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4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精选10篇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一本由周濂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一):怎样言说公共生活

  初识周濂的名字,就因为这句“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大至世情,小到人心,仿佛一语中的,如闪电划亮夜幕。再是年关,媒体评选“年度十大好书”云云,此书常在其列。因而虽知评论集萃常有不能一气呵成的特点,仍旧按捺不住好奇,闲来翻翻。

  平心而论,此书并无风传的那般卓越。很多篇什因为写作已久,也难掩简略。但如周濂所言,这些政论、时评、影评“都存在着一种内省的视角,隐晦地刻画了过去十年来在思想与情感上的点滴变化”。如果像古留加所言,“思想家的传记就是他的思想”,审视一位备受关注的年轻思想者的转变,本身也是关注当代中国思潮的一个剖面。读罢全书,最大的收获确也是明了:在当代中国,怎样言说公共生活,才有趣且有效。

  众声喧哗、思想芜杂,借以概括当下对公共生活的言说,虽然浮泛,也大致准确。在真假莫辨的声浪里,要发出有效的声响,必须拥有话语策略,或者说表达特点。

  周濂是一个长于警句的作者,在纷繁的乱象之中,他常能切中肯綮、启人遐思。譬如谈及07年末人大余虹教授的纵身一跃,时人多有褒贬。周濂的表达却是:谈及一个人的生死抉择,我总倾向于不可能仅仅只有形而上的焦虑,一如不可能仅仅只有形而下的困顿。这固然是讨巧的话,却离人心的共识更近一些,对消弭无益的激辩颇有助益。

  又譬如讨论自我认同,周濂说:自我认同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不但把“我的”升级成“我自己”,而且还可以在价值论上进一步把“我的”变异成“好的”。这就形同阿德勒所言,人之成功,一则靠自身努力,一则靠消解他者成功的意义。一言蔽之,便搜罗人间万象。也只有这样的言说,才能在喧闹中辟出一道引人注目的独白之路。

  此外,周濂专攻西方政治哲学与语言哲学,却能用“中国特色”甚至网络语汇来为舶来的理论铺路。在说起墨西哥裔美国移民对美国的认同感时,周濂将这些人戏称为“墨西哥旗下的蛋”,而美国则担心这些移民成为潜在的“敌后武工队”。对于文章之道,这当然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旁枝,可正因为恰切又接地气的比喻俯拾皆是,对中国读者的接受而言,更近了一层。

  看如今走红的时政、文化评论作者,都有讲故事的好本事。刘瑜、林达,及至周濂,以深入浅出取胜,概莫能外。

  厘清意识形态这个复杂的概念,周濂引了齐泽克的一段论述:在欧洲,问孩子是否相信圣诞老人,孩子说只是假装相信,为了谋求礼物;父母也说只是假装相信,为了让孩子得到礼物。圣诞老人就如同意识形态,很多人并不相信,但它恰恰在人们不相信的情况下起作用。周濂进一步评价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意识形态更可怕,因为它不再是少数人处心积虑地说谎,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维护那个公开的谎言。”简单几笔,对意识形态的形象认识,也就建立起来了。

  崔卫平在推介此书的时候不吝溢美,称周濂的写作拥有“飞翔的姿态”:从概念的高处飞往粗糙的世界,又从现实的沟壑飞往理想的所在。这固然有些夸张,但多少表达了周濂的写作倾向。

  在表达背后,实则是态度与取向的问题。无论信奉何种主义,贴或被贴上哪种标签,在中国特色政治光谱上划分进哪一类,对常识的仰仗和对多元的认同都已成为共有认知。周濂是站在个人、公民这一边的,他相信世间有普世的价值,但他并不以此说事。

  在《我们都是一小撮》里,他强调“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热的大多数”。一小撮这个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语汇及至今日,平添了另一层内涵。王小波很爱引用罗素的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坚持做“一小撮”,世界的多元才不是“政治正确”意义上的,而是切实的丰富多彩。周濂总结说:“只有成为世界的一小撮,才能真实地看清世界。”在当下,要言说公共生活,真还必须与群体保持一定距离。一则冷眼旁观,一则避免被扣上代言人的冠冕。

  如果仔细看,周濂对很多未曾专业研究的领域,也富于洞见。比如他评论一个成功商业片导演,必须“同时具有‘鸡蛋’和‘高墙’的视角,学会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辗转腾挪的技巧,敏于各种梦想、诉求、利益角力所产生的效果”。这背后是对生活和人性的了然。在评论《鬼子来了》和《南京!南京!》的差异时,周濂也强调了人性的重要。

  当一个作者能用人性的视角来审视公共生活,对利益和诉求的抽丝剥茧,就能更明晰一些。一个凡人越难解放自己,就越强烈地触动人性。而人性,往往是最真实的,因而也充满力量。

  按周濂的说法,“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清算,一场与自己的本性进行的战斗,一个也许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认识你自己’的追问。”当所有人的人生交汇到一起,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公共生活,要思厘清,恐怕还得从回到人性的语境开始。

  这也许不是一本读罢久久难以平复的书,但贯穿全篇的方法与姿态,对言说当下的公共生活,无疑是重要的启示。

  发表于《科技日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二):时评写作该怎样突围

  受BBS文化的推波助澜,时评写作这些年来异军突起,令人印象深刻。时评的优势在于能很好地链接起传统读者和网络读者,对于传统读者来说,时评具有形式美、思辨美和一定的内涵,对于网络读者来说,时评能代言情绪,话语铿锵有力,信息量大,而阅读门槛又不算太高。

  因为时评的体量太小,简单表态之后,并无多少论证空间,这就很容易走向情绪化、口号化,落入决定论的窠臼。思想的趣味本应在论证过程中,如果只是给一个答案,那么就很可能成为新的反智。

  以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为例,在揭示其更多侧面时,本来为了更丰富、更多元,可现实结果是,反而制造出无数的互相攻讦,大家都坚持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争得不亦乐乎,不仅没能达成共识,反而让人物评价忽黑忽白,翻来翻去。

  怎样既保持时评的情绪按摩作用,又保持其本身的思辨,这对时评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考验。

  周濂的这本集子仔细看了,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形式颇有创新,他善于“远取喻”,从最新、最鲜活的国外案例、理论、事件入手,与我们当下的背景相结合,所以信息量特别大,在谈道理之外,颇能开人眼界,给读者以世界人的思考方式,有独特的趣味。

  时评面对的问题常常是同样的,难免遭遇不断重复的情况,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折磨,周濂的特点是卖个破绽,跳出圈外,所以显得特别达观与潇洒,从技术上说,确实有突破与创新之处。

  给一个结论,不如给一种思维方法,不如给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实在是一本佳作。当然,时评终于还是要入圈的,如果能完全涤荡其烟火气,可能将传得更久远。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三):从政治哲学挖出的人生哲学

  周濂老师是政治哲学的研究者,他自己也曾做过媒体工作,广泛地接触和反思过社会的现实问题,可能正因为如此,他的书里才没有那些学究式的主义和论理。作为一名哲学教授,他选择了内省而不是说教,所以,他书中这些从生活中提炼的不成体系的思考,才会让我想到所谓标准的“政治哲学”以外的“人生哲学”。 刚接触哲学的人喜欢探求哲学的实用性,而在哲学院的粗浅认知让我学会慎重地对待这种实用主义,我已经接受了哲学不能天然带给人心灵慰藉的事实,与其底气不足地为哲学的实用性辩护,不如认识到实用性并不能证明一个事物存在的全部价值。但是,这并不等于真正的哲学家会拒斥市面上泛滥成灾的“人生哲学”。相反,比起赫拉克利特般晦涩的表达,只有拥有足够的自信,才会有勇气尝试深入浅出的启迪。也许周濂老师的主旨确是政治,但请原谅我看到了多余的东西。

  哲学家思索人生,这是哲学给人的普遍印象。但事实上,哲学的工作在于解决诸多问题,有关人生的意义只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各有譬喻,周濂老师没有定义,因为他知道,人生的概念太庞大,以致它足以宽容和嘲笑任何解答。他甚至直接略过这个问题,可这或许是我看到的有关人生的最好答案。人生是开敞的前方,你可以将任何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作为旅途中的与众不同的印记,成为属于自己的意义。爱情,朋友,宗教,或是成就。所以,不同的学派才会参悟不同的人生意义。然而,这些事物的实质无非虚空。只有信念才赋予了它们相应的意义。于是,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这大概就是不真空想要传达的真实意义。

  初中的时候读到莫泊桑《一生》的结尾,说人的一生不如想象的好,也不如想象的糟。这简单的一句,让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我深信这就是一位老人回首一生后的忠告。外表光鲜的人拥有自己的不幸,外表落魄的人也有自己的骄傲。所谓天才,所谓疯癫,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年轻的时候总相信天生我材,走过一生才发现自己不过众生之一。这是太多人不甘心在起点就承认的道理。于是,当时的我就这样以为,自己已参透了人生的真谛。

  直到我读到维特根斯坦临终的遗言。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很奇葩,他参战,教书,疯狂地急于证明自己的天才,他自信,自负,公然批判罗素对他的误读,他离开,又回来,完成了划时代的语言转向。他是语言大师,也在讲课时憋得满脸通红,他对不能言说的领域保持沉默,又因为战争的立场与学生潇洒地翻脸。在临死的时候,他说,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于是我又被震撼了。原来,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无比满足,这样的人真实存在。

  因为时间太久,更多的内容要么忘记,要么懒得继续写下去,其实我的主旨也很简单,就是,如果你看完周濂老师的书,还在处心积虑想找到“哲学的用处”,那就太可悲了。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四):时代的年轻人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的《双城记》正是以此句为开头。这句经典名言本意是说事物的辩证统一性,讽刺的是,它又恰好能表现国人生活中时常出现的矛盾感受。一边是新闻联播带着人民感受幸福,一边是网络媒体不断传达着“来自世界的恶意”。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极易被铺天盖地的信息,观点,口水淹没。在种种现象、口号面前,我们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左右为难。这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社会,我国在“特色”的道路上也无他国经验可仿。在这样一种复杂环境中,我们需要经验与常识,更需要洞见。

  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书的腰封上有这么一句话—“以专业这把快刀,辅以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作者游走于江湖,快意恩仇,每每出手,必着痛处。”这句话最能说明我的阅读感受,虽然涉及到哲学原理的部分有些生涩,但凡是面对社会问题,作者就把深邃的哲学拉回了“粗糙的地面”,仿佛变成了一位侠客,于乱世之中笑傲江湖,以柳叶刀式的分析直刺社会痛处,令人茅塞顿开,快哉快哉。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终于得以用一种理性而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复杂的社会。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有的人形容当今社会竟然用上了“礼崩乐坏”。这个词语乍看之下十分触目惊心,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礼崩乐坏”用来形容社会混乱,主流价值观崩溃。它似乎为当今社会的种种乱象的解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口。老人摔倒了没人敢去扶,凤姐、干露露之流走红,食品厂商肆无忌惮地毒害国人,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这一系列挑战人们底线的事件似乎正在摧毁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根基。

  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都应该去关注这个社会,思考它的未来,但书中说道:“大众传媒常常以常识淹没洞识”,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落入大众文化操盘手的圈套。人们在无数的信息狂潮中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遇事不思考,谣言满天飞。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令人怀疑。其次,由于人们发表意见的门槛越来越低,而“意见”无须成为知识,也不必向“真理”靠近,所以“意见”变得越来越廉价且毫无营养。众多的网络垃圾也使得好观点的出现越来越难。再者,人往往容易被煽动,一篇论证严密的文章往往敌不过几句煽动式的口号。“网络特有的市场效应和剧场效应,也会让全民开讲越来越沦为全民乱讲的危险”。网络看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发声平台,网络时代被碎片化的话语权最终造成的是千千万万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小社区,最终实现的是“有限人的有限联合”,这就注定了人们大多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web2.0时代,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被社会舆论左右实在太难。

  前几年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词,叫做愤青,指代那些对社会现状不满,急于改变的青年。这个词很有意思,拆开来看,“愤”代表愤怒,说明情绪的抒发大于或先于理性思辨,“青”代表青年,暗指该群体大多为青年,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的阅历。愤青们认为这个词充满了力量感。愤怒的青年,有着巨大的力量去发声,去推动社会的发展。然而慢慢地,这种力量感逐渐被暴力感所取代,人们逐渐发现多数自称愤青的愤青们不过是一群将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发泄于社会的人。他们愤怒,却不思考,除了无休止的谩骂,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观点。在几年前的网络时代,这种人随处可见。

  但这两年逐渐有另一种人出现了,与愤青们暴怒的嘴脸不同,他们相比之下要内敛得多了。对于一些社会问题,这些人均以“笑而不语”来回应。书中把这种人称做“笑而不语者”,作者是这样形容这类人的—“我猜想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早就洞彻了社会现实的丑陋,有限人生的无聊以及世俗权力的愚蠢。”笑而不语者以为自己参透了世间的法则,嘲笑那些当局者迷的局内人,然而自己却还得于这个俗世生活,于是在“笑而不语”中给自己找到一点点慰藉。这类人的比例越来越多,虽然不如愤青的出现那样来势汹汹,但有时候在网络上在某个微博下看到一连串的“笑而不语”的回复,我忽然觉得这无疑是一种冷暴力。试想一下你和你朋友吵架了,朋友也不说你错在哪儿,就是一味地看着你,笑而不语。你看他的眼神,似讽刺,似挖苦,却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你怎么样,那你该有多难受啊。

  “笑而不语者”身上代表的是一种犬儒主义和失败主义,对现实不满却不思改变,到最后坦然接受了现实的黑暗与不公。“犬儒和隐忍,投降与妥协,差别从来只在一线之间。”作者认为,愤怒虽然“在现代人内心纠结翻腾,敲骨吸髓贻害无穷”,但它至少对促成一个正义的社会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千万个“笑而不语者”聚在一起,除了产生大规模的冷暴力外,不会对社会的进步有一丝帮助。“历史往往不会精挑细选,为每个人的功过得失仔细打分,而是一股脑地进行打包处理。”当百年后后人回顾历史,或许还会注意到曾经某个青年愤怒的呐喊,而那些笑而不语者,则被永远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了。

  无论是愤青还是犬儒主义者,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在这种令人痛苦的社会环境中,作者为也为我们这些困惑的年轻人指明了一条合适的出路—在做一个“好人”之前,先做一个“好公民”。他说:“今天的中国,犬儒主义者装孙子,民族主义愤青装大爷,而在我看来,与其肆无忌惮的发泄心底的戾气,不如抑制住对伪善的厌恶先装一装文明人。”无论环境有多么糟糕,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在对社会保持关怀的同时,过着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做一个好公民。

  在作者看来,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普遍性伦理崩溃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绝对之善缺乏的社会。尽管这个社会并不完美,可作者依然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从书中不难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乐观主义情怀。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它通向远方,但绝不虚无和飘渺。”我们需要用理性的视角去观察,用严谨的态度来思辨,用正当的方式来表达,不放弃任何一丝能让社会更美好的努力。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当然,这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五):裝睡與醒來

  y 亂

  近日,一篇名為《別在被放大的網路輿情中誤讀中國》的評論,批評時下不少人的一種“認識誤區”,即“容易把網路輿情當成全部民意,從而對中國社會作出有很大誤差的判斷”。文章還援引網友的一句“看微博感覺明天社會就要亂了,去菜場兜一圈又發現,啥事兒也沒有,一百年也不會亂”,用網路與現實的“斷裂”現象試圖說服讀者,“網路上的中國不是真實中國的全部”。

  誠然,這種觀點無疑在邏輯上存在自洽性,但仔細推敲後,發現其在看似客觀的外衣下卻暗藏狡黠,是一套十分典型的相對主義詭辯論。在該文結尾,終於要說明“怎樣才能正確地讀懂中國”了,作者卻不出意料地虛晃一槍:“當一個社會不那麼過度地依賴網路,不是什麼都逼到‘到網上發個帖子’、‘到微博上吸引關注’時,也許網路才不會那麼亢奮”。照著作者的思路,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逆向推演:那些對由網路發出的弱勢群體的聲音置若罔聞,而對網路與現實的“斷裂”安之若素的人們,是不是在掩耳盜鈴,是不是在發揮“精神勝利法”,是不是屬於魯迅批判最猛烈的“被動怯懦的國民性”?

  這篇“誤讀中國”的文章,讓筆者想起,政治學學者周濂的雜文集《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以下簡稱《你》)。那些一葉障目便高呼“天下太平”的人們,何嘗不是聰明地假裝酣睡,不想醒來?《你》一書的諸多觀點,正是戳中了這些裝睡的鄉原們的要害。

  數年前開始,“你懂的”這個感情色彩原本十分曖昧的詞,以極不尋常的速度被年輕人接受。這個詞的使用語境,大致可以這樣描述:一件是非曲直極為鮮明的事情,最終變得模棱兩可甚至黑白顛倒。當責任方給出的解釋超出常理時,每當大家在茶餘飯後談到,便會心一笑“你懂的”。周濂在書中分階段再現這一過程“先是狂怒不已,然後無奈搖頭,繼而怒極反笑,最後則是:笑而不語。”至於“笑而不語”者,周濂猜想是因為他們自認為早就洞徹了社會現實的醜陋、有限人生的無聊以及世俗權力的愚蠢。

  可是,周濂緊接著便敏銳地指出,“你懂的”這種自我陶醉狀態的危險:“‘笑而不語’者們有足夠的理由感到自豪,因為他們不僅戰勝了怒氣,贏得了快樂,而且還在相視一笑的默契中體會出智商和情商的雙重優越感。可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的笑而不語也許克服了個體的暴力,卻更大地鼓勵了國家的暴力。”

  不少擁有一定知名度的所謂成功人士,一聽到普通百姓對現實中的不公發表議論時,總會沒頭沒腦地甩出一句“沒本事移民的,請做個良民吧”。言下之意,如果普通人有本事而又對現實不滿,那就“用腳投票”,如果沒本事那就自認倒楣,默認現實的不公。

  針對這一類的強盜邏輯,周濂批駁道:“作為公民,我們可以用法律做擋箭牌,如果法律是惡法,還可以‘公民不服從’。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地去行使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在常態生活中以良民心態逆來順受,在情緒失控的瞬間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罵娘。在良民與暴民之間,我們還可以有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做一個真正的公民。”

  “曾參殺人”“三人市虎”的典故,似乎都在論證戈培爾的那句話,“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會成為真理”,至少是持續很長時間的“真理”。在公共道德信仰沒有確立的社會,誰掌握了“重複”的藝術和權力,誰就是王者。而在這種社會中公民個體,並不是全然沒有正義的自覺,他們只是覺得“無論高貴的謊言還是冷酷的意識形態,都不必費勁維持它的表面光鮮亮麗……只要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周濂意識到,在某種意義上,這樣更可怕,因為它不再是少數人處心積慮地說謊,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那個公開的謊言。謊言不再承擔造夢功能,但它依舊可以讓每個人繼續生存在一個虛假空間裏,在這個空間裏,大夥兒集體裝睡。而那些睜大雙眼注視這個社會,清醒地指出其中的乖謬與荒誕的人們,就被當作了不諳世事的“傻子”。

  魯迅在“鐵屋”的經典比喻中說:“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周濂則認為,其實大家都很清醒,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

  【媒體約稿、轉載,還請告知在下】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六):真的叫不醒?

  去年待在杭州的天目山时,一不小心在街角处发现了博库书店。在窗外,我注视了里面好久;终于还是走了进去,又在窗里看了窗外好久。那是书店最奢侈的地方。因为你可以一边像店员要来咖啡或者其他的冷热饮,一边品一边攫取书中的暗香,累了还可以看看窗外,与嘈杂隔绝的宁静让我有了拾起一本书并且看下去的冲动。

  就这样,我和周濂有了一次心灵的碰撞。

  生活贴得太近会伤害灵魂,灵魂贴得太近会疏远生活。这是来自文章《有这么一种困惑来自生活》。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好像就远离了群众,因而就有拒绝了生活的意味在其中。大家也许都会觉得林清玄的句子很清新,他自己也说了,他想过一种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轻松自在,并且保持永久的清明。我呢,就发现平常大部分时间和

  群众一起混迹江湖,但也需要时时刻刻提防自己不要太满足了,还是要有一丁点更高的追求,让自己清晰地触摸一下自己的影子。

  “实话实说”还是“是话就说”在谈笑中就点出来了我们队法律的认知,许多人会觉得那些东西学起来枯燥无味,但一旦闹起法律纠纷就会手足无措,互相攻伐。甚至不齿别人的官司,亦或是嘲弄,想必西方的法律会对中国的人类嗤之以鼻(一部分人)。“中国社会的舆论牵制力量太大了,道德理性往往压过了理论理性,结果使事实分析偏离其原本的理路,过早进入纠缠不清的道德领域”,人人往往凭着自己的想当然来主导事件的发展,暂且不说与其他的文化法律作对比,你觉得是否能对得起当事者的善良的一面。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我迫切的期待大陆能够建立起完善的陪审团制度,从不同阶层以各个视角来阐释理解达成共识,全民参与才是一句实话,否则我们会觉得自己被蒙蔽。

  榜样的力量是什么?很多的时候在于榜样者自己,也许他并不想带来这么多的影响,他,只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而不是说达到人所共知的地步,近年来道德模范什么的异常猖獗,什么巡回演出啦,感恩教育啦,还谦虚呢说这是大家的荣誉。周濂说“更何况,在一个普遍正义尚未实现的社会里,好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终究只是暗夜里的微光,它可以鼓励人们前行,却无法真正照亮大地”,我想不只是不能够照亮大地,还会让人厌恶做了好事还求名的那种人。

  我说的,也许你会有同感,但从书里你还会读到更多。你醒着,那么就干活去,不要在躲在被窝里装睡,否则你非但睡不着,人家还会把你的瞌睡虫夺去,结果就是你只能像《百年孤独》里的那个村子里的人睡不着觉啦。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七):白马非马

  我想,网络时代到来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社会讨论愈成规模。公民权利、民生、民主政治等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跃进了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你”“我”“他”的视线内,不再只由政治人物、个别精英或意见领袖操控。

  如果说,公共舆论是走向自由的第一步,那么基本共识的建立就是第二步。后来我明白了,沟通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沟通是建立在一定的常识常情常理的基础上的。辩论赛上总有辩方队友热爱用诡辩法忽悠主体,以游击战的方式击溃对手——“你质疑A嘛我就给你论证B,你辩证C嘛我就扯上D”。莫名的是,若辩方队友演说得慷慨激昂还来个“气势如虹”,就可以获得热烈的掌声。

  于是,这个时代的景观是——我们共同参与并且策划促成了“皇帝的裸奔”。装睡的人以为自己睡着了,梦见自己在梦醒时分喝着绿豆汤。突然,“笃笃笃”的敲门声打破了绿豆汤滋润舌苔的甜美,你大声责备“我在梦中,别吵!”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八):我们可以,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

  北大哲学专业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一个有洞见能力的知识分子。本书涵盖作者的专栏文章、讲座笔谈稿。内容包括国家建设、时政热点,社会现象有影视评论。文章有一个哲学家的死硬理性,立论严谨、有叙有议。虽是每个独立思考的人都能得到的常识,问题是因为社会传播的符号化和单一化,加上宣传机器的限定。现代人都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常识变得不可见。这些常识的洞见显得可贵和让人惊喜。美玉之瑕,书内学术词汇过多,稍显晦涩。按我的理解,尽量大白话总结几点:

  选择改良:暴力革命是个窄门,会造成灭绝人性的灾难;但政府和民众不要装睡;呼唤微小的革命,希望大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良民和暴民之间选择做一个公民。

  关于人的生活:微观即参与,不要成全了他人出名的梦想,除非你也想出名。要做稳定的三角形,有更多的支撑点。在哲学之外,还有爱情和自由,寻找人生支柱吧。

  面对种种社会不公,不正义,不公平,不合理,不可思议,作者选择相信。痛斥陈丹青的失败主义。 针对当时沸沸扬扬的红会事件。陈的观点“为什么我不愿谈红十字会?因为不相信,一如今日的大学,无非官场,无非官僚。我的不相信,还包括对历来监督它、改变它的所有可能,深深地不相信。” 如果什么都不相信了,还干嘛干活着呢?太犬儒了。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自我改善是改善这个世界的必由之路”。“因为虽然我时时感到“情况太复杂了、现实太残酷了”,但是我还是会忍不住偷偷地想,改变在发生呢”学会相信吧!

  进一步学习的引子:味根斯坦的天才烦恼,看看蒙克写的自传。点题的句子作者引用了哲学家陈嘉映的思考:“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

  很希望在这个“急之国”,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我相信。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九):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英文中“white lie”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善意的谎言,上升到国家层面,为的是人民的权益,就叫“noble lie”高贵的谎言,也就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它有以下特性:

  1.现实性

  它有指向性,总是指向现实。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要么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要么是为了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

  2.总体性

  是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系统

  3.阶级性

  4.相对独立性

  5.依赖性

  意识形态的可怕和强大在于可以颠倒黑白,比如上世纪60年代风调雨顺可以被人命名为“三年自然灾害”

前段时间看电影《大护法》,统治阶级可以创造出“noble lie”忽悠你,少数人处心积虑的在说谎,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安全运转”。但是最后启蒙者(醒来的人)把谎言撕破,告诉越来越多的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十):亦睡亦醒

  从社会事件到观影感受,读书感受以及对体制、哲学等的思考,看似简单的一本书实则读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并非是书中具体的电影反思、读书反思、哲学反思、历史反思之类。更多的是让我学会了一种模式,对人以及事物的思考模式,在这个快餐式的社会里,所有一切都以瞬息万变的姿态发展着,孤居于世间的人该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思考?对于生活,或许我们思考得太少,或者说是从未思考。睡着或者醒着都是个人行为,其所言的睡亦或是醒,在我个人看来,是思维模式的麻痹与警醒程度,而非对于体制或者是哲学的敏感度。

  如若这本书能有些幽默的语言,大概会更吸引读者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