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凡·伊里奇的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凡·伊里奇的死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3 22:56: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凡·伊里奇的死的读后感10篇

  《伊凡·伊里奇的死》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44,页数: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一):读后感

  又把这本书给读了一遍,有些更深刻的理解,关于死亡和人生

  全部的剧情是按照伊凡的一生来写的,小说的前半部分伊凡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体面的生活漂亮老婆,该有的都有了。工作上也不错,工作之外就是打牌娱乐,他的生活也就这样继续着。婚后十七年,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入不敷出,第一次感到无聊而且愁闷。他决定找到一个更高薪水的职位,很幸运如愿以偿,连家庭矛盾都解决了,生活再次变得快乐而体面。

  可是生活总是充满变化的这次他病了,在医生的交流中他断定病情十分严重。他不断的问医生这病是否有危险,他害怕这个病。他的心情糟糕透了,回去向妻子母亲述说这个情况但是他们都不太在意。他的心情和病况都是在往下走,似乎他的病是和他的心情一起相互作用然后都在往下走。于此同时他开始反思着他的人生,小说进入高潮。

  这个小说让我震撼的地方就在于伊凡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他自己的病,他看到这个他生活里的真相,生活周围人们的虚伪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他们自己,他们关心他是因为他的死或者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但是有个角色却不是--盖拉,一个朴实的仆人,照顾着他。他喜欢他的照顾,仿佛从他这里他可以找到一丝怜悯安慰,从其他周围的人当中都未曾感受到的怜悯安慰。可他的一句话却刺痛了他”我们大家都是要死的,我为什么不能伺候您呢?”这句话说破了一切,盖拉虽然真实但他真正渴望的也是当他快死时候有人照顾。伊凡的病情在一点一点的恶化,他疼痛着,他有时候甚至渴望快点死,但还是害怕死亡。

  他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一切总总,仿佛人生从童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以为自己是在走上坡路其实自己是在走下坡路,一切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怀疑着人生。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逼近,让他从生活这面镜子之中看到了一切,他想活下去可是病痛把他一点儿一点儿的带向死亡,而且是看到自己人生的荒谬,自己把自己给误了。他想在最后时刻把自己的人生从不对头拉向对头,当他看妻子的脸上绝望的脸上挂着的泪痕时候,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承认自己把他们害苦了但是自己一死他们也就解脱了吧。死亡和痛苦交织在一起到来,死亡的来临,痛苦的消散,最后的恐惧也一同的离去,还有最后的快乐的降临。

  体验死亡也就不畏惧死亡了,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人生是一种最虚度的方式吧,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伊凡一直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虽然他看清楚了自己人生的悲剧,却害怕面对自己死亡。而当他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却是在死亡之时,我想这是最后他的灵魂往前迈出的一步吧。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二):我们的生活对了吗?

  离童年越远就离现在越近,这些所谓欢乐也就变得越渺小、越可疑。 结婚……于是便骤然出现了失望、妻子嘴里呼出的气味、肉欲和装模作样!还有那死气沉沉的公务,还有那对于金钱的操心,就这样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永远是这一套。而且越往后越变得死气沉沉。犹如我在一天天走下坡路,却自以为在步步高升。终于万事皆休,只有等死! “也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吧?”

  当时被看做快乐的一切,现在在他的心目中渐渐烟消云散,变成某种渺小的、令人生厌的东西了

  一切依旧。一会儿闪出一点希望,一会儿绝望的大海又奔腾咆哮,永远是疼痛,永远是忧伤,永远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一个人待着感到特别凄凉,真想叫个什么人来,但是他没有叫就知道,看着别人他心里会更难受。

  有时候,在经过长久的痛苦以后,他真希望能有人象可怜一个有病的孩子一样来可怜可怜他。他真希望人们能象爱抚和安慰孩子一样来爱抚他,吻他,为他哭泣。

  存在于他周围以及在他自身之中的虚伪的极大的毒化了伊凡.伊里奇生命的最后几天。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三):忽略自身存在就彻底地虚无

  真想有人来爱抚他,像孩子一样,这是出于内心的、由衷的渴望,而格拉西姆难道不是出于内心的、由衷的渴望吗?格拉西姆想要一种未来的被爱抚,他因此做出了现在的默默奉献,客观来说这种奉献的交换利益被他死亡于未来的时间代价被湮没地差不离了,然而对格拉西姆的存在来讲,这种利益赫然在目,不被磨损。

  一个快要死亡的人一定最愤恨的就是虚伪,伊万已然不能顾暇活得体面高档,他只想哭和被爱抚,一种抽离所有虚伪的宣泄。他却没有认识到,他做不到不虚伪,他一板一眼地说出撤销原判的决定意义时,他就被宣布维持原判了,维持在一个虚伪的将死的边缘世界,而这世界,全然与他风华正茂时的虚伪无疑,这面具永远摘不下了,他注定了永远无法痛快地哭泣以及被温柔的爱抚。

  那习惯性的装腔作势毒化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天,因为那时他更加渴望得到孩子般疼爱。

  而这种习惯是因为他忽略了死亡,这种虚无的可怕他从未遭遇,他只能按照“别人认为合适”的生活过活自己,他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一种解释是他就是这样存在的,然而他确信无疑地如此这般生活,就断然不会遭遇后来极大的痛苦,他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太晚了。

  “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死了。”

  永远得不到疼爱和找不到活着意义后就彻底地虚无了。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四):死亡好像是一件与别人无关的事

  先来谈谈死亡

  小时候对于死亡几乎毫无概念,跟在送丧队伍后面,看大人们哭得那么伤心,觉得它应该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

  长大些,课本里看多了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为了百姓国家的安慰壮烈牺牲的故事。觉得死亡似乎是一件不足以畏惧的事。

  再后来,亲眼目睹爷爷生命衰竭的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责任感。

  我对死亡的恐惧在于,我不想在那一刻来临时,发现爱我的人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发现自己一无所成。

  对死亡的无能为力与对死亡的漠不关心有本质区别。如何对待死亡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

  不要像伊凡伊里奇那样临死才发现自己活错了,依旧要生活在虚假之中。

  然而,生活真的赋予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了吗?

  我们对抗的不仅是世俗,而且是人性,或者说,这两者本身就是有一定关联的。

  读这本书时,总是让我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之中。好像之前读《百年孤独》那些没懂得也慢慢地清晰了。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五):自觉的灵、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是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的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无疑是我们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六):人生的透视

  当然,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撼,这是大师的力量与笔触。俄罗斯作家仿佛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与笔触,总能以一种平常而奇绝的方式深入到内心,深入到永恒与深邃的主题。

  如果说在普希金和果戈理那里,这种还是以外部或者说西欧的方式来演绎。那么到黄金一代的两位大师,则是彻彻底底地走进了人的内心。内心世界放大开来,构筑着一座恢弘精致的建筑。仅仅从第一部分来看,托尔斯泰这种大师以轻松的方式超越了海明威和莫泊桑此等一流的作家。外部社会的讽刺笔调勾勒出人生的百态,然而这仅仅是托尔斯泰的一种小铺垫,更大的高潮或者说更大的关怀始终是深入内心世界的。他们关注的是小说主角对世界尤其是对内心的审视。

  不管不顾,有点野蛮有点不讲理但是依然有着高超的技巧顺利地抵达死与生的困局。为了某个主题不顾一切,虽然细节和配角精心布置,但从不浪费,配角还是扁形的好。不需要太多结构的照应,不需要太多精心的暗示,一切为了某个高潮,某个最深最永恒的主题。

  伊凡伊里奇是谁?在我眼里,他始终还是有点扁形的原型的特质,他的丰满圆形的形象描述除了为了主题铺垫外,似乎对于主题微不足道。(当然是必须的。)高度抽象的,像所有经典人物一样。伊凡伊里奇是所有物质满足后的人物的浓缩,是所有追逐物质世界的,遵循世界秩序的人物的浓缩。

  在物质世界的挣扎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尤其对于当前的现代社会来说。伊凡伊里奇是所有人,即使对于作者本身来说,对于那些飞驰在思想世界的先哲们来说,伊凡伊里奇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是所有物质的部分。

  死亡是一个堪不破的谜团。没有逼迫,每个人必须面对。托尔斯泰全部的就是为了突出中这种在死亡前的思考和张望。

  恐惧,折磨,生活,希望,一切都飞驰环绕而来。而作为人生唯一的安慰就是那缥缈而悠远的童年时光。“在生和……死。是啊,有过生命,可现在它在溜走,在溜走,而我又留不住它。”永恒的不绝的呼喊,然而谁曾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凝注于那倾力于死亡的内心思考。我想芸芸众生或许会有某种死亡的闪光思想,但真正的辩证的复杂的透视,需要托尔斯泰这种经过长久思索的大师。

  大多数人在通往或者正走在伊凡伊里奇的路上,可是带着将死的死亡思考的伊凡伊里奇却不会重生。这就是凡人永生的困顿,我们在这生的社会里打转,在死亡的结局前领悟一小点。

  怎样的人生?幸福美满,体面,足够的物质?这一切远远不够,一切物质的生命似乎经不起深思,经不起死亡的打击。唯有那少数人,才能在死亡前思考清一切。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七):每个人都会死——读《伊凡·伊里奇的死》

  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平时很少看外国经典名著,觉得一个是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太大,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价值,再一个原因是外国人的名字太长太复杂记不住。因此读不进去,即使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以及《悲惨世界》这样的世界名著,一直都没有通读过,而前不久微信上有人推荐托尔斯泰的这本《伊凡·伊里奇的死》,我却一口气看完,还深深的着了迷。

  这本书是写的一位法官伊凡·伊里奇的故事,从他的死讯传来,同事和家人的反应,再追述到他从患病到死亡的全过程。没有什么暴力、凶杀、激情的桥段,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让我们似乎亲眼见到法官伊凡·伊里奇患病以后,死神一点一点露出他的狰狞冷酷的身影,自己痛苦的挣扎,家人和同事无法心同身受的隔阂,以及自己一步一步步入死亡的心理过程。

  从职场上游刃有余,生活上优雅从容,到逐步步入死亡的不归路上,痛苦、不甘,抱怨和愤恨,病痛和死亡的阴影不仅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甚至对自己的一生存在的价值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他的同事得知他的死亡之后,只是出于礼节去看一看,最关心的是他空缺的职位交给谁。他的家人为他的病痛和痛苦而感到痛苦,他也因为家人无法像他认为的那样关心自己而痛苦,因此他的死亡对家人来说,反到是一种解脱。这是托尔斯泰这本著作最大的魅力。英文对人把生死有这么一句说法:“live together,die alone”(一起生活,孤独死去)。其实在死亡的时候即使家人儿女都在床前侍奉,死亡的感受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这本关于感受死亡的伟大著作,却对我们生者有深深的启迪曾经有位貌似达观的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干工作别这么拼命,什么组织什么业绩都是假的,你若真得了不治之症,他们都会离你远远的,只有亲情和家人才是真的,会真正关心你。而这本书却如实的描述了,长期的病痛改变人的性格和情绪,导致家人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伊凡·伊里奇作为一名法官,算得上当时社会的精英人物,不管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是中产以上,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和那些伟大人物,以及贫民百姓一样的难以接受,一样饱受折磨,一样不知道自己人生来过的意义何在。

  李参老师曾经在一篇博文上表达一种读书不能太功利的感觉,那就是说,如果是一本书直接告诉你某个观点的论证或怎么做,你可以立刻学以致用,那么这本书“真真是极好的”。而也有一些虚拟的文学作品,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最终让你有一种新的感悟。这段时间以来我看非虚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实用类的书籍,而小说等文学作品,看着相对较少,因为感觉这样的东西相对用处小一些,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先看“立刻用得上”的书。通过看完这本书我却感觉到一种新的不一样的看法:有些文学作品你可以通过作者很冷酷或很温情或很诙谐的笔,告诉你一个很长的很曲折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你,引导你去领悟一些平时你从自己平淡的生活阅历中,无法感觉到和无法领悟到的东西。这种收获可以从书籍、也可以从电影、电视剧中获得。因此我以前那种“电视剧为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应该得到改变。因为从这些作品中得到的领悟,看似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但实际上,虽然比不上自己切身经历的感受,往往可能也会更深刻。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八):生存的谎言

  一块石子落下总是不断增加速度,生命也是这样,带着不断增加的痛苦,越来越快的掉落下去,掉进痛苦的深渊。------其一

  那天夜里他瞧着盖拉西姆睡眼惺忪、颧骨突出的善良的脸,忽然想:我这辈子说不定真的过得不对头。…………“既然如此,那么现在在我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发觉我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糟蹋了,但又无法挽救,那可怎么办?”------其二

  伊凡的一生都在追求着体面,他也得到了体面,虽说他一生真够平凡,却过得是众多平凡人所羡慕的人生。那么在死神降临之际,他突然领悟到的“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糟蹋了”之的是什么呢?

  恕我愚钝,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

  他回想起自己体面的一生时,为什么会深深的体会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增加痛苦的过程?他的痛苦仅仅是来源于同事与家人的冷漠么?冷漠又是来源于他追求的是自私的愉悦,而并没有在人间寻找真情么?真的是这么简单而已么?善良是否就能给人宽恕自己的勇气?

  生是一个隐藏着死的巨大谎言么?是否领悟了这点,就能同生存和死亡和解。。。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九):好人之死

  伊凡伊里奇。一个收入不菲的公务员,有一个体面的家庭,职场上顺风顺水,人际中长袖善舞。喜欢社交活动,工作兢兢业业,偶尔发表一些温和的自由主义言论和开明观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是总的来说,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能干,厚道,随和,负责的人。

  不论是在当时的俄国,还是按我们现在的标准,伊凡伊里奇几乎是一个最完整的人,最好的,关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有理性的动物的模型。他是一个多面的镜子,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他投射出的,一部分的自己。

  伊凡伊里奇也是这么觉得,觉得自己能幸福,于是他结了婚。尽管婚后生活琐碎枯燥,偶尔的偶尔,会有一闪而过的虚无袭来,但是他渐渐学会了用埋首于事务和打牌这样的娱乐来抹杀这一点点不安。

  伊凡伊里奇就这样过着大概幸福美满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病了。

  第一反应是看病,他惊讶的发现,医生就像他自己在法庭上一样遵守规矩,高高在上的理性主义,带来了技术和官僚主义。他也曾是那样一个人,直到意识到这个轭从未停止荼毒自己。

  伊凡伊里奇开始焦虑。

  他才发现,他和身边的亲人就像汪洋大海里的孤岛,久已失去联系。疾病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划出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伊凡伊里奇突然看到坚实的地面就在他的脚边裂开深渊。他坠落下去了,在那里他是孤独的,他终于可以认真的看看自己了。

  医生说他会好起来,他知道这是谎言,就像没病之前仿佛死永远不会落到他头上,这也是自我欺骗。别人用盲肠,肾,什么不该吃,睡觉姿势来讨论他的病情,他的存在被解构,被碎片化。他渐渐长大,社会对他的异化也层层叠加。

  伊凡伊里奇知道自己要死了。

  仆人盖拉西姆说“老爷,我们都是要死的。”

  就像那个笑话一样,有个家生了个孩子,来庆祝的人宾客纷纷贺喜,只有一个人不会讲话,说“这个还是以后要死的。”于是被赶了出去。

  伊凡伊里奇感觉自己在流逝,时间变成了存在于个体中的唯一的绝对,而其他曾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谎言,伊凡伊里奇体验到了虚无。死亡是每个人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是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甚至无力言说的。为什么呀,伊凡伊里奇问自己,人做错了什么以至于受到这样的惩罚。没有答案,因为死亡并不是外部的威胁,它在我们的存在中,是它一种最极端的可能性。

  好人伊凡伊里奇不想死。

  他第一次对自己说“因为我觉得我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死的意义就在于揭示生的价值。

  伊凡伊里奇死了。

  活着的人还在操心他们的事。偶然瞥到去世者的脸,那神态仿佛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

  《伊凡·伊里奇的死》读后感(十):永恒而平等的痛苦

  看的时候一直以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看完后查书评才发现原来作者是托尔斯泰。不过不吃惊,因为看的过程中其实我也很怀疑怎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因为基本上都是关于上流人士的描写,不像是我听说的陀式风格。

  几个感受最深,也是对我真正产生了影响的想法:过度的欢乐和痛苦好像都不是什么好事,伊凡对新家新职位的过度幸福以及对病痛的过度痛苦。人生中的欢乐好像永远是短暂的,一种欢乐过后渴望另一种欢乐,永远没有满足的那一天。而痛苦呢,却总是长久而深刻。

  然而,痛与死亡倒是人人平等。即使你有更好的事业和更豪华的家,生起病来,和最贫苦的人也是一个样受尽折磨。

  伊凡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为什么要受这些苦以及受了苦就死去的意义在哪里?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犯了什么罪?这里头到底有没有一个道理?这个问题真的是天问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