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悉达多》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悉达多》读后感10篇

2017-12-08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悉达多》读后感10篇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0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一):我要做自己軌道上的一顆星星

  知識的習得既是一種豐盈,也是一種桎梏。在享用他人智力成果的同時,也會受制其間,放棄自己鉤沉索隱的可能,令認知止步于此。而智慧,卻是無從習得或授予的東西,“人可以發現智慧,可以體驗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憑智慧創造奇跡,卻不能講述和傳授智慧”,它是源於自身的探索,遵循自己的途徑,通過思考,通過體驗,通過証悟所獲得的。從智慧中可以提煉出知識,但不包含“悟道成佛”所經歷的秘密,也就是說,“世界上並沒有涅槃這個東西,只有涅槃這個詞”。

  黑塞筆下的悉達多,“時常做夢,從河水的流動中,從夜空群星的閃爍中,從太陽的耀眼光芒中,總有思想無休止地向他湧流”,他不滿足知識,尋求智慧,“我對聆聽佈道和修行已經懷疑和厭倦了,我對老師們灌輸給我們的那些話已經缺乏信仰”,“必須找到它,必須找到自我中的這個源泉,必須把它變為自己所有”。

  為此,悉達多擯棄所得,摒棄固念,只身到人間流浪,重新認識自己,“我為什麼活著,並且是區別於其他所有人的一個人,我為什麼是悉達多”,“我對自己一無所知,我尋求阿特曼,我尋求婆羅門,我情願分割和剝離自我,以便在不為人所知的內心深處找到一切皮殼的內核,也就是找到阿特曼,找到生活,找到神性,找到終極意義。誰知這樣一來,我卻自我迷失了”,“我不想再當苦行僧,也不想再信奉什麼教義,我要學習我自己,當自己的學生,我要了解自己,了解悉達多的秘密”,找回自我。

  他學習體味人世冷暖甘苦,“把需要知道的一切都親自品嘗,塵世歡愉和財富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在我還是個孩子時就學過了,這我早知道,可只是現在才有了體驗”。他不再俯視眾生,學會包容,“他理解並分享他們那並非由思想和認識主導的生活,而是僅僅由本能和慾望主導的生活,覺得自己已跟他們成了一樣的人。他們的虛榮,貪婪和可笑對他已經失去了可笑之處。在盲目的忠誠,盲目的剛強和盲目的堅韌方面,這些人可愛又可敬”。他不再有目標的探索,學會目光自由,胸懷坦然,沒有目標地發現,“一個人探索的時候,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尋找的事物,結果就什麼也找不到,什麼也不能吸收,因為他總是想著要找到的東西,因為他有一個目標,便受到這個目標的約束”。

  悉達多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本質和人生智慧,“他臉上綻放著睿智的歡樂,心中不再有不合時宜的願望,它懂得了圓滿完美,樂於順應事變的河流,樂於順應生活的潮流,滿懷著同情,滿懷著喜悅,熱衷於流淌,隸屬於統一”。

  “大多數都好像落葉,在空中飄舞、翻卷,最後搖搖擺擺落到地上。可是也有另一些人,一些為數不多的人,卻像沿著一條固定軌道運行的星星,沒有風吹得到它們,它們有自身的規律和軌道。”成千的信徒聽智者宣講他的學說,尊崇他的訓誡,可他們全都是落葉,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尋求自我內心的成長路上,你是甘做別人身後的一片落葉,還是力當自己軌道上的一顆星星。

  悉達多,是我的榜樣。

  《悉达多》读后感(二):生活,最重要的是经历,是体验,是老去时微笑回忆

  《悉达多》是小说,却更像诗,讴歌着悉达多的探索、迷茫、堕落与顿悟——最重要的是经历、是体验。赫尔曼•黑塞是德国诗人,对于东方哲学的痴迷使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东方色彩,即意境美。

  第一眼看到书名,我以为是关于佛陀释迦摩尼的故事,因为他是悉达多•乔达摩。但我看到,本书中的悉达多在年轻励志于探索真理,从婆罗门之子到苦行僧;到成年时,却在性爱、赌博、吝啬的世俗漩涡中挣扎——这种堕落的体验是一场游戏,因为他总是用高高在上的眼光鄙视这一切,及相关的人。当悉达多在河边顿悟后,他与船夫在摆渡他人的同时,内心终于获得安静;感受到对于平凡人的爱。而佛陀乔达摩,他是顿悟后的悉达多,于世间万物再无执着——用安静、用微笑看着人世间的一切美与丑、爱与恨、真与假。

  在诗体的语言中,到处是黑塞充满睿智的文字。诚如悉达多所发现的,“智慧是无法传达的……一个智者努力表达的智慧,听起来总是很愚蠢”。在21世纪,我们随便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可能都比孔子、柏拉图、佛陀等智者所拥有的多,他们不知道现代自然科学的种种,却拥有智慧——发现生活和自我的美。悉达多评价佛陀乔达摩时说到,“他的伟大,我认为不在于言论,不在于思想,只在于行动,只在于生活”。无疑,在现代社会,我们有时过于偏执某一目的,却忽略了对过程的享受与体验。诚如,急着走路,于路边盛开的花、于天上璀璨的星,无所闻无所视。

  当悉达多看待生活与他人的答案截然不同时: 不是世界变了,而是看待世界的心情与眼光变了。当心情改变的时候,美便顺其自然地包围住我们。像,我们挤公交时,忙着玩手机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何其神奇——那是我们不曾走进的世界,那是美。即“每一个生命都不可摧毁,每一个瞬间都永恒长存”。

  这个世界,有着以思想和认识为主导的生活,也有着以欲望为主导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选择都意味着不同的经历与体验,很难去判断好与坏。最后还是回到悉达多的话吧,“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生活,最重要的是经历,是体验,是老去时微笑的回忆。

  《悉达多》读后感(三):把直觉留个自己,把判断交给上帝

  原文链接:《把直觉留给自己,把判断交给上帝》

  ### 序

  与一位作家相遇也要看时机,黑塞的作品之前被推荐几次都读到一半感觉太枯燥放弃。《悉达多》最近成了地铁读物,几次坐过站。悉达多认识到“我不再需要任何老师。”读到这句话被震慑。我已知任何非我的东西,都无法告诉我“我是谁”,唯有我自己。这一刻我不再迷恋任何老师,不再认为有什么书是一定要看的。我明白了什么叫给生命做减法。

  ### 愚蠢的智慧

  故事围绕一个叫悉达多的少年展开,他经历苦修,开始自己的朝圣之路,寻找救赎,寻师问道,误入红尘,沉迷人世,看破红尘,拥抱红尘,最终拥抱一切结束。

  这个叫悉达多的少年他质疑一切,所以他总在寻找的路上。开始时,他还有一个和他同行的伙伴:果文达,在他们遇到佛陀,听从佛陀教诲后,果文达一心决定皈依佛陀,他希望他的朋友悉达多可以做出和他一样的信仰选择。悉达多认为佛陀很厉害,他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但无法撼动内心深处让他停止寻找。所以悉达多告别了朋友一个人继续上路。

  多年后,悉达多和果文达都成了小老头,他们在河边偶遇,果文达问悉达多这些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思想发现?

  gt; 瞧,亲爱的果文达,智慧是无法传达的——这就是我发现的思想之一。一个智者努力表达的智慧,听起来总是很愚蠢。

  智慧无法传达。如果换用我们今天流行的话就是”明白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我想去探究一个问题,即:

  **为什么智慧无法传达?**

  悉达多对果文达说:

  gt;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也即是说:一个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就只能挂在嘴边不停地讲,不断地形诸笔墨。能够让人思考和能够言说的一切,通通都是片面的;一切都片面,一切都半半拉拉的,一切都缺少完整性,都缺少圆满和统一。乔达摩佛陀讲经时谈到这个世界,不得不把它分为轮回和涅槃,分为虚幻和真实,分为痛苦解脱。没有其他办法,想传道就只有这一条路。然而世界本身,这围绕着我们和在我们内心中的实际存在,从来也不片面。从来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或者整个轮回或者整个涅槃,是完全神圣的或者完全罪恶的。只是看起来像这个样子,因为我们让虚幻慑服了,以为时间是什么实在的东西。时间并非实在,果文达,这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过。既然时间并非实在,那么存在于现世与永恒之间,痛苦与极乐之间,以及恶与善之间的分野,也就是虚幻的错觉了。

  最开始悉达多只是想表达”任何通过语言表述的东西都是片面的,都无法代表真实的全部。读到后面,颇看到作者容纳了庄子《齐物论》的观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事情对立来看,好与坏,悲与喜,贫穷和富有,事物在变幻发展,人们需要在他们发展变幻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个结点。但终究这个结点是人给自己设立的,二事情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结点。比如时间与年龄的概念,因为个体人类寿命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年龄(时间)来评估自己在种族平均发展中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如果换个角度,把自己与时空融为一体(我做不到),就时空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几天,几年,多少岁。

  东方传统宗教,追求的是“圆满”,是天人合一,如同庄周梦蝶最后“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我理解的智慧,区别于“知识”,它更倾向与一种身体力行后的身体记忆。古人的私塾老师教学生并不是现在的大批量生产的形式,也不仅仅是讲授,他更像今天培训界的教练技术,“讲授——引导——实践——交流——修正——实践”的过程。

  智慧的稀缺并不在于你有多丰富精彩的经历,更在于你可以从中的萃取能力。那些结晶,沉甸甸的,便是定义我们是谁的一部分吧。

  ### 寻找还是迷失

  gt; “一个人探索的时候,很容易眼睛只盯住他所寻找的事物,结果就什么也找不到,什么也不能吸收,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找的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目标,便受到这个目标的约束。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可敬的人呀,也许你事实上是个探索者,因为你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可是却看不见某些眼前的事物。”

  某天在日记中写道”想要生活的快乐真实,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把“如何改变自己”这个目标调整为“如何认识自己”就好啦!“我们擅长把自己变为一个”探索者“,时常记得冥想课程结束时老师送给我的话”冥想的过程就是目的。“

  细细体会。我需要罪孽,需要肉欲,需要追求财富,需要虚荣,需要可耻的绝望,以学会放弃抗争,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希望的、我臆造的世界比较,与一种我凭空想象的完美相比较,而是听其自然,乐意把自己交给它。

  ### 路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悉达多在晚年遇到年轻时相爱的女人,并得知自己有了儿子。可是他与女人再相遇的那天女人就死去了,只把十几岁的儿子留个了他。那时的悉达多没有的财富,没有了得体的衣服,他只是一个脸上怕慢了皱纹的老船夫。儿子自然不愿意相认这样的爸爸,亦不愿意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过船夫的生活。每一次儿子的任性,悉达多都以忍让对之。他想留住自己的儿子。

  这个时候的悉达多褪去了智者的光环,他变成了普通人,占有的欲望,被认可的奢求,这些让悉达多更真实。

  他额朋友劝解他应该把小悉达多送回他成长的地方,和他的同龄人一起生活,过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所为的朝圣者的生活。

  gt; “可是你和我,我们究竟知不知道召唤他干什么?知不知道他该走什么路,该做什么事,该受什么苦?他的痛苦将不会小啊,他心高气傲,脾气倔强,这种人会吃很多苦头,走很多弯路,做很多错事,遭很多罪孽。”

  每个喜欢干涉孩子的父母也一定是一个擅长和自己”较劲儿“的人。

  我们是否清楚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改受什么苦?该做什么事?纵使每年伊始罗列很多”我希望完成“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心里认同我应该做的呢?我理解的所为的应该,是没有任何原因,不为任何可喜可贺结果的应该。

  悉达多也许那时忘记了,自杀未遂他在河边醒来时,对自己说的一段话:

  gt; 为了找回我心中的阿特曼,我不得不成为一个傻子。为了能重新生活,我不得不犯下罪孽。我的路还会把我引向何处哟?这条路愚蠢痴傻,弯来绕去,也许是一直在兜圈子呗。随它爱怎么着怎么着,我愿意顺着它走下去。

  经历迷失,痛苦,享受财富,无意间沉沦,一无所有,再次新生的悉达多,终于放手坦诚地把自己交给命运

  这亦是本文题目的由来。

  《悉达多》读后感(四):用一生走完的朝圣之路

  黑塞以一个印度婆罗门的成长历程为切入点,讲述他在修行中不断寻求自我,从而涅槃重生的故事。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何为涅槃,这条路怎样才能抵达?

  黑塞对于朝圣之路作出自己的解读:

  每个人的进阶朝圣之路都只是生活的本身而已。

  普列汉洛夫说,艺术“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达,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没有地址的信》)他所说的的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无谓也就是生活的本身。如果把生活过得艺术,在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充满艺术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精神创生。

  书中,悉达多用一生的时间,走完了他的朝圣之路,完成了他的精神创生。

  少年时,作为一名婆罗门,悉达多努力修行。当他意识到婆罗门的修行只是拘泥于形式主义。远不能带给他内心充实感的知识和智慧时,他选择离开了家,继而投入沙门。

  但是,在以摒弃自我之路,摒弃饥饿,疼痛,达到自我修行的沙门,悉达多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对生之痛苦的短暂麻醉的修行,而距离真正的智慧仍是不可到达。这并不能全然使他达到的超脱。他选择再次离开了。

  青年时,他没有再次进行他的修行之路,他开始像一个普通人一般,做着他曾经嫌弃的商人的生意,享受金钱、肉欲、赌博和一切能带给他的一切感官上的享受和满足。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当感官享受的满足后,同时,精神的空虚也在吞噬着他。

  已是花甲之年的悉达多开始厌弃自己的腐败、颓废的生活,选择离开了城市,离开了他经营大半辈子的商业,也开始重新思考人的朝圣之路究竟该朝着什么方向走,以何种方式继续。

  已是老年的他重新途经曾经渡过的那条河,而这条河,给了他人生的思考,也给了他回答。在那条河流前,时间不复存在,所有的经历融为一体。他开始享受和感恩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再次遇上了当初渡他过河的船夫,那位船夫也成为他朝圣路上的导师,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位船夫。

  悉达多的一生的故事,就好似一个圆,从最初的寻觅,中途的跌转,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而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印记又是不同的,他经历的悲伤、快乐、孤单、绝望,这些情感都是真实地,融入他的身体里。

  他的人生经历,也恰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年少时学习理论知识,中年入世横流,尝遍人生百态,古稀花甲之年顿悟反而获得轻松与自在。如出生的婴儿。

  正如尼采曾说过,人的一生年少时是负重的骆驼,中年是狮子,老年则成为了婴儿。人生的三重境界,看似不同,实则每个人都似曾相识的个体。

  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条朝圣路。

  每个阶段,欲念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每一种经历都是可贵的。

  当悉达多,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实现自我,寻找到自我的真谛的时候,一种父亲对于孩子深深的眷念和爱让他觉得他与其他父亲没有什么两样,面对爱和欲望都没能够释怀,尊重本性。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反杜林论》)而这里的”兽性“就是潜藏于人的本性之中。

  无数的人都通过各种各样的修炼方式渴望达到涅槃,涅槃之后能达到什么?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是通往幸福和光明的终点,所以苦苦追求。

  悉达多通向朝圣之路的秘诀在哪里?

  其实,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正在走着,经历着这样一条路。更确切地说,这是一道必答题。哪有什么诀窍,哪有什么捷径,生活的本身就是这门足够强大的学问。悉达多在他的生命线上,作出了他对于修行、涅槃、知识、智慧的解读。也在告诉我们,珍惜生活,珍惜苦难,珍惜快乐......

  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选择,都不曾忘记自己内心的使命,进而,悉达多用一生走完他的朝圣之路,看似漫长的时间,但他的每一次的选择都在朝着更深刻的进阶之路。

  简单点说,每个阶段的悉达多都在努力地生活。

  这条路上,每一个箭头,最终都指向生活的本身; 一切矛盾,都指向自我。

  《悉达多》读后感(五):踏踏实实体验人生就是一种圆满

  寒假唯一看完的一本书…一放假就大脑一片空白,读这本书刚开头是真读不进去,诗歌一样美又缥缈的语言,可是读几十页后感觉就来了,好书的精华展露了。写这类佛学书的人思想境界真的好深,不轻易地全部吐露,文读一半,觉得书中给出一种见解已经是让你耳目一新有所体会或者认同了,可往后他又推掉了书中间的思想,使思想更深一层,让你不得不跟着他又重新体会了一遍,到达更深的一步,这种书里本身就矛盾重重看不清结局迷雾一样,然后看主人公自己在矛盾中挣扎寻找着结局,于是能不断让你就在一本书里接受新知识又立刻打破刚刚接受的知识,又获得更新的知识,这种被作者设计的坎难倒,又跟着主人公过了坎后的感觉还是很畅快的~ 书里我觉得很正确的一句话是 能教会的只有知识而不是智慧,所以要想真的参透人生大彻大悟还是要体验人生百态吧~光看看书还是不够的

  《悉达多》读后感(六):生活本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在生活中修行,生活本就是一场修行……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这个主人公和那位久负盛名的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当看到悉达多见到的一位叫做乔达摩的高僧,更是有些困惑,本以为一篇可能讲佛教创始人故事的书从一开始就让我读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慢慢都深入进去,跟着悉达多去走完他探索真理的一生。从最初的懵懂离家,到见到高僧却发现自己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学说选择独自游历,到后来跟随妓女学习爱的艺术,是从商人学习经商之道,堕入世俗卷入轮回,在河边悟道,度过自己的余生……

  一篇看似简单的犹如传记一般的小说,都下来却又许多的不平凡。。

  1、思想和感觉,两者都很可爱,两者背后都藏着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都值得打交道,都既不可轻视也不可高估,而要从这两者中倾听到内心深处的隐秘声音。……不是听从外来的命令,而只是听从这内心的声音,心甘情愿地听从这声音;这是对的,是必要的,其他一切都不必要。

  这句话读来真的有些触及内心,刚好今天上课听老师说起来,当今社会似乎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怪圈,人们开始无论做什么都去思考这是否“有用”。读书是否有用?学专业知识是否有用?是否只有像金融会计这类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才是“有用”的?是否也只有这所谓有用的课程才值得我们去花心思学习。似乎这一切都已经被“利化”,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在希求一个结果,一个看似符合正常人思维逻辑、行为所必然导致的后果的有用结果。

  对呀,在这个速度胜过一切的时代,似乎金钱可以衡量一切,有用可以解释一切精力耗费,大概除了文学院的人很少会在有人真的静下心来去读一遍又一遍的红楼梦了,大概读卡夫卡、舒尔茨已经成为了文学硕士的事情,大概讨论加缪、杜拉斯已成为了哲学专业学生的事情……我们似乎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完整听一遍贝多芬一整套交响曲了,再也无法静下来去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了。

  2、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3、一些为数不多的人,却像沿着一条固定轨道运行的星星,没有风吹得到它们;它们有自身的规律和轨道。

  羡慕那些能够永远按照自己轨道行进的人,似乎无论外面风吹雨打,无论世俗如何评价,无论别人异样的眼光如何看待他们,他们就如同那天上的繁星,静静的将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中任凭外界风吹雨大也不会受到影响。他们也许不会是天空中最亮的,却一定是最坚定守候在原地的一颗。

  4、思考、等待、斋戒。

  5、这不就是在狂热的赎罪时代,他曾经想扼杀的东西吗?这不就是他的自我,他渺小、胆怯却又自负的自我,不就是他曾毓智搏斗多年却屡战屡败的自我,不就是他那杀而不死地反复再现、禁绝欢乐却灌输恐惧的自我吗?

  6、努力向下,努力往下沉,向深处探索。

  《悉达多》读后感(七):经历世事后的归属

  《悉达多》

  悉达多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婆罗门贵族家庭,年少的悉达多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以及美丽的外表。少年时期的朋友果文达确定他能成为有名望的佛陀,于是忠诚的跟随他。然而悉达多在日常的佛教日课中,学习很快但是感觉困惑无趣,他想要探索更多的东西。这时候,一群苦行的沙门经过他所在的城市,悉达多感觉到他们的力量,于是辞别父亲追随他们,果文达也忠诚的跟随他的选择。悉达多的天赋让他很快的学会沙门的等待,思考,控制的技能,然而他却觉得这一切不过是一种技能,一种遮蔽自我欲望的技能,并不是他所追寻的内心归宿,以及逃离轮回的方式,于是,他辞别了沙门,沙门对他恶言相向,不愿意放弃这位最随者,悉达多用向他们学习的幻术,让他们被迫同意他的离开,而果文达也再一次的追随。悉达多带着果文达去寻找大家口中的佛陀乔达摩,见到乔达摩,悉达多感觉到了他的力量以及佛性,但这也不足以让他停止寻找内心的归宿,而此时果达文感觉到了来自拥有众多弟子的乔达摩团队的归属感,于是他留下来。悉达多开始了独自的修行,他遇见了美丽的名妓珈摩拉,为了赢得他,他向商人学习经商。由于他对经商感觉像游戏,不患得患失,以及他学会的仁慈,为他赚取了很多的钱财,也在这个过程中赢得了珈摩拉,向其学习欢爱之术。然而在他迷失于欢爱,金钱以及赌博时,蓦然惊醒。于世向这一切不辞而别,来到河边以求结束自己,在沉入河底之时,内心的佛性得以唤醒。和河边的船夫一起撑船摆渡,找到内心的平静。而此时他和珈摩拉的儿子也在悄然长大。珈摩拉在带儿子膜拜佛陀乔达摩的途中,被蛇咬不幸身亡,悉达多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角色,然而突入其来的控制欲以及亲情,让他迷失。儿子也收到折磨逃离他,船夫也离开他,慢慢顿悟。最后,借由果文达,传达悉达多已经逃离轮回得道。

  现在很多书,电影都在告诉我们找寻内心的自己,一切都不过找到自己。但其实我认为这本书的格局更为广阔,在世事中了解内心,归于自然。在世事中改变自己,归于内心,学习,顿悟,成长。没有经历的成功和芭比娃娃有什么区别?经验可以言说,而智慧却不能,我们要修行自己的智慧。

  果文达,我觉得自己很像果文达。总想找到庇护,找到组织,找到捷径,找到方法。就像他忠诚于悉达多并不全因为友情,而是由于他认为悉达多会成功,是一颗会长成大树的种子,然而这种类型的人在找到真正的大树时会蓦然转戈,就好像遇到乔达摩之后。他只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学习者,一个功利的追随者,不会有自己的道,因为他一直在找寻依靠。就像书中最后,悉达多说,他都在找寻,而不会发现。

  悉达多,悉达多的成长,我们看到了求知欲,爱欲,贪欲,控制欲。他慢慢的驯服了这一切,就像《少年奇幻漂流》中的派一样,他驯服的内心的猛虎,也是内心的猛虎成就了他。年少时的悉达多,身为婆罗门,身为沙门,总是觉得自己和平民不一样,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果文达也一样,迷失于所谓的优越感,然而悉达多慢慢发现这一切不过是术,不是他真正寻找的东西。他一次次的舍弃生命中的角色,在寻找中他变的可以理解,可以包容,变得了解尘世的牵绊,却不被所绊。脱离了地位,情感,金钱,家庭的牵绊。找到了轮回的出口,却不冷漠。融入自然,融入河水,没有了时间的羁绊。发现了悲悯,发现了平凡,发现了内心的归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