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4 21: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一):《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一个评论者的生活意见


可能只是在当下,也可能是从始至终,评论者们的地位总是很尴尬的。球场上有一句很流行的一句话是:“You can you up!”评论者也很容易遇到这样的质疑。他究竟有什么资格对其他事物品头论足呢——有时,这也会成为一种自我怀疑。
《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影评人木卫二的影评集。第一本《独立日》是书评集,我还没看完就被朋友拿走了,因为装帧太好看。第二本延续了之前的装帧风格,而在内容上,或许也有相通之处。读书或是观影,都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当它们成为一个人打发生活的诸多方法一种时,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它们或多或少会给人以启发。书迷或是影迷,他们的生活可以是开放的,也便不必拘泥于生活眼下的不适意。更重要的,是参考了更多的人生可能,人必然会更加独立——不必苟且,也不必无端张扬,来捍卫自己的浅薄。
尽管已经成为职业影评人,并且贵为诸多电影节的评委,但木卫二的文字前并没有垒起高高的“专业门槛”。他不会像那些专业人士一样,以学术的套路来给每一部片子解构归位。他依旧在很仔细地感受每部片子的新奇与灵性,诗意与玄思。这也是他的影评值得一读的原因——没有人期待在日常生活里,读一篇需要圈点勾画的高级论文来决定自己周日要看什么片子,或者在那样艰涩的文字里寻找自己刚刚看过的片子所带来的共鸣。我们需要“专业主义”,可这里的“专业”是植根于生活,关照生活本身的。固然艺术高于生活,可对大多数人,生活才是一切。
回到本书的主题,电影本身,终究是属于个人的时光。无论是怎样的生活,都有被记录的意义。文字是载体,影像是载体,而它们所承载的内容,只有当被读到或是看见时才有意义。从这样的层面上说,《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所引导的,是一场“发现之旅”,更是对更广泛意义上的记忆的成全——那幕布洁白无染,却承载了万千离合悲欢
也许我们总是要有资格,才可以去品评他人或是一部作品的功过得失。可这并不意味着一位影评人需要在影史留名,才能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说,《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中的影评文字,更多的意义是在于生活——那些光影中的善意与美好,罪恶或是救赎,其实只有在生活的背景下展开才有意义。而生活本身,其实也会因为电影的介入而变得从容自在。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去考察一个评价者,他其实只需要很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便可以对自己钟爱的事物发表看法,因为他所给出的,终究是关于生活的诚恳建议。至于他是否有这样的资格,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也不难找到答案。
更重要的,这大概才是一部影评集值得推荐的原因所在。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二):全职影评人不写枪稿、不拿红包能活下去吗?

一个人写字,光靠稿费生活,其实基本上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尤其是一个影评人,尤其是一个不写烂片的影评人。然而,他活下来了,一写就写了十余年。他叫,木卫二,大家叫“二锅”(二哥)。
佩服二锅,写字快,行文轻巧,情绪节制,很少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革命文风,似他故乡的南方气候,黏稠而不潮湿,轻快而不轻浮,常有清风拂面,值得咀嚼的暗流涌动。在豆瓣影评还经常能上头条的七、八年前,他差不多形成了自己风格,吸足了五湖四海的粉丝,专栏、约稿纷至沓来,他还是谨慎地写,选择性供稿,品质、底线第一。
最近,二锅一鼓作气,精挑细选出了《身不在场》《独立日》两本书,把很多影评人吓蒙了,有一本还是专门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阅读物的“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做工质感俱佳。二锅这么勤奋高产,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二锅字美,南方人的笔触,心细,笔真,涓滴意念细无声,似春日野径无形风花,沁人心脾,尤其擅写日韩、台湾片子。睡前翻着他的书,本来只想看一两篇就熄灯的,翻着翻着,就舍不得放下了,就像坐在一个安静的讲述者旁边围炉饮茶,一次次地续杯,不到结尾,舍不得打断。
是的,在看脸的世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锅,人帅,斯斯文文、端端正正那种帅气,穿上中山装就可以演个民国小生,以至于有人怀疑豆瓣七八万粉丝中,一半是冲着他颜值来的。
很多国产电影水军、偶像的脑残粉在攻击批评院线电影的影评人时,除了“你行你来”“No Can No BB”,偶尔也会说影评人们嘴巴毒,是因为他们人穷、长得不行,歪瓜裂枣、胖丑、秃顶之类一大堆人身攻击的话,他们错了,在我认识的影评人里,很多人挺帅,尤其二锅,不用保养都是影评人里的颜值担当,
二锅老家在东南沿海,草木丰茂的太平洋边上,一个曾经在古代非常伟大的港口城市,对面不远就是风和日丽的台湾,他会讲闽南语,看台湾方言电影,听闽南语歌曲,几乎无障碍。他最爱导演之一是侯孝贤,这几年他进军业余摄影圈,那些安静的照片越来越好看,大概就是受了侯孝贤、是枝裕和这些人的电影浸染。
影评人初次见面,经常问,你最早怎么接触电影的呀,除了差不多共同的露天电影记忆,二锅居然没怎么进过90年代市井气十足,烟熏火燎、脚汗狐臭弥漫的录像厅,他居然是通过家用录像机,这么有钱,让人以为他是“富二代”什么的,他说不是,应该是当地经济发达,家用录像机比较普及。在我的故乡,遥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山区,80末、90年代,买得起录像机的人,多半是包工头、万元户这些先富阶层。
二锅这两年写字的速度有点下降,原因一,自媒体冲击,平面媒体争相倒闭,很多专栏被取消;原因二,二锅的底线太牢实,坚持不写烂片颂歌,偶尔写点院线电影,多半是恨铁不成钢的鞭笞,他不愿意和拿红包、写枪稿那帮人混迹。可是,即使这样,这个人还在写着,也不出来上班,还是活得好好的。
二锅人斯文,身上没江湖气,酒量却惊人,大家都不知道,几杯或者几瓶才能让他投降,往往是跟他一起痛饮的人不行了,他还没进入状态。有时想,当所有人都醉得不省人事,只有他一个人醒在灯火阑珊处时,脑袋里是不是在放映着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但愿有朝一日,他能把相片上的静态画面输出成活动影像,给大家看看。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三):他人的电影和你的生活

在一个周六的天还没亮的清早,我被设定的闹钟叫醒,迷迷糊糊的开车去远在十几公里路程的新家面见新的园丁。这次搬家的动机很简单,我再也无法忍受一天把接近两个小时的生命浪费在拥挤的101高速公路上。说起来讽刺,作为一个当今最庞大的网络上的帝国公司的一颗小螺丝,在工作上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一个请求能提高几个微秒的性能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对漫长以小时级别衡量的通勤束手无策。这个庞大的公司把它所在的小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白天监狱。从早上7点到晚上八点,它的员工只能待在里面,除非他能够忍受在高速公路上龟速爬行。
在见完园丁后,按计划我准备去附近的宜家选购点东西,在路边一家美式快餐店里吞下一份油腻的早餐后,手机上的地图告诉我宜家是早上10点才开门。于是我才意识到我需要在这个简陋的快餐店就着一杯劣质的咖啡度过一个小时,在飞快刷完社交网络上的三大俗-晒旅游景点,嗮美事,嗮娃,以及扫过了一系列的鸡汤后,我想起了木老师给之前寄的我的书稿独立日。
2003年的浙大校园网上,当时的木卫二还不是现在大家熟知的MovieL的名号。记得初次对他有印象,是当时电影版中有个叫SleepForest的网友贴得一篇篇关于岩井俊二电影的长文。当时因为网络速度的提升和视频文件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网上下载还算清晰版的电影变成了可能。在这之前需要攒钱去买画质模糊不清字幕粗制滥造的VCD青年,当时只需要借这免费的校内局域网就可以下载到各种电影电视剧动画等。这几乎是给一帮在校有无穷需要消磨时光的学生们打开了生活中的一扇窗,一个新的世界。当初浙大飘渺水云间中最火的三个版之一就是媒体资讯版,这个大家交流各种下载资源的版面。而作为媒体资讯版的兄弟版电影版,与其说它是电影评论,它更像是一个大家推荐片子和交流观后感的地方。在当时大家阅片量都少得可怜的时代,谁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能够对各种经典电影导演如数家珍,能够热情洋溢地书写文字,谁就是电影版的大拿。SleepForest就是在当时版面上出现的。当时引起大家注意的并不是他的阅片视野,而是他实在是太能写了。记得当时版里的好网友“在水中”就经常向我提起SleepForest说他每个帖子都是洋洋洒洒数千字,读起来非常带感。所以在下一轮版主的选举流程中,我就拉拢他做了小弟,成了新一任的版大版二,后来我们又拉进了另一个女写手“Alty”成了版三。于是乎,和以往电影版版主们重管理不同的,这一任是真正的影评写手版主们。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版面由原来的工业界制作人引导,一下子换成了作者电影人的导向。
那时的校园电影评论在本来就刚刚起步的内地电影评论界背景下是一片蛮荒之地。有个笑话,每周必有一个月经贴是来写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的。所以当时的我们难免幼稚地给自己背负上了普罗米修斯的使命。年轻的人总以为需要改变的是他人的观念。我当初总是持有根据自己的电影启蒙得到的一个观点,为什么普通人喜欢看爆米花电影和商业大片,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过真正拥有艺术价值的好片。一旦他们机缘巧合地看过几个真正的好片后,他们就会感觉无脑爆米花电影片如同嚼蜡。的确当时的我在生活中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而且有了几个成功的例子。比如我某个大学室友看了我推荐的“天堂电影院”后,他看到影片中失恋的主人公躺在码头上呼喊着来场大雨吧,然后影片中真的迎面而来了一场大雨。我室友对这个场面回味无穷,后来特意向我感叹道这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美妙的电影。如今的我,身边的同事或者普通朋友偶尔得知我还是个电影迷要求推荐电影的时候,我总会笑笑先问他们喜欢看哪类的电影再给出相应的中规中矩的推荐。
最初的木卫二和我,就是属于那种自以为背负着天大的使命的理想主义者。我们一边孜孜不倦地下载着各种资源(当初媒体资源版的FTP站点还给我们开了VIP专线),一边忙着把各种好片介绍到版面来。从已经影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名家,费里尼,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特吕弗,黑泽明,塔可夫斯基,或者是已经成名但还处于创作旺盛期的导演,比如当时的大卫林奇,侯孝贤,王家卫,还有我们敏锐地捕捉到当时刚在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比如刚刚以“远方”在戛纳一战成名的锡兰,还有以处女作“回归”捧得金狮的萨金塞夫,还有当时的国内第六代电影人比如贾樟柯,娄烨,都曾经是我们力推的对象。当时版面上还有很多其它迷恋电影的人,除去评论外,更多的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讨论,给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影片和导演座次。另外就是对如何评价一个片子是好片还是烂片的无休止地论战。在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话题上,最终达成了共识,作为对电影的主观感受,我们尊重每个人对电影的主观评价,但是最终我们无法避免要把电影放在艺术评判的价值体系上。在这样一个体系里,还是能够把这个作品和其它作品做精确的比较而确定它相应的位置。
和我注重欧洲电影不同的是,当时木卫二的视野更关注在东亚电影。通过他的一系列文章,我得以认识了一些日本的年轻导演,比如黑泽清,青山之治,周防正行, 桥口亮辅等。木卫二的文字细腻却不做作,文采飞扬却又不失率真。从他的影评中有着对电影实在的一一对应,却又能巧妙的回避泄漏情节。即便是你没看过电影本身,在读他的文字的时候,你还是能够感受到字底下电影跳动的脉搏,好比是电影作者在透过电影和文字的双重介质后,还能神奇地在你耳边喃喃自语。当你回头看完电影后,你对电影的直接感受又能和木卫二的理解形成另一层面上的共鸣。这让电影这种单方向传输的艺术形式通过影评人的这一层达到了沟通的可能,我们不再成为电影散场后孤独的岛屿。当初我读到木卫二写青山之治的“人造天堂”的影评时候,除去赞叹他的文字写得精妙以外,这本电影已经在我脑海里深深留下木卫二的观感。后来留学在美国大农村一个百无聊赖的深夜我看完“人造天堂”后,它里面描绘的人生的孤独感以及最后逆境救赎的光亮,让我又回想起了木卫二的文字。在把那篇影评找出来后一口气读了好几遍还不够,还隔着时差在MSN上和木卫二讨论起来。
当时的电影版就像我们几个人一起做了一个关于电影的白日梦,就像贝托鲁奇的“梦想家”里的青年们一样,电影被我们当作了对抗有着条条框框的社会,以及我们被设计好的人生。 在当时这个只有三条成功之路,读研,出国,进外企,的校园里,这个梦终究是要醒来的。所以之后人见人爱的版三“Alty”事业节节高,成为了名誉业界的天使投资人张洁。而我则上了人生最大的一条贼船,去美国读PhD,去践行杨德昌的名言“和结婚一样,去美国也是一个可以让你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来的幻觉”,而木卫二苦于专业的局限,先是回到了老家,从事一份事业单位工作。他并没有向我们抱怨什么,但这其中的委屈和幸苦,在之后他的一篇网络日志中流露出来,就像理想主义遭受的挫折一样,他写到家里人辛辛苦苦送他去大学读书,寒窗四年后,他回到老家后,家里人还需要到处送礼才把他塞进了这个事业单位。我们这一代本来的人生,似乎也可以用当年大家毕业用来自嘲的引据经典“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来完结。可是木卫二还想继续理想主义一点,就像某本不能说的电影中的主人公“余虹”那句我还想再活得激烈一点。一年后在网上再碰到木卫二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了老家的工作,跑到杭州,做起了全职影评人,然后因为杭州的电影资源不够,他又跑到了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影评人“北漂”。我和他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多大的交际,但他就是一个在文字中藏不住自己的人,当时读着他的影评和日志,还是能感受到他当时的生活的幸苦。无数被拖欠的稿费,约了稿死命催却在交稿后玩失踪的无良编辑,网上专门给他所有影评打上无用标签的黑子们,以及无休止地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搬家的颠簸。以致于一段时间我都能担心他的生活,生怕有一天他就会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当时我和另一个共同网上好友罗绫谈起木卫二的事情,我们觉得他应该向现实低点头,找个稳定的单位挂靠下,生活和电影,到底先有了生活,还是先有了电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然的。我在30岁的一篇人生总结中,谈到电影在我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反思我年轻的时候电影先行的生活状态,最后谈到电影回归到生活的爱好后的坦然。这正是我当时对苦闷的木卫二的建议,首先我们需要享受生活后,才能去更好的享受电影。然而这被西雅图另一位挚友“有钱姐”恶狠狠地解读为“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你是痛苦地热爱着电影,现在有钱后,就在这里大谈人生鸡汤,才能真正坐在电影院欣赏电影。这论调实在是狗屎”。后来我反思,这也许是自己无法摆脱的与生俱来的中产阶级和一心想成为知识分子的矛盾印记。电影和生活,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先后。就好比,对于一个敏感苦闷的少年来说,“四百击”可以是他的全部,对于一个视恶疾俗的青年来说,“麻将”可以是他的生活中的一道光亮,而对身处左派运动潮流中的普通人来说,“鲸鱼马戏团”又可以是启明的圣经。和我现在看完这些电影后沏茶谈笑风声相比,他们是不是应该有比我更直接的体验。
就好比“独立日”中的木卫二提起的“无姓之人”一样,在每一个辗转反侧难于入睡的深夜,我们是不是会和尼莫一样,给自己以往的人生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如果。这些如果让我们的人生充满着私密的遗憾,所以我们需要有电影这样一个能制造一个又一个“白日梦”的机器。就像杨德昌借他电影中的人物口中述说的一样“电影,让我们人生延长了三倍”,这也是“独立日”这个书的起源。作为一个看着木卫二一步步走上了全职影评人的朋友,在我眼中,他永远不是他所处的同代影评中最完美的一个,论文字的精巧和理论阐述,我更喜欢科班出身吴觉人,他也没有像Magasa那样各种典故信手捏来的知识厚度。但他的文字无时无刻地反射着影片本身对他的冲击。当初我们在版面最痛恨地就是不看片就能胡诌出一大段的网友,这后来也成为了他的一个隐性的道德行规,所以仔细看他的文字,总能看到和电影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冷门细节回应,那些让我不时让我会心一笑的细节。
回到文章的开头,当我在一个简陋的美式快餐店,就着一杯劣质的咖啡,读完“独立日”后。我起身到了宜家,穿过了一个个摆设地玲琅满目的房间,在结账长队中,在我前面的一对情侣仿佛是从“和莎莫的500天”中走出来一样,一个一手一个冰淇淋,结账的机器坏了,热恋中的他们就仿佛静止在这个时空中。而我却早已经走神回到了木卫二的“独立日”,仿佛看到了锡兰“远方”中清冷早晨白雪皑皑的伊斯坦布尔海边长凳上抽了一口劣质香烟的摄影师。我很喜欢木卫二在书中写的关于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的那段,“这部电影很轻盈,也很安静,你可以享受这段放任自流的时光。像黄狸猫爬过窗台,像黑暗中投来的一束光”。 在漫长如同排队的当下平庸的生活中,我不停咀嚼着这句话,就像看到“醉乡民谣”中的“有趣的失败者”卢因.戴维斯的生活在我面前上演,仿佛木卫二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某个如果,这也是“独立日”对我的意义。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四):何止三倍

      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东西是很难的。我对当时之我的回忆、纸面上现在蹦出的当时之我、和现在之我,三者的交叠,经常让居中的那个理性人心力交瘁。回忆就像季风,风雨刮过一片旧未触碰的记忆之陆,那里便又开始发芽结果,一季又一季,层层叠叠的植被生长、凋落,那厚厚的腐殖质,便是记忆的渊坟。
       有勇气走向自己的记忆丛林的人,都很勇敢。修改一篇自己写过的文章,尤其困难。你背负刀剪、背上行囊,踏上蜿蜒的小径,去寻找那根原初的、遍历枯荣的、躲藏在万千树木之中的“原木”,你要重新修剪它的枝桠,让它衬着时新的口味,或者现在的你对大众口味不屑一顾,你也要暗自思量,偷下手脚,免得留下当初勇立潮头的痕迹。
       不是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而是关于电影的写作和记忆。你在电影中失去的两小时生命,电影用光影为原料回报你,配上自己的泪水、电影院的地毯味、哲学家的说教、和……眸中耳中那微微的震颤,成为一座你自己的森林。每当季风之雨降下,它就复活,所以,何止三倍。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五):遇见木卫二


第一次见到木卫二是今年一月份,当时《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在北京首发,我受命作为那场活动的主持人,引导流程,提问,接话,在末尾鼓励大家多多买书,做一个主持人应然要做的事。
很妙的,我高中曾认真考虑过未来要做个主持人,还流窜到邻省参加过几次艺考,奈何身无才艺,长得又矮,老天爷不赏饭,不得不罢了。没料想,很多年后,真的还站到台上(虽然没有摄像机),像个主持人所该干的那样,滔滔不绝的讲话。讲不讲得好我不保证,但瘾是过了一把。
自从那次主持木卫二的新书发布会后,上个月,又受命跟着跑了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个城市,分别做了四场活动,我依然拿着话筒串场。说实在的,讲过的话大多如水一般流过就算了,但一个人却在相处中慢慢熟识了。
说起来,很早以前我就知道木卫二这个名字。如果你上豆瓣网,并且常看电影,碰到他所写的影评,概率很大。
人也真是寂寞的动物,不管是看书,看电影,还是遭遇一番奇遇,都要找个人来分享,或者写下来,或者看看别人怎么讲,怎么看。
从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写,“书评这玩意最开始不过就是自己看书看high了于是嗷呜一声奔走相告。不要忘了,书评人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读者。”
换一个词,影评也是这样,用黎戈老师的话来说,它们都是“二手文体”,但就算是“二手文体”,也是内心蚂蚁乱爬一样的释放物,是安顿自己感受所做的巫术。
恩,写作者都近巫,写小说的,拍电影的是大巫,写书评影评的则是小巫,大巫试图解释世界,小巫试图解释大巫的解释,并偷偷夹带私货,传递一点自己的价值。
小巫见到大巫,佩服,佩服,可是大巫终于不多了,换一个角度,也太多了,词语太多了,阐释太多了,意义太多了,隐喻太多了,于是小巫可以上场了。
大巫要大天分,小巫凭靠一点热爱和坚持,就可以做做看了。木卫二和我,都是这么开始写作的。
木卫二大学在杭州读,学新闻。半路对电影生出兴趣,参与社团,结交朋友,甚至选修了一门电影方面的课,写了一篇相关主题的论文,由爱而痴,终于想要与它贴的更紧些,于是写影评,一开始在网上写,后来有媒体邀约,便也给报纸、杂志写,写着写着,毕业了,人生的转折点就在眼前,要么先找一个工作,安顿下来,要么黑天黑日不管,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木卫二选择了后者,他走上这条路,不准备折返。这一次几个城市游击战一般的做活动,我也跟着见了一些他往日的朋友,还在爱着电影的,当然有,还在写的,当然也有,只是少了许多,大片凋零,人人都有了新的身份,不再只是少年,只是学生,还有工作和房子和家庭,很多现实需要考量的一时半会无法说尽的压力,少年意气,和小时候的玩伴一样,一个个都消失了。
走常人不走的路,说起来颇为轻易,但实然是需要勇气的,每每一个抉择,都有很多外人无法体察的具体之难,当然还有日后跑不掉的常常袭上心头的焦虑和疲惫,这也是我后来慢慢体会到的。
我问木卫二,像你这样纯然只靠写影评过活的影评人还有别人吗?他说也许有,但很少。当然很少,因为稿费很少,常常一篇稿子投给报纸所得不过几百块钱,做零花钱或许够了,在大城市里生活,总是犯难一些的。
对此,木卫二倒释然,那么勤奋一些好了,写得多一点,是他的解决办法,所以有好几年,不管天南海北,许多报纸上都有木卫二的专栏,他说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十个以上,这不是什么好羡慕的事,因为光是听到这个数字,我就知道这里面需要多少的自律,多少的挣扎,多少次催稿,多少次疲惫和忽然生出的对所做之事的质疑,写作当然是快乐的,但有时候也会痛苦,这和所有的职业一样,也许最大的不同是,他真的热爱。
自由职业者,很多人心向往之,这很难吗?或许是的,其实关键是你是否愿意牺牲掉一些常人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如果舍得,那么也很简单,只需要你诚挚的热爱,和足够的坚持。当然才华和机遇也不能少。
人生在世,有所爱的事,终究是幸福的。所以,一路下来,听木卫二谈电影,仍有感动。这感动也在读《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序言时出现,它很古怪,不是很老实的那种介绍这本书如何产生,感谢谁谁云云的东西,他好似写散文的写了他的少年时代,他在镇上生活的悠悠长日,那些普通的被时间染过色,必然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珍视起来的过去,那些来历。
他说,“我经常在睡梦中回到故乡,我在电影里总会看到过去。我怀念那些离我而去的生命时光,就像一场又一场的电影。”
怪不得他喜欢侯孝贤,喜欢杨德昌,喜欢那些日韩电影。时间动人的地方,不在于当下,而总在回忆,电影是所有人的回忆,我们都在这回忆中捞寻自己,确认自己。
木卫二是个很诚恳的人,他在活动里不止一次说,如果《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这本书里,有5篇影评让你想要去看看那部谈到的电影,他便满意了。
事实上,这本书和以往他的影评有很大不同,其一,它们没有时效性,它们不是为报纸所写,不是为了谈论而谈论,它们是真正的喜欢然后才有所言。其二,因为是喜欢的电影,所以没有必要皱着眉头写些骂人的话,整本书的节奏和言辞都很轻松,轻松而自然,这是最好的状态,我们谈论喜爱之物时应有的状态。
书评影评或许是小道,但小道亦有小用,小用亦可以赏心悦目,甚或触动人心。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六):说不出的答案,投射到电影上来交流,这样才没有那么孤独。

            这是一本由观众角度出发、服务于观众的集子,书中电影大部分是近年风靡于文艺青年间的国内外文艺片,最近一部甚至是2015年的《海街日记》。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出发,我对书的副标题深有同感。看电影就像经历了许多别人的、不同的、浓缩的人生,看的电影多了,就像经历了多倍的人生。一些朋友,十分痴迷看书看电影,但却过分投入、承担不了那么重的人生,走火入魔,将电影过分带到真实的生活中,无法面对现实。如果这样,那就和十年前的“网瘾少年”一样,只不过最终变成了中年、老年。
            作者的影评,基本上都是写他主观上对这几十部电影的感性认识,看过这些电影的读者的确是会被勾起观影时的感触,也对影片多了一种见解。其次再加上几句导演背景和拍摄花絮,前后加上朋友家里设置的影院、国内一些放映独立电影的影院介绍等,就写了一本经验分享集,甚至说替影迷写出了一本观影日记。
            前几天在上影节论坛上,李安说:“人生找不到什么答案,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你一定要讲出一个所以然的话,可以娱乐大家而且有启发,那就需要一个故事。”无论是什么类型,电影最终要说的都是人性,说的是人的故事,这才令观众心生感慨印象深刻。有一些东西说不出来,那大家就投射到电影、艺术这样的东西上来交流,多少缓解一下内心的孤独。
           “你通过故事的假象,在黑黑的屋子里面和大家做默默的沟通,这对我来讲才是最真诚可贵的,我觉得电影也是这样。……因为人不是看两三分钟的MTV,而他在电影里面看的是自己,所以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绪有关系的东西。”电影不应仅是电影人和观众的释放方式,更应该给观众们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力量,这样的电影才有意义。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七):一个影评人笔下的电影世界


欣赏电影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大屏幕上明明讲述着别人的故事,而落泪或欢喜的人,往往却是自己。到底如何评价一部影片,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评断标准。这本《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是独立影评人木卫二关于电影的随笔,每一篇随笔的篇幅都不长,但这并不妨碍读者投入到这位影评人笔下的电影世界。
木卫二的文字带着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但他并没有放纵感情而使个人情绪恣意泛滥,而是尽量克制地去评价一部影片。电影世界里的人物要比我们活得更长久,而我们的生命毕竟短暂,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我们不可能在毫无意义的影片上浪费时间。所以,听听别人的看法,体验一下他人的观影感受,对于我们选择电影还是能有所帮助的。如果带着这样的初衷来看待这本书,那确实会有一定的收获:尽管作者对影片的评价不一定能获得每一位读者的认同,但至少,这是一份比较清晰可感的观影清单。
木卫二的文字清新优雅,同时又是精致考究的。尤其是在讲述影片的某些细节部分时,确实做到了让读者一闭上眼睛,就能脑补出画面的程度。当然,读者自行脑补的画面与电影世界里的画面肯定还是有距离的,所以,读者难免会在好奇心的操控下去搜索某部影片,然后观赏,投入到自己眼前的电影世界之中。
不得不说,能够用文字挑逗起读者的观影欲望,这需要极好的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深浅适度地表现出一名影评人的观影感受。如果作者植入了过深的个人感受,那么读者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为某部“烂片”洗地;但如果个人感受的程度不够深刻,那么读者又会认为某部影片太小儿科不值得一看。
当然,影评人的任务在于就某部影片进行分析、评论,给读者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就这一点来说,这本书还算对得起读者,至少对于缺少电影常识的读者来说,木卫二倒也起到了一些普及电影常识的作用。而且,木卫二很少用太过激烈的语言来抒发情感,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始终保持在电影世界里。
电影所展现的,除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奇异景象,也在叙述着人生中的琐碎和点滴。在木卫二笔下所展现的电影世界里,读者还能看到他对于电影的态度与腔调:惟其真诚,方得感人。尽管某些地方的文字细腻到了有些娘气,但这依然不能否定木卫二的真诚分享和详尽分析。或许有些地方略显粗糙,但有些留白,至少也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八):我们情愿做电影的俘虏°

——评《独立日2》
文/蓦烟如雪
       也许是莫名的缘分吧,我看的影评书屈指可数,可恰巧木卫二近期出的《身不在场》和《独立日2》,我都有幸看到了。其实在豆瓣混迹太久,发现除了书评外,比较有人气的地方还是影评,这里是大众对电影的直观感受地,也是互联网电影的探讨源。
      我看书有点偏执,当然也怕信息源太少,在了解中,我亦挺赞赏木卫二的职业态度,我很少看到有人会专职写影评,在我直观里总觉得,靠写文字度日,基本分两种,一种顺势而为,另一种自我喷发,他没有因为接受这份工资,就违心而论,相反他为优秀电影而奔走,不给电影打分,基本是以自我态度去评说每部电影的特点,在这点上,也是为什么他有大票粉丝默默关注他的原因,其中就是他真实,他保有了电影圈中,不依附又息息相关的特质。
     相比《身不在场》和《独立日2》我个人偏爱后者,《身不在场》确实存在小众的特质,但也不影响我喜欢看台湾风和日韩电影兴趣,《独立日2》在选片上,多了一分饱满,三分多元化,五分的微妙,一分的留白。在木卫二的笔下,他对电影的审视较为准确,比较好的是他以评者的视角,读者的心态,去说及电影细节,在抖包袱的电影中,那些不甚了解的电影名都让人觉得鲜活起来,他没有故作深沉,把那些佶屈聱牙的字眼给你费神,他笔调有一种轻盈的力量,像能唤醒画面,能触动到我们对人性、社会、国家等等层面上的思考。就像《远方》中他对表弟和自身的孤独的感慨,他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成长的精神问题;比如《钢的琴》底层小人物的心酸无奈,它诉求的是工人和工厂的命运,说它是超越了生活体验,它是超现实,而我们恰恰生活在一个超现实的年代;还有《似水流年》里的踪迹,那些乡村故里、下一代人,终会被彻底改变……
       这本书里,涵盖了多部电影,从简要概括到细评内容,甚至对比导演的其他作品风格,这样的方式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特点和共鸣处,比如《醉乡民谣》有一种放任的味道,也许主人公勒维恩看去什么都不成功,但他是时代的缩影,是偏幸的存在,而《推拿》在他的评析下有一种宣泄的味道,像是倾诉了他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这本书里有不少篇写的都是小人物的悲哀,我知道木卫二比较喜欢日本的枝裕和。可我恰恰喜欢武正晴拍的《百元之恋》,我是边看影评边看电影,只因一句安藤樱赫然跟田中娟代、夏目雅子并列九十五周年影视百佳演员。我起初疑惑的,毕竟拍摄垃圾废物的人生有什么特别呢?可恰恰是这么鬼畜的电影,却能另辟蹊径地解压每一细节,一次次被命运打倒,却能在最后爬起来,也许写满了励志的言语,却给了一种这就是人生的味道。
在我们的眼里,他是影评人,而在他自己的眼里,他仅仅只是一名影迷,他合理地把电影融合进自己的生活。
       十年影评,集宠辱一身。他的不容易这两本书不能证明什么,但我们都是情愿做电影的俘虏的人,我愿意倾听他的发生,他的探讨和纯粹。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九):好电影陪你,时光里同行

      “独立日”不是那部同名美国电影,而是三联生活书店一个新的图书品牌,提倡个人、独立、有品质的生活理念。据说有“读书•电影•吃饭•家居•旅行•宠物”等等系列和周边产品,“独立日”责编说:“当你真正想遵循内心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往往只能独自一个人去做。用年轻人时髦的话来说,生活不是租来的,“独立日”就是即便吃泡面,也要给自己整两菜。”木卫二老师的《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就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部。看到贾樟柯导演写的序里这段话“正如独立电影是对僵化的创作机制、流水线生产以及僵化题材的反叛;独立影评,也是对这种摧枯拉朽的现代营销的抗争。只有独立之日,你才会发现电影原来有这么多种可能。”深以为然!贾导还信手拈来《远方》和《推拿》的段落,看来平时没少读二哥的影评。“导演的工作是将“词穷”的部分拍摄为影像,好的评论是将影像的意蕴还原于文字”。如此评价,也让作为小影迷的我恍然大悟。“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这句话,相信每个看过杨德昌导演《一一》的影迷都不会陌生。木卫二老师对电影是真爱,才能十数年如一日,坚持看好电影,坚持写影评,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为市场妥协,豆瓣上累积的影评数量之多,让我望而生畏,佩服不已。在读这本书里的影评时,很多曾经看过的电影记忆又被唤起,勤动笔头还是很有益处的,否则当时不记录下观感细节,日后必定渐渐遗忘,甚是可惜。看得出来二哥在挑选推荐的电影和影评也是花了心思的,欧美日韩港台大陆、老电影和最新的电影都有摘选。且比如王家卫的电影选了《堕落天使》,洪常秀选了《海媛》,李沧东选了《绿鱼》,杜琪峰选了《夺命金》,金基德《阿里郎》……都不是该导演最热门或最耳熟能详的片子,可见他推广影史遗珠之心和始终坚持的品位。我也通过这些影评对诸如《似水流年》、《3天4夜5点的钟》、《何时是读书天》这些曾没注意到的电影产生兴趣纳入待看名单。有人说木卫二的文字太感性,喜欢夹带个人生活经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风格,并非每个读者都喜欢看技术流分析,曾得过普利策奖的已故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就经常在评论中加上他认为这些内容与电影相关的个人轶事。每个影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只要文章有独特角度和深度的见解,感性也好,理性也好,都无可厚非。二哥对中国电影是爱之深责之切,却也没有收录那些吐槽文和热门院线大片,《推拿》、《白日焰火》、《天注定》、《绣春刀》、《蓝色骨头》……,他都态度鲜明地点出了个人喜爱之处和不足之处。也许正是因为直言不讳,让他受到很多争议,然而,中国电影正需要这样的一批有水平有热忱又有风骨的独立影评人存在,发出不同的声音,引领大众发现电影的多重魅力。观影是个人爱好,是私人体验,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爱电影这门“第七艺术”,所以坚持看好电影。
      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到木老师“一天一部好电影”的美好寄语^_^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十):电影是他的木星

(文/杨时旸)
    有人说,影评的时代过去了。语气里都是萧索和酸楚。就如同在中国,真的有过那样一个属于影评的时代,曾轰轰烈烈地降临过一样。其实,那都是错觉。所谓影评的时代,从未到来,也终将不会出现。影评,不应该是爆炸性的大张旗鼓,它本就如同涓涓细流,漫浸但终能侵蚀。而影评人也应该如此,把独立的评述当做一种绵长的工作。木卫二大致懂得这个道理,从那些绵密的文字当中,你能看出某些近乎于持之以恒的小小野心。但凡你算个影迷,你就终究躲不开他的影评。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的很多角落里,冷不丁地就会撞见这颗星宿的名字。而这颗星球已经兀自旋转了多年。
    某种程度上说,我算是木卫二的编辑——之一。这本书里的很多篇章都经我手最早发表于我供职的媒体。直到如今,我仍然记得我们商量那些选题时的情景。他是我合作过的,为数不多的不拖稿的作者。从这一点来看,电影和写作之于他,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那仍然是一种长久的爱好。
记得当初第一次找他约稿,在豆瓣给他发了豆邮,我语气里都是假惺惺地客套,他回复的都是干巴巴的疑问,他询问了体例和稿费,强调了一下专栏中不给电影打分的原则,一副公事公办、不容商议的外交部发言人语调。其实,这样很好,他让我感到他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写作影评当做一件正经的事情。在北京,自称或者被称为影评人的人和雾霾天一样从不稀缺,很多人拿拿红包,写写软稿,自己糊弄自己。而影评对于木卫二,绝非如此,他有着不同的态度和野心,他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仅靠稿费生活的影评人。这一点,在帝都,算是个小小的奇迹。
    只有靠写字为生的人才会明白,写专栏是会写死人的。这份工作需要一种近乎禅意的定力,需要经常说服自己,所做的一切终有意义。一篇篇地累加,他给我负责的专栏写了不少,木卫二的文字,是那种作为职业编辑很希望见到的。它们准确而干净,泛着微妙的情绪,在即将翻飞的时刻又能及时隐忍在波澜不惊之中,有留白的意境。他极少惊叹,即便对一部影片爱得深切,他也极少提及史论,即便从字里行间能看出他阅片的系统。对于编辑来讲,这样的文字省心省力,本身就有内在的份量和轻盈的外表。
    他热爱电影、写作和拍照,像一款古典的文艺青年,所以,很多人觉得,他应该是那种沉浸甚至执拗于电影的人。其实,他远比人们想象的有趣得多。
    后来,我们相互熟识,偶尔聊天,见面,在一个又一个有趣或者无聊的微信群里邂逅。这个来自福建的年轻人,斯文而温婉,说话低声,眼神腼腆。福建这个地方,长久以来给我的印象是,从那里出来的人,大多在继承家中的生意——运动鞋或者奇怪的男装品牌什么的,即便不如此,也正在跃跃欲试自己做些生意,目标仍然是运动鞋或者奇怪的男装品牌什么的,而从这种固执的偏见出发,木卫二像是个出生地的奇怪叛徒,一个逃离者和游弋者,奔逃出实用主义的大本营,转而操持起影评人这个无用、暧昧又充满失败者气息的行当。
    他居住在北京最为声色犬马却也土气横秋的三里屯,每天路过那间日后声名大噪的优衣库试衣间,终日游走在电影院和小酒馆,看着一部又一部欧容和是枝裕和,仰头灌下一杯又一杯酷烈的龙舌兰,透过眼镜冲你腼腆地笑笑,再老道地舔掉手背上的咸盐。他几乎从未有过一份“正经”的工作。写作、喝酒、拍照和看电影,构成了他生活中最重的比例。这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终将传为都市传说一样的段子流传下去。对于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从未炫耀或者抱怨,似乎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他生活中唯一的选择,有某种命定的感觉。这样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能和你融会贯通时,和你碰一杯,不能交互时,他自己将一切一饮而尽就好。就像这本书中所选择的那些电影,有些,和大众有关,有些是他执拗的趣味。
    我知道,他对于电影的热爱,但我们在生活中,几乎从未言及过“热爱”这个词汇。它幼稚、低级,充满表演性,对于一个把看电影当做每天功课的人来说,说热爱都有些撑不起那种情感。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割舍更无须言说。
    更多的时候,我更乐于嘲讽某部电影多么多么难看,然后就见到木卫二发来一个贱嗖嗖的GIF表情,在电影之外,他是个表情包收藏家,以至于我一直想怂恿他,试着只用那些贱萌表情包写一篇影评试试反响。
    木卫二写过的文章很多,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出版?他说,很多前辈老师都还没有出版。他有他自己表达敬意的方式。他跟我念叨着哪篇文章和哪个阶段的文字算是有些影评的影子,而哪些只能算是粗略的感悟。有反思精神这件事,在这个圈子里,算是稀缺的美德。比起大张旗鼓的炫耀和叫卖,这种小心翼翼更加可爱。
    这书的副标题出自杨德昌的电影《一一》,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电影的人来说,这句话有更为切身的意义。生命的长度是固定的,但是它的维度、密度和丰沛程度,会因为我们的选择而迥然不同。电影,是得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沛的东西。每一个喜爱电影和阅读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投入一段光影,进入一段故事,我们自己就交付了一段生命换取了另外的生命。在光影中,我们可以担任警探侦破一个案件,可以作为杀手亡命天涯,我们得以走进未来,也能够回到过去。在虚构之中的游荡,会漾开我们现实生命之中的水纹,这就是“延长生命”的意味,也是电影的曼妙。对于木卫二来说,电影是他敝帚自珍的礼物,对于影迷来说,他的影评是另一种赠予。
    这几年,中国电影突然间变得轰轰烈烈,犹如一件国家大事般盛况空前。这个黑暗中的艺术,突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社交化、扁平化,充满算计和无聊。而木卫二在这本书中让观看电影回归了一种近乎私密的审美可能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这个戴眼镜的男人,还将继续默默地奔走在去往电影院的路上,然后安静地把影评散落进茫茫比特海。电影是他的木星,他终日绕它旋转,无休无止,如同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