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2:47: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经典读后感10篇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是一本由田涛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读后感(一):读后小感

初识李叔同,是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班主任很迷这位弘一法师,经常讲一些他的故事给我们听。尤其是他的那首《送别》,更是经常出现在各个讲课教案的背景音乐之中。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去了天津的大悲禅寺,还有幸在那里拜祭了弘一法师,却也最终因为时间原因错过了李叔同故居。若有缘,定再去一次天津李叔同故居,去亲身感受一下显赫家族大院内走出的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的传奇人生。
前一阵子有幸收了新星出版社的由田涛老师撰写的这本《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读罢之后,对弘一法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最出名的代表作品便是那首传唱至今的《送别》。其父是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的进士,当过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先后创办了“桐达”等几家钱铺,挣得偌大一份家业,被人称为“桐达李家”。出身于这样显赫的家族,李叔同并未堕落成那种花花公子,反而投身各种事业之中,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尤其是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他所培养出的人才更是声名远扬,其中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便是其高徒。尽管后来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皈依佛门让人唏嘘不已,最终却也造就了一位佛学大师。
通读本书后面的年表,不由得对弘一法师的一生更加感慨万千
本书从李叔同的家族情况讲起,进而从所处的年代、门风世风、其所从事领域的成就、身边亲,以及佛门之路对李叔同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道出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的传奇之路。本书内大量的资料和研究让本书具有相当有力的真实性本书的作者田涛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而弘一法师恰好出生于天津,这一缘分更是让本书更具有权威性。本书的角度新颖全面,资料翔实全面,对了解李叔同有着很好的帮助。建议对弘一法师感兴趣的朋友入手通读,必有进益。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读后感(二):大师的一生

看一个人,如果从他的家族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就会更加透彻,想要了解李叔同,这本由田涛著的《休管人生幻与真》把他一生中所做的事和对他独特的看法写得淋漓尽致。李叔同有一个人们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那就是弘一法师。而他出家的这个举动,却引起了极大地争议,很多人不理解,包括我。

我对于李叔同先生的才华无可否认。大师名副其实。但是其实我对于他后来出家留下妻子和幼子一件事情有些看法。个人觉得有点渣男的味道。不管他是不是爱着他的正妻或者愿不愿意身在红尘。至少丈夫父亲责任我觉得没有尽到。我看到很多网上关于李叔同先生的帖子都是说舍小家为大家,拯救众生。但是这个义务是否没有尽到。如果李叔同先生后来没有这么大的成就,只怕后人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李叔同的歌也很出名,比如说《梦》那首歌。他未出家时俗名李叔同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后来其母亲病逝,当天夜里,李叔同把钢琴拉到了灵堂,唱了这么一首寄托了无限哀思的歌曲,唱罢大哭。在场听者也无不动容,其父一个姨太泪流满面地说:叔同,我有一个请求,你能否在我的葬礼上,也唱这一首歌?再有就是那首《送别》了,其实一个人的才华能够发挥到极致的人很少,李叔同能够感动很多人也是有原因的,看了他一生的故事,其实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挺矛盾的。

所以说有很多人却是喜欢他的作品,但是却不喜欢他的为人,都能理解,家这个概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他虽抛弃了妻儿,但是绝谈不上背叛,因为他同时需要舍弃很多东西,相信无论对错,他都受到了应有的回报和惩罚

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瞩目文坛。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编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词家寇梦碧在《读李叔同先生诗词》中说:“叔同先生词,则兼婉约豪放之长,而题材之博大,内容之深广,实为突起异军,超越乡贤”。 李先生严谨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执教一师,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配戴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

他的艺术成就为古老而禁锢的中国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此中国艺术融入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他严谨而美学化的教育精神为这个浮华的社会注入了一剂清新的空气。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读后感(三):弘一法师 李叔同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是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田涛所著。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籍,淡兰色古香古色的封面上不是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景物,却是一个身着法师服饰的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弘一法师,出家之前的名字叫做李叔同。这本书制作精良,文字考究,勘称是精品,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本书的作者是田涛,山西万荣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作者对于历史研究相当有造诣,博览群书,并且喜欢写作。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他的这些研究对于书写本书,还原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真实原貌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李叔同以及其家族的背景历史,在近代天津,李叔同的家族,桐达李家属于名门望族之列。李叔同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富贵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被称为才子,这些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既是在籍士绅,又是盐商。正是有父亲这样的乡绅名流才使得李叔同可以接受当时最好的教育,学习最先进的文化。李叔同的出现,为家族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桐达李家的名声得到了无限的延续。
       本书以李氏家族为背景,作者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翻阅,著成此书,不仅能带给读者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帮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李叔同。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理解。综观世界,在近现代文化史上,李叔同就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幼年勤奋好学,在各方面都取得良好成绩,大家都认为他的前途不可限量,会成为当时的一代名流,可是就在李叔同个人事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人生中年,他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放弃了所有的辉煌的一切,选择遁入空门,法号弘一大师,最终以一代高僧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独特的人生道路,其实也不是偶然的,李叔同从小就受到他家族的影响,经常接触佛教,但是他的佛教道路也与时代背景休戚相关,本书作者就时代与家族对他的影响进行了重新的认知。让我们从一个全面的角度全新认识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曾经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之后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同时是话剧的奠基人,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是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主要作品有《送别》,《南京大学校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并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爱。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是一本介绍李叔同极其家族的作品,从全面的角度阐释了家族对于李叔同一生的影响,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李叔同,看到了弘一法师的无奈,理解了时代的悲哀。非常喜欢这本书。

  《休管人生幻与真:李叔同家族》读后感(四):一曾许国,何曾忘却——评李叔同的音乐道路

一曾许国,何曾忘却
       第一次听说李叔同的名字,是在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告诉我,我所喜欢的那首《送别》,作者是一个叫弘一法师的和尚,他出家前叫李叔同。当时我就惊呆了,实在不能相信,这么优美的歌曲能和一个佛前枯坐的和尚联系在一起。后来,我又听说,我所喜欢的漫画家丰子恺居然也是李叔同的弟子,这让我对这位弘一法师好奇心更加浓厚了。后来,我慢慢了解了一些这位俗家才子、佛家高僧的身世,得知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书法法、画家、诗人、音乐家、美术教育家和戏剧活动家,出家后,他是佛法精深的佛学大师,让我对这位传奇人物由惊奇变得敬佩了。
       这次看到有家族系列的书要约评,其中就有《李叔同家族》,于是我第一个选了它,想从更深层次来了解这么弘一大师。等了几天,书终于到了,打开包装,看到的是一本淡青的封面的书,扑实中透着典雅,装非常精美,一看就喜欢上了。
       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阅读,发现这是一本写作态度非常严谨的书,与传统的故事性的人物传记明显不同。故事性的人物传记,难免有春秋笔法和一定成分的演义。但这是一本以写史的态度来写的书,对于其中的每一个观点,都引用了丰富的资料和证据。仅在前言中,对李叔同出家的情形,就引用了近十位李叔同的朋友、弟子、同事等人的回忆文章,以及李自己叙述出家的文字,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李叔同出家前的表现、心境以及出家的过程。
       对于李叔同的音乐方面的事迹,我特别感兴趣,首先阅读了这一部分。果然,偶一涉猎,就大有收获。
       李叔同作为最后一批旧式知识分子和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他有着这批人中最优秀成员的典型特征: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积极寻求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道路,并积极实践,身体力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5年,李叔同到日本留学,是我国第一批学习西洋艺术的留学生,他学习的是油画和西方音乐,走的是艺术救国的道路。
       如果仅仅根据李叔同的歌曲《送别》,我们可能认为他只是一个留恋于儿女情长风流才子。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李叔同在音乐方面表现的是一种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艺术家情节。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叔同发表了歌曲《我的国》:
      东海东,波涛万丈红。朝日丽天,云霞齐捧。五洲惟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惟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似天真理想,却是一个艺术家发自肺腑的爱国之情的自然流露。
       在这之前的1902年,李叔同就写了一首《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
       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
       谁与我仗剑挥刀?
       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这首歌虽然已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但读起来,仍然可以感受到李叔同满满的爱国热情扑面而来。他的弟子丰子恺曾说过,他们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唱的就是这首《祖国歌》,但并不知道这是他老师的作品。可见这首歌在当时的中国影响之深之大。
       在旧的时代,音乐从业人员被称为乐籍,是当时的贱籍,身份私下,不被社会认同。李步同为了改变当时这种现状,积极进行呼吁。他在《李苹香》的序言中写到:乐籍之进步,与文明之发达,关系纂切。他在文中把音乐的发展,和开启民智、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认为音乐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为此,李叔同也作着不遗余力的努力,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歌曲。当时,我们西方音乐的掌握还不全面,但为了普及西方音乐,很多音乐人采取用西洋音乐中著名的曲剧来填词的方式进行创作,据书中介绍,当然这类歌民有数千首。这类歌曲,虽然独创性上有不足,但对我国西方音乐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送别》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