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的读后感10篇

2017-11-30 21: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的读后感10篇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是一本由[加] 张晓凌 / 詹姆斯·季南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7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一):在光影流年与光怪陆离中依然坚守初心

在光影流年与光怪陆离中依然坚守初心

读《美国独立电影制作》

文/方木鱼

资金在电影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看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你会有一众错觉,以为钱就是纸。但,读一读《美国独立电影制作》,你会怀疑那句古语的正确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麦基在故事中说:“即使是适中的好莱坞预算也高达数千万美元,而且每一部影片都必须找到足够大的观众群以收回其成本,并赚取比同样数字的保险的投资所得更大的利。投资商如果把数千万美元投入房地产业,投完之后至少还能看到一栋楼房,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只在几个电影节放映,然后被塞进冷藏室被人遗忘的影片,他干吗要冒险拍摄呢。如果一个好莱坞制片厂愿意跟你一起共闯这个激流险滩,那么你就必须写出一部至少有可能回收其巨大风险资金的影片。换言之,一部倾向于大情节的影片。”

独立电影作为一种不同于好莱坞主流电影的艺术形式,有着它特有的气质,而它的艰难之处便在于其不通过大型商业机构进行直接融资,影片所需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制片人、导演等主创的筹资,而这恰恰也成了其难能可贵之处。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正是有了这份“独立”,才让这个类型得以独立。所以,当我们得知,2015年,毕赣凭借他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部长片《路边野餐》一炮而红,荣获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和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时,我们更多的是欣慰。少有人知的是,这部影片花费了毕赣苦苦周转来的20万“巨款”。

世界电影,美国电影,中国电影不缺钱,缺的是好的故事,好的内容,好的主题。在中国影视业进入疯狂烧钱与圈钱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美国独立电影制作”在光影流年与光怪陆离中依然坚守初心的勇气。恰如周铁东在名家推荐中所说:“沸汤的浮沫被撇去之后,水落石出的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内容饥渴’的时代。谁持有优质内容,谁将会有更大的话语权,行业博弈实力的钟摆便会摆向谁。鉴于此,本书的出版便恰逢其时,正应其盛。”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回顾了1950—1990来的独立电影制作历史以及其中影响深远的米拉麦克斯公司的历程。而本书的核心内容则在于回顾了1990年以后的150余部美国独立电影作品。通读或者浏览这些作品,你会有一个两边倒质变的过程。哪怕我们将来不从事独立电影制作,至少,我们会让我们的工业化影片里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深刻的主题内涵。而这,也许就是作者不吝笔墨摘取这150余部美国独立电影作品的初衷吧。

除了炫技,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自己尚未完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积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太浅薄,那么读一读《美国独立电影制作》,你会发现一个广阔博大而内涵深刻的世界。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二):要让独立电影成为刺激电影工业发展的研发部

对于如何理解独立电影,书中有多处形象的比喻。著名导演王小帅在序言中写到独立电影好比大工业电影的预备队或培训学校,周铁东老师也将好莱坞主流电影和独立电影比作大百货商场和小时装专卖店。本书的作者——张晓凌和詹姆斯·季南夫妇进一步点出,“国际出口的好莱坞模式“有赖于另一个常被外界忽视的更大整体所提供的新创意和新人才,独立电影就是一个成功企业的研发部,消费者或许只看到那些闪光的畅销产品,但如果没有研发部门的“闭门造车”经历的实验和失败,这些新产品恐怕也不会面世。 至此,相信我们对于独立电影存在的意义就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的确,太多的观众只看到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繁荣与全球霸屏,但对它背后的实验基地却欠缺了解和关注。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观众的体量越来越大,需求也趋向多元,如何满足观影群体的文化需要,如何填补庞大又饥渴的银幕,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问题。历史悠久体系健全的美国电影是一个可以借鉴参考的优良范本,本书与去年出版的《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以及《好莱坞怎样谈生意》,均以科学实用的严谨姿态希冀为中国电影人及相关决策者提供一种启示,以此来推动整个电影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与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致力于提升公众鉴赏水平的欧洲艺术电影不同,美国独立电影介于好莱坞商业电影与欧洲艺术电影之间,依然是具有着较强商业属性的产品。独立电影的制作者们经常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冒险姿态试图在硕大的美国电影版图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正是这种精神促进了美国电影艺术的不断更新。本书中多次强调的一点也在于,就算是我们在谈论独立电影,那也是造价昂贵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断然不能用一个群人的辛苦劳动和投资者的金钱来完全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欲,要想能够在独立电影中存活,你必须积累起自己良好的财政业绩,这或许是一种矛盾,但却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尺度平衡,是对独立电影人的巨大考验。 结构上,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从独立电影制作的环境背景因素、7大类型150余部代表性作品、美国式价值观与创作力三方面为读者描绘一幅颇为具体的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画卷。因为聚焦的是美国独立电影,所以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立足于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切入角度让我颇为开阔眼界,比如关于色情与电影、电视剧与独立电影、移民题材、土著人电影、美国式六种救赎途径(宗教/社会向上流动/自由解放/自救/治疗/福音)等等,正对应了独立电影不是关于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今日的充满凌乱复杂性的社会矛盾这一本质内核。此外,书中还对独立电影业的巨头米拉麦克斯公司进行了专门章节的介绍梳理,也论及了很多影迷们每每谈及的著名导演,如独立电影先驱约翰·卡萨维茨、罗杰·科尔曼、西德尼·吕美特、罗伯特·奥尔特曼、伍迪·艾伦、大卫·林奇、科恩兄弟、吉姆·贾木许等,因此本书既包含了一种对独立电影的全面透析,也是一种对电影艺术本身的赏析评论。 书中没有拗口的电影理论与完全生僻的片例,在偏重理论阐述时也多集中于对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叙事模式进行分析,所以就算在普通读者看来也不会存在很大的接受距离。书中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影片实例,需要我们慢慢消化,如作者所言,那些重要的信息只能来自读者对电影的直接观赏,如果仅阅读书本而不看片,就如只读旅游指南而不去那个城市,所以,这本书真的很厚,读来也很耗时间,但还请读者们再耐心一点,一边读书一边再温习一下那些典型片例,不论你还是一名有志于从事独立电影的创作者,还是一名普通的电影爱好者,相信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借用本书最后一章节里的一段话共勉: “从第一天起你就要假装自己是电影导演或制片人,通过在艰苦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最终成为最初假装的人。第一部电影是好是坏不重要,关键是你要发现自己是否喜欢电影创作的过程。边干边学,成功往往是在许多次失败和虚惊后意外地出现在你面前”。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三):自由产生的魅力

仅仅看这个书名,再看其个头,可能会比较吓人。16开本,七百多页,一眼瞅上去跟律所的案典又或程序员的编程手册似的。扔出去砸到谁,应该都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不过本书的阅读体验却相对较轻松,虽然其所讲述的电影常识多少需要一定的门槛,但读起来不会有距离感,作者的野心其实不想完全拘泥在电影上,总是找到机会就拓展到文化和社会层面。
无论是讲案例,还是讲理论,涉及词汇即便出现专业词甚至某些论文自造词,使用方法也是不解释清楚决不往下讲述。不知道这是不是由于作者是一中一外的夫妻二人合写的,能兼顾中文的流畅,在表达上也比较有亲和力。
首先全书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看做是两位作者自行选出的电影榜单。在第二个大章节,一共列了150部近20多年的独立电影,拿电影类型当小分类,一个分类十来部,以剧情介绍加简单评论的形式逐一列出。有些分类会细化得更集中,比如在爱情片这个栏目下, 分出了“短期爱情关系”“谈判式爱情关系”“受排斥的爱情”以及“婚姻是否埋没爱情”几个小类,再看看里面的选片,或许会忍俊不禁
事实上这一部分如果对极其在意剧透的读者而言,完全可以先摆着不读。只扫扫片名和剧照,顺着自己兴趣去看了电影之后,再回来和评论内容相印证。所以这部分就当做一个极厚的附录,暂时不用评价,具体到他们对某部电影的评价是否准确,是否权威,这都由读者自己判断了。当然这部分实在占据了太多空间,因为这两位作者还合著过关于类型片的其他书(也很厚),对于专门讲独立电影的本书是否一定要加入这个部分,其实有些疑惑。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纯理论书,也不像《创意制片完全手册》那样真的是从实战出发来讲怎么去制作独立电影。它更侧重于从电影文化的角度,去看待电影工业的发展规律。确实真正有价值也好读的内容,就是这个角度,或者说态度
封底有这样一句推荐语,觉得值得一引。“事实上,除了表面上的视觉奇观,好莱坞电影工业依赖一个范围更大但成本低得多的地下实体,去挖掘新人才和新灵感,这个实体就是本书重点探讨的美国独立电影,对中国电影业来说,培养这样优质的肥沃土壤,才能为主流电影和类型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这点是相当同意的,当下最应该扭转的态度,就是过度极端美化和黑化美国电影业。它既不是什么都对,也不是纯粹靠砸钱砸制作的空泛的托拉斯。整个美国也是一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筛选与淘汰体系,能识别与吸收人才,也给新人放大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过程中的星星点点,就是那些完成度不一的独立片。
第一个大章节,讲了一下美国独立电影制作的环境。历史回顾部分是,从五十年代讲到八十年代。每十年隔出一代。阐释方法一分为二,总先讲美国社会,后面再讲制作的发展。这样的好处呢,是能够让很多人先明白在这个环境之下,什么样的需求会应运而生,而每一次随着技术个性,独立制片又在怎么为此受益。有趣的是里面时刻也会提到美国主流电影是怎么在运作,甚至在依循怎么样的创作规律。所以稍微看过几部的人也能品味得出来,美国的所谓独立制片,跟中国目前那些极低成本的小片还是有一定区别。独立片中经常不乏相当主流甚至流于滥觞的精彩故事,他们之间的壁垒从来都没有那么分明。
这其中用一个大块讲了米拉麦克斯公司的历程,从1979年到2010年。他们的制作思路和营销手法其实相当值得我们学习,甚至专门为这个公司再写一本书都不为过。不过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案例,比如跟迪士尼的关系的变化,也算值得关注了。高晓松的节目里还就韦恩斯坦这个人讲过一期,自然也必须跟着米拉麦克斯的历程走下来。
相对更值得一提的,是做完电影盘点之后,作者就美国电影中的价值观形成,以及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一系列的书写与回顾,尤其是从叙事心理学的部分,来论证比如:“救赎”这个概念,在电影故事创作中,占有多大的重要性。他们依靠这种创作方法,又是怎么把自己的故事,卖到全世界。让文化不同的人,能舒舒服服的看这些故事的。
紧随其后的,作者立刻做了四部电影的序列分析,或者按照现在流行的话叫“拉片”。非常仔细的把电影的每一个大段内容,和叙事动机,以及之前讲的对主题的升华都做了分析。
很奇妙吧,其实是在这里藏了一本编剧书。而这些编剧技巧的展示,与他们是否独立片,其实关联没有那么大。回头看再看这个副标题“低成本影片的视觉叙事艺术”,也多少明白了一二。其实作者最终关注的不是独立片怎么拍出来,而是想说假如你是一个没有太多钱的人,看看美国的这些好例子,再结合你所处的文化环境——这点尤为重要,只有完全不靠卖故事的电影可以相对无视文化——看怎么能写出一个好故事。
为了能说得更清楚,书中倒也会反复举例来说明,每次大片场将一个成熟类型做到吐的时候(而这其实是必然的),独立电影是怎么以自己的方式,挖掘故事的新意。比如昆汀,比如伍迪艾伦。
当然这并不是一本完全讲写作的书籍,所以后面也还是写到了制片剪辑发行等工种在流程中的重要关联。虽然篇幅不能和前面的相比,也决不算草草了事,点到的部分都专业。比如在写表演的部分。至少还以电影《锅炉房》片段为例子,对比了排练时的场景分析和拍摄时的场景分析。
最后再以后记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在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里,人们可以依赖的土生土长的爱国主义,对祖国独特景观的鉴赏,对本土女性之美丽和性格的热爱,以及艺术和商业团体自由发挥的才华,去为你的电影产品注入大量的魅力。因为各国观众,都渴望在生活里得到更多希望,自信和幽默,这样的电影出口国外,外国观众也能从中找到他们自己。更诚实的电影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兴趣,并培养良好信誉,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四):没有一部好电影不是没有灵魂的——看美国人的低成本,小制作的独立电影如何风靡全球

“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法国导演阿贝尔·冈斯(1889-1981) 从十九世纪末期电影文化开始丰富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一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之前,美国电影市场一直被好莱坞所垄断。之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半独立电影和独立电影也在美国开始迅速发展。可以说,直到现在,美国电影文化仍然作为美国资本主义的一个主要输出,霸占着全球影视娱乐这一方面的顶端,而除了美国大片,每年都会有不少令人惊艳的低成本、小制作、高票房的独立电影备受瞩目,也横扫各大电影节奖项。在我看来,这些“冷门佳片”才是支撑美国电影的精魂所在,其中一些的优秀作品所表达的价值观念远比大片中的各种特效和浮华灯光来的实际,这本书就聚焦了美国独立电影制作,深入探讨了近十年的美国人的优秀独立电影作品,影片的剧情和内容分析,以及一些关于美国独立电影的制作方式的分析。从而在整体上给我们一个直观的美国独立电影的具体呈现,对认知、了解美国独立电影市场、电影文化、价值观,都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什么是独立电影?在看这本书之前这是我们所必须的了解的一个概念。所谓“独立”,顾名思义这是个相对的概念,一定要先确立了主流的电影规范,与其相对的电影才会称之为独立,英文的 independent(独立),便是对词根 dependent(依赖)的否定。这本书中对美国独立电影划分了一个明确的界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制作预算不足1500万美元的美国电影。”这仅是这本专业书所不得不摆明的一个态度罢了,作者在后记里表示这个定义具有简单性和客观性的。独立电影现在也不止是区分于美国六家主流电影公司之外都统称为独立电影,还有很多这些公司旗下的子公司附署关系,如果说美国独立电影人对他的电影创作真正拥有独立控制权而将其作品称之为独立电影的话,那个这个定义失去了商业上的意义并排除了其他标签。若根据影片规模和出品方来决定的,这种界定方式在一些时候会失效。独立电影的划分其实很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但书里给出的这个划分界限,却是较为公正客观的定义了。但至少它分析的影片都是近几年以小制作赢取高评价的代表之作,实实在在地道的“美国独立影片”。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五):在好莱坞大制作的权威碾压下,《月光男孩》这样的影片如何归类?——读《美国独立电影制作》

在很多大众眼里,美国电影似乎只有好莱坞这个代名词,甚至可以夸张的说,只要电影院里出现外国电影,就会下意识的打上“好莱坞”的标签,所以有些国内外电影的制片方也利用跨国合作的方式,来吸引大众眼球,比如《独立日2》中,杨颖的一站式演技,《煎饼侠》中,邀请尚格云顿打个反派酱油。
但是对于那些场面并不宏大的剧情片,比如《穆赫兰道》,《惊世狂花》这类各大电影节的座上宾影片,似乎用“好莱坞电影”又显得有点虚,因为它不似影院里震耳欲聋的《敢死队》系列,或者机械被赋予人格化的《变形金刚》系列,而且看这些好莱坞电影,不太需要智商和思考,看了开头你就知道谁是主角,谁是好人,谁是大反派,观众关心的重点似乎仅仅在是否炫酷,特效是否高级上。
之所以大家会有如此矛盾和模凌两可的心理,其实是因为对美国电影的历史及现状并不了解,充其量看个热闹。
那么像《穆赫兰道》《惊世狂花》《低俗小说》等,这类具有优秀的剧情,伴随着各种神转折,需要反复观看才能真正参透影片中的信息逻辑的影片,到底应该贴上什么标签呢?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这本书告诉我们,它们叫做独立电影。这类电影的特点是:制作预算不超过1500百万美元的电影,但是通读全书,我认为还应该加上这句“电影人对其电影创作拥有独立控制权的电影”,不然就失去了“独立”这个词的意义。可以说每一部独立电影都是导演经过十月怀胎的折磨后生出的孩子。
刚刚获得第89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月光男孩》就是一部典型的独立影片,其制作经费仅500百万美元,詹金斯身兼导演和编剧两职,整部影片都遍布着詹金斯的痕迹:故事情节部分来自詹金斯的童年,影片的取景地是詹金斯长大的地方,影片的配乐和镜头频频致敬他的偶像——王家卫。获得最佳影片奖项的那一刻,不用他讲什么,面部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他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其实这类电影通常场景不多,不需要什么特效,演员也没有什么知名度,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小规模环境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并不遵守好莱坞电影制作通常不成文的那一套。
单一或者相当主动的主人公?昆汀的《落水狗》中,你都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主角;一定要有个封闭式结局吗?诺兰的《记忆碎片》中,男主角到底有没有杀掉自己的报仇对象根本不可知;有明显的节奏和发展方向?林奇的《穆赫兰道》让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是梦境,哪个是现实。
在好莱坞大电影厂占主导地位的制作/媒体环境里,独立电影是如何产生,并且一步一步走到大众的视野里的呢?《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这本书就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独立电影的前世今生。
独立电影制作环境的重要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个连电视都没有年代,去影院看电影是当时的美国人民唯一的娱乐方式,好莱坞的大电影厂包揽了电影的制作,发行,院线,处于一个绝对垄断的地位,而《大白鲨》《星球大战》这样的超级大片的受欢迎,也让好莱坞重新开始定位观众。
随着政府对电影行业新政策的执行,以及录像带,影碟的出现,使好莱坞的院线掌控度开始分崩离析,制作投资电影变得风险重重,一部《埃及艳后》就差点让20世纪福克斯破产。所以各种造价便宜的电影开始产出,在距离形成拍摄独立电影的实力的这段时间,B级片成为主流。这一时期的导演罗杰科尔曼甚至发明了廉价完成拍摄电影的多种办法,“三天写一部电影,三天拍完,用同样的布景拍摄两部或三部电影”,无愧B级片之王。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神奇。
美国独立电影作品选
作者选取了1990年后150余部独立电影作品,不但将它们分门别类,还细细阐述了独立电影人为使其作品脱颖而出运用的不同方法。比如昆汀的处女作《落水狗》,把美国的独立制片推动为一种主流创作,剧情虽然是犯罪片已经用滥的“抢劫案出错”,但依然用不断的闪回镜头及错乱的时间线,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紧张又悬疑的故事。讲真,1992年电影的血液道具都已经比国内用枸杞代替喷血,要有良心的多。
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撞车》,一部讲述种族歧视的电影。影片由几个小故事穿插叠加而成,围绕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故事之间使用全等镜头进行巧妙的切换,节奏紧凑又不会乱了阵脚。剧情尤其精彩的是每一个角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内心都充斥着种族歧视和埋怨,但是有偏见的人并不一定完全是个坏人,被歧视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弱者,似乎每个人都活在感觉的惯性里。
美国价值观和创作力:独立电影的创意源泉
我们经常听到这个电影毁三观,那个美剧人设崩塌,其实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社会个体反应在群体生活的真实写照,经过戏剧化处理,再现给观众,但是几乎所有影视作品的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救赎。所以才有宗教的诞生,各路心理医生的存在的必要。当人们每天都过着衣食住行,循规蹈矩的生活,反而希望看到相反的东西来刺激生活,比如我们会习惯在第二天与别人分享自己奇奇怪怪的梦,噩梦或者美梦。大卫·林奇指导的一部电影《穆赫兰道》其实就是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噩梦诠释在镜头里。
所以《美国独立电影制作》不但是一部独立影片的历史,更是美国人民价值观的体现,其电影的创作意识,艺术美感,确实值得国内影视产业的借鉴。

  《美国独立电影制作》读后感(六):《美国独立电影制作》出版后记

近年来,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年年攀高的票房让业界和学界都将当下看作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同时让人隐隐担忧的是,这种增长会是持久的、良性的吗?抑或只是建立在几部卖座大片之上的昙花一现?这个问题的核心正在于,我们的电影创作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新人才、新创意、新灵感的供给,在观众们已经厌烦了千篇一律的青春片、逻辑简单的恐怖片套路之后,我们依靠什么来带给电影市场新的刺激和活力?

本书的两位作者试图以他们对于美国电影的观察来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当今世界,美国电影无疑牢牢占据着霸主地位,而在那些强势输入国际市场、横扫全球的奇观大片背后,支持美国电影始终保持生机的,却是以低成本、反类型、叛逆精神为代表的独立电影。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将我们耳熟能详的商业大片当作畅销的“明星产品”,那默默无闻的独立电影则是美国电影业的“研发部门”和“实验室”。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领域当中,电影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和翻新着电影类型的规则和技巧,不断贡献着新的故事模本和价值观念,不断培养和发掘着有潜力的明星和导演。正是“里子”的不断更新,才让美国电影的“面子”始终光彩夺目。

张晓凌和詹姆斯·季南夫妇长期定居加拿大,这使他们能够更“近距离”、更“直接”地观察美国电影制作的全貌和细节,同时也能保持独立客观的身份,为我们深入了解和剖析美国独立电影提供新的角度。本书中不仅包含对于百余部经典独立电影分门别类的详细分析和归纳,也有对其背后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的阐释梳理。无论对于试图进一步探索美国独立电影的影迷和学者,或是希望以此汲取营养的创作者,乃至整个产业和政策的制定者来说,本书都是一份实用的学习和操作指南。

在中国电影亟需形成良好的生态模式的今天,对于美国电影的研究是我们借力于他山之石的重要一步。诚然,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和市场特点千差万别,独立电影的发展经验也很难一概套用,然而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观众对于作品的优劣判断却始终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原因所在。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依据国内常见用法统一了人名、片名,尽量以便于阅读的方式对应呈现书中的图片和文字,标示各个段落层级。季南夫妇也不厌其烦地对书稿进行反复修正和润色,力图为读者提供愉快的阅读体验。在此特别要感谢王小帅导演和周铁东先生在百忙之中欣然受邀为本书作序。希望本书能和“后浪电影学院”的其他书籍一样,成为您学习和研究之路上的良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