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定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定位》读后感10篇

2017-11-16 22:5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定位》读后感10篇

  《定位》是一本由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 / 阿尔·里斯(AL Ri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定位》读后感(一):关于《定位》的读书笔记

第三章 进去心智

“坠入情网也是类似的现象。人类尽管比鸭子更懂得选择,但他们的选择可能并不像你所想的那样。

最关键的是接受性,两个人一定要在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这一想法的情况下相遇。彼此敞开心扉,也就是说,双方都还没有深爱着其他的人。

作为人类的一项制度,婚姻建立在‘第一’胜过‘最好’的观念上。商业也一样。

假如你想在爱情上或商业上成功,就必须认识到在心智中取得第一的重要性。”

简评1: 为什么现实有些情侣会被评上“鲜花插在牛粪上”、“好白菜都被猪拱了”之类评论?暂且不论评论者的素质问题,只谈这类情侣本身:

这类情侣能走到一起的两个关键点是:

1.接受性,两个人一定要在一种双方都能接受这一想法的情况相遇。也就是两个人都还没深爱着其他人但心里已准备谈一场恋爱

2.彼此都是对方心智的“第一”,人类的择偶并不是绝对的理性,婚姻的建立在“第一”胜过“最好”的观念上。

所以丑男配美女并不是单纯地意味着这个丑男要多么多么优秀,通过自己奋斗逆袭追上了女神,这些只能说是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丑男遇到美女的时机点非常恰到好处,他先入为主,在女神的形成了心智上的“第一”,正是因为丑男捡了这个便宜,使得之后的那些跟他有着同等甚至更优条件男人很难再获得女神的芳心。

说到底,人类在自己感情世界里,并不是以理性为主导的。

第五章

失败者往往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更加努力。一家处于败势的公司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收效。

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何时做’。要想通过额外的努力去获得较大的收效,就应当尽早建立产品的领到地位,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有了它,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实现的。没有它,事情确实会变得很难办。”

简评2 : “天道酬勤”、“你只是不够努力”、“我能”这类的心灵鸡汤不知曾激励了多少奋斗中的人。我目前正在减肥,已经减掉了四十斤,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对于减肥这件事上面三句鸡汤句基本奏效。但凡事还是要辩证地看待,绝大多数的道理都是有其适用的范围的。在我看来,“努力”在以下几件事中也不是那么的关键:

1.感情,追求心仪的Ta,这个在简评1中有所论述,不再细谈,只能说“感情的事随缘,别太强求”。

2.投资,投资人最宝贵的资源不是他的钱和人脉,而是他长远的战略眼力!在正确的时间投放资源才是不二王法。

第六章

“‘只有在多次获得办公复印机的成功之后,’施乐董事长在该公司进行多样化经营时曾说,‘我们才有理由说,本公司具有可以依赖的实力。’

这正是领先者的典型错误。错认为自己的产品实力产生于企业实力。

事实恰好相反。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潜在客户心智中所占据的定位。”

简评3 : 对于这一段,我的理解是它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因为产品最终还是由客户来使用的,产品真实的实力如何要看客户对它的评价,客户说你的产品足够好你的产品才是真的好,这样才能真正地在客户心智中形成某一个品类的定位。

还在阅读,后续待定……

  《定位》读后感(二):难的不是找到正确的方向,是要一直坚持那个正确的方向

不是单纯讲广告,穿插营销策略,深入浅出,恰到好处。不是从技术性的动作教你如何写文案,做策划,告诉你怎么从根本上理解定位这个词。不仅仅是广告,不仅是营销,人生规划,职业规划都需要准而清晰的定位。
作者说的很好,一旦目标明确,找到一个定位就不算难了。很多公司从一开始可能就找错了方向,靠简单的copy别人,模仿别人,冠上别人已经做出了成绩的名声,可是你依然走不进客户的心里,走不进客户的脑海里,人家想买你的东西的时候,还是压根就想不到你。广告再有创意又怎样,客户根本记不住,没有特点的歌曲,就算写得再好又怎么样,一样没有市场。
而且一旦确定了打这手牌,就没有反悔的可能,没有中途变卦的权利。彻底的失败往往要胜过勉强的成功,一开始几年可能还能坚持方针不变,定位不变,在客户心里留下了印象,那么接下来就不是去寻找新的定位,而是把这个概念作深刻做成口碑,让人家一提到就知道是这个品牌,而不是别家的产品。这是最难得的。
如果坚持一个方向,有潜力的方向精耕细作,十年也就非同寻常了,因为没有人能坚持十年如一,直至始终如一。所以,非得有大热爱不可。
书摘:
任何值得一做的事情都值得去乱作一气,如果不是值得做的,那就根本不该做。如果是件值得一做的事情,而你却等到你能做得尽善尽美的时候才去做,因而迟迟不行动,你就可能永远都做不了了。
更加努力工作很少会成为通往成功之路,干得更加聪明才是更好的办法。
定位的六个步骤:
1.你在什么位置?
2.协定拥有什么位置?
3.谁是你必须超过的?
4.你有足够的资金吗?
5.你能坚持下去吗?
6.你与你的地位相称吗?

  《定位》读后感(三):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而是消费者认为你是什么

定位,不仅仅是给产品找一个关键词,编一句slogan,更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中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此书运用了众多的企业案例,说明了一开始的一个企业名字、一句简单的广告语,可能就能奠定产品和公司的成败。简而言之,定位不是简单地广而告之,其中门道深浅难辨、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定位?首先,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渠道丰富但信息不对称、信息膨胀了无边际,产品和企业的信息容易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首因效应让人脑更容易关注到第一接触的信息,信息防御机制让人脑在第一信息和非第一信息中建立难以打破的壁垒,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的大脑陷于海量信息制造的混乱。信息冗杂和人脑限制,让定位如此重要。 那要如何定位呢?行业领导者在定位上有着先天优势。首因效应让消费者只看到第一名的领头羊。领导者想要占据消费者大脑的位置很简单: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空缺,争分夺秒地填补空缺,用价值优势和品牌优势拦截对手。然而,领导者要警惕的是:不要盲目扩张,不要随便进行产品扩张。商品和品牌的位置一旦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很难被改变,如果贸贸然扩张,很容易动摇原有的定位,让消费者混淆原定位和新定位,原定位被打破,新定位不明晰,消费者很可能就转向其他品牌。作者建议,若想扩张产品,一定要建立有全新名字的新定位,与原有产品分开,吸引新的客户。 首因效应为行业跟随者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那行业跟随者就没办法活下去了吗?不是的。若想活,首先不要和领导者正面对抗——寻找领导者还未占据的空档,在这个市场空档中争当第一,利用与领导者不同的定位,在消费者的头脑中植入不同的定位信息。简而言之,设置新的定位,开拓新的利基市场。 维珍集团从未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不可否认,它是行业中独树一帜的利基者。之所以能横跨多个行业而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它的创始人文化内核——永远不一样。维珍无论是在哪个行业都干着出格的事,给人出格叛逆的印象。正是这独一无二的形象,吸引不安分的年轻人选择维珍,使其成为众多行业中独具一格的力量。 虽然此书声名大噪,为营销学中的必读书籍,但我仍认为将企业成败全部归结于名字和定位上过于绝对,毕竟产品和企业生命中涉及了生产、营销、销售、运营等多方面,并非一个名字就能将其置于死地。此外,我仍有疑问:发展的车轮从不停歇,过于专注自己现有的定位,会不会是原地踏步?会不会最后因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泯于尘埃?

  《定位》读后感(四):定位先行

定位四步法则:
1. 分析外部环境 (其实这部分参考swot也不错)
2. 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
3. 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
4. 将这个定位整合再企业的方方面面中(特别是传播上)
定位的基本方法就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以及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大家可以忍受别人对他们说一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但是不能容忍别人说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
品牌延伸需要谨慎:
能够产生效益的条件为:
a. 预期销量:有获胜千里的产品不用,产量不大的产品则该用
b. 竞争:在咩有竞争得地方不用,在竞争激励的地方该用
c. 广告支持:广告开支不大的品牌不用,广告预算小的品牌该用
d. 经销:上货架的产品不该用,由销售代表上门推销的产品该用

  《定位》读后感(五):人手一本的营销大书

原还想悄悄推荐这本营销大书,万万没想到聊了一圈之后发现各种地产策划、互联网策划和广告营销人大多看过,还基本是人手一本,可见这书在业界的地位。
就《定位》这书的内容要真压缩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进入心智,书中大量的案例也在不断强调这个观点
虽然这本《定位》定位是营销书,但在我看来应该算是心理学书,可以和《影响力》、《无价》、《怪诞行为学》这些畅销书归为一类,套路也都差不多,就是先提炼出一句精髓,然后再通过案例反复强化,试图在读者内心形成碾压式印象。
虽然书中罗列出来的很多品牌和案例已年代久远,但创意逻辑却不算过时,有的还挺应景。别看现代很多互联网运营手法眼花缭乱,实则都是在定位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首选是《定位》。这是书中的推荐语,简单明了,我就是因为这句话才买的书,可见其魔力。
以下内容摘录自《定位》
第XI页 很多企业经理人认为,胜负见于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第11页 应对传播过度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简化信息。
第70页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
第95页 公司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即人人满意陷阱。
第103页 假如有人强迫你喝一杯H2O,你的反应很可能不好,但如果有人请你喝一杯水,你可能会觉得味道不错。这就对了,二者的差别不在口腔里,而是在心智里。
第155页 要想让新产品获得成功,就应给它立一个新阶梯。新阶梯,新名字。就那么简单。
第163页 实际上打入人们心智的根本不是产品,而是该产品的“名字”,潜在客户就是用这个名字与产品特征挂上钩的。
第182页 品牌延伸能够继续流行的原因之一是,它在短期内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第205页 定位的一个基本原则上是,避开那些人人都在谈论的领域,即风尚。若要取得发展,公司必须开辟无人涉足的新领域。
第208页 在公司定位工作中,领导地位是可以在银行里兑换成现金的。无论你是化工企业,银行还是汽车制造公司,只要客户对你有好印象,你就永远比竞争对手做得出色。
第217页 复杂是定位的大敌,简单是定位的真谛。
第252页 定位工作中最难的一点是,选定某个具体的概念,把它与自己联系起来。你如果想穿过潜在客户漠不关心的壁垒,就必须这么做。
第253页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如果是不值得做的,那就根本不该去做。反过来说,如果是件值得做的事情,而你却等到你能做得尽善尽美以后才去做,因而迟迟不动手,你就可能永远都做不成了。
第257页 事实是,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路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为你自己找匹马骑。你内心可能很难接受这一点,但人生的成功更多是要靠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定位》读后感(六):小摘录

序一: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泰勒“科学管理”,大幅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将体力工作者(农民)的生产力大幅提升(成为农名工)。
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德鲁克“管理”,大幅提升了组织的生产力,让社会容纳如此巨大的知识群体,并让他们创造绩效成为可能。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特劳特“定位”,大幅提升了品牌的生产力。
特劳特曾说:“《韦氏词典》对战略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竞争对手)确立最具优势的位置。这正好是定位要做的工作。”
定位四步法: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容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第一章 到底何为定位
如今你要想成果,一定要脚踏实地。真正值得考虑的现实,就是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早已存在的认知。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
应聚焦于潜在顾客的认知,而非产品的现实。
第二章 心智备受骚扰
新出现的媒体哪一种也不能取代现有的媒体,但他却改变和改造了原先的媒体。
第三章 进入心智
定位是寻找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的体系。它以这样一个概念为基础,即传播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环境下才能实现。
进入心智的捷径,成为第一。
“当第一胜过做得更好”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定位观念。
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什么区别。
第四章 心智中的小阶梯
事实上,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
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第六章 领导者的定位
二元法则:在每个品类中,最终只会剩下两个品牌主导整个品类。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再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
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潜在客户的心智里扎根之前就主动去拦截它。
第七章 跟随者的定位
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
第八章 重新定位竞争对手
由于空位太少,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
重新定位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动摇现有的观念、产品或人。
潜在客户早就了解各类产品的好处了。要想登上他们心智中的阶梯,就得把你的品牌与早已在那儿的品牌联系起来。
第九章 名字的威力
认知就是现实。
第十章 无名陷阱
“心智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来运转的。”我们研究过的每一次成果的定位项目都是以听觉而非视觉效果为主导的。
你只有使自己出名后才能使用简称,不能把这个因果关系给颠倒了。
第十一章 搭便车陷阱
强者通常总是正确的。
跷跷板原则:一个名字不能用来代表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产品;一个上升,另一个就会下降。
在和媒体打交道的时候,你得保存好自己的匿名资源,直到你准备好使用它为止。你在用它的时候,要全力出击。记住你的目的不是宣传,或是建立声誉,而是为了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建立一个定位。
一家拥有一项不知名产品的不为人知的公司从公关宣传上得到的效果,要比一家拥有名牌产品的著名公司大得多。
第十二章 品牌延伸陷阱
实际上打入人们心智的根本不是产品,而是该产品的“名字”,潜在客户就是用这个名字与产品特征挂上钩的。
有内而外的思维方式是通往成果的最大障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定位的精髓所在:用你的品牌名称代表通用名称,从而使潜在客户不经意中就把品牌名称当成了通用名称。
你不必第一个打入市场也能成为大赢家,但你必须在人们心智中成为第一。
有些产品需要高强度的广告来使其品牌理念继续活在人们的心智里。这一战略不一定能扩大销量,却能使之维持在现有的水平上。
第十三章 品牌延伸何时有效
提出以下几条行事规则,它们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用品牌延伸,什么时候不该用。
1,预期销量。有获胜潜力的产品不该用,而产量不大的产品则该用。
2,竞争。在没有竞争的地方不该用,在竞争激烈的领域里则该用。
3,广告支持。广告开支大的品牌不该用,广告预算小的品牌该用。
4,影响。创新产品不该用,一般产品如化学品该用。
5,经销。上货架的产品不该用,由销售代表上门推销的产品该用。
公司应该第一个去做某件事情,以此来成为领导企业,而不是自称如何领先于人。
定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避开那些人人都在谈论的领域,即风尚。若要取得发展,公司必须开辟无人涉足的新领域。
一个成果的定位项目要求其负责人长期投入,全军上下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战斗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复杂是定位的大敌,简单是定位的真谛。
定位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从潜在客户的心智中而不是产品中找到的。
在一则产品广告里,占主导地位的要素通常是画面,即视觉要素。在一则服务广告里,占主导地位的要素通常是词语,即语言要素(因此,你如果看到一则广告上有一幅巨大的汽车画面,就会断定他宣传的是汽车,而不是租车服务)。
企业几乎永远不应该改变它的基本定位战略,这几乎毫无例外。能改变的只是它为实施长期战略采取的战术和短期的行动。
“不要与地位稳固的领导者正面交锋”。
你如果不是领导者,那就建立一个你能在其中成为领导的新品类。

  《定位》读后感(七):读后感

第四章,心智中的小阶梯中
容量不足的容器
人的心智不仅排斥与其现有知识或经验不相符的信息,它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
对这句话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比如我们说的个人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两代人处于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层面,所以出现了很难交流的情况。
又如:支持星座的人看到一片关于星座的文章时,会极力找出其中跟自己的行为,性格,喜好等相符的描述,而不相信星座的人会找出文中与自己性格,行为,等不相符的内容来反驳星座观点,如果两个人一起看到这个文章时,接下来的大概就是争论了,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说,改变心智是困难的,而且让别人承认原先的想法或观点是错误则更难,及时一时语言暂时占优势,让人勉强同意你的观点,恐怕对方也会很不高兴吧。
所以当我们要说服一个人时候(面对面交流),我们需要利用此人现有的知识或经验来进行引导和说服,如果给其直接灌输相反的意见,不但不能说服对方,更是会适得其反。
昨天与几个朋友讨论设计车标的事情,挑头的朋友将强烈主观意见加入到车标的设计当中,几个年轻人尝试着从市场化,全球化,内在文化等其他的方向考虑,却老先生一口否决。
其实我们一开始我们就犯了直接否决老先生提议的错误,造成的结果: 老先生需要维护自身的颜面,据理力争,导致当时很难再改变其想法,讨论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在提意见没有对老先生进行引导,而直接给出设计的考虑方向,这明显超出老先生现有知识范围,与现有知识不服,导致了其不能接受,后面我们所的解释,甚至有直接否定其知乎和经验的错误,最终导致老先生对我们意见的强烈排斥。
要改变老先生的想法没那么容易,后面得一步一步来
首先,得肯定老先生的想法和构思,其实就是肯定其知识和经验,然后根据其经验和知识做引导,使其自己对现有知识进行扩展或更正,能够意识到设计的多面性,让其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尽管我们已经有思路该怎么做),千万不能去做老师,更不能去否定。
我们可以改变顾客的心智,
但是,广告和营销如果想要改变客户的心智,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的引导,而且对不同的顾客也许需要不同广告策略,代价太大,而且收效甚微,所以试图改变顾客的心智是徒劳的。

  《定位》读后感(八):不想跟风叫好 这是一部被风吹起来的书

-如何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是成功的、不成功的、期待成功的人共同关心的题目。 恰当定位产品市场和用户“心智(作者语)” 是个好方法,作者选题如此。于是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书到底怎样呢? 我们不能因为历史重要就说历史书是好书。说实在的,此书只需要听听就好,买是不值得的,谁出快递费我一点都不会心疼就送他。       定位一个很好的题目 ,也就是说作者抓住了很好的题目,但言外之意,他仅仅抓住了 题目。 关于定位每个章节的讨论,其实还有可探究的深度,作者没有进行下去,无论是 定位的模式还是定位的方法都是平平淡淡地写了几段。       平平的含义是如果你来写这个题目,很可能和作者差不多;淡淡的意思是除了题目,没有什么意外的收货。       -总之,我不像别人喜欢跟风,我要向想买这本书的人说,借来读一下就行,不值得买来。

  《定位》读后感(九):定位书摘

广告就是“实践中的心理学”
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客户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新概念参照老概念进行定位)
最好的广告标语不要把话说尽,最好的标题总是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或短语使意思更加完整,正是这一点使广告”引人入胜“
人们与生俱来的对弱者的同情心
忘记成功之道的陷阱:诚实而不是自吹自擂,不是表达心愿
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寻找到一个空位:(品牌是在心智中打造出来的)
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
尺寸空位
高价空位(真正的差异化支撑高价。广告的真正作用应该是,把你的品牌明确地定位在某个价格类别中)
低价空位
不要和潜在客户玩文字游戏。做广告不是与人辩论,而是勾起人们的兴趣。客户对精巧的语言逻辑不感兴趣。
公司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即人人满意陷阱。如果自问”我们要满足谁的需求“,还不如问”谁不用我们的品牌?“
【绝不要害怕冲突】

  《定位》读后感(十):阅读笔记

1.商品需要定位,原因是商品过度丰富,广告信息过多而消费者应接不暇。而且,每一个产品品类,消费者最多只能记住两个品牌。 2.定位的意思是:使用各种办法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占领一个位置,定下一个位置。竞争的战场是在用户的心智里面。不是宣传产品有多亮点,而是宣传用户记得住的亮点。只要用户记得住,甚至不一定“真实”,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 3.定位的第一个方法: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名。人对“第一”往往印象深刻。通常来讲,第一品牌是第二品牌的两倍,第三品牌的四倍。 4.定位的第二个办法:在已有领导品牌的情况下,不与“老大”争专心做“老二”,并且是一个与“老大”截然不同的特别的老二。让用户记住自己的特别就好。进一步方法是联系用户熟悉的事物。“天猫”“小米”“锤子”。 5.定位的第三个方法:重新定位竞争对手,摧毁对手定位。指出领导品牌的xx方面其实是漏洞,我这个才是“完美的”。 6.反对定位理论理由一:营销品牌的关键不是用户心智,而是用户需求,那里才有新的市场机会大蛋糕。在已有市场里抢终究是零和博弈,格局不大。 7.反对定位理论理由二:作用没那么大,只是在企业采取差异化品牌发展时用一用而已。 8.反对定位理论理由三:对于品牌的认知,不只是在消费者心中定下一个位置那么简单,至少不是唯一的因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定位》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