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旧山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旧山河》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2:12: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旧山河》的读后感10篇

  《旧山河》是一本由刀尔登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山河》读后感(一):白起,我的白起——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隐秘往事(不算书评的书评)

童年读《东周列国志》,王侯中最爱春秋五霸,将相中最爱白起和张仪,刺客中最爱豫让。五霸、张仪和豫让暂且不提,白起则是我童年的一个梦想
武安君白起,这个名字我曾默默地在心中念过多少年。
其实,在史书中,白起的名声并不好,长平一战,多少无辜的生灵遭到涂炭。
只是,年少的我,从这场悲剧中看到的是白起的魄力与狠绝。
而当日的我,是那样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的一个小女孩啊。我艳羡着白起的不留余地的决然,一劳永逸,永无后患。
其实,少年人的三观最是可疑,没什么是非分明。现在想来,如果吴起没有杀妻,也许当年我喜欢的名将应该是他。
《东周列国志》并没给白起多少篇章,甚至给了我心中的英雄一个穷途末路的凄惨结局。一柄本该用来驰骋沙场,于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宝剑,却回手一转,令英雄饮恨自刎。名将的一生就如此潦草而仓促地收场。
他不甘,我亦不甘。
年少的我,也喜欢幻想。我猜想,白起的一生应该有着许多许多不为人知故事
文学家喜欢用冲突来加深矛盾,将情节推向高*潮。
我假想,假如长平的赵军之中也有白起的骨肉至亲……当然,这样的角色最好留给儿子,唯一的儿子。
《三国演义》中,降蜀的姜维于芸芸众生中对正在巡视魏国降军的诸葛亮发出一声改变自己命运的赞叹:“先生真乃神人也!”
是否,也曾有人对白起说出这样的话语?也许,是血脉相连的亲情使得他们在长平相逢。
呵,我真是想得太多了。我又是一个极懒的人,小生初的压力也使得我没有空闲时间动笔写下脑子里胡思乱想的那些故事,但是我却在一同上学放学的路上将这些故事絮絮叨叨地讲给童年时的小闺蜜听。想必,当年她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我那些说书人一般的故事一边私下觉得我不太正常吧。
可以说,由那时起,白起便影响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
后来,尚未成年的我,远离家乡,在一个让我觉得无聊的学校里学着我觉得无聊的专业。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讽刺,一心一意打算去报考原子物理的我却亲手在高考志愿上填写了经济法。
由你玩四年的日子真是乏味,好在除了法理学、马哲之外,还有刑法。
于是,我又开始了“人不轻狂枉少年”的日子。
现在想来,年少轻狂的我在刑法课堂上夸夸其谈地主张“重典重刑”着实是幼稚而可笑的。也许,当年的我并不自知,“重典重刑”的主张多多少少是受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的影响。
这倒让我想起了法大的一个非主流评价:法大美女皆在民商和国经,刑法无美女;因为民商的与经济相关,国经的与国际接轨,而刑法过于肃杀,基本是美女,学了刑法,也该沦为丑女了。今天的法大又有了空乘专业,民商和国经的美女一说估计也要成为历史。
也许是因为我终究没有去报考刑法专业的研究生的缘故,后来的我倒是平和了许多。与“重典重刑”相比,我更欣赏法律中明文规定的“酌情”二字。法也有情,人性感情要比那些冰冷的刑罚美好得多。
而白起也早就成为记忆中渐渐淡去的影子,就像长坂坡一袭银色铠甲的赵子龙,英姿飒爽,枪舞梨花,却终究要淹没于历史之中。
时光荏苒,距离我当日读《东周列国志》,弹指间,已然二十年过去了。
这段我自己似乎早已遗忘的记忆却被《旧山河》中的一篇《莫入冤谷》重新勾起。
在《莫入冤谷》中,刀尔登写到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后的愧疚和心中不安,说白起后来一直不愿意同赵国作战,或许有回避内心冲突之意;而白起被秦王赐死前,也认为自己该死。
这样的白起已然不是那些冰冷史册中记载的酷暴的豺狼之徒,他也有血有肉,有良心的冲突,家国恨与报君恩刺激着白起想要建功立业的志向,只是,这种志向注定是血染的代价,是践踏在无数的“可怜无定河边骨”之上的。
而后世的评价无疑也与当日年少的我一样,三观可疑,没有什么明确的是非观念。盖棺定论,是非功过,全都是由取得话语权的人来书写的。想当日,武安君白起正当春风得意时,有谁敢给给他一个“中差评”?
在坑杀赵国降卒的事情上,白起固然有过,但也背上了黑锅。刀尔登一针见血地指出“白起的坑卒,既是自己的主意,也合秦王的心意”。
呵,别信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鬼话。倘若将的意思不合帝王的心意,纵然此刻奈何将不得,总还有秋后算账的时刻。比如被十二道金牌追回的岳飞,再比如,韩信在自夸将兵“多多益善”之后,还得吹捧刘邦“善将”。
白起不仅仅为秦王背起了黑锅,还为人性背上了黑锅。
刀尔登说,“反抗还需要个性,赴死只需一种态度;反抗还需要智力,而赴死是最愚昧的人也会做的”;赴死的人“都在等待奇迹或幸运降临自己,等待领袖从别处出现。这是一群被命运感压垮的人,绝望压过了恐惧,幻想压过了绝望,最后唯一留给他们的‘幸运’——按他们的理解——是与众偕死,而且做伴儿的还不少呢”。

  《旧山河》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刀尔登写旧史,以往对他印象不佳,感觉文字酸腐味十足,有点自以为聪明的意思。这次买了他三本书,基调几本一致,看到后来也明白——这老先生也就是一顽主,说话当不得真的。比如《不必读书目》,篇篇谈不必读,其实篇篇在呼吁细读。有时说反话,有时说浑话,有时说笑话,有时又板起面孔作一本正经状.....
        看刀的文章,常常有如看一场只有前戏的AV,你看那主角上下其手摸摸舔舔,拔剑欲刺,突然屏幕一黑,THE END。当然这是戏谑的话。。。刀的文章经常是东拉拉西扯扯,说说旧史聊点猫狗,最后什么东西呼之欲出又夏然而止,甩甩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对于某些愚蠢的读者(如我)来说,自然不免要花费一些脑筋,才知道,原来这说的是。。。比如他在《摸——烟——兔》里讲这么一个故事:(P06)
        “有一家人,把农药洒在了面口袋上,舍不得扔,将粘到农药的上层面粉掸掉,用剩下的“好面”做了一锅馒头。这一来全家进了医院,当家的男人死了。农妇哀定后,想馒头面多,故有危险,如用来包饺子,想必无事。吃饺子后,全家又进了医院,死了一个女儿。农妇再也不敢吃这面粉了,便拿它来喂牛。不用说,又把牛毒死了。“
        看起来好像是在谈农妇的愚昧,可农妇也可以是国家,面粉也可以是历史,历史悲剧的循环上演和一个又一个吃毒面粉进医院的桥段。。。还真是惊人的相似。所以这篇文章,看起来全篇都在瞎掰,其实是在谈反思历史,反思自我的重要性。
        刀常有惊人之语。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经不起推敲的惊人,也不是某某大人物说过,换个说法再说一次的惊人,而是真正来自做学问和独立思考所写出的句子。有些几乎可作为枕边格言,虽然我一向讨厌格言。
        
        P14 “读书无用,难道不强过读书有罪?“
        这么看来元代的确比历史上大多数时期要好,甚至在上个世纪的某些时期,读书还是有罪,知识还是“越多越反动”的。
今之俗谚有云,就怕流氓有文化。一有文化,就要看书,写书编书的人,就要倒霉了。朱元璋时如是,百年前乾隆时如是,几十年前亦如是。
P26“将自己委身于人,一大好处,是道德上不用自觉,十分省心,比如一个孩子在吃一块肉,我若劈面抢来,未免不好意思,若有上司一声令下,夺了就走,心安理得。”
        古今中外,总是严惩首恶,从犯不究,总是遵循“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一小撮坏分子的蒙蔽”的经典公式,好像杀了关了几个人,大家就觉得自己“干净了”。二战时犯下暴行的法西斯士兵,后来为自己辩解时不也说自己当时不过是服从命令,尽责么?战争结束后日本人民德国人民也“突然”知道了真相,成为了受害者。原来数年时间大家集体“失智”,几千万人同时被一个小胡子给蒙了,知道真相的群众很激动,知道真相的群众很愤怒
        呵呵
 
        P30 “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有很大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
        昆德拉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写布拉格之春前后人们的心境变化,愤怒——激昂——失望——麻木。哦,原来当亡国奴也不如如此,“连豆腐,都还是以前的味道嘛。”除了少数人依然在高呼,在嘶吼,大多数人还是会回到生活中去。。。用王夫之的话说,“求食,求匹偶,求安居。”为了理想国家去拼一时的命可以,可日子还是得过,饭还是要吃,宁为太平犬。
        这样看来那些遗老遗少们,又似乎特别可敬了。因为他们心中的国,是真亡了的。虽然大家觉得,清朝和明朝似乎没啥区别,民国和清末,差别也不大。。。
        P63 “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是相反,按照看法选择事实。”
        这句话可供自省。在这个几乎没什么能够相信,砖家叫兽公信力无限趋近于0,伪科学当道的魔幻现实主义国家里。说实话,无论你提出怎样一个观点,我都可以找到一个完全和你相反的,有出处,有索引的理论来反驳你。。。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问题之前,立场就已经站好,事情在我们了解之前先由以往的观念把它定性,用自己的偏见去看待一切事物。。。最终事实变成我们所选择的事实。
        P112 冉闵灭胡,民众参与所引出的平凡的“恶”
        冉闵灭胡中参与者几乎是北方全部汉人,是一场全民族有组织的对胡族的屠杀。抛去历史背景不讲,这是一场几乎人人参与的“运动”。但是假如你也活在当时,你要怎样说服自己去对住在你家隔壁的原本关系不错的邻居下杀手呢?(P111,刀的推演)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里写到“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干出可怕的事情。”有时我们只是顺应潮流而动,不让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在当下体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知不觉就成为了魔鬼和撒旦。类似的例子很多,有卢旺达大屠杀,侵华日军的暴行,关塔那摩虐囚。。。
        然而在事件过后,人们又常常把当时犯下的罪行推给“某人”,推给“时代”。没错,罪不众罚,尤其是当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的时候,可是我们千万别忘了,每一个人都得孤独的死去。
        这种审判会追随你一生。
        p205“本地流行整体论,整体决定部分,“本质”决定各种“非本质"的东西。整个儿既然是坏人,那么,各种坏事,他就算没做,大概也是想要做的。”
        多么熟悉的战斗方式,今天某某官员落马,接下来的报道不就是,有情妇几人,不济点的就乱搞男女关系,再差点就平时作风如何如何,再不行就说上任之后本市经济增速快,恐怕背后有什么。。。好事做没做不管,实际做了坏事什么也不管,总之你臭了,你就臭透了。
        
        

  《旧山河》读后感(三):每篇文章不琢磨就看不透的书!

为什么喜欢刀尔登?就是因为看完他的两本书《中国好人》和《旧山河》后,感觉在当今这浮躁的学术氛围下,这么多年踏踏实实研究学问和琢磨文字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字里行间透出他的那股子认真,很欣赏!像是“职人”的感觉。
《旧山河》比之前看的《中国好人》有些东西更不好懂,同时不少文章也更深刻和耐人寻味(前提是你对这个历史人物比较熟),有书友提到要一边百度一边看,真是如此!一篇文章能看好几分钟,其中遇到“陌生人”我也是百度维基一下,了解背景后才敢接着往下看,看完一遍后回头继续按段落分着琢磨,3页文字第一次就能反复看三两遍,虽然慢,但琢磨的乐趣乐在其中。
这就是普通读者看刀尔登的乐趣吧,过两天想起来还可以翻出来看看,定能体会更多。

  《旧山河》读后感(四):不一样的历史

     从小爱读历史,喜欢那些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的读物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个个故事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串连起来,很有趣,也很喜欢。
    后来看明朝那些事儿,更觉有趣,一件件历史事件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生动的细节造就了那套历史小说。
    然后是看传记史,唐德刚的书,江南的书等等,既有历史事件的描述,又有分析与评论,言辞深刻,能学到很多东西。
    再看黄仁宇的书,大历史观,洋洋洒洒,不关注于具体人物与故事,而是在意那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此外还看过钱穆的,高华的等等,各有其风格。
    然而,刀尔登的书与上述所说各类史书都不一样,与其说是一本历史书,不如说是一本杂文,一个个小人物,一件件小事件,信手拈来,可见其历史功底。初看以为不过是一篇篇随笔,讲述一个个冷门的历史小故事,感觉有秀技之嫌,但读至一半,才觉其中另有韵味。值得一读。

  《旧山河》读后感(五):旧山河,且把酒酌。

刀尔登的历史文字,好读,不累,且深刻——虽说只是历史解读中的一种,但对于意识形态灌输已久的人而言,如牛虻,总可以使其流点血,清醒一下,回味一下的。杂七杂八地读过刀尔登的一些文字,《旧山河》却是第一本结集成书的阅读;那就且把酒酌,对影三人,岂不快哉。我们常以读懂千年之前的文字为傲,殊不知我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也与千年前并无二样——同样的农耕方式除去种植工具的略有改进外,在日复一日中重复了千年;我们的思维日趋僵化。如刀尔登言“古代每一次改朝易代,都发生一回大规模的‘反思’”,再把旧朝现有的东西拿来用,在制度上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即,我们何不是一个游戏规则玩了上千年,虽炉火纯青,却总跳不出思维的局限。这也是本书的基调吧,是批评,也是遗憾;自然,并不缺少钱穆先生所言的温情与敬意。

刀尔登对于嵇康之死的分析格外有趣:嵇康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个性与超脱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就像是一种嘲讽,如芒刺在背,辗转反侧。所以,时人拼命将其往下拉,不可得后生出反感、憎恶,进而在其之死上助一把力。刀尔登最后分析到“他的个性如此强大,便脱离了背景,也足可观,对那些做不到像他那样仅以个性就能立身的人来说,嵇康之讨厌,就不用说了。对嵇康的反感,仿佛暗流,在背景中嗡嗡有声,若要证实,人人一副与己无干的表情。这是一种人格对另一种人格的怨恨,是对道德威胁的自然反应,一定要到嵇康死后,大家才能重又以他的知己自命。”现实在今日亦如此吧,如果自己做不到高尚与努力,那最起码要让别人和自己一样;所以我们常听到有人称那些诚实的人、信仰的人,读书的人“沽名钓誉”、“做作”、“虚伪”;不知是酸葡萄心理,还是其它?

不妨想象,一位好汉回到家中,内掌柜的接物递水,又问可有什么新鲜事。此人或道:“去东市买了一块狗肉,老婆子,拿到凉快处收好;又张老五要搬家,少不得送些物事,在家里翻翻,有什么用不上的,明天给送去。对了,差点忘记,你可知道有个叫嵇康的家伙?老子今天砍了他的头。”媳妇道:“啊呀,这可是大事,你快讲讲,一会儿见街坊,我好说与他们听。”好汉道:“法场四边,上千人围着看—那嵇康一向傲慢得很,听说他写的诗文,好多人争着读,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虽不认字,一刀下去,也没见他脖子比别人粗些。”媳妇道:“如此英雄勾当,将来儿子长大,可得告诉他。”好汉道:“岂止儿子,要让咱们后人,一代代传下去,都知道祖宗当年多么了得—最好花点钱,请个写字先生,做篇文章,也好流传,将来刻在咱的墓碑上,多么风光!”

刀尔登想象那杀嵇康的汉子回到家中怎样向妻子吹嘘自己的英雄事迹,想着让村里的读书先生做篇文章好流传下去。或许,基于小人物的情境,还原其在历史事件中的所为、所思,于历史、社会、心理诸研究而言,既有趣又深刻——自然,于这些路人甲、乙、丙、丁言,只不过是生活,是骄傲或吹嘘的谈资——到头来,历史只不过是各色人等的生活罢了,记住了大人物的历史,忘却了小人物的历史。

古代的集权制中国,亡于乱,也兴于乱。这不仅让人赞叹国家这样一种组织,仿佛有人格、有智慧,它将自己的失败化为社会失败,将自己的死亡化为天下大乱,然后借此重生—它死亡时,将整个社会拖入极端的混乱,使人民欢迎任何一种秩序,哪怕是过度的秩序,然后,正如我们看到的,帝国又在人民感恩戴德的欢呼声中凤凰涅了。

“我们有一种能力,可以坚持明确或隐约知道其为错的东西,而不觉得难为情,相反,倒佩服自己的坚定”、“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是相反,按照看法选择事实”诸如此类的句子太多,是刀尔登对历史抽丝剥茧后的豁然。如俄罗斯与土耳其总统因军机事件相互指责、义正言辞;我们知道总有一人在说谎,但说谎也可以如此正义凛然。

又如乾隆皇帝的禁书运动“进行了十几年,一共销毁图书三千余种,十几万部。中国民间藏书,从古以来,没有被扫荡得这么彻底的,秦皇做不到,战争也做不到。 奇怪的是,在后人眼中,一套《四库全书》,竟成了乾隆的功绩。我们没听说哪一本书,是亏了四库才得流传,只知道几千种书,在修四库时被销毁了。四库藏在阁中,读书人见不到,故没听说哪个读书人利用过四库,只听说乾隆说话不算数,本来搜求图书时许诺发还,却没有发还,致使民间的一些珍贵藏书,从此不见阳光二百年。”恰如上世纪50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倒成了文化政策的荣耀,殊不知“引蛇出洞”后多少知识分子陷入了人生的最黑暗——以后的大跃进,文革,其源头不正是反右派,而反右派的起因不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帝王发起文字狱,最基本的心理是做贼心虚,自己知道自己的天下是怎么来的,便以为别人也知道。”所以,多少的灾难源于“智者”的想当然。

刀尔登的妙笔极多,叹我的文字难书其一二,还是径直读他的书吧。

  《旧山河》读后感(六):刁与刀很相似,只是稍微有点斜

这本书的书评,我觉得封页上刘瑜和徐晓的评价就已经非常到位了。刘瑜说,国史读得越多,脑子坏得越快。刀尔登的文章是难得的不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入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完全没有时下愤青 的燥热感,更没有当今文人们纷纷引以为傲的市井气,好像他所置身的环境对他的文风与思维方式毫无影响,似乎他不是“红旗下的蛋”。徐晓说,刀尔登不按常规出牌,犹如他的文风;从容,收敛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且选题和角度都很刁,常被误以为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
书中的史料绝大多数都是很生僻,不管你是否对历史熟悉都能把你说得一愣一愣的,每一篇都比较短,都感觉话没有说完,让人特别想把作者揪出来打一顿,话说一半就不说了,这不上不下的特难受。
其中有几篇特别有感触如“百姓不仁,亦以圣人为绉狗”。一个以前没有想到的视角去看待王莽,文章真是看了几遍,历史实际上都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一般看到的历史都太强调所谓的必然性,忽略了历史中一个个复杂的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历史中看不到逻辑性,或者有人看到了但是碍于很多就是不告诉你。读史不仅仅是知道了历史的一些结果,还要能知道为什么有这些结果,当时的人是如何决策的,其中的利益/理性/逻辑的关系是否能讲得通。后人不断的骂王莽原来是读书人为了撇清“篡位”的因由,而且包含了儒学在治国方面无法成功的理想主义,深刻呀。儒学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循环,而无法有进一步进步的可能,历史呀!
还有一篇“莫入冤谷”,让我思考了很久,我就是那个可能入冤谷的普通国人。不愿出头,反正有别人干嘛非得是我。习惯了等待,习惯了期望救世主,在等待中被压榨被掠夺。跟其他人分享了这个观点,最常见的反馈是“都这样,我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也干不了啥”。这样的人生态度实在要不得,实在是需要不断的去改变。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这些东西都是值得去付出的,不要当沉默的大多数。即使选择沉默,可是不能选择停止思考。思考和反思让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深刻,就能把握各种选择

  《旧山河》读后感(七):炫技式掉书袋

可能是书读的少的缘故,每每看到此类旁征博引的随笔,不问来由就习惯性地拜倒在地。尤其是这种对于历史典故、经典文献随手拈来的功夫,真是令我钦佩不已。这类型的随笔见过不少,大多属于那种读史有想法,古人的事情给了我今天多少多少借鉴,却罕有像刀先生这样直接从故事说人性、说社会。有的时候,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己,既有点尴尬,又有点幸运。
譬如说“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是相反,按照看法来选择事实”。有些事情你或许知道存在蹊跷,可是你却往往视而不见。比如在感情中,你已经感受到对方已经有些不正常地征兆了,可是你还在不断地说服自己,这个不可能,他怎么会是这样的人,直到失去了才如梦方醒。比如在实验中,你明明手上有好几组不太对劲的数据,可是你一直对自己说,怎么可能,一定是仪器除了问题,谁知道一个科学发现就这样离你远去了。
再如“事情本不是能设计出来的,能设计出来的反是拙劣之物”。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精巧的东西是本身就存在而不是人为的。而且事实上,你越是想要把事情弄得越精细,你越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计划起来,却最后发现总会有各种意外打破你所有的准备。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可惜的是你始终没有固定的剧本,每走一步就得根据前面剧情的发展来重新修改。
这些道理也就是这么浅显,可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法读书,往往对于事情的看法过于简单,而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从来不想往深处挖掘一些。我想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读书有时候对照一下自己,或许看得跟透彻些。毕竟历史说的故事主人公虽然各有不同,但他的道理却是始终如一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