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离的幻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分离的幻象》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2:32: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分离的幻象》的读后感10篇

  《分离的幻象》是一本由[英]西蒙·范·布伊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一):播种善良

文/R郭郭
战争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是一种苦难经历,我们看不到战场上的硝烟,我们想不到血肉模糊的残忍,我们听不到孤儿无助的啼哭,我们无法体验到难民流离失所悲伤。我们不能真切体会那种残酷,就像我们体会不到父辈心中那个饥饿的年代一样,不是因为这些离我们的时代久远,而是因为我们从未经历。
西蒙•范•布伊的这本《分离的幻象》是一部仅仅十万字的短篇小说,西蒙•范•布伊从马丁的身世之谜和雨果先生的死亡这两个事件作为开端,利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讲述了这个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对立国的士兵,在法国的土地上,分享最后一点食物之后,踏上亡命之旅后的遭遇。
短篇小说不似长篇小说,在有限的篇幅之中,必须要简明扼要地叙述事情,而且还要塑造不同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字字珠玑是必要的先决条件。佩服作者西蒙•范•布伊把书中看似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这些人和物,利用时空倒逆轮回的方式成功地联系在了一起。
爱情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这才能体现爱情的伟大。美国士兵约翰在二战中是一个空军飞行员,当他的B-24轰炸机被击毁在法国圣皮埃尔的土地上的时候,死神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要随时带走约翰,但出于对妻子哈莉特深厚的爱,他顽强地在“欧洲大陆上结束了最精彩的假期”。回归到和平年代当中之后,他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终身以慈善为名来报答这个慈悲待他的世界
而我最为同情的角色莫过于一直以“不共戴天之徒”自居的雨果先生。战场上的生死是最难预测的一件事,效命于德国阵营的雨果先生,求生的欲望让他的双手不得不沾满鲜血,看过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从战场逃离之后,救下孤儿马丁的那一刻起,战争的残酷挡不住良知的苏醒,他的热血和良心告诉他:必须要奋力保护这个无辜的孩子幸免于难。
“任何一个绝望或孤身的人都明白,例行公事般的活法会令人感到舒心”,自从被无情的流弹削去了半个脑袋之后,雨果先生坦然接受了一切,绝望和孤身,他二者都兼备,但善良之心也让雨果先生也尝到别人伸出援手的温暖。战争结束后的生活中,雨果先生一直是以一种赎罪的姿态生活着,因为战争中的他曾是一个刽子手,而他总是因此而感到愧疚。
有一张照片是贯穿这本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这是约翰在参战之前在康尼岛上给哈莉特拍的那一张纪念照片,这一张照片成为了约翰成功逃离死神的信仰,这一张照片成为了塞巴斯蒂安•达赞的定情之物,这一张照片最后流回到约翰的孙女艾米莉亚手中,成为了一场名为“离别的幻象”的艺术展的展品。这是他们眼中离别的幻象,也是留在这世上最长情的陪伴。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也是现实的,战争让两个从战场上重生的人开始思考人生。我相信人性的最深处是善的,他们在战争逃亡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善良的人的帮助,他们把这些善良变为种子,种在自己的心里,不断灌溉结出果实,再用这些善良的果实惠泽他人。马丁收到了,丹尼收到了,艾米莉亚也收到了。
播种善良吧,就像种下一株向日葵,不停地寻找阳光,让全世界都感受到那片温暖。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二):美丽心灵永恒阳光

西蒙·范·布伊曾经说过:“语言让我们接触他人,让他们感受我们心底的恐惧、希望、失望,以及胜利。让我们得以接触那些我们永远不会见到的人。”而这句话也非常适于描写这部小说。
书中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交织在一起几个小人物的生活故事,他们有的幸福,有些孤独,但是却都度过了自己多姿多彩却也平静的一生。故事没有太多的跌宕,作者深受东方文化影响,文字平缓温和,却如静水深流,让读者体会出平静之下深切的痛苦与流淌的温暖。
作者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但是用极为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了战争的侧影,以及这巨大的怪物给世间人们带来的影响。虽然这故事中试图回避正面的战争场面,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被战争摧毁到了何种程度,残缺不全的肉体、极度痛悔的心灵、悔恨终生的回忆,战争剥夺了人们生存的权利,也亵渎了美好灵魂,让痛苦残暴蒙蔽了人们的眼睛,而这层迷雾剥开之后,幸存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作者极力想要表达的议题,曾经的女游击队员,却在战争之后无法接受那份英雄证书,曾经的仇恨让她杀掉了九个人,却也在每次任务之后大哭一场,而这终于在战争之后成为内心的愧疚与梦魇;而曾经的纳粹士兵不敢面对自己的罪行,一辈子都在播撒自己的善意,也在一直和自己“不共戴天”的德军身份相抗衡,他不知道他所拯救的孩子马丁就是一个犹太人,而他们又在无数个场合重逢并且互相拯救,我想马丁与雨果之间的故事,最好的诠释了那句: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
而这本小说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由人组成的时间画卷,人生尽管短暂,这些人的故事奇妙的交织,却也在延续中感受到时光的奥秘,初时那些围绕着我们生命的晨雾终会徐徐展开,露出真实的景象。而书中所有人的命运就像小男孩丹尼笔下那一条条直线,渐渐变成一条条曲线,交汇,互相温暖,再离分。在仅有的交汇里互相给予的温暖却成了抵御以后一生寒冷的能量来源。生活提供给每个人的都是残缺不全的世界,它总要从我们手中拿走一些,但是好在,最后在生活中我们又得到一些,而这样一些却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作者选取一行禅师的这句话做为标题,最想向我们表明的就是:分离只是一种幻象,我们终会相逢,最终我们也终会与这个世界的善意相逢,短暂的分离,也许都是幻象,而相逢中得到的那种温暖,才是这个世界的永恒真相。
同样我们未知的真相也同样很多,虽然不能拥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也请不要对生活完全失望。愿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不要轻易对我们并未完全知晓的世界失望。要相信这世界属于美丽心灵,而这才是我们生活中的永恒阳光,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带给人带来内心慰藉的小说。
刊于《文学报》15.11.19
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html/2015-11/19/content_208777.htm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三):爱非幻象


爱与战争作为两个始终被作家们钟爱的宏大主题,总是反复被各种小说作品描绘和演绎。《分离的幻象》也并不例外,它讲述了一个和二战士兵有关的故事,但奇妙之处就在于这个故事的表述方法,令人产生了飘渺虚幻的审美体验。
过去的一切仿佛都是幻影,没有人知道那些故事是否真实。然而假如没有过去发生的一切,便不会有今天的故事。当下是一个需要被发现的谜团,读者必须握紧手中的细线,才能够找到回到过去的钥匙。
小说运用后现代主义手法,用隐藏的双线结构和多重叙述来营造故事的多维立体感。2010年的美国加州养老院里,护工马丁迎来了一位新入住老人雨果先生,但是当这位雨果先生刚刚到达养老院看到桌子上马丁专门为他准备的三明治时便突然死去了。接着,视角被拉回到1981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在那里头部畸形的雨果和有拼读障碍的小男孩丹尼交上了朋友,然而谁都没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
2010年的美国纽约,盲人艾米莉亚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为盲人们筹划艺术展,她和远在英格兰的祖父约翰通电话,向他描述展览“离别的幻象”中一张美国年轻女子的照片。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通电话,然而他的祖父约翰并没有告诉她照片中的女子其实原本就存在于她的生命里。
看似隔绝的人生故事,却由机缘巧合牵引在一起。当年迈的雨果先生和约翰在美国的不同地点走完人生的旅程时,他们不曾想到自己曾经在1944年的二战之中在法国战场上和对方有过怎样的生死交缠。他们的后辈们承受着和自己亲人、朋友分别的“幻象”,好像他们原本就不曾存在过。
西蒙·范·布伊的语言有种独特的轻柔与缥缈,时而如诗歌般精致,时而如格言般令人警醒。同样是英国作家的妮可·克劳斯曾经在《大宅》中用一张古董书桌隐喻犹太民族的漂泊历史与二战中受到的血腥迫害,西蒙·范·布伊却用更加隐秘柔和的方式去抒写犹太人与二战带给人们的伤害与思考。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残缺的。马丁是一个孤儿,不知道自己来自何处;雨果先生有着令人惊愕的头部畸形,那是他被子弹打中留下的终身残害;艾米莉亚的眼睛看不见;幼儿时期的丹尼有着拼写障碍,并且来自单亲家庭;约翰因为战争与爱人哈莉特分离,靠着对一张照片的记忆活了下来。残缺的身体人生中的离别虽然带给了他们痛苦,但也带给了他们异样的温暖。亲情友情或者爱情,围绕着他们,令他们不再孤独。
正是这些来自亲人或陌生的爱意,造就了这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如果不是结尾处揭晓谜底,谁能料想到马丁真正的身份是战争遗孤,若非雨果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也不会被子弹打中脑袋。而若非约翰在生死瞬间放走雨果,两人也不会都获得了生的机会。约翰在去世之前再次从孙女的口中得知那张念念不忘的照片的下落,这是他种下的“前因”带来的“后果”。
传说中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了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蛇,因而发现了苯环的结构。《分离的幻象》就如同一个苯环故事,在看似互不关联故事的分子间,读者可以看到一条爱的主题线。我们和所遇见的人分离了吗?或许并非如此,分别的人们终会重逢,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这便是世间的神奇。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四):爱的支持


爱可以胜过一切,爱可以使处在死亡边缘的人回归生命,爱可以使困难的人勇敢面对,爱是生活的支持。
作者英国小说家西蒙•范•布伊,短篇小说集《爱,始于冬季》曾荣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本书属于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个在二战中幸存的战士在战后的生活。
书中以两个人为线索,穿插且倒叙的写作方式,呈现出两个人生活的鲜明对比,使文章增加了好奇性。整个文章都充满了爱,爱可以胜过一切。
马丁和雨果先生的开篇,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直到书的结束,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雨果也正是二战中幸存的战士之一,他的头部已经畸形生活在养老院中,看似只是普通的医护关系,却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马丁知道自己是孤儿,在养老院中对雨果无微不至的照顾,爱使他们关联着,马丁正是雨果冒着生命危险而救下的孩子,而现在正是由马丁为他终老,小说如此的安排也印证着付出爱终会有回报。雨果的老年同时还陪伴着另一个孤单的男孩丹尼,用他的爱使丹尼在儿时没有那么孤独。
另一个幸存的人约翰,在战中差一点死掉,而哈莉特的爱支撑着他,他坚持着,最终从死亡线上回来。对他来说,哈莉特是他的一切,从离开依依不舍到最后从死亡线上回来,爱是支持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而哈莉特也一直等待着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来。在战争中,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等待成为一个家庭唯一的目标,可是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死亡,很多家庭支离破碎,很多孩子成为孤儿,战争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伤痛。
而在现代中,约翰的孙女艾米莉亚也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她是一个盲女。可是由于爱,在书中并没有看到她的自卑、感伤,反而看到一个开朗、期待爱情的美丽女孩。在工作中,她也找到了自信,热心地帮助着别人。对面巨额财富的祖父约翰,艾米莉亚没有贪心,而是追寻着祖父以前的故事。她也看到了在祖父与祖母之间爱的坚持,爱的能量能够战胜一切。
《分离的幻象》,重新再读,慢慢地会发现,分离只是一种现象,人与人也许不会在同一个空间,而爱才是永恒,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你有爱,那么它一定会把你的爱传达到另一地方。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五):布伊的蒙太奇之爱

       “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一行禅师的这句话,从佛教的角度来理解便是:人应在当下从轮回过患的假相中觉悟生命的真谛。但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对这句话有另一层解读:爱便是我们生命的真谛,虽然这与禅师的见解在层次上有不同,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正确地对待生命的态度,而这也正是他这部《分离的幻象》所以表达的主题。
       《分离的幻象》讲述了两个二战幸存者美国士兵约翰和德国士兵A,战场上一丝仁慈而改变了两人的人生,这种改变影响着他们所爱的人一生。如果从时间轴去读《分离的幻象》,故事始于1939年,男孩约翰的认识了女孩哈莉特。
       但西蒙•范•布伊不落俗的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将一个完整的故事独立于数个人物,正如这部小说的名字,作者将这个故事拆分于六个独立却又相互有联系的人物身上进行表现,他们在故事之中独立存在,但在彼此的生命之中却相互交集。
       在布伊以往的小说里,他的主题始终没有离开过爱,这种理念同样贯穿于这部小说之中,但他对爱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愫;爱由情感组成:温馨的亲情、感人的友情、坚定的爱情。从宗教角度去理解,布伊在小说中宣扬的爱是人性中善与慈悲的表现。
       小说中的人物与约翰交集体现出的是爱情与亲情,而与雨果的交集则是对生命尊重的仁慈和友情。在布伊的这部小说中,爱是一个跨越时间、空间、贯穿主题融汇所有人物的线索。
       在这些人物身上故事被作者割分,每个人物背后都承受着一种无形的连接,作者将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设定成为了一块素材,由读者自由拼凑,这样的感觉就犹如作者仅负责写作,而故事则由读者自行去发现。不可否认这部小说予人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不仅归功于故事情节的设定与推动,更重要的是作者精湛的创作手法与故事主题融合所表现出的完美。
       阅读《分离的幻象》就犹如观看了一部被剪接的紧凑而吸引人的电影,而这正是蒙太奇手法吸引人的地方,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与表现,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激起读者的联想,这让一个个完全独立的人物和事件为一个整体的故事构造出了一种“大于和,倍于积”的氛围,这是作者创作上的成功,同时也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了享受。
       作者把一切人物之间的联系都置于全书最后一章,当我们跟着线索读完整部小说时才发现,原来彼此之间生命的交集早已开始。在这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故事之中,作者讲述的是克服悲剧的力量,生命之中延续的情感,人类高贵品质的表现,生命真谛的发现,这些被人们探索、称赞与歌颂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六):世间从无真正分离

随着社会发展,六度分隔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且认同,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缩小了六度分隔的范围,两个陌生人之间,根本不需要六个人,就能联在一起。
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地球上不存在无法产生关联的两个人。换句话说,无论怎样,每个人都不算是孤独存世。
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用小说《分离的幻象》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最好的诠释。这本小说初看起来,根本没有主线,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讲的都不算是一个故事,而是片断的组合。里面的人物与故事发生在不同年代和空间:2010年,洛杉矶护工马丁在养老院里遇到了雨果先生,马丁是犹太人后裔,二战时刚出生不久,没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1981年,在曼彻斯特,雨果先生与邻居一个有拼读障碍的小男孩丹尼产生了友谊,雨果先生教会了丹尼阅读。
1945年,美国空军士兵约翰的轰炸机在法国旷野坠毁。
2005年,盲人女孩艾米莉严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为盲人们筹划艺术展。
作者对几人的故事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写,有着良好家庭的马丁,是如何成为护工的,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雨果先生为什么一个人来住养老院,他背后有什么故事?学会了拼读的男孩丹尼之后的生活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一个普通的盲人女孩为什么能走上帮助别人的道路?约翰在飞机炸毁之前有什么生活,炸毁之后他是否得救了,他在和平年代是如何生活的……
每个人的故事都像是可以独立成篇的精致短篇小说,充满质感和打动人心的特质。
然而,这些看似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其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约翰与雨果先生,雨果先生与马丁,约翰与艾米莉亚,甚至是艾米莉亚与马丁……每一个人与别人都是有关系的,即使不是直接联系,也有着间接联系。
作者精心地将一个故事写出,剪碎,再重新放置,读者唯有读完整本书,才能将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拼好,看到故事全貌:二战时期,美国士兵与德国纳粹之间产生了交集,而这样的交集,又让生活在后世的人们产生了关联。
作者在题记中录用了一行禅师的话:“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他也在用整本小说,几个人的人生来说明这个问题:世间从来没有真正的分离,每一个人都会与别人产生交集,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的。
某一天某一点上发生的事情,会对今后发生的事情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处于世界一端的人,会因为那件不经意的事,与几万公里之外的一个人产生羁绊。
在某些时候,当我们深深怀疑自己无所羁绊,必须独自忍受孤独与隔绝时,其实我们与别的生命有着不可分隔的羁绊。
各自分离的生命,实则深深相连。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七):无需想起,因为不会忘记

世界三大宗教虽起源、信众、禁忌等迥异,但在关于人的前世今生这个问题上,每个宗教都有着相似的长篇大论。然而前世不可追,来生太渺远,把握今生,活在当下才是生活要义所在。我们走过很多路,遇见过很多人,曾经认为再也不会相遇的那些人,那些事,却从未曾消失不见。这分离,只是一种幻象。
在《分离的幻象》这部小说中,作者用巧妙的布局,将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的人生交织在一起,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各自的生活像绳子般交错在一起”。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在巴黎郊外的战火中,在曼彻斯特的阴雨中,在洛杉矶的阳光下,忆及过去或平淡或难忘的岁月,想着那些他们爱过和爱过他们的人。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两位经历二战死里逃生的老兵约翰和A,他们支撑起整部小说的结构框架。如果没有战火中的垂死挣扎和一念之善,后来的那些故事便都无从源起。然而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的偶然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一生,那些看似偶然的事情,也有其必然发生的根源。
约翰在残酷的空战中幸存下来,在茫然、孤独、饥饿中忍着剧痛,他当时只要稍有想要放弃挣扎的念头,这致命的思想便会如病毒般由大脑传达给本就难以支撑的身体的各个器官。但约翰不会这样轻易放弃,对故乡温暖的阳光的眷恋、对从小生活的饭店的回忆、对那个他深爱的女子的思念,都在他想要放弃的那一刻,将这负能量击得粉碎。
A亦是二战的幸存者,但与约翰相比他不幸得多。幼年丧母使其童年过早地失去快乐,粗暴的父亲令本就残酷的现实雪上加霜。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他一直是无法释怀的。相似的是,即使是作为正义者的抵抗运动成员一方,对自己在战争时的杀戮亦不愿触及。当人性美好的部分觉醒,接受自己曾是一个刽子手的事实是痛苦的。那些往事深深地印刻在内心深处,即使事情已过去数十载,却从不曾褪色。
约翰与A在短暂的相遇后各自走向相反的方向,也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约翰在战后得到一份好工作,多年后生活富足、家庭幸福;A不幸被弹片削去头部的一部分,多年后生活拮据、孑然一身。相同的是,他们对战场上的经历都缄默不提,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约翰究竟在法国经历过什么。他们多年来一直被与战争有关的噩梦所困,那些经历永远不会被忘记。
约翰不会想到,他的孙女在博物馆要给人讲解的那张照片就是他当年驾驶的轰炸机座位下遗留的哈特莉的照片;A不会想到,在公园里给他带来面包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当年他救下的那个孤儿。那些分离后不曾希冀再遇见的人与物,就这样奇妙地重逢。
他们亲眼目睹同类那么轻易地被屠戮,从地狱的边缘挣扎回人间,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着同样的孤独,年轻时的那段战争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都不会忘记。
注:文中翻译似乎有误,约翰应该是艾米莉亚的外祖父,从上下文语境来看,翻译为祖父有点不合逻辑。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八):有爱才美好

      如果是正叙的话,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1939年,约翰与哈莉特相爱。在奔赴战场之前,二人结婚。1944年,随身携带着爱妻的照片,约翰作为空军飞行员前往法国参战。飞机被击落后,跳伞逃生的约翰因为对妻子的无限爱恋活了下来。但妻子的照片留在了飞机残骸上。
      飞机残骸在1968年被一名叫塞巴斯蒂安的男孩发现,他与心爱的女孩海莉在机舱中发现这些照片。
      在逃亡回国的路上,约翰遇到了A。简短的僵持之后,约翰与A分享了仅剩的食物,然后分道扬镳。
      回国后的约翰,与等待自己的妻子团聚,生儿育女。
      艾米莉亚是约翰的孙女,一名盲女,在博物馆工作。在她策划的一场名为“离别的幻象”——关于二战美国士兵,的图片展中,约翰当年遗落的照片被赛巴斯戴安与海莉寄回。
      A是一名德国士兵。与约翰分别后,经过一家农场时,为了寻找书籍,在熊熊大火燃烧的房子中救出了一个男婴。之后,A与男婴生活在一起。直到他们到达法国,在一场街头混乱中,为了保护男孩,A将男孩随手塞给了身边的一名女士。二人就此分别。
      混乱中,A的头部被子弹击中,成了一个丑陋的人。被救醒的A,因为无人知晓他的名字,医生从他随身携带的书籍中,给A取了一个新名字:雨果。
      醒来的雨果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流浪过程中,雨果遇到了一名叫丹尼的小男孩。丹尼有阅读障碍,雨果帮他克服,学会了阅读。但雨果只与丹尼一起生活了五年,之后,丹尼随母亲去了美国。
      三十年后,长大成人的丹尼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导演。当他回忆起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他决定寻找雨果。这时的雨果因为年老体衰,无法继续工作,生活成为问题。在丹尼的安排下,雨果住进了星光养老院。
      在雨果搬进养老院的第一天,就因为摔倒而过世。他在马丁的怀里安息。而马丁正是雨果当年从燃烧的房子里救出的男婴。
      男婴被女士带着逃进了一家咖啡馆。之后女士与与咖啡馆的男主人一起生活,共同抚养这名男孩。他们为男孩取名马丁。马丁心地善良,会拿咖啡馆隔夜的面包分给流浪汉吃。流浪汉中就有相貌丑陋的A。只是他们彼此都不知道。
      为了达到艺术效果,提高可读性,作者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读起来会有一些凌乱。只有读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故事中的人物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就像一局棋,每个人都是棋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单论故事性,还是雨果这条线更清晰、明确一些。从开篇的马丁,到最后的马丁。首尾呼应,完整。
      从可读性上来讲,整篇故事并不强。书中全是长短不一的句子,零落,节奏感不强。英国小说,擅长的描写——环境、心理,都不是很强。读起来,不过瘾。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有鸡肋之感。
      从故事表达的主旨上来谈,倒是蛮多的。
      反对战争,爱好和平。雨果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赎罪。战争带来的毁灭性伤害深深震惊了他。这与他从小受的教育不一致。为此,他一生都在救赎。逃亡中的他,会因为书籍而重返大火现场。这不能不说是阅读的力量。联想到现在德国享誉全球的“阅读大国“称号,不仅觉然。
      歌颂爱情。爱情一直都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忠贞的爱情尤为可歌可泣。约翰的爱情,不仅拯救了自己,还影响到孙子辈——双目失明的孙女艾米莉亚,一直以祖父约翰的爱情为傲。在祖父的影响之下,她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幸福。
      对同性恋的关注。丹尼是一名同性恋。与他相恋的普雷斯顿,很自然地跟父母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父母很淡定地接受了:像呼吸一样自然。《分离的幻象》是在2013年出版的。当时,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尘嚣其上。作者通过故事中人物的对话,不经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这是全书表达的重点。当然,爱情是爱的一种。但在某种程度上,爱是永恒的,爱情却不是。雨果不经意间的善举,救了马丁,帮助丹尼,当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前尘往事,逐一连结起来。爱让一切美好起来。
      分离的幻象。不是幻象。只是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不自知罢了。尽管不知道,但还是要尽己之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九):《分离的幻象》:告别之后,我们要纪念什么


法国人喜欢说,“每次告别,都意味着要死去一点点。”所以情感丰沛的他们会把对离别的厌恶,换做下一次见面时的狂喜:“我是多么的想念您呀,一分钟有六十秒,可我爱您有八十秒那么久!”
不过其他人对待别离就要冷静许多了。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的作品《分离的幻象》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别离的故事。故事的起点是一句偈语——“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这就是小说名字的来源,我把一行禅师的话和我妻子祖父母的故事结合,就有了这个故事。”
那么,作者妻子的祖父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1942年,布伊夫人的祖母收到了一份噩耗,说她参加二战的丈夫在欧洲战场失踪了。绝望的她之后经常去闻丈夫的手绢、衣服和衣柜的气味,希望能找回这个一去不返的男人仍然存在的证据。两年后,她又收到一份电报说“亲爱的艾丽斯我刚刚在欧洲大陆度过了最美好的假期”,下面是她丈夫的署名。可就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一般,在那之后,老人满怀希望地等待了半个多世纪,丈夫却再无音信。
这便是《分离的幻象》故事的主线。一个真实的片段,往往会触发人们更多的幻想,而一个出色的作者,除了善于捕捉真实与幻想,还要尽心去装扮和打磨。《分离的幻象》便是这样一部富于雕琢的作品——布伊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与他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同样在这样的一部作品里得到了彰显。
毫无意外地,《分离的幻象》依旧展现了布伊极具辨识度的语言特色。用专业评论的话来概括,他的语言呈现的,是一种“自觉的诗性”。你可以把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场景,都还原成某一蕴含丰富的“镜头语言”,去延展他的深意。而另一方面,他深邃的思考,会让许多句子既优雅又精辟——“爱也是一种暴力,而且无法挽回。”像这样的断言在文本中时常出现,令人着迷。
于是关于告别,或是战争,大概只是布伊选择的一个“故事外壳”。他的主题依旧是爱——“从某个冬天开始”(《爱,始于冬季》,布伊的一本短篇集)。因为爱,人们彼此相拥,也是因为爱,人们不得不忍受分离的苦楚。可故事总有峰回路转。布伊特意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片段式,通过几对主要人物命运的交错、分离与重逢,展现了一个迷宫样的、却清澈透明的世界。如果在自己的文本里,作者总是上帝般的存在,那么布伊显然是位善良的主宰。散落的情节被打磨地光洁清透,生怕会有棱角,刺痛读者的眼光。
“经历了几个多事之秋,世间却一切如旧。这真是个伤感的早晨。”周而复始,聚散离合,似乎我们都无力抗拒。可是当爱真的存在过,我们总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告别和怀念——倘若没有用力爱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纪念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