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懂中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读懂中国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49: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懂中国读后感10篇

  《读懂中国》是一本由李宇宏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中国》读后感(一):GDP还是HDP?

《读懂中国》,的确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
因为自己比较肤浅吧,也或许是因为自己学识不够,以前没有关注过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国家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医疗、民主、法制等等。读这些访谈把我置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反观自己的国家,引导我客观、理性的去思考中国面对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读着读着,就觉得很惭愧也很揪心。惭愧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很多优秀的品质,缺乏创新精神,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缺少理想抱负和一股冲劲。揪心的是我的国家,一个穿着锦衣前行的巨人,在大步前行的时候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埋下了那么多隐患,贪污腐败、人才流失、环境恶化、人民幸福感不强。。。我们的GDP在迅速增长的时候,我们的国民却每天每天还在担心害怕,吃不放心,住不踏实,活不起,病不起,没有安全感,缺少幸福感,活的恐慌而浮躁,GDP那些数值又有什么意义?以前在杂志里读到一个词,HDP,意为国民幸福总值,是某个欧洲小国衡量自己国家的重要衡量标准,当时就让我感动不已。
然而,中国,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能迅速坚挺地站起来、走出去,或许“一切向钱看”才是最残暴却最有效的方案。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全球顶尖的人物访谈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世界对中国的肯定与期待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读懂中国》读后感(二):来自全球的智慧 出于理性的关怀

拿到《读懂中国》这本书,封面上“22位全球顶级教授和学者全面解读中国”立刻映入眼帘。“读懂中国”这四个字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强烈求解现实自信和对中国深远热切的关怀。
全书正如封面所说,记载了众多高度关注中国发展的智者的对话。李宇宏,这个曾经在主流核心媒体工作过的记者,曾经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报道者和记录者,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不懈地求解精神,奔走在纽约、华盛顿等地,和众多关注中国历史和发展的有识之士一次次进行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热点的探讨。
全球22位在纽约、华盛顿学术和智库圈赫赫有名的学者,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智慧。如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ph Stiglitz,诸如此类的大洋彼岸学界的顶尖智囊。他们对中国保持强烈的好感,浓厚的兴趣,持续的关注,理性的凝视,以异域发展经验对比中国当下现状,从金融危机寻求中国发展机遇。
中国当前正处于转型期,分享着改革带来的喜悦成果,同时也经历着改革带来的困惑阵痛。这些年,摸过的石头,淌过的河,相信是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来自全球的有识之士的智慧,充分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效,有力撇清了中国威胁论,摒弃了崇洋媚外的思想,客观中肯地对中国当前的现状作出了理性分析,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作者在采访专家时,专家更多的是提供多种看问题的角度,而并非唯一的答案,这种启发的讲解充满了大智慧。中国读者分享他们的思想成果,汲取他们的营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现状、反思中国问题以及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女性作者的成果。惊叹之余,为能有这样关注现实问题且不断深入思考的女性竖起大拇指。她的关注领域广泛,从历史、教育、金融危机、正义价值、法制民主到碳排放等热点领域,她的话题严肃深入,从责任、中美关系、政治体制、到沟通与协调等方方面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在探讨中尝试给出有一定水准的判断和结论。她的思路理性客观,从每次采访后记中能看出她不偏不倚的采访态度
全球化进程中,网络让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差距纤毫毕现,中国的许多问题浮出水面。观察着,思考着,记录着,但谁能真正读懂中国,作者在后记中也认为是无解。
来自全球的智慧,从理性角度关怀中国的发展,我想是作者最初的想法,也是结篇的目的。

  《读懂中国》读后感(三):相信未来,从《读懂中国》开始

恩师送我一本她的书,后记上赫然写着:“其实我也读不懂中国。”
犹记得三年前,作为学生的我还是个愤青,吃饭时被石子儿咯了牙都要抱怨一下天朝的制度——“美国的大米饭肯定不这样!”荒唐的岁月总归会过去,如今我自然不会认为外国的月亮是正圆形,但是抬头看不见北京的月亮,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仔细想想,我周围的世界正在矛盾中前进——数码产品越来越便宜、青菜猪肉越来越贵;汽车越来越便宜、汽油越来越贵。借用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其实对《读懂中国》里这些顶尖的世界级学者来说,手机青菜汽车汽油,这些东西价格的高低显然都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就不会像我等升斗小民这样简单地评价——“中国这物价太他妈贵了。”“猪肉都二十块了,中国还能不能有好儿了。”
所以我的理论是,敢于对中国的现状做结论的人——是不了解中国的,虽然我每天活在中国,但读了恩师的这本书后,我发现我之前对中国的认识是多么的狭隘。朱熹讲即物穷理,王守仁讲格物致知,这是说有了实践才有发言权,没有实践就发言的不是愤青,就是妄人。故而“我也读不懂中国”这句话,并非恩师的谦辞,名可名、非恒名,老子的意思是天下没有永恒的定义,对中国的现状自然也不能一言以蔽之
凯撒有句名言说得霸气侧漏:I came、I saw、I conquered(我来过,我看过,我征服)。凯撒说出这番话让人崇拜,可如果金正恩说出这话就会惹人发笑。这是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独裁是没有市场的,无论发射多少卫星,也不能证明“宇宙真理”是恒久不变的。曾记当年斯大林用叶若夫清洗季诺维也夫,然后再清洗叶若夫,如今的人们已厌倦这样的政治表演,如我一样的年轻人更关心粮食和蔬菜、祈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希望勤劳的工作能换来温馨的生活,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年轻人就不关心社会,但政治绝不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主角。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0项改革措施像长者在耳畔的絮叨:努力孩子们,不会再有铁饭碗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到快乐。铁饭碗和计划经济不会让人感到快乐,为什么?因为砸烂铁饭碗就等于告诉年轻人:努力会有回报、而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这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年轻人想要的。所以现在的政府愿意去改革,而这种改革并不是慈禧搞出来的“预备立宪”,我妈妈的学校早已没有了事业编制、我爸爸的公司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政府愿意把国有资产分摊出去,这是事实。
谈政治让我忐忑,一是自己阅历、知识太少,二是分寸也不好拿捏,所以接下来就谈谈文化吧。相对于体制改革来说,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不信您可以问问自己的父母,他们愿意让刚毕业的你在政府机关还是愿意让你在私人企业工作?答案不言自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记得《读懂中国》里恩师谈了她对当今年轻人的感想,那是一次宴会,恩师发现参加宴会的学生干部谈话都很“成熟”、“严谨”,可以媲美任何一位领导干部,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好奇”、“求知”,因而恩师感叹,在当今中国很难看到勇敢创业的年轻人,公务员成为最热门的职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做个对比吧,记得朋友说过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美国顶尖高校的学生毕业后有走向华尔街的,有走向华盛顿的,往往是成绩好的走向华尔街,成绩稍差的走进华盛顿。这句话真实与否并没有经过严密考证,不过这也能从侧面印证中国与美国的不同。作为一个从小浸淫于中国文化中的孩子,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寒窗十年换来的是稳定的生活,但对于父母来说,这可能还不够。除了金钱之外,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更有社会地位,我的母亲不止一次地向我灌输这个思想,因为金钱能换来优裕的生活,而地位则能免费地换来优裕的生活,这种思想不只存在于我的家庭,这是很危险的。很多人一边切齿痛恨某些公务人员的胡吃海喝,一边又恨不得自己马上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今天的政府越是强调节俭,则越反证了公务人员铺张浪费现象的严重。先秦齐国有一个窃国大盗叫田成子,他杀掉国君齐简公以后又教育齐民忠君爱国,因而被庄子等先贤所耻笑。观念上的自相矛盾使得很多人就这么尴尬地活着,汪峰的《存在》传唱度甚高,原因之一就是他唱出了国人的心声——活着如同死去、爱着好似分离、笑着眼含泪滴。在快乐中痛苦着,似乎是我们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不难看到纷纷涌现的“表哥”、“房姐”等等,一边在公众场合大讲廉政爱人,一边堕落腐化,制度的不健全、观念的落后为贪腐制造了土壤,而贪腐事件的频繁曝光,则很容易让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而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会放大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如何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对所有中国年轻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韩愈说:物无美恶,生于所爱。这是在说偏见的强大魔力,当你愿意去相信社会在进步的时候,你也会进步,所以作为一个中国年轻人,我更愿意相信我的祖国在慢慢变好——《读懂中国》中这些顶尖的学者也是这样认为的。这让我想起了《读懂中国》中引述诺奖得主席勒先生的一句话:当人们相信彼此的时候,经济成长的更快。当然,席勒先生是站在经济学的高度来说这句话的,而我却想从另一角度去解读这句话:你相信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就是什么样的。因此在我眼中的中国,不是暮气沉沉的文明古国,而是朝气蓬勃的、正在崛起的大国。春秋纷乱争斗而出孔子,战国硝烟四起而有庄周,三国江山倾颓而生七子,大明金瓯不全而存忠臣。因而有才能的人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动荡而被埋没,同样,制度不健全更不能是年轻人放弃努力理由,所以如诗人食指所说:请相信未来吧。从《读懂中国》开始。

  《读懂中国》读后感(四):外人眼中真实的中国

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以人类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实现了年均9.8%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实际增长17倍多。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实现了大幅跨越。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一带一路大国战略的实施,带给世界强烈的感官冲击。
神秘的东方古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命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纷纷撰文进行分析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高级副研究员,《南方都市报》特约撰稿人以及《周末画报》和《智族GQ》特约记者李宇宏,以中国的现状和未来为题,采访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史学家史景迁等22位学者名人,从多个角度出发,以严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透视中国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力求还原一个立体的中国。最终,她将名人访谈集结成册,形成了《读懂中国》一书,以飨读者。
——中国很难成为超级强国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指出,宽容造就超级强国,要成为一个能够在技术上、经济上和军事上主导世界的超级强国,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宽容”,特别是对人才的宽容。中国可以获得最后好的技术,但是没有能够吸引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技术转移和真正的创新能力相比,永远都不是最佳方案。除非中国可以把世界上最优秀、最有创造力的人才吸引过来,并长久的留在中国。否则保持需要各种关系或者不公平竞争才能取胜的人才环境,很难成为超级强国。
——道德价值观有所缺失
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Michael Sandel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信奉市场之上的原则,物质主义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市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市场不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唯一途径,单纯依赖市场机制就会损害社会和谐。市场必须有补充的手段,被道德价值观所约束。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些价值,这些价值观只能家庭、社区、教育机构、宗教组织以及各种民主团体获得。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家庭和公民社会,来培养和建立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提供的价值观。
——危机处理视野狭窄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志武认为,危机是自我纠错的机会,按照人类社会的规律,危机的爆发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关键的纠错机会,是非常健康的。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4万亿刺激计划再加上2009年上半年的7万多亿天量信贷,短期内避开了金融风险,但是政府救市付出了更沉重的代价,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的损害。中国经济靠老百姓的消费和开支来提供动力的潜力和空间也就越来越小,导致越来越靠出口市场和政府的投资来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增长,从而带来更多的后患。金融危机给社会提供反思机会、吸取教训的机会以及进行自我修复的机会,由于政府的大规模干预反而被剥夺掉了。
——教育体制亟待改革
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教授、耶鲁大学校长中国事务顾问许田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要改革。中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不是中国人一下子变聪明了,而是好的体制使人们的聪明才智、积极性发挥出来了。年轻人如果唯一的目标是当官、拉关系的话,最聪明的年轻人就会把精力花在这上面。如果走歪门邪道,贪污成了榜样,年轻人就不会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用哪个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创造财富,而是要走捷径。中国的教育和科研,是这些年里改革最少的。高校合并并不是真正的改革。关键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没有形成市场经济那样的竞争机制以及公开竞争的杠杆和尺度。所以,中国要变得更加强大,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通过公平的竞争,对工作出色的人进行鼓励,为后面的年轻人树立榜样,从而把能力强的人、真正能做出事情的人提拔上来,也未后面的年轻人树立榜样。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核心。
除此之外,20多位学者名人还从气候变化、中美关系、全球化、法制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构、分析,并提出了颇为中肯的意见建议。
世界是多向度发展的,世界历史更不是单线式前进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要在汲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同时,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才能实现中国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读懂中国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