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欢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欢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2:09: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欢喜经典读后感10篇

  《欢喜》是一本由吴伯凡 / 梁冬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欢喜》读后感(一):欢喜


全书的主旨就是书名吧,欢喜。
看完感觉书中有很多重复的观点,有些对个人很有帮助,有些对企业管理可能有点帮助,鉴于企业的暂时不会接触所以整理了些对个人有助的观点。
“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是不公平的,然后直面它。”
换句话来说就是当人真的有目标有实力之后哪还会有那么多时间抱怨不公平?忙得团团转的时候还会抱怨么?不会。而且像后文所说的,“抱怨和牢骚就像口臭,自己没感觉,让别人会觉得不舒服”,这么伤人伤己伤身的事,还是丢了比较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结合时间管理为之努力,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免得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做到精进,即每天都努力一点点向目标靠近。这个目标最大的作用是给自己确定一个方向,让自己知道将往哪里走,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这时候你的周身会出现一个能量场,决定最后的局面。当心中有目标的时候,我们也会不那么在意付出的即时回报。
当一个个目标实现,作为个体的成功就实现了吧。作为整体,何为卓越?在一个充满恶意的环境中能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当然这个前提自然是个体的成功。
书中提到智慧天真那块让我想起有人评价过老舍的一句话“他人品纯善,所以为人天真;他有智慧,所以对人性并不天真。”
网络时代,不因碎片化的知识和观点而让自己大脑形成“我不信”,它会像病毒破坏生命中美好和可能。世间所有的瘾都值得警惕,最近一直有淡化网络对自己生活影响的念头,确实是必要的。还是应该多看书多思考,有自己的知识圈和独立判断,世间的知识都是相通的,会学习会生活。
微笑的力量很强大,让人忍不住被其磁场吸住。微笑可以让人成为温暖的存在,你对别人微笑的同时也会收获别人的微笑。相由心生,要始终保持积极正向的思考,对于负面信息自动屏蔽或吸收然后将其转为正面信息释放。与人为善,与物为春。学会倾听,待他人说完再发表全面的完整的意见。吵架时要先抽身出来看到自己,学会先道歉。
不轻易评论他人,不受他人影响,不妄自揣度他人,凡事尽力而为。世间万物皆有存在的理由,所有经历值得珍惜。做个幸福的人,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书中提到的一些心理方面的东西让我觉得很有趣。
用“马、马车夫、客人”来比喻“本我、自我、超我”,最后的方向还是会由客人的扮演者超我决定;如果一个人小时候经常生病得到家人照料关怀,长大后遇到挫折也会生病渴望得到关怀;何谓业障,过往的伤害妨碍我们今天面对世界的真相,语欲胜人、家懒外勤皆业障。
这些都很有意思,好像忽然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以上基本书中都有,做了个整理。有些东西慢慢做到吧,有些东西慢慢悟吧。

  《欢喜》读后感(二):读有智慧的见解是碰撞出来的

我是东吴相对论的忠实听众。
听这两个中年大叔每周在那里仿佛切磋武艺一般的相互论道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的话题不并系统,只是随着当下的热门话题而变换。今天讲企业管理,明天讲出国旅游,后天又将子女教育。不论是多么显而易见的生活画面或者已成常态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把日常琐事中的现象提炼升华,帮你拨开层层了帷帐,让你看清现象背后的逻辑。这是他们的智慧,也将会成为你的智慧。
现如今市场上的图书有千千万,我们固然是没有时间一一去品评每本的优劣,那么如果有人帮助我们看书,加以提炼,去伪存精在进行输出,那么我们就如同有了智慧的眼睛。
本书的每一篇都不超过五六页,都是在说我们身边的事。话题很浅,但外延很深。都值得细细琢磨,反复品味。越碰撞,火花就迸发的越多。

  《欢喜》读后感(三):欢喜?欢喜!

       不知何时开始收听老吴和梁冬的《冬吴相对论》,但从一开始,就不能停止对“冬吴”系列的追捧:音频节目,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文字版以及现在的《欢喜》和《无畏》。最初是被他们幽默风趣的谈话风格所吸引,经济生活的背后是哲学问题的思考,有时候会觉得有些道理说得过于空泛,往往都是点到为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更多地,我所从中感受到的是对生活的反省以及对自我的反省。所以,我愿意试着去了解、去掌握他们字里行间所传达出来的哲学,我更愿意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结合相关问题,反省自我。
       回到《欢喜》。这是我从学校毕业之后,在正式的工作岗位上完成的第一步书籍的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它也会意味着什么。以下是我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
       瘾是一种快乐,但当你沉浸其中时,它也剥夺了你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说,瘾实际上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多样性的摧毁,对多种潜能的抑制甚至扼杀。
       在我们没有准备好之前,单纯追求所谓的定位,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弘一法师:“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就是说,一个人见识不够的时候,就喜欢胡思乱想、思前想后患得患失;一个人威严不足的时候,就容易生气、发怒,真正有威严的人是威而不怒的;一个人如果说很多的话,那是因为他的信不足。
    植物能通过内在的转换机制,把那些看似非常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的东西,这就是成长
       多看一些“闲书”,这些书会比米娜我们成为一个工具化、产品化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要做一个既会解题也会解风情得人,如果光是会解题但生活毫无趣味,那就会成为一个乏善可陈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高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应该用人多长,而不是评价个人。
       有些人表面上看似很镇定,其实已经很受内伤了,这很不划算。要把这股攻击力给笑话了,让它伤不到我,也伤不到你,最后消于无形,甚至变得对彼此都有帮助的东西。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就是高级的智慧了。
       德鲁克(管理咨询大师)说:“如果我不收这么高的费用,别人根本不会把我的话当回事儿。”
       某一句话、某一个思想能不能产生作用,跟语境和气场十分相关。
       除了立意要正,还要让自己眼下的行为与志向始终保持一致。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或受到的诱惑而让自己走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走上去以后就没法掉头了。
    在图书馆里,我们会邂逅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可能会喜欢上它,并为整个人生奠定很重要的基础。
    在一个充满恶意的环境中能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
    一个卓越领导者的标志之一就是他能够在下属面前坦然地说:“这个我不懂”。
    最高领导者是“第五领导者”,概括起来就是:羞涩而无畏,谦卑而执着。他的特点就是遇到问题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问题;遇到成绩看窗外,看别人身上的优点。
    良好的工作心态是:给我一个机会去工作,我可以在工作当中学习,接触到很多人,并提高我的视野。这个时候,我们收获的就不是一份工资,而是工资以外更大的东西,比如视野、智慧和心量,还有人脉资源,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年轻人在30岁之前最重要的回报。
    一般来说,说服人的两个要素是恐惧加诱惑。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利用人们的恐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这就涉及投资的时候如何面对恐惧和贪婪的问题。巴菲特的做法是,别人恐惧的时候他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恐惧。
    “哈姆雷特综合征”:当时哈姆雷特准备杀死叔父的时候总想设计一个万全之策,而这个万全之策最后阻碍了他的行动,他变得优柔寡断,不断地退缩、再退缩,结果一事无成。to be or not to be
    那些不敢直面现实、有完美主义倾向、被恐惧感所笼罩的人,往往一听到有人说他坏话心里就扛不住了,这在政治上是极不成熟的。
    庸人容易自扰,他会被各种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吓破胆,或者用近乎迫害妄想症的方式让恐惧不断骚扰自己。而高人能抽身出来反观自己,甚至会居高临下看待自己,谈后一下子就释然了。
    
    读书笔记先要告一段落,说说整体的读后感:首先,缺点自然是少不了:文字结构是相对比较零散,演绎过程相对比较空泛,但空泛之余又有很多例子作为佐证。其次,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那种找到共鸣的感觉,很多道理,很多哲学思考的总结,就是会突然某一点就戳中了你的点,使你会心一笑:“这哥们说得挺对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得不说这是一本相对直白的书,它浅显易懂,却又深藏不漏。总之,我会继续珍藏相关的书籍,收藏起来,偶尔回味,也不无道理

  《欢喜》读后感(四):有想法上的冲击

摘抄:
《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
1.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己的自尊,因为尊严来自于实力。
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个闲人,起码在这个阶段比较闲,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每个人都活在套子里》
1.彼得 圣吉写道:“他生命最后一刻努力要做到的事情,在他死后一分钟之内就实现了”这个人的心智模式就是被套牢了。他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系统,他太自以为是了。他的行为遵循头脑中固有的反应模式,即掉到水里就要拼命地游向岸边。实际上他被套牢了,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可以说是这个人本身知识缺乏吗,或者他已经被急坏了?
《量子学中的智慧》
1.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花在犯错误及种种恶习上,很大一部分是虚掷的,整个一生几乎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情。
2.如果在一年中做了很多很有效果的事情,人们的时间感受就会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效果,就不可能有什么记忆,因为这时记忆变得单调贫乏,再多、再长也是贫乏。
3.任何一个你以为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其最终表现与你主观怎样看待它有关系。
4.“心念一闪,震动十方”人的心想事成,并不能归结为运气好。而是因为他想要什么时,他就会多加关注,一有机会他就会努力争取。
5.“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你心里有了方向,如果风向对的话,他就是顺风,就能搭一程。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能走上心里想的那条路。
6.只要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你就有可能吸引和整合宇宙中的各种能量来帮助自己。
7.频率太杂,意向太多,想做的事情太多….这些都会降低速度和效率。有时候,人们能够主动意识到,会把不用的程序关掉,电脑可能会快一点,但却不了解那些后台运行的程序,所以电脑运行得就非常慢。
《积极的沉默
1.“觉人之诈而不行于色,此中有无限乐趣。”---《菜根谭》
2.积极的沉默非常重要,因为一般人喜欢走极端,要么就是沉默,要么就是叽叽喳喳。
3.那些善于倾听、愿意观察和等待结果、愿意思考的人才是真的更加主动。
4.简单地说,就是现代人的服从力不够,张良的服从力太强了,他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能够无条件地接受当下的境况,不打任何折扣甚至超额完成目标,这就是服从力。
5.许多在第一时间反应的人成不了大事,就是因为他的反应只是细节的,随机的,自然地,机械的,而不是整体的,全局的,最后他只能是略有小成而已。
《定位的误区》
1.如果你非常拘谨,亦步亦趋,按照某个逻辑去做事,你的思维和行为都只停留在表层,你只是在完成某个任务而已,而不是在把自己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
2.人在专注的做事的时候,无形当中就会有某些东西汇入内在之中,这就是本。本小的时候,给你干大事的机会你也干不好;本大了 ,有本事了,你才能干大事。
《寻找定见》
1.重要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在每一秒里,你能否专注、认真、全神贯注地做好手上的这件事。只要能把眼前的这个事情认真地做好,你的心就会定。实际上这也是互为因果的,它也反映出了你的定。
2.保持自己内心的节奏,就是具有一种富有弹性的坚定。
3.马化腾在沉默的时候,能感受到多方面的力量,并能很沉静地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躲开一个个有形或无形的陷阱,不会听到风就是雨或者一惊一乍的。
4.本书讲人要跟自己有四个约定,据说这是来自美洲某部落的古老智慧。这四个约定非常简单,第一是不轻易评论他人,第二是不受他人影响,第三不妄自揣度他人,第四是凡是尽力而为。
5.一个从容淡定的人既不轻易批评别人,也不随便表扬别人,或者随便表达对某一个事情的看法,这是一个良好的品质。事情发生了就让它发生,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只要记住自己要干什么。当你确定周围的状况你无法改变时,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
这样你就不会被别人、被外物所牵引,不至于让大脑全部被这些东西塞满了。
《从内心微笑》
1.“与人为善,与物为春”说的就是这种东西,就是说人的内心里要有暖洋洋的气息,而且这种气息可以温暖到消融周围的人。
2.保持一个温暖、春意盎然的内心非常重要,它既为自己,也为别人。有了一个柔软的内心,就会营造一个如沐春风的环境。
3.为什么年长了就很容易感动?因为人是识大量就大,见识越广,心量就越广,内心就越来越宽厚、越来越敏感。
《用心体验世界》
1.乔布斯曾经说过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首先要保持一种饥饿感,保持一个谦卑的心态。
2.我们要时时反省,现在获得的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心态是有害的。惜福说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就是让我们心里经常有一种提醒的声音。
 《爱的技艺》
1.爱是什么?爱首先是感知,是深切的感知。父母真正爱孩子,就一定会花时间去感知他、关切他、全身心地去呵护他,这是爱的重要标志之一。
2.孔子说“仁者爱人”,还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别人如果不服,那就是要通过修炼自己的德行来感召对方。用爱、用魅力来召唤和吸引,而不是靠权力。别人来了以后。还要让他觉得安稳自在,这才是王道。而霸道是“远人不服,虽远必诛”,哪怕对方在天涯海角,也要前去消灭。
3.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对别人的控制。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同样认为是对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力量格局也会发生改变,如果还坚持“己所欲,施于人”,就会引发各种问题。
4. 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柔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爱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信念的力量》
1.如果是抱着找反例、寻找自己正确性的心态,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完成的事情上,这种人就会陷入自己觉得非常聪明、很有主见,到最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的境地。
2.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想通过各种信息来做决策,可能你每天都得做出决策。因为现在是八面来风,四处都有信息,而且有很多信息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信念、没有主张、没有一以贯之的精神和手段,就很可能挖很多坑也挖不到水。要做成任何事都不难,怕就怕不能长期坚持和积累。
3.所谓纪律和原则的作用就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免思维和行动的碎片化、弥散化和飘忽化,可以一直炒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走去。
4.大家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立场,报纸上有一种观点,电视上有一种观点,同事和朋友那里还有一种观点。在这种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变得越来越浅薄,聪明的人显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只有坚持的傻子,反而有一种超乎智商、克敌制胜的能力。
《解题和解风情》
1.当心里感觉很烦、茫然无措、百无聊赖时,不妨从一件最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哪怕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宏大,只要这件事情实实在在的,它就能让你的心落地,让你脚踏实地地做事情。当人们开始操心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反而没那么烦躁了。最怕的是悬在空中,无从用力的感觉。
2.有些东西,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看是否尊敬说话的那个人,是否把他说的话当回事。或者说,讲话的人讲得再好、再正确,听的人不相信、不尊敬他,讲多少真理也没用。
3.一个人选来选去,自认为作出了很多重大的、不一样的选择,但在外人看来,或者在若干年后回头看,发现所作的选择其实都差不多,只是一件事情的不同版本。
所以说,第一次重大考试或者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都会对一个人以后的选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自己在当时可能意识不到,但在以后写自传的时候,或者在深刻反省的时候,是能够看出来的。
我们可以把心想象成一块田,这块田里有庄稼也会有杂草,如何打理非常重要。不要认为人生的某个重大选择是在某个关键时刻作出的。不是这样的,在此之前,心田是如何打理的,它上头就会有什么样的景观,心田的长势能够决定人生的格局。
4.现在很多年轻人就处于这样的阶段,看起来有些事情做或不做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年纪还小。但其实,我们高中、大学或者就业之前的很多基本判断或决策,对于我们后来的人生会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就好比是种子时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是什么都不种,最后心田就荒了。
除了立意要正,还要让自己眼下的行为与志向始终保持一致。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或受到的诱惑而让自己走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走上去以后就没发掉头了。
5.要享受在图书馆里闲逛的时光,因为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知识知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很小的一部分。在图书馆里,我们会邂逅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可能会喜欢上它,并为整个人生奠定很重要的基础。
6.我们应该有大量的个性化知识,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如何获得个性化的知识呢?其实就是多看一些“闲书”,这些书会避免我们成为一个工具化、产品化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要去做一个既会解题也会解风情的人,如果光是会解题但生活毫无趣味,就会成为一个乏善可陈的人。
7.财富问题也是有一个心智模式,在相同的境遇下,财商高的人的反应肯定就不一样。财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智力和理财方面的一种体现。好的心智模式是有创造性的,它不会被眼前的格式所束缚,能够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这种高智商在财富方面还能发挥出来,就叫高财商。
8.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困难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才困难。
9.太多的人做事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完全弄懂一样东西,实际上,真正付诸实施比纯粹思考要聪明得多。当一个人好奇的时候,他就想先把一个东西搞明白了再去做。但当他渴望的时候,他就会立刻要去做。
《官人、商人和情人上》
1.财商是一种智商,但从本质上说,首先是激情不够,渴望不够。
2.稻盛和夫:渴望的画面是彩色的。
3.中国人的财商刚刚过及格线,并表现出高态度、缺知识和低行动三个特点。就是自己很想有点钱,很想提高自己的财商,但是知识缺乏,行动更少。
4.人可以分为三种:官人、商人和情人。当然,有些人可能是两种心智模式混在一起的。
      第一种人是官人,他们很能吃苦,很能受累,也没有多少钱,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都会指向一个东西----在人群中的影响力。对于一些有可能影响到他们权威的事情,他们会立刻暴跳如雷。这种人很快会成为人群中的领袖,他们不在乎钱,但不能伤害了他们的权威性。就像猛兽划定自己的地盘一样,他们的权威绝对不容侵犯。当他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就善于组织,想出点子,组织大家去玩游戏,积极主动甚至超额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他们的特点是爱张罗,权威意识很强、地盘意识很强,党同伐异,罩着顺着自己的人,干掉逆着自己的人。
    第二种人叫商人,他们总能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用未来的钱来挣现在的钱,最高级的是能用别人未来的钱来挣自己现在的钱。比如说这个东西他买不了,他就先向别人借点钱买下来,再用一个对冲的方式把它消化掉。商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他们总能把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表述得非常迁出。他把一个东西卖给你的时,让你觉得自己好像捡到了一块宝,而当他买你东西的时候,他能迅速戳穿你的价值,让你觉得他愿意买你的东西是你的幸运。
   第三种是情人,不是男女之情的那种情人,而是指作家、艺术家、文人以及公司里营销部门的员工。他们做事情主要是出于某种爱好、趣味和美学意味,推动他们前行的是他们强大的理想主义情怀,或者是某种美学意义的东西。
5.其实,天底下的生意无非两种,一是把东西打包一起卖,二是把东西拆开来卖。李嘉诚就精于此道,他把几个业务买过来进行合并,业务整合之后就拿去上市了。商人有个特点,他们总能替别人考虑问题,因为他们知道生意要长期做下去,所以他们不那么讲面子,不那么讲自尊,他们看中的是可持续的交易。商人的核心关键词是发现价值。
《官人、商人和情人下》
1.因为在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还能发动别人去干事,这是领导者才具备的素质。
2“厚德载物”的“物”可以理解为钱,人的品格德行如果不够醇厚、心量如果不够宽,那是载不动钱的,反而会为钱所害。德行就像一艘船,在平时是看不出大小的,但是把一笔钱往上一放,就能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吃水量大的船有了钱压舱就会更稳,但吃水量小的船一下子的沉。财商的背后其实是人格,是人格决定了一个人掌控财富的能力和管理财富的能力。
3.《小狗钱钱》里就有一句话:“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72小时内去完成,至少是紧锣密鼓地开始,否则可能永远不会这这件事情”。
4. 要把钱当成一种价值,一种财富,一种资源。要很认真、很关切地去对待它,不能像对待工具一样随便使用、使唤它,要把它当成一个有性格、有尊严的尸体。不这样的话,财商是无法提高的。
5.一个人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做起来最难的事情,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会用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因为他真心渴望事情能够做成。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在面临困难的时候,老是想着赌一把,那往往不会有好结果。所以,要做成一件事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真的匮乏,所以拥有很大的渴望;第二就是有梦想,以至于现实当中已经相当不错了,跟这个梦想相比,还是觉得匮乏。
6.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平等的情况下,示弱会让自己更安全。
7.我们很在乎能说出什么话,也会做一些事情,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光是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来衡量的。它是一个算式,是对个人的认可度与说的话或者做的事的乘积。
8.30岁之前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有时间,每一天都可以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收获的就不是一份工资,而是工资以外更大的东西,比如视野、心量和智慧,还有人脉资源,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年轻人在30岁之前最重要的回报。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真正的君子、一个领导者、一个大度的人,他应该时常制造一种周围所有人都感觉亏欠他的氛围,而自己又不要有债主心态。
9.最完美的人生应该是:童年的时候相对自由,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像在原野中生长一样的只有生活,能够闻到各种花草的味道,感知能力非常强。
10.我们只有直面人生的所有问题,才能真正有安全感。
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还是很有感触的,至少很多想法上有冲击,很特别的鸡汤,这鸡汤,要好好品味,时不时看看,这样才有效果,要不然一下子很快就会忘记的。

  《欢喜》读后感(五):notebook.

20 效果与效率。--现代社会是一个被速度之魔所裹挟的社会,所有的东西都只为让人们提高速度,但是大家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要到哪儿去、到底要做什么。 所以我们会为了速度而速度,为效率而效率,最后干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真正应该干的是事情反而没有干。-
31
人的能量场决定其最后的局面。第一要想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妨把手机打开,看看最常联系的10个人是谁。看到他们,你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要想知道自己会有多少财富,可以把那十个朋友的总财富加到一起再平均。
89 佛学可以分为3学,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定是内心的定。定见就是去除游离状态,漂浮状态,随波逐流的状态,达到内心的定静。定位是我要在哪里,定见是我不做什么,因为定见来自于戒。
92 当别人忽悠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反驳,但他们会保持自己内心的节奏。就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坚定。--而不是 脑残的固执己见。
101
愚蠢,愚是指一根筋、不带拐弯地往前走,蠢则是指没有方向地乱动。
104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139
有一种说法是,癌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掩饰的自杀。
161
而商人身上有一种契约精神,因为他们知道每讲一次游戏规则就会有信用的积累,未来做一些事情的话,成本也可以很低。
167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钱人,你就要在内心真正学会与钱相处,尊重它,而不是简单的占有式地爱它,要相信它是有价值的,相信它是有生命的。
175
管理不是要改变人心,不是去改变别人,教别人怎么做,那是上帝的事。管理者只是用人所长而已,或者把他的短处变成长处。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恐惧同时又握有权利的时候,他的恐惧就会转变成愤怒。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那个虚假的自我被否定了。否则不存在愤怒。
176
年轻的朋友,尤其是读过书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会犯一种毛病,就是认为他所看见的东西就是为他所独有的。事实上,经过了一些岁月的磨砺之后,我们慢慢会发现那些自己曾经认为很了不起的东西其实是一种假象,那只是你看到了别人的东西,跟你没有半点儿关系。
177
在一个充满恶意的环境中,能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最后把它变成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那你就厉害了。
182
平庸的领导则一直在想办法维护自身的权威和正确性,一直试图做一个正确的人而不去做意见正确的事。他与所有人的沟通归结起来就是我对你错。
道歉就是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且直面这一缺陷,或者说造成了某种损失,要直面他并采取相对的补救措施,这一点在投资领域有个术语叫止损。
185
从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制造对方的歉意并利用这种歉意是一种比较高明的销售。最根本的是在别人发难后内心里不着相,不会因为人家的责难而让自己痛苦,仍然是该怎样就怎样去对待别人,给人温暖,包容,支持和笑容。让对方自己感到愧疚,然后反过来又一种高于平常的善意,这就叫做回向。
194
‘媒体经常用真相撒谎,有一万个事件都是真的,但是选择哪一个进行报道却是有导向的,而且这种选择很可能就是在撒谎,即使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撒谎。“

  《欢喜》读后感(六):2015-08-16-《欢喜》

本科四年的每个晚上,我基本都是听着《冬吴相对论》入睡的,梁冬和吴伯凡两位老师可谓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了。《欢喜》一书大致就是将《冬吴相对论》中若干期节目的内容整理成了一篇篇小文章集结成册出版,无论是出于支持两位老师,还是重新温故的角度,我都有必要买来读一读。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应该在于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不足的机会,让人知耻而后勇。该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个人修行、心智成熟,里面点出的问题,自己可算是处处中枪。这篇笔记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书中内容的每章要点,还有一个是我的感想和愿景,即个人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 1. 每章要点:
##### 序——欢喜的秘密
* 从小接受恐惧教育,容易以悲催作为人生潜台词和底层代码,它就像一种原始病毒,一旦我面临新的人生际遇,它又会轮回变异。这种底层代码,让旁人看起来混得还可以的人,却在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自卑。
* 克服上面这种内心的焦虑和自卑,内心欢喜的状态是,坦然承认和接受这一切,然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可能享受能反复带给自己快乐的工作。
* 其实欢喜的第一要务就是就是承认和接受现状,所谓“如来”二字,于我而言,就是“如”实承认我现在面临的一切都是必然和活该“来”的。然后,在接受现状的态度下放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欢喜的秘密,那就是承认现实如来,然后立马去改。
##### 寻求公众是一种心理病
* 抱怨,是对当下现实的不接受和抵触,不愿意直面现实,不愿意想积极的办法去改变它,简单地归咎于他人,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也是一种内耗和自我折磨。
* 直面现实,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时的心法:攀岩的状态,即必须面对当下,快速决定怎样才能攀住一块石头活食抓住一把草,从最危急的状态中挽回局面。(我的理解是面对一份自己不想做、想逃避、想抱怨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把事情分解成很细的一块块,具体到10-15分钟就可完成的子任务去做,就像这里攀岩时抓住下一块石头一样。)
##### 每个人都活在套子里
* 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指我们在行动和表达的时候暗中遵循却又没有意识到的那个套路。
* 困境的背后往往是心智模式出了问题,是不良的心智模式套牢了我们,有人称之为内心的魔障。
##### 高效率的无效果
*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斥着高效率的无效果现象。
* 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 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 重视对外界的贡献,重要的是做出了什么结果,而不是做了什么;
    + 善于利用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而不去管那些短处的事情;
    + 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要事优先;
    + 必须要做出有效的决策。
*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充实,那种卓有成效的感觉。
##### 量子学中的智慧
这一篇实在太扯了,直接拉低了梁冬和吴伯凡在我心中的高度。
##### 积极的沉默
* 善于倾听对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 一惊一乍不是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应该不断吸纳各种信息,把大量信息存储在脑子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才给出反应。(全盘把握、深入分析的领导力)
##### 抱怨这种病毒
* 抱怨、牢骚就像口臭,自己没有感觉到,但是会让别人不舒服
* 暴力是什么?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意愿作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让其他的人服从自己,或者说规范他人和环境(也就是“我执”)。
* 烦是对不确定的焦虑,恼是明确知道要什么,但对方没做到,于是产生了恨意和不满。
##### 有毒的瘾头
* 警惕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和迷信。
* 所以要时时自省。
##### 养喜神,去杀机
* 始终保持积极正向的思考。
* 杀机太重的人,自己总是充满批判、抱怨、鄙视和否定,自己越来越看不惯自己。(我就是这样)
一个是成功和失败往往都源于心智模式
要经常自省
##### 钝感力
* 钝感力:对负面、攻击性的东西一种天然的过滤和屏蔽能力。
* 完美主义拖延症的成因:一念求全,万绪纷起 by 曾国藩,所以可议事者不可图事。
##### 心理留级生
* 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自律教育,自律有四个原则:
    + 推迟满足感
    + 承担责任
    + 尊重事实
    + 保持平衡。
* 要有田间精进的心态,内省自己是否心智成熟。
##### 定位的误区
* 不要一味想着重新定位,推倒重来,也可与立足于本位,不断精进
##### 寻找定见
* 定见就是去除流离状态、漂浮状态、随波逐流的状态,达到内心的定静。通俗地讲,定见就是不要一惊一乍,不是自己成为外在环境简单的应声虫,外在环境有一点变化,就马上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语言上表现出来。有定见的人的表现是: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 定不定与忙不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在每一秒钟里,你能否专注、认真、全神贯注地做好手上的这件事。只要能把眼前的这个事情认真做好,你的心就会定。两者互为因果。
* 如何做到拥有定见,四个约定:
    + 不轻易评论他人;
    + 不受他人影响;
    + 不妄自揣度他人;
    + 凡事尽力而为。
##### 从内心微笑
除了让我知道“技法”和“心法”这两个词语外,别无感想。
##### 非典型性雄辨症
* 警惕合成谬误现象,心量要大,视野要远,着眼于获取整场战争的胜利而非局部战役,有时跟人辩,赢了也是输了。
* “愚”这个字中,“禺”就是角落的意思,指狭隘地考虑问题、钻牛角尖。“蠢”就是春天的虫子没有方向感地乱动。所以说,没有战略眼光、没有愿景的人生和事业是愚蠢的。
##### 用心体验世界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一种饥饿感,保持一个谦卑的心态。
* 为什么经历是一笔财富?因为能让人有更强的设身处地的能力,也就是能从当下的状态很快、很真切地切入到另外一种状态中去。
##### 爱的技艺
* 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柔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爱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 信念的力量
*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by 弘一法师。
* 我理解的这里的信念,其实就是定见,对当下事物的定见,对未来事物的定见。
##### 植物的智慧
* 真正的忍是什么呢?是在弱势的状态下获得一种超常的主动性。佛教“六度”里讲的“忍辱”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垃圾桶,或是把糟糕的东西吞下去,忍是消灭,辱是被动、低下、弱势,忍辱就是要消灭弱势状态。
* 植物的生长就是忍辱的过程,通过内在的转换机制,把那些看似非常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的东西,这就是成长。
* 这种“忍辱”或者说植物的智慧,其实是保持内心从容的能力,这种从容会帮助我们用一种巧妙的机制,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伤害性的、侮辱性的东西转换成有助于自身的力量。当我们掌握了这种机制之后,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伤害到我们,很多破坏性的力量也都能够转变成建设性的力量。
##### 解题和解风情
* 不太清楚这一篇想要表达什么。
* 当人们开始操心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反而没那么烦躁了。最怕的是悬在空中,无从用力的感觉。(我之前理解的攀岩的状态)
*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最重要的是看是否尊敬说话的那个人,是否把他说的话当回事。或者说,讲话的人讲得再好、再正确,听的人不相信、不尊敬他,讲多少真理也没用。
* 除了立意要正,还要让眼下的行为与志向始终保持一致。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或受到的诱惑而让自己走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走上去以后就没法调头了。(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 官人、商人和情人
* 分为上下两篇,但除了讲述三种人格或者心智模型外,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 一个人到底会怎么样与他的内在机制有关系,而与外在的机遇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没有抓住某次机遇。这样的认识也可以避免一些选择难题。
* 要做成一件事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真的匮乏,所以拥有很大的渴望;第二就是有梦想,以至于现实当中已经相当不错了,跟这个梦想相比,还是觉得匮乏。
##### 幸福的开关
* 业障,就是业已发生的障碍,而过往的伤害会妨碍我们看见今天面对事情的实相。(对过往成功经验的迷信也同样会妨碍我们看见今天面对事情的实相)
* 所有伤害你的人,他们事先已经被报复了,现在对你的伤害实际上反映了他之前所经历的折磨。我们应该有这种慈悲的胸怀,一个莫名其妙折磨你的人,也许他本身就很痛苦。
##### 道歉是感情止损
* 所谓高人,就是能够抽身出来看自己的人。
* 不会道歉的人无法直面自己的缺陷、缺憾和不足,始终要抗住那样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道歉就是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且直面这一缺陷,或者说造成了某种损失,要直面它并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一点在投资领域有个术语叫“止损”。
* 30岁之前不要想能挣多少钱,不要跟老板、客户去计较,因为这个钱很少。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就是让自己拥有一个能够挣到300万的心量和300万的德行。
* 那什么叫心量、什么叫德行呢?很简单,等有一个有个人说一口气给你365万,你内心觉得这当之无愧时,那就是有了心量和德行。
##### 我们都是吓大的
* 一共上下两篇,上篇讲了从小接受恐惧教育的坏处,会畏缩,下篇讲了不接受恐惧教育,会跋扈,面对恐惧正确的心态应该是豁达;
* 豁达和跋扈不同,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直面现实的一种能力,就是直面已经发生的一些不利的、困难的东西,而不是习惯性地畏惧、退缩。
### 2. 我的感想
套用一下别人的话,自己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外表干净帅气,内心从容平静的人。改掉内心的种种愤怒、恐惧和苟且,由戒入定,由定得慧。其实,想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人,不是第一次立志这样的希望了,但总是失败。今天的想法是,会不会是以前听过也就听过了,只是当时的触动,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花了一整天时间写了这篇笔记,并拍脑袋想出了下面三条,希望能够有效果。
* 一,抽身出来看自己,即反躬自省、三省吾身、观照自身。
* 二,应该要将上面那些要点牢记,闲暇时刻反复忆念。
* 三,知行合一,将那些心法落实于生活工作中。
最后,《冬吴相对论》节目已经停播好一段时间了,祈求能够继续下去。
初写于 2015-08-17.

  《欢喜》读后感(七):差不多VS都不对

这本书不是我买的,是信用卡的积分换的。可以换的东西太少,可以换的书也不多。于是挑了这本。经常听他们的广播,很有意思,听着听着就会被逗笑。吴伯凡是个沉稳的知识渊博的人,而梁冬则是个逗比,一个有文化底蕴的逗比。这是广播给我的印象。现实生活中,倒不是很CARE这两个人到底如何,买书那是绝对不会的。可能会说话,说漂亮话,话很会说的人,仅仅是通过电台,只能算做不错,但是粉丝情怀还离得远。会通过画面喜欢上一个人,因为颜艺,会通过书籍崇拜上作者,因为深邃。广播还是不能算的吧。
无论如何,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他们平时的广播内容的节选。我觉得结构和广播的内容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看过一个章节,就像听了一场他们的广播。每次听完以后,略有感悟。生活还是向前,不多不少。看这书也是这样,你说很有启发。丢开后,也就不剩什么了。你说,确实写得不错。在那翻完后的当下,还是很有点得益的。
就是一部小小的哲学鸡汤。

  《欢喜》读后感(八):欢喜小记

最近各种波折,回家路上总是疲惫得让人有些绝望,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焦急的情绪像疯狗一般扑上来咬住我的喉咙。
那个时候,可能只有听听《冬吴相对论》的广播才能让自己的思绪稍稍的平缓一些。
前两天,买了冬吴的文集——《欢喜》 。
在低气压的黄梅天里给我的大脑带来了一丝凉风,吹走了满头急躁的汗。
在此一做小记
*某些知识分子最大的两个问题:决断能力差,事情定下来后执行能力特别差(嗯~我觉得自己不在某些知识分子中,但是还是想记下这句话)
*只有做到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这四点,才是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部分人都是心理的留级生,很少有人能够保持不断精进。所以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是如此之少,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对年轻人来说,保持精进之心非常重要。(关于最后一点还是有些不了解,但在推迟满足感方面还是有待精进!)
*Keep hungry,keep foolish,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首先就要保持一种饥饿感,保持一个谦卑的心态。(啊!不耐饥饿的我!改变的第一步从不吃得那么饱开始吧!)
*30岁之前不要考虑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要考虑为自己挣多少本钱。(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很困难的!)
*人与自己的四个约定:不轻易评论他人,不受他人影响,不妄自揣度他人,凡事尽力而为。(生有一颗八卦之心就是好评论呐窝TAT)
最后,想尝试一下新的时间管理法——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做法是记录每个项目需要花费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后做统计,发现自己效率当中的效果。暂定先记录每天的4小时时间段,记录一个月后统计效果。

  《欢喜》读后感(九):心灵建设书籍

在看这本书之前,没有通过接触过《冬吴相对论》。
这本书是经人推荐的,具体是谁已经不记得了。
现在本人有个习惯,看到喜欢的人或者我认为标杆的人推荐的书籍,我会在备忘录里记录下来。等到有时间把汇集的书,一次性在kindle上买下来。
真心感谢推荐这本书的人,让我认识这本书。
这本书绝对是心灵建设,心智提高的好书。
书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句子,记录如下:
1.派克认为,只有做到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这四点,才是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过能做到这些,还不能叫优秀,只能叫心智成熟,不再犯那些小孩子爱犯的错误。
2.不轻易评论他人,不受他人影响,不妄自揣度他人,凡事尽力而为。

  《欢喜》读后感(十):能否获得持续的欢喜? 我列了一条等式,算算就知道

书名叫欢喜,可欢喜谈何容易,不用期盼读完这本书就能获得真正的欢喜,而寻求短暂的欢喜还不如看部喜剧。

获得持续的实实在在的欢喜,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机制,要看一个人能否保持积极的心智模式。

一个人到底会怎么样与他的内在机制有关系,而与外在的机遇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就像钻石和石墨的关系,钻石的外在境遇和石墨的外在境遇实际上是由它们的内在结构决定的。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是内在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它们的硬度就截然不同。

“我们所称为现实的一切, 都是通过我们所参与的积极的营造来显现的。”我们生活在无穷无尽的信息环境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外在的,这些客观的物体经过有意识的大脑处理再加工后,呈现出不同的全新物体,带有主观色彩和感受。

做个比喻,现实是孩子,那么外在环境和有意识的大脑就是它的父母。我们也不妨列出一个等式:

现实=环境*有意识的大脑

从等式来看,现实是如何的?欢喜的还是令人沮丧的?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人脑,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信息处理系统,或者内在机制。

随之而来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是乘法等式?前面说关键取决于内在机制,为什么这里有两个因素?我们先来分析等式右边的两个因素。

外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有正亦有负。我们每天从媒体报道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消极的、负面的。作为一个读新闻的,我自己都说,媒体展现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有的时候甚至是不真实的世界。好和不好是一个整体,别只看到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也是常态,别忽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欢喜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