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出生了,但……》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出生了,但……》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15 21: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出生了,但……》经典观后感10篇

  《我出生了,但……》是一部由小津安二郎执导,斋藤达雄 / 青木富夫 / 吉川满子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一):比有声更好的默片

主题:开篇前写道,一本留给成人回忆的绘本。这是两小兄弟男孩父亲生活的绘本。
拍摄角度:整场都是低角度拍摄。像是孩子的视角,孩子是平视的,拍父亲时候是仰视的。
年代:1930s。小孩的校服都是下身短裤,上身穿毛衣或外套,被双肩皮包。电影的每一处都很有质感。是黑白无声电影,依然配有钢琴伴奏。画面晃动、亮闪。
人物:两兄弟老大是由菅原秀雄饰演。上一部小津电影《东京合唱》里也同样饰演家里孩子的老大。这次印象瞬间加深。又出现和父亲顶撞:我不怕你!然后开始摔东西,被父亲抬起腰打屁股。老二则经常时不时摸“老二”,扮孙悟空,表情帅到爆。他们叛逆,可爱,模仿大人双手插兜走路,蹲在地上写毛笔字,和其他小孩干架,对父亲老板的孩子施魔法的那些片段太搞笑了。父亲在老板面前总是低头哈腰,在家里他就是个好父亲。虽然也会在孩子们顶撞他说为什么不能像老板那样给其他人发薪水生气而打他们。但孩子们睡下的时候,父亲他们坐在身旁,眼里有的就是心疼和和对孩子们的期望
电影之外:小的时候也是过群居生活,当时和一群小孩子一起。院里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家庭。老大叫大龙,额头带有美人尖,个头高,皮肤白皙。老二叫二龙,长的很黑,额头有个月亮,但说话结巴,我们都叫他包黑炭。看上去他们差异很大,但他们的确是双胞胎。那时候姐姐完全是在我们生活世界之外的人,高冷,显得和我们格格不入。我常和他们玩还有院子外的那些小孩,一玩就玩到天黑。他们家门口有个水池,他们爸爸同样是做家具的。水池里之前会泡些木材,后来就废弃了,变得恶臭熏天。我们在冬天玩陀螺,夏天打沙包,围在一起看黑白电视。当时只有房东财主家里是彩电。后来家里买了彩电和游戏机,他们就经常来我家里玩。我们之间也闹脾气,冷战。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我就搬离了那里,住进了自己的房子,后来就很少再和他们联系。他们依然还住那里,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他们才搬离。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二):Comedy? Or tragedy?


——I was born, but…
Ozu’s movie I Was Born, But... is an undoubted hilarious silent comedy. But speaking of the dark side, Ozu mentioned in an interview:“I started to make a film about children and ended up with a film about grown-ups…”. Movie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the hierarchies of the adult world and the hierarchies of the children's world presents both the humor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 sad realities of life.
As David Bordwell said, “The film is built around the social use of power.” This film explores the ways the world works. For adults, the determiner is financial, and the social classes. For children, the determiner is physical strength, sparrow eggs, and their father. Ozu reveals us a harsh reality:Not only in the adult's world but also in the children word, that these principles underlie social hierarchies, and the social fabric are the systems in which we must compromise.
   A common misreading by the Western audiences believed this movie is accused the hypocritical in the adult world. In the one hand, “Ozu demonstrates human encounters without judgment. Ouz’s observation of family life and its social decline are respectful.” On the other hands, in this movie, is hard to say children characters are pure innocent. They have their own priorities, different the grownups, children's simply measured by strength. They already live under the rules, just hadn’t understood the unjust hierarchical social customs of the real world yet. The boys define they have the best father during the kids’ arguments. But in the home movies, they saw a different light about their father. Who seem is not an important “somebody” they had worshiped, but as a “nobody” who has to fawn on Taro's father.
       Paternal authority always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Asian cultures. “Japanese father was the head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system” Without this background, it maybe a little confused for the Western audience how the boys' shifting attitude towards their father. At first, he is an exemplary hero. After the home movies, he is an embarrassing fool. Also, their father realizes he was disappointing his sons. He was so despair, even want dependency on alcohol to numb his sorrow.
      Frame is also an important method to narrative.“Ozu's objects are almost never divorced from narrative or thematic functions in his films.” An obvious symbol such as in this scene Ozu captures father’s sadness through the classic “tatami shot”. When father told mother he didn’t cozy up the boss because he enjoys it, audiences begin to empathies with his shame and panic. Is he hypocrisy? Maybe, but we couldn’t blame him.
“In most Ozu films the structure presumes this "return” and it is this which makes the final reels of these pictures so compelling.” Ozu reproduced a particular scene which the father and the boys walking together in the ending of the movie. They met Taro and father's boss; father struggled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greet his boss, the younger brother said, “You’d better say good morning to him.” It’s a similar scene as the earli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But this time they establish a mutual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The movie’s final scene is the most perfecting ending I can imagine. The brother admitted Taro’s father is better. Seem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father and sons made the boys realize what is the reality. In the children world, it takes more strength to accept your dad is better than my dad. After that, the boys began to “cast” on Taro. Everything seems same as before. They were grown up,but still preserving that childish aspect.
When I was watching I was born, but… I feel both of comedy and pathos. Is it comedy? Or, is it tragedy? It seems hard to simply definition. Just like Wim Wenders said, through Ozu’s movies we’ve been seeing all families in the whole word, we see our parents, our brothers and ourselves.
Reference
 David Bordwell, 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
 Wim Wenders, Mary Zournaz, Inventing Peace: A Dialogue on Perception
 M.E. Lamb, 2003,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4th Ed.)
 Kathe Geist, Narrative Style in Ozu's Silent Films
 Donald Richie, Yasujiro Ozu: The Syntax of His Films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三):两个互教互懂的平行世界

        电影上映于1932年。正是日本持续50年战争的时期前段。电影里很多地方都有映射出这一点,比如教室里的“爆弹三勇士”的字牌,亦或是当父亲问到孩子将来的梦想,而孩子回答“大将军”等,都体现出在当时的年代,武士是在日本除了帝皇的最高等级。而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个背景,让小津安二郎原本想要拍摄的喜剧,到最后变成了一部令人反思的颇为伤感的作品。
        电影的开始讲述了孩子们和父亲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房子,土地,人群。从电影里我们看到,主人公一家住在火车铁轨旁,而在当时,火车时是最高的城市化象征;它象征着时代的进步,也映射出主人公一家地位等级的提升。
        孩子们刚刚到了新环境,不免被人欺负。但他们不甘心,于是找到了卖酒的男人,借着母亲向男人买了酒,让男人帮他们出了口气,教训了一下那个平日总是欺负他们的另一个小孩。这时,当他们指着又一个坐着的小男孩要求同样也要教训他一下时,卖酒男人说,“他不行。他的父母买的酒比你家的多。”这时,等级地位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而为什么说这是两个平行的世界呢?因为这样一帮小孩子的群体,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在成人的世界中,亦是同样如此。在小孩们父亲的公司里,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地位的划分,这点在之后的大家聚在一起观看的电影里,更是表达地十分清晰。
        而就在小孩子与大人一同观赏的这部电影中,两个已经变成小霸王的孩子却看到了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父亲的窘状。父亲为了取悦上司而做着各种鬼脸,这样的“上司给指令,父亲便遵从”的场景不免让两个孩子也想到了现实生活中那些处于下等地位只懂得听从命令的小孩们。尽管一同观看电影的大人与小孩口中所说的关于父亲的“好笑”或许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仅仅感到好笑而已,但在这两个小孩的眼里,此时每个人的言论与笑容都化为了一把利剑,刺伤了他们年幼的自尊心。音乐此时也从欢快的节奏变得有些沉闷。两个小孩回到家后闷闷不乐,开始指责父亲为什么要阿谀奉承,为什么要低声下气。孩子们不服气,认为父亲很丢人,宁愿父亲不去挣钱,也不要为了他们的生计而降低自己的地位。
        于是就有了孩子们的绝食战争;同时,也出现了影片中最为令人难过且让人充满无力感的镜头:父亲和母亲看着熟睡中的孩子们,说着,希望他们以后不要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而后的早晨,孩子们和父亲一同坐在院子中,面对着铁轨,手里拿着饭团,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艰难。这也就出现了我题目中所提到的”互教互懂“的观点:父亲看到上级却碍于孩子在身旁没有上前打招呼,直到孩子们提醒,他才上前。在这里我们看到,父亲的世界教会了孩子关于现实中为了生存所必须存在的等级制度,而这一镜头却让我们感受到成人也同样从孩子们的世界里学习着生存之道。
        小津安二郎说这本是一部喜剧,最后却拍成了悲剧。而在我看来,他却给了这部电影一个非常好的结尾。孩子们一如既往地做着”打手势你趴下“的游戏,仿佛昨日意识到的等级制度今日在他们的世界中已不复存在。这定是一门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的一课,但这门课所映射的关于社会的现实性,在他们的这个年纪,毕竟还是抵不过孩子们纯真的本性。
        当然也有人说这部电影,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拍摄出来,本就是个悲剧。不管孩子们今后如何努力,面对战争的压力,都无法从这样的已经定型的社会地位逃脱出来。这也是二战为人们带来的悲哀。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四):很轻的电影,很重的人生

        侯孝贤在《重新再看小津安二郎》里提到:“我们看的是小津的默片《我出生了,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小津电影,很喜欢。”《我出生了,但……》是一部小津早期的以孩子、家庭为题材的默片,上映于1932年6月。
       电影以初入城郊担任小职员一家的成人和两个年幼的男孩为主角,以大人与小孩世界各自上演不同的权力游戏为线索,关注城郊小市民的喜怒哀乐。影片选取了男孩大闹、逃课、玩九连环、偷鸟蛋、看电影、与父亲冲突、绝食抗议等故事片段,细腻刻画父子之间、朋友之间、下属与上级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以生活化的小事透视社会常态,以喜剧的手法影射伤感的悲剧主题。
       在电影拍摄手法上已微微透露出小津电影独一无二的特点:单纯的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设置;画面上追求一种明确的古典的形式美;舒缓平和的人物动作;疏离的情景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的不移动的固定镜头,以及腰位拍摄的平行视角;出神入化的漫无止境的长镜头;以切的方式实现时空转换;背景音乐是清爽明快的钢琴乐加美式管弦乐。如果想研究小津大师在怎样诞生的,从这部作品中似乎就已初见端倪。
       影片中出现的很多意象都十分值得玩味。譬如:那一次次呼啸而过的有轨电车,恰恰象征着这个迅电流光势不可挡的时代。那一件件随风而动的衣衫,恰恰象征着任人摆布不得脱身的人生。那一个九连环游戏恰恰象征着那一个个小圈试图逃出大圈的封锁看似简单实则徒劳。
       影片的很多画面也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两个男孩愤怒地离开父亲老板家,两个小小的身影隐没在浓浓的夜色当中的画面。还有影片中时时出现的两个男孩与一群男孩对立而形成的疏离与紧密,松紧结合,张弛有度的画面。难怪有人八卦此片的美术与小津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了,这样的电影画面简直是一幅幅精巧的写意画,那种淡淡的古典美呼之欲出。
       看上去是很轻很轻的电影画面,描写着一段有一段或幽默或诙谐的生活琐事,撑到结尾却是让人看到很重很重的人生,看到为了生存所必须存在的等级制度与等级制度下弱者的平庸与无奈。那一场精彩的父子争吵的戏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叶圣陶先生那一篇《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石像最终的倒塌,想起孙燕姿在歌里唱过的那一句:是否成人世界的背后总有残缺。
       永远的安详,永远的深藏不露,永远的微笑的面孔,永远的骨子里的深沉,永远的一脉相承的主题,似乎就是小津安二郎作品共有的特点了,《我出生了,但……》也不例外。
       “斑马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这样看似无聊的想法,据说都是小孩子儿童时期经常冒出来的想法,可是我现在还是会常常冒出这样的想法来,怪不得母上大人说我是逆生长了。我今天冒出的想法是:如果申办冬奥会的城市那一年没有下雪怎么办?越想越上火,可真是愁死人了。
——————不负责任的分割线——————
这是一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电影作品,虽不适合哈哈党,但诚意推荐,包你看过不会后悔。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五):小家庭、小人物、小故事、小确幸。

这是我看到的小津安二郎的第一部片子《我出生了,但……》日本战前的默片简单但令人感动,为了争谁的爸爸更厉害“我的爸爸能把牙齿拿下来,你爸爸可以么?”“想去的必须要给我鸟蛋”“斑马到底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这些童心未泯的故事,在学校拉帮结派,恶作剧,无处不能感受到童真。用心爱的鸟蛋换来的“父亲上司摄影作品展”的入场资格,却看见爱好摄影的上司拍到的净是自己父亲溜须拍马扮小丑的丑相,兄弟俩生气要绝食。因而产生的最后家庭矛盾无疑把整场电影推向了高潮,一个倔强要绝食的大儿子,一个生气又有些无奈的爸爸,一个在自己的“原则”和想吃小零食之间犹疑不决的二儿子,一个心疼儿子也心疼丈夫的贤淑妻子。最后因一盘饭团而泯去恩仇。

“以后想干什么呢?”

“中将”

“为什么不当大将军呢?”

“不行,因为哥哥说他要当大将”

最后儿子们似乎也理解了父亲的辛苦,主动让局促的父亲给领导问安。

小家庭、小人物、小故事、小确幸。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六):怎么会这样子

第一次知道小津安二郎是在阅读《侯孝贤电影讲座》的时候,侯孝贤借由小津谈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他说自己看的第一部小津电影就是《我出生了,但......》,但怎么都看不下去。后来过了很久,到了法国,又看,才觉得好看,而且对小津的片子发生了兴趣。侯孝贤喜欢这部电影,说是小津的早期代表作。
因为这个缘故,找来这部电影看,一点都不觉得枯燥,觉得很好看。
一开始的是觉得活泼,有喜感。初来乍到的孩子和当地的孩子发生争执,磨磨蹭蹭不肯去上课,逃学去草地上玩一天,写字练习得个“申”的评分.....都好玩好笑,以为是喜剧片。
但是,接下去心情就慢慢沉重起来。两个孩子在和别的孩子的争斗中,慢慢占了上风,慢慢可以点倒别人,做了老大,这时,开始了拼爹。大家都说自己的爹牛逼,当裁缝开灵车能把“牙齿”拿出来等等都是炫耀的资本,孩儿天性,烂漫天真,好玩得很。轮到两个熊孩子了,看着坐老板的车回来的爸爸:
      “看,那是我爹!”
       “那是我爸爸的车。”
然后兄弟俩第一次知道感受到了隐隐约约的窘迫。
看电影的一段,终于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屈辱。自己引以为傲的老爸居然对自己小弟的老爸点头哈腰出尽丑态,以后怎么混?!然后才有了与父亲的绝食对抗。对抗的结果是他们只能接受了:就算自己能力比别人强,也得仰仗别人过日子。
强者的悲剧,莫过于此。我是出生了,但......太多太多无奈。
拼拳头,拼鸟蛋,拼老爸,拼努力,拼天赋......人生一路走来,一路死拼。到哪一阶段拼哪种资源,没拼赢,感叹一声:“我出生了,但.....”,就像从NBA下放到发展联盟,继续拼,搏到更大的战场。
生活,还在继续。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七):承认你爸爸比我爸爸厉害,是一种更大的勇气

小津的影片,结尾我总是最喜欢。
这部也不例外。
当两个小兄弟和爸爸在铁路闸口碰到爸爸的上司时,
主动让还在羞愧中的爸爸去向太郎的爸爸问安,
然后问太郎谁的爸爸厉害。
当太郎屈服于他们平时的淫威违心承认他们的爸爸厉害时,
小兄弟主动承认太郎的爸爸厉害。
然后他们继续对太郎施咒语,让他躺下,
又故意不叫他起来。
温顺的太郎自己爬起来,小伙伴和好如初。
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你拳头比我硬,我拆九连环可以战胜你;
我拳头比你硬,要去你家看电影也得用鸟蛋交换。
成人世界里通行的标准是货币和武力,
孩童的世界里通行的是武力和鸟蛋,
货币要靠工作和关系赢得,
鸟蛋也要靠爬树和交换攫取,
本质并没有不同。
小孩子因为父亲对比自己弱小者的父亲点头哈腰而伤了自尊,
父亲辛苦营造的伟岸形象崩溃在"他只会对我们逞威风"的指责里。
然后,当小孩长大了就会明白,
用点头哈腰交换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因为也只是交换而已。
上司需要点头哈腰者的肯定,一如点头哈腰者需要货币的支援,
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这世界本不需要倔强,小孩子的倔强也会变圆融,
然后,这就是成长。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八):谁的爸爸更厉害

小津安二郎拍过很多默片,他经历过电影由默片到有声片再到彩色片这样一个过渡,这对电影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技术的发展,电影呈现的形式有了巨大转变,但小津的主题并没有更改,他坚持了一贯的亲情描述,以及这种描述下对世态的哀伤。
《我出生了,但……》算是小津默片中的代表作,至于这个片名,初次遇见是有些奇怪,但据说是当时的流行句式,这与他前期另两部默片的片名相似,一次是我毕业了,一次是我落第了,看来可以构成三部曲。从出生到落第,再到毕业,这是当时日本孩子的普遍成长模式,当然它的适用性可以扩大,想想如今的中国孩子,不也是一样吗?
出生嫌父贫,落第自逍遥,毕业即失业。很遗憾前两部作品仅剩残本,但小津想表达的思想还在。学生时代也许很苦,学校也就像围城,但脱离了学生时代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更苦,学生的责任是单纯的,就是为了读书,你可以跟一帮死党随心所欲,不管怎样,背后有父母撑着。当你毕业了,你的责任有了延伸,你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去寻找一份适当的工作,成了人生最大的命题。毕业后的生活不顺,促使你想要回到从前,回到一出生的时候,回到童年。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他们会把鸟蛋当作宝贝,他们会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他们会争论斑马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他们的想法尤其简单,在他们眼里,事物除了大,就只能是小,不存在中间状态,也不存在平等。
吉井一家搬到了郊外的新居,在那里,弟弟一来就被欺负,地头蛇夺了他的玩具和面包。这在孩子中比较常见,为了给新来的一个下马威。孩子帮的头头是个矿工的儿子,家里比较穷,但长得五大三粗,这形成了当大佬的优势。弟弟叫来哥哥撑腰,但势单力薄,仍旧没能占到便宜。两兄弟自然不服气,但对方确实比他们强大,于是有些胆怯,所以连上学都不敢去了。
孩子都是好胜的,他们在家里没受过委屈,在外边绝受不了欺辱,所以他们千方百计想着翻身。既然干不过大的,在小的身上也要找回来,所以他们借助鞋底板把两个弱的给欺负了,看来小孩子是懂得恃强凌弱这个道理的。欺负小的终究被大的欺负,这明显不是长久之策,于是他们找了个更大的帮手,送米酒的小伙子。
形势有了180度的转变,哥哥和弟弟成了孩子王,其他孩子便开始任凭摆布。伸两个指头,你就得躺下,伸开五指,你才能起来,即使你是有钱人的孩子。
就在哥哥和弟弟站稳了脚跟,心情舒畅的时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岩崎是父亲的老板,对于父亲为何搬到郊外新居,很多人都认为是为了接近老板。确实,父亲是一个拍马屁的人,在岩崎面前点头哈腰,甘为牛马。哥哥和弟弟一开始并未在意,当他们在岩崎家观看影片的时候,看到父亲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逗得在场人哈哈大笑,他们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认为父亲是个小丑,是个供大家消遣的小人物,完全失去了尊严。这与他们刚刚在孩子们中间取得的地位不相符,所以造成了他们的愤怒。
于是他们抗议,他们绝食,原因是自己的父亲比不上太郎的父亲,自己的父亲什么都不是,而太郎的父亲是执行长官。对一个孩子来说,虽然这种想法很幼稚,但这是成长过程中应当存在的困惑,它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为实际的问题考虑,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吉井家里有了一场风波,孩子走入误区,必须有一个矫正的过程,所以说,教育孩子并不容易,没有耐心会造成永久的不理解。最终哥哥和弟弟妥协了,一个好父亲,就应该把孩子当朋友,平心静气,平等交流,孩子也会慢慢理解。
孩子们一直在问,谁的爸爸更厉害,其实大多数的爸爸都很厉害。他们也许身处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岗位,但他们爱孩子的心没有差别,一个家庭的处境也不是一个爸爸能够简单决定的,人的能力毕竟有大小。片中的吉井算得上是一个好爸爸,一个厉害的爸爸,虽然他没有钱,整天跟在老板身后转,强颜欢笑,阿谀奉承,但他为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的生活条件,是为了孩子们将来比他更有出息。这份心,我不知有多少人体会过,至少我还没有。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我想问,无权无势的爹,是不是都该拉去斩首?无权无势的爹的孩子,是不是都该转世再投胎?
这绝对是胡扯,你爸是谁又怎样,重要的是,你是谁。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九):对无常的郑重

先后看了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和小津的默片《我出生了,但》。
《西鹤一代女》竹林狂奔一段着实惊艳逼人,田中绢代42岁演少女,下巴上已有了小赘肉,禁不起细看了,不过身段举止还是超赞。片子很闷,看苦逼女主如风中蓬草流转,只能徒呼奈何。
《我出生了,但》还是以温情和残忍两记重拳,让我中招。
这是一本留给成人的回忆相册。看得又好笑又心酸。
一郎帅帅的,好酷;次郎最好笑,鼻涕糊瞎的,爱挠自己的裤裆,裤衩总是露出来,总是模仿哥哥,馋嘴胆小,却也装酷,去装权威,去反抗权威。
好多个场景有小孩哭,真好玩,一律是平举双肩,手背捂住眼睛~~
那个背后贴着“正在腹泻,不要给他吃东西”的小屁孩,颠颠地跟着大孩子转,也好玩极了。
父亲送儿子上学,分开的路口立一个小木桩,写的是“第一亲切产婆”,在片子里出现了两次。看着也好玩。
 
好玩是好玩,孩子世界和成人一样,有着残忍的生存法则。
可最残忍的是,父亲形象的崩塌,一个小人物,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过日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指着自己问难:
“你让我们有出息,自己却一点出息也没有~”
“因为有钱,所以就是个大人物吗……”
“你是一个弱虫,一个懦夫……”
儿子的质问让人心惊,也让人觉得痛快。
最后,儿子们脸上挂着眼泪,睡着了。
父亲郁闷地喝起酒来。然后,在儿子的房间里,父亲蹲在地上,拄着下巴,超级温情地看两位熟睡的儿子,说——
“我放弃了,因为这些问题将困扰他们一生。”
“他们以后会走上像我走过的路吗?”
“别成为一个以溜须拍马换取生活质量的人。”
真超超感人的画面啊~~父亲那一笑会让所有观众都原谅了他,体谅了他。
而结局~~还是那么小残忍~~生活还在继续~~如此而已。
 
背景音乐是欢快的钢琴,是小津所喜爱的“像天朗气清一样爽快的音乐”。小津能让所有必然的崩塌和无奈的辗转中,都呈现天朗气清的一番意蕴。佛家所说的对无常的郑重,就是这个吧。

  《我出生了,但……》观后感(十):[Last Film I Watched] I Was Born, But... (1932)

English Title: I Was Born, But...
Original Title: Otona no miru ehon - Umarete wa mita keredo
Year: 1932
Country: Japan
Language: Japanese
Genre: Comedy, Drama
Director: Yasujirô Ozu
Writers:
Akira Fushimi
Yasujirô Ozu
Geibei Ibushiya
Music: Donald Sosin
Cinematography: Hideo Shigehara
Cast:
Tomio Aoki
Hideo Sugawara
Tatsuo Saitô
Mitsuko Yoshikawa
Zentaro Iijima
Seiichi Katô
Shôichi Kofujita
Seiji Nishimura
Takeshi Sakamoto
Chishû Ryû
Rating: 7.3/10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