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4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后感10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由迟子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一):风里来!风里去!

好的文字,不仅有画面感,也是有味道的。那种微妙又独特的气息,幽幽的从那些你只消得看上一眼就毫不怀疑就是你调调的铅字里散发出来。诡异的,像是异性之间那种原始体味的吸引。
回想一开始,我在简介里看到它开篇的第一句,即有一种被按在椅子上的困顿。是那种,纵使周遭所处环境喧嚣混乱、纵使前一分钟还被现世折磨的心烦意乱,在看到这文字刹那,依然能把你抽离现实、让你思绪拉远、让你甘之如饴停下来的困顿。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我猜想它会否与我之前所喜爱的《尘埃落定》一样,是那种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民族风大摆裙上错落有致的花纹,定是别有一番自己风味的。
在下单的众多书籍里,只有她作为第二批订单姗姗来迟。当天晚上,我即开始躲在电热毯烧得老热的被窝里开始阅读
我想'清晨"与"正午"的书写,作者定是一气呵成,因为我也读的格外顺畅。在"黄昏”时,进度慢了下来,尤其在看了一个豆友的书评后。这一停,就是好些时候。
当我时隔多日终于又投入到书里的情绪一鼓作气看完全文时,时钟正指向凌晨12点。
故事里连绵不绝的死亡,反倒叫我的意识无比清醒。我想这一定算是我读过了故事里,死去人物最多的一本书。
每一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死去,那么的突然,又是那么的必然。鄂温克民族就在这新生与死亡交替的进程中从森林走向了乡镇。
我最喜欢的。是书里关于风声的描述。那么的隐晦,又是那么的直白。激烈的、温柔的、呼呼不停的风声,带来了民族的繁衍与部落的壮大。
却也是在抬头能望见蓝天,躺下会有松鼠来给你挠痒痒的风里,鄂温克人躺在四颗相对的树间,等待着被风带走。
这简直比骨灰洒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里还来的浪漫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二):额尔古纳河右岸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读完整本书,真的就是很悲伤,我看到了一个原始牧民群体的生活,看到了那种说不清的神奇的力量,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意外死亡。真的是天道有轮回吗,所以萨满在跳舞救回一条人命的时候注定会失去自己至亲之人?为什么在明知等待施救之人是罪人的情况下,在知道这样做会失去自己的孩子的情况下,还是要义无反顾的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呢?可能作为一族之萨满,天下人都是她的孩子吧,所以在她眼中只有生命的平等,没有血缘的亲疏,这大概就是大爱无疆。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发的额尔古纳河让我心生向往,一直很喜欢这种纯粹的自然,喜欢这种有故事的山水。不知现在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还有没有一些牧民骑着驯鹿在森林中打猎?社会的进步必定带来一些生活方式的灭亡,有的人选择坚守,有的人选择顺应,结果呢,没有好坏,只有喜不喜欢罢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三):牧歌声已远

余华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文学的阅读更是如此,别人的故事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迟子建的文字带我去到了那个我简直无法想象曾经存在过的世界,她不是只存在于文人墨客心里的桃花源,她真实地曾经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是的,曾经。
那是一片蛮荒之地,那里的人们与他们千百年来的祖先一样,茹毛饮血,以游牧为生。他们不相信现代的文明,他们没有文字,他们只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们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但又没有任何一种现代文明,能比他们更纯净,更高贵。他们在岩石上作画,他们把蓝天白云山林河流都当成艺术品,他们用羽毛制作衣裙,用桦树皮制造花瓶。 他们的舞蹈能让战马死亡,他们的音乐能让伤口结痂。他们的萨满,为了救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偷过自己的驯鹿的敌人,宁愿让自己的孩子一个又一个的死去。他们茹毛饮血,但是他们敬重生命,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且美,他们吃肉前要先祭神。他们养的驯鹿,“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冬天吃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着小鸟的叫声。”他们就像女娲开天地时制造出来的人类,以泥土为身躯,以河水为血液,他们就像是自然之子。
    可是为什么这纯净的牧歌声却会被淹没于历史滚滚的长河之中呢?没有一种文明,有权利去取代别的文明。但是现代文明是不遵从这种古老的法则的,现代文明是弱肉强食,是侵略的,扩张的,来势汹涌的。所以,人们不再相信山中有神,万物有灵,大家相信的是,人定胜天。伐木工进了山,山上的人们下山定了居,驯鹿像猪羊一样被圈养。
那些似风声,如水响的歌声与舞蹈,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信仰,那种纯净、安定、与世无争的高贵的血液,该由谁去一脉相承
还好,至少,还有这本书,它带给我们思考,它让我们知道,人与自然本来就是融为一体的,就像鱼与水,花朵与雨露,清风与鸟语,月亮与银河。不论那鄂温克族的命运如何,不论那些驯鹿的归宿是何处,这点从未改变过。
 “额尔古纳”是“宝贝”的意思。在渐行渐远的牧歌声中,现代文明是不是也该反省,我们为何丢弃了珍贵的宝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四):文明的碰撞

迟子建说,当人们都激动地见证着鄂克温族下山的这一文明进步的时刻时,她却觉到一丝丝凄凉。
我刚开始觉得,谁就能说我们的文明比鄂克温族先进呢,但是想起之前问老师 西方的文明比我们的好吗 老师说 文明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先进落后之分。一开始不理解,但后来想了想,工业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鄂克温族的下山到底是如何我还是无法说,可是我知道这个进程中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或许那样的游牧文明确实是落后,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有血有肉,善良宽厚的人。他们不愿迁移只因怕把驯鹿的瘟疫传染给其他氏族,他们对待驯鹿是那么的平等,他们打猎吃熊时会先唱歌,他们死去的族人在风中消逝,他们死去的儿女在向阳坡回归尘土。那样一个每天都是在清晨的露珠中醒来的日子,与当今我们每天醒来看手机的日子,谁又能说我们就先进呢。
迟子建的文字是那么得清澈、平静,就犹如鄂温克族一样,平和却有力。这种特殊的写作手法也让人觉得十分巧妙合适。就这么爱上了迟子建的文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五):《奥赛德·巴莱》与《额尔古纳河右岸》

一本书,一部电影虽同是在述说着“文明”与“野蛮”的碰撞,落后的不可避免的被先进的事物所取代,却给人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额尔古纳》更多的呈现出柔和的姿态,虽然本书是为颂扬大兴安岭里最后的游牧民族自由淳朴的生活状态,却也并没有因此而肆意批驳或者丑化山下的城里人和现代化的生活。反而,因为山下生活的便利而吸引着年轻一代搬迁出大山,这样的顺其自然理所当然。没有残忍的杀戮和奴役,而是温柔的招呼,带着一种不可抗拒力量,一点点消逝了那些在山野中自由奔跑歌唱的生命。正因如此,这样一种巨大的无力感竟找不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没有一个可供愤恨的对象。只能如书中主人公一样,眼睁睁的看着身边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想挽留却无能为力;只能不断的搬迁不断的逃避,最终避无可避。这是一曲悲怆的挽歌。
   《奥赛德·巴莱》。全片是纯男人的戏,简单而狂野,你甚至都来不及思考怎样才能去消弭那些所谓文明与野蛮的隔阂仇恨,死亡便已降临。当侵略者标榜着文明的刺刀役使着奥赛德们时,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样的所谓文明真的高他们一等吗?当奥赛德怒吼着“如果文明让我们受尽屈辱,那就让野蛮为我们赢回骄傲!”,当他们举起长矛,用生命去捍卫尊严,供奉信仰时,我们都不得不为他们击节而赞。影片结尾,文明用了不文明的手段结束了野蛮的生命。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相比,这里不再是无能为力的大石沉甸甸的压在胸口,而是被激发出的内心激越狂野的潮流翻涌撞击,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我们陷入的巨大的矛盾漩涡中,不知何去何从。最后索性抛开那些所谓的文化,信仰,文明……这些东西都太累人,倒不如用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去感受,如果文明不够文明,那就让野蛮足够野蛮!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六):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

像河水一样宁静的文字。
看过迟子建的《鱼骨》“旗旗大婶像一头母熊似的笨拙地挤出人群,蹲在那一堆鱼骨旁”那种身临其境的细腻早就有深切感受。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种安详一开头就愿意不停的读下去。
 这本书主要讲鄂温克人在适应了汉族人生活方式之前的生活,游牧,部落,巫师,打猎。她说睡觉不看着星星月亮,不听到风声会让她觉得眼瞎耳聋,这句话让我想起灾后重建的玉树藏族人,目前,当地牧民入驻混凝土建筑的少之又少,他们一定在想,我们和我们的牛羊有什么罪让我们这样看不到天空的地方。
 或许当真的要对谁好的时候,更应该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吧,不但是个体,对于一个群体,我们也应该听听他们想要什么,因为我想给的并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七):一个民族的历史

      我很喜欢这本书,在学校图书馆还是预约了两个月才借到的,拿到了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
      我是很偏爱迟子建讲故事的方式的。而这个故事除去这一点还有就是它的题材,鄂温克族,这个我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的民族,那种宗教、民族文化、游牧等等深深地吸引了我。这
      还是去年看的故事了,当年看的太急了,有些囫囵吞枣感觉,刚刚看完一遍,浑身脱力,那种又高兴疲惫的感觉。回头得静下心来再读一遍,然后好好写篇书评,才算不辜负这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八):逝去的无法再寻觅

这是一本质朴的传说。倒序的回忆中,充斥着主人公对已逝过往的追逐、缅怀、忧伤、想往。
每个人在忆起往事的时候,总缠绕着淡淡的迷茫酸楚岁月给我们经历,岁月同时带走我们的时光。那些逝去的,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有如流沙般的碎片。
本书,以回忆,淡淡的讲述了过去发生的故事。没有过多着墨于目前的情况。然而便是开篇的那一点点描述,将我带到一种迷茫孤独的情绪中。社会的发展,对多数人而已是好的,优渥的生活,丰富的娱乐。然对思考者,对自然,对那些不能带去未来的旧习俗而言,更多的是迷茫吧?
我们抛弃了传统,背离大自然的规律,成为没有敬畏,没有规则的族群,这真的是好事吗?她给我们茂盛的植被,我们消耗的同时,不去珍惜,我们用自以为的高科技毁掉了她的馈赠。她给我们火种,让我们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社会,带来了文明的诞生,我们舍弃了火种的传承。她教导我们和平共处,分工协作,我们用战争阐述着弱肉强食的残酷。我们不再信仰自然,不再信仰神明。我们信仰权势,信仰武力,信仰金钱。我们信仰的是迷惑眼睛的浮华,而不再是纯粹的质朴。
自然曾给予我们生存的必须。而我们背叛了她。是否有一天她会痛心?是否有一天她会毅然收回?
生活似乎在发展中变好了,我们的传承却在发展中消失了。没有过去的我们,是否配有未来?<
图片1>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九):额尔古纳右岸

一口气看完的 早上五点半至晚上七点 古老的民族 以主人公童年 中年 晚年为三个阶段 讲述了发生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一段神秘故事 熟悉的人相继离去 富有灵性的驯鹿 无私的萨满 族人的爱恨情仇 都回随着时间及社会的发现而不复存在 鄂温克的山下聚居区已经让神秘的大兴安岭失去了人的踪迹 若想再去领略到鄂温克狩猎民族的故事也只能在迟子健的书中了找寻了 有机会会去趟美丽的额尔古纳 其实对于他们下山 作为享受着现代化便利的旁观者是没有资格妄加评论的 说什么应该保留他们原始的生活方式 自由他们自己才是他们命运的主人! 感谢能通过迟子健的文字了解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十):《额尔古纳河右岸》评论汇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评论
其一:
我们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
                    ——含泪解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艺术境界
                                                                                      
作者:解非
 
我以为伟大的方式就是‘爱命运’:一切必然的命运,非但忍受她,并且热爱她。
                                                ——尼采
    迟子建小说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她是当代一位用心血去写作的作家,她极其注重感情的审美追求,使得文学创作成为她生活情趣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日趋嘈杂粗俗、急功近利的当代文坛,她能够精细、巧妙、富有创意地拨弄生命的计时器,让她笔下的每一个片断都呈现出无比亮丽的色彩,以智慧的光芒驱散生活中的阴霾,追求生命的智性与诗性,对这个充满了声、色、香的世界总是那么充满激情,唤醒人们对现实的思考,且不为盛名所累自然张扬率性的生命个性,或闲适散淡,或热烈奔放,或俊逸潇洒的进行着创造性的精神工作,追求生命价值和情感取向,用真实的生活姿态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迟子建笔下文字向来提倡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为主旨,她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而这种真诚的品格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是一个很具诗人气质和独特精神的作家,从她的成名作《沉睡的大固其固》(大固其固的意思是鄂伦春语:有大马哈鱼的地方)到《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百年史),虽说历时20年。但她的作品里源自于地域性的人文精神一直在她的血脉深处激荡着,且融进了她许多个人的经历,从而折射出她因自身生命的追求而进行的精神探索。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也在这不断的探索中形成,可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迟子建的作品里凝结着很明显的俄罗斯文学的情结,这也和大兴安岭的地域性分不开,大兴安岭的北部与俄罗斯一水之隔,自古两岸人民就相互往来,在生活习性和人文精神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普希金以‘小人物’命运为题材表现同情人民命运的民主思想,朴素简洁的创作风格;屠格涅夫在艺术创作上忠于现实主义原则,以及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妇女形象的品味;陀思妥耶夫斯基洞察和刻画人们心理活动的才能,向往道德高尚的美好生活情怀。托尔斯泰的:“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与作家操守。这些对于迟子建艺术个性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对她的文学写作都起到了启蒙与借鉴的作用。这些都在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很执着很深刻地反映了出来,她的作品节奏铿锵,意象明朗,语言别具一格,细细品味其中含纳的深意,便不难顺着巧设的线索走向精神的高处,从而感悟这位命途多舛的作家对生命本质所作的特殊诠释,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审美品味和感情共鸣。
     迟子建是一位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作家,在当今这个媚雅与媚俗的中国文坛之上,她一直保持着自己‘不合群’的个性,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哲思寻求一种心灵的静寂与圆满。她仍然是一个梦想者,不赞颂人生也不诅咒人生,而是怀着不无凄然的心境来观察与思考着人生。爱以如诗如画的笔触来展示北方流域人民的生活,向人们叙述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多愁善感地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来构思她的小说人物。《额尔古纳河右岸》所讲述的故事,迟子建是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侃侃而谈的,如她自己说的: “这是一个我满意的苍凉自述的开头”。她把自己的小说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章,就好像是一首民族的‘命运交响曲’。这部小说可以用‘悲凉’二字形容作者耳闻目睹的鄂温克部落的生存现状,以及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坚贞爱情……。 小说采用了她喜欢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谱写了一首弱小民族生存抗争的挽歌。小说通过走进大自然来重新安顿被社会意识形态摧残的灵魂,倡导人类、自然、宇宙的原始之和谐。迟子建对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所蕴涵的道德问题的思考,在世界文学中也是具有超前意义的,这让她的作品就更加的厚重,显示出其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美学品味和艺术价值。
卢梭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这个世界上谁都是渴望幸福的,而生命也不过是一些时光片断的集合,它会按照自然规律而无情的流逝,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定论。但是,迟子建能以她富于魔力的笔再现这些生命的片段,这对于一些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鄂温克人,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的好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历史,迟子建以独具一格的视角、悲天悯人的情怀书写了这个弱小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抗争的生存现实,这与世界文学史中人类学的大课题也是非常吻合的。
当代社会的拜金主义让人们的情感空间越来越狭小,而鄂温克民族能摈弃世俗的诱惑,守卫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以从容豁达的生活方式赢得宁静秩序、和谐富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一个世纪过去了,鄂温克人没有改变其古老的生存方式,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世态炎凉的当代社会正相反,别说‘人’了,就是‘鬼神’在他们的生存空间都那么富有人情味,刚正不阿、事非分明。他们的‘萨满’是极具侠义精神的‘智灵’。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个人的和自我意识的信仰,要求个人对自己的道德负责任,蕴藏着很深层次的人类生存的精神实质。而且,鄂温克人面对死亡都十分平静,因为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开始,他们认为当智慧无法解决生存的困顿时,便需要以一种淡泊、从容的心境来消解困顿,追忆逝去的岁月来安抚躁动的心灵和弥补精神的缺憾,这些都是鄂温克民族的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境界与人格品位,是出世、拙朴、精神固守的美好品格。而鄂温克人这种仿佛好像是自闭与自矜的性格,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精神的独立与心灵的良知,也是我们挣脱与超然世俗功利的一把智慧的钥匙。
《额尔古纳河右岸》,描绘的是一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在小说的叙说中互为穿插、牵引、印证,构成一种相互映衬的镜像结构,仿佛那些弥漫在时空中触手可摸的情感,就是我们悠远的乡愁、心灵的慰籍。这时的我可以成为鄂温克民族中的任何一员,与他们一起挚诚地思念那碧波荡漾、郁郁苍苍的森林,执拗地怀想那辽阔广袤、自由人性的雪野。迟子建这部小说给我灵魂的震撼和感动是不言而喻的,读她这部小说时我的眼前常常幻化出一个很别致的画面:一个女孩拉着手风琴,在寂寥僻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沐浴着夕阳、享受着晚风,唱着:《红梅花儿开》《喀秋莎》《在那遥远的地方》…… 凄美婉转的音乐,悒郁绵缠的旋律,本色清越的歌声在暮色中袅袅飘升起来,宛若一只灵慧的鸟儿引领了我的灵魂向上飞翔。让我恍然看到,冰雪覆盖的河流上,一架雪橇正踽踽穿行在散发幽幽蓝光的古老森林与空旷雪野。我真切看到,女孩那幽深明澈的眼里暗含着晶莹的泪光,而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就是现在悒郁悲悯的女作家的迟子建。
     我一直喜欢迟子建身上那种仿佛永远也拂逆不去的悒郁感伤,也喜欢她那种抚慰人类心灵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喜欢她得意时开心爽朗的笑声,而这些都构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品位。这至纯至美的感人篇章里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从骨血深处衍传下来一种人文精神的特质,能清凉人们浮燥的灵魂,抚慰人们惶乱的心智,品读这部作品常常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精神之旅,直面真实的人生,本真的人性。因此,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迟子建的作品中如果缺少了鄂温克、鄂伦春、以及北方人特有的地域文化,缺少了白皑皑、冷苍苍、凉瑟瑟的雪野景致,缺少了浪漫博爱、质朴爽朗的北方的人文精神,她作品中那些豪迈博大、凄美悒郁的神韵就会荡然无存。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以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历史为题材,悲凉之雾弥漫全书,极具可读性,迟子建刻意选择以一位90岁的酋长的女人来侃侃而谈,通过这样一个具有沧桑感的人物让故事具有了很浓郁的原始色彩,小说以人物心灵世界的内省来表现人对自身命运深沉的思考。老人没有用评价的口吻来讲述历史,而是通过独有的经历叙述了鄂温克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在自然、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的风云变幻中展现的人性内质。饱得天地之灵气,谱写了一首神秘传奇,温婉清澈、深沉挚爱,凄美抑郁的鄂温克民族的挽歌。
     一支数百年前贝加尔湖畔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他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饱受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历经了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霾、现代文明的挤压。他们的爱恨情仇,独特民风,生死传奇无不显示了弱小部落顽强的生命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迟子建以自己悲悯的爱心和缓地告诉人们:古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绝不能是生拉硬拽式的,更不能居高临下地任意摆布他人的命运,古老部落的消失应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为因素。迟子建一直保持着人文传统中朴素坚韧的写作风格,她的小说是散文的语言,诗意的抒情,幽远的意境,古雅的美感。她笔下的‘小人物’的生活都是温暖的、可爱的、智慧的,充满了一个作家对人类精神的关怀与爱惜,文学不仅是她主要的精神空间,而成了她十分重要的生命内涵。可见,一部作品的魅力在于作家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具体、突兀,有趣的情景细节展示生活底层的‘小人物’,表现通常意义的淳朴善良,人格魅力,男人胸怀,女性温柔在不同命运的相互包容中真实地呈现生命的价值。
鄂温克人的情爱是真实的: “他(拉吉达)亲吻着我的一对乳房,称他们一个是他的太阳,一个是他的月亮,它们会给他带来永远的光明。” 鄂温克人的道德是高尚的:做为‘萨满’的妮浩每当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选择生死时所表现的人格美,可以说是鄂温克人共有的优秀品质。小说中妮浩能豁达的让‘马粪包’这样的坏人、‘部落敌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生死观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由此可见,鄂温克民族千百年来与森林共进退、与驯鹿共存亡的生存态度和生命价值是多么的可歌可泣啊。
     我们在文学中到底希望获得什么?是明朗自由的生命涌动还是恣肆浪漫的灵魂飞翔?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人的世界是理性的、神奇的、超然的,也是凄凉的、哀伤的、无助的。她对鄂温克民族生存现状的隐忧也是爱莫能助的,小说中细腻的描写使我们完全明白人物、事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迟子建对民族历史、地域文化的掌握是精当准确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民族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在她的眼里绝不是以现代‘文明人’来回看‘原始人’,这和那些自诩为‘文明人’的作家们那种趾高气扬的文化优越感决不能同日而语,她的情感在本质上与鄂温克人是唇齿相依的,她热爱他们、喜欢他们、同情他们,她用一个女性细腻的笔触展开了一部鄂温克百年生活变迁的历史画卷,这是一个真正与森林、驯鹿融为一体的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民族。
       《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意识地追求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厚重感,可以感受迟子建写作这部作品时的饱满激情与爱意,她真切地抒发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戕害的原始的纯朴本真的无奈与哀痛,字里行间浸润着自己对大林莽、对鄂温克人挥之不去的眷恋与缅怀,真如她在最后的《跋》中写到:“写完尾声《半个月亮》的时候……我在喝那杯酒的时候,无比地幸福,又无比地酸楚。因为我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读罢,我也潸然而泪下。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要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大林莽中可爱善良的鄂温克人了……。
后记:
       尼采说:“我以为伟大的方式就是‘爱命运’:一切必然的命运,非但忍受她,并且热爱她。”这个高喊“上帝死了”的人不要上帝却“爱命运”。可见,谁不要健康与爱情,谁不爱生命与阳光,谁不想幸福与成功。可到底是谁破坏了鄂温克人宁静幸福的生活呢?
    1964年开发大军浩浩荡荡地挺进大兴安岭这片原始森林,百年成才的樟子松、落叶松正如瓦罗加说的:“他们不光是把树伐了往外运,他们天天还烧活着的树,这林子早晚有一天要被他们砍光、烧光,到时,我们和驯鹿怎么活呢?”他的话今天已经成了事实,昔日的广袤的兴安林海直到今日的确已是荒山秃岭了,可没有一个鄂温克人愿意走出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这个纯朴善良温和的民族是森林的骄子。曾有人动员他们说:“驯鹿离开你们一样能活,下山可以养猪养牛。”鄂温克人回答:“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这原始本真的心声是多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你七十年代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一定会常常与树间悬挂着的两样东西相遇:风葬的棺木和储藏物品的“靠老宝”。”这是我小时经常看到景象,鄂温克抑或鄂伦春人死后要‘凤葬’,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颇有些‘天人合一’的思想。而‘靠老宝’就是森林里架在树木上的仓库,里面有很多‘好吃的’,而且,任何一个‘靠老宝’都是完全开放的,随便你享用,这就是鄂温克人善良的品格与豁达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可是呀,这些美丽的原始生活真的就永久留在小说里了,现在荒山秃岭的大兴安岭早就消失了这些美丽的神话了。
     我直到今天还依然听到有人把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称作描写“野人”的故事。我感到这不是鄂温克民族的悲哀与耻辱,而是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悲哀与耻辱,在善良勇敢豁达美丽的鄂温克抑或鄂伦春民族面前,我们汉人惟有羞愧和自责,正是所谓的现代化建设无情地侵占和掠夺了鄂温克民族休养生息的故土和家园。而且,我就是一个在鄂伦春、鄂温克部落长大的‘野人’,我这个汉族女人的生命从六岁起就被这些善良温婉的人们一次次拯救,我的命运也曾被智灵的萨满大师所预言,且精当准确,我热爱这些‘野人’。而且,我从来也都自称自己是‘野人’,我很自豪。感谢迟子建以她的温情的魔笔为这些善良美丽勇敢的民族书写了一部心灵沧桑的史书。
   从迟子建的成名作《沉睡的大固其固》(我给子建小说写的第一篇评论)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给子建小说写的第二篇评论),竟历时20年之久,这不能不让我百感交集。共同的成长经历,共同的生活背景,共同的文学信念…… 共同的一切又让我们殊途同归,这些都源自于大兴安岭郁郁苍苍的大林莽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豁达的精神境界。
 
 
 
其四
苍凉的伤逝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张守仁
 
总观中外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籍贯和故乡,对于他的写作题材,对于他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鲁迅作品与绍兴,沈从文作品与湘西,老舍作品与北京,汪曾祺作品与苏北高邮,肖洛霍夫作品与顿河,福克纳之与美国密西西比州,萧红之与呼兰河,以及现在我们要研讨的迟子建作品之黑龙江漠河一带,莫不如此。作家少年、童年、青年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极大地影响着未来作家写作的品格。故乡的土地、山水,永远是作家的文学之根。正如迟子建所说:“故乡和大自然是我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照亮和温暖了我的写作生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她家乡的山峦河流、茂林草香,牛马鱼鹰,星星月亮,还有大自然的清新、神秘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纯朴和善良。她从小对大自然极度敏感,认为那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具有生命和灵性。她的众多作品,像自然那样朴实、灵秀,富有诗意。《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一个九十岁老人一天的回忆,叙述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沧桑史。作者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文学世界:那里有穿着皮衣、划着桦皮船、以打猎为生的牧民们,那里有夜晚可以看到星星的帐篷,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河流,那里有充满神秘气息的萨满教,有人死后实行风葬的习俗,有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歌舞,更有爱吃苔、石蕊和蘑菇的驯鹿。沉浸在作品之中,我们能听到驯鹿的铃声如晨曲般悠扬丁当:这位森林之子正踩着露珠,听着鸟呜,闻着花香,与蝴蝶作伴,去河边饮水,并看见了自己清晰的倒影。那真是一个美好、神奇的世界。
  作者用怀伤之笔描写了从贝加尔湖迁徒而来的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在自然和社会极其艰辛的生活条件下繁衍生息的经历,一代代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顽强生存至今。由于受到现代化文明的一步步蚕食,他们最终丧失了生息之地,读来扼腕叹息。
  《额尔古纳河右岸》抒情味很浓,有些篇章用的是散文化笔法。这使我联想起过去阅读契诃夫的《草原》、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所得的感受。书中的人物,生活在天地、山水、动植物中间,他们和大自然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优秀的小说,常夹有华彩的散文乐章。屠格涅夫的作品是这样,孙犁的作品是这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也是这样。迟子建笔下的篝火是这样描写的:“如果说篝火在白昼的时候是花苞的话,那么在苍茫的暮色中,它就羞羞答答地开放了。黑夜降临时,它是盛开,到了夜深时分,它就是怒放了。”她对鄂温克男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是这样比喻的:“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连,天地永存。”她对大自然的美是这样欣赏的:“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
  在她笔下,山川如画,歌舞传情,美不胜收。
  但是,当黑色的工业文明铺天盖地,汹涌而来之日,正是大地上的绿色生命遭遇厄运、渐趋消亡之时。无计划、大规模的建设,同时也带来了没有预料到的、大规模的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大批林业工人开始进驻东北山区。铁路、公路修到哪儿,拖拉机、汽车、火车开到哪儿,哪儿的森林就遭殃。植被稀了,河流干了,动物就少了,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被抽掉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必然退化、衰落,失去了立足之地。因此,《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首伤逝的哀歌。它不仅仅是因为有许多死亡而哀叹主人公一个个亲人的离去。鄂温克人是豁达的,他们认识到有出生必有死亡,有喜悦必有忧愁,有婚礼必有葬礼。他们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那样,从容应对万物的新陈代谢。他们更加哀叹的是森林宝库的消失,绿色家园的破坏。伐木声代替了鸟鸣,机烟取代了彩云。和谐被无序扰乱,宁静被喧闹污染。美的消逝,令人黯然神伤。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歌颂过伐木工人在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林区大干特干的情景,说这是“银色世界的黄金季节”。现在看来,诗人错了,这不是“银色世界的黄金季节”,而是“银色世界的黑色季节”!
  当我们想起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罗斯福总统号召失业工人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植树;想起四十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各地被同盟国炸得到处是弹坑,阿登纳上台后首先动员每一个德国人在每一个炮弹坑里种上一棵树;想起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全民砍树大炼“钢铁”,六十、七十年代大量林业工人拿着锯子、斧子开进吉林、黑龙江原始森林滥伐;想起直到上世纪末我们才提出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不免感到深深的忧伤和痛楚。我们自己的过失,给当代和后代子孙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决非短期内可以弥补。
  文学是智慧的明灯,它任何时候都不能闭着眼睛。它有责任揭示我们的失误和伤痛,以激发切实救治的行动
 
其三:
 
读书笔记之《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如诗的语言,所带来的美感,从前只记得读普希金的小说时才有的美感,又回来了。
读完之后,又稍感觉缺少一种历史的厚重。可能这本书本来就同一股轻轻流淌的小溪,清爽而幽远吧,毕竟好久没有读过这么美的小说了。可以说这本书是以奇来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书中描写的鄂温克人的生活在自己读来,就好像读来一个远方阿拉伯的故事一般,没有随着故事的进展和角色爱恨情仇的感情波折,真的达到了听一个老奶奶讲故事的效果,自己便是那个静静聆听的孩子。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迟子建“化身”鄂温克族最后一个女酋长,讲述了一个弱小部落的生存故事。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迟子建:我不会刻意追求一部作品的厚重感,因为“深刻”是求不来的,只能是自然而然呈现。《额尔古纳河右岸》其实是我的中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延伸,不同的是,写作这部长篇时激情更为饱满,大约触动了我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其实写它是有难度的,首先,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鄂温克老女人;其次,我要在一天中把近百年的故事讲完。好在我熟悉那片山林,也了解鄂温克与鄂伦春的生活习性,写起来没有吃力的感觉。我其实想借助那片广袤的山林和游猎在山林中的这支以饲养驯鹿为生的部落,写出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的尴尬、悲哀和无奈。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问题。当然,其中浸润着我对那片土地挥之不去的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对流逝的诗意生活的拾取。如果说它与我的中短篇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它在气象上更为苍茫些。
 
 网上的书评摘抄:
1.和很多日趋世俗化粗鄙化的大陆作家不同的是,迟子建一直在关注厚重广阔的东西,文字里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以认真而自足的写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小民族。。。读这本书有个感觉,情节是真实自然的,是自然演化,没有做作的虚构,确实是万物有灵的世界。而且故事繁杂人物众多,但人物太多了,而且大多匆匆出现、消失,让人难以理清头绪。如果能够提炼一下,浓缩成几个人物经历,可能吸引力更大一些。《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沉静寂寞的,是一个鄂温克老夫人的叙说,亲身亲历,传达出原初的味道。但叙述者知识和视野的限制,可能使得思路没有更好地拓展开来,去观照一个小民族的命运。
2.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榜上有名,让我稍微松了口气。与梁文道的时评、奥巴马的回忆录和韩寒的小说相比,迟的小说更像是一部文学意义上的作品。这部小说原来在《收获》杂志连载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很多赞誉。史诗性小说相对比较容易进入大众视野,更何况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它就像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读罢令人难忘。但是,我又想,如果这部小说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呢?没准儿就不会被重新再版,像许多作品一样被积压在书库的底部。而且,我也怀疑,在当今畅销书当道的市场中,这部小说能浮在水面多久。因为,读者是太爱跟风,太爱附庸风雅了,也逼着出版人太爱跟风,太爱附庸风雅。
3.鄂温克族人是《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主角,他们生活的环境,崇山峻岭间追逐着额尔古纳河。作者迟子建对自然的描写确实非常精彩,也让我们不断神往,这样的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场景的确不复存在了。但我觉察到作者似乎不仅仅要宣扬保护自然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她要揭示游牧民族文明绝唱的无奈和无可挽回。生活的与世隔绝。死亡是永恒的主题。文明印迹的残存。
4. 额尔古纳河右岸》抒情味很浓,有些篇章用的是散文化笔法。这使我联想起过去阅读契诃夫的《草原》、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所得的感受。书中的人物,生活在天地、山水、动植物中间,他们和大自然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优秀的小说,常夹有华彩的散文乐章。屠格涅夫的作品是这样,孙犁的作品是这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也是这样。迟子建笔下的篝火是这样描写的:“如果说篝火在白昼的时候是花苞的话,那么在苍茫的暮色中,它就羞羞答答地开放了。黑夜降临时,它是盛开,到了夜深时分,它就是怒放了。”她对鄂温克男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是这样比喻的:“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山水相连,天地永存。”她对大自然的美是这样欣赏的:“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
  我们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
                                                           ——含泪解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艺术境界
                                                                                         作者:解非
 
                                我以为伟大的方式就是‘爱命运’:一切必然的命运,非但忍受她,并且热爱她。
                                                                                                                                ——尼采
        迟子建小说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她是当代一位用心血去写作的作家,她极其注重感情的审美追求,使得文学创作成为她生活情趣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日趋嘈杂粗俗、急功近利的当代文坛,她能够精细、巧妙、富有创意地拨弄生命的计时器,让她笔下的每一个片断都呈现出无比亮丽的色彩,以智慧的光芒驱散生活中的阴霾,追求生命的智性与诗性,对这个充满了声、色、香的世界总是那么充满激情,唤醒人们对现实的思考,且不为盛名所累自然张扬率性的生命个性,或闲适散淡,或热烈奔放,或俊逸潇洒的进行着创造性的精神工作,追求生命价值和情感取向,用真实的生活姿态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迟子建笔下文字向来提倡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为主旨,她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艺术。而这种真诚的品格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是一个很具诗人气质和独特精神的作家,从她的成名作《沉睡的大固其固》(大固其固的意思是鄂伦春语:有大马哈鱼的地方)到《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百年史),虽说历时20年。但她的作品里源自于地域性的人文精神一直在她的血脉深处激荡着,且融进了她许多个人的经历,从而折射出她因自身生命的追求而进行的精神探索。她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也在这不断的探索中形成,可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迟子建的作品里凝结着很明显的俄罗斯文学的情结,这也和大兴安岭的地域性分不开,大兴安岭的北部与俄罗斯一水之隔,自古两岸人民就相互往来,在生活习性和人文精神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普希金以‘小人物’命运为题材表现同情人民命运的民主思想,朴素简洁的创作风格;屠格涅夫在艺术创作上忠于现实主义原则,以及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妇女形象的品味;陀思妥耶夫斯基洞察和刻画人们心理活动的才能,向往道德高尚的美好生活情怀。托尔斯泰的:“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与作家操守。这些对于迟子建艺术个性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对她的文学写作都起到了启蒙与借鉴的作用。这些都在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很执着很深刻地反映了出来,她的作品节奏铿锵,意象明朗,语言别具一格,细细品味其中含纳的深意,便不难顺着巧设的线索走向精神的高处,从而感悟这位命途多舛的作家对生命本质所作的特殊诠释,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审美品味和感情共鸣。
    迟子建是一位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作家,在当今这个媚雅与媚俗的中国文坛之上,她一直保持着自己‘不合群’的个性,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哲思寻求一种心灵的静寂与圆满。她仍然是一个梦想者,不赞颂人生也不诅咒人生,而是怀着不无凄然的心境来观察与思考着人生。爱以如诗如画的笔触来展示北方流域人民的生活,向人们叙述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多愁善感地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来构思她的小说人物。《额尔古纳河右岸》所讲述的故事,迟子建是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侃侃而谈的,如她自己说的: “这是一个我满意的苍凉自述的开头”。她把自己的小说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章,就好像是一首民族的‘命运交响曲’。这部小说可以用‘悲凉’二字形容作者耳闻目睹的鄂温克部落的生存现状,以及这个行将消失的鄂温克部落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坚贞爱情……。 小说采用了她喜欢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谱写了一首弱小民族生存抗争的挽歌。小说通过走进大自然来重新安顿被社会意识形态摧残的灵魂,倡导人类、自然、宇宙的原始之和谐。迟子建对于人与自然之关系中所蕴涵的道德问题的思考,在世界文学中也是具有超前意义的,这让她的作品就更加的厚重,显示出其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美学品味和艺术价值。
    卢梭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这个世界上谁都是渴望幸福的,而生命也不过是一些时光片断的集合,它会按照自然规律而无情的流逝,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定论。但是,迟子建能以她富于魔力的笔再现这些生命的片段,这对于一些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鄂温克人,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的好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历史,迟子建以独具一格的视角、悲天悯人的情怀书写了这个弱小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抗争的生存现实,这与世界文学史中人类学的大课题也是非常吻合的。
     当代社会的拜金主义让人们的情感空间越来越狭小,而鄂温克民族能摈弃世俗的诱惑,守卫着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以从容豁达的生活方式赢得宁静秩序、和谐富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一个世纪过去了,鄂温克人没有改变其古老的生存方式,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世态炎凉的当代社会正相反,别说‘人’了,就是‘鬼神’在他们的生存空间都那么富有人情味,刚正不阿、事非分明。他们的‘萨满’是极具侠义精神的‘智灵’。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的、个人的和自我意识的信仰,要求个人对自己的道德负责任,蕴藏着很深层次的人类生存的精神实质。而且,鄂温克人面对死亡都十分平静,因为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另一种开始,他们认为当智慧无法解决生存的困顿时,便需要以一种淡泊、从容的心境来消解困顿,追忆逝去的岁月来安抚躁动的心灵和弥补精神的缺憾,这些都是鄂温克民族的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境界与人格品位,是出世、拙朴、精神固守的美好品格。而鄂温克人这种仿佛好像是自闭与自矜的性格,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精神的独立与心灵的良知,也是我们挣脱与超然世俗功利的一把智慧的钥匙。
   《额尔古纳河右岸》,描绘的是一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在小说的叙说中互为穿插、牵引、印证,构成一种相互映衬的镜像结构,仿佛那些弥漫在时空中触手可摸的情感,就是我们悠远的乡愁、心灵的慰籍。这时的我可以成为鄂温克民族中的任何一员,与他们一起挚诚地思念那碧波荡漾、郁郁苍苍的森林,执拗地怀想那辽阔广袤、自由人性的雪野。迟子建这部小说给我灵魂的震撼和感动是不言而喻的,读她这部小说时我的眼前常常幻化出一个很别致的画面:一个女孩拉着手风琴,在寂寥僻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沐浴着夕阳、享受着晚风,唱着:《红梅花儿开》《喀秋莎》《在那遥远的地方》…… 凄美婉转的音乐,悒郁绵缠的旋律,本色清越的歌声在暮色中袅袅飘升起来,宛若一只灵慧的鸟儿引领了我的灵魂向上飞翔。让我恍然看到,冰雪覆盖的河流上,一架雪橇正踽踽穿行在散发幽幽蓝光的古老森林与空旷雪野。我真切看到,女孩那幽深明澈的眼里暗含着晶莹的泪光,而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就是现在悒郁悲悯的女作家的迟子建。
    我一直喜欢迟子建身上那种仿佛永远也拂逆不去的悒郁感伤,也喜欢她那种抚慰人类心灵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喜欢她得意时开心爽朗的笑声,而这些都构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品位。这至纯至美的感人篇章里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从骨血深处衍传下来一种人文精神的特质,能清凉人们浮燥的灵魂,抚慰人们惶乱的心智,品读这部作品常常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超越时空的精神之旅,直面真实的人生,本真的人性。因此,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迟子建的作品中如果缺少了鄂温克、鄂伦春、以及北方人特有的地域文化,缺少了白皑皑、冷苍苍、凉瑟瑟的雪野景致,缺少了浪漫博爱、质朴爽朗的北方的人文精神,她作品中那些豪迈博大、凄美悒郁的神韵就会荡然无存。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以鄂温克民族的百年历史为题材,悲凉之雾弥漫全书,极具可读性,迟子建刻意选择以一位90岁的酋长的女人来侃侃而谈,通过这样一个具有沧桑感的人物让故事具有了很浓郁的原始色彩,小说以人物心灵世界的内省来表现人对自身命运深沉的思考。老人没有用评价的口吻来讲述历史,而是通过独有的经历叙述了鄂温克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在自然、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的风云变幻中展现的人性内质。饱得天地之灵气,谱写了一首神秘传奇,温婉清澈、深沉挚爱,凄美抑郁的鄂温克民族的挽歌。
    一支数百年前贝加尔湖畔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他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饱受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历经了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霾、现代文明的挤压。他们的爱恨情仇,独特民风,生死传奇无不显示了弱小部落顽强的生命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迟子建以自己悲悯的爱心和缓地告诉人们:古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绝不能是生拉硬拽式的,更不能居高临下地任意摆布他人的命运,古老部落的消失应是自然因素,而不是人为因素。迟子建一直保持着人文传统中朴素坚韧的写作风格,她的小说是散文的语言,诗意的抒情,幽远的意境,古雅的美感。她笔下的‘小人物’的生活都是温暖的、可爱的、智慧的,充满了一个作家对人类精神的关怀与爱惜,文学不仅是她主要的精神空间,而成了她十分重要的生命内涵。可见,一部作品的魅力在于作家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具体、突兀,有趣的情景细节展示生活底层的‘小人物’,表现通常意义的淳朴善良,人格魅力,男人胸怀,女性温柔在不同命运的相互包容中真实地呈现生命的价值。
    鄂温克人的情爱是真实的: “他(拉吉达)亲吻着我的一对乳房,称他们一个是他的太阳,一个是他的月亮,它们会给他带来永远的光明。” 鄂温克人的道德是高尚的:做为‘萨满’的妮浩每当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选择生死时所表现的人格美,可以说是鄂温克人共有的优秀品质。小说中妮浩能豁达的让‘马粪包’这样的坏人、‘部落敌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生死观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由此可见,鄂温克民族千百年来与森林共进退、与驯鹿共存亡的生存态度和生命价值是多么的可歌可泣啊。
    我们在文学中到底希望获得什么?是明朗自由的生命涌动还是恣肆浪漫的灵魂飞翔?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人的世界是理性的、神奇的、超然的,也是凄凉的、哀伤的、无助的。她对鄂温克民族生存现状的隐忧也是爱莫能助的,小说中细腻的描写使我们完全明白人物、事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迟子建对民族历史、地域文化的掌握是精当准确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民族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在她的眼里绝不是以现代‘文明人’来回看‘原始人’,这和那些自诩为‘文明人’的作家们那种趾高气扬的文化优越感决不能同日而语,她的情感在本质上与鄂温克人是唇齿相依的,她热爱他们、喜欢他们、同情他们,她用一个女性细腻的笔触展开了一部鄂温克百年生活变迁的历史画卷,这是一个真正与森林、驯鹿融为一体的值得任何人尊敬的民族。
      《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意识地追求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厚重感,可以感受迟子建写作这部作品时的饱满激情与爱意,她真切地抒发了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戕害的原始的纯朴本真的无奈与哀痛,字里行间浸润着自己对大林莽、对鄂温克人挥之不去的眷恋与缅怀,真如她在最后的《跋》中写到:“写完尾声《半个月亮》的时候……我在喝那杯酒的时候,无比地幸福,又无比地酸楚。因为我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人。”读罢,我也潸然而泪下。是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要告别了小说中那些本不该告别的大林莽中可爱善良的鄂温克人了……。
 
 
后记:
      尼采说:“我以为伟大的方式就是‘爱命运’:一切必然的命运,非但忍受她,并且热爱她。”这个高喊“上帝死了”的人不要上帝却“爱命运”。可见,谁不要健康与爱情,谁不爱生命与阳光,谁不想幸福与成功。可到底是谁破坏了鄂温克人宁静幸福的生活呢?
   1964年开发大军浩浩荡荡地挺进大兴安岭这片原始森林,百年成才的樟子松、落叶松正如瓦罗加说的:“他们不光是把树伐了往外运,他们天天还烧活着的树,这林子早晚有一天要被他们砍光、烧光,到时,我们和驯鹿怎么活呢?”他的话今天已经成了事实,昔日的广袤的兴安林海直到今日的确已是荒山秃岭了,可没有一个鄂温克人愿意走出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这个纯朴善良温和的民族是森林的骄子。曾有人动员他们说:“驯鹿离开你们一样能活,下山可以养猪养牛。”鄂温克人回答:“我们的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这原始本真的心声是多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你七十年代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一定会常常与树间悬挂着的两样东西相遇:风葬的棺木和储藏物品的“靠老宝”。”这是我小时经常看到景象,鄂温克抑或鄂伦春人死后要‘凤葬’,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颇有些‘天人合一’的思想。而‘靠老宝’就是森林里架在树木上的仓库,里面有很多‘好吃的’,而且,任何一个‘靠老宝’都是完全开放的,随便你享用,这就是鄂温克人善良的品格与豁达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可是呀,这些美丽的原始生活真的就永久留在小说里了,现在荒山秃岭的大兴安岭早就消失了这些美丽的神话了。
    我直到今天还依然听到有人把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称作描写“野人”的故事。我感到这不是鄂温克民族的悲哀与耻辱,而是我们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悲哀与耻辱,在善良勇敢豁达美丽的鄂温克抑或鄂伦春民族面前,我们汉人惟有羞愧和自责,正是所谓的现代化建设无情地侵占和掠夺了鄂温克民族休养生息的故土和家园。而且,我就是一个在鄂伦春、鄂温克部落长大的‘野人’,我这个汉族女人的生命从六岁起就被这些善良温婉的人们一次次拯救,我的命运也曾被智灵的萨满大师所预言,且精当准确,我热爱这些‘野人’。而且,我从来也都自称自己是‘野人’,我很自豪。感谢迟子建以她的温情的魔笔为这些善良美丽勇敢的民族书写了一部心灵沧桑的史书。
        从迟子建的成名作《沉睡的大固其固》(我给子建小说写的第一篇评论)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给子建小说写的第二篇评论),竟历时20年之久,这不能不让我百感交集。共同的成长经历,共同的生活背景,共同的文学信念…… 共同的一切又让我们殊途同归,这些都源自于大兴安岭郁郁苍苍的大林莽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豁达的精神境界。
  
 
一、 文化寻根:向文明的源头进发
    弗洛伊德曾经分析过:“每一个集体都有他们共同的记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体意识”。不论一个种族或一个群体经历了多少代际的流传,经历了多少沧海的变迁,桑田的轮回,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共同记忆伴随着他们,这是基因遗传所致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文化强劲生命力的所在。不但一个强大的民族拥有这种能力,只要一个群体曾经一起生活过,即使规模再小,他们也有自己的群体意识。再比如当前西方世界中流行的吸血鬼文化现象,其中以安妮.莱斯的吸血鬼系列最为典型,莱斯就是通过吸血鬼的生活和经历向我们阐述了在现代文明和物欲靡散横流的当今,对人性回归原始本真的呼吁,即实现“本我”“无我”“超我”的转换。其以一个吸血鬼的口吻讲述着吸血鬼家族的兴衰史,从而唤起读者共同的群体意识,即我们(作为人类)所属的群体曾经或现在所拥有的共同的文化记忆,这就是人性寻根,文化寻根。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清晨”部分有这么一段描述,是在驯鹿产下畸形仔的那个晚上依芙琳姑姑给我讲述的一个关于我们民族的故事,美得像一个神话。“三百年前,左岸曾经是我们的,后来俄军侵占了我们的领地,把我们感触了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男人被他们用菜刀拦腰砍成两段,女人被生生掐死。后来,也就是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时代,我们众多的氏族都在风中水流中离散了。我们祖先的诞生地就在勒那河上游湖泊所在的地方,勒那河是一条蓝色的河流,在它上游,有一个拉穆尔湖,也就是贝加尔湖。八条大河注入湖中,湖水也是蓝的。拉穆尔湖中生长着许多碧绿的水草,太阳离湖水很近,湖面上终年漂浮着阳光,以及粉的和白的荷花,拉穆尔湖周围,是挺拔的高山,我们的祖先,一个梳着长辫子的鄂温克人,就居住在那里”。小说一开始就借用依芙琳之口向我们整体展示了一个弱小民族的整体记忆,这个记忆的集体文化标志是拉穆尔湖,拉穆尔湖不仅仅是鄂温克这个民族的发祥地,立足于一个民族的整体去看,他凝结了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前进中所创造的所有的精神文化财富,他是这个民族圣洁灵魂的化身。他在这个民族中的世代流传进一步证明了一个群体对其群体意识和集体回忆的认可和超强的民族自觉性、认同感。拉穆尔湖是鄂温克族的民族之根,他寄托了这个民族太多的东西:幽美恬静的生活,祥和静谧的气氛,新鲜的空气,甘甜的湖水;也包括血腥的杀戮,残暴的践踏和掠夺,血与泪混成的民族迁徙的痛苦的记忆。拉穆尔湖已成为了这个民族一个高洁的信仰,凝结成了这个民族的一个价值符号。
    安草儿(我的孙子)的妻子优莲去世时,我对生性愚钝憨厚的安草儿说,优莲成了一粒花种,把她放进土里,她会发芽开花,成为拉穆尔湖中一棵最美的莲花。并对安草儿说总有一天你会到拉穆尔湖看到她的,安草儿流着泪相信了。安草儿的爱情幻化成了贞洁无瑕的信仰,升华成为一种如磐丝缕的精神,对爱情的执着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是的,安草儿的灵魂最终也会归于拉穆尔湖,湛蓝的湖水轻抚着这位流浪的孩子的肌肤,他化作了优莲身边的一棵青草,每天晚上可以和优莲一起看天上的星星。是的,鄂温克,这个民族的魂魄总有一天会回到拉穆尔湖畔的,因为那里深植着他们的血液和他们永久不变的根,他们的记忆永远归附于拉穆尔湖。
   每一个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向他们的民族之根民族之源奔跑靠近的过程,终点最终回归于起点,文明的尽头是原始的开始。是群体意识和集体记忆呼吁着他们,召唤吸引着他们去追寻自己的民族之根。就像书中我对安草儿说的:“我们总有一天会到那里的(拉穆尔湖)”。
二、生态之美:人文生态的审美预演
    《额尔古纳河右岸》从头至尾没有明确谈到生态保护及呼吁生态保护的问题,似乎就是向我们娓娓叙说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史或汉化史。但仔细品味,我们又不难看出,此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生态保护的极力呼吁。
初读此书,把它简单的定性为家族兴衰史,然而,再读此书,不免为初读时对它的定性而发笑, 《额尔古纳河右岸》更应该是一部生态预警小说,集亲和式生态文学和疏离式生态文学于一体,更侧重于疏离式生态文学的体现.通过对数百年前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此的鄂温克人生存现状的描述,用时而安恬时而激越的口吻向我们诉说了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与驯鹿为伴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他们崇拜火神,日日夜夜守护着自己的火种;他们敬畏山神,从不在夜间大声喧哗;他们爱水,向水中吐痰是他们的禁忌;他们敬畏山中的每一棵树,书中写到依芙琳和坤德的儿子金德自杀时,选用了一棵枯死的大树,而没有选择活着的大树,是因为此民族有一个习俗是要将死去的人与树一起火葬的,金德,这个在依芙琳鞭子下长大的善良的孩子在临死时而想着其他生命,去救活另一条生命,善良淳朴的心灵就像金水河的河水一样澄澈,像列斯元克山的松林一样葱绿。
在生态文学开创者梭罗那里, “世上没有一物是无机的……大地是活生生的诗歌,像一株树的树叶,它先于花朵,先于果实;——不是一个化石的地球,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地球;和它一比较,一切动植物的生命都不过是寄生在这个伟大的中心生命上。”梭罗从感性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大自然是一个有着无限生命活力的生命主体,万物诗意且满富灵性的栖息于大地,湖泊是大地的眼睛,山峦是大地的诗行。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存在交往的灵魂是爱”,是“无条件的爱”。舍勒(Max Scheler)也认为:“正是这种世界之中和世界之上的营造行为和构建行为被我们规定为爱的本质。……当人爱一个事物,一种价值,如像认识之价值,当人爱这种或那种构造物的本性,当人爱朋友或其他什么人,这始终意味着,他应当在他的位格中心里步出作为由肉体单位的自己,他应当通过位格中心并在此中心中共同行为,肯定在陌生的对象中那趋于独特的完美之趋势。并且参与它,促进它,祝福它。……爱始终是激发认识和意愿的催醒剂,是精神和理性之母。”
雅斯贝尔斯和舍勒认为爱是精神交往的中心和动力源。这种爱“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屈服,在哪里把我自身真正地、完整地、毫无保留的交出来,我就在哪里发现自身……”,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从自我中心出发,我以对生命不可重复的神圣敬意和爱意而敞亮自我,去与他人进行交融沟通,去谛听每一个生命的心声,以达到相互分有,相互共享生命的惊奇和愉悦。这种充溢宇宙、贯注万物的爱可以用阳明先生的“一体之仁”来表达: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大学问》,《全书》卷二十六)
而这种对宇宙万物的“一体之仁”并不是阳明先生自己的夸大的主观意象,而是“天人合一”宇宙观对宇宙万物的爱意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已。如果说这种“一体之仁”还是自发的,感性的,而生态文学中蕴涵的爱则是自觉的爱,是人类在面临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中作为宇宙进化系统中最高级物种所具有生命的自觉,是人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进行精神交往的价值理念的核心。阳明先生认为,人的灵明是天地的心,人有主宰性,所以“万物一体”是以人的“灵明”为主宰的。在此,阳明的“万物一体”观难免带上以人为中心的性质。但又可以认为,因为人的“灵明”,人便会产生崇高感和亲近感,产生了对万物的护惜之心而合理取用万物。这种护惜之心是发自内心的、自发的,是出于“万物一体之仁”的自然情感,是“不假外求”的“良知”所指引的道德情感。
在文中曾给自己的儿子讲述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故事,据说每当月圆之夜,睡梦中的人们都会摆出不同的姿势,通过他们的姿势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前世是什么动物。文中还涉及到不少这样的细节,如达玛尼死后变成了一条蛇在金水河边安慰哭泣的依芙琳;伊万年轻时放生的两只白狐在伊万死后化成了两名素衣少女给伊万送行等。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及万物生灵的和谐之美,也体现了万物有灵的观点。人与自然生态、人与万物是相通相容的,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躯体上,人类精神的圣洁与否是大自然净化的最终结果,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人吸收了自然灵气而具有了思想,动物吸收了自然灵气而具有了灵性和神性。动物永远征服不了人类,人类也永远无法将动物消灭殆尽,人和动物是相依相生的,就如同影片《Bear Brothers》所反映的主题一样,人与动物的生存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只有衡平好双方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大同。
     书中有一段描写驯鹿生活的文字,“夏季呢,它们也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到了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它们最爱吃的东西。它们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走一边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是绿的还是绿的,它们夏季渴了喝河水,冬季则吃雪”。还有文中老达西的猎鹰奥木列为老达西复仇与狼搏斗而丧生,还有跟随了林克和达玛尼一生最后陪着达玛尼在舞蹈中走进天国的猎狗伊兰,每次搬迁都走在队伍前面搬运神像的驯鹿玛鲁王……绿树。清风。河流。山林。驯鹿。所有的这些都展现了原始部落中的和谐之美,在原始纯美的自然生态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了神奇的灵性,清风可以听懂人的心声,河水可以洗去人的绝望和悲伤,树木可以为逝去的生命搭建最好的风葬床铺,护送他们走进天国,驯鹿是他们永远的神。这也反讽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外衣下掩盖的种种矛盾和蠢蠢欲动的危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盲目的追求已经干净利索的将华丽的外衣下掩藏的导火索拉出来放在了人类面前。To be or not to be?也是历史向人类发出的最后诘问!!小说后半部分上演的一个又一个的死亡,现代文明对原始部落的冲击以及鄂温克人面对现实的痛苦与无奈,都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悲伤。
    小说最后写到“安草儿走了过来,跟我一起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跟着,我听到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里我们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帖,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向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在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白色驯鹿时,觉得它就像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回顾鄂温克人数百年的历史,他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种种文明的挤压下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在命运面前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无奈。然而,迟子建老师并没有对现实的社会失望,她对人类的未来依旧充满了信心,小说结尾白色驯鹿木库莲的归来象征着人类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回归。人类在经历了工厂与森林的价值思考、物欲横流与精神空虚的抗争与动荡之后终于实现了人性的回归,那道道被碾压过的车痕必将会在反省的人类的抚慰下烙印下驯鹿美丽的蹄印,开出世上最美的花。
 三、人性的升华:灵魂是一株开花的精神之树
《额尔古纳河右岸》呈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绝望与温暖的交合,无奈与希望的合流。《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忽明忽暗的情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了小说首尾,各个角色在这条暗线的牵引下盛装登场而又匆匆谢幕,用自己的身体在生命的舞台上演奏出一曲曲无与伦比的绝唱。他们嬉笑怒骂,他们风情万种。在鄂温克族的历史中,他们或许只是小数点后可以忽略不计的阿拉伯数字,沙漠中一粒漂泊无依的流沙。但是,他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又可以组成一部规模宏大雄伟的历史。横剖史册,他们共同生活过;纵观历史,他们曾经来过。迟子建老师用温暖儒雅的笔触把每一种相思,每一种忧愁,每一种爱,每一种恨淋漓尽致的在我们眼前展开——活生生的一部历史。
达玛拉与林克从相识、相知到成婚,始于弓箭,终于雷电和舞蹈。既是一种美丽的相遇,又是一种完美的终结。达玛拉与林克的婚姻属于传统婚姻模式,他们以父母之命,用中国传统的“公主招亲”式即听由天命的方式走在一起的,然后生儿育女,平平静静的过着日子。尽管尼都萨满对达玛拉也是一往情深,但是在原始的部落习俗和人类知性的支配下,他们双方都没有越轨,都没有超出道德的底线。而达玛拉与林克的婚姻又不同于乡土中国传统的婚姻形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到,乡土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以男女分工为基础,以传宗接代为核心,乡村男女更注重的是同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儒家“礼”的思想压抑了男女之间的性,夫妻之间的性事只是为完成传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