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2 22:2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经典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黑即是白的极权主义

相信每个人都向往《桃花源记》里的淳朴生活,没有压迫,自由平等,而与世外桃源类似,乌托邦便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社会。但一般理想很美好,现实则相当骨感,所谓的乌托邦只是一种不切实际追求。虽然这种社会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看起来一派和乐,本质上却虚有其表,内里充斥着各种弊病,人类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于是不少富有洞见的作家,怀揣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根据自己意识到的社会问题,开始创作反乌托邦文学。这本由乔治•奥威尔写作的《1984》便颇具代表性,不仅与尤金·扎米亚京的《我们》和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世界》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更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奥威尔针对极权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在书里刻画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世界,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细致描绘,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奥威尔基本采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以全知为主要叙事视角,并将人物形象陌生化处理,然后重点又放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用先知般的冷峻笔触勾勒出人类的阴暗未来,从而让整个作品呈现出陌生化的特色,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生活在以追逐权力为终极目标的未来社会,在强权的干预之下,人性被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被严重束缚,底层人民的生活早已陷入死循环当中。 身处战火四起的1984年,世界上仅有三个超级大国——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三个国家不约而同的实行高度集权统治,通过篡改历史和修订语言的极端手段,达到控制人们思想和情感的目的,甚至利用“电幕”(监视与监听)操控人们的行为。故事主角温斯顿•史密斯便生活在大洋国,这个国家一党专政,奉“老大哥”为最高领袖,并根据与党的关系,将人民分为三个阶层——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 身为外围党员的温斯顿,隶属于“真理部”,负责篡改历史的工作。正是由于自己负责的日常工作,他逐渐怀疑起当前的社会,包括人民对“老大哥”的激进崇拜。又因其与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被列为“老大哥”的敌人,逮捕后饱受“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从而成为所谓的“思想纯洁者”。跟随温斯顿经历的折磨和再教育过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自由与真理的崩塌,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黑即是白,正如封面所说“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奥威尔以锐利的目光,揭露了掩盖在社会主义之下的极权主义,他通常不会只用小说来影射某种现象,而是直接批判政权和某种人的堕落。毕竟在他看来,语言不单单是一种粉饰太平的工具,更是一门蛊惑人心的艺术,因此他对书里的社会有使用新语的设定。平心而论,倘若未来真是毫无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那么理想的乌托邦只是一纸空谈罢啦!

  《1984》读后感(二):我恨一九八四

今天本来约的电影被放了鸽子,却也很平静,竟然觉得有些心安理得地去书店的咖啡区找了个位子坐下。开始看还剩最后一部的《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的开头较难看下去些,到第二部渐渐有了想要狼吞虎咽感觉——我们对于我们渴求的都想狼吞虎咽。关于正义的反抗、关于人性的坚守、关于乱世的爱情,我们统统都义愤填膺。我们借书里的句子抒怀。抒怎样的怀呢?抒那种自己把自己感动的怀。

我们赞同,“如果你爱某个人,你就是爱他,在你不剩任何东西可以给予的时候,你还是会给他爱。在最后的巧克力没有了以后,他母亲孩子紧抱在怀中。这样没有用,这样什么都改变不了,这样不会产生更多巧克力,这样无法避免这孩子或者她自己的死亡,但对她来说,这样做似乎很自然。”

我们坚信,“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关系,还有一个完全无助的姿态,一个拥抱,一滴泪,对濒死之人说的一句话,本身就可以有价值。”

我们承诺,“我做不到背叛。如果他们可以让我不爱你——那样才会是真正的背叛。但这是他们做不了的事情。他们可以逼你说任何话——任何话——但他们无法逼你相信那些话。它们无法钻进你的内心。”

第二部,我看得很爽,如果故事到第二部结束,那么“反乌托邦三部曲”恐怕就要缺席了一部了。

而其实我们都是自私的,我们努力想让自己过得开心一点,看起来不那么狼狈一些,而路途中所遇到的与此目标背道而驰的境况,我们都归为是别人的失误,又以此为自己打抱不平

就像温斯顿和朱莉亚都歇斯底里的叫道——去找他(她)!你们去这么他(她)!自私胜过爱情。而事实上,我们总是渴望一段爱情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想要陪伴,这样会开心一点。而有时候我们想放弃一段爱情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累了,分开会开心一点。而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容易的看到对方已经不爱自己了,我们仍然放下自尊乞求对方不要离开是因为什么,因为这样自己能开心一点,哪怕不那么真实

人类就是自私的。且为了自由不择手段的。

不过上述的三种情况,最后一种最惨。因为被控制了。

“自由就是能够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如果二加二等于五是一个不可挑战的定理。一类人是骗自己,二加二等于五,这样会轻松一些,这类人后来统治了社会。另一类人是不得不让自己接受,二加二等于五,这类人到最后会疯,他们想要去死。然后,第一类人对第二类人说,“既然我们打算彻底毁了你,那么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可能造成哪怕是微小的差别。我们在杀死你之前,就先吧你变成我们自己的一份子。我们会在轰掉那颗脑子以前,会先让它十全十美。”

在被同化了以后,还敢不敢问自己,我存在吗?

如果没有温斯顿和朱莉娅的爱情,我不会悲伤窒息到坐在书店的单人桌上不止地喘息痛哭。最后一张餐巾纸在两小时前扔进了厕所,我只好狼狈地在哭泣告一段落后捂着脸去盥洗室。

我讨厌被爱情控制,被爱情改变,最后被吸入爱情的黑洞。这是一场可怕的梦,错误的梦。

我正在试图脱离控制,我通过放弃爱情来脱离控制,不知道我的第一步迈好没有。

我恨一九八四,但除此之外我却无可说。有时我们沉默,是因为我们在别人的悲剧里照见了自己。

我只是不断重复着,我恨一九八四,我恨一九八四,我恨……

  《1984》读后感(三):值得深入探讨的老大哥文化

奥威尔在《1984》这本书里,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和叙述方式描绘了一个可怕的社会。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而老大哥注视着你。这句令人细思极恐的话可谓贯穿全书始终,老大哥是1984这本书里的政权统治者的代表,但他神秘莫测,不但身份模糊,形象模糊,就连他存在的真实性都因政党过多掩饰政治真相以及太多民众的盲目崇拜而显得虚无缥缈。被愚化的民众将政权的反对者和与政权不一致的思想试做笑柄与发泄愤怒的源泉。年幼无知的孩童从小就接受奴化教育,被培养出一种不明是非的愚忠,在这些孩子眼里,父母亲人不重要,朋友与邻居不重要,个人的思想品德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抓到对国家有害的间谍,时时监视他人的行动,查看他们是否遵循老大哥的旨意,以及政党的正确方针。

如此黑暗的压抑的社会环境如同一团驱之不散的阴云,时时笼罩在主人公温斯顿的头顶。他明知自己无法忍受这种环境,却无处可逃,这种被压制的巨大痛苦自他幼年失去亲人的那一刻已深深埋藏在了他的灵魂深处,却又无处发泄,只能依靠日记和近乎疯狂的妄想来一次次麻木自己。他是位很普通的人,却并未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变得彻底麻木,他的头脑中依旧有着自己的是非判断以及怀疑一切的能力,他认为普罗阶级才是真正的人类,他渴望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与人类历史中仍然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的部分国家有颇多相似之处,譬如为了对政党有利,刻意篡改要公布给民众的消息,使蒙在鼓里的群众产生更多自信心或崇拜感。譬如将原本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的物品产量数修改到更高的数值,以显示国家经济在稳步发展,或者散布某某处又在打仗,而大洋国的老大哥可以保护人民平安之类的消息,甚至为了显示老大哥的先见之明,将尚未公开的发言内容修改成与事实一致后再发布出去。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逐渐变得匮乏,而他们却在这些洗脑消息中变得麻木,沦落为社会中一枚不具有个人思想的只会劳作的棋子。

在全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里,温斯顿在大洋国的所见所感一直使他在痛苦的精神世界挣扎,既想找到可以倾诉痛苦的人或摆脱这类痛苦的方式,又害怕思想罪等妄加之罪使自己落入更痛苦的处境。到了第三章,达摩克里斯之剑终于落下,他终于因自己时时刻刻害怕获得的思想罪而入狱,然后在肉体受到刑罚的同时,经受更深层次更频繁的洗脑,他在奥布莱恩的心里暗示中渐渐接受了这个黑暗的世界,却也在内心更深处埋藏下原先浮到心头的一点点渴望自由的种子。

老大哥文化作为愚民政治的代表,从人类历史长河的最初就已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只是人们或许也渐渐像温斯顿那样戴上了麻木的表情面具,不敢思索与探讨,不敢去细想今后会发生什么。因此,这本书里描绘的社会环境值得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深思。

  《1984》读后感(四):恐怖的世界

曾经的我心中有个理想的世界,美好的社会,人人平等,没有歧视,没有压迫,财产共有的,民主自由,没有所谓的金钱交易,没有等级阶级,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正义世界,没有杀人犯,小偷等等犯罪分子,没有欺骗,品德高尚,爱情美好等等理想中的社会,这就像是个世外桃源,美丽的乌托邦的世界。
               关于乌托邦的书籍有很多,描绘的“乌托邦”的世界都很美好,人人似乎都很喜欢这样的世界,向往这样的世界,只是这样的世界真的很美好了吗?没有弊端了吗?看了反乌托邦的书籍和电影我曾经想象那个世界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崩塌了。尤其看了本书《1984》里面的世界,我就不认为“乌托邦”的社会有多美好了。就像有人说这个所谓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是不复存在的。
             反乌托邦是什么了,就是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但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如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害等,刻画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未来。这样的世界无疑是恐怖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世界不要也罢。在反乌托邦书籍中有《1984》,《我们》,《美丽的新世界》,《这完美的一天》,《时间机器》等等,电影里有《分歧者》,《饥饿游戏》,《移动迷宫》,《雪国列车》,《V字仇杀队》等等电影。都描述了不同的“反乌托邦”的世界观念。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代表作有《1984》,《动物庄园》,《缅甸岁月》,《叶兰在空中飞舞》,《巴黎伦敦落魄记》等等。
           书中有句话印象很深刻“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三句话看起来是多么的荒谬,没错这句话就出现在所谓的“乌托邦”假想的世界出现的,看完了这本书,这个世界给我印象极其恐怖,令人窒息,让人都不想在这个所谓的假想世界待下去,那么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让我简单描述下1984里的世界。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战争真的不断?也是假象,目的就是让人们对大洋国领袖的个人崇拜以及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而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控制着大洋国的人们的思想,进行着洗脑主义,长大的小孩被送进洗脑学校进行教育,人们思想被限制,不得自己独立思考,那样对“老大哥”来说是很危险的行为,而人性根本就不存在,自由被彻底剥夺,而他们内部消消进行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自由,他们让人民彼此监控起来,一旦发现有危险的思想反抗行为,将会以“间谍罪”逮捕”,将会进行严酷的酷刑和洗脑的方式直到让你屈服,文中出现多次所谓的“老大哥”也是让人模糊的形象,看不清,谁也不知道这人存不存在。
          主人公温斯顿对这样的世界产生了怀疑,他有着独立思考的精神,每一天发生的事情让他痛苦不堪,内心压抑又不敢找人去叙说,只能默默写在日记里,发泄自己的不满,直到有天被人发现,他被带到神秘的部门被折磨着,他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以至于被彻底的洗脑,臣服了这样的变态的世界。
          这样黑暗的极权的世界让人害怕,看不到一丝的光明,麻木不仁的人们屈服这样的世界,不敢反抗,真相永远埋没,假象是这样世界的主题。

  《1984》读后感(五):论述乌托邦的价值

乌托邦在人类思想意识中属于最美好的社会,就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就像世外桃源样,美好、平等、没有压迫。反乌托邦则与乌托邦相对,充满着丑恶与不幸,这类小说通常是叙述技术的泛滥,在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而本质上是在掩饰空虚的精神世界。
      这部小说,阅读理解上有些疑惑,说着些云里来雾里去的事情,让读者无从适从,不知说着些啥。直至慢慢地品读,方才领略小说的精髓所在。尤其是读到勾斯坦的著作《寡头式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解读,更加体会到主人公温斯顿所处的国家状况,领会到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
      整个世界,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至如今只剩下三个寡头国家: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级大国之间,想将某国击败,成为独霸天下的国家显得是那么的困难。即便如此,小范围的战争相互间时有发生,以维持着各国的国防建设。
      各个国家,在不被外来者击败的情况之下,唯一颠覆其权力的威胁可以就来自于国内的暴乱。大洋国为了维护自身地统治,需要时刻控制着党内精英人群的自由,通过无处不在的监视器,时刻监督着这些人群的举动。正常而又愉悦的性爱被禁止,各种过去的文档资料时时被修正,以吻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为了控制人们地思想,文字被整合,许多字被删除,最新版本的新语研究。
       当权者所做的一切,自然会让党内的某些精英分子所疑惑,怀疑比如在慢慢滋生。整部小说主要就在讲述着温斯顿独自疑惑至反抗,最终被当权者抓获后,思想转变的过程。经过思想警察的严刑拷打,精神世界重新迈入空虚阶段。
      在追求幸福过程之中,年老的温斯顿,曾被年轻的茱莉亚所喜爱,两人在各个场合下寻找相会之地,偷偷摸摸地过着愉快的男女世界。在两人接触的那时刻,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这茱莉亚到底是何人?是来自于怀疑组织的核心成员么?是来色诱有怀疑现状的温斯顿么?年龄差别之大,为何他们能相爱在一起呢?要知道他们的相会,要冒着各种监督的风险。好好奇,他们之间真的只是爱情的追逐么?小说中,没给答案。
      乌托邦的大洋国,恐怖的国家!

  《1984》读后感(六):如此可怕的世界是存在的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精彩的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将极权社会的种种可怕之处一一罗列在读者面前,好像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提醒人们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不过,虽然是幻想小说,但并不代表如此可怕的世界不会存在。事实上,奥威尔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观察、解剖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并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惊世预言,以至于后来流传以他的口吻说出的戏言:我写1984是为了警示世人,不是操作说明!历经七十年,其生命力反而日益强大,现实再次凸显了“江山不幸诗家幸”这一悲剧主题。
该书主要讲述了在大洋国“真理部”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与另一位和他一样不信任老大哥的外围党员茱莉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一起成为了“思想纯洁者”的故事。其中温斯顿被捕后与审理他的奥布莱恩的对话是全书精华,集中剖析了极权社会的动机、手段与运行等方面议题。
众所周知,极权社会要建成,主要依赖两方面的手段:谎言和暴力。依据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三个级别:低级谎言改变事实、中级谎言改变语义、高级谎言改变存在;而与此相对应的,低级暴力消灭敌人、中级暴力控制敌人、高级暴力改造敌人。最终达到使得民众不敢反抗、不能反抗、不愿反抗的效果。
这部分虽然大洋国做得很好,但温斯顿还是能理解的,如其所言:我知道方法,但不知道原因。接下来关于极权的动机的揭示,才是最震撼人心的。书中奥布莱恩是这样说的:
党要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不论财富、奢侈、长寿或者幸福,我们都没有兴趣,只对权力,纯粹的权力有兴趣。
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
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权力的目的是权力。
所谓权力乃是对人的权力,是对身体,尤其是对思想的权力。
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
。。。。。。
如果有其他方面的目的和动机,或许温斯顿们还有机会获胜,不管它是财富、幸福还是长寿,但由于老大哥只想要权力,那么除非温斯顿们完全彻底地交出权力,否则这场战争就没有可能结束。而且,不但不会结束,它还将一直存在下去。即便暂时失利,总有一天,它会回来,一定会回来!因为,对权力的热衷,根源于人性之中!

  《1984》读后感(七):皇帝的新衣

记得《安徒生童话》中有一则故事叫做《皇帝的新衣》,讲的是愚蠢的国王不穿衣服在大街上行走,人们赞美他的衣服举世无双,唯独一个孩子道出了真相:“国王并没有穿衣服啊!” 读这部《1984》,我很容易想起这则故事。只是,不同的是,童话故事里尚有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的儿童,而《1984》中的少年则总有种惊人的世故和骇人的想法。 写于1949年的这部《1984》,虚拟了1984年的“英社”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以真理部中记录部职员温斯坦的视角记述了那个社会的种种:匮乏的物资、横行无忌的思想警察、受到严格控制的新闻、媒体等。最让人感觉到寒冷的,是高压下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虽然小说中构建的社会是虚拟的,但反复提及“老大哥”,指向不言而喻。 撇开小说的政治性,我觉得,对任何社会,尚有三个方面值得思考: 如何对待孩子?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 《1984》中的孩子们甫一出场,就是戏耍着警察抓人的游戏,以“间谍”等面貌出现。其后,更有帕斯森的女儿向思想警察告密父亲的一句梦话,让人觉得不寒而栗。而帕斯森还觉得对女儿的教育非常成功。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会传输“价值观”给孩子,让孩子们接受一国既定的文化和传统,形成民族自豪感和对整个社会体制的认同。 可我总觉得,这种传输还是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上。否则,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少了精气神、少了创造力。 历史的重要意义 《1984》中历史变得模糊不清。温斯坦所在的部门的职责就是修改历史报纸、文献,小到对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测,大到对既往战争的掩盖。于是,历史被消弭无形,真实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所谓“过去即是现在。” 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会留下一部分真实,但有些真实会消散无形。有人说“自唐以来无真实的历史。”自从帝王开始对史官记录史事进行干预,虽有“灭我十族都不怕”的方孝孺,但正因为这样敢于对帝王说“不”的史官少之又少,方孝孺才青史留名。不少历史被扭曲、掩盖。前段时间听《罗辑思维》,提到“公车上书”,对公认的那段历史也提出了质疑。 都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我不认为“英社”那些修缮能够保留住完美无缺的虚假历史,时间终究会沉淀下部分真实,让伪造的历史错漏百出。可我觉得,社会也应该给历史的真实评价以一定宽容度,不要让后人真的有“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喟叹。 文字照亮社会 《1984》中“英社”有新语和旧语之说,这个国家创设了一个专门机构竭尽所能的修改旧语,让文字变得更少。该专门机构一职员因为“押韵”在出版物中不忍用了旧语,就“锒铛入狱”。 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了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大概对文字的控制亦是一个国家控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前段时间读了《黎明破晓的世界》,书中提及中世纪的黑暗蒙昧就在于文化的普及度很低。而另一部主要记录日本社会现状的《西风东土》一书中也直言日本对新闻媒体的控制非常严格。 如何在给予文化以一定自由发展的同时也适度消解其负面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小说的另一个作用在于警醒世人。我想,也许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

切莫像《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皇帝,闭目塞听。

  《1984》读后感(八):警钟当长鸣

电幕日以继夜地在你的耳边聒噪着一些统计数字,证明今天人们比五十年前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宽敞,玩得痛快——他们比五十年前活得长寿,工作时间比五十年前短,身体比五十年前高大、健康、强壮,日子比五十年前过得快活,人比五十年前聪明,受到教育比五十年前多。但没有一句话可以证明是对的或者是不对的。例如,党声称今天无产者成人中有百分之四十识字;而革命前只有百分之十五。党声称现在婴儿死亡率只有千分之一百六十,而革命前是千分之三百——如此等等。这有点像两个未知数的简单等式。很有可能,历史书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甚至人们毫无质疑地相信的事情,都完全出于虚构。”。以上文字引于原文。

我想本书的作者的本意是想给更多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以代入感,所以书的里边描写了很多国家的很多禁闭、荒蛮、恐怖等色调的历史时期或现在进行时。是的,作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或多或少的想到了一些大时代车轮碾压过的,我们经历的过往。可那些描述跟我所知道的一些事一样又不一样。我今年34岁,差不多是从头经历的我们国家的改革开发期,我最初的记忆大概是从四五岁开始,那么这样算来差不多有着三十年的记忆。所以现在开始对比上一段话做一个“找茬”游戏。我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小时候似乎周围的人们过得普遍都不富裕,那个时候很多大人的梦想是当个万元户,小孩子的零食夏天天一般也都是冰棍、雪糕,冬天最常吃的是冻柿子和冻梨。冬天餐桌上的菜主要是白菜、土豆、大萝卜。现在呢,鸡鸭鱼肉早都吃腻了,家人朋友聚会吃饭时,最快消灭的都是蘸酱菜一类的素菜,甚至有的时候一条鱼、一只鸡没人动上一筷子;小时候五十左右岁的人一般都被称呼为老头儿、老太太了,因为一般这个年纪就已经是满脸褶子了。而现在呢,七八十岁保养的还都挺好,面色红润,九十岁的人也都不足为奇。家族里有3位老人都过了百岁;休息日也是从每周休一天,变为每周休1.5天,到现在的每周休息两天;关于受教育水平,祖父、外祖父一辈人的文化程度也都只是识字水平,父辈基本都是高中毕业,而我这一辈受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超过总人数的50%,下一代的孩子大多从三四岁就开始学习舞蹈、英文等技艺。总之,我们的生活在向越来越好的态势上发展,而这一切的变化的记录不是来自教科书、不是来自报刊杂志,更不是来自“电幕”,这通通的一切都不是谁编造的谎言,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我的感官,而这一切的变化也仅仅是三十年!

我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说话也时常言不由衷,但我依然觉得书写的很棒。古人云以史为镜,可见兴衰。这样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想到了薛之谦的一句歌词:“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

任何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一些时间。

  《1984》读后感(九):从《1984》到1984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
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从过去向未来都很好理解,从现在到过去,似乎逻辑上有问题。但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很多事情,在现在、在过去就早已注定。
那么颠倒一下是不是也可以呢,从现在、到过去、再到未来!
可以是可以,但意思,却可能谬以千里。
过去已然过去,却被现在所控制。因为它要以明确的概念存在于现在,所以,这个被控制了的过去,只是一个映像,可能清晰、可能模糊,可能真实、可能虚假。
对于清晰、真实的过去,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对于模糊、虚假的过去,现在已是荒诞、未来终归虚妄。
当人们佩服于作家的想象力的时候,大家会更加为现实的超乎想象所惊诧。如果乔治·奥威尔的书凭空蹦到世间,他恐怕会被大家当做怪物,竟然有人会写这么荒诞的事情。然而不是,1948年诞生的这部《1984》,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映照。仅仅是把它放射到未来。而且,现实让我们看到,这个映照,不仅依然存在,甚至还被发扬光大。在我们不远的地方,一个国家,国土正在被光亮的太阳烤焦,人民正在被耀眼的阳光炙烧。我们也不讳言,这本书,也像是我们那段疯狂历史的真实描绘。
阳光底下无新事。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已经把所有的可能都做了经历。现实荒谬也好、真实也罢,都无非是历史上某个经历的翻版,无非是换了人物与道具。大家将包括这本书在内的三本书称为反乌托邦的经典,其实而言,所有的场景与表现,无非是人的动物性的体现。差别,仅仅是自由与否。
“自由即奴役”,这句话,太过直白,除非在“新语”词典里有特别定义。但是那就体现不了“老大哥”的权威了。所以,这句话其实不如奥威尔另一本书《动物庄园》说得更巧妙,“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有的动物更平等”。
在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这本书的出版,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人的思想,从来都是不能够钳制住的。温斯顿·史密斯被重新改造了。但这都一定会是暂时的,因为人类不断质疑、思考的本性不会改变,如果那么容易被束缚,从猿到人的进化就不会发生。
但我们不无忧虑的看到,现实科技的进步,那些以要人民更加幸福为名义出现的新的技术,那些为使这个世界更加有秩序的制度,最终不知将走向何方。
人类,有理由保持警惕。

  《1984》读后感(十):《1984》:幻想未来其实是对历史的再次钩沉。

《1984》:幻想未来其实是对历史的再次钩沉。

当年曾经看过《1984》这部电影,翻到了当年的笔记,发现上面对这个电影的评价是:“过多的意念,冲淡了情节,没有情节,只有意念,不宜于电影表达。镜头缓慢,人物不可理喻,感情也莫名其妙。”

实际上,乔治·奥威尔所著的《1984》与其说是小说,倒不如是他的政治思想表达,书中急于要表达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的情节叙事。这样,本身在小说里,就是主观意念大于人物情感分析,这从本质上使得小说里的情节本身,并没有什么震天撼地的动人的力量,小说里的人物,与其说是探讨人性与灵魂的秘密,倒不如是设计出来用来图解作者的思想意念的。

这也导致小说里的男主人公温斯顿与女主人公茱莉亚的相遇、相知与相离,缺乏基本的合理性。小说里的温斯顿年龄在39岁(电影里,他的形象几乎就是一个老头,直观感觉给人更不舒服),而那个女孩,则不过20多岁,本来没有理由,那个漂亮的女孩能够看上有了妻子且身患静脉曲张、嘴里安放着五颗假牙(P127)的温斯顿,但小说里,就突然之间,那个女孩,向温斯顿丢了一张“我爱你”的纸条,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了频密的幽会。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在1948年,作者出身于1903年,写作时,作者45岁,与小说里的人物温斯顿的年龄还是比较接近的。作家都喜欢将自己的形象,写成小说里的主人公。这样,我们大致可以在温斯顿身上看到作者的一些相关信息。小说在处理温斯顿与女孩的关系时,可以反映出温斯顿内心里一直是自卑的,而女孩却不以为然,根本没有认为年龄是一种差距与障碍。他们两个人能够发生亲密关系,更多的原因,是他们对于现行体制的反感与厌恶。

可以看出,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表达作者政治意念的一个由头与借口。作者也没有兴趣,去表现一对男女出于什么样的内在心理,而走到一起。作者直接交待出来的是,他们通过男女之间的肉体释放,表达了对体制的反抗。

而这种反抗,在女孩的身上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在小说里设想的那个未来社会里,党实行了一种禁欲主张,让性无趣化,剥夺性的快感属性,于是,女孩茱莉亚便用自己的女性身体,发起了对现行政权的攻击。女孩毫不掩饰她与多达一百多个的男子有着肉体关系,并且她把这一切看成反抗体制的一种实际行动。在一般常理下,一个男子在听闻自己交往的女子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公共汽车时,一定会有相应的过激反应,没有一个男人乐意被戴上“绿帽子”的。包括王宝强听说自己的妻子与别人私通时,立马也会发一个通报休妻。但温斯顿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情感中的男人,而是一个政治化的男人,他听说了茱莉亚的混乱的性生活,不但不感到不适,反而满心欢喜,根本原因,他看到了女子肉体对极权社会的瓦解攻击效应,他是把她作为一个政治结盟的战友而对待的,而不是一种以嫉妒与贞洁为底线的情感中人的关系。他立刻对女子的性解放大加礼赞:“我痛恨纯洁,我痛恨善良!我不要任何地方存在任何美德。我要每个人都腐败到骨子里。”(P133)

他认为:“单纯的、没有差别的欲望,那就是会把党撕成碎片的力量。”小说里为此议论道:“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役,一次胜利的高潮。这是对党的重重一击。这是个政治行动。”(P134)由此可见,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的肉体接触过程,只是双方联手起来,给予极权政府的一次抗议。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成为一种武器,可以说是每一次革命最先采用的最简单化的手段。民国初期的“反礼教”运动,西方六十年代的“性开放”,无一不是通过性这一种武器,来对抗社会的封禁体制。改革开放初期,作家也是用性作为武器,来呈现出对现实社会准则的瓦解。如张贤亮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家。

然而,性是一柄双刃剑,在用性的武器去对抗社会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强烈的震撼性效果,但是这柄剑,也会反过来伤害了自己。

我们在《1984》里最终看到,温斯顿与茱莉亚因为他们的反政府言行,双双落马,在监狱里,温斯顿开始的时候,还能对抗审判,拒不屈服,但是,在酷刑之下,他终于精神崩溃,屈打成招,喊出了把酷刑施向与他有着肉体接触的女友茱莉亚的哀告,自此,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地倒塌了。因为出卖性伴侣,意味着性的武器伤害了他自身,你想一想,本来性——他与茱莉亚一起使用着的性,是攻击极权的原子弹,但现在,这个原子弹被他扔向了他们两个人自己,可想而知,两个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惨不忍睹状况。

当他们再被放出来的时候,过去身上的桀骜不驯荡然无存了,他们遭受到的致命的一击,源自于他们自身拥有的性武器的土崩瓦解。而更为荒诞的是,当温斯顿再与茱莉亚意外重逢的时候,茱莉亚称她也举报了对方,这是最可怕的酷刑,就是让他们意识到“你在乎的就只有你自己。”(P310)。对于性伴侣而言,他们曾经有过自认为的融为一体的时刻,但酷刑所达到的结果,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根本没有达到那种为对方奉献的程度,这就像是妻子与母亲掉下水究竟先救谁的悖论一样,它的任何一个答案都是伤害性的。而温斯顿与茱莉亚在一个残酷的刑罚面前,被证明他们之间属于一种“我出卖你、你出卖我”的属性,这样,他们之间的任何的精神交流与肉体接触,都是没有意义的了,形同路人,是他们这一对曾经的性伴侣的必然的结局。小说最后,温斯顿的反抗意志彻底地摧毁了,他温顺得像一个羊羔,“灵魂洁白如雪”,“他战胜了自己。他爱老大哥。”(P315)。

《1984》以逆转式的情节,表现了一个对抗极权主义的个体,是如何在强大的无孔不入的体制的压榨下,身心俱疲到缴械投降的戏剧性转变。这一情节的确振聋发聩,又有现实指向性。当然,我们也必须指出的是,小说里的温斯顿与茱莉亚的关系,构置得过于简单,两个人缺乏感情基础,完全是出于功利性的反政府的目的,才使得两个人走到一起。这是小说里给人一种不具备合理性的地方。这是小说情节的一个突变点,正是温斯顿与茱莉亚走到一起,才使得整个小说的情节得以顺利展演。小说里的另一个重要突变点,其实与此一突变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温斯特相信了他的同事奥布莱恩,以为他也是一个反政府的人员,主动向他道及了内心的反政府想法,最终被身为秘密警察的奥布莱恩出卖。其实温斯顿与茱莉亚的相识,以及他同奥布莱恩的主动示好,是小说里两个关键性节点,但这两个节点,却是偏弱的,都是沿袭着一种心有预感的突发方式而产生的,这也是小说里给人一种缺乏情节性的原因。人物不是沿着情感的正常发展,而走到水到渠成的地步,而完全是作者在小说里起着主导功能,引领着人物发生碰撞关系,男主人公的两次碰撞分别是遇到了茱莉亚与奥布莱恩,前者促成了两个人亲密关系的形成,属于肉体同盟,后者本来是想加入政治同盟,但却受骗上当,身陷囹圄。作者在情节上的雷同化设置,成全了作者的说教式的主题理念的阐发,这样,使得小说里的主旨思想部分,决定了小说的价值品位。

在作者设想的“1984年”,世界分成三个超级大国,美国吸收了大英帝国,形成了大洋国,俄罗斯吸收掉欧洲,成立了欧亚国,而东亚国,则包括中国、日本,还包括版图虽大却动荡不安的满洲地区局部、蒙古及西藏。

不能说作者预言的不准确,作者所言及的三个超级大国,正是当今世界上中、美、俄的缩影。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作的1948年,对满洲、西藏、内蒙的归宿还没有明显界定,所以,作者特意点醒了一下这些地区属于东亚国。

作者重点描写的大洋国,在1984年,已经处于极权统治之下,其主流哲学家称为英社,即英国社会主义。欧亚国则称为新布尔什维克主义。东亚国的政治纲领,书中称其为“无我主义。”“这三种哲学几乎难以分辨,它们所支撑的社会系统则根本毫无差别。到处都是一样的金字塔结构,一样崇拜半神式的领袖,一样靠着持续战争而存在并维持下去的经济体系。”(P207)。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的预言是不容乐观的,把世界界定为极权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而作者之所以对未来作出如此的认定,应该说是西班牙内战让作者见识到了苏联极权主义的邪恶影子。可以看出,作者在书中最为愤懑的情绪,就是对前苏联极权制度的不满,而这种心态的产生,可以想象得到,是作者在西班牙内战中遭受了痛彻骨髓的伤害,在书中,直接将德国法西斯与苏联专制体制等同而列,如书中写道:“后来到了二十世纪,有所谓的极权主义者。有德国纳粹分子与俄国的共产主义者。俄国人迫害异端残酷的程度,更胜于宗教法庭的作为”(P268)。而作者在书中对未来极权主义的想象,都直接源自于苏联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所作所为给予作者的亲身亲历的实际传导。我们看到,革命“不过是在旧人被推翻以后马上又建立全新的暴政”(P213);寡头政治与集体主义密切相关,“他们早就领悟到寡头政治唯一稳固的基础,就是集体主义。财富与特权在共同持有的时候,最容易捍卫。发生在本世纪中叶的所谓‘废除私有财产’,实际上表示财产集中到比过去更少数人的手中”(P216);五十年代的大整肃、清除异已、审判同志,都可以看出作者在影射着什么,而篡改历史、美化现实、虚构伟绩,也是现政权每天都在从事的一项日常伟业,还有那无所不在的监视,这些对未来的想象,与其说是作者对极权主义的惶恐情绪,不如是作者在西班牙内战感知到的前苏联外延的内政折射,正是这份对前苏联给予作者的极大伤害,导致了作者在《1984》里,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极权主义统括地球之后给予世界的巨大阴影效应。

不得不一提的是,《1984》里的情节与俄罗斯作家扎米亚金写于1920年的《我们》有着相似的主题与结构。可以看出,《1984》有着对《我们》的继承与模拟。比如,两个小说里一对男女的相识,建立肉体关系,都是源自于反政府的思想共识,爱情思辨屈从于政治意念,书中想象的极权社会都有一个一统天下的大人物,高高在上,发号司令,人们没有隐私,暴露在众目之下,自由受到嘲弄,集体主义扼杀着个性与自由,而结果都是反叛者从精神上被毁灭,极权社会战无不胜。

但实际上,世界并没有像作者在书中简单化地表现出的未来世界。1984年这个年代,显然是来自于作者书写年代的1948年的变形,在真正的1984年来临的时候,我们看到,世界并没有像作者想象的那样处于一种高度极权化状态,是什么造成了作者的整体判断失误?我想,这根本原因,是极权主义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纬度,就是在外力压制下所产生的内在凝聚需求。而这一个维度,在《1984》里是缺失的。比如,小说里写到大洋国与其它超级大国的战争,完全处于一种随机的没有理由的状态,好像是朝秦暮楚的荒诞重演,然而,现实中的国家生存,却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困挠现象,特别是霸权主义的狂飙席卷,使得革命有了存在的理由与基础,而远远不是作者在《1984》中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即如中国人而言,亡国亡种之痛,是中国立志图新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启蒙还是救亡”,曾经是中国半个世纪一直以来耿耿于怀、不能释怀的民族纠结。这种维度的存在,也是中国选择方向的一个重要支持力量。而这一切,在《1984》里是看不到的。显然,作者所在的国家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作者的内心体系里,是无法感受到,受到西方列强欺凌的弱萌国家,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走进现代世界的。作者把世界的战争与交锋,都简化为一种欺骗、一种朝令夕改的政治游戏,就像《1984》里描述的那样,国家刚刚与东亚国交战,转眼之前,又与欧亚国大战,变化得令人无所适从,这虽然是一种二战期间欧洲国家之间朝友夕敌的影射,但这里面的原因,并非如作者想象的那么荒诞无稽,而有着更为复杂的犬牙交错的深层原因。

这也喻示着,政治幻想小说是非常难写的,它没有情节,而是借助一种理念来设置对未来的构造的,而这种构造可能会挂一漏万地失去所有的决定未来政治走向的维度界面,从而导致未来的社会偏失正常的合理性的存在。相反,美国科幻小说的设置要简单得多,它不过是把战争作为科幻的一个重要的想象的维度,而在这一个战争的维度里,描摹出未来的世界冲突,而政治理念之争,在美国科幻小说已经被弱化到最简单的正邪、黑白之争,这样,美国的科幻作品看起来,更容易令人接受,而不会像《1984》这样的政治幻想给人带来的意念大于形象的尴尬。尽管如此,《1984》里的未来设定,不过是作者对他亲身经历的历史的移植,在小说里,我们真正看到的是历史的阴影,是西班牙内战持续对作者内心刺激的一次释放,而从这一点上来说,《1984》与其是幻想未来的小说,倒不如说是对历史的再次钩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984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