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2:2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10篇

  《参与孩子成长》是一本由薛涌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2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一):以我大学自己的视角来读这本书

      虽然我现在还是大学生,没有作为家长的心态来读这本书,但我边读边对比自己童年教育,确实有些不吐不快。
      想起自己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发自然课的手工操作品。那是我最喜欢的了。每次开学领到这样一小袋课本配套的小制作材料,就会兴奋不已。然后回家自己拆开来自己研究半天,感觉这些小试管,小针筒,小放大镜之类的东西很神奇,但是自己又不懂得很多,就随便把玩。记得那时还尝试着自己做风筝,做孔明灯,做小降落伞人,用杂草做小鸟巢这些自己认为很有趣的东西。但是后来就被父母叫停,让我认真地去读书,不要玩这些东西。
      现在想想,父母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当然不懂的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你有更丰富的资源提供给你好好研究。记得那时要让父母给自己买本课外书,都得斤斤计较,父母那时发出了“这本书买了之后到底对你有没有用”之类的疑问。以至于后来我自己有零花钱,花在其他地方很少,但花在买书上毫不吝啬,现在家里就堆了很多书。
      想想其实每个小孩从小就很大的志向,长大要当科学家,医生,国家领导人等等,但慢慢地这种志向不断地被生活磨灭至消失,到大学这时候觉得有个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感觉从小时候的伟大变成了长大后的平庸家庭环境,学校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离书中描述的渐行渐远。现在读来也给了我启发,就是以后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重复着自己童年那样的生活,而应该是朝着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那方面去教育,去发展。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二):参与孩子的成长

薛涌的书我看过多本,像他的《一岁就上常青藤》、《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仇富》、《坏民主》等等,其中受益最深的还是《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这本。无论是薛涌本人的经历还是他从历史中调查对比分析而来的经验都在说明笨鸟先飞,让绝望之人相信勤奋执着坚持的力量。
手上这本《参与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算不上《一岁就上常青藤》的后续,而是从这些年女儿成长的观察发现总结之中与女儿一起成长,女儿变化时,自己也磨练得更平和、更从容,对女儿成长也更宽容的一份好心态的成长笔记。
书中对比《虎马战歌》过去的那种严字当头,长期对孩子进行漫长枯燥的训练方法,再结合自家女儿成长特点,提出“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勇于向父母说‘不’”的教育观点。还观察了中美教育的不同特点。比如美国的快乐教育,一切以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不完全以学习知识为目的。从旁观者来看,薛家小女儿成长得蛮好的,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几件事:学钢琴过程中自动选择了严历而脾气坏,对学生的责骂甚至让母亲受不了的钢琴老师,而不选那个松而宽和但似乎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老师。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勇敢向父母“挑战”,说出自己的理邮而并非一味的“听话”。等等。
在教学时间上,薛涌也不赞成虎妈不准孩子参加任何学校活动,放学立即回家做功课的方式,而是鼓励孩子多参与,安排时间参加各项活动。虽然练琴时间从原来每天10分钟减为每天5分钟。但因为家长并不要求孩子走上音乐之路,也不格外要求特别的精进,只是希望孩子能长久保持一份爱好,尽管学琴很贵也花时间,但也一直都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当然,作者也举出另一位钢琴家之子最后没有承袭父辈衣钵而成为一名医生的事例。都是非常开明和包容的家长。
《参与孩子的成长》里大多是一些心得和体会,其实看下来,有许多观点并不让人非常的认同。因为孩子个体性格的不同,于是在教养孩子上还是不能一刀切,完全照搬,我想还是因材施教,多参考多学习,按自家孩子的性格爱好特点,引导培养方好。但无论怎么说,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以及在不遵守约定时的一些惩罚方式方法,塑造孩子品格上面还是有许多启发。从文中对于美国教育方式也略有了解,开阔了眼界。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三):为孩子的成长领航

       本书作者薛涌在美国求学、任教二十年,他的女儿在美国土生土长,接受的是地道的美国教育。在书中作者记录了女儿从小学到初中的成长经历,并引用西方心理学、教育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就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例进行理性剖析,阐释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机智、敏锐和幽默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在陪伴女儿的十三年中,从“学前期”、“小学”、“小升初”到“初中”各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亦随之发展变化。与此相应,作者告诉了我们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面临的教育重点,以及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应该怎样做出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调整。这些,作者都是结合自己女儿成长的例子,通过中西教育方式的对比分析来进行的,让我们读者明白在各阶段中,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异同。
    十三年中,作者对女儿的一笑一颦都细心观察,认真体会,加上作者对中西教育理论比较研究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悉心关照着女儿一路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一并记录下了中西教育方式的不同引发的思想碰撞,在对比、反思中,让我们读者明白作者对教育方式取舍的原因,让我们对哪种做法是最好的做出评判。
    作者努力目标就是培养一个有人生理想,并肯为之奋斗的孩子;在帮助孩子发展能力的同时,塑造她的品格,滋养她的价值
    美国的教育非常强调对孩子以启发和鼓励为主,千方百计要保持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他们的出发点是:孩子首先要有个幸福的童年,不能给他们过大的压力。
    中国式的教育,强调的是纪律、苦干、训练量,遵循的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智慧:“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打不成材”等。
面对两种教育方式,作者认为:
    美式的“快乐教育”经常忽视了孩子们迅速成熟的心理过程,一成不变地快乐、快乐。快乐的意味,其实就是轻松。结果是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夸赞下自我陶醉,缺乏必要的自我预期,但他们总有一天会见识到同龄孩子“天才”般的表现。当沾沾自喜的孩子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比自己要强得多时,一下子又信心崩溃,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
    而“对孩子加强‘管教’的一个后果,是孩子最终很难超过管教者”,“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过分听大人的话的孩子很难干出大事业”,“家长以自己的有限知识来为孩子规划未来,很可能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前途。”“高压的办法也许能够使孩子短期内努力,并且确实学到了许多技艺和知识,但从长时段看,则摧毁了孩子的兴趣和动机,最终抑制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在这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
    因此,两种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如何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艺术。
    对孩子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和动机培养,并非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作者呼吁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记住这点。
    作者认为孩子“最可贵的是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的梦想。同时,孩子又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要有面对艰难困苦的品格,成就大业的耐心和纪律,竞争的勇气和毅力。”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既要“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又要“给内心的火焰加柴”。
    作者认为: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真正影响孩子的,是父母身上那些用学历证书无法考量的品质。孩子的价值观念首先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在美国,越是有教养的家长,越爱往学校跑,有的家长一周两三个小时在学校义务服务,有的家长拿着硕士学位却要辞职主持“家教”。
    因此,作者呼吁中国的家长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被学校所决定。当家长们发愁或者抱怨孩子不用功时,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用功了,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家长不仅要跟着孩子成长,而且还要跟上孩子的成长。”
    另外,对在中国家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特长教育,作者也结合女儿练钢琴的例子谈了自己独特看法。认为关键不是特长达到多高的水平,而是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帮助,以及孩子的人格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茁壮成长。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过来的”家长,我每每对被薛涌言中的教育行为和方式及会造成的“恶果”如针芒在背,使我们对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漠视、不作为、胡作为而扼腕痛惜不已。相信正行进在薛涌书中所言过程中的家长读后定会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也不必要完全照搬薛涌的育女方式,毕竟这里有中西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差异。我认为,在读书过程中能够汲取一些家庭教育的智慧,树立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履行我们当家长的职责,这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在美国求学、任教二十年的薛涌把自己育子经验与国人分享,众多国内家长不需要走出国门体验,不需要进行艰深地中西教育理论的学习便能分享到他二十余年的研究、实践的成果,从而为我们了解世界先进教育理念,为我们科学的家庭教育,打开了一扇窗。就象小巫在书的《序言》中所说:“如果你看了薛涌的文字,能够从中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术’,甚至看书过程中屡屡拍案叫绝,要么对自己已经奉行的教育之‘道’增强了信心,要么感到胸中诸多疑团得以豁然开解,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物超所值。”
    薛涌,善莫大焉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四):未雨绸缪,至死不休

  我还没有孩子,好像阅读家教育儿类书籍有点未雨绸缪的味道,我不知道薛涌也并不清楚他的孩子是如何的优秀,在我心里根本无法在身处外围的情况下,对我不熟悉,不了解的人或物做任何的评价,每一次感动生命的神奇,每一次为生命的繁琐而纠结的时候,我都会问我自己,准备好了吗?准备迎接小生命的到来,为她付出所有,哪怕是生命吗?每每如此,我便会发现,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迟疑的,但却又无差别的为孩子的教育而发忧,为来自不明状况的未来而发愁,好一个未雨绸缪,至死不休!我被困扰着许久的死结,在这个地方悄悄的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也好,也快乐!
  关于婴儿脑神经体系中“修剪过程”的介绍,是一个对我而言极为创新的内容,在此之前,我可以用不专业,不深入等各种理由来强调我对育儿对家教知识的缺失,但如今我却不能纵容我自己一味的缺失下去了,我身边也不乏可爱聪颖的孩子,当然这种聪明的定义是介于平常人的能说,能背,会算,会写等较常规的要求上的,而非其他,我也想着,记着,每一家的孩子能够咿咿呀呀说些话的时候,便被好事的父母或是长辈,拿着一堆堆的识字卡片来硬性授予人生的第一堂认知课,不管你理解不理解,也不管你脑子里有多少迟疑和满腹的不解,这是一种常态,家长不做好似不对一般存在于现实!于此我想会有几位家长知道这“修剪过程”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是多么的不妥和不应该呢?只为了自己面子上能够闪烁的星星点点,不确定的亮光,在孩子还小,凡事不懂,凡事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硬性的“修剪”,惨吗?很惨!
      如今每天都有在八点黄金档,紧追热映电视剧《宝贝》和之前有追过的《断奶》好像都是围绕在孩子身上展开了纷扰不断的拉锯战争,当然这其中不管是“大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家里的孩子都是宝,如何让宝能够快乐成长,享有自己的人生,一直是我好奇的地方,也许很多内容在生活里,在阅读中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答,至少我在这里知道了很多我未曾想过的内容,获得了一个特别崭新的知识层面,我想这些足以让我受益,足以让我信息稍增,每一个家庭中的女人是否都如我一样,未雨绸缪,至死不休,却也乐得其所呢?我期待着!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五):融合美式教育和中国式教育的尝试

       小孩子成长历来是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而中国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不同,在育儿等方面也有着鲜明的差别。在教育小孩方面,毋庸置疑家长都会努力给予最好的东西给下一代,但是这类东西中最重要的并不是钢琴,名校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家长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渗透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有教育理论表明,一个小孩子在受教育方面更大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影响而不是学校的影响。因此家长对于小孩的教育确实是门大学问,也是小孩在成才路上的关键因素。
     在对待小孩方面,人同此情的心理在中外都是一致的,正因为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越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越是对这方面赋予了更多的重视和资源投入。常常见到明星富豪为了培养小孩购买豪宅或者办理移民,但是优越的成长条件并不等于未来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未能成才甚至内心扭曲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毕竟培养小孩不是搭积木或者做算术题,能够有一个确定的模型或者公式。小孩子是上天的馈赠,是哲学家洛克所谓的白板,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并不是大人随意涂抹的画布甚至是炫耀的工具。前些年围绕虎妈和狼爸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是在中西文化迥异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快速发展阶段过程中中国父母焦虑心态的表现,是一朵能够引人思考的小浪花。中西方文化对于小孩发展的定位不同和教育方式不同,使得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千秋,而将两种教育方式的有点兼容并包,则需要万分的耐心和且行且试才能做到。
    薛涌一直是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存在,给人的映像总是金刚怒目或者舌战群儒的学者形象。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细腻善良的父亲,愿意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这是读者从未发现过的另一方面。实际上在薛涌曾经出版过的书中也能处处体会到薛涌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思考。在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和教育制度的对比下,薛涌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了一套教育理论。在这套教育理论中薛涌将参与视为培养孩子中最为重要的要素。
    在这本书中薛涌充分的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教育的特点,既重视对于孩子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也重视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内心世界的素质。换言之既要重视术也要重视道。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讳多言,但是很多人只在口头上重视,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用在这一块,而薛涌是真正用心的学习,将自己摆在和孩子同样的地位上。所以他才能够得出对于钢琴,阅读,体育这些技能,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孩子的心态和学习技巧?这些方面是无论中美都十分重要的。
    对于养育孩子而言,永远不能沾沾自喜,或者为一些成绩上的成长或者某些方面的出类拔萃就四处炫耀。薛涌在书中交流的也只是他个人的一些心得,里面有他与孩子的沟通上的困境和打破困境的尝试,也有着对待孩子在各个敏感期出现的问题的困惑。他的语言是平实和朴素的,如同一面平滑的镜子。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家长所能做到的是用心培养,然后目送他发挥出独特的天赋。由此家长不过是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旅伴,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说出那句话STAND BY ME。
  这本书透露的不只是育儿,对于一些人生哲理的思考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的困惑必不可少,这也会反过来使得家长困惑,孩子的人生难题最终也会引发家长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如何?孩子又需要培育成什么样子?是不是只有成为富有权力和金钱的人才是自己和孩子的唯一目标?这个问题本来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培养孩子的出发点。薛涌对此的看法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追求幸福,从不用自己的观点来束缚孩子。由此,两代人都走在一个共同探索的路上。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六):这教育观点要逆天了

  阅读这本书之前,确实犹豫了半天。观封面,一个滑旱冰的孩子背后一个中年男人,瘦瘦的,不高,这位应该就是作者了薛涌。看副标题: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我心理打了一下鼓,中国作者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一般是自己的孩子考进了名牌大学,教育一两个孩子的经验,难免片面,无法推而广之。还是翻了几页,结果一发不可收,很快看完,同时感慨,薛涌你这是要逆天啊。
  尊师重教,尊敬师长,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孩子多说几句,就是这么2句: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开明些的家长,不说上面的话,就是和孩子讨论,听取孩子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多时候,最后拍板的也是家长。家长毕竟见多识广,自认为是为孩子做长久的打算。再开明一些,好吧,再公平一些,大人小孩意见平等。这已经不常见了。还有像作者这样的吗?他认为孩子将来比家长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超过家长的地方。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你并不知道,家长拥有的是过时的或现在的知识。我觉得作者表达出来的是孩子胜过家长的意思。大人向孩子学。My god。你教育孩子听话,薛涌教育孩子不听话。
  四年级开始的时候乘法口诀表还不会,碰上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是不是要抓狂?他不。为了考入重点小学、中学而进行的各种考级、考证的学生不少,家长付出了精力、金钱,薛涌认为这样让人越考越傻。初看,这不是要逆天是要干什么?
  美国人的教育思路跟中国有很大的不同。薛涌的孩子在美国的经历,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比如,书中提到美国人都是让孩子适龄入学,在同一年的,出生月份比较早的会占优势,不会提前入学。而我们周边,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先入学,我自己也纠结过着问题。以前得出的结论是因人而异,男孩子一般不适合提前如何,女孩子智力先发育,懂事相对男孩子早,可以适当提前。我倾向于适龄入学。看了薛涌在美国的见闻,是不是对孩子什么都抢,想法子提前这类问题,有了新看法?美国孩子的野外生存训练,是不是让我们反思一下当下中国孩子限定在课堂家庭的教育?
  同样是有美国生活经历,虎妈曾经很火,以严厉著称,国内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我也不太赞同虎妈的做法。但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薛涌在此书中的观点让我豁然开朗。
  初看作者的观点,是要逆天的,仔细一读,就会被其折服,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有个人的思考。薛涌强调教育的两个内容: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为内心的火焰加柴。跟郭思乐教授《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中的表达异曲同工。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七):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符,感觉很欣喜

        理念非常认同,中西方学习理念融会贯通的书。
        那些在复杂的游戏中长大的孩子,比起不太爱游戏的孩子来,有更好的社会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高的语言能力。他们性情更温和,更有自制力。动物的研究也证明,经常做游戏的动物比不做游戏的动物有更灵活的大脑,更复杂的神经系统。
        接受了早期应试教育的孩子,虽然小学享受着短暂的领跑阶段,但到中学以后学习比较慢,普遍被没有接受早期应试教育的孩子赶超。教育水准高的家长,大多要求孩子的教育是“对话式”,而不是“满堂灌式”。
        幼儿园不教读书识字或者算术,而是强调老师给孩子读故事,教孩子各种舞蹈,带领孩子接触自然,保证孩子绝对快乐。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阅读已经很好,早上醒来看父母还没起床,自己先读半个小时的书。(有阅读的自醒力)。
        美国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比如用积木搭个家住,手绘一本带有叙事情节的图画书,上小学后就有各种调查研究。亲身做项目,从实干中去学习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必须去学某种知识,那么就更有动机和兴趣。另外,只有当你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各种项目中,才能证明自己真的学会了。
        高科技背景集中的低科技学校,教育的基本工具是笔、纸、毛线、纺针、胶泥和各种书籍。教室里禁止使用电脑。老师们甚至对学生在家里使用电脑也非常反对。学校的教育哲学是通过动手操作,身体的运动等等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时段。
        电脑、IPAD等等,往往让孩子从这种人际互动中分心。鼓励孩子用手、身体和心来了解世界,并不是仅用脑子。孩子日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想象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人格范本,家长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失败的焦虑就会潜移默化地传导孩子那里,这还怎么指望孩子克服困难,掌握知识呢?
        学习管理,最好是从孩子刚刚开始独立时的自我管理起步。
如果孩子要成为未来一代的领袖,管理就是一个核心技能。学习管理最好的起点,莫过于从自我管理开始。
美国那些教育背景良好的中高产阶层的家庭,从小和孩子说话就特别平等,大家有不同意见要讨论。有时候大人似乎连给孩子买什么玩具和衣服的权利都没有。孩子从刚开始说话起就和家长讨论问题。他们甚至不习惯不经过讨论的教育方式。
        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中国家长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被学校所决定,更不能被“社会发展过程”所决定。比如,什么是成功?这属于价值观念。孩子的价值观念首先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你教育她明辨是非,她就会对外面的不良习气有抵抗力。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八):父母的自我修养提升之路

看了之后感慨很多,作者道出了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其结合两者,更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美国背景下的育儿方法。放在国内也许需要重新调整,但育儿的态度和理念很值得学习!以下小结以自勉: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 与孩子平等对话和交流; - 对于孩子自身的事情,甚至家庭事件,让孩子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 父母要用合适的提问引导孩子去思考; 2、兴趣爱好引导好 - 作为父母自己需要主动拓展兴趣爱好,并逐步深入,才能影响到孩子; - 所谓兴趣爱好不能浅尝辄止,需要持续下去,做好表率; - 与孩子一起深入学习,共同进步; - 兴趣爱好的持之以恒需要父母推一把,加以督促,千万不要强迫; 3、少科技,多自然 - 电子产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次数; - 父母做好表率:家里尽量少用电视、电脑和手机; - 为孩子多提供亲近大自然、实物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机会(父母自己创造机会吧,指望学校估计不行); 作为父母本身也实在是需要修炼,愿你自由成长,愿我们远离“父母皆祸害”。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九):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长大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长大
  
     我家的娃娃的到来,现在看来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作手足无措,虽然对于我们来说对待新生命的期待或者说并未做过任何详细和周密的计划,但对我们而言顺气自然反而使不仅仅生活更轻松,心态也更清爽,就这样我们没有过多的忐忑,在我的妈妈细心的陪伴下我迎来了我的宝贝,至今已有八年的光阴!
  自从有了孩子,家中的重心好像无意识的一时之间变成了对宝贝的期待,对宝贝的未来等各个层面上的问题或关注或讨论的事情了,曾经我以为有母亲的相伴教育子女这件事情不会有多么的繁杂,向母亲取经,向他人学习便可以很好的解决所有的事情,直到我发现,即使经验在众人的孩子或者说家庭中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反应,且是概率极大的反应统计,我也未必可在我家宝贝身上得到相同的期待,毕竟他不是别人,只是他自己!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内心深处小小的谋划,不相一致的反应是对的,反应一致反而有些不妥,于是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他也在帮助我慢慢的成熟和内敛,也许可以这样说孩子也是父母在另一个阶段里的老师,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在母与子或母与女的生命历程中恐怕就应当是这个样子!
  以前我会苦恼我的宝贝该学习什么,该玩什么,该做些什么,而如今的我会很简单,会很淡然,孩子的心倾向于哪里,我便和他一起前行,可自此前我却很少能够想到发散的思维,对孩子的学习甚至是游戏进行大视角的开发和启迪,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传递技能技巧,这些就好像是作为家长应该做的全部过程,实质性的错误就这样形成在我陪伴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直至今日!
  《参与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的好似是若干故事,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的阐述,却在其中可以看到一位用心的父亲在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出的种种极为用心的行为,在我之前的印象中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较少的参与程度在如今的阅读里得到了完全的颠覆,没有懒父母,只有不用心的父母,所以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时光中彼此学习,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彼此成长的印记,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心里从此如此的想!

  《参与孩子的成长》读后感(十):鼓励孩子做项目

书摘15则。知易行难,需践行。

1、万事让孩子自己先经历体验,切不可事先给她一个框架或结论。

2、教育并不是由老师来完成,而是自然在人身上的发展。教育并不是通过聆听词语而获得,而是孩子通过对环境的反应而形成的经验。——蒙台梭利

3、那些经常受到父亲照顾的孩子,长大后抵御生活压力的能力明显要强一些。他们更自信、更有耐心、功课也好得多。和父亲独处时间长的孩子,探索性的行为和社会技能都更加突出。

4、心理学家Ellen Bing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父亲小时候给女儿读书,对女儿高中时的语文能力有重大影响,而母亲不管是给儿子还是女儿读书,都没有这么强的影响。

5、学者Norma Radin发现,女儿或儿子的智商,与父亲的关爱程度有正比关系,和父亲的严厉程度则有反比关系。

6、人对世界的贡献,其实就在于自己最终完成了什么“项目”:是写了本书,是发明了一个游戏,是创建了一个公司,或是设计了一栋建筑……教育的使命也就是从小教你怎么做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必须去学某种知识,那么就更有动机和兴趣。另外,只有当你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于各种项目中,才能证明自己真的学会了。

7、项目有机会向许多人请教,和其他人合作,这是生活中很自然的过程,这就鼓励和培养了孩子在人际方面的互动。

8、能从庞杂的史实中理出头绪、形成观点,并用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是分析力的基本训练。

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每次你告诉孩子一条知识,都是阻碍了一次他对世界的发现。

10、让一个人努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她内心培养一种“舍我其谁”的独特气质。

11、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建立自我认同。孩子的这种认同,其实就是一系列的自我界定,这种自我界定又给孩子的奋斗带来了内在动机。家长不应该逼迫孩子去成长,而是要参与孩子的成长,即理解和引导孩子“自我完成”的欲望,鼓励孩子在这方面的努力。

11、我们的哲学是,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要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是其学习的动力所在。作为家长,要鼓励他独立探求。

12、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不断让孩子增强对自己生活的把握,让他们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学会运用理性对生活作出重大的抉择。

13、儿童心理学家的基本共识:孩子的注意力时段越长,其心理发育越成熟、智能越发达、学习效率越高、人格越健全。所以,早教有两个面向:一是让孩子感觉到快乐和满足,刺激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一是通过训练,逐渐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时段,使他们拥有越来越强的推迟即时快乐和满足的能力,即在暂时不那么快乐的情况下努力。

14、真正能够使孩子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品格,主要是坚韧不拔的毅力、适应力、经受现实考验和对付失败的能力。

15、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着孩子内在的动机成长,记住,个人意志的前提是自由,孩子必须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逼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