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失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失者读后感10篇

2017-11-24 22:49: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失者读后感10篇

  《不失者》是一本由孔亚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失者》读后感(一):献给自己

    献词,献给楼KEY,楼KEY是WHO?应该献给自己。那么楼KEY就是自己。
   读书是一件很爽的私人事情,觉得想看,就买来去看,看完想说啥,就说点啥。如果真的觉得爽,不妨推荐出来,让大家一起来爽爽。
   去书店转悠,看到这本书,不同于这个封面,是一层层不同色的长方块,圈到中间,写着不失者三字,字下面是NON-LOSER。现在出本社的营销方式都很爽快,都知道大家忙,上来就是XX或是XX推荐,XX和XX的结合体。的确好的封面设计能吸引人,XX推荐的确能省去仔细看介绍然后思考的繁琐。那么,那么对于我来说,通过看推荐和别人评价就能知道一本书不错,可以看,此为得到,假如真的真的有一本好书不曾被推荐或者封面设计的很一般,我很可能就会错过这本书,也就是失去了一次很爽的阅读体验,此为失去,那么所有的在买书这个过程中思考的点滴,到底纠结买不买的往返,是不是就能构成:想买书来看(寻找)、看到推荐和喜欢的(发现)、买下(得到)、又或是没发现然后错过好书(失去),在抽象下就是,寻找的意义在于寻找本身(喜欢阅读),在寻找过程中不断失去然后得到(买这本或者买那本,得到或者失去。当然这个是建立在自己读书并不多的前提下,如果读的够多,当然就不会错过很多)。此为寻找、得到、失去、周而往返。
    在放大一步来说,现实生活中,这些点滴,纠结,往返,周而复始,也就构成了我们,只不过在每一次选择的开端,我会以为我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其实可能只是一件事情换了面貌或者背景有所变化,一切视乎都变了,一切视乎都没变。那么,当做出了选择的时刻,正确和错误已经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竭尽全力。也构成了我所看到的本书。
   献给作者,献给楼KEY,献给自己,献给每一个人,正如作者在后记所说自己想要做的:在这个纷乱的、喧嚣的、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时代里,对个体主义做一次小小的、是很可能根本无用的最终辩护。
   另外,让汉子觉醒的都是姑娘,尤其是漂亮姑娘,让男人心动的也往往是一个姑娘身上的某个部分,犹如膝盖,此为真理。
   
    

  《不失者》读后感(二):最后主角失败了,我也快了。

不失者,孙亚雷,29岁突然辞职决定动笔,03年,5个月,每天6小时,4年后出版。
你写这书要为个体主义辩护,我用毛姆的话给你辩护:5000万人都说好的坏东西依旧是坏东西。你这书看的人不多,但我很高兴能遇到并喜欢上这本书。
这不是一般的小说,像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独白,讲述的是作者的心路历程。
你有个性,不喜欢把书分类,你说分成喜不喜欢看就够了。
今天停电,我在下着暴雨的窗边又看一遍这书,为自己做一次辩护。
先做点摘抄:
一旦做出了选择,其实就不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了。
因为人正是在不断失去中得到的。(137页)
失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失去了什么。(155页)
在这个世界里你一无所有,因为你拥有一切。(在森林里的日子 240页)
真正的寻找就是什么都不寻找,真正的目的就是漫无目的。(250页)
寻找的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寻找这一行为本身。(336页)
那个世界虽然一塌糊涂,无可救药,但那里还有希望。(蓝色大象劝我回到现实。338页)
作者经常提到曲子:走在海豚大道上。
结尾得知,我坠楼失忆,昏迷4个月,混血女郎的三封邮件是真的,可我想不起她,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主角最后还是失败了,我这里来电了,我也要放下书,我也要失败了。
可是你怎么像书里的我一样消失了不上豆瓣了呢,难道你也失忆回火星了?那我也像混血女郎一样说一声发自内心的再见吧,有缘再见面。

  《不失者》读后感(三):不断失去 便是获得

无法定义是何种类型的小说 十五岁那年意外买回的书 和同学一起去买文言文词典 看见一本封面吸引人的书 黑色的 带着树木纹路的 有着年轮般圆环 像是枪眼般对准了银白色字体的“不失者”
翻开来看看目录标题 想着应该是个很美好故事 就决定买下来了
买回去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
十五岁 没太看懂 只觉得书里很多话都是很有道理的 很多段落都是别具深意的 启人思考的
十七岁的时候才渐渐明白 有些事物象征着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和欲望 这世界美恶事物都难以两全 从小瞻仰的天真信念有了变化 从中获得成长
不得不说作者实在是很有才华 诡秘神奇又华丽脱俗的想象力 欲掩弥张的行文 让有所经历的人得以慰藉和疏通
一直忘不了其中不断出现的哲理 不断失去 便是获得

  《不失者》读后感(四):不失,者

一开始不知道为何用这么奇怪的词--不失者,有点想生造的词,来做书的名字,但这也确实是阅读这本书之前很好的一个预兆吧。
一个普通人,就像我们没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一样,(所以我们可能就是不失者)莫名其妙被卷入了另一个世界,有一部分自己还存在,但是却被人控制大部分,选择拼死一战的逃离这种状态,可是到最后发现这也不过是被控制的一部分,一个圈,画到最后回到原点。作者是不是想说无论我们怎么挣扎,怎样观望理想的世界,怎样凝视理式世界的大海,到最后我们还是逃不过眼前的一切?所以最后不失者还是回来了,他有没有了记忆,一切restart。
不失者,拥有一切,就不失?还是一切都没有就是不失?

  《不失者》读后感(五):莫干山的偶然相遇

       这本书的书评不是很高,我想评价与看这本书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定有很大关系,我读这本书时,书的情节跟自己的心境一样,而心境是在随着故事情节慢慢起了变化。所以,我喜欢这本书,让我在迷雾重重的困境中好像悟到了点什么。
    可能因为没看过村上的书,所以也没有很多读者的那种抄袭的感觉。故事确实很多让人费解的地方,但或许就是那种不确定的、模糊的意境让我很想读完,当然,那也和当时的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当时得以有时间、并处在一个相当安静的环境--跟书中描绘的很多地方一样--是一片森林中。
    而我跟书中的人物一样,都是从逃避到找寻。逃避城市中的压力、生活里的无助感、注定无法得到的感情......一个人自驾到一座陌生的森林,找到一家森林里的咖啡店,当时失去自我的我看到了这样一本黑色的《不失者》...在情节慢慢发展的过程中,在逃避了短短的一两天后,我的心境慢慢发生变化,书快看完的时候,我找到了某种继续下去的希望和动力,而我后来回想,其实我是在一瞬间就看开的。是的,城市中有很多不美好的事情伴随,很多时候,真是想放下一切,逃离,但逃离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逃离,还是希望得到那些我们在意的东西或者人物的关注。到最后,我读完这本书,我满血复活的开车回去的时候,我想肯定的是,我要好好的、更精彩的继续在城市中奋斗下去,不被困难打败,珍惜自己在意的人物,多看一些书。

  《不失者》读后感(六):《不失者》书摘

  几年前书店看到的,当时犹豫没买。完全模仿村上春树写作的小说,其实这样做不太好,连“揉死烟头”这样的话都是复制的。一些意象:红兔、和陌生女郎睡觉、大象、秘境、组织阴谋...都一样。“不失者”有点像《三体》的“面壁人”,作者还是虚无的价值观、孱弱内省人格。积极点的就是回忆体验对人的重要性,不容剥夺。
在远古史前,什么轮船啊汽车啊飞机啊全都还没发明出来,人们世纪上也是生活在卡罗尔宇宙中,因为原始部落里的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只能迁移很小。
后来,车船等交通工具出现了,人们得以周游世界,我们进入了牛顿宇宙。在牛顿宇宙中,时间是绝对的,空间是相对的。
接下来,又发明了电话和无线电,这时我们进入了爱因斯坦宇宙,它的特征是:空间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
然后,我们再次进入到卡罗尔宇宙...在卡罗尔宇宙中,一切都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去,整个银河系的每一个小角落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
不失者:
  世上的人之所以总会感到痛苦失落,大半是回忆在作祟。因为回忆总在不断提示着人们失去了什么。逝去的青春啦,消失的爱情啦,过往的欢乐啦。而你们呢,永远都只活在现在,没有回忆也无需回忆,你们永远不会感到失落。所以你们是不失者——不会失去什么的人。
安慰那东西,大部分时候都像过期的阿司匹林。
安哥拉有个地方叫奎托夸纳瓦累。还有古里倍噼叭蓝(在西班牙)。大西洋上有个道干脆叫无聊岛。
把摩天大厦比成阴茎,是惠特曼的首创。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摩天大楼是大地上的阳物。惠特曼的诗中常有神来之笔。由此及彼,那么电梯就是输精管,电梯中的我们就是精子。
乳头硬硬的,糙糙的,触觉很奇妙,宛如里面藏着什么小小的奇迹。
正因为彼此的不健全性,我们相处的很好。情投意合。可是你不觉得,我们在一起时间长了,好像周围的世界也慢慢变得不健全起来。
如果说人有什么自我的话,那么那么自我就像是容器中液体的形状,液体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容器的形状。你听说过有正方形或圆形的水吗?
“台风眼是不是就像面包圈一样?”女孩问。
“就是说,台风眼的四周照旧在狂风暴雨,只有中间这一块是晴朗的,就像面包圈中间是空的一样。”
古德儿演奏巴赫《赋格的艺术》/ 桑尼罗林斯《西去之路》/比利哈乐黛《穿缎子的女人

  《不失者》读后感(七):短评字数过多

很喜欢书中随处可见的比喻,信手拈来都是含蓄的风趣。如“超市是一个制造梦幻的神奇仙境,他与天堂唯一的区别是后者没有收银机。”看到这句话觉得说到心坎里了,我也很喜欢超市!心情不好的时候逛逛,排列整齐的货架很照顾强迫症,新鲜的果蔬区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超市真是太美好了,比喻为天堂一点问题没有。 文章中除了奇幻的想象力还带有点悲观主义色彩,确实有《世界尽头冷酷仙境》的影子,但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模仿村上,起码我很喜欢“不需要名字的森林”那一段描写,还有“蓝象”,读的时候觉得很温暖。比《奇鸟行状录》直白,便于理解,文全文基调可以说是绝望中总有一点光芒?总之不全是悲观成分,喜欢w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不失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