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缘缘堂随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10篇

2017-11-26 21: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10篇

  《缘缘堂随笔》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一):孩提的样子

郁达夫说:"对于小孩子的爱,是他散文里的特色。"他的书里让我看之笑笑的就是他描写中的那几个可爱孩子,以及从中透露出的,他对孩子的教育和这位老人的性格脾气。
相信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和乐,祥瑞的家庭,所以才促使丰老如此怀念缘缘堂,触发写文悼念。书中透露出来的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丰子恺,善于思考,有悲悯心,都能想象他说话应该是温柔娓娓道来感觉
其实去百度搜索就能看到丰子恺的肖像,一个留着长胡须,戴着圆圆的金丝边框架眼镜,双眼皮,有着温柔眼神温文尔雅的样子,很俊美,是个帅哥。特别有一张他老年时光的,一只猫站在他的头顶的样子,非常的可爱且透着活活生气。其实这是一位非常风趣且可爱的人。
想说生为他的孩子也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他的孩子成人后不是任中学教师,就是在大学授课,业余还帮助丰老做做翻译。当年可爱调皮,童趣十足的几个孩子,长大了应该也没有让丰老失望吧,虽然他们一个个走出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但是从他们从事的事业可以看出,他们的脾气秉性被丰老保护的很好。
我喜欢这本书,或许缘为我家孩子刚好8个半月,每天看着家里娃的一颦一笑,与丰老书中的描述是那么的感同身受。然而,很羡慕丰老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孩子那些珍贵的黄金时代一一记录,而我能做的却那么贫乏。孩提时的很多东西都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这是一种初到世间,未经腐化的真实,让我们这些在滚滚红尘摸爬滚打的人们实在非常羡慕。所以人们那么喜欢和孩子待在一起,应该是一份羡慕和向往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可爱,价格昂贵的玩具不一定喜欢,邋遢的桌角却是那么欢喜摸;雨天人们躲之不急,他看到下雨却连连尖叫,兴奋。喜欢看鸽子盘旋,树叶婆娑,小狗追闹,对这个崭新世界的一切那么真实的表露着自己的喜欢。 孩子的眼神那么清澈,盯着你看的时候没有一点闪躲;孩子的喜怒那么明显,笑起来像天使一样。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很想紧紧拥住他,深怕他被这个世界腐化,失去了他的童真,也有点怕他的慢慢长大,有了生而为人的各种嗔痴贪念。
然就像《送阿宝出黄金时代》里说的一样:“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的说出来,是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就像书中写到的阿宝分巧克力给弟妹吃时,我的心里也跟着又欣慰又心疼。
关于缘缘堂,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是一个温馨的家,有爱的人,有爱的故事。如果在我心中要有一个家的描述,缘缘堂就可以是这样一个存在。屋前良田,有操持家务的母亲,玩闹的孩子,一屋的书本,伏案的父亲。吃蟹喝酒篇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生活,那段关于农村的回忆,那段关于夏天纳凉的故事,那时候天空还有蝙蝠和星星的光阴。
其实还是很想去石门湾看看丰子恺故居的,但是就怕自己也像书中《扬州梦》一样,秉着怀古的心去,却只见现代,半点没有古人的踪影,最后败兴而归就不好了。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二):这是他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样子

文字是淡,情感也是淡的,但读来却甚觉悲凉。读大学那会儿,最不喜的就是现代文学里关于文革时期的记忆,多半都是牛鬼蛇神,人人惶惶不可终日,在那个时期,人被推着走,如浮萍般不知明天是怎样。那些记忆也是带着血的,读起来触目惊心。这本书中也有关于文革的记忆,但着实很淡,没有刻意,没有渲染到时的动荡,就是忽然忆起,平平淡淡地说与大家听。这是他的生活,也是那个时代的样子。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三):听丰爷爷讲过去的事情

这段时间习惯在睡前翻阅这本《缘缘堂随笔》,丰子恺的文字平和幽远,如让人置身于悠悠的山谷之中,闭上眼睛感受到耳边鸟儿的呢喃细语,面庞有细软清风的温柔拂过,同时又犹如置身于平静的湖面上,乍起的涟漪滋心灵。带着这份安逸温暖心境,总是能甜甜进入梦乡。在梦中,我与这位丰爷爷相遇了。听他回忆自己儿时的生活,有与父亲一起大饱蟹宴的满足,与友人同去钓鱼的丰收,还有私塾先生的荒诞古怪。接着,丰爷爷收起了笑容,表情有些凝重地讲述了故居缘缘堂在抗日时期的种种幸运与不幸,最终还是沦为抗战的牺牲品,可是在他看来,缘缘堂的牺牲是光荣的,只因它是为中华民族为中华儿女而战!丰爷爷用平静的口吻讲述着那段腥风血雨岁月,却能从他的表情中隐隐感觉到那份悲痛自豪的复杂情感。最爱听的是丰爷爷家小动物的故事了,我被高傲又滑稽的白鹅逗得哈哈大笑,也对机灵活泼的阿咪生出一股怜爱之情,从丰爷爷宠溺的微笑中我领悟到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同感的真谛。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梦,就让我在梦中沉醉吧,我想听更多更多丰爷爷的故事。。。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四):那一抹禅意

  读缘缘堂随笔,最大的触动便是字里行间流动的那一抹禅意。
  最初接触佛经是在大一。喜欢的男生爱好学佛参禅,于是在他的吸引下开始抄诵《金刚经》。来年春天又选修了王雷泉法师的坛经。望道课程论文继续做王维以禅理入诗的题目,《维摩诘经》翻到后来终于有些腻烦。于是一本本经卷就此放下,想来仍是年少轻狂。但佛法中的清净真如般若智慧,却自此在灵魂深处埋下。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而这,也正是我读《渐》时最深刻的体会。不长的一篇小文,丰子恺却反复强调“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渐”的欺骗不仅是文人骚客感慨之逝者如斯时光荏苒,更是佛眼中瞬息流变诸行无常的大千世界。佛说,宇宙万有皆因缘和合而生,故不免有迁流变化。世间一切有为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因而人生本就是一个念念不住的流转过程,如《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世人却不曾看破这一层——其心因执着于看似恒常实则流变的外境,“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恋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如坛经所指“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是故“不得明朗”。
  面对如是“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觉得相追逐而已”的人生,相较“大众”之庸常忙碌,丰子恺则选择以“明达”视之。薄薄的一本散文集中,其数次言及抛却事物在尘世中繁复的联系以求“世界之真相”,即是在幻灭无常的世间寻求“看透”二字。在《秋》中他畅言,“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这绝非对生的轻贱蔑视,而是跳脱红尘破除执着后的大醒悟、直面未来拥抱死亡的大欢喜。“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散文集前后两次引用的诗句深刻表述了其意旨:人生不过俯仰之间,但再短促的俯仰亦显示了真如实相(所谓“宇宙的大生命”),因而如婴孩般剪破尘网单纯专注于每个瞬间,才是丰子恺心之所向。
  如是观之,丰子恺之爱孩童,亦并非仅如冰心之喜爱童心样简单。自然丰子恺无比珍视孩子的纯真,但其更为看重的是孩童能够解脱世俗牵绊的无碍生活方式。软软的不染著于世间尘杂、瞻瞻的不妥协于成人世界之规则——这样不执著于万千诱惑的清澈眼眸,正是禅宗所谓之“明心见性”——而这也是缘何阿难早夭后丰子恺并未悲痛难已却是发觉阿难短暂生命之可贵可敬。
  也正是因了这云淡风清的醒悟与欢喜,丰子恺为画行文才能体味到事物本身的真美,将一切有情无情物形象化、生命化,其文章字句与意境也因此平和幽远,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水面感受乍起的涟漪轻轻漫过身体,细腻不失张力。如同释迦摩尼拈花微笑,丰子恺亦是希冀以这种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世间一切,笑对众生,笑对万事,自然超脱。
  丰子恺曾师从李叔同先生学画,“缘缘堂”三字亦是拜师所赐。因对绘画美术无甚了解,于此师徒联脉我本是不惮言一词的,但若以禅意视之,此本随笔集之冲淡明净,与弘一法师确有相继相承之妙。笔端至此,亦不禁念起法师花甲之年所作之偈语,用来结尾似亦无不可——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五):极端幻想——评《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的作品,我除了这本仅五毫米厚的小册子以外,还从字帖上读过一篇有趣的小文《吃瓜子》。他的画作我倒是无缘瞻仰。
缘缘堂随笔这本小书,那快要溢出来的、几近疯狂的对孩子的爱,恐怕没有几人可以完全认同。孩子越是长大、他越是惋惜,越是调皮捣蛋、他越是看到所谓“美”与“幸”,甚至于,他那夭折的孩子的短暂一生竟被看成是完美的象征。
于是,我便不甚明白他为什么又那么热衷于教育办学了。他不愿他的孩子永远保持这样的姿态吗?还是他必须屈服于某些社会规则,只不过是在找寻一种折中方案呢?
他无疑是充满矛盾的。他是一位内心探索者——虽然并未真正涉足哲学领域——他那篇描写来去的文章就是最好的佐证。试问又有几人会像他一样在意一根被抛弃的小树枝的命运呢?而他对佛教的敬仰,又恰好佐证了这一点。
如果他一生中没有遇到这么多良师益友,以他这样的矛盾,怕是会走上堕落迷茫的道路。而他最终成为了名留青史文化人、善人,留下了这么多作品,真是值得感叹一声幸哉。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六):说说新建的书房和喜爱的书

突发奇想,找了一个木制花筐,吊在阳台的小桌下面,成了一个简易书房,以前总是抱着书来,抱着书走,现在终于可以把在读的书长期置此,更加增添这一处无比的引力,真是爱的不得了,得空为其拍了几张纪念。。
最近收藏了几本书,也真是合宜合意,《京都山居生活》读了多半,更加丰富了对于植物的了解,季羡林先生的《一花一世界》《中流自在心》读完了一本,黄永玉先生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还没有开始细读,但是翻看了里面的画作,对于色彩和题材更是喜爱至深,一直喜欢老先生的画,终于要读一读他的文字,很期待。。还有一本极其重要的书,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我一向不是十分喜欢先生的画风,却对于他的观念和态度极易理解和赞同,读过季羡林先生的《一花一世界》,在读或者读过之时都觉平淡,淡如白水,如同在自家老人面前话话家常。。之后又读了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仅仅三两篇,就感觉很好,《忆儿时》,《私塾生活》,《寄宿舍生活的回忆》。。自己也十分好奇,不知为何内心深感平静,虽有郁结,便也像是国画中的一滴实墨,慢慢晕染开来,浅浅淡淡,氤氤氲氲,大有云开雾散之势。。回头再想季先生的《一花一世界》,有如小酌一杯之余,话些老妇,孩童,小猫,老狗,一场雨,一池鱼之事。。点滴生活,语淡意深,一花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问佛实为观心,参禅实为明心。。不能说意会不可言传,因为我还没有意会,只是觉得过程像萌芽一般,十分美好。。
想起昨夜读过丰子恺先生的一章《怀李叔同先生》,文字中尽显对于先生的敬仰和崇拜,提到人生的三层楼,一层为物质,二层为精神,三层为宗教,李叔同先生是从一到二到三的过程,认真走着每一步,认真做着每一个角色,丰子恺先生自视在第二层,偶尔抬步入第三层观望,尚无能完全置身第三层。。。作为一个普通的小百姓,我也想了一下自己,说来也读过弘一法师的佛学书籍,但是懵懵懂懂,认真读完一本也就略同一二点,已然很是知足。。而丰子恺先生或者季羡林先生的禅味生活观念更易理解,也说明自己所在的位置显然离第三层甚远,想着想着自己都笑了,过着普通的生活,要为经济努力,时而还得为钱财周转,虽然自己物欲极淡,可是还有父母和小娃,要为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喜欢音乐文学美术等象征精神生活的内容,偶尔听听,偶尔画画,偶尔读读,每每就像一块干海面吸饱了水再去忙碌。。尊重宗教信仰,某些佛意可以影响自己,只是完全被动,还不会主动去思考,已经觉得受益匪浅,可见佛学的博大精深,宗教信仰的力量强大。。
就丰子恺先生的观点而言,那么我到底在哪里,大概是白天在一层,闲暇时在二层,睡眠之前瞻望一下三层,如此。。如此也甚好,足以坦然于他人,心安于自己。。呵呵。。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七):读先生读人生


即使我心事重重,内心聒噪,一捧起丰先生的书,看之二三行,便能旁无他物,沁心而悦。
这种悦,算不得喜悦,确是在一种特别的阅读状态中悠然的快乐,我以为,让我这般享悦的,是他那清末时代文人优雅和涵养的词句,而实际是他笔下那质朴至臻的生活。
像坐在一位面目慈和的老人身边,听他娓娓道来,感同身受般体会他怎样爱着他的家人爱着他的朋友爱着他战争中毁坏的缘缘堂,稀疏平常的文字可这般的真切。
散文是一种容易写却难于写好的文体,因为它并非因言语的雅致流畅,善感煽情而美。而在于随叙说而生或浓或淡的情感;时显时隐的情感因叙说的铺陈而至,其难在把控情感的节律和叙说分量的恰到好处,又使两者交融一体。
[次女林先性最爱美,关心衣饰,闲坐时聚齐破碎的棉衣袖来给我看,说道:“爸爸,我的棉袍破的这么样了!我想换一件骆驼绒袍子。可是它在东战场的家里……
她昨夜谁在我对面的床上,梦中笑了醒来。我问她有什么欢喜。她说她梦中回缘缘堂,看见堂中一切如旧,小皮箱里的明星照片一张也不少,欢喜之余,不觉笑了醒来……]
一切如旧,这何尝不是丰先生的愿望。
他是一位极有天赋的抒发者。笔下的一切都那么自然和纯美,像一个孩童般的。
先读过丰先生翻译的源氏物语,他花了五年的时间,日日夜夜,心无他念,不求名利,像一个孩童般的。
我以为,读书本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倘若从中悟到愿想如何生活;了解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更是值得的事情。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八):书评楔子

我说好了要来写一篇书评,这里先来留下一点指爪。
        今天一天喝了三杯咖啡,可一低头仍然觉得可以睡去。随着时日推移,逐渐发现自己,既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憎厌什么,也能够把自己的性格挖得更深一些。
        昨天听了前辈的建议,去找了《作客者言》来看。今天便想到看他的随笔。不厚的一本书,看书速度快的人一小时可以读完。
        过去读《苏菲的世界》、印象最深的是“兔子毛发深处的虱子”。随着人渐渐长大有了见识,人们见到一些事物逐渐不会感到新鲜。逐渐习惯生活。刚开始像毛发顶端的虱子,可以吹到新鲜的外面的风,随着兔子的移动看到不同的种种事物。可是它逐渐地往下活,逐渐的被挡住了视线,并且并不觉得什么也看不见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早已看过。最后成了兔子毛发深处的虱子。(详细的内容请翻书。我不会说得足够贴切详细。)
       丰子恺先生是常人。他当然也会随着长大见到更多食物逐渐习惯生活。但他从人们庸庸碌碌的日常里面抽出不同的一笔颜色。自然、颜面、儿女、闲居,这些词在他这里有不同的解释。但这解释不是像英文词典里一段英文释义一样简单的,而像是一个通道,人走进去到达了这个词意的境地。
        而先生又活得很有趣。以往我自觉是一个有趣的人,与人相处自己玩耍都能得其乐。走在晚灯下的老旧的涂了赭色漆的弧形大桥上,夏初飘满了整条街的天上地下的柳絮,质地朴实温柔的身上的衣料都能是我高兴,遑论书与食物。而借着先生的文字看到了更有趣的一个人他自己的自有的世界。我看着书,我无比想要亲近这个人。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喜欢把家具搬来搬去,直到有很妥帖的位置出现;他将一个人闲居的生活比作西方音乐,晴雨冷暖与人事都真正有了自己在一天中的位置,是乐章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日记本左上角的一行附加物。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机勃露,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有灵气,文章的架构又很得法,像他画画一样,先画远再画近,先轻轻打上轮廓,然后描线,上色,过渡,加深颜色。洋洋洒洒地,他站在春天晴日的一棵发好了芽的树下面,在几声鸟的啁啾之中,中气十足地说话。
        立志要架构内心世界,从书页中寻找答案。不是每一本书都可以掘出一些什么,而看这本书可使我知足半年。关于一些事情的自己要找的答案,一时有了一些。我很快乐的。这一刻不好说尽看这本书的感受,大概同他《颜面》这一章所说的一样,“因为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脸上历历地披露着。”我去拿镜子来。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九):学丰先生做人

(此篇是专为家人所写,是夹杂了自己的一些记忆的长文。)
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丰先生的缘缘堂随笔,还是上学期因为一阵想念中文书本的劲头,和着《朝花夕拾》《城南往事》《呼兰河传》《七十年代》一齐借的。当时只是随机搜些响亮的名字,幸而学校重视东亚研究,找到不少有趣的中文书。在国内的时候,看外国作家的居多,真到了海外读书,却开始欠着中国味道的文字,看着家里一小排破旧的中文书本,心里就喜悦。这本馆藏的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是香港建文书局1962年5月版,纸张早已泛黄甚至发脆,内页已松动几张,翻书时稍不小心就会蹭掉边缘的一点。我有时坐在地毯上看,有时懒懒地趴着阅读,待读毕此书时,地毯上已零星散落了好几块边缘的小碎片。也是因为看这样的旧书,让我突然觉得温暖和亲近,内心好像也离丰子恺先生的那个时代近了一些。好奇去搜了照片看,他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打扮十足江南私塾先生的模样,比他文章要传统得多,也没有他的漫画那么接地气。但相貌让人觉得温和豁达,就和他的随笔很像了。缘缘堂记录了丰先生在抗日战争前到解放战争期间的文章,看书前只知道他是画漫画的,不知道他信佛,不知道他的成长坎坷(因为父母过世得早),不知道他的思维那么灵气有哲理,甚至比现代许多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还更生动活泼些。而且在那样的战争年代,他的文章却是有生活趣味的。
我对丰先生不了解,那个年代的文章看得也很少,这本书我看着也挺随缘,就着读过印象较深的篇幅写一点对他的感想。
一 时间
书里的第一篇文章《渐》中对变化的解读,就让我眼前一亮。开头即是他对渐的赞叹——“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他又解释,“假使人生的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既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通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我对此颇有同感。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因此让个人的生活容易显得局促和匆忙,似乎潜在信仰一种自我的“速成”“飞跃”“焕然一新”。我有时解答友人的难题,头疼不已,比如有人希望迅速忘记失恋的烦恼并还以自我,有人又想短时间内就改掉性格上的毛病,不用再自卑于现在的自己。他们似乎都太执着于“新的自我”,而忽略“渐”变的过程中所带给自己的价值。
丰先生对时间本质的理解是非常有禅意的。《渐》中他提到了时间的渺茫难捉,“时间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 而随后的一篇《新年的快乐》更是让他并不觉得新年快乐,因为他居然在新年之际意识到“新年”是人为划分出的。如丰先生所言,这世上对时间的定义,由人所为,如何为一个学期、为一周、为一日、为一小时,都是由人为截断,否则就是无穷无尽的岁月,无穷无尽的苦闷。这划分的本质,颇有自欺欺人的意味。
时间本没有“旧的一年”和“新的一天”的区别。现代人多给自己一些所谓忙碌后的休息,为了占满工作之余的其他生活;也用时间的划分舍弃了“旧的”,办置了“新的”,比如给自己买了新衣服,换了新工作,交了新女友,看了新电影……在这无穷无尽的对“新”的挑拣中,人渡过了大半生也说不定。然而若是能看透这些“新”迟早会变成“旧”的,片刻的激情总也会流逝厌倦,那自己所谓“丰富人生”的良苦用心又有何用意呢?这样看来,像《寿司之神》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寿司,《编舟记》里没日没夜地列词条编字典,听上去枯燥和单一,却似乎与那些无穷无尽的“新体验”没有了本质的区别。反而是前者更容易陷入追逐时间的紧张感中。而对于寿司师傅和字典编辑而言,无论今天得到怎样的成就,明天也还是如昨日一样的一个开始。因为事实上做任何事,“都是一样可以让生活有收获的”。
二 历史和回忆
丰先生说,“我看见世间的大人都在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是欣赏者。”丰先生在讲自己的事情时,总能有真实而活泼的眼光,这“保住天真”“独具慧眼”恐怕也是在说自己。他写他痛恨的事也好,觉得可爱的事也罢,都是真真切切流露于文字的,因此凡事都颇有“趣味”;而我更叹服的是,他总能在回忆悲伤的过去中毫不掩饰其快乐的部分,对于一个民族也毫不吝啬地描写其可恨处和可敬处。书里我最喜爱的几篇文章,大多有此特色:《忆儿时》是一边回忆故人,一边写自己又快意又悔恨的杀生取乐的童年往事;《学画回忆》是讲他“崎岖”的、“可耻”的学画经历;《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两篇讲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对日本人的观察;《辞缘缘堂》、《蜀道奇遇记》和《“艺术的逃难”》都是讲抗日战争爆发后自己颠沛流离(读起来有声有色)的逃难经历。
书里文章的顺序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读者能清楚感觉到战前和战时丰先生文章的区别。文章的类型也分三种,一种是讲他对事物的感受,大概因为现实信佛,颇有禅意,或只是他观察如宴会和嗑瓜子这般的小事,但件件都生动快活,对于他看不惯的事情,他也直言不讳地批判。一种是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追忆,如自己学画的回忆、在日本的回忆、对老师的回忆,都颇有人间百相之感。第三种就是他对战时的回忆,颇像是一篇篇动人的口述历史。读者通过阅读,是能身临其境地联想当时的。
我最喜欢的是他追忆历史。因为我以前住在上海,也去过浙江、重庆这些他逃难的地方,也更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我最喜爱的是《辞缘缘堂》。缘缘堂是丰先生在故乡石门湾(看文章是杭州和嘉兴中间一个水乡)的居所,前面花了众多笔墨描写缘缘堂的历史,因而后面写到因战时要搬迁,也颇感到他所言的“移兰之难”。他描述本地人在一起开会讨论逃难之事,写得有声有色。“古圣人弃天下如弃敝屣,我们真惭愧,一时大家舍不得抛弃这些赘累之物”,于是好多人的意见都是自我安慰仗不会打到这小地方来的——炸弹太贵,地方太小,全年香火,怎会受灾?(最终“可恶的日本人”还是来飞机了,还专门选择这种“不设防城市来炸”。)后来丰先生流亡各地,才知道所有地方的人都是这般自我安慰的。文章里提到很多战时故事也是很骇人的:
“有一人是从上海南站搭火车逃回来的。他说:火车顶上坐满了人,还没有开。忽听得飞机声,火车突然飞奔。顶上的人纷纷坠下,有的坠在轨道旁,手脚被轮子碾断,惊呼嚎啕之声淹没了火车的开动声!又有一人怕乘火车,是由龙华走水道逃回来的。他说上海南市变成火海。无数难民无家可归,聚立在民国路法租界的紧闭的铁栅栏门边,日夜站着。落雨还是小事,没有吃真残惨!法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铁栅栏抛过去,无数饿人乱抢。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们管自挣得去吃!我们一个本家从嘉兴逃回来,他说有一次轰炸,他躲在东门的铁路桥下。看见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婴孩,躲在墙角边喂奶。忽然车站附近落下一个炸弹。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在削去头的一瞬间中,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儿危坐着,并不倒下;婴孩也依旧吃奶。”
但即使是逃难的故事,他也有讲得颇有趣味的地方。比如他的《防空洞中所闻》,“我在同洞的人中注意到了一个瘦长的中年人。他的脸色特别忧愁,他的态度特别严肃。入洞他总是最早,出洞他总是最迟。在洞中,有一次他忽然站起来摇手,制止别人谈话:‘静些静些!外面好像有飞机的声音呢!’其实是旁边一个胖子躺在石上打鼾的声音。有一次,他旁边的一个国文教师,手里捧着一册唐诗,用鼻音扯起了调子哼诗。他愁眉不展了好久,终于向他开口:‘啊呀,你不要这样念诗呀!这声音很像飞机呢!’”
每每读丰先生的文章,我总是惊讶他为何对谁都能以一种单纯和同情的角度来描写,似乎他有能理解万物的敏感。这个防空洞里的人,似是逃难时最令人紧张也让周围人不快的人,丰先生却对这人起了怜悯和好奇,料想此人一定是有着“恐怖的经历”,便听他诉说起自己悲惨的遭遇来。之后先生逃难时,概也因着这样善良的品性,从而得到好人的搭救,最终实现“艺术的逃难”。以前看讲二战受害犹太人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对文中“应该团结在一起的弱者却互相斗争”的故事印象很深。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人的很多良知、同情和助人的态度都化为了自私和对周围的警惕。因而那极少数“幸运”的犹太人幸存者,却大多“羞耻地”过完了后半生。我不知道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到文革,有多少人把那“羞耻感”深深埋在心底,但我明白,丰先生绝对不是那一群人中的一个。
丰先生文笔中的单纯和豁达总让我想起自己过世多年的爷爷。爷爷也是经历了中国一系列浩劫的人,他从抗日到文革,都像丰先生一样吃了苦,性格却也是豁达爽朗、活泼自在。大概是这样的缘故,他给我的儿时回忆中没有一丝让我觉得不愉快的。幼时同奶奶的记忆多是打牌和看越剧,同爷爷则是听他讲故事和唱歌。他讲战争年代的往事,现在记得的,只有他当年做地下党员时给GC党送信这一“悬疑故事”,他过关被GM党检查时,把信塞在鞋垫的缝隙(不保证我记忆全数正确),因而逃过搜查。他会在卡拉OK唱完整段“茶馆”,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给我唱“青春小鸟”和“古怪歌”。他唱青春小鸟时,总是欢快地打着节拍,我因此到现在也一丁点儿也不觉得“青春小鸟再也不回来”是什么令人悲伤之事;他唱“古怪歌”(现在年轻人大概少有知道这首解放战争时知识分子批判GM党的古怪歌曲)时,因那歌词对小时的我而言太吊诡,我一直作恐怖故事听的,越怕又越想听。我已经忘记爷爷如何有滋有味地解释“板凳爬上墙”、“老虎闯进了门要去保护小绵羊”、“只许狗咬人不许人用嘴来说话”的,可那离奇又欢快的感觉却在我脑中寄存了下来。小学二年级暑假,我看了一本讲校园文学社的小说,于是声称自己要在家办文学社,爷爷欣然做了社长,鼓励我写了一篇后来让我进入鲁迅文学班的小文章——“吃生姜”。这小事到现在还为家人津津乐道,是描述我奶奶烧了碗红烧肉,爷爷贪吃,我“欣然协助”,却故意戏弄,让他吃了生姜的故事。现在想来,那故事颇有丰子恺漫画的味道。
爷爷只陪我走到初中,往后的岁月,我对过去和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却没法让他来解答,只由得自己肆意于脑中揣摩了。长大后我从一些“小道”途径(多是《霸王别姬》《傅雷家书》这样的文艺作品)知道了文革和三年自然灾害,也因此从追问父母,了解到自己的爷爷和外公也是被“批斗”的阶级的。爷爷吃的苦并没有丰先生那么惨烈,只是在食堂吃饭,爷爷总是最后一个,饭后还要打扫卫生(或也像丰先生,好多外面吃的苦,不向家人诉说吧)。但爷爷过世前,我只知道他似乎是家里最拥护D、最期盼奥运会的人。为何会有这样思想上的反差?现在也没人能给我解答了。一部分概也因为中国人不喜讲过去那些“不光彩”的事的,现在即便平反,潜意识也把曲磨成直了。只有看看丰先生这样的记录,才能依稀触及父辈祖辈的岁月。难怪谷崎润一郎在评论此书时,说看中国的历史,散文随笔反而能见出真实的。至少丰先生的书算是达到这个作用了。
三 做一个认真的人
我特别喜欢看丰先生写人。他写人写得妙趣横生,但又充满人性,令人感动。我看罢总是回味做人之特殊,反思自己的处世之道。每每我在朋友圈等圈上看到一些千篇一律对人的标准评价,我总要再看看丰先生的文章给自己涮涮脑子的。
丰先生爱写认真执着的人,比如他写自己认识的一起学音乐的日本医科学生,一边也批评了很多中国年轻人的虚伪一面:“说到‘决心’二字,他的态度十分认真,把头点一点,表示他是一个有志者。我觉得这是日本青年所特有的毅力和真率的表示,在中国是见不到。中国青年因怕倒霉,说话就调皮。即使想到德国去,事前一定说不,或者偏说‘不去’。即使抱了研究音乐的决心,也不肯向人宣布,或者反说‘我一定学不好的’。他们以为说‘不去’而‘去’了,说‘一定学不好’而‘果然学好了’,是‘有面子’的,是‘光荣的’、‘巧’的。这原是出于自爱之心的,不能说它是恶德;但弄巧成拙,‘虚伪’、‘懦切’往往也从这里产生。与其如此,倒不如这位日本医科学生的天真可爱了。”这个医科学生本一点学音乐的慧根也无,丰先生对他一点不看好,但通过勤能补拙,最终把提琴也拉得纯熟了。
他写另一位古怪的教音乐的日本先生,也十分有趣。这位日本人是个只爱音乐,却完全不会照顾自己的“宅男”,他着好多笔墨写他不修边幅的外表,“手指尖上的皮厚得可怕,好似粘着十张螺钿”,又“几乎不能相信教课时那种美丽的音乐,是这个身体所作出来的…他的身体好比一架巧妙的音乐演奏的机器,表面虽因年代长久而污旧,里面的发条、齿轮、螺旋等机件都很齐全,坚强而灵便,是世间上无论何种真的机器所不及的。”
他写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那篇我最喜爱。通篇都是在讲李叔同如何认真。前面还颇好笑,说有个同学上课放屁,李先生下课后先一鞠躬,然后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说道:“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再鞠躬叫学生出去,同学都先忍着笑,后跑到很远的地方大笑起来。又说先生因为认真,做什么就像什么,之前是翩翩公子,因而就彻底做个真正的翩翩公子;到往后成为先生需着布衣,又具一种朴素之美,是真正的艺术家。丰先生又写:“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丰先生笔下这些认真的人,不管何时都是少见又可贵,却似乎不真正为人颂扬,因为他们的“认真”,和功利和成就是没什么关系的。
我想弘一法师的认真可能与其信佛有关,而这样的性格,丰先生其实也同样具有的。丰先生在《大账簿》里写到小时的自己,只是折去树枝当手杖一用,后来抛弃田间之时,“总要对它回顾好几次”,因为不知这树枝几时再见,其后事也永远不可知了。他之后凡是去饭馆,乘火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周遭人多么可厌,临走时也还是会感慨:“我有否再和这人同座的一日?恐怕是对他永诀了!”因着先生对身边的东西能有这般“珍重”的感悟,才永远能从生活中发现热情和趣味吧。
丰子恺先生说,这个社会“没有像孩子世界中所见的不屈不饶的大丈夫气,却充满了顺从、屈服、消沉、悲哀和诈伪、险恶、卑怯的状态”。有这样的观察后,他也坚决保留了身上的孩子气。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最大特色是“实际”。这一点我是出了国后才知道的。说得恐怕并没有错,然丰先生一定是这其中的另类,因而才能画出、写出这么精彩的作品来。我心里同丰先生颇有共鸣,待回沪后,一定要去他旧居看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