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10篇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本由(美) 亚隆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5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一):目前为止对弗洛伊德最系统的反叛

看这书时我十分高兴,高兴终于有人系统的批判了大山一样的弗洛伊德,用建立自己较为完整的体系的方式。很多心理学大师们的理论要么固着于哲学思辨,要么流于肤浅的人生哲理,很难让人觉得完整可信赖,实操性也相当弱。这本存在主义的理论框架却难得的实用。

这本书提出,人的一生都要面对四种主要焦虑:死亡焦虑、自由焦虑、独孤焦虑、无意义感焦虑。这种提法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把人的一生都理解成如何对抗(适应)这四种焦虑的过程,适应的好的、发展出良好的防御系统的,则“健康”“顺利”地融入社会和人生,适应和防御的不好的,则发展出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它把所有人都预设为有心病的人,所有人都努力去抵御这几种共有的心病,谁成功抵御了,谁就“健康”。这点在死亡焦虑这一部的论述里,体现的尤其明显。

在死亡焦虑部分,列举了数个病人,例如,一个正常人通常在小时候就为了对抗死亡焦虑发展出良好的对死亡的回避隔离态度,但有的病人因为母亲的早逝而无法很好的回避死亡,她便找到酗酒的方式来回避死亡。而酗酒又带来其他问题,她又找了其他防御方式来回避酗酒问题,如此一层层演化,变成眼前的样子。亚隆分析他们的病情,分析他们的防御机制,一层层反推,简直像解九连环一样的过程,直至返回到最早期的第一层,即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生本能、死本能、泛性论的全部颠覆。弗用性解释的防御与欲望,存在主义全都用死亡焦虑来解释了。这比泛性论接地气、也因为更贴近实情而易于操作。亚隆和弗洛伊德一样引用了很多案例来填充理论,但亚隆找到了部分实证支持。他说,抵御死亡焦虑不良的人,容易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寻找拯救者的依懒型,一种是工作狂式的个人英雄主义,这取决于他的认知风格,即场依存类型,是环境依赖型还是独立型。依赖型认知风格的人容易发展成前者,独立型则容易发展成后者,当然这也不是两头绝对的,有一定的中间区域和流动性。

如果说死亡焦虑对应于马斯洛的生存需求,自由、孤独、无意义焦虑则对应于人本主义里的高阶自我实现需求。

自由,包括意志与存在焦虑两部分。意志又包含愿望,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力量。

孤独,在本书中主要指存在性的孤独,而不是人际层面的寂寞

无意义感,则更像一种哲学层面的意义寄托。

以上,作为个人读书小结。显然我后面三部分读的不如第一部分认真。关于死亡焦虑的论述,对我个人帮助很大,理清了自己的很多事情。案例丰富,很有启发。针对每一种焦虑的实操咨询技术也讲了很多。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二):世间万物,无不奋力维持自身于不毁。

死亡焦虑,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探讨的第一个命题,也是最核心的命题。

如果我问你,你有没有死亡焦虑?你很可能会说,没有。

的确,当我们想到自己的死亡,通常并不恐惧,也不焦虑,只会感觉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和现实无关。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事,通常是人际关系、工作、衰老,失去健康和美貌,这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但亚隆指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死亡焦虑。死亡的意义其实是广义的,不单单指向生物体的死亡本身,也指向被遗忘的恐惧,对年老的恐惧,对脆弱的恐惧,对失去和消失的恐惧,等等,这些恐惧,其实都是死亡焦虑的变体。

人们永远想保持年轻貌美,想维持完美的状态,不断刷存在感怕被人遗忘,或者是不愿意割舍一份已经死去的恋情,强迫自己不断努力向前,害怕衰老、停顿,本质上,这都是在抵抗死亡的来临,背后的驱动力,其实都是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即虚空,即不存在。

圣经里曾说:“死是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

死是崩毁,死是消失,死是一切都不再属于你,连你这个人本身也被彻底的抹去,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亚隆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过很多研究和测试,结果均表明,青少年的死亡焦虑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他没有解释其原因,然而,这明显有悖于我们通常的逻辑,我们通常会认为,应该是即将面临死亡的老年人,死亡焦虑最严重才对。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青少年的死亡焦虑之所以特别的高,是因为自我中心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婴儿到童年时期,人是极端自我中心的,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是独特的,别人都会经历伤害,毁灭,而我不会。灾难会降临到别人身上,而不是我。这种心理屏障保护了人的安全感,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是一个盾牌,用来对抗死亡焦虑。而青少年时期,是这个盾牌开始渐渐松动和瓦解的开始,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世界的中心,世界是不受自己掌控的。自己也是平凡人,也会死,也会受伤,也会被遗弃,也会被忘记。这种焦虑就开始爆棚了。

而渐渐到了成人时期,心理防御又慢慢被建立起来,或者习惯了和麻木了,焦虑的感觉被压抑到潜意识里面,于是焦虑就又没那么严重了。

这时,有些死亡焦虑过于沉重的成年人,就会去寻找第二个盾牌:终极拯救者。

在幼年时期,父母是婴儿完美的附属物,是强大有力的行动者,是永不停歇的守护者和奴仆。孩子会一次次的渡过冒险,遭遇现实的荆棘,但又会被父母巨大的双翼温暖的托起,获得拯救。

然而,当我们长大以后,才发现父母也并不是终极拯救者,他们也会无能为力,也会受伤,也会疲惫,不能帮助我们免于伤害,衰弱,失去和死亡。父母崩塌了,人开始需要上帝,唯有一个真正坚定有力,踏实可靠,无所不能的上帝,才能帮助我们抵抗内心那永不停息的死亡焦虑。这就是宗教之所以存在,并如此强大的原因。它深深的根植于人心的焦虑之中,生生不息,无法动摇

亚隆提到,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这是人抵抗死亡焦虑的两个最基本的屏障。但死亡焦虑如此巨大,我们还必须发展出许许多多的次级屏障来抵挡它,比如工作,恋爱,生孩子,或者去追求所谓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抵挡这种焦虑。我们渴望这些事能够让自己获得不朽,而不朽,也就是不死。

今天的人类,一定会嘲笑汉武帝,他一生费尽心机想要获得长生不老,炼丹求仙,做出各种非理性的蠢事,对不死如此执迷。但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无非是对长生不老的执迷的变体,和汉武帝没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努力工作,我们恋爱,我们想出人头地。我们渴望被人怀念,被人重视,被人记住,好像这样我们就不会真正的死去。有人生孩子,想让自己的基因在孩子身上延续下去,以获取不死的幻觉。有人生其它的“孩子”:事业,写书,创作,其心理动因还是一样,是对虚空的逃避,是对死亡的抵抗。

所以,人会本能的去靠近那些能让自己感觉到焕发了生命力的人,就像向日葵会本能的朝向太阳,朝向光,通过感受和证明自己的活力,证明自己有丰沛的生命力,来抵挡死亡的力量,这种欲望是如此执着,我们将其称之为“爱”。

追求青春不老,追求知识或金钱带来的力量,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命力,这可以带给我们安全感。然而,这些并不能真正的抵挡死亡。死亡仍然是公平的,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说,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随时可能发生的,那么思考死亡焦虑还有何无意义呢?就算直面了内心的死亡焦虑,又能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要发展出各种防御,来抵挡它的侵袭吗?焦虑是无法被消除的,因为这是本能。这种本能,其实保护了人,让人不断的奋力求生,这种基因,深植在我们的每个细胞里。

是的,去理解死亡焦虑,或许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但是,能够直面这种焦虑的意义,对我而言,是能够看清楚,缓解这种焦虑的途径并非只有一种,完全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去解决。

比如,有人执迷于恋爱,失恋了便觉得无法生存,要死要活。但是,如果察觉到这不过是死亡焦虑在作祟,那么,就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去缓解它。

比如去创造,去成长,去发掘自己内在的生命力,真正体会到生命力的根源其实在自己内心之中,它可以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足以抵挡死亡的焦虑,而不一定必须要依托在一个恋人的身上。

因为这个不可失去的恋人,通常是被理想化了,是某种程度上的“终极拯救者”的变体,离开了恋人就不能活的人,大半是因为把恋人当成了上帝,希望依赖他的力量,帮助自己抵抗伤害、衰老和被遗忘的命运,但是人永远是必死的生物,是有缺陷的,没有人能够完美强大到成为另一个人的上帝。

斯宾诺莎说:“世间万物,无不奋力维持自身于不毁”。

人终有一死。对死亡的抗争最终可能仍是徒劳,但这抗争本身,充满了一种尊严

他人维持自己的不毁,已经是需要竭尽全力

而你,若渴望维持自身于不毁,也必须,也只有依靠自身,奋力去完成。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三):一些心得体会(有段落摘抄)

p7
       儿童的基本需求是寻求安全—寻求人际接纳和赞许,所以,与提供安全的重要成人互动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得性格结构。
或许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为在幼儿时代没有外界思想灌输,幼儿就会自动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以及占有欲,甚至会做出一些举动来寻求重视感。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对孤独的恐惧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如果一个成年人,过份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否是因为童年的关注缺失所导致的?由于父母对其的沟通不足导致其需要向外界寻求关注,也许是来自亲戚、朋友老师的夸赞或是圈子的认同使其心里产生一定的依赖,一旦缺少这种夸赞就会丧失对生活热情,类似于活在别人的看法中的一种生活状态
p33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人通常活在第一种状态中。忘失是存在的日常模式。海德格尔称之为“不真诚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意识不到是他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世界,他们倾向于“逃避”、“沉沦”和麻木,他们通过“随波逐流”来回避选择。然而,当人进入第二种存在模式(念兹在兹的存在)时,人就能真诚地存在(所以心理学领域现在常用“真诚”这个词)。在这种状态中,人变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意识到自己是经验的(已经建构的)自我,同时也是先验的(正在建构中的)自我;能够包容自己的可能性与局限;能够面对绝对的自由与虚无,并因此感到焦虑。
       海德格尔意识到,人不能靠单纯的沉思、全力以赴咬紧牙关,就能从忘失的存在状态进入到更具有领悟性、同时也更为焦虑的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要靠某些特定的不可改变、无法挽回的状况、某些特定的“紧急体验”,才能使人受到震撼,将人从第一种日常的存在状态猛拉入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什么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物体的本质是粒子,但是什么是“粒子”?“粒子”这个概念也是人类自己提出来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的本质。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来源于基于经验的猜测。这些经验是大脑告诉我们的。就好比对于“石头”这个物体,我们赋予它的名字是“石头”,那么它是否真的就是石头还是只是名为“石头”的物体?探究所谓的本质根本找不到答案,因为所有的解释全部建立在人类的认知上,我们自己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所有人都遵循这个规则。你可以把石头叫做“木头”这是你自己的规则,没有人会赞同没有人会遵守。所以当谈论到“本质”的时候,我觉得更像是一种无法言述的感觉。它不 是物理性质上的本质,而是属于意识层面。我时常觉得这种感觉像空气一样,抓住又溜走,也许早上豁然开朗,晚上又陷入困扰。我觉得我还没真正踏入自我认识的阶段,只是介于两者之间飘忽不定。或许正如海德格尔所说,需要思考死亡、进入“临界”状态方能找到法门。
题外话。最近看了一些关于量子力学的言论,观测行为会影响被观测物体本身。这就好比所谓的本质是我们在观测它的时候赋予它的本质,而不是它真正的本质。我认为科学最终将与哲学结合,因为它们同样都是在人类赋予的框架下运行的一套规则。
p45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谈到几种人类试图获得象征性永生的模式,从中可以看到死亡恐惧对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
(1)生物学模式——通过子孙后代、通过无穷无尽的血缘连结而活下去;
(2)神学模式——在一个与此间不同的更高等的存在层面活下去;
(3)创造性模式——通过个人作品及其创造性的长久影响力,或是通过对他人的影响而活下去(利夫顿认为治疗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延续个人的生命,通过帮助病人启动了无止尽的生物传递链,通过病人的孩子和相关人员将自己的种子传递下去);
(4)永恒自然的主题——通过与支配生命的自然力重新连结而活下去;
(5)超验的模式——在一种非常热切,以至于时间和死亡都不复存在的状态中,通过“忘我”而活在“持续的当下”。
生物繁衍后代的原动力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可以通过繁殖来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从而实现生物角度上的永生。从后代的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据。死亡的恐惧或许是对自己将与世界断开联系的恐惧。
p132
       工作狂的内在特质与文化标准相互影响,发展出一种过度膨胀且僵化的内在价值体制。他们很难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文化,也难以把自己的价值体系视为众多可能立场中的一种。......工作狂对待时间的方式恰似即将面临死亡一样,急匆匆地想尽可能多地完成事情。
     “有目标”的人一直试图确保的是,虚假而不切实际的永生,通过把行动推向未来,而使他的行动不朽。
我自己应该就是属于应对死亡的强迫性工作狂的独特性模式。想要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多的完成一些事情。当有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上的时候我会感到很焦虑,因为这段时间我没有获取知识,没有得到“提升”。我觉得自己能力很弱,并且还在浪费时间,没有找到快速提升的一条路径,这种感觉让我很抑郁。我曾寄希望于寻找一位导师人物,能告诉我该怎么做,但是我又不相信“神”这样虚无缥缈没有得到证实的东西。我一度怀疑在我的生命现实中是否真正存在这样一位角色。因为没有人能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导师,TA也只能根据你的只言片语给你提供一个高可能性的意见,但是否真正适合你?人生而孤独,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我。这就是我独特性防御的原因。
题外话。第一次经历亲人离世是在初中时候,叔叔打电话来说奶奶去世了,那时候我正好在吃早餐。可能是从那以后,我对电话有莫名的恐惧,怕听到坏消息,进而就不喜欢打电话。
p231
       只有通过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世界才获得了意义,用萨特的术语说,这是“对己存有“、在世上,没有超脱或者独立于”对己存有“的意义。
       西方和东方哲学家都在思考人对于真实的责任这个问题。康德对哲学的革命的核心是他认为人的意识、人的思维结构的性质为真实提供了外在形态。空间本身“不是客观和真实的,而是主观和理想化的;其现在如是,过去亦如是,是由思想本质中自带的恒定定律所产生的框架,用来协调所有外在的感觉”。
意义是由人的意识赋予的,它不是客观存在的。何为意识?意识是如何产生的?目前科学上还没有确切的解释。但是有个比较先进的研究表明是,意识是由大脑的经验以及猜测所构成的。这与哲学中的“经验自我”和“先验自我”不谋而合。也正如量子力学中所描述的那样:物质只在观测的同时存在。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觉得就像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争论。科学和哲学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提供理论支持。之所以会有矛盾点出现是因为考虑的因素以及适用环境不同。经过人类不断的探索,推翻、完善旧理论,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统一的那一天。自然学科提供工具,人文学科指引方向。
p283-284
       如果希望能够有效进行治疗,他们就得是自由意志论者。但是许多治疗师都有较强的科学背景,他们或者接受过实验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培训,或者有生物学和医学的背景,因此他们发现自己虽然想接受自由意志的观点,私底下却相信决定论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
       我们的生命是由生命中的种种外力决定的,这个事实只是真理的一面;另一面是我们决定使生命中的外力形成我们的命运,只有把这两方面放在一起,我们才能够探讨理性与癫狂的命运。
如果不考虑所有条件,对于吃饭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食物,这就是自由意志。比方说我喜欢吃披萨,但我突然看到麦当劳正在半价促销,这时候我会想麦当劳我也不讨厌而且更省钱,那我吃麦当劳吧。这时候是否还能说我有自我意志呢?是外部因素改变了我的选择。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受外界环境影响。我们觉得我们有自由意志,但更多的是吸收了外界因素后做出的选择。这个“自由”并不是完全的自由,而是约束在一定的框架下的自由。我想到了《哈利波特》中的一句话: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这个选择并不是像玩游戏一样挑选完职业就万事大吉了,而是你要 确实去做相匹配的事。比如你想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但只是想,身体没有付出“学习心理学”的行动,最终也不能称为一名心理学家,因为这不是你真正做出的“选择”。所谓的自由、选择归根结底就是“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哪怕你脑袋里充满天马行空的绝妙想法,但只是坐在那想,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会为你的想法负责。
p293-294
第四大原罪是懒惰,被许多思想家诠释为“无法把人知道自己能做的在真实生活中实现的罪”。
无法充分尽己所能生活的人,会体验到一种我在此称为“存在的内疚”的深刻的、强烈的感受。
可能自我和实际自我之间的差别会导致强烈的自我轻视,而这种自我轻视会贯穿人的一生。
内心的我,是一个博学多闻、受人尊敬、众所周知、可以与世界大家交流讨论、拥有成功事业的高大形象。而现实的我,却是没有工作、投资失败(股票亏钱)、知识匮乏、无法准觉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两个“我”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陷入深深的自卑当中。我看不起现在的自己。我知道我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力,但是自我与现我是如此的不匹配。我的自卑不仅在于对现在自己的否定,更在于对之前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内疚。我是有罪的。我的罪在于没有活出自己。上帝给了我潜力给了我才能我却选择放弃,活在自认为的舒适里人的自我实现,必定是需要“匮乏动机”的。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克服懒惰,克服犹豫,不管结局如何也不要逃避面对。
p342
人可能通过拖延来逃避决定,直到外界的代理者或环境为他做出决定。
有时候人会因为不想负责或承担不了坏的结果而寻求外界的决定,企图降低心理的内疚和压力。其实我去心理咨询除了自身阅历太浅无法判断我的思想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还是已经落入一个黑洞,需要一位经验人士指点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逃避自己做出决定后需要承担的责任。我甚至想要咨询师做出明确指示:我是否该辞职。理财时的犹豫也是如此。我想知道是否有我还不掌握的消息,想要寻求外界的意见来综合分析,结果往往错失良机。当然,有时候拖延运气好会避开损失,但相应的机会也就在手中流失。我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甚至到不能直面自己犯的错误。自尊心让我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对我来说真是困难的事情。我似乎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玄学”“神”“教义”,这些也都是把决定权转移给外在媒介的表现。所以,要达到自我负责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认清自己。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承认每个决定都有好和不好的结果并二者都能接受。
p507
        自我觉察、跳出自身视角、从远处观看自己的能力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特质之一。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更广阔的和全面的视角通常能让观察者更客观。但另一方面这个视角又让生命的活力枯竭。如果长期站在这个视角上,会使人灰心丧志,若是持续沉浸其中,则可能导致自杀。
       采用宇宙视角,使我们人类最高等的、最珍贵的、最有趣的特质。它并不会让我们痛苦,除非我们自己造成痛苦。让宇宙视角对我们产生如此沉重的影响,暴露了我们不能够真正意识到这种视角本身并不重要的现实。纳戈尔指出,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宇宙视角,同时必须了解采用这种视角是人类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重新回归荒谬的、充满反讽的生活之中,而不是陷入绝望。
“观测者”和“参与者”这两个角色我一直在不停切换。似乎焦虑就发生在切换过程中二者都存在而产生的冲突中。令我惊讶的是,“宇宙视角”这一想法不止我一个人有,而且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的“存在问题”。跳出所处环境,是为了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心理医生告诉我,要时不时回到现实生活,时不时“接地气”。正如书上所讲,长期处于“宇宙视角”会让人灰心丧志。但是也正是这种能力,让我不再以个人的角度思考,而是将自己融入到整个地球中,思考人类的未来。如何改善人类甚至变成了自己的使命。我相信我所理解的“宿命论”,我相信某些事情是需要我去完成的。不管结局如何,我行驶在这条路上我已经心满意足。
题外话。我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别人没有?为什么有的人想法可以很单纯,目标虽小但很明确?为什么有的人甚至可以没有想法,光是吃喝玩乐就已经很开心了?“开心就好”这句话对我而言是如此的困难。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给我这样的想法,让我焦虑不堪?我多想能像普通人一样,像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充满热情。我能想到的解释是,宿命。就像游戏一样,一开始确定了种族,确定了职业,你的人生轨迹就按照这个设定一路走下去。你是魔法师,自然不会拥有猎人的技能。你是普通人,自然不会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维。就算你偶然听说了一些思想,但是身体会自然排斥,警告你不该接受这些思想。所以你表现出来的就是“这都什么玩意”“不要想那么多”。“因果论”和“宿命论”的区别在于,“因果论”是从历史看现在,因为过去的某些行为造就了现在的你;“宿命论”是从未来看现在,你觉得的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的,所以现在会做出这些举动。我本身是相信“因果论”的,但是我又看中“宿命论”中的使命感。我既相信我有自由意志,又相信我有任务需要完成。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有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而又感兴趣的事情,不就是天生赋予你的使命吗?我曾经因为自己的想法与周遭的人格格不入而焦虑,甚至觉得自己是错的,是年轻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或者“迷茫”。但是后来我告诉自己,“你就这么想做普通人吗?要知道历史只会记录那些非典型性的人,没有那些人们眼中的疯子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世界。”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四):浅议本书与存在主义哲学

初遇这本书,是因为一个朋友。他的咨询师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他又把这书交给我。但是,以荐书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道具,到底合适不合适?曾经与一位病友保持过联系,电话里讨论各自的自救方法。我没曾考虑过他的病情比我严重,我告诉他应该去看哲学,推荐他去尝试一下。推荐了两本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一本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推荐这两位作者,一是因为他俩均幼年丧父且后来成就颇丰,和那位病友的经历有相似点,二是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他们重构对这个令人不满的世界的理解。如果放到现在,我不会再把任何高深的书籍推荐给一个心理病患。这类人内心的痛苦程度已让他们的专注力和理解力下降,再去强迫他们进行系统严谨的思考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朋友的咨询师对存在主义心理疗法感兴趣,荐书是出于对对方阅读力的信任,而医生作为职业人看什么书都算分内,但是把理解它的责任推给普通病人,并不够专业。如果咨询师们要接受这一疗法,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存在主义哲学,或者至少要会用存在主义的方式思考一些终极问题,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壁垒和门槛。又或者,这本书所推崇的疗法是否有效,它的立论是否有效,理论框架是否完整,都是要考量一番的。
        这本《存在主义心理疗法》的内容可以说是百转千回。这套疗法扎根于欧陆存在主义哲学。亚龙又把这种疗法定义为动力性心理治疗,也就是弗洛伊德派的。本意是希望借存在主义的世界观修改旧式的心理动力学,但是这里的立论存在对存在主义的误读。
        首先存在主义哲学不存在任何“根基”“动力”“本源”之说,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语境里,只是阐述人是如何必然地存在于世的,且就生存状态而言无任何高下之分,无法牵强地与心理动力学联系到一起;倘若联系到一起,对死亡自由等的恐惧与焦虑被作为根本性的心理动因,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没办法化解它的。其次,存在主义中人的存在之领悟绝对离不开在时间的维度,也无法拒绝对自身存在的操心,海德格尔反对的也只是对存在与时间的先入为主的流俗的领会,而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欧文亚龙却说“要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做深层的探索,并不意味着探索过去;而是,意味着拂拭掉日常的担忧……跳出时间之外来思索”,可知欧文亚龙对“存在”的理解非常之浅,仅停留于字面。亚龙在书中坦陈:“本书是为临床工作者而写的,我的目的是使他对临床工作有用。我对哲学的涉足将是简短而务实的;我会把自己限定在对临床工作有效用的范围之内。如果有哪位专业哲学家把我比喻为擭取了宝石却丢弃精美贵重底座的北欧海盗,我也不会见怪。” 当然我会谈谈此书对临床工作到底是否有效,以及他擭取宝藏的方向正确与否,是否挖掘到了存在主义的真金,或是自欺欺人。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沉沦是在所难免的,“它总是处在抛掷状态中而且被卷入常人的非本真态的漩涡中”,“本真的生存并不是任何漂浮在沉沦着的日常生活上空的东西,它在生存论上只是通过式变来对沉沦着的日常生活的掌握”。也就是说沉沦与本真本就不是对立的,也不能像亚龙所言的那样能通过终极关怀使人的生存方式变得“更高级”。
        亚龙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态度也值得怀疑,他表明了心理学是实证主义科学的态度,说存在主义对笛卡尔的颠覆在科学研究的方法上是“严重的错误”。在他的团体治疗中,用传统的实证法来检测患者的深层改观,获得的结果是无效。即使是他自己也对此疗法产生了怀疑,于是退而求其次,主张应该借“现象学”的直观观测法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现象学的心理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争是胡塞尔很重视的一个问题,不过当时的主要矛盾早已不再是现象学vs笛卡尔式主客二分了,而是数理逻辑的流行对现象学的表述方式的冲击。亚龙却得出结论:存在主义哲学不像传统二分法那样区分主客世界,就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目前得不到显著成就和认可的根本原因,这属于搞不清楚状况。
        这不是欧文亚龙最好的一本书,这本书甚至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学派内也不见受人推崇。欧文亚龙著名的作品多是心理治疗小说,把心理治疗的案例故事拿出来讲,他可以讲地丰富多彩。
        在欧文亚龙的主要成就中,有很重要的一条是他是善于使用团体治疗的专家。这种疗法我认为应该是有效的,有利于患者在团体的互相关爱中树立对自我,对他人的良性认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雅典有一所大房子,里面住着他和他的朋友们,过着与外世隔绝自给自足的日子。最频繁的活动就是与朋友们一起进餐聚会,讨论思想。为了自由,伊壁鸠鲁辞掉了以前的工作,为了克服贫、病、死的焦虑,不断进行理性的思考。拥有一群相知的朋友,而可以不顾外界“无聊的意见”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本书也提到伊壁鸠鲁,不过是以反对的方式提的。伊壁鸠鲁认为,“(死亡)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而亚龙认为人不可能排除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当然这是根据存在主义哲学得出的结论。然而治疗师的任务难道不是发现患者焦虑的根源并根除它吗?书中也说:“他们(治疗师)针对焦虑进行治疗,揭示其根本来源,最终目标是试图根除这些来源。”此处有矛盾:既然焦虑的根本来源是死亡,那么该来源到底能不能被根除?
        我之所以说上面这些可能只是因为我习惯于从哲学的建筑中往外看,由此看到的外在世界都是不可靠且零碎的。撇开先入为主的哲学偏见,在初看这本书时,我迫切想要知道两个问题的答案:一是既然心理冲突来源于个体与之存在的内在思考,作为个体之外的治疗师如何帮助病患;二是作为他人的治疗师与作为本人的患者如何处理患者自身的焦虑。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从治疗手段来看,如果在亚龙的存在主义治疗中,对应一切焦虑的办法是让患者“毅然地”承担起存在的责任,那么如何做到让患者“毅然”承担?亚龙也没有说,他的案例一律停留在动机分析的层面,故事的结尾通常是不了了之的,如 “当***逐项分析上述现象,并开始理解它们的共同来源之后,她的临床情况就获得了明显进步。” 仿佛一旦咨询师把病人们的动机摸透了,病人的病就自然消散了,亚龙同样没有阐述此时的心理原理。不甚懂哲学的咨询师对着根本不懂哲学的病人讲述存在主义哲学理论,的生死自由观,希望通过这一理论帮助病人重构对自己以及世界的理解。效果未知。
        哲学家的任务是构建严密且包罗万象的理论,所以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世界上一切现实和心理状态都是和存在的必然相融的另一种必然,也因此带有消极色彩,本不适合于拿此世界观来做心理学论据的根基。 包括在萨特的体系中,虚无也是由认识规律决定的必然结果,并非能简单地由“勇气”之类常见于心灵成长书籍中的词汇一笔抹去的。
        胡塞尔明确说过:“不论认为现象学对心理学方法论具有多大意义,无论它为前者提供的'基础'多么必不可少,它本身绝不是心理学。” 亚龙欲借存在主义哲学解释“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感”在人的心理上确实存在,可以作为“存在主义动力心理学”的出发点,以取代弗洛伊德的力比多。但对存在主义哲学来说,这种使用是一种误读和倒退。其实,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人道主义心理学都吸取了存在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最有效的部分:排除一切先入为主的领会,直面事物以及人本身,达到本质直观。而这本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明明是整个坐落于存在主义哲学之上的,不仅哲学根基与他的论点有所矛盾,得出来的治疗方案依然是去团体中寻求关爱,心灵成长等鸡汤,和存在主义的核心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存在主义对他来说只是虚有其表。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后感(五):谈存在心理治疗的终极关怀

郑世彦

导 论

尽管存在心理治疗现在有个耀眼的美国亲戚——人本主义心理学,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忽略掉存在心理治疗自身的魅力。存在心理治疗与人本心理学的差异在于:人本心理学诞生后一直沉浸在美国开阔、乐观的实用主义精神中,它探究的是人类潜能的如何发展及其自我实现;而存在心理治疗则土生土长于欧洲的存在哲学,它更强调的是关注人类生命的困境并提供及时所需的终极关怀。

当代美国存在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其著作《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一书中,就非常清晰地描绘了存在心理治疗提供给人们的四个终极关怀领域: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这四个领域都是人生中生死攸关的课题,亦即人生的终极问题。面临这些无法改变的存在事实时,人恐怕始终是渺小无助的。因此,当人们首次踏进这些可怕却真实的困境,存在心理治疗的终极关怀必然成了抚慰现代人的强力药剂。现在,我们就来逐一分享亚隆所讲的存在心理治疗的四个终极关怀领域,看看这个现代的心理治疗是怎样替代哲学和宗教,对现代人焦虑的灵魂做出出色的终极关怀。

无 意 义

我之所以把“无意义”这个问题放到了第一位,也许就如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加缪所说:“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一旦彻底了解了人的生命毫无意义,是否还值得继续活下去?”

是否还值得活下去?托尔斯泰就曾质问过自己做每一件事的意义,他甚至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写作:“如果我比果戈理、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比全世界所有作家都更有名,那又怎样呢?我找不到答案……”在他五十岁濒临自杀边缘时,又以更本质的说法问过:“我的人生可有任何意义,是不会被等在前面、不可避免的死亡所毁坏的呢?”

事实上,临床上缺乏生命意义的来访者大多是跟托翁一样:“一切都会消逝,地球也会消亡,人的存在有何意义?”要是来访者对心理治疗师突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很多治疗师恐怕会一时无法回答。“是啊,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治疗师们不敢说出口,但心里默念着这个答案。

可是来访者为什么就在想这些呢?重要的不是穷思竭虑地思考这些问题,而是应该如何从他的生活里找出意义,不是吗?存在心理取向的治疗师就会反问来访者一句:“如果我们都不‘死’了,是不是就不思考意义的问题了?”诚实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都不死,问题是否变得更可怕?如果我们永远地活着,永恒的生命又需要多少意义?这个问题仍然无法解答。

所以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投入,答案就是“投入生活”。跳出自身来看自己,这本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特质之一,然而,问题也容易出在这里。跳离自己太远,从生活中抽离,就成了加缪笔下的“局外人”。这样就越发觉得生命的荒谬,生活中的一切都无关紧要。可这些“什么都无关紧要”的人本身又是矛盾的,他们死死抱着一个“无关紧要”的观念不放,为何他的这个“无关紧要”的观念就如此重要?

投入生活吧,全身心地投入当下的每一个活动,读书、下棋、工作、聊天和吃饭;去旅游、去创造、去信仰、去爱,谁又胆敢称这些东西毫无意义呢?试问,谁会在欣赏最喜爱的音乐时否认生命的意义?谁会站在大自然的山巅而觉得生命索然无味?谁会激情地演讲、专注地创作和欢乐的**之时,感受到生命的抑郁?当我们去专注这些活动时,生命有无意义的问题又从何问起呢!

每日的活动虽微不足道,但它们支撑起我们生命的每一刻。我们付出的热情和爱心都会成为美好的过去!去倾心于当下的每一个活动,不要总想着心中那个未实现的目标,若总把此刻看成是下一刻的准备,似乎我们的生命岂不是成了“序曲”而没有了“主题”?何不像印度圣哲奥修所说:“存在没有目标,而是纯粹的旅程。生命的旅程如此美丽,何必为终点烦恼?” 是啊,管它什么的浩瀚宇宙,欣赏自己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吧!

那么,朋友,就别再问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自己的生活点滴流进广阔的生命大海,让疑问随流而逝。这正是存在心理治疗师对“无意义”问题要提供的终极关怀——不再沉浸于苦苦思索,丢下这些本身无意义的问题。人活着就像橡实成长为橡树一样自然——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死 亡

生,是谁不想要的吗?死,是谁可以避免的吗?面临人生最基本、最直接的存在冲突,存在心理治疗的终极关怀至关重要。

可是,有人要说心理治疗是要给来访者注入生活的希望,为何要唤起毫无希望的死亡?就如精神病学家阿道夫·梅耶所说:“不要搔还不痒的地方。”可死亡真的犹如人生的最后一痒吗?

前文讲过,人类最有价值的特质之一,就是跳出自身之外来看自己。但是,当我们注视着自己的生命之时,也就注视到了自己的死亡。自我意识注定了人终身要接受死神的撕咬,于是,人们也就会时刻焦虑不安。无怪乎美国研究死亡学的学者贝克尔说:“死亡恐惧是一切焦虑的根本来源。”是的,谁都怕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也没有人会记住他。于是,死亡恐惧就潜藏在生命的表层下不断骚动,驱使人们一定要去成为某种英雄才甘心。

如冒险家强迫自己战胜危险,证明自己并不受命运控制;工作狂坚信生活就是成为什么人、成就某件事,活在自我欺骗的生命幻觉中;攻击者试图透过别人的死亡使自己免于死亡的刑法;性放纵者则在性高潮中将死亡嘲笑。再或者就是,教徒信仰上帝,来访者信仰治疗师,他们放弃选择、自由,不去冒险,而这种不冒险却是最大的冒险——失去了自己。如抑郁者不为自己而活,而为重要他人或目标而活;受虐狂以自我牺牲的方式与人相处以逃避孤独。他们不想真正去活以试图藉此逃避死亡。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倒过来说也一样有道理,只有好好了解死,才能学会好好活着。虽然肉体的死亡可以毁灭一个人,可是对死亡的观念却可以拯救他。君不见古往今来那些经历大起大落、走过生死边缘的官员,是多么地安定平静、得失淡然,而那些从来没有接近过死亡的官吏还在拼命地攀附权贵、巧夺豪取。经常见到大病初愈的人喜欢哀叹一句:“唉,老了。”这简单几个字的背后却显示了当事人对时间和生命的肯定、对死亡的接纳。

也许有人问,风平浪静的生活我们怎么与死亡相遇?翻开史诗《吉尔伽美什》,我们就能听到,吉尔伽美什的好友恩奇都离开人世,他对朋友高声呼喊:“你变得阴暗,不闻我的呼唤。当我死时,岂不免也像恩奇都般?我心悲伤,惧怕死亡。”事实上,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死亡,总会使我们感到一次次贴近自己的终点。就如追思亡者的讲道词里讲到的:“ 不要询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正是为你而敲。”

当然,存在心理治疗也用人为的方法增加死亡觉察——想象自己与死亡相遇:“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一端代表你的出生,另一端代表你的死亡。在代表你现在的年龄的地方画个竖杠,沉思五分钟。”这条线会画成多长?我们的竖杠会打在什么地方?竖杠前的生命我们曾经做了什么?竖杠后的生命又该如何走过?这个短暂简单的练习几乎必然会引发来访者强大深刻的反应。存在心理治疗师还会运用引导想象的技巧:“让来访者想象自己的死亡发生在何地、何时及如何发生的,想象自己葬礼的场景,写下自己的墓志铭,为自己的死亡写出预演剧本。”

这正是存在心理治疗师对死亡做出的终极关怀,让来访者直面自己的死亡,让他怀抱颤栗感,而不是使之麻痹来治疗。观察死亡,就犹如观察一幅黑暗的背景,会让我们觉得生命的色彩更加绚烂。我相信,直面死亡的经验必将使每一个个体从狭窄的存在范畴转而渴望投入宽广强烈的人生。

孤 独

孤独不是一种疾病,可它比疾病更伤及人心。

你可曾独住一屋,夜晚你会竖起耳朵倾听声音,对所有的来客异常热情;无人时,你更多地拿起镜子“欣赏”自己的面容;你会漫无目的地走出房间、走上大街,亲密地注视毫不相干的人群;可当你回到小屋,那床那书桌又孤零零地注视着你,让你的孤单寂寞无从逃脱。

若说死亡是人类最孤寂的经验,孤独则是活着的死亡。对于人类的孤独所需的终极关怀并不比死亡来得少。大多数的我们津津乐道地活在这个世上,以隐秘的方式组成世界而不自知。我们运用着四周熟悉的事物和规则,平静地进入舒适熟悉的归属感,而那个极度空虚、孤独的原始世界被无声地深埋。

可细看人们的生活,犹如爬行一根自己抛向空中的绳索,神灵从来不会照看我们。我们一旦迷了归途,世界就突然变得陌生;我们一旦踏入异乡,家的概念就荡然无存;我们发现可以随处漂荡,大地也不是我们的根基。整个世界会变得空虚无物,人的内心更是一片荒凉。

如果人们缺乏面对孤独的内在力量,就必然会以其他的方式逃避之。孤独者会更善于幻想,甚至在没有人的时候也会听到声音;自杀者并不是都想离去,有些人是想让自己永远活在他人心中;异装癖有时是想和另一种身份的他人融合(内射的防御机制);受虐狂是透过丧失自己来逃避孤独,施虐狂是透过吸纳别人来完成融合;那些没有与女性灵魂建立关系的人,便同她做爱,只能算是孤独的物恋者。

那么孤独应该如何被疗救?我以为,所有的孤独都是来自对于人的不理解。存在心理治疗主要讲两种孤独,一是人际孤独,来自个体与其他生命之间那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另一是存在孤独,人们在孤单之时自己无法陪伴自己。可这两种孤独的发生机制又是何其一致!且不论我们是否深切地了解了他人,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人”,我们是否深刻地理解了人的本质?人,始终在爬行自己抛向空中的绳索。如萨特所说,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作者,在行动中创造出自己的本质。因此,人并无固定不变的本质。对于人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需要理解;要彻底地关怀人的孤独,就要理解人的无限可能性。我们体验到最深的孤独,不正是来自无法接受自己的孤单无助,以及他人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限制和无奈吗?

把自己当作人,把他人当作自己。这便是解决孤独的绝佳方法。事实上,也只有真诚地承认和接纳了自身存在的孤独处境,我们才能深情地转向他人。就如马斯洛所区分的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前者是需要,后者才是无所求的爱。匮乏性的人寻求安全、归属、认同、爱和尊重;成长性的人更能付出时间、精力、宽容、鼓励和爱心。但前者必须是到达后者的路径。不体会、满足自己的匮乏与需求,又怎能深切理解他人以至真心地付出?

也许有人说把他人当作自己,岂不是忽略了别人的独特性需求?其实,存在心理治疗只是要求把他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并不是完完全全就是自己。真正的爱人,恰恰是要求我们放下或超越自己,放下期待和预设的立场来真诚地倾听他人,在任何时刻都把面前的这个人当作一个全新的人。不执著、不著相,需要是因为有个人需要,不问是谁的需要;爱是因为我们有爱,不是为了需要对方而去爱!

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认为,孤独是永远的孤独,它只能得到缓解而无法被消除;但是真心地与他人相处却又是缓解孤独的唯一良药。这就要求一方面人们要学会独自承担孤独,另一方面还要学会籍着爱分担孤独。因为爱让我们在孤独的旅途中,一次次刹那的交融,或许就是最美丽的风景!

自 由

一个经历了存在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必然认为“自由”才是他们的唯一出路。亚隆的督导也说过:“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把病人带领到能自由选择的境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谈尽无意义、死亡和孤独之后,才来探讨自由之终极关怀的原因——自由是我们每一个在世之人的唯一出路。

存在心理治疗师认为人类生来至死始终都是自由的,这是一种无限的自由,但也是一种无法逃脱的自由。正如萨特所说:“人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人类能够以自己想要任何方式组成世界,但人类也就必须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地担起责任。毕竟在人本身之外,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人组成了自身和世界,人自己创造了自我、命运、困境和幸福。

但现代的生活却塑造出许多形形色色的自由和责任逃避者。如有位女士说:“真希望抓到丈夫和别的女人在上床,这样我就可以立即离开他。”但是她却一直拒绝主动提出分手。有位咨询师总在某些来访者爽约的时候大舒一口气说:“啊,太好了!”可是他从不会跟来访者说:“你不要来了。”他们逃避了自己做决定的自由,也就逃避了所要承担的任何责任。可是,他们也就失去了把握幸福的双手。

这一类人看起来被动、呆板、沉重、乏味,他们丧失了自己的感受,也丧失了自己的愿望,从来就没有接触到真正的自我。他们总是在说:“我应该……”,而没有提过“我想……”。他们逃避所有的愿望或者实现所有的愿望,就如那位女士从不主动提出分手和那位咨询师从不拒绝任何一位来访者,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互相冲突的愿望中做出选择——他们不会更喜欢哪一个。

对于这一类逃避自由、情感阻止的来访者,存在心理治疗师必须坚持不懈,一次又一次询问:“你有什么感觉?”、“你想要什么?”需要一次又一次探讨逃避和阻滞的来源和本质,以及被压抑的感受是什么。甚至有时治疗师需要帮助来访者把“继时的矛盾”变成“同时的矛盾”。这是因为这一类来访者总是在忍受什么避免什么,如那位女士在忍受婚姻的不幸时避免了自己做决定的风险。当治疗师把这一矛盾同时摆到她的面前,她必然被迫重新体验自己的真正愿望。

可是,我知道选择和决定总有些太难,如惠理斯所说:“博学的现代人把背*到治疗椅上,却可能无法挺起胸膛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也是一种放弃,放弃一条路去走另一条路;决定也是一种寂寞,就像死亡一样无人作陪——没人会替你做决定。可是“智慧”不就是不要停在十字路口?“勇气”不就是放弃已走过的路吗?在艰难选择和决定的背后,究竟是什么难以说出口呢?

我想,对于来访者来说,做出一个改变的决定,也许远不止是对未来的美好规划,更包含着对自己过去不幸的肯定。不是吗?决定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刃惊天动地劈出美好的明天,一面刃悄无声息地斩断悲惨的昨天。前者需要智慧,后者却更需要勇气。然而,事实如此,如果人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处境,必首先要接纳自己当前的处境。只有当我们免除了对过去的内疚,为过去负起责任,才有可能为现在和未来负责。时光无法倒流,但走向未来却可以补偿过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每一个人把愿望、选择和决定时刻保留心中,让人生时刻充满着自由并且绚丽!

结 语

事实上,死亡、孤独、恐惧、自由、责任、意义、决定等,这些都是人们生命中无法不触及的课题。然而,当来访者来到在治疗室中,却很少有治疗师再跟他们细细谈起。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来访者还是治疗师,治疗中遇到终极关怀的话题时,都会“习惯”将之一带而过。或许,去直面自身生命中的限制与困境,对任何人来说,本身就是需要强大的力量,太多的人恐怕还没有准备好!

然而,我们却不能不理那些剥去生活的“外衣”之后,生命中留下的赤裸裸的境地。我以为去关注这些生命中本来的东西,如禅语说的:“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才能称为是真正的“人本”。而今人本心理学把关注点则放在了潜能、灵性上,却忘了“平常心即是道”。从这点上讲,存在心理治疗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关切本真的人性,更具有人文关怀的胸襟。

另一个角度来看,存在心理治疗又是极其鼓舞人心的,它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愿望,鼓励他们去过真正的生活,面对焦虑与之为友而不仅仅是逃避。当人们带着恐惧、害怕,那只是在碰触生活的毛皮;而只有当人们进入生活的核心,才会是焦虑中夹杂着兴奋,颤抖中体验着喜悦。所以,人活着就应该提起勇气塑造生活,在生命旅程中淋漓尽致地活出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