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是吃货》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30 22:03: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不是吃货》是一本由崔文僮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一):闻香识女人

闻香识女人,文僮的香不仅在于她周身所散发的书香气息,更在于她在朋友圈内所营造的浓郁的文化氛围。至于吃,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纵观文僮的吃却也吃出了独特的韵味。套用一句貌似流行的话——俺吃的不是饭,是感觉。感觉的确重要,或许这正是生活与生存的区别,也只有当你的味蕾须臾脱离了柴米油盐之时,生活本身才会倾注诗情画意浪漫,没有谁可以随时随地的风花雪月,我们中的大多数只偶尔保有这种感觉,而文僮的感觉则持久且强烈,渐成生活的常态。
关于香可以追溯久远,喜爱香文化的文僮骨子里确有一份耐人寻味的雅士之风,这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膜拜渗入了她融贯中西的精神。学养的关键是靠文化的滋养,只有沉浸在这方沃土,才能不断获得精神的超越,文僮正是伴着茶香书香以及缥缈的沉香浸成玉,也正是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她独特的文化底蕴,做一个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淑女,远比成为一个吃货有趣。我以为,《我不是吃货》的本意在于,我的确不是一个传统意义 上的吃货,我吃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浪漫的情怀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二):懂得生活的人才是幸福

       她既是一位美女画家,又是一位生活家,而且文章也写得好,感觉她浑身充满了才气。她既有北方人的直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与优雅。“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是最为幸福的”,这是她践行的生活法则,也是我从她身上学到的。
       “再饿也不随便往嘴里塞面包,一定要耐心抹上果酱慢慢咀嚼;再渴也一定使用精美的容器,在缓缓流动的茶香里慢慢体味。” “高效的工作业绩不一定要在快速的运转中产生,慢食早餐的体验告诉我,工作中的活力与干劲是在清晰明理的头脑中顺应而生的,我的反快餐生活其实反的是仓促的生活节奏,一日里的优雅从容就当从慢食早餐开始。” 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能够慢下来,才是生活的智者。真正的高手遇事从来不会慌里慌张,而是能够慢条斯理地兼顾每一个细节。这种修为正是平时练就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修为,会减少很多“急刹车与意外事故”,效率也便相应提高了。
       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幸福指数才会居高不下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三):艺术家眼中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生活家”这个称呼,或者说是职业,我妄自思忖:与画家、音乐家类似,生活家应该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家吧。
在美女画家、生活家崔文僮女士的《我不是吃货》中,你可以了解一个艺术家、生活家是如何生活的。
在书中,你会惊叹于她所描述的艺术气息浓郁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理念。
生活家眼中的生活就是艺术的再现。
精致至极,完美之至,把艺术气息弥漫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美的执着追求,“不艺术毋宁死”的精神,被生活家贯彻始终。
书中漫谈茶文化、咖啡文化、烘焙艺术及饮食文化,每一样都散发着艺术的芳香,让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也能唤起一种美好的感觉。
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心灵
艺术为平淡乏味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读后感悟:“哦,原来生活可以这样!”
在《我不是吃货》中,有句很艺术的话:“再饿也不随便往嘴里塞面包,一定要耐心抹上果酱慢慢咀嚼;再渴也一定使用精美的容器,在缓缓流动的茶香里慢慢体味。”
就其内涵而言,懂得生活艺术的人是不会随便糟蹋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美好的感觉,否则简直就是暴虐天物。
重在心态和感觉,而不仅仅是物质本身,这是艺术家眼中的生活。
吃货,谁又不是呢?连大文人苏东坡都不能免俗,他最脍炙人口的想必不是豪放派诗词和墨竹,而是东坡肘子吧。
 
另一本文僮女士的《心欢喜 灵快乐》,是愉悦心灵的散文集。
我曾看过她的画展,书中的插图也在当年的画展中见过,至今仍印象深刻。
文僮女士的画透着聪灵之气,就画的境界而言,是轻松愉快、充满勃勃生机的,观其画能收获清新的心境,这样的艺术作品谁又能不喜欢呢?
生活中再多烦恼不快乐,只需具备一种使自己轻松愉快的能力,则可继续愉快地生活。
这种能力的具备,需要陶冶和历练。
秘诀就是“艺术地生活”。
艺术有什么用?它能给心灵带来安慰
感谢文僮女士,她带来的画、文字和生活态度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四):一本有趣的书

书名起得带几分俏皮可爱。《我不是吃货》——如果你仅将其作为一本菜谱式的美食书去读,那也许会失望的。书里面的内容,尽管皆与吃有关,但又与吃无关,吃在这里成为一个载体、一种境界,甚至一种乐趣和享受。不想赘述吃货与不是吃货,吃与货,货与吃之间等等的辩证关系,我想说的是,这本名为《我不是吃货》的书,其内核实质述说的是一种围绕着吃的生活格调,甚至还不仅仅是格调,而是一种对生活的孜孜不倦的热爱与热忱的态度。
我觉得这本书不适合正襟危坐地去阅读,其实它特别适合随意翻翻,在下午茶的时候,一边呷着英式的红茶,吃着香溢的点心,一边儿与密友聊着天,一边不时地瞄它几眼。或者在厨房里等一锅汤慢慢熬好的间歇,你在围裙上擦干手上的水渍,坐下来,一边看着冒热气的汤锅,一边微笑地看着书中与吃有关的那些考究的细节。又或者你在旅途中,火车还是飞机,窗外的风景飞速而过、你在云朵之上百无聊赖之际,此时你可以在膝头静静地摊着它,于是各式精致的图片和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会使你觉得时间并不无聊
文僮不仅对吃有研究。她其实是一个把生活过成艺术的人。除了写作,她还擅长绘画,不论油画还是水彩,都颇有造诣,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玩印章、画扇面,爱瓷器、品香、茶道、芭蕾,她还准备自己设计服装,养着一只名叫臭臭的小狗(现在似乎又多了一只蜗牛和小鸟以及各种流浪猫)。每天早晨花上半个小时准备早餐是她一天开始的最大乐趣,几案上的鲜花吐芬,现煮的咖啡香气氤氲,伸手想去拿一片新烤好的土司,准备涂抹果酱,可慢着,怎么,那片土司竟是她画的一幅可人的水彩小画……
文僮热衷于烘焙,可是她的手艺并非只一人独享。每周五,她都会准备一款蛋糕,用于第二天的教会慈善的活动。于是这吃里,那诱人的果酱和芝士点缀的美味里,又多了善意和慈悲的温情
乐观、风趣、可爱,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用热忱燃烧着自己,也感染和带动着周围,正如这本书,它最终使你感受到的,不只是与吃有关的回忆和畅想,而是能勾起你对生活细节喜爱的热度。你还会在书中看到,有一个名叫崔文僮的美丽女子,她在努力把生活过成艺术,她奉之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去尝试,那种心态的从容与优雅,不仅仅会使你从美食中发现体味到乐趣与享受,更会使你格外感恩于生活对每个人的馈赠,也许就在你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改变,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五):关于一场优雅美食的旅行盛宴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或许每天都被这所城市里来自世界各地域美食所充斥着味蕾,谈及美食,都只是大家口味喜好的结论。岂不知,这“吃”该是一场优雅的旅程。
    
    品美食与赏风景,在我看来可以是同出一辙的,他们都需要用美丽的心对待,才可感受到的那份脱俗的魅力及恬静。和喜欢的人一起旅行享受美食,在我看来就是世界上最惬意的时光,不需要奢侈品的装饰、没有世俗的牵绊,只是喜欢的事物和人,呈现在自己想要的一段自由时间里。
   
    时尚慢慢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品尝美食就是一种时尚,这种时尚可以让你优雅的穿梭在这繁华都市安静角落里,享受一份下午茶带来的悠闲时光,读一本书、听 一场音乐、三、五人的小聚会、或是独自一人享受这难得的宁静给自己一点畅想的空间。所谓“吃”是真的可以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愉悦。
    当然美食,同样可你让你赏心悦目,不管是西餐中讲究的礼节、中餐的四凉热的八碟菜(八大菜系)还是民族地域风情的食谱,都是欣赏和满足味蕾的盛宴,
美食里同样有各式文化、民土风情、宗教信仰,这样看来美食就不只是单单的饱腹,还有学问和深层的物质等待我们享用。那么做个“吃货”从优雅、到时尚再到深曾的物质生活里去寻找美味的快乐。
    
    其实,生活中要善待的不指只是餐餐点点,该是一种新的生活姿态,是怡然。不管就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还是工作中的是是非非,都不该在我们这有限的年华里荒废流逝,要懂得品味生活,而不是在都市只是寻求生存,就从现在起,享受这春的风、下的雨、秋的落叶、冬得雪,要一种怡然的生活姿态。
   这是一篇随笔的偶得,关乎此书,抑或不关乎此书,看心情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六):艺术的生活态度

       最近在看《我不是吃货》,一个感触就是:爱不释手。这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精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旅行中邂逅美味为主,描述了各国下午茶特色和饮咖啡的感觉,分享了各款美酒、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等食物的独特吃法,但更重要的是,传达出的一种慢食生活观以及从容的生活态度。
    书里描写了慢食早餐、英式下午茶、中国茶和各式咖啡美酒,再配上亲手拍摄的图片,使得我们似乎投射到作者身旁,与她一起去细细体会这由吃衍生的美好生活:“每一种食物都可以吃的美好,每一杯饮品都可以喝得极致,进而体会到生活中其他更多更没的事物:听得出好声音,看得到美景,闻得到佳味,感受得到诗意,体会得到至深处的小小萌动……”
    公主的早餐卷中,作者提倡慢食早餐:“慢食早餐的经验告诉我,工作中的活力与干劲是在清晰明理的头脑中顺应而生的,我的反快餐生活其实反的是仓促的生活节奏。”早餐会可以办成一次有趣的家庭聚会,也可以是一场有新意的社交活动,真是奇思妙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在小溪边野餐了?更别说是一起享用早餐了!看到这儿,恨不得立刻收拾起点心、杯子和垫子,奔到一处清静之处,与朋友家人开始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温暖阳光,在田园早餐里享受轻松和愉悦!
     淑女的下午茶卷中,介绍了英式下午茶的起源和礼仪、High Tea和Low Tea的区别。如果说,High Tea的繁复隆重,对于上班族的我们来说有些不现实,那么十五分钟的Low Tea就是更佳的选择。想象一下,在午后短短十五分钟,借由温润的茶或香浓咖啡,我们紧绷的神经在氤氲中慢慢地舒缓开来,再以更高的效率投入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Low Tea的灵魂或许就在此!也许,我们不能拥有最好的瓷器,不能喝到最纯正的一泡茶,但一定不能少了忙中“偷”闲的闲适心态!
    作者是一位画家,她带着艺术的感觉游走世界,带着艺术的感觉用心生活,她告诉我们:生活也可以很艺术,艺术也可以很简单!艺术的生活,就是为家人精心搭配桌布、餐具,在节日准备一篮烘培点心,把关爱化作点滴的实际行动;艺术的生活,就是和朋友优雅共进一杯下午茶,在读书会上碰撞思想的小火花;艺术的生活,就是拿起画笔信手涂鸦,再为自己泡上一壶清茶。这样看来,艺术的生活真的不难!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七):今天,你“润”了么?

  春日后晌,掠过一树树渐次开放的花,心事喜忧参半:既叹这春来得太迟,有恐这熠熠光华易逝。然这患得患失的情愫,却能让心柔软,使步履放慢,能让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与此番心意相呼应的所在——于书店一隅,偶得一本可爱至极的小书——《我不是吃货》。在店随意翻看几页,见作者随性自述“我不是从养生上注重早餐,纯粹是心灵上需要这样的早餐”,顿时撩起我对“糟粕”生活的小渴望,心生萌动之余决心带走它。
    用几个晚间将其读完。先就笔者随意浅谈几句。作者崔文僮,生于艺术家庭,父亲是知名画家崔培鲁,她曾创作散文绘画集《心欢喜,灵快乐》。在一个访谈中,听到她这样说起自己:“文艺环境给了我内心丰富的人生体验。尽管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平淡朴实的生活带来的是浓郁而又至高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私以为,这份精神是她创作的动力与勾画美妙事物的源泉。显然,她并没有如同专业画家、舞蹈家一样的令人叹服的艺术成就,但其致力于这个纷繁喧嚣的时代尚能拥有一份舒卷云涛的奔放情怀的努力颇能发人深思。她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写作者,但却用写作填充生活,用艺术提升修养,并给当代职业女性的业余生活和趣味带来了启迪与鼓励。在当下这个消费时代和信息膨胀的社会里,她可静下心来,用信仰、艺术和文学为人生做指向,树立稳定的价值观,这是获取心灵至真至纯的美好途径,也是获取幸福的最好方式之一,这实属难能可贵。她是有趣而可爱的,当她决定做一个“有追求”的“生活家”时,这本身就十分有趣,健康且耐人寻味了。而写作、画画、旅游、烹饪、设计时装……恰恰是生活与艺术的连结点,她的诸如此类的举动又无法不让我对她心生喜爱。她从生活中感悟艺术,从艺术中联想生活,这次第,惟愿她可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家”罢。
   《我不是吃货》,自书名便可瞥见生活之趣。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拥有一份惬意之心存于这份生涩淡漠的欲念里,何其不是一件快意的事。许多人在叨念,生者无趣,活之无味,一日三餐,并无秀色。孰不知那是人们被俗世的尘垢蒙蔽了心眼,人们带着日渐麻木的创体去哀叹这世间的无常,转而又在这无常里习以为常。那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柔软,统统被隐匿起来,表现为散漫、倦惰和呆滞,无精气神去打理身心,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我相信人人必经此劫,而有时并非寻得救苦救难的圣贤指点才可获取良方,倒不如在一些微小的事件上细嗅个中滋味呢。如:你可在慢食早餐里体味从容与优雅;你可在竹林里、草坪上甚至客房里缓慢地咀嚼迷人的早午餐时光;你可约好友或独自叹一杯午后安详茶桌上暗浮的朝气;你可亲手去抚慰那一些香滑酥软的甜点的真心质地……而这往往又总被有些人以偏概全的抨击为彻头彻尾的矫情,与其说非要那份矫情,不如说那份调动起情调的心意是必不可少的呢。
    “味蕾是不断润出来的”。而幸福生活也是需要被润出来的。润,是肯花时间安静、专注地去体会当下做的事情,似心灵的把玩,又贴近被包了浆的性情——因岁月的深沉而润出的油光沉静。这便是享受到幸福的最佳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对眼前事物积极和专注的态度,“哪怕是吃,即使在平庸的一天吃一份平庸的食物,也能因为时常被滋润的心灵而唤起种种感觉,直到唤起味蕾的感觉而终。一个安静投入于任何不起眼的小菜的味蕾,因为长期被润,练就老道功夫,无需历经百味,即便家常便饭,也能吃得极致。”
想必人生亦如此!我当真是相信作者不只是个吃货那么简单了。大好春光,可不忍心辜负与,卸下生涩干瘪的灵魂,去谁家的院子赏个润泽出来罢。我已在路上,您,出门了么……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八):咖啡情缘

    我视咖啡为精神伴侣。
    笔尖落于此刻忽然在想,文僮与我的情缘是否也源自咖啡呢? 说起她的文字就像一席明丽的春宴。那是绿意盎然的时节,弥散着鸟语花香,充溢着诗情画意。她的情怀不是低入尖埃开出的花朵。那份情怀微微凌于现实之上,是枝头的一树木棉,即使落英纷陈,也不褪色、不萎靡。这样浪漫的心境又怎会离得了咖啡的沁养呢?
    咖啡早已深深融入她的生活。寻找心怡的咖啡馆就如同寻觅心灵的知己。这份痴迷不再流于表像,刻意装饰出的格调是无法碰撞出内心的共鸣的。一杯口感醇厚、味道清朗的咖啡才足以拨动心弦。那些有灵魂的咖啡馆更是可以让人从纷繁的尘世中跳脱出来,拥有一份恬然的心境,感受"生活着"的状态。就如她文里所写,"闻着咖啡的香味阅读,醇香似乎是从书里飘出来的。"
  她最爱正午时光。在这段阳光如蜜般倾泄的时光里,她可以在咖啡的氤氲中倾情地阅读、写作、习字弄画。"常常想念边饮咖啡边涂抹油彩的日子"。我羡慕她又将咖啡的气息融入画境的才情。画笔端的广阔世界又是多么迷人呢。就像她眼中霍珀的画,色调明亮而清净,人物总透出淡淡的寂寞,而这寂寞中储蓄着一种力量。不知远隔时空,独行侠般的霍珀先生伫立在画架前,是否也曾手捧一杯热咖啡,在醇厚的孤独中捕捉着灵感呢?
    享受一种过程的美才会产生浪漫。若此间的繁复已造成了压力,浪漫会很敏感地溜掉。不刻意,自然、舒展、接纳的心才会创造和感知浪漫。这也许正是文僮追寻的"简约咖啡"意境。简约的是一份春风化雨的心境。无人能逃离尘世的喧嚣,然而心田中的那个秘密花园却是可以自己主宰的。与现实保持适度的距离,保守住灵魂的诗意,这也是文僮感叹的昂贵的"品位代价"。看到她写"不想让狭小的竞争社会挡住我更宽阔的心灵视野",不禁会意地笑了。我们的咖啡情缘于此碰撞出了最深的共鸣。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九):有一种生活叫怡然

      如今,吃成了现代人最挂在嘴边又最纠结的一个问题。经常可以听到“今天吃什么啊,愁人”“随便吃点吧,无所谓”等话题。当人生四大事之一的吃都成了问题后,我不得不认为现代人的生活过的是多么的一团糟。或许,很多人面对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物质食材,更多地只是吃饱,而没有吃好更没有吃出品味。
   
   文僮以女性天生的细腻,笔端流淌的是一种精致甚至极致的生活之美。虽然《我不是吃货》里有很多的美味,特别是英式下午茶,但我更相信文僮在文字中想传达的并不是为吃而吃,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她所言“由吃而衍生的美好生活让我享受到了平淡日子的不平常,长此以往,居然也能在每天的生活里发现惊喜,原来每一种食物都可以吃得美好,每一杯饮品都可以喝得极致,进而体会到生活中其他更多更美的事物:听得出好音,看得见美景,闻得到佳味,感受的到诗意,体会得到至深处的小小萌动•••••••”就像萨瓦兰在《厨房里的哲学家》所说:“与发现一颗新星相比,发现一款新菜肴对于人类的幸福更有好处”。萨瓦兰和文僮都是一类人,善于从简单的食材展开抽象的思考,期间美味佳肴与哲理人生相得益彰,深情处,每一个食材似乎都是艺术品,每一次烹饪似乎都是艺术创造,每一次就餐似乎都是艺术和趣味的怡然。
    其实,这怡然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只是忙碌于俗尘繁务,我们耽误了或者说并没有闲暇慢下来细心地感受和体会,于是,混迹于潮来潮往人流中的我们,唯有经常喟叹日子的无趣和生活的阴霾。或许,换个节奏,哪怕是徜徉在十五分钟的片刻中,你就能优雅从容慢食早餐,也会享受到竹林里迷人的午餐时光,这样,或许就会让一座城市为你心跳;或许你会说,这种怡然品位的代价会很昂贵,都市生活逼使你要一路疾行疾往。其实,这完全是对怡然生活的误解,文僮想要传达的是我们要能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感受生活中简单舒缓的快乐。“高效的工作业绩不一定要在快速的运转中产生,慢食早餐的体验告诉我,工作中的活力与干劲是在清晰明理的头脑中顺应而生的,我的反快餐生活其实反的是仓促的生活节奏,一日里的优雅从容就当从慢食早餐开始。”
    很多时候,如果感觉对了,一切就都怡然了。正如《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文佳佳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不会给我买游艇,也不会带我去吃法国大餐,但是他会跑过好几条街区给我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我知道,很多每月都惊心动魄地挣扎在收支平衡线上的打工族们会觉得这种桥段不过是yy而已,可是如果长久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中,连对生活改变的信心都没有了,生活回赠给你的除了悲催还是悲催。俗语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觉得“烹小鲜也如治大国”。有人大学子曾豪言“人大是我的祖国”,或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活就是我们最需要用心治理的“祖国”。因为,“好好地吃、慢慢地饮,绝对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项内容。”
    记住,生活不仅仅是“无非求碗热汤喝”,也需要“倾城美味”。这才是吃货的生活,更是生活前进的信念。

  《我不是吃货》读后感(十):关于吃的记忆

倩女文僮的这本新书书,书名很醒瞌睡:《我不是吃货》。这几年我大概一直处在“睡”的状态,忽然醒来,发现这个世界新鲜得让我费解,“货”本来是个轻贱鄙薄人的字眼,如今却人人以它自诩,似乎很荣耀。当然我也理解其中的幽默。大概真的是一种与人格无关的小小调侃。弄得我也想做“货”了。是的,我想做吃货,做梦都想。
上周去朋友的茶室小坐,朋友的朋友们就是这样一群自诩的吃货,而且很为这个身份自豪。正是槐花盛开时,她们不仅将槐花捋来沏茶,还弄去做糕——槐花糕有点像绿豆糕,绿得淡一点,印了花,吃起来糯而香,是清淡的槐花香,唤醒我童年的记忆。我甚至有很多年不曾见过槐树了。她们爱厨艺,喜烘焙,闻吃而动,立志吃遍天下,如此快乐得几乎到了狂欢境界的口腹人生,真让我羡慕得大流口水。
我想她们一定与文僮有共同语言,一定会成为文僮新书的最好读者。吃肯定是都爱的,所差只是吃的姿态,是恣意放达地吃还是从容优雅地吃,这里面就有个是吃货还是不是吃货的微妙区别。其实本质上还是吃货,所谓不是,只是故意拧着说罢了:嗜吃却非吃货,让人生出一点好奇心。
书我很轻易地就看完了。能轻易看完说明书很轻松,而轻松的书往往就是好书。硬着头皮去读的书当然不一定就坏,也许更具人们常常标榜的所谓深刻,但我真的不喜欢。
吹捧之词诸如文字流畅清新内容生动有趣之类的话无须多说。此书美食美女美文美图,四美兼备,可能是个大大的卖点。异国虽然遥远,文字却很亲切,很多很多女人的体贴让不可能品尝的美味佳肴变得触手可及,却是让我最看重的。还有对饮食的态度,其实也是她自己的生活姿态和生命姿态,对他人亦有启示。她的绘画与书法,让她有静气;习舞经年,大概心中又有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与流动感,于是汇成沉静的流淌,由此生成的文字及镜头画面皆美。我不能形容,只可从书中体会。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感叹,由书引起,又与书无关。
是我自己一些关于吃的记忆。
记得父亲曾经很羡慕欧洲人的吃食:面包剖开,夹上那么大一块牛肉饼。父亲这样说的时候,口水都要潽出来了。也难怪父亲要羡慕得流口水,他说这话的时候,月供每人半斤猪肉,牛肉根本没有,所谓肉饼,只能梦里相逢。后来看到洋快餐,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请父亲去吃,那块肉饼父亲吃得很仔细,吃完叹口气说:不过如此嘛。
饥饿的记忆远比美食的记忆更其深刻。三两米饭只能给二两,剩下的是铺在饭上的一两蚕豆。整整半年除了红薯还是红薯。整天整天的大麦面馒头,苞谷面窝头,高梁面饼子以及荞麦面糊糊。我至今怀念当年难以下咽的高梁面饼子,硬梆梆的,黑红色,略有糖精的甜味。我想吃那种饼子,现在找不到了。当然,在那样的岁月里,能有这些吃就不错了。很多人不是当了饿殍吗?
过节分好吃的,比如说端午节的咸鸭蛋,一人一只挂在脖子上,这时候就开始比较谁更有忍耐力了。先吃完的一定会眼馋留到最后的,而留到最后的一定会轻轻地敲开蛋壳,不咬,只用舌头慢慢地舔,一边舔一边说好香啊好香,馋得别人心生恨意,恨不得去抢,他就会很开心很开心。
有一次父亲去省里开会,特地让司机过来接我去吃会议餐,竟然有鱼有肉,米饭虽然只有三两,但饭上没有铺着的蚕豆,大桶里的稀饭随便打——我吃得很饱很饱,回来和同学们吹嘘稀饭管够的事,大家都听呆了,嘴吧哒着,眼中流露出渴望。那些眼神我至今难以忘怀。这也是父亲搞特权让我吃过的惟一一次会议餐。
这样的记忆很多很多,太多太多。
倘若能有一部相机,如文僮这样把这些都拍下来,加上文字,可能也会大卖。题目一定是《我想做吃货》。是的,我想,我一直想,只是做不了,可能永远做不了。
我现在仍对饥馑有极大的恐惧感。其实恐惧是对的,人类的食物链其实是相当脆弱的,现在如果出现饥荒年景,那一定将是灭顶的灾难。我做饭总是偏多,吃餐馆也总会点多,家中一定要有食物的富藏。我的美食梦永远是东坡肘子,红烧肉,回锅肉,粉蒸肉以及各类烧得红通通亮晶晶的肉食。我永远羡慕武二爷进酒店大喝一声切三五斤牛肉的气派。我永远不喜欢粥类,只爱干的。高阳的《曹雪芹》里,经常写到他们曹家出门办事的简餐是烙饼卷酱肘子,不知是不是有文献作为根据。但我看到这里,总是食指大动。
如果能做这样可以尽情吃肉的吃货,我就满足了。
至于上西餐馆,慢慢切,细细嚼,抿着嘴,不吐骨刺,浅浅啜酒,小口喝咖啡,我总是做不到。吃起来舞刀弄叉,也不能温文尔雅。奈何。
吃如人生,大概也有三境界:想做吃货,做了吃货,不做吃货。文僮的境界,庶几已入第三层,我是应该仰望的了。以我的状态,努力一下,勉强做到第二层。第三层则绝不可能。 因为那已经不是客观条件是否允许的问题,那得由从小的富足开始培养。从小就不愁吃,只愁不吃,只愁如何能打开永远苦涩的口味,产生狼吞而虎咽的生理要求。有吞咽需求而偏偏压制,讲规则,有礼貌,从容大度,仪态万方,吃出口中味道亦吃出精神风貌,使饕餮具有风情而成为风景,这才是档次,是文化,是文明,是我们对吃的终极追求。
想到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终极追求,我另有一句感叹:我们的确富足多了。
不管是不是吃货,总之,好好度过咱们“吃”的人生,人为活而吃,为吃而活,吃是我们的根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