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妻妾成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妻妾成群》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2: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妻妾成群》读后感10篇

  《妻妾成群》是一本由苏童著作,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妻妾成群》读后感(一):读《妻妾成群》

苏童创作了这部小说后说,他不希望读者对它的理解仅仅是“旧时代女性故事”或“一夫多妻的故事”,他希望至少能理解为一个关于“痛苦恐惧”的故事。读完这部小说后,我也感觉描写中国社会的大家庭,或控诉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旧式大家庭的封建礼教的作品很多,如果作者仅仅限于此,那么与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读完后最大的感受便是这个大家庭里无望而绵延的生活,如同作者描写的那样——“痛苦中的四个女人,在痛苦中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气中互相绞杀,为了争夺她们的泥土和空气。”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家大院里陈老爷有四房太太——大太太毓如已经垂垂老矣,整日念经,看似与世无争;二太太卓云虽然年华逝去但是看上去十分有亲和力,实际上却是笑里藏刀,菩萨脸蝎子心;三太太梅珊曾经是个戏子,个性放浪不羁,外表厉害但不如卓云心机老辣;四太太颂莲,本是一名女大学生,父亲去世后被继母许配给了五十多岁的陈老爷。故事由颂莲进门开始,颂莲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慢慢了解这个家的明争暗斗,从最开始受欺凌到奋力反抗,然而却终究不能避免悲剧性的结局。最后,梅珊死了,颂莲疯了,陈家又迎来了第五位太太文竹。陈家女人的悲惨命运一代代在上演,无穷无尽
这四个女人各有故事,大太太毓如已经老了,不再受陈老爷的重视,然而她内心中仍然渴望着这个家庭的权威地位,这表现在颂莲醉酒后她的兴奋和丧心病狂的要给颂莲喂药、殴打颂莲,以借此表现她正妻的地位。二太太卓云,是四个女人中心机最深,也是在这个家庭中最适应或者堕落得最深的一个,她斗败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渴望拴住那唯一一个男人,然而可悲的是,陈老爷迎娶了一个又一个女人,她的斗争永无止境。三太太梅珊,不应属于这里,她聪明的看到了这里的肮脏和黑暗,她感到痛苦但仍然力求活得潇洒自在,表面上的她很强势,其实却不是卓云的对手,她在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了自己的寄托——与医生外遇,却因此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成了黑井中的女人之一,可悲可叹。四太太颂莲,原本是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大学生,进入这个家庭后,由最开始的抗拒,到被耳濡目染,到苦心争取自己的权利,但无奈她太过于单纯,用错了方式而被老爷永远冷落。颂莲她尚且没有泯灭的良心苦苦折磨着她,后来在目睹了梅珊被害以后,她疯了,黑井如同一个神秘的、可怕的力量一直缠绕着她,她一直反抗着。
在这个黑暗绝望的大环境中,这四个女人有斗争、有反抗、有屈服,却终于都一个个沦为了牺牲品,人在这个家庭里的力量是渺小的,为什么?因为一方面陈老爷所代表的权威力量很大,足可以杀掉里面任何一个弱女子;一方面,因为她们腐化的思想,她们自甘堕落,她们明知痛苦却仍然苦苦挣扎去汲取那微薄的氧气。比如颂莲,她一方面想逃离这个杀人的环境,一方面又被锦衣玉食的生活、高高在上的地位、陈老爷的宠爱、下人的谄媚和胜利虚荣感深深吸引,无法自拔。她反抗的思想尚且没有成形,还处于蒙昧之中,因此只能说她处于堕落和彻底醒悟的中间阶段,而这一个过程,让多少个家庭的女子赔上了性命?让多少女子葬送了青春?小说里并没有树立一个真正彻底的正面典型,如巴金的“家春秋”中激情热情、叛逆的觉慧,虽然他仍然带有自己阶级的痕迹,但最终还是与旧家庭决裂了,这一点要比颂莲进步。因此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那种缠绵的如同黑井边缠绕的紫藤花一般的痛苦,让这个家庭中的人如同被人扼住了喉咙,只能窒息而死。
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人都不正常,这个家庭中的男人除了完全堕落的陈老爷,还有大少爷飞浦,飞浦也是一个想要逃离的人,他在外面做生意不愿留在家中,然而他也不能摆脱这里的命运,虽然他不像父亲那样堕落,然而他的性格已经由环境生成,他软弱、逃避,甚至害怕女性,虽然他善良,但他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这个家庭里的下人也都十分趋炎附势,哪个主子今天被老爷另眼相看,就会区别对待。小书里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雁儿,她是颂莲的丫鬟,一心想着做太太,仇恨着任何一个后嫁进来的人,她对颂莲很恶毒,诅咒颂莲还将颂莲欺骗陈老爷的事情戳穿,而最后她的结局也不好,是一个可悲的人。在这个小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着扭曲的价值观,被陈腐的规矩所禁锢,无法喘息,无法生存。正如梅珊说过的一句话“人跟鬼就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
这部小说里那一口黑井很有象征意味,颂莲在进入陈家时就觉得它十分特别,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后来听说陈家之前几代好几个女人都死在了里面,颂莲感到害怕的同时又感到不由自主的想往下面跳,以结束痛苦的生活。我理解的是,她感到很痛苦,于是把这口井当做了生命最后的归宿,和一种可预见的命运,但是她又害怕死亡,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她在无比矛盾和挣扎中疯了。这里存在一个对比,井外外表光鲜的女人们,和井内无数条生命,这是生与死的对比。这既是一种暗示——暗示了这口井就是院里女人们的最终和最真实的命运,也是一种情节的发展,颂莲所害怕的终于被梅珊实践了。
苏童的语言十分简练,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环境,略微含蓄、保守,如同被裹了脚的女人,和这个故事很契合。苏童自己也说过,语言需要锤炼,然而好的语言让读者看不出痕迹,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铺陈,却能够感受到它的韵味,“只是觉得它的质地好,很柔顺或者很毛糙,似乎摸得到它的皱折。”
我曾看过张艺谋根据这部小说拍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比书的主线更加清晰,它将整个故事提炼出来拎给观众看。它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征,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电影的叙述主题,大红灯笼是整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道具,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物件。它是一种象征,它表示了陈老爷的宠爱,表示了一种权利——点灯就能捶脚,就能受到老爷的宠爱,就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就能受到下人的尊敬,就能获得在陈家尊贵的地位。然而这些女人不明白的是,这种权威只是一时的,要永远去争吗?她们不曾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制度?它合理吗?因为这些女人作茧自缚,然而也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令人可惜的是颂莲,原本她也有一颗单纯的心,她喜爱的那个笛子丢了后,她疯狂的寻找,因为它是她逝去岁月中的最纯真的心。
这本书中有着许多冲突之处,也正是这些冲突让每个人脸上的那层皮慢慢剥开,让给事情更加接近本质,如颂莲发现雁儿诅咒自己进而发现卓云对自己包藏祸心,颂莲剪掉了卓云的耳朵由此梅珊对颂莲表露真心,颂莲屡次惹恼老爷导致老爷冷落于是颂莲开始主动争取,颂莲假装怀孕最终被揭发导致了永远封灯。
苏童谈到小说创作时说,小说就要研究人的问题,人是小说永恒的主题,因为表达人就是表达历史。人是历史中的人,能够为读者展现更加生动、活灵活现的历史,而人所带有的特征也正是时代赋予的,这部小说中便是如此,苏童没有写一个恢弘的历史背景或重要的历史事件,仅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故事,就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也通过这些人看到了那个时代。

  《妻妾成群》读后感(二):那幽幽井边人

看过这本书已经两个多月啦,才来写书评。

那段时间喜欢看中国的经典影片,就包括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照。后来得知它是由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成的,就拿来看看。

在当时社会实行一妻多妾的制度下,这种老夫少妻的情况并不少见。每一个年轻女孩子,本是一汪透明的泉水,会给这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庭院带来生机。但是若与男主人没有爱情产生,这样的生活就是,没有希望没有自由的禁锢,痛苦与折磨也就相继产生。

文中的女主角本来是位女学生,却在似水年华陷入宅斗之中,又在怀春之际,只能陪伴一个可做自己父亲的男人。于是,她爱上了坐在井边,与落叶,井水做伴。

最终,她选择自己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妻妾成群》读后感(三):压迫、人性与战争

无聊会的时候开始看的,小册子,两个中篇,加上一些凑数的,不到200页,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也是看完了之后才知道第一篇妻妾成群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原著,当然电影我也没看过。当我知道妻妾成群是苏童25岁写的时候,还是很佩服他在如此年轻就能写出这么透彻、深刻的文章的。
两篇小说写得都不错,尤以妻妾成群最好。内容上没有控诉,没有什么升华,就是像陈述一样的讲了个故事。而这种故事最具有震撼力,有些残酷和压迫,无需我们渲染,也无需我们夸大,因为故事本身已经残酷到无法想象,尤其是这种在骨子里的,在看似平淡中的残酷,才是最让人绝望的,因为少有人注意,少有人重视,写出来,大家发现原来我们的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残酷就这么存在着,无数的人因此而痛苦,而被压迫,而消失以及零星反抗的无力。控诉封建一夫多妻制度的小说有不少,苏童却别出心裁选出了一个少有的角度,一个最容易被忽略却又最应该成为主角的角度,却在写的过程中又控制的很好,是压着写的,没有过于激烈的情绪出现,形成了一种沉闷、灰色的氛围,而正是这种压制,这种陈述式的写法反而更加突出了女人们的悲剧和愚昧,苏童没有让人物升华,没有让这些女人突破她们的历史局限性,没有什么超越时代的感悟,所以很真,很写实。女人们只是在她们的思想范围内进行抗争,很合理,稍微上过一点学的颂莲更突出一点,但也点到为止,绝不让其出现我们现在理所当然的逻辑和思维,让故事失真。而正是苏童的这种克制,让我们感同身受,让这个故事从根本上震撼人心,从整体上让人反思传统、自由、平等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让我们意识到局限性的存在,反而因为这种克制和压制的写法让整个小说升华,变得不俗。
至于三盏灯,从一个似傻非傻的扁金的视角来观察一场战争,来展示给我们战争的残酷,从小碗那里来拷问人性。写的还不错,但与妻妾成群比还是差火候,写的就有一点刻意,没有那么克制和含蓄,还是带了作者的情绪在里面,但依然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小说,想表达对战争的一些看法也都展示出来了,还是可以读的。
这两篇完事也就100页,全书剩下的92页就全是各种苏童的自述、问答和小文章串联起来,没有太实质的东西,我大略过了下。感兴趣的倒是可以读一下,能够对苏童本人,成长环境和对文学的一些看法有些了解。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所属的中篇系列丛书的总序不错,对于中国小说的发展有一个简单的概括,尤其是近当代的小说流派和主要人物、作品写了一些,可以了解一下。

  《妻妾成群》读后感(四):所有的波谲云诡最终化为念念叨叨

苏童自己说,你若从《妻妾成群》中仅仅看到一个“旧时代女性故事”或者“一夫多妻的故事”,那他不会觉得满意。若你看到一个关于“痛苦和恐惧”的故事,他便觉得满意多了。
颂莲,一个十九岁的如花女子,作了年近五十的陈家老头的四太太。她是根新梁木,加入了这座腐朽的老屋子,刚开始还散发着清香的新木气味,但她见识了这些勾心斗角到不疯魔不成活地步的姨太太和下人们以后,开始腐朽和坍塌,开始了她痛苦和恐惧的历程。她恐惧那口井,她老觉得死人在召唤她,她甚至觉得井能从院子里挪到她窗前,有只湿漉漉的手在敲打她的窗户。三太太玩大了,最终死在了那口井里,她则落入了这个不疯魔不成活的圈套,最终还是疯了,她的痛苦和恐惧则永不结束。
书里收录了另一个中篇《三盏灯》。这篇小说很少被评论家提及,我却觉得写得很好。扁金,一个傻子,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没有像老鼠一样逃跑,独自一人留在了庄上,他的理由很单纯:我跑了我的鸭子怎么办!他就这样认识了小碗,那个扎绿头巾的女孩。小碗为了病重的母亲奔走抓药,为了父亲能找到他们,疯了一样的找灯油,为的是在船头点起三盏灯,指引父亲回家的路。扁金以前除了鸭子毫无牵绊,但现在他开始牵挂小碗了,虽然小碗一家最终没有躲过战争和病魔。扁金将他们三人的尸体放在船上,用不可思议的力气将船推到江心,让船顺流而下,自己也最终追随船,赶着他的鸭子,顺流而下了。他身上有点阿甘精神,傻子的逻辑都特别单纯,阿甘为了Jenny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为了小碗也是。战争的残酷,是不长眼睛的流弹,是行走的火球,一路席卷大地,但扁金和小碗,却是残酷的战争中一点单纯和美好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两篇文章的结束都是主人公变成念念叨叨的状态。颂莲围着那口井,念叨着我不跳,我不跳。扁金顺流而下,念叨着那条三盏灯的打鱼船。两位主人公各怀心事,嘴上念叨着,踏着时间流去,构成了一个悠长的镜头定在那里,留下我们唏嘘不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