柱认为是全中国最好的,六个战略部署(合伙人制度、云计算、菜鸟物流、互联网金融、进军娱乐业、移动产业)哪一点不让人觉得马云走的每一步棋都往后多看了十步二十步,而且棋落下,就是很妙的一招。
马云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运营,其实就是抓关键点,抓核心竞争力,就如同“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关键是要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马云大概是想给他的团队增加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邀请史玉柱去他的核心团队讲课,讲脑白金从开始到后面怎么做起来的。马云的用人之道也实在让很多传统企业不敢这么做,因为马云一般不超过两年,就会将整个部门打乱换岗以及拆散,而且马云的员工做事都很亢奋,因为一旦你做的不好,马云就会立刻撤你,一点都不讲情面。马云的谦虚,不炫耀,让史玉柱想泼他冷水的机会都没有。
2)冯仑和马云
西湖边的“西湖论剑”,给了冯仑和马云第一次的见面机会。马云表达时所展示出来的状态,是冯仑对马云最初的印象,那种状态非常有力。所以,冯仑很喜欢听马云讲,因为他所体会到的马云的感染力很强大,而且是非常自信的表达,发自内心的表达。马云在谈及梦想的时候,眼睛都是放光,而且当时没人认为他的梦想能变现实,但他对于梦想的执着与坚持,让当初的梦想,经过了十几年,变成了现实。
马云是冯仑在他企业家朋友中最钦佩的三人之一,在马云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马云对于价值观的坚持,坚持用一票否决制,而且这个占KPI权重很重。而且冯仑讲到说,在企业管理上,马云给出的信号非常清晰,马云的团队都会跟着往马云说的方向走,马云坚持“零容忍”,而冯仑自己如果和员工说了一件事,员工不做,他内心会原谅,这样团队的正面压力不够大。冯仑和马云都属于喜欢表达的人,他们能在飞机上一路聊,而且马云的英语是可以用来谈恋爱的。所以,有马云参加的旅行,都是不会寂寞与无聊。
3)任志强和马云
因为一次会议,任志强和马云认识了,因为任志强有一次来杭州,马云电话要来拜访尽地主之谊,任志强和马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一次又一次共同从事的环保公益活动中,他们的认识更深刻了。那次参加了阿里巴巴的年会,让任志强认识到,马云的眼光不仅仅放在企业上,更多考虑的是放在“未来”,而任志强自己,可能更关注传统事物和演变的过程,所以,马云的不拘一格,和不受现有条件的条条框框,往未来去想,是任志强最欣赏的,不过任董更希望马云能够结合传统,,虽然要有所突破,但也不能扔掉传统。
当政府限制互联网金融产品支付额度时,任志强第一时间支持马云,认为社会应该支持互联网金融,给马云试一试的机会,用开放的心态去进行监管,而不是用“禁”的方法。马云的成功,是不可复制但是可以学习的,需要找到最适合我们自己的一种方法去做去实施。
4)刘永好和马云
他们俩的相识始于日本经团联组织的一个论坛会议,当刘永好演讲结束后,马云热情的要带他去逛逛日本,于是,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刘永好和马云还有其他几人在2012年时一起过生日,于是,有了那个节目“三句半”,企业家朋聚在一起,聊生意更聊生活。马云经常和他们说“他的用户不是他们这帮人,而是最基层的普通人”,马云的互联网精神,不单单改变了企业行为,更改变了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
5)江南春和马云
上海的软银总部,是江南春与马云见面的地方。第一次见面,江南春就被马云的气场震撼到,而且回答的问题一针见血,和马云聊过,会举得,你的一种通透、一种悟性马上得到了提高。江南春一直觉得,马云是“不接地气”的代表人物,因为和马云聊事情,他都是说的十年之后的事情,当你觉得十年之后的这种事情不靠谱的时候,马云干着干着,就把这个事情干靠谱了。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是非常开放的,很多人比如马化腾、李彦宏都来过,一点都不避讳竞争对手的关系,马云的能力以及远见都是不能被别人所学走的。马云也是一名预言家,是用直觉去预言的,而这些预言都一个一个被证实。江南春觉得,马云最可怕的缺点是太完美,让别人很难找到他的弱点或缺点。就如当和马云有不同观点时,马云一回应,就不知不觉被他说服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中国引领了世界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阿里巴巴无论上市前后,对国人来说,它都提高了中国人的效率,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6)李静和马云
李静和马云的相识,也是那场《赢在中国》,马云是李静那个队的导师,马云让李静明白了,当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应该投入去做,而不是去质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赢是比赛的终极目标。那场比赛的总决赛中,李静将任务中所赚到的一半的钱给了肉摊大姐,这一个小小细节所流露出的善良,让马云给了她很高的评价。马云认为,成为一个企业家,必定不是只会赚钱,只会赚钱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李静一直认为,做互联网的人是很时尚的一拨人,这种时尚,与马云的黄衬衫和布鞋无关,而是基于这个时代创造了一些更酷、更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7)吴鹰和马云
他们俩最早相识是因为吴鹰和孙正义他们投资了阿里巴巴这个项目,马云在仅有的6分钟演讲时间里,赢得了那场投资。吴鹰认为,淘宝模式加支付宝,对中国整个的信用体制都是一个颠覆和创新。马云的性情与远见,也是吴鹰所欣赏的。阿里巴巴上市了,马云是首富了,但如果问吴鹰,是否想和马云交换,吴鹰是不愿意的,因为吴鹰觉得,马云很累,做点什么事,媒体都盯着,自己个人隐私和生活都成了关注点,而且吴鹰也觉得,马云,只有一个马云,只有马云,才能将阿里巴巴弄得这么大规模。
8)沈国军和马云
沈国军和马云是在飞机上认识的,马云给沈国军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随和、非常智慧。后来他们经常一起出差聚会,接触的就更多了,沈国军觉得,马云非常善良,在公司战略上布局非常深远,否则也不会有阿里巴巴的今天,而且马云管理的企业文化非常独特,而且非常爱国、爱公司、爱家。沈国军认为,马云最大的缺点是耳朵太软,不会拒绝,很多人找他谈推介、介绍,马云都很认真对待,其实不会拒绝人,也给自己添了不少乱。马云的压力很大,但他心态不错,马云调节自己的方式是经常和家人在一起,跟朋友一起聊聊天,交流交流,其实马云根本没有多少业余生活,他的生活很忙,很痛苦。沈国军给马云的祝福是,希望淘宝见宝,小微(就是现在的蚂蚁金融公司)能做大菜鸟能够腾飞(菜鸟网络是沈国军和马云合作的一家公司)。
9)沈南鹏和马云
他们也是在杭州“西湖论剑”上第一次见面的,后来渐渐有更多的交集。沈南鹏认为,马云的特点是大胆想象和坚持,马云将那时候别人认为他狂言狂语的事情一步一步做到了,马云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有工作也有生活,而且会追求各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阿里巴巴的上市,沈南鹏觉得,它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给大家展现了一个机会,让世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场精彩的秀。
10)张纪中和马云
当马云还在做英语老师的时候,张纪中就见过马云,那时候马云还没有搞互联网,只要在杭州,他们俩就会经常一起聊天吃饭,马云很能耍贫嘴,和他一起聊天总是很开心,马云让张纪中在杭州感觉到心情非常舒畅,马云在嘻嘻哈哈的过程中还很能吸引人。马云的中国黄页这个项目失败,是他最低谷的时候,但马云很乐观,马云开始涉及互联网,认准了互联网的发展。最初的马云是把属于世界的东西带到中国来,给我们普及因特网,现在反过来,要把属于中国的东西,把他的电商平台推向世界,张纪中认为,马云的影响力还会越来越大。
11)赵薇和马云
赵薇第一次见马云是一次普通的饭局,马云穿的很朴素,让她都想买几件衣服送给马云,然后渐渐的接触了马云,一个完全不给人距离感,充满正能量的马云。赵薇觉得,马云最适合的角色是老师,因为马云讲话非常有逻辑性和思想意义,中心也非常明确,非常提纲挈领。认识了马云后,赵薇才开始用淘宝,淘宝改变了她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赵薇和家人的亲情关系。
12)郭广昌和马云
郭广昌和马云认识很早了,早到第一次见面的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还给马云起了个外号,叫“外星人”,个中原因,你们自己去猜吧。郭广昌一直认为,马云非常注重激情,很有煽动力,很会组织大家,而马云的优点和缺点都是“说服力”,是一个很有“力量感”的男人。
12位身边大佬和马云的故事就是这样,你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看似“娇小”却无比有能量的马云呢?

  《近观马云》读后感(八):不用太多目的看看这本书,不累

       一本相当口水的书,两小时就能读完,写马云的书实在太多,但这本书也相对客观,因为都是身边的朋友对马云的一些认识。也说明了马云的圈子经营的非常不错。从西湖论剑的互联网圈,浙商圈,还有娱乐圈,到现在有12个大佬给马云写了本书。
       马云是个有远见的人,史玉柱提到了“合伙人制度,云计算,菜鸟物流,互联网金融,娱乐业,移动产业”6大战略,可从我等人来看。马云有远见的同时,也是被逼出来的。合伙人因为实在没有一个人能像马云一样管这么大一个盘子,“分而治之”当然把风险降低了;物流其实京东做的更早,只是马云用了“平台的思维”去做物流,让人一下感觉抬高了档次;移动端的部署,BAT三家的移动端产品,Ali拿的出手的是淘宝和支付宝,是本身就强势的产品,只是将pc移动化,并没有特别出彩的部署又甚推新;支付宝,更多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了能够将购物体系更完善,而推出的中国版paypal。所以,马云是个有远见的人,又或者说,马云更是个能将远见执行好的人。
       马云是一个演说家,讲话具有感染力。这些大佬在和马云交流的时候,也提到会被气场感染到,所讲的话听完,没有怀疑的余地。我觉得其中有3点:1、教师出身,具备较强演讲天赋;2、非常自信,而且是讲未经证实的未来更自信,加上过去的光环,让人没有机会怀疑;3、状态好,很激情,会煽动,这和阿里巴巴的文化也相关,懂得包装。
       马云很会用人,当然也用人理念上也曾发现自己的错误,用了一堆职业经理人,觉得他们会是阿里的未来支柱,最后发现自己的几把土枪土炮才是阿里最核心的团队,从这点,反而更证明了马云用人,培养人的能力。培养人,在于技能和理念上的培养,理念上的培养,马云的精神灌输当然无二话,也就是先把自己最近最重要的人“先给忽悠了”,技能上的培养,作为一个从阿里出来的人,确实感受到了培训带来的力量。从新人培训,管理层培训,外部培训等等,现在并将这些培训系统化,数据化,确实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和学习性。
       书中的马云,还是一个很亲切,善良,正能量的人。
       马云看未来,也会卖未来,也懂得组织制胜,文化制胜,用人去落地自己的未来,强调执行,更有梦想。

  《近观马云》读后感(九):读后感

因为编辑的盛情,读到了《近观马云》。了解到马云身上种种宝贵的品质,加之马云的判断力,执行力和坚韧的毅力等,铸造了今日阿里巴巴帝国企业。
《近观马云》不仅介绍了史玉柱, 冯仑, 任志强, 刘永好, 江南春, 李静, 吴鹰, 沈国军, 沈南鹏, 张纪中, 赵薇, 郭广昌等名人眼中的马云,生活中的马云,还记录了名人对马云生活和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祝福与期望,还有对青年读者心灵的指导。
例如,在这些名人的文笔中,我最喜欢冯仑的文风。冯仑说到马云、柳传志身上原则性很强的特点,马云所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以及关于马云不装的描写,是真正的“诤友”。不是捡你喜欢的讲,甚至你不喜欢的,觉得对你有帮助的也讲。
冯仑顺手写到相信的力量。相信心里有,嘴上讲,关键是讲出去迈步去做,最后你就会真的有。还有坚持的力量与决心~
任志强说到马云鼓励青年人少读励志书,多读与自己生活学习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等等。还有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媒体们和众人们只看到阿里巴巴IPO后的市值,却没看到马云和阿里巴巴背后员工奋斗一路走来的坚持。多位名人企业家也敬佩马云的精力和抗压能力,一个人掌管一个帝国式的企业,几乎没有个人生活。他们也不愿掌管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
马云在做李静创业导师的时候说过,“决定一个任务时就应该去做,而不应该去质疑,要么就不去做。任务输的时候,就想想为什么会输,赢得时候也要想一想如何能够继续赢。”
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写题目。马云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奇迹也是马云用自己坚韧的品格和对机会的把握,经历不断的失败和尝试中成就的。我们看马云的时候,可望不可及,书中最后以郭广昌对我们的警示结束,《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就像我不希望成为任何一个别的人,也不会成为任何一个别的人。“
”做企业的过程就是人生一个修行的过程,无非就是让自己尽量缺点少一点,优点尽量多一点,或者尽量把缺点魔炼成一个有用的武器,能够让未来走的更顺利一点。“
也许这就是我从本书中学习到的,不要盲目的崇拜或者是模仿他人,找到自己,坚持下去。

  《近观马云》读后感(十):一个外行人的阅读体验

我对这种经管类的书不怎么感冒,看得也比较少。
要不是朋友送我这本书,估计我和它是无缘相见的吧。
一开始也是抱着给朋友一个面子的心态翻看了一下,发现这本经管书其实也没我想象中的那么冰冷、深奥。一篇篇文章都很短,字句也很口语化,读起来很快、很顺,是那种可以在茶余饭后看着消遣的书(当然,对于我这样对企业管理不了解,没啥追求的,只能是看着消遣),毫无其他经管书的艰深晦涩之感。
书的内容其实是对十二个商界、演艺界的大佬(也就是封面上的那几位)关于马云的访谈。说起来惭愧,除了李静、赵薇、张纪中这三个娱乐圈的,其余的那些对于小白我来说还是有点陌生。好在书中对这些人都有介绍,这也让我涨了点姿势!毕竟生活在商业化的时代,多了解一点总是没错的。
虽然书中大佬们所关注的企业管理、创业这些事儿离我比较远,我读着读着却依然觉得津津有味,可以说是超出了我一开始的阅读期望。
这倒不是因为这本书渐渐引起了我对经管方面的多少兴趣(当然,本书中的经管理念应该也算是很新、很实用的吧,只是对我来说终是隔靴搔痒),而是书中那个更真实化的马云、那个神秘商业大佬圈引起了我的关注。
由于这些大佬都是马云身边的好友,跟马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接触,因此他们口中的马云不光是个企业家,更是个普通的、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好朋友。
从下围棋到玩高尔夫,从打牌到打太极,从读书到聚餐,你能从书中看到一个更生活化的马云,并且能从这种普通人的生活中找到他之所以能够与众不同的地方。
另外就是商业大佬圈。这种圈子比起马云,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更为陌生和神秘,一般人是接触不到的。但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描绘到他们这个商业精英圈。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柳传志的女儿是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第一次知道娱乐圈与商业圈的关系这么密切(除了书中的李静、赵薇、张纪中外,还提到过张国立、冯小刚等人),第一次知道他们这些商业精英平时聚在一起也会做一些比较low的事儿。这些也都算是满足了我猎奇的心态吧。
还要提一点,就是虽然这本书是围绕着马云展开的。但是由于每个大佬或多或少会将马云与自己、或者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所以读完后,不仅可以了解马云,更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很多其他商业精英的性格、管理方法、处世态度等。
这应该是与其他马云类的书最不同的地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