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10篇

2017-11-26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10篇

  《悬崖山庄奇案》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一):悬崖山庄奇遇记

  由于大段的人物对话,字数极少的自然段,不多的出场人物和极易缕清的人物关系,这本书我读得飞快。虽耗时不多,但此书结尾带来的震撼却不小,甚至某种程度上,它的布局和情节让我想起了之前读过的阿婆的其他两部作品,《罗杰疑案》和《ABC谋杀案》——最不可能嫌疑人、借“刀”杀人的诡计!读至一半隐约猜出了凶手,但这并不妨碍我给这部也许称不上阿婆代表作的早期作品打出四星,在我心里它丝毫不输《罗杰》!其实,看到目录再结合情节,“第十一个”人在我脑中已隐约成型,但彼时我和波洛一样,想不出她的动机,动机!一切罪恶发端的根源。因此在最后,当那个简单的,一旦知晓整个案情便一目了然的“小伎俩”被揭穿时,我感慨人性的奇诡,正如这座岬尖上的山庄,看似巍峨、高不可攀,实则古旧不堪,摇摇欲坠稍有不慎便会堕入深渊。而阿婆也的确一次又一次的向读者证实,博大而微妙的人性在残酷细小的现实细节中是多么不堪一击,揣着性恶论思考,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消极的种子,被各种自身性格所不堪忍受的际遇似鸩酒般日夜浇灌,萌芽累积,当“最后一根稻草”出现时,心中的底线在波洛所提及的“诱惑嫉妒、惧怕”等面前早已不堪一击。
  无中生有的力量很可怕,然而不自觉地推动事态进展的力量则更为可怕。或许这本书中波洛,黑斯廷斯以及所有人的经历,自始至终都可用“奇”字概括。
  开场年轻漂亮,友善可亲的悬崖山庄女主人尼克,生命无端连连受到威胁,是为奇;
  尼克受“神灵庇佑”,三番五次险中逃生,是为奇;
  尼克与波洛的相遇,波洛为帮助她脱险进入悬崖山庄,破案过程却屡屡受阻是为奇;
  数量不多却个性鲜明、各揣秘密的人物,结尾百折千回,柳暗花明,让人嗟吁不已的真相,是为奇;
  ......
  一出在悬崖山庄上演的奇特闹剧。
  玛格黛勒巴克利,相同的名字,截然不同的人心;残忍有时显于表层,与生俱来,如同艾伦太太的孩子,有时则深埋于底,得于性格缺陷而致的现实的摧残,在利益面前残忍地爆发,如尼克巴克利;反之,善良纯洁的天性有时外显于表,不自觉间散发迷人的芬芳,然而殊不知苍蝇同蜜蜂一样,也会被这异香吸引,引来祸患,如玛吉巴克利;而也有人不显不露,淡然面对生活的凄风苦雨,坚守自己的良知,如赖斯太太。200多页的小说,囊括了生活中几类不同却典型的性格范本,让读者真实而生动地感受到他们在悬崖山庄上演的爱恨痴贪。
  说到底,这场荒诞不经的闹剧还是源于尼克小姐的作茧自缚,“她的不幸,在于她有吸引人的能力,却无法保持爱情”——希望一次次落空,恶念也随之增加,终于使尼克无所畏惧,于是她导演了这场看似“天衣无缝”闹剧,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获得快感,却未曾料到,自己会在闹剧谢幕时死去。是命运惩罚,还是生活的玩笑?波洛给出了最精准的答案:“是你计划在悬崖山庄演出闹剧。是的。但你真的不应该把赫尔克里波洛也拉进来。小姐,这就是你的失策......你犯下了大错。”
  总之,悬崖山庄奇案,对波洛,对读者,都是一场不错的奇遇。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二):虚构

这是唯一猜出选手计谋的案子,很高兴,而高兴之余又夹杂着一丝心酸。
    我不是波洛,侦破案子靠着蛛丝马迹细枝末节,而是那一点点的幻想和直觉。
     是从哪里开始觉得不对劲的呢?大概是在故事进行到中段的时候,波洛发现女主角的那一堆信。表面上,信上的称呼是爱侣之间的亲密称呼,仿佛并无大碍。可是,过于亲密,就变得过于惹眼。如同一根鱼刺,深深地扎入别人眼里,也扎入觊觎他人幸福的女主眼里。
     有点像《柳条公园》,最开始遇见飞行员的人是女主,可是阴差阳错,竟成为他人的佳偶。对于女主来说,那是横刀夺爱,是鸠占鹊巢,是横生的枝节。早起的鸟儿沦落为第三者,就是那样,爱情从来不分先来后到。
     于是,籍由男主之死,她便开始她的计谋。虚构这一切,夺占别人的身份,更夺占别人的爱。
    顺应了我的想法。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三):强大的误导

      看过评论之后发现很多人已经猜出结局了,没错,我也猜出结局了,不过所谓的猜出的结局和我自己的推理却大相径庭
     我想来说说我的推理吧 克里斯蒂这本如果用排除法的话,反而没办法猜中凶手
    书中陈列的几个可疑的凶手,诸如赖斯太太 拉扎勒斯 亦或是 克罗夫特如果真的犯罪的话显得太愚笨,我自己是用排除法推理出克罗夫特的,但是我却完全不相信自己
   我是这样的思维,波落出示尼克已死的假消息的时候,遗嘱突然出现了,很明显,是有人发到邮局了 ,但是尼克在医院不可能做到这件事,然后刚刚好克罗夫特家有个寄件箱,我自然就认为发遗嘱的人一般来说就是凶手,所以就推出了克罗夫特,单单凭这点我就排除了尼克,但是却对这个结论很难相信
   最后猜出的结局反而完全正确,我把尼克方面的结果完完全全想出来了,她的犯案过程,但是第十人的出现却没预料到,还有克罗夫特纯属就是为了误导读者而存在的。
     还是打四星吧 毕竟有狠强大的误导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四):悬崖山庄奇案

1932
● 尼克:玛格黛勒,悬崖山庄唯一继承人。
   女仆:埃伦,丈夫是园丁。
   堂妹:玛吉,缩写。
   表哥:查尔斯,律师。
● 中校:乔治查林杰,海军军官,40,喜欢尼克。
   朋友:弗莱迪赖斯,渣丈夫失踪,还没离婚
   朋友:吉姆拉扎勒斯,富二代,赖斯男友
1.波洛:8月周六12点半。凶手意图在花园杀人,毛瑟手枪,动机一定不明显。三人在露台上时,中校来找了尼克。赖斯告诉黑斯廷斯说尼克喜欢撒谎。
2.第一次谋杀:床头上面挂着一幅很笨重的画,有一天夜里它突然掉了下来。
3.第二次谋杀:在海边,悬崖上的大石头忽然松动,滚了下来,差点砸到。
4.第三次谋杀:刹车坏了,汽车差点冲向山下的政府大楼,撞个粉碎。
5.波洛:假如小姐被枪打中倒在花园里,也许几个小时内都不会被人发现,那里很少有人经过。而她旁边恰好有一把她自己的手枪,便可伪装成自杀。
6.尼克:自己就有一把毛瑟手枪,不见了。房子抵押出去了,交过两次遗产税,没什么钱。祖父只留下了房子和这块地,哥哥三年前死于车祸。有一个律师表哥,帮她把门房租给了一家澳大利亚人,租了有六个月了,很热心。自己通常住在伦敦,房子给埃伦一家住。下周一打算搞个聚会。关注报纸上的潮汐信息。六个月前立过遗嘱,房子土地留给表哥,其余财产给赖斯。吉姆想买祖父画像,尼克不想卖。也不想卖掉山庄。尼克有交通违章的历史。
7.通往山庄的路:经过门房的正门,供商贩进出的边门,悬崖边的门-可通往酒店,还可以穿过篱笆的缺口钻进花园。园丁一般在房子另一头的菜园,有人到悬崖来推石头,很可能不会被人发现。
8.赖斯是周三来的,和朋友在塔维斯托克附近住了两夜,昨天才来酒店的。吉姆一直在附近游荡。中校在德文波特,周末有空就开车过来。
9.波洛:摊开的报纸有人看过,关注到了波洛入住酒店。修车厂证明车子被人动过手脚。
10.周天,波洛和黑斯廷斯在山庄遇见克罗夫特先生。妻子因铁路事故受了重伤只能卧床,护士伊迪丝每天上午来照顾,没请佣人。克太太认为查尔斯爱上了尼克。
11.周天晚上,中校赶回普利茅斯了。
12.尼克认识做环球飞行的迈克尔·斯顿,去年见过。
13.周一,有聚会,晚9:30有烟火表演,完事后有个舞会。波洛去见了查尔斯,认为表妹对祖屋迷恋,夸大其词。周六12点半查尔斯不在办公室。
14.周一晚宴,尼克穿着黑色长裙,不喜欢黑色从不穿。9点尼克独自出去打电话,9:20尼克回来,客人们也来了。
15.看烟火时,尼克和表妹都回房拿衣服了。结果表妹被枪打死了,穿着尼克的红色披肩,凶手连开三枪。玛吉说找不到自己的外套了,就拿了尼克的披肩。波洛决定安排尼克去疗养院,只有波洛和医生有权利探望尼克。
16.黑斯廷斯去打电话时撞见了女仆,对方似乎很激动
17.案发后二十分钟中校才赶到,以为是尼克死了,好奇波洛要安排尼克到哪去,知道是疗养院。
18.凶手范围:女仆一家,克先生一家,赖斯,拉扎勒斯,中校,律师,局外人。
19.波洛:赖斯有充分的作案机会。是她要求尼克进屋去拿披肩。试图造成尼克总是说谎的印象,她对以前发生“意外”的说法不可信。意外发生时她不在塔维斯托克,她当时在哪里?
20.波洛:三个问题。为什么最近尼克小姐睡眠不好?为什么她买了件黑色的晚礼服?为什么那天晚上她说‘我现在不想活了’?
21.报纸:迈克尔·斯顿之死已被证实。
22.赖斯:上星期一和拉扎勒斯就开车到这了。不想引起别人的闲话,于是就住在一个叫谢拉科姆的小地方。半年前认识的拉扎勒斯。暗示波洛接受‘拉扎勒斯很有钱所以才喜欢上’这个印象。
23.尼克:和迈克尔·斯顿订婚了,对谁都没讲,只告诉了中校。借口打电话其实是去听收音机。遗嘱放在山庄。
24.波洛:迈克尔·斯顿的叔叔是个百万富翁,一周前去世了。迈克尔失踪的报道是从上星期二开始的……而在星期三,谋害尼克小姐的事情就开始了。
25.波洛:女仆那天晚上为什么没有出去看焰火?且认为在客厅或书房里有一个秘密的壁龛,但她想不起来在哪了。
26.信件显示赖斯有毒瘾-可卡因,拉扎勒斯也可能有。
27.尼克:克先生建议她立的遗嘱,女仆一家做的见证人。想起了遗嘱在表哥那里。是克先生帮她寄的。
28.律师:没有收到过尼克交给他的遗嘱。
29.斯顿的律师:遗产税会非常重。
30.警方:在事发地找到敲诈钱的纸条。某个人因为某种不愉快的事而急需一笔钱。拉扎勒斯父子公司信誉良好,业务经营也诚实可靠,但他们很快就要陷入财务困境了。
31.尼克在疗养院因偷吃了巧克力而可卡因中毒,巧克力写的波洛送的。应该是拉扎勒斯送来的,送来后包裹有二十分钟是凶手可接触到的。同时,邮局也寄来了一份巧克力。不清楚那个是有毒的。
32.拉扎勒斯:是赖斯要他买来送给尼克的。
33.赖斯:“尼克”打电话让她送的巧克力。
34.信的日期,手术。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五):迷途知返

侦探小说不能看多,看得多了所有套路都谙熟于心,很容易猜出结局,所以上面这些轻松猜到结局的书友们看后半截的时候不知是怀着什么心态。很自觉的,我没有提早发现凶手是谁,这也是阿加莎奶奶的一个套路,她一定会把你带跑偏,拎着你的头往墙上撞,还对着你喊:走啊走啊。然而一般人都不会发现这是一堵墙,还是往上撞,头破血流了也不止住,甚至还会以为这是鬼打墙,慢慢设想出更加不靠谱的可能,这样阿婆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拍着脑袋骂自己没用,突然发现阿婆站在来时的路口对你大喊:傻蛋,往那边走,不是那边。你惊呼:天啊,我这是在干什么,我一定是猪脑子。骂完自己再跟着阿婆走向另一条路,不由得心里暗暗佩服阿婆:还是阿婆精明!殊不知,阿婆的精明不在于她的见多识广,更多的在于她会引导读者的思路,上车之后发生什么她可不管了,再加上一点细腻的洞察力,简直完美,阿加莎就是这么高明!
      侦探小说看的不多,所以惊艳感还是有的,但是发展下去我也很容易变成老辣读者,是不是以后就不容易提起快感了?我看阿加莎的小说算是这本总共4本,这一本的走势就和《破镜谋杀案》遥相呼应,马普尔小姐和波洛老头儿都遇到了这种案子——凶手是“受害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后我遇到类似走向的故事就很可能猜回来了,我也敢猜了,是阿婆把我从一个“男孩”变成了“男人”,老于世故,当然,这种世故也是有局限的世故。
      之前的三本看的是马普尔小姐系列,对她的细腻和特立独行很有好感,这回的波洛就不那么让我容易接受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他的自以为是、自视甚高······总之太过自我,这当然是优秀人更可能具备的属性,但是这让所谓优秀人身边的人很不舒服,读者也一样感到不满。可是阿婆抛给我们这个人,也是为了给侦探小说增加一点丰富色彩,波洛系列好几本,一定要在不满之余好好崇敬他一把。
      绝大多数书在阅读之后会产生疑问,尤其是看到结局没有解决自己的疑问之后会更加疑惑,尤其是这种侦探小说,本身就是有众多的疑问组成的,当然有时候有的疑问是由于读者的阅读囫囵和悟性太低造成的。我存在的疑问是迈克尔的叔叔到底是怎么死的?(可能是我阴谋论了),按照前面的叙述迈克尔叔叔的死发生突然,为什么没有一点故事在里面呢?最后拉扎勒斯买那幅画也让我久久想不明白,看别人评论才反应过来的,这就怪我往偏僻的地方想太多了,其实就是简单的商人心机。
      尼克是个很会伪装自己的人,她一直盼望在自己的山庄表演一出戏,很讽刺,她一直在演戏,表面大大咧咧不修边幅当然很可能是波洛看的,不过她敢在波洛面前使手段着实胆子大。最后揪出真相顺带着揭穿了克罗夫特夫妇的真面目、拉扎勒斯的买画意图、赖斯夫人的丈夫,所以很精彩。女人之间的斗争总是很让男人摸不着头脑,表面的和平可能酝酿着很大的阴谋,尼克和赖斯夫人关系那么好,尼克却一心嫁祸她,不过赖斯夫人给读者的感觉确实很不善,因此误导了读者。赖斯夫人和马吉在尼克看来可能比自己差得多,可是都得到了自己没有得不到的爱,尼克总是在最初给人良好印象,再往后就留住对方,这可能是她的内涵欠缺和性格缺陷造成的,其实自始至终,真实的尼克都没有展示给我们,因为她始终在伪装,把自己伪装成大大咧咧的、受人猎捕的。
      看侦探小说,一定要像侦探一样,不要往一个方向想,因为侦探小说毕竟是偏向于戏剧性的,它是要创造精彩的,所以想不通了就换个思路,迷途知返。

  《悬崖山庄奇案》读后感(六):[每周读书 七十八] 波罗神探 (阿加莎《悬崖山庄奇案》、《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

欢迎关注每周读书微信号:MapleJustin
还在念书时曾在学校的书店里多次见过《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封皮,却一直记不住作者的名字。这周末因缘际会,竟一口气读了她三部小说,心中颇感敬佩。
提到英国的侦探小说就不得不提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比作家有名的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便是与他齐名的侦探小说家,笔下也有波罗侦探与马普尔小姐这样的系列人物。兴许与她创作的时间在 1920——1976 这段时间有关,枫影对这位“侦探小说女王”并不十分熟悉,然而读完《悬崖山庄奇案》,已被其精妙的情节构思所吸引。阿加莎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创作生涯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部作品出版,留下的小说作品也有百余部之多。于是枫影又读了同属“波罗侦探系列“”的代表作:《罗杰疑案》与《东方快车谋杀案》。
这三部作品都不算薄,读起来却奇快。阿加莎几乎没用一点高级修饰,人物对话也几乎不描述动作与表情,写作手法更是几乎都一个套路:开场人物——案件发生——推理过程——揭开谜底,但是由于情节设计极为巧妙,小说的结局总能有惊人的反转。至于翻译质量,得益于阿加莎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新星出版社出版的这几部作品可读性都极佳,我相信还没读到的其他作品也是一样的。
如果说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如新世纪福音战士,带有深刻的人性挖掘和阴暗的社会背景,那么阿加莎的作品就是哆啦A梦,有着巧妙的情节编排和明快的抒写笔调。推理小说是强调情节设计的文体,然而东野圭吾的小说却寄予了超出推理本身的深层寓意,比如《白夜行》,是社会的阴暗导致了主角人格扭曲,行事邪恶,唯有心中的爱才是真诚,又比如《嫌疑犯x的献身》,除了推理情节上石神与伽利略的精彩角力之外,更充满了法律与公正的冲突,罪恶与现实的无奈,到头来谁才是真正的残忍,让故事本身超出了侦探小说的属性。
反观阿加莎的作品,她并没有给笔下的故事注入太多沉重的现实,波罗只是个自命不凡矮个子名侦探,他拥有的武器就是他冷静的推理能力,他的凶手都是乖乖呆在那里等着他非凡的推理结束后揭露出来的,没有凶险的抗争也没有血腥的一面(真要有的话波罗应该牺牲很多次了),只靠她精妙的情节设计,让读者拍手叫好。
我想这种语言平易近人,情节扑朔迷离的特色正是其畅销的原因。她喜欢在作品中铺陈所有已知的证据,侦探迷们大可自行推理还原事实真相,再往后读加以验证,而懒人如我则可直接跃进到结局,看大侦探召集所有人宣布推理结果,感受反转结局的魅力。东野的作品由于其附加属性往往较为沉重,有些作品如《嫌疑犯x的献身》可以再看一遍感受内心的震动。而阿加莎的作品则更像如茶余饭后的闲适读物,长途旅行备上一本最好打发时间,一旦解开谜底就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15.05.31/夜
于自居
原文链接:[每周读书 七十八] 波罗神探 (阿加莎《悬崖山庄奇案》、《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