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午夜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午夜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2:02: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午夜之子》经典读后感10篇

  《午夜之子》是一本由[英] 萨曼·鲁西迪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5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夜之子》读后感(一):被裹挟的梦


这一切读起来就像是一个梦,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铺垫或者逻辑关系,有的是令人嗔目结舌的转折,这感觉就像是玩赛车游戏,突然的急转弯,没有任何准备,只能让自己跟着作者的文字走。像是浮在空中,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正是这种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方式,让这本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仿佛里面蕴含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力量,我作为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小说的节奏,沉浸在这段不断探索与发现的征程的趣味中。
《午夜之子》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地讲述了一个家庭与一个人的遭遇,其中穿插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刘凯芳 译序),让人读来畅快淋漓,不禁为那些魔幻与真实交叉的场景所吸引。
那些关于印度“后殖民”时代的背景,包括印度次大陆历史、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内容,让这本小说有了厚重的异域生长土壤。而贯穿小说的那些魔幻现实的描写,赋予了这本小说神秘梦幻的气质。同时还加上了印度史诗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用主人公萨里姆`西奈向身边的人讲述自己故事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家史,现实与回忆极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小说共有三部,第一部主要是关于主角出生前的家史,从外公外婆的相遇到父母亲的结合,一直到主角萨里姆出生为止,其中从父母亲结合那里就可以逐渐看到印巴分治前的动乱的征兆,这里的典型人物就是哼哼鸟。第二部主要是关于主角出生后的成长过程,也可以说是政治动乱的酝酿过程,社会时局变得越来越不安稳,最终以一场空军的突袭、家族大部分人死于这场突袭下结束。第三部一开始就到达了政治动乱的高潮,主角萨里姆失去了家人的庇护进入军队,经历了一些磨难后最终上下都被引流(失去了鼻子的超能力和下体的能力),政治动乱也进入了尾声,而一场战争改变了社会的格局,之前位于社会上层的人去了贫民窟,原来在下层的人拥有了统治地位。
战争蕴含严肃,魔幻凸显荒诞。这两者达到了某种平衡,让小说带着一种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
在小说的最尾有一段话:“因为午夜之子既要成为他们的时代的主人又要成为其牺牲品,他们要摈弃隐私,被成千上万个群众的消灭一切的漩涡所吸收,他们既不能安宁地活着也不能平静地死去,这一切正是午夜之子的特权以及对他们的诅咒。”
小说的主角萨里姆就是这样的一位午夜之子,他出生在国家独立日的午夜时分,因为特殊的出生时刻而被万众瞩目、寄予厚望。这种厚望,像是某种规则,或是某种约束,将萨里姆困在里面。而随着萨里姆出生之谜被解开,发现他其实是被调包的,那个“包裹在金钱、浆得洁白的衣服和使不完用不尽的各种东西当中的小丘顶上的世界”也随之破灭了。阶级之间土崩瓦解,旧的力量下台,新的力量升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原先被调包被剥夺了他与生俱来权利的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后来获得了地位,而主角同历史却再也没有了连接关系,上面和下面都被引流、被出空了。他失去了一切,被剥夺了一切,就连消失都不得安宁。
他获得的,令人羡慕;他牺牲的,令人唏嘘。
这是个被裹挟的梦,美好的外面是层层束缚。
-------阅读体验-------
每一章都是一个故事,作者很好地为每一章都结尾留下了悬念,让人忍不住开始读下一章。
关于印巴冲突方面的内容,可能会因为生疏而略显陌生,但也是一个很好地了解印度在那一段时期历史发展的契机。里面有一个章节提到了与中国军队的冲突,简直把中国军队描述成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不由得燃起熊熊民族自豪感。
魔幻部分的描写,想象力非常丰富,跟着阅读的话会很有趣。这种想象力有种类似黑色童话的感觉,不真实又真实,残忍又镇定,读起来有种恰到好处的力道,过瘾又不过分。
性的描写个人觉得挺不错的,反正我在看到博多撩萨里姆的时候,有点蠢蠢欲动了。
-------摘录-------
“对老船夫来说,这个提包代表着外国;这是件洋玩意,是入侵者,是进步。不错,它确实占领了年轻大夫的心灵;不错,它里面装着好些刀子,还有治疗霍乱、疟疾和天花的特效药;不错,它就横在大夫和老船夫中间,使他俩成了对头。”
“在任何一场战争中,战场所受的破坏都要比交战双方来得严重,这是很自然的。”
“天才是不是完全与追求或者学习,或者知识、或者能力的大小无关呢?这东西会不会像一条精心织成的完美无缺的羊绒围巾,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就飘落到我的肩上来了呢?’伟大’这一天上掉下来的斗篷,绝不用洗衣工那里去。没有人会把天才像衣服那样放在石头上捶打……”
“你屁都不懂!什么目标呀,伙计?在这个他妈的世界上,什么东西有充分的理由,伙计?老天知道成千上万个傻子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伙计,你认为这里面有什么目标吗?伙计,告诉你——你能够弄到手的你得去弄,你有什么本事就使出来,然后你也得去死。有钱的小子,这就是充分的理由。其他别的什么统统是他妈的放屁!”

  《午夜之子》读后感(二):未来是酸辣酱味儿的

未来是什么味道的?午夜之子,印度的同龄人,巨大鼻子的拥有者,萨里姆•西奈会这样回答你:酸辣酱味儿的。绿色的酸辣酱,绿的像蚱蜢一样,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酸辣酱,你能吃到忏悔罪行的滋味,也能在满嘴绿绿的时候,闻出未来的味道。
看见未来的模样,听见未来的声音,这种与生俱来的渴望亘古以来就折磨着我们。印度这片橙色和绿色的大陆,有一千零一种宗教、神话、民族、肤色、语言、风俗和气味,一千零一种口号、主义、协会和政党,一千零一种开始和结束,人们似乎比其他地方更需要知道几个时辰、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是好,是坏?是甜蜜,还是辛辣?是像上了油的头发一丝不乱,还是像变戏法的手技一样花样百出?人名,地名,签语,偈子,出生的时辰,恒星运行的轨迹,彗星出现和消失,月亮的圆缺,乌龟壳的裂痕,咖啡渍的形状,水晶球里的幻影,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不一的草杆,有正有反的铜钱,花朵的开放和衰败,猴子的叫声,眼镜蛇的舞蹈,周岁孩子偶然抓住的东西,手掌的纹路、骨头的高低、眉毛和眼睛的远近,眼皮的跳动,耳朵里的轰鸣,夜晚的梦境,盲人的呓语,所有这一切都被用来寻找未来,有时酒精和药物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模糊现在与未来那条神秘的界线。还有人相信,神灵会短暂降临在人身上,人会因此获得启示
预知未来是一种危险欲望,萨里姆•西奈就是这种欲望的受害者之一,尚未出生的时候他就已经享受了某位大师的一对一服务,成功地收获了一连串人生预言。如果你读过几本小说,那你一定知道,凡是看上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关于萨里姆•西奈的未来预言是一定会实现的,就像我们在读这本书之前(如果你仔细读了译序),就会知道它赢得了1981年的“布克奖”、1993年纪念布克奖25周年的“特别布克奖”、2008年纪念布克奖40周年的“最佳布克奖”。这本书的命运早已决定,它诞生那一刻起的未来就是三次获得布克奖。《午夜之子》对自己的未来满意吗,我们不知道,至少大师的预言并不令萨里姆•西奈满意。在午夜,更准确地说是时针、分针、秒针重合在一起,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一秒也不多,一秒也不少,萨里姆•西奈来到这个世界上,跟着来的还有硕大无朋的鼻子,他和鼻子的未来是怎么样的呢?和印度这个国家一起诞生,带给萨里姆•西奈的不仅仅是尼赫鲁总理的签名信,还有神秘的超能力。不,不,他没有预知未来的本领,某位大师有,另一位午夜之子有(他能够在时间的河流中自由穿梭),萨里姆•西奈没有。他和未来的联系来自大鼻子,能闻出南亚次大陆上热气腾腾的种种味道,分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他还能闻出不忠、内疚、忏悔、仇恨失败和毁灭的味道。味道之多,我们只能再次启用那个词——一千零一。别忘了最特别的一种,绿色的酸辣酱,绿的像蚱蜢一样,味道是一千零一分之一,来自过去,启示未来。
过去的事情顽强地在未来重新显形,这并不奇怪,因为现在的刀锋从不能斩断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当然也不能抹去绿得像蚱蜢一样的酸辣酱散发出的味道。萨里姆•西奈的大鼻子东闻闻西嗅嗅,闻到的一切味道都成为过去,毫无疑问在未来这些气味会和他重逢,那么可以说,第一次与这些味道相逢就掀开了未来的一角。第一次吃到保姆妈妈制作的酸辣酱,绿得像蚱蜢一样的酸辣酱,萨里姆•西奈吃到了制作者深埋其中的忏悔;坐在酸辣酱工厂里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萨里姆•西奈才发现那味道来自未来,可惜过去的自己还不懂。谁又能读懂来自未来的味道呢,你不能指望习惯吸吮奶水的婴儿明白法国臭奶酪的味道意味着什么。
未来是什么味道的?午夜之子,印度的同龄人,巨大鼻子的拥有者,萨里姆•西奈会这样回答你:酸辣酱味儿的。

  《午夜之子》读后感(三):萨曼·鲁西迪谈写作

      HBR:你平时是如何工作的?
      鲁西迪:我一直提醒自己,写作和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并无不同。无论你今天感觉如何,都必须去上班。我并不觉得作家或艺术家必须具备“创造型的性格”或者等待灵感降临才能工作,你要做的只是坐下来好好工作。一旦潜意识明白你没借口了,大脑就会开始配合,效果惊人。
      HBR:这几年你的工作方式有变化吗?
      鲁西迪:我并非隐士,这和多数作家不同。很多作家,特别是那些极度沉浸于写作的人,都过着离群 索居的生活。而我自己必须从世俗中汲取养分,和我关心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这些事赋予我新生和力量,让我在第二天能恢复精神重返工作。改变之处在于,我每天的写作量比刚开始少了很多,最初每天大概写四五页,现在也就四五百字。但过去我的文字需要大量修改。现在虽然写得少了,但基本可以定稿。过去在动笔前我觉得有必要大致掌握故事架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人会更有勇气孤注一掷”,现在我更愿意边写边计划。所以常常会发生最终作品和最初计划的故事相去甚远。写作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
      HBR: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写作方向的?
      鲁西迪:在我40岁出头那会儿。那时我出版了一系列小说——《午夜之子》和《羞耻》,在这些小说中,我在探索自身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午夜之子》主要是关于印度的,《羞耻》关于巴基斯坦。在完成这几本书之后,我也完成了自我探索的过程。我了解作为作家的自己,所以可以坦然前行。
      HBR: 你会寻求反馈吗?
      鲁西迪:在作品没有完成时,我不会寻求反馈。因为我容易受到打击。如果我写了一个很好笑的场景,给你看了之后你没有笑,我会很伤心的,就没信心了。因此,写得差不多了我才会给人看。到那时候我会非常想知道出版商和朋友的看法。虽然大家喜欢它我也会很开心,但我并不会执着于此。我真正想让他们告诉我的问题所在。只有不阿谀奉承的人才会对你吐露真相。
      HBR: 你觉得这份工作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鲁西迪:了解世界很难。让人物在纸上活起来也很难。我一直认为作家应该跟随语言不断进化——新的声音、新的风格以及新的行为。这是一场持久战。最难的是不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这种艰辛。但这么说会让人感到写作毫无乐趣,其实并非如此。写作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我最幸福的时候就是下笔如有神的时候。那是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出版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开心。实际上,这几年我越来越害怕出版的阶段。
      HBR: 为什么?因为需要不断宣传?
      鲁西迪:是的,一部分是因为人们对你的期待。这个时刻也让我感到脆弱。写作时,你会骗自己说这是我的个人行为。因为你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没人读你的作品。只有你和纸,你在尝试和文字角力。这个过程可能耗时数年。我有三本书都是用五年写成的。所以这让你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与人无关。接下来该出版了,你必须承认这件事是极度公开的。就像在大众面前脱去衣服,裸裎相见。而且我也不想为读者划限,告诉他们这本书讲什么,应该如何阅读。我希望他们可以带着想象去阅读。现在书籍营销的方式与我的本能相悖。回顾一下18世纪的文坛,那是英语文学的鼎盛时期之一,当时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一本书也完全可以非常出名。比如《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和《项狄传》。它们都是有名的著作,而作者没有为其做过任何宣传。
      HBR:你的第一本书曾经受到批评,为什么你没有放弃?
      鲁西迪:写作在感召着我。对于作者来说,写作是必须做的事。这个世界文山书海,即使你每天读一部伟大作品,依然难以穷尽。因此如果你想在这座山上再加上一本,那这本书最好是必需的,否则还是别浪费纸张和树木了。当时的教令如何影响了你的工作?刚开始那会儿,我没什么时间或者脑容量去想工作的事情。各种言论呼啸而来。但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不想受到影响。因此我坚定地告诉自己,“就像以前那样继续写作吧。”
      HBR:在埃默里大学最近的毕业典礼演讲中,你告诉大家要追求超越幸福的东西,你在追求什么呢?
      鲁西迪:我的朋友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有过精彩的描述:“我们想做的是在死后留下一书架的书。”我希望走进书店,然后说“从这儿到这儿,这都是我(写的)。”创造一些历久弥新的,超越时代局限的东西,这个想法里有非常美好的东西在吸引着我。畅销作家想写出能吸引大量读者,并让大家一读就爱上的书。但是作为读者我羡慕的是那种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这也是作为作者的我很想写的书。比如《午夜之子》如今已是大约35年前的作品了,但那些在该书出版时尚未出生的人现在读它,仍然能产生共鸣。
      HBR:为何商务人士也要读小说?
      鲁西迪:这几年非虚构读物比虚构读物畅销。但是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学生,我明白争议性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并不可靠,真相也绝不完美。小说承认这一点,还存在另外一种真实——人类彼此之间,以及人类和环境、思想信仰体系之间关系的真相,你会在小说中找到它们。随着翻译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了解世界其他地方。
  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9月《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午夜之子》读后感(四):每个人的责任

因为对印度近现代史的不了解,读完全书是比较痛苦的,但是完全不影响这本书的精彩。全书就是印度近现代史的缩影,在印度独立的午夜时刻共有1001个小孩出生,他们被统称为午夜之子,每个人都有其特殊能力,“我”萨里姆的出生是被通灵师预言的,贯穿全书的就是对萨里姆的预言“是个儿子,他的年纪永远不会比他的祖国大一点,不大不小;将会有两个脑袋,但你只看见一个,将会有鼻子和膝盖,膝盖和鼻子;报纸称赞他,两个母亲养育他,骑自行车的爱他,但是人群推他,姐妹会哭泣,眼镜蛇会爬,要洗的衣服会把他藏起,说话声会给他指路,朋友会弄断他的手指,血会暴露他的真实身份,痰盂会砸到他的脑袋—大夫会给他引流—丛林会要他—变戏法的会接纳他,士兵会审判他,暴君会油煎他,他没有儿子却会有儿子,他没有老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没有死的时候已经死了”预言中的每句话几乎都是一个历史片段,随着印度的独立历史的变迁,宗教的纠纷种族的战争,“我”萨里姆就这样伴随着历史而成长,到底是我个人在推动历史的进程,还是历史的车轮推动着个人的成长?作者用午夜之子的能力将所有历史节点串联起来,他们的家族兴衰也是历史发展得缩影。每一个午夜之子都想成为历史的推动者,“我”萨里姆与“湿婆”两个被互相调包的婴儿都想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作者在文中也用了大量的隐喻两代午夜之子的出生都是在印度变革的转角,每一代都有其各自使命,就如同身处其中的印度人民,每一代人都有其责任与使命

  《午夜之子》读后感(五):一部以文学方式叙述的印度现代史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方式叙述的印度现代史,作者以他丰富甚至狂野的想像力,呈现了印度丑恶与光荣兼具的纷繁面向:这块神秘次大陆及其人民的生活、命运、梦想和无奈。法国作家 米兰·昆德拉曾经这样赞叹道:自从鲁西迪的《午夜之子》在当时(一九八一年)唤起一致的欣赏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界无人反对他是当今**有天分的小说家之一。  
《午夜之子》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一是因为其题材独特,场面恢宏。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涉及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鲁西迪以文学的语言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内涵,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和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这个“后殖民”的时代。二是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他突破了关于小说形式的传统观念,将现实和虚构、小说和历史糅合在一起,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讽刺中,加入了奇特的幻想,把神话、寓言、通俗文化、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小说情节曲折多变,可读性非常强。 

  《午夜之子》读后感(六):被腌制过的午夜,及它的一群孩子

《午夜之子》是四月的打卡书,也是自己第一部打卡书。现在想来,确是一个明智而又不明智的决定。《午》是一部佳作,而每次与佳作的相遇,必然珍贵,由阅读本身的意义上,算得上是起始者打卡的不二之选;但是《午》的厚重感及糅合感也注定对其的阅读不能停留在“一帆风顺”的层面,对初始者而言,又很难保证,这样的矛盾一旦出现,便难以解决,毕竟对一般读者而言,不可能进行重复性阅读。因而读完之后,我一面欣慰,一面又不免有些惋惜了。

《午》的趣味性超乎了我的想象,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几乎难以释手。但随着阅读进程的深入,整本书的意蕴渐浓,思考拉住了我,我也学会在思索之中看见书本于现实中的投射。

第一个要讲的是结尾。我读完那一刻是有些震惊的。因为和以往的小说结尾有明显的不同。结尾这章在书写上跨度其实很大,笔法也有所变化,结局的写作更是如此。“诅咒”这样恶毒的词并不是没有见过,但鲁西迪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既不深明大义,又不含蓄蕴藉的末尾,感情似有收束,忽而延展了。大可以说其中含有一股神韵,来自死去的活着的未来的午夜之子的神韵。

历史是主体,妙在次大陆历史的交融,避免了历史视角上的狭隘化。鲁西迪的厉害之处,是“我”与“佛陀”与“萨里姆”的相互转换,像是一面棱镜,映射出次大陆上一方土地的各个侧面。众多的午夜之子构成一道道幕墙,囊进了整个世界。镜像让读者眼花缭乱,事实上也是借此传递历史的复杂与鲜活。就像是罐腌制的酱菜。

口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活力充沛的背后,是无可奈何的沧桑。一脸愁容惋惜之后,却又有颗心在窃喜。小说营造出的一种氛围让读者时有错乱,便恰如其分地让读者近距离窥视这场生活。

人物着实丰富,象征意味让人甚至有所惊诧了。女巫婆婆帝是个相对独立的人物,又与现实生活中的博多相映衬着……

总的来说,《午》的阅读具有首要的乐,也有重要的思,可谓是难得了。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七日/五月一日

  《午夜之子》读后感(七):魔幻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鬼?

花了几百个零碎的时间,终~于~读~完~了~!魔幻现实主义好闷啊!之前被艾柯的“独角兽”骗过一次,没吸取教训,现在又被这位印裔英国作家鲁西迪所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骗了(可能将来还要给马尔克斯一个机会)。
名为《午夜之子》,实际上这个名词真正出现要到书的中后部,第一部是关于他的家族外公的出身之类的背景故事,接下来父母辈的故事比较有趣,然后才真正开始“午夜之子”的故事。将个人的经历命运融入真实的历史,如果没有掌握背景知识,真的很难读。但书中的细节描写技巧很高,仿佛能闻到浓烈的香料,感受令人窒息的热浪,贫民区拥挤的人气。
虽然是很无聊的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本好书,如果你熟悉印度近现代史或者对印度非常有兴趣的话。鲁西迪的这本没有艾柯那么多插叙、倒叙、或者乱叙,所以稍微好读一点。但是“魔幻”的话,我还是读《安珀志》好了~or, maybe I'm just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

  《午夜之子》读后感(八):《午夜之子》中国出版界和读者翘首以待的一部巨著!

中国的读者们能看到这本书实属不易,且不说刘凯芳教授翻译修正了10年(刘先生已经仙逝),这本稿子一直压在社里,经过多年努力,终于通过审核出版。就作品,获得了三次布克奖,可见其含金量。
《午夜之子》长达580页,气势恢宏,包罗万象,涵盖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政治、宗教、文化、风俗、社会变革等方面,讲述了新与旧、文化与观念的冲突。全书的叙事手段也十分灵活,将现实主义叙事与幻想性叙事结合,融入了神话、寓言、民间传说、政治评论。
“印度产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滔滔不绝地讲故事的大师。”英国作家V.S.普利切特在《纽约客》上撰文时这样说。在这本书中,用拉什迪本人的话说,“一切事物都融入其他事物,一切地方都是别的地方的一部分”。他想探讨的是,世界是怎样联结在一起的,这些混杂交错都有什么效果。
《午夜之子》中国出版界和读者翘首以待的一部巨著!

  《午夜之子》读后感(九):午夜之子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一米阳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62699196/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感觉就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却吐不出来
作者萨曼•鲁西迪
他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米兰•昆德拉《不能忍受的生命之轻》、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世界级文学大师并驾齐驱。
作为布克奖50年最佳的作品,它以印度次大陆为背景,内容设计印巴分治前后的政治动乱、社会变革、宗教纠纷等复杂的现象;鲁西迪以文学的语言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内涵,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和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这个“后殖民”的时代。
书中采用的是印度史诗如《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讲述故事的传统方式(你能想象出来我刚听到这两个书名时候茫然的眼神吗?),时间跨度长达62年,书中出现的重复的地名有克什米尔、旧德里、孟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我还特地百度了英迪拉。甘地夫人,结合了百度后,才从鲁西迪的跨时空中明白了他的描述。
有人说,印度人是最会讲故事的,如今我相信了。
第一人称的男主角出生在1947.8.15。这个日期就特殊在那天是印度独立日。
其实着重讲了外公的鼻子,一个人体器官。外公阿达姆.阿奇兹是一个流血德国的医生,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鼻子。本章结束前,提到了那个有个窟窿的床单,我才明白,那个窟窿跟作者本人器官没有什么关系。带窟窿的床单的意思是说,阿奇兹作为一名医生要给病人做治疗,但在那个封建的印度社会,女人是不能让男人看到的,所以,地主的女儿只能在一个有窟窿的床单后面让阿奇兹检查,哪个器官有问题,就检查哪个器官。直到医生渴望通过窟窿看到地主女儿的脸。
摆渡人塔伊,对于医生拎着一个猪皮工具箱充满敌意。从开始的忘年交,慢慢开始变得更加古怪,只为了阻止阿奇兹。
吐痰入盂,其实吐的是红色槟榔汁,一种印度人的街边游戏。
鲁西迪的写作手法和多数西方名家一样,穿插叙述。人物穿插,时间穿插。倒序,插叙混搭。中间还配上点虚构的神话故事,特异功能等。时而离题万里,时而回归主题,令人眼花缭乱,着实增加了阅读难度。
本章着重讲了哼哼鸟米安.阿布杜拉和他的秘书纳迪尔汗如何逃出刺客的刺杀。阿布杜拉在千钧一发时刻发挥了特异功能,用他的哼哼需要招来了六千四百二十条狗,和刺客斗争。而纳迪尔汗也逃到了阿奇兹大夫家。
萨利姆。西奈才出生。他的出生被赋予了魔幻色彩,最为接近午夜的人,钟声响起时降临到印度,却被保姆偷换了两个同时出生的孩子,一个富人的孩子,一个穷人的孩子,鼻子和膝盖,膝盖和鼻子。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书中涉及的印度教神话人物令我眼花缭乱,瞠目结舌。鲁西迪将很多主神化身到了小说中的人物中,比如和他同时出生的被掉包的湿婆(他是印度教中司毁灭、创造、生殖和舞蹈的主神的名字),他的妻子(也是湿婆的妻子)女巫婆婆帝生下了湿婆的儿子作为萨利姆的儿子(她是神话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的名字。)
书中萨利姆虽是有着魔法的午夜之子,拥有最高魔法的萨利姆可以了解到任何一个人的任何想法,但却也像普通人一样命途多舛,摔成了脑震荡,断了一小节手指(正是断了的手指引出了他被掉包的故事),被流放,像乞丐一样生活,迷失在丛林里,落魄不堪,穷困潦倒,直至被强迫做了绝育手术。萨里曼的鼻子比猎犬还要灵敏,嗅出的味道可以辨别出危险,情感,谎言,嫉妒(比如她的姨妈,他总是被他姨妈嫉妒的气味熏的不能呼吸),其实就是一条主线,印度近代史的主线,而湿婆的膝盖呢?则象征着暴力。
好吧,其实是一部家族史。却被赋予了魔幻色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巧妙的安插在各个人物的头上,让你觉得描述方式光怪陆离,当然,也可以说是灵活的方式。每一个人物,其实都在开头部分暗示了结局,埋下了伏笔。
你会觉得这本真的很有难度,因为人物太多,时间跨度太大,62年之久,但每当你就快要忘记之前的故事和人物的时候,鲁西迪就会通过作者的回忆或者自序或者自我批评把之前的故事串联一遍,刚开始,你会很吃惊,哦,天哪,这些情节我读过啊。
总之呢,这些具有魔法的午夜之子,最终失去了魔法,回归了平常。如果单纯的看待萨里曼的一生,你会觉得太悲催,如果他的一生影射了同时期的印度,你会觉得他在调侃黑暗的政治,讽刺当权者,并进行了无情地抨击。书中个人生活与历史事件,现实与虚构结合的天衣无缝。这种手法令我大开眼界,让我开始接触了印度史。
还要感谢刘凯芳先生,他的翻译令人叹为观止,翻译过来的那些印度教中的各种神就已经令我眼花缭乱了。刘先生参阅了大量有关印度次大陆历史、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书籍。书中人名、地名和神祇的名称尽可能采用《宗教词典》、《高级印度史》、《印度史话》、《印度各邦历史文化》、《巴基斯坦简史》等书中通行的译法。书中大量有关食物、衣着和其他风俗习惯的词语源自印地语、乌尔都语或者孟加拉语,这些词语就连《牛津词典》和《韦氏国际英语词典》等大型英语辞书也不见收录。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刘凯芳只能转请国外友人向具有印度或巴基斯坦文化背景的朋友请教。
所以,这是一本很认真,很严肃的著作。
所以,我的三言两语真的不能很好地诠释这本书,不能反映出作者想通过小说影射出的本质问题。

  《午夜之子》读后感(十):印度特色乌托邦之路上的奋斗

对于中国人来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很好理解,或者说,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其他地区的人都有一种固有的形象,以至于一提起就让人心生好感/恶感。这种一一对应关系除了大家都不甚了了的黑非洲和亚马逊丛林,仅有印度作为一个得到现代文明承认的文明国家/地区例外。
原因在于无论东方文化还是文艺复兴后的西方文化,乃至伊斯兰文化,本质来说是要建立一个乌托邦的,无论这种乌托邦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大家的还是个人的,归根结底他们想的是建设一个能存活于世上的乌托邦。这一点在东方是儒家的教化,在西方是平等/契约与共产主义,在伊斯兰是古兰经。
现代印度文化则不然,甘地描述的乌托邦虚无缥缈到超越文化、宗教、政治等等一切的现实,被几代印度知识分子追之若素,以为是不二法典,以至于在各种狼奔豕突中被现实的铁拳打的粉碎之后,他们集体失声,选择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表达他们的逃避——马尔克斯写百多年前,鲁西迪写当代,这种讽刺和失望的气息浓厚到让人窒息——他们压根也没意识到,少了这些因素,乌托邦只能是空中楼阁,比修今世享处女,修出世等梵天还要糟糕一万倍。
从局外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分子所想的与所做的截然相反,他们越是对甘地的乌托邦孜孜以求,他们就越发的将自己与印度普罗大众割裂开来——精神文明丰富到千奇百怪,物质文明水平低下的印度社会并不具备建设乌托邦的基本要求——因为普罗大众渴求的是普通的,正常的生活,一种能被其他人认可而非乌龟心态“小确幸”的生活。就像文中所说,“萨里姆听得到底层的声音,却无法转换成语言,亿万人的声音只能把他逼得爆炸,在孟买的人群里爆炸。”确切一点,是无法转换成“一种”语言。
换言之,你该如何想象一个在“现代国家”框架下并无物质满足,实质只是一个文化集合体的乌托邦存在?
时至今日,“中国特色”四个字被咀嚼成一个半调侃半自豪富有时代色彩的词语,作为当代人我们不能超越历史去评价这条邓小平设计的通往乌托邦之路到底通往何处,能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只能选择自嘲。从这个角度出发,今日印度到底要走向何方,决不是鲁西迪所能决定的,今日印度的世间百态,也并不是鲁西迪所设想和追求的。因此,“印度特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也许比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寡义通用的文学名词更能描述这部作品——你的思想越是符合西方现代文明语境下的“后殖民”,你的文章就愈发的“魔幻”,半点现实主义也无,绝无可能成为一条阳关大道。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变成一个万花筒,在历史变更的大潮中被远远的抛在后面,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