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8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精选10篇

  《微博:改变一切》是一本由李开复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一):碎片时间的产物

  以个人魅力来带动个人价值乃至企业价值的企业家经理人,在中国有几个代表人物,包括马云、熊晓鸽、柳传志以及李开复等等。

  李开复的聪明在于目光敏锐、与时俱进,适时抓紧最in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他抓住了微博,不仅宣传了自己,还趁胜追击出了这本书。

  微博就这样从无聊小朋友人群火到了互联网大众,平民喜欢它,公众人物喜欢它,机构也喜欢它。就这样不知不觉诞生了近3年,不但没有像悲观人士所预测的那样早早夭折,反而生机勃勃,成了众多网络厂商争抢的香饽饽。

  这本书还稍稍透露了一些吸引粉丝的小技巧,李开复用的自然而然,难怪粉丝云集。如果你想要在微博中获得成就感,不放参考一试。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二):这本书啥都改变不了

  我很惭愧,开复老师所有的书,一本没看过,第一本开复老师的书,就是这个了,花了2小时快速翻完这本充斥了乱七八糟内容的书之后,更惭愧了。理论上这本书的厚度不会超过一个PPT,却还是花去了我2小时的时间才发现,无比惭愧。

  ut,对于完全没有用过微博的人来说,这本书,其实还是很好的一本入门读物,一本煞有介事的微博使用指南。我打算推荐给我一位计算机硕士毕业,目前电脑知识只剩下开机关机的公务员朋友看看,还是相当适合的。

  如果一定要扒开皮肉看骨血,开复老师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有所准备的人,对于小细节,小心思把握的很好,从这本书里,你能大概学会如何来经营个人这个品牌,开复老师这块还是下了功夫,也提了一些心得的。

  至于书中提及的关于微博的判断,分析啥的,建议还是直接用新浪微博吧,那里的数据和分析可能会更到位点。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三):《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

  这本书是一年前出版的,正如李开复在前言中写道,以微博的发展速度,书可能还没出版就已经过时了。我最近翻看此书的感觉也是这样,基本上已经属于一本过时的书了。因为此书针对的读者是对微博刚刚开始接触,想要了解微博是何物的人,目前这阶段,恐怕很多人都已经熟知微博了。而这本书也是在微博刚出现时,很多人对它还未听说,还不知道微博是什么个东西的情况下写的。所以在现在来看这本书,确实有用的东西比较少。

  就内容来看,标题都挺吸引人的“如何写好微博”,“如何吸引粉丝”,“如何用微博营销”等等,但是内容呢,看起来在这几个方面有帮助的东西都不多,所以整体上来说我对此书还是有些失望的。相比李开复之前的几本书,这本书确实太轻快了点,我也没搞清楚他出这本书的目的何在,也许只是为了抓住时机快速地赚一把?

  结论是:刚接触微博,对微博基本上还不了解的人可以一看。其他人若已经买来放在书架上的,建议抓紧时间看,免得它进一步过时;同时,看的时候要跳出本书的内容,主要从李开复身上学习下他个人营销的技巧。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四):微博改变一切了吗

  之前没有看过李开复其他的书,也没关注过他的微博所以对很多人认为的拼凑粘贴倒是没太多反感。

  但是就微博这一个在中国政治意味其实很浓的自媒体来说,李开复的评论很有点避重就轻的感觉,比如google为什么退出中国,比如饭否为什么被关闭。

  而且可能是角度问题吧,李开复认为微博可以改变一切,我却认为微博什么都没能改变。王冉在飞机上丢失护照事件,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还是中国根深蒂固的关系网络。当然,没有微博,王冉也无从认识李开复,可能也找不到和美领馆,护照办理处的熟人。但是,在这中间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关系,熟人。难道没有熟人,一个在国外的公民就不能或者说是不应该通过正常渠道补办他的护照了吗,好吧我知道我太理想化了,但这即使是事实,却仍然是不正确的。

  再说宜黄强拆事件,李开复看到受害者得到了人们的帮助,救治。却没提到强拆者是否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已经不是降职,检讨,免职,还有那个滑稽的开除党籍,一个轻飘飘的处分就可以了的,故意伤人致死(钟大伯),这已经是刑事案件了,按中国的说法,还应该是恶性刑事案件。但是刑事责任的,强拆者应该付的刑事责任呢?还有,宜黄强拆,不是第一起,想来也不是最后一起,我认为,仅我个人认为,不代表其他任何人,真正的力量,应该在于,悲剧发生了,我们通过微博进行干预,从而实现了这一领域的新的立法,悲剧从此不再上演,受到过伤害的人,从此不会再受到伤害,以后遇到类似的状况,也不会再有人受到伤害。从这个角度看,微博其实什么都没改变。

  同时,李开复提到,人们不仅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别人写的东西,也能自己发布信息,这是对人的尊重balabala,显然他忘了新浪的敏感词系统和手动删除功能。

  在看到他写的如何增加你的粉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淘宝上买。话说我在新浪微博开了个账号,只写了两个字(启东),却莫名其妙有了一百多粉丝,几十次转发,而我在推特上经常写东西,follower从来没超过五十,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我的魅力已经能通过网络散发了,后来才知道僵尸粉这个概念。而僵尸粉是新浪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明星名人都被证实有买粉行为,要评价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很难绕过这个问题。

  一开始觉得作为一本看着就不太严肃的书,科普的还可以,没有明显的错误和疏漏,给个三星还是可以的。看了大约三分之一,觉得如果这是本心灵鸡汤式的,假托外国人攒出来的也就算了,但是竟然是李开复这样一个智商情商绝对不低,非常有名的人写出来的,让人看到作者认为水准很高,但其实相当不怎么样的,最多只能给两星。看到一半多的时候,又觉得李开复并不是专业搞理论的,而且我挑的毛病也许不在他的写作意图主内,三星其实也是可以的。看到四分之三多的时候,仍然没看到一点关于自媒体的缺点和隐忧,只是一味的宣扬微博有多么多么好,还是决定给两星算了。然后做了个决定,虽然吃了个臭鸡蛋,还吃了大半,但我就不勉强把它吃完了。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五):知识改变力量~

  《微博改变一切》让我了解到更多关于微博的这个世界,原以为微博只是让人抒发内心的感受,但却全非这样。李开复老师说:“微博是显示人内心的一面,也是与显现人最真的一面,与我们平常看到某个人的表面是不一样的。如:冷艳的王菲,她的话语不多,再加上平时的冷艳,给人太多神秘感,但是她在微博上却显现出她的内心一面,就像一个可爱小女孩一样。”微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微博是起源于国外的网站Twitter,而且在中国的力量十分之大,如:宜黄:“血拆”中的微博传播与救助,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微博救助,毫无疑问,微博承担起了最便捷网络传播平台的重要职责。它拥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创建简便及时的特点,而在微博时代,内容的生产简化到了不能在简单的地步,只需要写一句话,140个字以内,也许不到一分钟你就可以创建一条微博,因为简单,所以更深入人心。但是,我们要吸引别人的眼光却不容易。微博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吸引粉丝关注并广交朋友的一个大舞台,所以微博新手不要急于发微博,要先做好充分准备,微博之路才通畅。

  首先,要想好自己微博的定位:(1)为谁写微博?是为亲友?还是为自己?还是某个群体?(2)写微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记录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了社交交友,为了学习知识、技术,为了分享思想、经验,为了影响比尔,为了展现自己,还是为了休闲、娱乐?就像蔡文胜一样,他将微博当作个人信息发布平台和个人形象展示场所。

  然后,是添加自我介绍,通常包括头像,昵称,简短的自我介绍、标签等几部分。(1)选头像时,要选一张比较有个性的照片,但照片的脸部要足够大。(2)在名字前面加上修饰语,让人更快速了解你。(3)简短自我介绍,要网友最先读到有关于你的信息。

  在内容上,70%的网友经常写自己每天想了什么心情怎样;超过60%的网友经常转发或评论比尔的有趣图文。为了吸引更多的粉丝,我们要从大众的角度去看,在大众中,大部分比较偏向于名人的思想和言论,所以在写微博时,要平衡“你想大家看的”和“大家想看的”这两者的关系。当然,这也分不开对于140字的使用:(1)微博的第一句和最后比较重要。(2)在140字中,不但可以有纯粹的文字内容,在需要时也可以加上网络连接。(3)在中文微博中要注意千万不要使用英语半角的标点符号。(4)语言要简短,言简意赅,清晰准确。(5)在发出微博前,要检查下有没错别字、表达不清楚或疏漏的地方。

  其次,相对于国外的Twitter,新浪微博有一个很多的区别,就是图文并茂。这图文并茂的微博分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配图为辅:另一类以图片(包括视频)为主,文字为辅。以文字为主的微博中,一张好的配图往往比千言万语更有说服力,所以只有只要时间允许,就一定要为你的文字配上好的图片。以图片为主的微博,其目的是要用图片本身来讲故事或表达意思的。这个时候,文字要简短而又有力。

  然而,一切都少不了幽默,这也是在所有阅读需求中最普遍、最容易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我们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微博中草根人气排行榜前列都是以幽默为主1的,像“微博搞笑排行榜”、“我们爱讲冷笑话”等。正因如此,我们在写微博时也要适当的加点小幽默,让自己的微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除幽默外,在微博中,充满温情的故事和话语,也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像李老师那样,他在微博中时常分享一些关于他的家庭的故事,特别是他的两个可爱的女儿

  当然,在微博上,经常有发“广告”的需要。这“广告”不是商业广告,而是想推广一些希望大家想看到的信息内容。但这样也要讲究技巧:(1)刚开始写微博时不要发广告,否则会伤害到第一批粉丝的感情,导致无法得到更多的粉丝。(2)偶尔发一些广告是可以的,但在措辞上尽量不要太直接,而广告本身最好对大家都有价值的,最好是软广告。也就是说在微博上发放“广告”最好能达到“非广告”的效果,这样会收到奇效的。

  写好微博,是为了吸引粉丝;而粉丝是我们写微博的动力,所以怎样吸引粉丝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一,作为一个“零粉丝”用户,必须先主动去关注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反过来关注你。而最好是找爱好相似、特点相近的人,才会有共同话题,才会互相关注。第二,要有意去寻找那些最活跃、最愿意关注别人并与别人交流的微博主。这样的博主,你关注了他们,他们反过来关注你的可能性才较大。第三,一旦关注了一批人后,你要在微博上多评论他们的发言,别人才有可能注意到你。在评论时,不妨多慷慨赞美他们的观点。第四,在其他网站给出你的微博主页链接,甚至还可以在你的电子邮件中、你的个人名片中写上微博地址。第五,在增加粉丝的初级阶段,要保持每天都发几条吸引人的微博。第六,请人转发和推介。第七,要注意最佳发微博时间,通常比较趋向于几个集中的时间段:上午9:30~12:00,下午3:30~5:30,晚上8:30~11:30。第八,利用节假日效应,每逢节假日,微波上的粉丝们往往会关心一些特定的话题,并大规模转发某些特定规定的内容。第九,转发时要谨慎挑选转发内容。

  微博还具有商机和未来。在微博上进行广告营销,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方式,任何不顾及广告的针对性、强制发布广告的做饭都会损害用户利益,并最终伤害微博平台。但只要有好的针对性,只要广告对目标影虎真的有价值,广告主、用户以及广告发布者之间就是一个三赢的关系。如:星巴克曾经在Tiwwer上发消息说,在“地球日”当天带着可重复使用的平底杯来到星巴克连锁店的顾客,都可以享受免费续杯服务。

  微博的未来不可估量,但无论怎么变,它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享受!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六):包容、平和、追求梦想坚毅不拔——支持开复老师,书很好

  人,应该有一些包容心。当想要批评、评判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你需要世界的包容,同样世界也需要你的包容。开复老师是用心的在做事的。看到有人用自己的狭隘之心去评测开复老师,真的很心痛,觉得那人很可笑可悲。创新工场如果不行了?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所谓成王败寇?为了自己的目标去用心追求,真诚对人、踏实做事,即使最后不成功又能说明什么?况且,创新工场是中国顶尖的天使投资,他们在开心的做着创造性的劳动,那些自己做不好事情,空洞的对他们评头论足的人,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吧。

  现在有些人,凡事提名利、成功,认为别人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他脑子坏掉了。有时候结果并不一定那么重要,有时候梦想目标不是为了达到的,而是给自己一个方向。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努力追求,有那个过程已经足够了。难道真的是成王败寇吗?一次失败的你,跟失败前1秒钟的你,有很大的差别吗?如果人们因此而对你冷暖突变你会有何感想?看一个人是要看长远看本质的。人无完人,你可以具体的指出别人哪些地方做的不妥当。不要笼统的做出评测。成功的乔布斯和不成功的乔布斯是同一个人,创新工场成功不成功,李开复都是李开复。况且,创新工场现在很成功,他帮助了很多青年,推出了很多成功的产品,他们在做创造性的劳动,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现在的人都怎么了?想想你自己吧,做好你自己。看看你开心吗?看看你幸福吗?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七):微博改变世界,入门科普书籍

  李开复以自己个人微博经历,讲述了由真假开复Facebook案,到真的开始热衷于写微博,再到回国后开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从微博初期为何创建、满足人们哪些需求,到微博给人们带来哪些变化,通过微博我们能做什么,为什么微博如此“深入民心”。中间不乏例举真实的交友、求婚、引荐新人、远程提供帮助、结实好友、在线直播、舌战微博等案例。

  对于各类企业的影响,微博颠覆解决传统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单向、无互动、非主动、非实时、不便于查找、不便于个体传播互动、不便于收藏的诸多问题。给传统媒介带来新的抨击,如一味排斥只能更加被动,思考如何利用微博增加与用户的互动,了解用户喜好,从而提升销量是更有益的行为。很多企业纷纷推出官方微博,但个体更喜欢订阅关注企业名人,因为更能提前洞察一切,更真实些。近期微博又推出微商城,利用微博的用户数量、互动和传播速度,为商家带来更多的流量,至于订单量增加多少,是否物有所值,目前尚无数据标明。

  对于个体的影响,通过微博草根也可以有Fans,草根也可以成明星,草根的微博也同样有价值。通过微博我们可以直接跟名人交流,可以有选择主动的关注信息源,可以与朋友间的互动,可以翻看历史记录,可以分享有效信息、游戏、音乐给好友,可以对官方媒体进行评论,可以寻求获取帮助,可以结交好友,可以求友征婚,可以找工作……

  微博,是SNS+博客+IM的产物,国内微博比Facebook提供更多功能,更多应用,开放的API,大大激发开发者的兴趣,产生众多网页、电脑端、移动客户端微博相关的产品,趣味性、易用性也更强。

  本人就是微博控,欢迎访问http://weibo.com/zhumengxiaonvren,顺便问一句“今年你微了么?O(∩_∩)O”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八):出书现在还真的不是技术活了

  这是写的第一篇评论,当然这也都是个人看法。之所以去看这书,是因为写论文需要,认为该书与微博多少沾边,之所以想写评论,是因为看完这书感觉不说点什么有点憋得慌。

  这本书的总体感觉,两个字,坑爹。还好看的是电子版的,没有花钱去买,不然真的是冤大头了。书的前半部分算是对微博的大致介绍,多少可以看看了解一下微博这个事物的发展,但到了中部居然开始煞有介事地教授起如何撰写微博,让人着实无语,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和兴趣不同,不能总想着做他人的导师吧?还有最佳的发微博时间之类的建议让人有些莫名其妙,发微博不是一份工作。其间穿插着的极度自信真的让人有点觉得你和作者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写到最后干脆对之前作者本人写过的微博进行了复制和粘帖,还进行题材的分类,真是,真是精彩极了!

  所以看完这本书,也忍不住发了条微博,小小吐槽了一下。空洞的内容加上令人不寒而栗的自信,我觉着现在出书已经不是一项技术活了,随便扯上几句,他还就出版了!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九):错不在微博

  此书如何,看你如何利用其中的信息。

  我之前不怎么用微博,但我从书中扩大了眼界,那就是微博这种工具有具大的实时威力,那位在纽约的王冉先生得到即时帮助就是一个好例子。名人是一个助推器或放大器,利用他们对粉丝的影响力去推波助澜。这是我学到的。

  但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这个社会已经够浮躁了,多了一个微博,多了一些整天玩手机的微博控们(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把一些即时消息当成精神空虚的填充物,白白浪费好多时间。仔细想来,这其实不是微博的错(我感觉我在把自己的嘴巴),没了微博他们一样有其他的填充替代品。

  某位评论说得好,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微博攻略,打着李开复先生的头像来提高销量而已。

  面对繁多的信息,有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智慧才是最重要的。找到自己的逻辑去反驳,去否定那些看似合理的观点和分析,这个过程其实是挺让人享受的。就像我在敲这段话的时候,自己也知道很多话讲得不严谨,看惯学术文章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漏洞百出,但我还是对这个过程挺满意,毕竟说出来后,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了。

  《微博:改变一切》读后感(十):做自己就好

  接触这本书,完全出于偶然。那时我刚申请了新浪微博,正在想方设法提高知名度,吸引粉丝;效果很不好。听到朋友说他在读开复的书,于是在图书馆网站上搜了一下,仿佛救世主般的,它便来到了我身边。

  本来我是很抵制微博的,才入大学,听了一个星期无关痛痒的讲座,周遭的同学无一例外地埋首搞弄手机,全神贯注而乐在其中。问:玩什么呢?答:刷微博!其实那时我也有微博,腾讯的,当时注册只是图个新鲜,也没当回事,头几天倒兴冲冲地拍点照片、配几个字发上去,享受发掘、应用新功能带来的新鲜、刺激和快感。后来就没有去管它了。大家把这叫作什么?僵尸?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out了。也许是叛逆心理太重,也许是还脱不了一股子书生气,又或许是神经质地自命清高,我对大众潮流多少有点嗤之以鼻,和大众的观念多少有点背道而驰。因此,越聊地深入,朋友越觉得我奇怪。仔细想想,这恐怕算是一种希望特立独行、脱颖而出的极端做法;然而我没有惊为天人的面容,显赫的身世,令人拍案的才华,独一无二的技能,因此只能在大家微笑点头的时候蹙着眉毛,无奈地摇头,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赢得大家的注意。有点夸张,有点变态……

  在剖析自己的同时,我也在寻找make my voice heard的途径。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网络,微博。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当算信息传递速度较高的通讯手段了,它的使用者也囊括了几乎全球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捧红一个人,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鉴于微博的使用人数如此之多,如果成为微博红人,拥有千万粉丝,那自己的言论不就可以广泛传播了吗?于是,我申请了新浪微博。有点功利……

  然后,问题又来了。第一,我是个低调、内向、固执的人,不想也不好意思挨个的刷群:亲!我申请了一个新浪微博***,欢迎加关注啊!第二,我还是一个低调、内向、固执的人,不喜欢自拍,更不喜欢晒自拍照。因此,微博粉丝数一直上不去。

  终于,开复的《微博改变世界》走进了我的视野。

  书中首先讲述了一些微博上的故事,如求婚门,说明了微博巨大的影响力。书上的100个例子,也抵不上现实生活中经历的1个。我自己真正感受到微博的巨大影响力是大一,2012年12月的事吧。可以称之为“中大放假门”或“中大开学门”。

  2012年12月初,我们(大家)就要和2012说再见了,作为中山大学大一新生的我们(范围缩小)还期待着和这偏远的校园说再见。虽然经历了刀山火海的高三之后,大学生活无比轻松,但家的温暖是无与伦比的,你懂的,家的诱惑。就在大家提前热切盼望寒假的时候,中山大学将在2013年2月16、17日注册,2月18日上课的消息突然在校园中传播开来。同学们掐指算着寒假的时间,百度其他高校的寒假时间……不久,“中山不放假大学”、“中大学费性价比高”、“中大放假时间广东最短”等等消息在网络(可能仅限于校园网)和校园内疯传。在这些自嘲的调侃背后,隐藏着同学们不满、义愤、渴望推迟开学的心。终于,2012年12月18日左右(具体时间我难以查证),一条以“请中山大学推迟开学”为标题的长微博开始在中大学子之间疯转,微博中就维护家庭关系、跟随社会主流等方面,予以分析,向校方提出“推迟开学” 的要求,并热烈号召广大中大学子转发,以实现共同理想;更有学生@中大官方微博。初看到这一微博时,我不以为然:一条小小的微博就能解决问题?学校会担心这点小小的力量?我没有转发。第二天(2012年12月19日,应该是准确的),南方日报竟发出一条微博,标题为“大年初九就上课 中大学生很‘受伤’”,同样被中大学子疯狂转发。事情见报,让我很是吃惊,也隐约看到了微博的力量。同学们更是士气高昂,觉得胜利就在远方。果然,2012年12月21日,中山大学发出一条微博,调整寒假注册时间为2013年2月23、24日,上课时间从2月25日开始。我被征服了!从最初的长微博出现以来,我就不看好这一场无声的战役;然而,最后,我们胜利了,未用一兵一卒,没有唇枪舌战;战斗时没有游行示威,胜利了也没有摇旗呐喊。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切实感受到微博的力量。这次经历,也坚定了我用微博,用好微博的决心。

  接下来,李开复从关注、发布消息、回复、评论等方面对正确使用好微博作出了详细的讲解,其中对发微博的时间、数量,是否配图,以及图片的要求、注意事项等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明。我渐渐意识到,发微博也是一项技术活,就像公关与营销。而且微博的功能远大于交流和沟通,它还有很多新奇的应用,这都是技术开发和商业利益的矿井。

  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你的微博是什么风格?浏览对象是谁?你希望你的粉丝从你的微博中得到什么,或你希望传递给他们什么东西?找准自己的定位,开创自己的风格,就会吸引一大批的粉丝。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做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迷人的闪光点。把最真实的自己(当然允许适当包装)呈现给大家,就是最好的广告。所谓,自己的,才是世界的。

  我还在努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