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替全世界去仰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替全世界去仰望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替全世界去仰望经典读后感10篇

  《替全世界去仰望》是一本由林东林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一):因为坐井,所以才能观天

读《替全世界去仰望》,我的脑中不断浮现当年东林在上海寓中的藏书,文艺的、文学的、历史的、经济的,不得不承认,那时他就是一个会选书会读书会待人的很文艺的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东林身上体现为“读万卷黄书,行千里土路”:见多识广的气度,化书己用的见度,读书品人的风度。在其书中体现为:引经据典的广度,古今中外的深度,审时度势的适度。读其书如见其人,诚实坦诚博学如人,带我走入一个思界。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林东林也曾说自己的书是心灵鸡汤,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多方位的好书,适应多个阶段和阶层的读者,为长见识,为去偏见,为明事理。
你可以是一个好奇的文字爱好者,想读好书,想猎作家的奇,想窥世道,你可以在本书中知道毛尖的《乱来》、须兰的《黄金牡丹》、叶鋆生的《中国人文小史》、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吴虹飞的《再不想爱就老了》、钱穆的《国史大纲》、李诫的《营造法式》、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Thor Heyerdahl的《孤筏重洋》,这些离我们很远的名人们的事与人情,在他笔下,吴虹飞不再抽象,是个走路像鸭子即使姿势不好看亦无所谓精神致胜者;梁文道不再高高在上,确实读书无数令人叹服,可瞬时博引群书,然缺乏自主观点,观者、读者须自警戒;陈丹青不再遥不可及,是一个爱惜青年的前辈,身上有着民国学者的遗风。
你可以是一个兴趣专一的读者,偏好文学或文艺或数理或经济,但读这本涉猎颇广的书,你将迈出你的小小世界。也许你曾专业地学习过《营造法式》,胸中有各种建构的理念,在这里你却终于明白,人文底蕴之于建筑,建筑之于人,此环扣彼环,缺一漏万;也许你曾系统地读过各类文学作品,也曾豪言遍读好书者舍我其谁,然而当你读到此书会猛然醒悟,读书万卷却未曾远行,困顿于文字美学里胸中难有丘壑,更不用说修齐治平;也许你是一个经济领域的弄潮儿,赚钱的点子一个接一个,有钱后却不知如何花得惬意又有格调,不思生偏虑死,却无处找寻宁静,且坐下来读一读,观一番仰望生命的姿态,能得一法门也未尝不可。
我想,我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许都会被东林坦诚的话语惊到,又为他丰富的人生旅程所折服,这种对待生命的真诚难能可贵的。他坦白了很多我们自觉难以启齿的隐私,例如,爱胡兰成如狂,采访其子胡纪元后,将文稿电邮陈丹青,因为有想邀宠出名的心思,因为有胡兰成这样的橄榄枝;再如,作为少年人的性萌动,在中国这个羞于谈性的国度,也许不会有《挪威的森林》《北回归线》之类的作品,作家们敢在小说里意淫,却不敢剖白自己,也还很少有人像林东林这样的知识人真的敢直视、直白它。Attitude is everything!
无数的排比、字与句的并列使我应接不暇,却又常爆出大白话,有时会疑惑阳春与白雪怎能恰到好处地融合一体,就如书中写到的林夕,那么厉害的人,创作起来激情勃发,形貌上却是瘦而小,因抽烟多牙齿都黑了,然而他为天王天后填词,又为普罗大众写书,出离俗世又植根尘土。他们,很好地把握了出离与回归的度,没有高高在上到不可一世,明明出于尘世间,惹了一身尘埃,却很好地维护了本心。正因为有这一颗真心,《替全世界仰望》的字里行间始终搏动着读者的心弦,令我读完一篇想再读一篇,其心意和新意令人刮目!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口井,一口值得挖下去的井,因为坐井,所以才能观天。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二):一群人的不堪和一个人的不力

      作为一个过路人,说几句不忍不说的话。
      读过作者的其他文字,并没有豆瓣上连他的文字都没有读过的那些人说得那么不堪,当今的网络充斥了情绪和谩骂,早已被民粹裹挟,真相如何,反而被声音的大小所掩盖,这是大多数人的无知,也是时代通病。
      落井下石很容易,从井里拉出来石头难,很多人总是愿意做痛快、爽利、不吃力也讨好的事情,而不会去先尝一尝,然后再品一品,这是个连品尝都觉得不需要就可以下结论的气氛,人好不好,先上头棒喝再说。
      不熟悉被谩骂的作者,也不熟悉谩骂的另一方,但我真的看不下去墙倒众人推,众人乱泼狗血的闹剧,一星打的不是别人的书,而是自己的品,时间会平反值得阅读的文字、值得挖掘的人,也会杀退年轻的鲁莽、叫嚣、残忍和声嘶力竭,我们都要等待,等待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乱而人心先乱、方寸先乱,末日不来,更待何时?谁还有握一管笔的力气?谁还有翻动一纸书页的力气?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三):且雅且痞,且行且思

作者很坦白,说这本书写的颇为杂七杂八
确实,书不厚,三百多来页,写了曾经或仍然在他的世界来来去去的人,也扯了些名人顺带着说了些观点,阅读广泛的他当然也少不了对某些书及作者的几番评价,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学甚至政治的某些方面摆出了自己的看法……书中的一些观点直接暴露了林东林是个比较操心的高级愤青。不过书名取得倒比较有文艺色彩。
我曾被朋友调侃为愤青,当然是初级的,因为曾经只会以好坏单向思维评判,无法理解多向思维分析。关键是,我无法像林东林一样,把那些想法写出来。
林东林说,好的作者在书中,呈现的是应该自己的东西,有独立的见解和深度,而不仅仅是收集汇总然后转述给别人。他就是这样的,也许有些说法过于主观,至少,他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东西不都是在争论和探讨中,得出了新的认识吗?
对于信息传播这一块儿,即使现状是谁都可能当记者谁都可以当传播者,我也没有他那样深远的考虑,只是会经常困惑于网络信息及多媒体平台的各种展示,利弊胶着,有时恨不得有胜于无。也许,我这个初级伪愤青,已成功被模式化了。
书中的文字是华丽儒雅的,也是粗俗屁话混杂其中的;有自恋般自命不凡,还能从善如流地调侃贬低自己;如正经先生般叙述,亦如二流痞子般昏话连连……看着看着,似乎就看出了一个“人格分裂”般的林东林。哈,在下不才,被他那本书熏陶了下,说话也变得半吊子文绉绉了。你看,谁让我看书不多,还吸收不好,更别提扯出来点像样的文字了。
总之,《替全世界去仰望》整本书给我的呈现的感觉就是:林东林绝壁是一个且行且看且思的雅痞人,如若不是,那么我想,我得去捞本他出的其他书瞅瞅,看能否丰富或校正对他的这个修辞了。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四):第二志愿


最近有一篇名为《暖男》的文章被疯转,微信的朋友圈里有人不停在为这篇文章点赞。
文中有写:“女文青大概都有作死的爱才子的阶段吧,被对方的文字,思想,歌曲所打动,不顾一切地爱过去,母性大发,承受着和才华相伴的自我、阴沉、冷漠和不可理喻……”
譬如周迅曾经爱过的某某某,林青霞曾经爱过的某某某等等。
但是最后她们都选择了暖男。
什么是暖男?
周迅说有拍雨戏的日子,暖男总会拿一条干爽的大浴巾等在摄像机后面,一听到CUT就快步上前把周迅像裹小猫一样包起来。
林青霞生日的时候,收到丈夫超十亿的豪宅,据说曾经是被他从香港打飞的送到上海的饭菜感动的。
作者说多有钱的人没暖男的特质是追不到女神的。
对于这句话,我并不太赞成。
如果没有钱,雨天送把伞都是破的,还谈什么暖!
  
同样的桥段与情节,倘若换作一个一穷二白的“暖男”去做,两大女神会下嫁吗?不会。
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的视线在大多时间里是保持一种直视的状态,而不是时时低垂眼睑俯视众生。
什么是匹配?什么是自不量力
蠢女的概念是只要我温顺安静再有几分姿色,生活中迟早会有灰姑娘的童话。
蠢男的观点是只要我心疼你,懂得你,理解你,下雨为你撑伞,烈日为你遮阳,这就是你要的安全感,就是通往白头到老的桥梁。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阅历丰富且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生活是一场持续的战争,而爱情不过是其中一场小小的搏斗,无论与谁牵手都是为了不断的向前,不是后退,不是停滞,不是消亡。
无论是温暖还是浪漫,都需要经济做支柱,否则一切不过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不是拜金主义者,我只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已。
说回林东林这本书,之前他发过电子版给我,但是当时因为手头正好有事情,只匆匆忙忙扫了几眼看了个大概,他写人物,他写风情,他写野心,他的写字速度几乎和我喝酒的速度成正比。
《替全世界去仰望》的样书出来后,他寄来一本给我,扉页上写着:世界是你的战场,文字和酒是你的兵马。翻看没多久后赫然看到他写的那篇《无恶不作的少妇》放在书中,我顿时跳了起来,不顾身旁有人在就叫:这不是毁我吗?这不是毁我吗?这不是要放在全国的书店里昭告我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少妇吗?
身旁的人斜斜看过来:只有过之而不及,你别到时候奔去把人家的书店给砸了就不错了。
一个人从柔肠走到铁骨,一定如同折戟沉沙般暗与冷。旁人哪里会管你遇见过谁,经历过什么。
我冲着他吼:暴力和钱,永远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这和恶根本不沾边,只有那些打不过对手又富不过对手的人才会傻子一样说我们好好谈一谈。
我和林东林见过一面,去年年底我去北京出差,他的工作地在机场附近,就约着一起吃了一顿饭。
我下车的时候,他穿着中长外套围着一条乌漆墨黑的围巾,黑框眼镜架在并不够帅挺的五官上,站在路边呵着气等我。
文人气息十足,十足的酸,但是这恰恰吸引了很多文艺女青年反复发邮件给他与他约会,她们毫不犹豫地说他是个“暖男”。
我和他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我没有他的渊博,更没有他的勤奋,我有的只是颠倒了朝夕黑白的人生,在阴谋和暗沉里奋力留有自己的一丝清醒。
一顿饭后我即刻前往机场飞离北京,之后再没有见面,不时看到他的信息和关于新书的推荐,闲着的时候也会看看,有人赞,即有人骂,这和善恶一样,总有两极分化,不值得辩驳。
偏偏林东林气愤,他说:他们都没有看过我的书,凭什么就否定了?
淡淡一句话就将软肋露了出来,他人看到更是晓得刀子捅在哪里更痛了。
他气愤我的淡然,他说你这样嫉恶如仇的一个人,如今怎么这么平静。不不不,我不是平静,不过是因为刀子没有捅在我的痛处,不痛不痒,我自然无法感同身受
同理,没有阅读过他的书也大可不必为着某种不屑或纠葛来否定所有。
至少我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字,林东林至少都可以当作第二志愿,你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那么留条后路给自己总是好的。
做人也是一样,不至于将自己逼入绝境。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五):替自己去仰望

    我很认真地读完了林东林的新书《替全世界去仰望》,有许多感触。书名的确跟书中文字太不搭调,一个鸡汤体的书名,和数十篇辛辣的杂文,中间似乎隔着个太平洋。
    这本书收录了林东林谈人物、谈偏好、谈旅游、谈艺术和谈文字的各种杂文。从风格上讲,这本书很像90年代流行的杂文体,比如李敖、柏杨,只不过夹杂着许多时下流行的网络语汇。拿遣词造句的文字功底而言,作者显然高居同时代人的翘楚,精致、细腻、得当、潇洒,几乎没有他写不出的东西。就文史知识而言,作者也是信手拈来,可喜可信,读来令人佩服。
    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一个写作者恐怕需要的不仅仅是读者的佩服,他可能更需要读者的尊重、喜爱和交心。就全书几十篇文章而言,虽然大部分的确是“写在外边的”,属于给人看的商业用字,而我却努力地在文本中寻觅那些“写在内里的”,对着自己和值得信赖的朋友所说的掏心掏肺的真心话。 也许是个性缘故,我写不出,也对外在的文字无感,可能是年少的时候读多了游戏文字,年长一点之后反而喜欢阅读深沉、睿智、苦中作乐的文字。
    翻遍全书,这样令人喜爱的文字虽然不是很多,但读得之后,便令人欣慰。比如在论及冯唐的一篇文章里,作者写道:“纯写字儿的作家,文字里都有一股积习难改的匠气,像掂大勺掂了几十年的厨子,上来就有固定的招式和顺序”。这话我很同意,不论是冯唐还是张嘉佳,我读了几篇他们高中生般的文字后,就有一种倒胃的感觉,连忙放在一边,他们恐怕都是掂大勺太猛导致的。
    再比如,他说:“现在的作家学者,都是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的,性情学养皆毁于消费和名利,所以下笔纵是千言万语,亦写不出什么,所以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看似涉猎广泛,旁征博引,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被这气势吓倒,其实呢,徒然糊裱一些花架子而已,说些口水话来填充版面。”这种辛辣尖刻之论,果然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有人批评作者的文字甜腻,我倒不这么认为,全书给我的感觉一个是老辣,一个是自我。老辣得自十年如一日的勤奋练笔,而自我则生出两个面向:自恋和自嘲。自恋我不用多说,恐怕绝大多数读者乃至喜爱他的朋友都会有这种感受,全书喷薄欲出,满坑满谷。自嘲则显得真诚、幽默,令人喜爱,马上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比如在说到自己上一本作品时,作者说:“我的《情到浓时情转薄》也是鸡汤。鸡汤喝多了,和打鸡血是一样的效果,昂然、挺立、伸爪、扑腾、闹人。但别人的经验之谈对你仍是隔靴搔痒,舶来的情感秘籍非经切肤历练仍旧无法内化。你依然无法改变的是,生活仍然一地的臭鸡毛。”
    除了自嘲其作品之外,作者还自嘲大学烂、稿费不稳定、没节操,不一而足。比起那个自命不凡的作者,这个自嘲的可爱作者,想必更会引起共鸣。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许多红人和写手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防御性自黑”,也就是说,在别人黑自己之前,先行把自己黑一遍,这样别人也便无处下嘴,只好怏怏而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很可能是因为信息的泛滥导致出现了福柯所谓的“全景式监狱”,在这个监狱中所有人都没有隐私可言,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监控者。没有了隐私,也就没有可资装逼或炫耀的隐蔽空间,一切都赤裸裸地展现在一切人面前。就这样,与其故作高深或故意抬高逼格,不如放低身段、接地气。几十年前成龙就明白这个道理,李小龙之后再无李小龙,所以他必须走谐星的功夫道路。
    在这本书里头,我最喜欢的就是作者这种谐星式的喜剧演出。有几篇文字格外出色,比如《段子是日子的盐》,作者记录了自己如何凭借给领导打印段子集而取得信赖,并进而被开除的命运,读来令人捧腹不止,为了不破坏喜剧效果,读者可以自行阅读。除此之外,《自古天才不读书》也是我重点推荐的篇章,虽然这篇充满启发的文字跑题严重,然而读罢,你定会重新看待阅读的意义。
    作者自称是野路子、长年散养,对科班出身和学院派似有颇多微词,这难免会让人用“反智主义”这个近来颇为流行的术语来指责。还有人居然说《道德经》充满了反智的言论,依我看,无论是林东林还是老子,都不曾真的反智,他们只是指出了知识、学术和艺术的本源,那不是他山之石,不是舶来的经验,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自己的“野”,也即,原始的体验。套用《体验学习》作者大卫·库伯的观点,体验才是学习、认知(也包括创作)最原始和最重要的环节。替全世界仰望怪累的,不如替自己仰望。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六):真性情 真世界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到作者的真性情,不管别人说什么,因为什么理由打一星,我都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只有读过的人才有资格评价这本书。
大家翻开一本书,就像是遇见一位新朋友,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这种对于未知世界的期待,促使我去读一本又一本书。作者就是在写自己的世界,在写自己的真实的看法,真实的感情,这样的真实没有任何人可以去质疑。这不是心灵鸡汤,这只是一本真实的书,只要你读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本书真的很实在,很带感,这就足够了。
我真心觉得,这样毫无根据地去诋毁一位作家真的很不公平,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大家可以不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但是大家至少要尊重作者写作的权利与努力。
我只是写出我的真实想法,我不希望让大家因为一些误会错过一本好书。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七):仰望+惆怅

仰望+惆怅
——读《替全世界仰望》by/烟波浩渺
说实话这个书名取得确实比较大,特别吸引眼球。一般就国人取名习惯来说,不会取太“大”名字,比如“天”之类的名字,太耀眼过于霸气,反而不如石头,铁蛋之类的小名更好养活,也比较招人待见。读了作者这本书里的文章后发现,这霸气的书名还是比较可以体现作者文章的特点的,直白、辛辣、不留余地,在书中评论众生,在文字中替自己惆怅。读了书后发现虽然“替全世界仰望”的噱头夸张了点,但如果“全世界”是作者自己的世界,那就切题了。
嬉笑怒骂皆是文章,当翻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本书之所以可以招了众多眼球,也不为过,作者的文风很直接,喜不喜欢,顺不顺眼,毫无余地的摆出一二三在哪里。带着狂气带着自大,一览无余的表现出他的本色,几分真几分假,几分才气几分狂热,几分痞几分油滑。
本书是作者各种文字的合集,有的描写众人相,特别是名人如柴静、胡兰成、冯唐、梁文道。也会写自己的喜欢偏好,也写自己的理想和状态,他的书评,他的推荐,他的研究,一切都是其所见所得。也许你会发现他的文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看起来充满了正能量的文章,反而是比较另类的文章。比如他写的圈子内酒局饭场,泡妞、被妞泡聊人生和理想,犀利的文章也藏起来惆怅之意,但是经常在思考着。尽管很多观点也许不一定能接受,为文字执着的劲头都是可见。很多文章带着亢奋的感觉,后半部的文章看起来平缓多了。尤其是写道自己偏爱的诗酒茶,关心则平静的诉说,沉稳的文章架起沟通的桥梁。
作者研究胡兰成颇有心得,在我的印象中胡兰成止步于《山河岁月》,同张爱玲的婚事中,他之后的事不关心、也不了解。写出了胡兰成的儿子胡纪元、侄女青芸。并把青芸称为“乱世奇女子”,写出一个为胡家操劳一生的坚韧女子。并在这几篇文章中让我读到了另一种面貌的胡兰成。
如果只推荐四本书他会给你推荐:《国史大纲》,《营造法式》《人口原理》、《孤筏重洋》。这几本书我还真没读过,有空的话还真要翻出来去读下。
从马未都写父亲佩玉的心有戚戚然,聊到普通人家的珠宝收藏,寻常人家,打一对手镯,一枚戒指,留着传家,或者作为姑娘的陪嫁,保平安,求富贵,祛病消灾,那里面浸润的情意比帝王家多。喜欢这篇文章,写出了实实在在的情感。
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人在城市里浮沉,反而不如塌下心里做一个市井中人,真人真情真话。城市丢掉了细节,我们丢掉了温暖,相看两厌,所以寂寞。择一城而居他会选择深圳。
这本书作为作者的散文、随笔、评论的合集,总归一个主题都是在写人,写人就肯定表达的自己观点,或者夸奖、或者批判,如此一来纷争免不了。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作者确实做到了张扬。并用心中文字吐露个人的真情实感,没去讨好,没有压制个性,当然就不会做到委婉,这种不计后果的写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喜欢自然继续支持,不喜欢继续骂战。
写自己的文章,做自己的人,其他都随风去,其他就任人评说吧。所以他在《文字就是我的祖国》写道:我没有哪里,文字就是我的哪里,只要有文字可以读,有文字可以写,生活还在流淌,生命还在蜿蜒,那就是我的祖国的疆域:一个字为砖,一段字为墙,一篇字为城。
摘取书中引用一副古联共赏:
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八):那片真实的星空

收到书到今天也有两个星期,却才匆匆看完。习惯了把事情当成一种任务去做,所以在两周时的今天终于要提笔写点什么了。不该像我这样,阅读本是一种享受,不管目的是学习、欣赏还是评鉴。
我自己少读杂文集。不同于小说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不同于散文的抒情达意天马行空,亦不同于诗歌般短小精悍浓缩精华,杂文星棋罗布无所不包,写作者也可随了性子对万事万物褒贬各异,一一评头鉴足,只怕不能一吐为快。所以杂文集尤难评论。
在豆瓣看到有人发言感叹作者的高效多产,拿到书也惊讶这短时间内文字的数量和质量。作者称写作为“码字”,书里很多文说到他自己年少的顽劣和与世不恭,看完却感受到一种执着和认真的力量,或者说他对这种表达方式的敬重与亲密,这“理解生活、理解生命、描写生活、描写生命的唯一”。
书的话题从人到事,从古至今,或挺或损,都顺着自己的喜好。杂文本就是一家之言,自说自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作者看来更是“读万卷黄书,行万里土路”。读得多了,看得透了;行得远了,活得滋了。感叹这多读多行的宽大视野,也感叹其背后的勤奋和激情。更有感触的是扑面而来的真实感。
就像作者所言“替全世界去仰望就是替自己去仰望”,评论万物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剖析。那些有远有近有上有下有里有外有点有面的剖析,有自嘲(《如果还能读大学》)、有自负(《三十岁开始偏爱》)、有骄傲(《谁的下半身通天下》)、有抱怨(《那帮写球评的男人》)、有讽刺(《段子是日子的盐》)、有思考(《他们成了局外人》)、有遗憾(《乱世的奇女子》等),但所有这些都尽量以一种不加修饰的从内心流出的鲜活感或者原本感捧杯而出,让人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一个纠结而镇定、恣意又率性的林东林。
“文字于我,我悲时它悲,我欢时它欢,我春风得意时它春风得意,我马蹄急时它马蹄急,它随着我的情绪而肆意流淌,锁着我的经验而主观客观,随着我对生活的结构而结构,也随着我对生活的解构而解构,尤其是在当你别无长物唯有此一门所长时,你不得不依赖它,不得不藏在贴身处。”虽然不尽有赘述之嫌,虽然自嘲是野路子,却贵在原汁原味又讨巧。
喜欢这本书的书名,虽然跟文字相比有些牵强。让我想起母校的校歌,由前任总理的一首诗谱曲而成。那词和曲一经大合唱演绎,听得人一种深深的敬畏感。仰望星空。去仰望,带着对岁月的敬畏,不管是替全世界还是为自己,哪怕心底有尘哪怕眼里无光。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九):国安,你在用JB替全世界仰望吗

听说上豆瓣给一个把逼low到负数的地摊鸡汤作家的大作打个一星就能见到伟大的国安,近来囊中羞涩,正愁生计,特地上来排队吃国安的茶和号饭的,顺道搜了下这位著名作家的简历,竟然看到他在百度百科上的自抬身价不惜把肉麻也当色相卖了,转给大家当鸡汤喝了吧——
  
  “祖籍福建泉州,1983年生于河南归德府,祖上为耕读世家,1949年后家道中落,但慧根早藏,家学隔代传,虽出身于三流本科学校,没落为五流理学学士,却自修成一流文章作者。祖父林潜修公、外祖父胡示范公,道骨仙风,皆为方圆一代名士。
  生性敏感,兴味广泛。既喜欢安静孤独,也享受市井繁华,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多年来游走于乡野和城市之间,寻味现代人丢失的市井生活。著有文学、史学和情感随笔多部,文笔清丽有味,说理论物明辨无碍,知人论世温情款款。曾居于广州、桂林、上海、成都,现居北京。
  2006年未毕业即南下广州,深涉红尘,师事民营书业大佬、中国十大民营书商欧阳欢,同时结识一代诗坛传奇健将、“木芙蓉花下主人”陈益洪,受熏陶成为眼界见识阅历皆极高的中国书业小老弟,嗣后毕业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肖启明招致麾下,深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浓厚人文主义传统的启蒙洗礼。”

  《替全世界去仰望》读后感(十):曾经,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曾经,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读林东林《替全世界去仰望》
文/师永涛
    最近收到林东林《替全世界去仰望》一书,扉页赫然写着“你好好写诗,我好好写杂文,世界大抵可定。”这明显是一个坑,因为我已经不写诗多年。
    我和林东林认识已经快八年,尽管他在上一本书《谋国者》中曾经提及我的名字,但这八年中,我们随风漂泊,其实也不过见过三四次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朋友,我们同年同月,又同时出自一个奇葩的理工科专业“教育技术”,且差点成了同事。又因为我出自广西师范大学,他则在师大出版社工作过而一起和桂林这座城市结下了难解的乡愁。
    正是如此之多的机缘巧合,我们在精神层面更像基友,而不是朋友。什么是缘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联想。
    在我看来,林东林是一个非典型的矛盾体。如果说一个男人,自恋叫帅哥,有点小聪明的叫才子,总吃女人亏的叫情种,狗屁不通的叫另类,想结婚又没房的叫流氓。那么,林东林就是一个典型的帅哥才子情种另类流氓。
    帅哥一说,来自于林东林对于自己相貌的高度认可,对此我不做技术型点评。但他的自恋确实是出名的高调,在其《情到浓时情转薄》中,这种自恋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在其《谋国者》中,这种自恋是“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李鸿章);在其《替全世界去仰望》中,这种自恋是“我经得起多深的抵毁,我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范冰冰),因为看完书我猜悲哀的发现,他压根就没替这个世界去仰望,自顾着自个去望了。
    至于说林东林是才子,认识他的朋友应该都有此认识。但林东林的才子气优雅之中藏有峻烈,内刚外柔,羞涩之美时而华丽,令人思念人生永恒的寂寞。有一段时间,我决定和他绝交。因为他的才子气里有着锋利的刻薄。彼时,他撰文评点江山,把上海一圈文人得罪了个光,我认为他太过不客气,而且那些人没他说的那么不堪。在《替全世界去仰望》开篇,林东林就讲了此事始末,即便如是,我估摸着他为年少轻狂会有些羞赧,但内心依然认为自己无过。
    后来读到杨绛说钱钟书,“能和钟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钟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这大抵便是才子林东林了。
    作为情种的林东林,我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的红颜知己排队为他打毛衣,他的闺蜜小姐妹抽风为他写情书。有一段时间,他的《情到浓时情转薄》中的经典段子漫天飞,飞的我的微博和微信好友圈都有,我渐渐觉得烦了。于是某天公司小姑娘得知我和他认识,便满眼心心问我他是怎样一个人,我告诉她“他就是一个跟知己上床,和情人结婚的主儿”。估计听到这句话的妹子大约会心碎乌托邦。这次读到《替全世界去仰望》中他所写的和他有过交集的女作家,或者没有交集的女子,我才发现我错了,连内裤都错了——作为才子,他当然是喜欢“才子佳人”的桥段,他所爱的,还是“整夜整夜地说话,才握着手,天就快亮了。”的爱情。
    我喜欢阅读《替全世界去仰望》这本书,大抵是因为林东林在书中表露出来的那种文人的情怀。“情怀”这个词是被用坏的一个词,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今年不讲“思维”改讲“情怀”之后,更是烂到大街。林东林的情怀是什么,大抵是“狂者进取的淑世情怀”,孔子曾经说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在浅唱低吟,激扬文字,嬉笑怒骂的背后,《替全世界去仰望》还有很多和阅读、生活、行走有关的感悟和记忆,对于一个30岁出头的作家来说,正是从青春走向金黄的年纪,即有年轻的张力,又有了生活的阅历,其所感者,自与众不同。已逝的诗人余地有一首《三十岁》:“站在山顶,风从东边吹来,太阳劈开乌云。/过了很久,他奋力张开双臂,向着天空发出一声呐喊。/曾经,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与年轻时的生活、岁月和文字对视,与当下的狗年月死磕,林东林的文字让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的玩世不恭和那些曾经喷薄的理想,愤怒,惆怅,如今弱冠到而立,白了少年头。就如同王小波《万寿寺》里的薛嵩:“给自己造了一座后园,在园里挖了一个池塘,就这样住下去;遇到了旱季里的好天气,就把长了绿霉的衣甲拿出来晒。过了一些年,薛嵩和他的兵都老了。薛嵩开始怀念那座灰色的长安城,但他总也不会忘记建功立业的雄心。”
    最后,我想说,《替全世界去仰望》是适合和他另一本《情到浓时情转薄》一起看的,就如同吃益达口香糖,两粒一起嚼才更有味道。
                                                                      2014/7/27 杭州和美弄
师永涛,电商及移动互联网从业者,业余关注生活史及地方史,著有《回望的目光》、《唐代的乡愁—一部万花筒式的唐代生活史》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