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飞狐外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飞狐外传》读后感10篇

2017-11-30 21: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飞狐外传》读后感10篇

  《飞狐外传》是一本由金庸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7元,页数:1985-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狐外传》读后感(一):程灵素

金庸笔下的女子,几乎都是美人,不是倾国倾城也是闭月羞花
可是程灵素是个例外,至少是我所看过的女子里面的一个例外,但是我却偏偏记住了她。
没有看过雪山飞狐,直接看了飞狐外传,然后就没有再想要看雪山飞狐,因为觉得这就够了。
袁紫烟最终出家了,谁都知道胡斐爱的是她,可是她终究还是走了。
程灵素最后死了,因为七星海棠,她死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可是又觉得对于她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至少,胡斐以后会急的有那么一个不漂亮但是很聪明医术很高的妹子。
他叫她妹子的时候我红了眼睛,估计程灵素的心也都碎了吧!
可这个世界上,就有那么一种感情,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

  《飞狐外传》读后感(二):吐槽飞狐外传

本书的主线任务无非以下几个
1.大闹商家堡
2.大闹佛山镇
3.抢夺掌门人
4.搭救苗人凤
5.搭救马春花
6.大闹掌门人大会
感觉经历不多,书写的是胡斐的大侠成长之路,不过主人公太过于侠义,心态软,不了解江湖险恶,常常会被人欺骗,面对仇人(非苗人凤,此指田归农一类)也过于心慈手软,不能当机立断
这本书在与《雪山飞狐》的衔接上存在点bug,
第一、雪山飞狐中,胡斐与苗人凤决战,苗人凤对胡斐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问它跟胡一刀的关系,没有问与之前救过他的少年的关系,但是外传中苗人凤虽然没有见过胡斐的面(因为瞎了),但是交谈甚多,而且还切磋过武功,除非苗人凤失忆了,否则不可能不会想起胡斐的。虽然外传是后面写的,但这样设定苗胡的剧情与后面雪山大战就有矛盾了。
第二、阎基和平阿四虽然只是个酱油角色,但是也是见过面的,而且还抢了他的刀谱,而且脸上刀疤明显,宝树和尚居然记不起他,这也有点强词夺理
在其他方面
1、程灵素在临死前为什么不吃那几个药丸,不吃白不吃阿
2、袁紫衣为什么在凤天南临死的时候要叫他爹,不科学啊,整书没怎么相认,突然冒这么一句
3、袁紫衣师傅是谁,看完我都没搞清是谁,只知道是峨嵋老尼姑,连个名字都没有就把人吓怕了?难道她跟别人说的是袁士霄?
……
应该还有很多bug,我看书不怎么认真,有哪不对,欢迎指正。

  《飞狐外传》读后感(三):由袁紫衣凤天南谈中国式亲子关系

疯兮癫兮
年纪越大越难以说真话,因为顾虑很多,最近琐事很多,还是一团瞎忙,不过越来越感觉自己文化,很多事情难以想的明白。虽然朋友圈很多人整天分享各类心理鸡汤,随便扫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大部分就是教弱者要认命,要不就是道德为先的阿Q精神,岂不知恶心之所以为恶,哪里会去计较这些。心思纷乱,又要看娃所以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啃大部头,就粗浅地扫了几本金庸小说和看了老美剧《the sex and the city》,很多人看电视或者电影或者书籍,往往只是娱乐,岂不知最狗血的故事细思之下,都蕴含真理。
无缘去国外生活,所以见识有限,不知道国外是不是真如影视剧所言那般尊重人性,不过国内的妇女不用说到四五十岁还能享受爱情,或许就如同一个朋友所言,很多人25岁就死了,一直等到75岁才埋葬。
我一直都是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虽然现实中,或许真的是曾经抓了一手好牌,目前而言却打坏了。不过人生有得有失,哪怕是最错误的决定,也起码给我经验教训,将在我现在或者未来生活中给予我帮助,很久之前,密友推荐我读《自卑与超越》,一直没有静下心去读,最近很多事难以想明白,别人给的建议觉得不对,但是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于是又想到这本书,可惜临时抱佛脚哪里来得及,简单看了几篇读后感,自卑除了外显的身体缺陷,心理上的伤口又有谁看得到呢?或许是瘸子偏要去参加田径比赛,由缺陷激发的补偿心理,非要在不擅长的一方面去争口气,岂不知这“争”正是最在乎,最自卑的所在。
今年据说是父亲节,我就现眼一下,说点大逆不道的话。《飞狐外传》里,有个情节我非常之厌恶,估计金庸老爷子也未必喜欢,但是最好的作者肯定是理性的,不能不从实际出发,金庸立意即使在最稀奇古怪的江湖之中,他笔下的人物也力求性格真实,所以即使袁紫衣这般聪明灵慧的姑娘也难免看不穿。凤天南哪里配得上父亲这一称呼,如果不是际遇巧合,估计袁紫衣从少儿之时就已经命丧黄泉,而这种所谓的亲身父母,也只会照旧过他荒淫无道的奢靡生活,袁氏母女死了也只是两片枯叶,世人一声叹息罢了。因为家人爱看当地地方台的狗血选秀节目,且不论多少人为了半斗米就各种苦肉计,各种无底线晒可怜,单说这类节目的三观绝对掉一地。其中有三姐弟,天天街口卖艺为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个不争气的老爹,吃喝嫖赌,因为小事进了监狱,撇下孤儿寡母受尽世间苦难。长期营养不良,二姐患了癌症,大姐跟弱弟街头劈砖卖艺为生,即使这样节目组还是拖着一家三姐弟去监狱“认亲”去。我想说,编导你的三观呢?这样的人配为人吗?还枉称一句父亲?父亲犯的错,贻害小辈,然后告诉小辈去原谅父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无过错的永远是无过错的,稚子无辜也活该,谁让你们他妈的生在这个家庭?吃苦活该?得了癌症活该?街头卖艺饥一顿饱一顿也活该,谁让你们他妈的投错胎呢?老爹哪里有错,镜头前流几滴眼泪,说一句爸爸错了,这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我想问傻逼编导,这三姐弟谁他妈的让生下来了,谁造成了他们悲惨的人生,这个人一天作为父亲的义务没有尽到,反而老了就有功了,进监狱就可怜了,这他妈不都是自己作死?哪里就因为提供了几颗精子就有功了?这样的故事,世间有多少?程度或许稍轻罢了,但是父亲节,所以都喊小辈尽孝,为人父母很多方面都是伟大的,但是有无过错,是否应该在自己的节目也三思一二?
当然,这样的事大部分人是听不到的,因为国人崇尚打落牙齿和血咽,家丑岂能外扬?所以我不喜欢袁紫衣的怜悯,当年你母女孤儿寡母流落江湖,如果不小心惨死街头,那个所谓的亲身生父会怜悯吗?世人估计也只会说一句,都怪你们命不好。
所以我喜欢杨过,杨过在小龙女被郭芙射了冰魄神针之后,跟杨过有过一段对话,杨过的气急而哭,小龙女人设就是世外仙株,表面看是不屑与世人为伍,其实也是消极的无奈之举。所以她会说,两人生死离别是命不好!我非常爱杨过此时的回复:“他们命好,我们命不好!”这话可以抵得上朋友圈所有的心灵鸡汤
一灯大师的以德报怨是圣人,我自觉做不到,也想不开。我觉得即使以德报怨累人害己,如果坏人做了错事,所有人都去以德报怨去纵容,就会让坏人更加肆无忌惮,就有因这些坏人导致更多好人受害!所以坏人必需坚决打倒,最近的朋友圈热议的guai mai儿童,我也是支持si xing的,坏人必需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才能起到震慑作用。所以桃花岛一众哑奴,黄岛主出手就杀一个,看着非常痛苦。因为这些恶人,背后背着多少弱人的血海深仇,死有余辜
扯得有点远了,拉回来说点正事。我觉得现在的人,无论贫富,活得痛快自由的人甚少,因为总有很多人不去正经过自己的日子,总是不嫌累地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我们少年的时候可以叛逆,大一些,人家就觉得你怎么还不懂事呢?所以《the sex and the city》里面所演绎的50岁以下都是年轻人,35岁还是少女简直笑掉人家大牙!为什么国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还是轻了一点,婚姻就是人性的坟墓,从此以后道德伦理压一身,要是还有半点个人意识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走正路!于是慢慢的当年的热血少年变成又一代的苦逼父母,等下一代稚儿长到热血少年的岁数,当年的“热血少年”父母能够传授他们什么呢?估计还是苦逼人生那一套!很多同龄人都感慨变成当年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可是感慨完了,我们还是照着自己最厌恶的那条路去了,怪谁呢?怪父母吗?父母也是一堆的不得已无可奈何?怪社会吗?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选的,怪毛的别人?我觉得人可以贫穷,一定不能无知,不知道国人什么时候能够从拾人牙慧都谈不上的心理鸡汤中每天匀出五分钟的时间,去思考一下人生,去寻找一下求知欲,人生短暂,唯有知识是永恒的!
《神雕侠侣》的结局杨过也是变成了“多管闲事”的热血大侠,好在最后还能退隐江湖,估计金老爷子写到这样也不是不得不与世俗妥协,毕竟人家再有梦想,也得取悦于读者,也得靠稿酬吃饭不是!《the sex and the city》凯莉思考了大半生,最后来了个大团圆的狗血结局,我觉得取悦观众是一方面,其实作者应该更爱沙曼姗吧,把她设定为女配,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理想一吐为快,一方面主角也是迎合主流的。可以,电视毕竟是电视,小说毕竟是小说,我们不管怎么爱电视,爱小说,看完之后,感慨之余,还得继续带上面具,打起精神,赚钱买米!
人生无非如此,希望我的下半生能够永远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不让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为我的错误买单!

  《飞狐外传》读后感(四):程灵素情结

重读飞狐外传,深感程灵素才是此书最大亮点,另一女主袁缁衣殊无可称道之处,不提也罢,唯一作用似是来衬托程灵素的灵心蕙质。曾听人说金老曾评说自己笔下女子中最喜欢程灵素,不知真假。但《飞》一书中程灵素为最悲剧也最吸引读者的人物当无问题。 91版的雪山飞狐并未太用心看,但也知道导演以颜值颇高的龚慈恩出演程灵素,虽有不尊重原著之嫌,但提高收视率方面则居功至伟。还有主题曲追梦人和雪中行,都是那一版的精华之处。犹记得上学时玩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为求让灵素长陪主角身边,给她吃各种提高内力轻功等灵丹妙药,让她修习各种秘笈,好像达到某个标准还修习了易筋经,玩过这个游戏的小伙伴会知道那个游戏里让这个各项数值甚是低下的纤纤女子陪在身边,修习武功,斩妖除魔有多难,同伴们用令狐冲,张无忌、杨过、段誉等人做伙伴的早就通关了,我还在那里不知疲倦的练程灵素的级别。现在想起,或许那也可称作情怀吧。“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金老深通佛学,这段自《妙色王求法偈》所摘之句用过两次,一为郭襄,一为灵素,只是郭襄身上的悲剧色彩较灵素是大为不及了。读书毕,重听凤飞飞的追梦人,再想起这个偈子,竟不能罢,遂胡乱写了几句,博诸君一笑。

  《飞狐外传》读后感(五):《飞狐外传》中两处强行转折教人不快

第一处,凤天南已经被胡斐打得屁滚尿流悔不当初,然而趁着胡斐被调虎离山之际,不先自管逃命,而首先选择残杀了命贱如芥的钟阿四一家,这牌打得相当不合情理。凤天南处世为人虽然恶棍,但又不是智障,相反,他能有今日鼎盛威名和地位,心机和城府必是少不了的,从他后来设计献宝结交于胡斐完全可以看出他为人肯定不傻,以钟阿四一家人命之微薄,怎抵得上自己和儿子的千金之躯?杀之除了泄愤,只会激怒胡斐,莫名增加一个不共戴天的强大仇敌,这绝不是白手起家走到荣华富贵的凤天南所能做出的选择。(本来只需夹着尾巴跑了,胡斐不会追得这么起劲)但是为了剧情的快节奏推进,这么写我也就忍了。(凤天南:我能怎么办,剧本这么写我也很绝望啊)
而第二处袁紫衣自爆尼姑身份的这一处转折就显得突兀而前后矛盾,实是强行悲剧骗一波眼泪。原本机灵叛逆的侠女,穿上尼姑服饰突然画风性情大变,让初读到此处的观众和胡斐都措手不及 。一个刁蛮任性聪明伶俐、狡黠腹黑、爱憎分明的女人,一穿上僧袍,立马变成了斩断情丝、大慈大悲的尼姑,这是逻辑爆炸的。在程胡同行之时,她不但偷听两人的谈话,还以另一只玉凤凰敲打程灵素:暗示胡斐心中始终有一个我,这怎能不让程灵素难过?如此争风好胜、贪嗔痴慢疑倶足,佛门五戒早就犯完了,后面根本不需虚伪、双标地谈其所立之誓。
金庸为了悲剧效果,强行把圆性写成一个渣女,教人不齿,何苦来哉!哪怕与汤沛同归于尽也比让一个前文精心铺垫雕琢过的女主声名狼藉好得多吧!
(为了与《雪山飞狐》相合,至《飞狐外传》末时,胡斐应为单身,所以袁紫衣与胡斐必然没有结果,但是处理得比较牵强,实有不成功之处)
订阅号:大肉兔(drtwww)

  《飞狐外传》读后感(六):如果穿越回古代,你愿意做大侠还是做小人物?

   终于在kindle上一口气读完了《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两本书。之前老爷子的书读过很多,射雕、神雕、天龙、笑傲、倚天屠龙、鹿鼎记,全部都是大部头的书,相较之前所读,这两本书在篇幅、故事线、出场人物上均属“小规模制作”, 《飞狐外传》还好,《雪山飞狐》就是典型的日本推理小说中的“密室杀人”逻辑,同时也上演了一下“武侠版罗生门”,同时语言风格和人物刻画有一些古龙的风格。
  “雪山飞狐”这个名号虽然指的是胡斐,但是以此命名的《雪山飞狐》更多是通过当下人的回忆来展开关于大侠胡一刀和苗人凤曾经的过往历史。而对于胡斐更多的刻画则是在《飞狐外传》里进行了体现。关于胡斐,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他每一次的选择,每一次的心路历程,都让他充满了“江湖气息”,也许他的武功并不是最出神入化的那个,没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没有一灯大师的六脉神剑、没有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这些拥有排山倒海之力的盖世武功,但是胡斐是有血有肉最真实的一个。也许是成书较早的缘故,人物刻画还有场面描写有的地方略显单薄,但是却有一种原始质朴的美好。
其实相较于金庸,我还是更喜欢古龙一些,古龙更多的刻画小人物,而不是扬名立万的大侠。比如《欢乐英雄》里的郭大路、燕青、王动就是一些小人物。但是他们完全不负“英雄”的称号,他们 侠肝义胆,视金钱如粪土,他们以天为盖地为庐,活的肆意潇洒,并且敢爱敢恨。而金庸的一些人物,也许是肩负的东西太多,民族大义家族名誉,总是少了一些灵气,多了一些纠结于软弱,例如张无忌和郭靖。但是《飞狐外传》中的胡斐,我认为还是有种平凡生活的英雄者的感觉的。他骂福康安和他的走狗,骂的酣畅淋漓,他爱袁紫衣,爱的充满了烟火气,乃至他到后来留的络腮胡子、粗粗的说话嗓音,都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老爷子在《飞狐外传》的后记中写到,除了惯常对于”大丈夫“的标准要求外,他还为胡斐增加了几点要求,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尤其是最后两点,能够做到真的很难, 越站在高处,越背负着“大侠”“英雄”的称号,负累越多,就越难随心而为。
很多人教导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力争上游,因为我们不断努力是为了以后可以活的更加自由,“自由”被当作一种结果和目标而不是过程和状态,我却不敢苟同,因为也许等到我们真的努力到了最后,却忘记了自由本身应该有的样子。

  《飞狐外传》读后感(七):恨无常——说说好看的程灵素

  
  金庸笔下的女子(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浅忆金庸笔下的女子---金庸之二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45050/
  [自然还有灯下美丽的程灵素,千帆过后守着慕容复的阿碧,甚至那被男人自卑耽误的霍青桐,突然想起天该亮了,梦该散了。 ]
  这个大概是我十几年前写的,我想想当时没有写程灵素和霍青桐,其实还是为她们不值得。今天来写。了一段公案。
  金庸笔下的爱情缠绵悱恻,但如果回头再看,大部分都比较王八蛋。因为中心思想还不是“我不爱你,你等我”,而是“我爱你,但我不能爱你,你去死吧”。
  何为感人的爱情大概要比怎样算幸福这样的问题,答案更为五花八门。但往往出于心虚和不心虚的原因,只爱一个人,活着不够,化为厉鬼,永坠轮回大概是一个比较拿得上台面的标准。用豆瓣的调调说话就是:三生三世。
  可这种绑票往往是单向的。当然,也许因为就是单向的就更为悲壮勇猛,所谓得了神经病之后精神好多了。
  再说金庸之前,提提新派武侠第一人梁羽生,倒不是说他有多厉害第一,而是写得早。
  梁羽生故事里最为有名的该是张国荣,林青霞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你可以直接当原著读,虽然我告诉你其实原著都不是梁羽生写的,而是梁羽生转帖而又没有署名的《蜀山剑侠传》里白毛女易静和卓生的故事。
  简单讲故事的最后就变成卓一航为了给练霓裳找羊胎素加肉毒杆菌死楔在一座山上,然后练霓裳比邻而居两两相望。到这里,很感人,然后持续到卓一航死。这个,就比较行为艺术了。然后卓一航一死,练霓裳嚎啕大哭拉着徒弟的手:一航乃天下第一痴情之人……画外音切人:那你早干嘛去了?当时都没有绝经。
  然后这种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咬紧牙关的劲头发酵在各种书里,阴魂不散。
  譬如““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白马啸西风》),譬如“我只喜欢那个糖人”(《倚天屠龙记》),顺便说张无忌同志之后又被表妹殷离好人卡了第二回:你是很好很好的,但我还是喜欢那个咬我的曾阿牛(张无忌完全可以说,我也可以咬啊,还可以把你捆起来咬,背吊,龟甲缚……)
  中心思想都是,我爱过一个人,然后就这样了。
  如果说霍青桐的结局我记不清了,程灵素的结局可谓钉在石碑上的惨烈。
  程灵素一出场,是在胡斐感叹除了眼睛特别亮其他毫无亮点的眼睛里,是在一个名字两本医书的了不起里。毫无亮点是简单粗暴,所谓的了不起又和她其实无关。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她也知道自己面黄肌瘦(【那村女抬起头来,向着胡斐一瞧,一双眼睛明亮之极,眼珠黑得像漆,这么一抬头,登时精光四射。胡斐心中一怔:“这个乡下姑娘的眼睛,怎么亮得如此异乎寻常?”见她除了一双眼睛外,容貌却是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是又黄又稀,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显是穷村贫女,自幼便少了滋养。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岁,身形却如是个十四五岁的幼女。】)
  最伤痛之事便是珍贵之人觉得自己平平无常。
  程灵素虽然长相比不上那个让胡斐被下了降头一般的袁紫衣,其他可谓凛冽生风。
  替苗人凤刮骨疗毒,面不改色;天下掌门人大会风云突变,镇定布局。
  如果说袁紫衣是慷慨赴死,那么程灵素从来都是从容就义。刀山火海,谁能难倒毒手药王的真正弟子。
  但是难倒了,她被喜欢的人难倒了。很多人都说程灵素最后说的话是: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然后还有然后:程灵素打开包裹,取出圆性送给她的那只玉凤,凄然瞧了一会,用一块手帕包了,放在胡斐怀里。
  直到此刻,直到程灵素为胡斐做了连共产党员也不过如此的事情,她还是自知不如袁紫衣。她还是觉得那只凤凰才值得包了放在胡斐怀里。她的深情只不过是在:凄然瞧了一会。
  当年就觉得感伤之余微微不快。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说:真他妈的,你该让他去死不就好了。
  以胡斐而言,程灵素不过是个免费大夫,最好的就是你一直是我的好妹妹就好了。你妹啊,就是真是你妹你也得买点好吃的吧。
  然后胡斐呢,十分感动的看见程灵素为自己死了,如释重负的看着一身尼姑制服的袁紫衣说:她已经死了,我们可以在一起了。
  袁紫衣哪有程灵素那么傻。
  然后胡斐一直一直为袁紫衣离开而难过,然后呢,然后没有然后了,书写完了。
  金庸肯让余鱼同“你若无意我便休”,可是程灵素不行,她走掉了,他最喜欢的大侠胡斐不就领盒饭了。
  我凑钱买这个盒饭,给加大排骨。
  我不要程灵素便当,我要告诉她,你相貌平平还是好看的,再说了臭男人有什么资格说你好看,你可以去找卡罗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