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罗辑思维2》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罗辑思维2》读后感10篇

2017-11-22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罗辑思维2》读后感10篇

  《罗辑思维2》是一本由罗振宇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辑思维2》读后感(一):康有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岳飞、秦桧和宋高宗三角关系之间的历史内幕

罗辑思维2这本书,有三集在讲戊戌变法的三个重要人物,康有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真是颠覆了自己对课本上对他们的认知……康有为是个私德有亏、人品极差但又特别渴望权力的一个人,带着私心发动了包括废除八股文在内的戊戌变法,就会给光绪皇帝画大饼……慈禧太后一开始是个苦命的女人,也很爱光绪皇帝,也曾主动交权,不过后来被激怒了,向全世界宣战,最终对中国酿成了根本性的伤害……光绪皇帝呢,他的死穴在于大家都不搭理他的圣旨,丧失了自己的权威,补救的方法也不对,没有利用好周边的力量、底层的力量和中层之间的协作力量,也不懂得为人处世的策略,比如“唾面自干”就可以调动周边的力量……这三集中还讲了学者如何查资料去逼近真相、讲了舆论是如何被歪曲的、互联网时代管理的本质……这三节真的受益匪浅

  《罗辑思维2》读后感(二):罗辑思维

有种、有料、有趣
首次收录罗胖每天微信60秒内容
互联网上最多人喜爱的知识性脱口秀
播出量7200万次,
视频评论10万次,
优酷评分高达的9.4分
微信公众账号微友140万
互联网到底怎样改变我们身处的时代?罗振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恐龙拖着沉重的身躯穿越不出侏罗纪,我们载着笨重的工业时代思维也难以跃入互联网时代壮阔的海洋。《罗辑思维》是一张人生船票,通往自由的彼岸。
腾讯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
《罗辑思维》是个很有意思的节目。我们平时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和知识,但获取后怎样吸取营养呢?得到什么收益呢?《罗辑思维》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
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她的公民应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应该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应该具有与主流世界对话的能力。《罗辑思维》点滴传递的正是这种现代公民精神,而这种精神才是孕育“中国梦”的温床。
万科董事长 王石
柳传志 王石 李开复 徐小平 李静 牛文文 马伯庸 姬十三 推荐

  《罗辑思维2》读后感(三):几点感想

首先不得不佩服罗胖知识的广度和创新,深入浅出与时俱进,继而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社群组织的代言人。
其次,作为管理学背景学生,对技术进步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以及传统组织与现代组织的管理手段深感兴趣,可作为日后研究点深入进行
其三,罗辑思维知识传递的形式渗透优酷视频、微信语音、编辑成书。马桶伴侣选择微信,午后伴侣选择视频,而真正想稍微系统有意义吸收知识并加以批判性思考还是读书最好
最后,对罗辑思维团队提点建议,新颖的观点大多杂乱,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整理成体系。。。或者去一席什么的来个主题演讲……,避免过度碎片化导致的无序~
有种、有趣、有料,感谢罗胖的思维传递

  《罗辑思维2》读后感(四):尽信书不如无书

【快读部分】
本书类型:一档互联网社群信息交流节目的整理版本。
本书特点:集合了“罗辑思维”这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脱口秀节目,加入了网友的反馈和部分编辑内容。
【慢读部分】
在下写这一次的书评,的确是仗着胆子来写的。
因为在下玩着弄的这个“书叔有话说”,实际上也是通过网络平台向若干读者传递在下的思考和感悟。而罗辑思维是由一个更壮大也更强大的团队在制造和锤炼的一个产品。罗辑思维的掌门人罗振宇多次强调自媒体,他也的确是自媒体社群中的领军人物。自媒体如果是一个星系,那么罗辑思维无疑是其中最大最闪亮的一颗星,而在下的公共微信不过是渺渺星尘。
在书言书。《罗辑思维》已经结集出版两本。阅读第一本的时候,在下的确被深深吸引。其中大量的新思维、新角度、新提法,是之前未曾听过、未曾想过的。而第二本出版以后,在下却失望了。因为这个时候,在下在朋友的推荐下,不再停留于每天60秒的罗辑思维微信推送,更去听了罗辑思维每周一期、每期在50分钟左右的脱口秀音频。这个时候再看这本书,便觉得是将已经听过的内容印刷成了铅字,再次看了一遍。
虽然如此,如果是第一次看,内容上还是挺符合罗辑思维的口号:有种、有趣、有料。但这也让人反思,推送微信、制作更加吸引特定人群的互联网产品、推出会员制、出版书籍……罗辑思维的每一步都给其他自媒体试验出了一条待定的出路。为什么说是待定呢?因为适合他,不一定适合你。然而,这一过程中,浓浓的商业气息,也让人无可奈何。甚至让人会怀疑,按照这样的发展,今后罗辑思维发出的信息,考虑到其粉丝数量的巨大,很容易形成思维上的控制力,而当这种控制与感染,在罗辑思维本身受到商业浸淫的前提下,会不会只顾着追求热点,甚至考虑商家的卖点,而开始变种、走味、腐烂?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商业上的运作,罗辑思维再强大,也的确受到很大的制约,可能会夭折于半途。看来商业、金钱与自媒体的发展、对人群的引导,是一对互相博弈的因素。
另外,在下想谈的是,如今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人群对知识的渴求也在增长,但是这种渴求,多半是对社会现状、自身现状的一种定位上的渴求。这样的知识,也只是知识界面中的一点而已。但当罗辑思维等自媒体通过提炼,推出包装一新的概念时,人群的确很容易接受。但是这样的接受,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而思考、特别是独立提出自己的见解,很少也很难,或者没有途径,或者没有回报,人群的思考的机会在减少,而对知识的渴求在增长。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知识社群自然成了猎奇社群、拾人牙慧社群、思考也很有限社群等等。
在下并不是说罗辑思维这种自媒体不好。只是觉得当人群无比向往知识的时候,自媒体把握住了这一时机,也成功地开始将思维与知识形成辐射,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而当思考也成为一种产品时,我们究竟要怎么思考呢?
-------------------------------------------
欢迎关注
敢看敢说的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罗辑思维2》读后感(五):互联网背景下的恐慌

罗胖15年的书,直到这时候才看,但是一旦开始,就手不释卷一气呵成了。
罗胖是一个离开了传统媒体渠道扎根于全新互联网土壤下的新媒体人,他拥簇互联网,深耕于这片全新的蓝海,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这本书是他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文字整理版本,很有趣,脑洞大开,文字幽默,让人视野开阔,收获颇丰。与此同时,也有一丝恐惧,因为其所描述的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之快,力量之猛,波及之广,是值得思考并提高警觉的。身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互联网对传统课堂所提出的挑战,慕课的推广和普及,让许多上进好学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哈佛的公开课、北大的核心课程,甚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催生的新生事物对三尺讲台的巨大威胁。但是另一方面,我相信教师的存在感是不会丧失的,因为三尺见方的讲台上,教师是唯一活物,他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他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慕课无法超越其的就是互动与交流的能力。
阅读此类书籍,最大的好处就是打开你的眼界,在大脑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与之共同思考,并且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包容并蓄地与迎接时代的种种改变与挑战。互联网背景下,是否有恐慌?我有,相信一些无法生活在当下、活在未来的希望中的人也会有,那么它会成为我们停滞不前的拦路虎吗?我认为不会,它反而是催促我们奋斗不停歇的主因。时代的车轮一环接一环地运行,我们也只是搭车的乘客,走过路过看过沿途的风景,终究会到达我们的终点

  《罗辑思维2》读后感(六):罗辑思维

                                                                                                            看了老罗的视频,再看老罗的书,然后想了一些东西。互联网是一把剪刀,是一个粉碎机。

  《罗辑思维2》读后感(七):感悟随笔

第一集 互联网时代如何读书•1
如今的网络社会,信息越来越多,网易,ZAKER,腾讯,朋友圈,乱七八糟,一会这一会那,消息多的让人根本记不住那么多,也没时间去深想。假如你是抱着目的去读书,那读书与你的交流就会反过来,不是书它告诉你东西,而是你去解决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废话不关注,也没必要关注,而你真正需要的会更好的满足。突然想到了3D打印,无浪费,高效率。
第二集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第三集 奸臣指南•41
一个组织的好坏,跟组织的老大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从上到下的层级组织,下面的人一定会跟着上面的人走,你要汇报吧,你就不能考虑只有你看得懂,你要升级,得跟你领导搞好关系吧,你干什么不好,会被领导骂吧,好的别赞扬,坏的被制止,你就逐渐变成了你的领导,成为了他们的倒影。一般来说,你坏,一直坏,不被制止,就是你的领导坏。领导不能干坏事吧,你就干了,背骂名,与人为敌,但领导也会给你好处,比如金钱,权利等。坏人不好当啊。
第四集 击溃牛顿的钟表匠61
创新,就两个条件,一个是人,一个是环境。一个随便而马虎的人是很难有创新的,创新的人要有工匠精神,我觉得工匠精神就是不断的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才能创新,有问题了去解决,这个办法不行试那个办法,这就产生了创新,我觉得并不是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就是1到n,不是0到1,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到过量就变得没更多的意义了,比如现在还去全力改进胶卷相机,得到的报酬是很低的。环境上,分两点,一是鼓励,二是保护,鼓励创新,给予奖励。保护创新,防止破坏性竞争。再加上提高人的素质,不去做这种破坏性竞争。那么这个时代就容易有创新。
第五集 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81
这个故事我觉得最有感触的就是举了吃狗肉这个问题。我吃我的狗肉关你屁事,我爱狗,你凭什么吃人类的朋友。两方都对,就好像南北战争一样。但最终希望解放黑人的北方赢了,为什么?因为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战争就是道德与自由或者其他东西,比如说爱家乡之间的战争。他们之间的博弈真的很难说,很微妙。对自己道德高,对别人道德容忍高,自由的活着吧。
第六集 这一代的怕与爱101
这一集讲得是这个时代,时代的脚步太快了,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罗老师讲了要变成U盘,储存知识,到哪里都可以用,到哪里都可以下载,虽然这个例子不太好,但也还能理解,就是要努力加强自身能力,还怕时代的变换么!
第七集 一个被吃掉的少年•137
吃人这件事肯定是错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由自己掌握,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同理每个人的财产,合法正当得来的财产,任何人也都不能随意剥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吃人,从一个政府来看,张巡死守睢阳,还把人吃了,爱国,忠贞精神可嘉,是值得称颂的。从一个民族来看,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干嘛打中国人,投降吧,下场应该不会比死守惨。这个角度就扯不清了,谁是正统,谁是叛军,叛军一叛乱,叛军不退,一看打不过,我们正统就应该投降?战争就好说了,未开战之前,不用打,一看势力对比,输太多就自认失败,投降的投降,干嘛的干嘛,这说着好听,不用死人啊。但可能吗?不合实际啊。所以从民族看,有些时候战与不战很难确定孰轻孰重。真是那种理查德帕克的故事时,抽签决定,愿赌服输,或者吃自己死的,没有剥夺人的性命啊。或许可以接受吧,只是愿赌服输和先死后死的人还有力气吗?这些问题,真的很复杂。想来想去一直讨论这些问题没意思,最重要的是要能在现在社会得到什么好的东西,好的价值观,非要说谁对谁错,真的很难去判断。
第八集 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157
有两点感悟:1、人太直了不行,阻力大,难以办好事情。2、激进的人虽然难以办成事情,想的不周到,但是他的激进假如是对的,那么他的激进背后的好的精神就值得赞扬,只是值得赞扬,同时那人也变得有那么一些伟大了。
第九集 慈禧是怎么崩溃的•177
不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和简单的考虑事情的正确性,后果很严重。只是光绪的那份信,不知道是真碰巧,还是假碰巧,竟然能翻译对了,真的意思到底是不是罗老师所说呢,不深究,让人回味。
第十集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199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机器赛跑,造就了服务业,机器还好,可怕的是人工智能。也不对,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带有的贪欲和自利属性,感觉很有可能带有。假如人工智能很好,那么我觉得人类社会很幸福,因为现在大家要拼命奋斗工作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有人工智能,社会的发展就是他们的事了,我们还担心什么呢,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活了,这真是太好了。
第十一集 你的女神你不懂•223
的确,我就很不会追女生,因为我就是罗老师说的反面,安全感和关注当下,学习了。
第十二集 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243
这集讲了你个人有能力不行,还要会组织和调动资源。一个好想法,没人配合你去做,也不能实施!互联网的诞生就给了哪些会联系人的人更多的通道,人从小个体,变成了大整体,大整体再变成小整体,互联网消除了边界,把小整体打碎,用虚拟的互联网又连接成一个个的小群落,同时一个人有保持着好几个小群落,即使破碎了,也因为互联网变得更加容易融入一个新的小群或者修补一个旧的小群落。

  《罗辑思维2》读后感(八):罗振宇给光绪支招,实在是高!

罗振宇给光绪支招
    老乡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出到了2,第一时间买了本拜读,感觉比1的水平又见长了,居然给光绪皇帝的变法支招,而且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还蛮是那个道理。
在第253页,罗胖支招光绪变法说:“每个省每个月都排名次,看大家变法的成效怎么样。然后有一些人老是不行,你就给他机会。”不要“皇帝天天干活,累得满头大汗。”
确实是这个道理,中国这个大,各地情况又不一样,差异非常大,指望光绪皇帝和康、梁等几个人设计顶层设计,再以上谕形式发布各地要求执行,第244页把光绪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写得清楚:“大家不搭理他的圣旨,一百多天他发了那么多份圣旨要变法,而封疆大吏面对圣旨都跟耳旁风似的,觉得这是小屁孩在胡闹。”
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说法,光绪其实就是干了下级该干的事情,替下级在做作业,下级在那里评判光绪的顶层设计这儿、那儿不合适,本来该担任裁判的光绪结果被下级来评判了。变法方案只是康有为等少数几个人搞出来,下面的人没有参与感、没有成就感、没有紧迫感,却有很强的“被变法”的对立面的剥夺、损失感,底下官员成了变法的对立面。
罗胖的主意很高明:光绪原本可以站在裁判的主动位置,先宣布变法启动,再要各地都施展各自的才智、设计各自的变法计划,一报批、二同时做民意测验,既符合光绪皇帝自己意思又被民意支持的方案就批准该地去实施、执行;既不符合皇帝心意又背离民意的方案设计地方官,赶紧撤职换人;只得到一方肯定的方案继续修改,务必拿到一个民意和上意均可以接受的妥协方案才准许其动作……皇帝只需要让“每个省每个月都排名次,看大家变法的成效怎么样”,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降职,这个活儿比起亲自做顶层设计不知要轻松多少倍,最大的好处是光绪皇帝自己不需要扮演被底下人评判的被动角色——皇帝是最大的领导啊!不该替下级背负问题的猴子啊!做裁判、做教练多好。自己难以判断之事,只要搞一个民意测验,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投票即可,哪怕百姓选错了,也怪不得皇帝。就如同科举考试:你自己考不上只能怪自己笨,不能怨恨皇帝和制度啊!

  《罗辑思维2》读后感(九):罗胖曰

从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用了一个星期读完,因为上班的空余时间还是很足的,而且我向来看书都很快。这本书依旧是罗胖的一贯风格,和每天早上6点听她的早报一种感觉,但是我很喜欢。
这本书说来其实讲了几个故事:1.岳飞 2.美国南北战争 3.戊戌变法4.互联网读书5.这一代的怕与爱6.吃人的道德7.你的女神8.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历史性的故事占了一半,不过我读完之后,一下子很想了解岳飞、戊戌变法的故事,本来自己的历史就不是很好,读完书之后更加觉得自己的厉害好差,怎么好多东西都不知道,这也算符合罗胖写的互联网读书,就是找准自己的关注点,从这个出发。这个时代书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体,没有哪个人可以看完所有的人,我们所做的就是把我们感兴趣的点琢磨透。书本不仅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行动,所有读书是一个人一辈子应该持续做的一件事情。可能短期之内无法看出你们之间的差距,但是5年、10年、20年.....之后,再回头看看彼此的差距,有的人可能就是一个油烟姜茶的主妇,天天过着老太太的日子,可是你或许还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最起码你还和自己的儿子甚至孙子有着无限多的共同语言。我希望自己成为后者,所以我会一直坚持读书。下一本书打算看一下宋史,了解一下岳飞的情况

  《罗辑思维2》读后感(十):观点未必对但起码有观点

关于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最近一年来在互联网圈子里真的是太红了,虽然我也关注他的微信、微博,优酷的APP也总是给我推送《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更新,但我发现对比其他任何形式,我还是比较喜欢翻翻从节目做成书的文字。所以这周把《罗辑思维II》也给读完了。
我想了想为什么我比起看视频更爱看着系列的书,估计是因为视频我多数用来看剧了,而这书也属于那种不喜欢花大精力深度,就能轻松读完的类型,自然我就当做娱乐,在一切等火车、等公交、坐过车、坐公交的时间里,就能把它给读完了。
对比I时候的惊艳感,II自然是已经了解了《罗辑思维》的路数了,不过II的排版和微博语录以及观众反对意见的节选,我觉得比I做得要好,让我读下来觉得很顺畅,不像I总被打断思路。既然《罗辑思维》的定位是“有种、有趣、有料”,其中自然不乏惊世骇俗的观点,和完全脱离常识意义上的反驳。尽管罗振宇也是带着一个团队做事情的,但他的个人主义色彩肯定占据其中的大部分,所以很多观点,其实也是错误的,或者说偏颇的,特别作为一个文科男,很多知识体系是有欠缺的,经常分分钟被理科男女秒杀就是了。
但我觉得这些其实只要自己有个分辨能力就好了,最重要的是,他这种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思路做分析的思维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对于这种都能算作是“读书破万卷”以及非常有自我思维体系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分分钟被KO掉,我真是深深感慨如今世界知识体系的庞大和繁复呀。对于这种孜孜不倦学习的人又能够化作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价值化的人,我还是很佩服的。
罗振宇在II里节选的很多话题,其实有一个主旨,就是互联网方式对于现代生活的颠覆,不过有些东西,我觉得他理解的过于片面或者夸大其词了,不知道是真的觉得互联网能力如此厉害,还是为了搏个话题?他提到的《与机器赛跑》一书我倒是买了,但还存在kindle里没看,只是他说起现在各国失业率的提升与机器替代人速度的加快有关,起码到目前为止,我是万分不赞同的,这让我联想起,最近一段时间在行业圈子里非常热门的“诺基亚裁员”一事,同理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人被机器淘汰,而是很多人自己就把自己给淘汰了,这是很可悲的。
《罗辑思维》适合想要了解多点东西,但对于自己的阅读耐心又缺乏信心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