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柏林孤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柏林孤谍》读后感10篇

2017-12-09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柏林孤谍》读后感10篇

  《柏林孤谍》是一本由[美] 约瑟夫·卡农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孤谍》读后感(一):二战带给柏林的痛楚

  很遗憾我对二战在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完全不了解,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吃力,人名地名都记不住。所以在阅读之前很认真得搜索和整理一遍德国的历史和柏林的历史。在《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文化之旅》的附录中,找到一份大事件年代表,可以帮助理解书中提到的大事件,有些大事件是隐晦得提,有些是用注脚一言提及而已,对于不熟悉历史的读者而言,阅读时难免带着困惑

  《柏林孤谍》读后感(二):绝地反击

  文/菽麦

  《柏林孤谍》,这是一部以爱情信仰为主线的谍战小说。不知这样评价是不是准确,但书中少不了的主题就是爱情和信仰。二站时期德国的那段历史,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惧和不安,却是一样的。

  谍战与金钱,阴谋与背叛理智情感,生存与道德,真实谎言,在那样一个非常时期,一个作家最后成了一个双面间谍。他从刚开始的胆怯、不安的“门外汉”,到后来的行动思考愈发缜密的间谍,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文中对细节的描写,对情感的表达,都是很细腻的,而这种对话形式的小说也更加易于阅读。

  关于信仰

  信仰就是他们的一切,是他们至死都不愿放下的东西。

  书中描绘的事件也许并不是很真实,但是,战争这个事实却是很明了的。在我们的记忆中,苏联应该是个拥护社会主义的国家,而社会主义,就是那个崇高的信仰,一个为了全民族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信仰。但是战争有战争的可怕之处,战争后的苏联竟然也有烧杀抢掠,奸淫妇女,也有为了消除“不和谐”声音,而残害了很多同志。

  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隐秘而不忍回顾的过往,但这些不愿与人分享的回忆,往往最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细节描绘

  亚力克斯一动未动,心中一阵刺痛。站在艾琳旁边的是那天撞见的苏联军官,二人言笑晏晏,旁若无人。亚力克斯本以为自己已能坦然接受,但此刻亲眼目睹,仍不由得热血翻涌,仿若库尔特轻枕在艾琳膝头的那天再次重现。

  “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如此简单。”马库斯说。

  “他们?谁?”

  “冯·伯纳思那家人。他们掉了东西,总有人弯腰为其拾起,所以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随心所欲呢?他们自小便拥有很多奴仆,而我们就是些奴仆中的一员,为了成为那座豪宅中的一部分,我们总是乐意为他们捡起掉落的物件。还记得那棵璀璨的圣诞树,那些衣香鬓影的宴会吗?甚至库尔特这样一个共产主义者,都甘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有时我不禁怀疑,其实他爱的不是艾琳,而是那座宅邸,那种生活,那种就算你跌倒了也会有柔软毛毯垫在你身下的人生。我过去常想,拥有如此顺遂的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亚力克斯凝视着他,深受触动,仿佛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将脸紧贴着商场的玻璃橱窗,满眼渴望。

  而就这样一小段,已经描写出亚力克斯内心对艾琳原始爱的内心戏,而马库斯的一段话,则把他内心的那种对这种高贵身份的羡慕、嫉妒、愤恨和不满,都描绘了出来。

  关于爱情

  对亚历克斯来说,他曾经是爱过艾琳的。但是重新回到柏林之后,两个人的境遇,都有所不同。战争年代太过混乱,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在亚历克斯送艾琳和埃里希离开的路上,艾琳问亚历克斯。”这就是你和她离开的原因吗?“

  “是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我们离婚的。”

  “你并不爱她。”

  “你真的想现在讨论这个话题?”

  “不然呢,我已经要走了。”艾琳说道,“你听,那就是我离开的声音。”窗外机群轰鸣咆哮,就在几条街区外低空飞行。

  “你不爱她,至少你对他的爱没有你对我的浓烈。”

  亚历克斯转头问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

  “没什么,我的猜测而已。”艾琳垂下头,“我只是想听你亲口说出来而已,也算是对我即将开始的崭新生活的一种慰藉吧。

  经历了这么多事,尤其是在亚历克斯看到艾琳和各类苏联人疯狂的交往之后,估计爱情的成分也越来越少了。对于艾琳呢?她现在是真的真的爱着亚历克斯吗?还是说只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而不得不接近他呢!

  他走回会客室,呼吸急促,一时难以平复,他给自己沏了壶茶,勉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他起身走近陈物价,拿起那盏斩杀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烛台,上面并没有残留任何可疑血迹,所以马雅可夫斯基是被他杀死这件事情仍旧是个只有两人知道的秘密

  再到后来,他一遍一遍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头梳理,到这时似乎他才真正的意识到,原来他信任的人,并不值得信任。那个策反他的人,竟然只是想利用他,那个他深爱的女人,原来也在打探他的情报。当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多么危险的境地,只有自己才可以信任,于是才有了最后的绝地反击,策划了自己的逃离计划。

  不得不说等到了越到最后,情节越紧凑,但也非常的精彩。所以整本书的读后令人欲罢不能,无法想象有人能中途放下此书,氛围营造独特,深刻勾勒出一个残骸遍野的柏林,以及深陷孤独绝境里亚历克斯的复杂心理

  《柏林孤谍》读后感(三):一个人的战斗——《柏林孤谍》有感

  提起谍报活动,首先我想到的就是007这个角色,可以说邦德这个形象已经深入到了全球很多观众的心间。我之前也很羡慕邦德,在他的那些行动中看到的完全都是惊险刺激的动作场景,各种先进的武器等等,但是看到另一部国产的谍战电视剧《潜伏》的时候,我又发现谍报活动又不是那么的刺激,危险倒是常常碰到。可以这么说,像007那样的谍报活动只能说是基本都是半公开化的暴力行动,而后者的谍报活动感觉才更为的接近谍报人员的真实情形(但具体情况怎么样,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手上的这本《柏林孤谍》可以说也是一本关羽谍报人员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的北京可以说还不是一名专业的谍报人员出身。故事所设定的背景也不是我们现在的和平环境,而是在二战德国战败之后的美苏两大集团冷战初期的危险年代,在那个年代谁都无法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到底会不会发生。在作者卡农的笔下,主人公亚历克斯在美国拒绝供出当地的左派份子时被驱逐出美国(因为其持有的是荷兰护照),其美国的妻子也与其离婚,也不准其探望自己的儿子,可以说这样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当他快要离开美国时,神秘的人员又找上了他,而两者会面的结果就使得亚历克斯回到德国的目的也就不再单纯,准确的说他已经成为了一民为美国情报局工作的谍报人员,这是不是不可思议,我在最开始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当我看完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作者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本书由于题材是小说体系,所以本书的情节安排以及写作手法也就决定了本书的成败。在本书中难免有回忆的场景,但是作者在这里面将时空的转换痕迹可谓是做的基本上看不到。例如书中在谈到亚历克斯回到故友老宅参观时,首先回忆了之前的一些场景,前一刻还是在描写之前的宴会场景,下一刻画面却猛地一转:“亚历克斯在地上熄灭香烟”,这又将我们拉回到了主人公现在所处的时空,为了让读者更快的意识到时空的转换,作者还在这里安排了一名戴工帽的老男人来提醒我们。本书全文中在穿插回忆片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首发,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细细品读的话,可能还会觉得本书的逻辑比较混乱,这是我们读者应该注意的。

  我在看完本书最大的感想就是本书的主人公亚历克斯与我们在荧屏上所熟知的‘007’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007’身边有一大帮帮助他的人,而亚历克斯一出场,其身边唯一能够帮助他的都已经提前离开故事舞台,可以说主人亚历克斯的处境真正印证了书名中的那个‘孤’字,在整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亚历克斯一个人与所有人的周旋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而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在最后也给亚历克斯安排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由于不能剧透的原因,可以说亚历克斯最后能够平安离开东德已经是最幸运的结局了。

  《柏林孤谍》读后感(四):去你的,亚历克斯

  最早直观感受到东德在冷战之后的压抑是看《Das Leben der Anderen》(《窃听风暴》)时,在高压统治之下的社会,让人觉得异常恐怖。结尾,特工魏斯曼在翻阅作家德莱曼写得书的场景时,我的观影感受达到高潮,哭得稀里哗啦的,根本停不下来,感叹人性之善发出的耀眼光芒。也正因为这部电影的影响,我开始关注起了类似题材的电影和书,由此永正图书最新推出的约瑟夫·卡农的《柏林孤谍》便进入了我的想读计划。

  两个晚上的时间翻完《柏林孤谍》,没什么情绪波动。但一直有个疑惑,亚历克斯回到东德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美国的“驱逐”,东德需要的“召唤”,就此做了别无选择的回归。哪怕后来的真相真的简单又容易理解,就是一心为了儿子皮特而已。我还是不愿意相信原因仅仅只是如此,或者说我因他“大作家”的身份有了更多的期待。这一点,无疑是我有些失望的重要原因。

  亚历克斯回到东德,与曾经熟悉的冯·伯纳思家族成员一一重逢,那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如今衰败的不成样子,三个孩子都陷入了某些困境之中。感恩父亲好朋友弗里兹曾经的帮助,亚历克斯充当着双面间谍的角色,冒着巨大的危险,把他的儿子埃里希从绝境中拯救出来。与旧日之爱艾琳的相遇,接着共同应对来自苏联、美方、德方的压力,以为终可以再一次相拥,结尾的反转,以及无情的话语,让读者本人觉得有些无奈,但仔细一想,也在常理之中。战争之中的人,总是有一些各自的小秘密,特别又是在当时东德那样的环境之下,没有才会更加奇怪吧。正如文中我喜欢的那段话所言的,“事实上,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段隐秘而不忍回顾的过往,但这些不愿与人分享的回忆,往往最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整部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另一个作家布莱希特,大概他最符合我心目中艺术家、作家的样子吧,充满魔力又带着点儿坏,是个令人迷惑而又喜欢的聪明人。总觉得亚历克斯过于“现实”,这种现实甚至让我一度觉得反感。当然,这属于个人偏爱,这也是第一次看《去你的,生活》,便开始喜欢上那个叫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艺术家。但我深知,他们是极致的,他们的艺术事业与私人生活,是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他们从来没有被他人的想法牵制或偏离初衷,即便是战争,即便面对的是生与死。

  可,正因为这样的人太少,我们才异常喜欢与迷恋。

  《柏林孤谍》读后感(五):从未在战争中呼吸,就从未懂得什么是生命,信仰和爱情

  小说基于二战的广阔背景下,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德国柏林分裂时,一名犹太作家因为信奉社会主义遭到政治迫害,被迫与中情局承诺以搜集情报换回回美资格,过程中却一波三折的故事。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文学小说,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渲染出战争中紧张的气氛,战争中那种扣人心弦,压抑人心的气氛也在小说中最直白的表达方式——人物的对话中体现出来。阅读完这本小说,不得不感叹整个故事情节的紧凑,整个小说中情感的爆发是多么的恰到好处

  这本书在故事情节上并不是那么令人容易理解,尽管开头让我看得有些不明所以,出现了一堆冗长的人物名字和各种复杂的关系,一开始让我有些晕头转向,并不是这本小说太高深的缘故,而是作者一开始最平淡直白的对话引出故事开篇,这段历史背景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去想象主人公当时所处的情境——犹太人的身份遭人藐视,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下令人时刻提心吊胆地怀疑身边的每个人,与艾琳的特殊的情感。

  作者很巧妙地把一个间谍与一段爱情故事结合在一起,情节紧凑,这段爱情故事也是这本小说最大的看点。间谍的双面形象刻画的比较饱满,一方面为了生存而在绝境中挣扎,一方面为了回忆里的爱情的在感情线上徘徊。可以说作者很有水平,才能把这个故事整个情节把握得这么好。

  这本小说很适合改成电影剧本,首先它本身就是一部具有感情的对白式小说,它的情感戏十足,无尽的恐惧,提心吊胆,归乡似切的迫切心理,爱情的峰回路转,亚历克斯和艾琳中两人对彼此特殊的情感在动荡不安的局势弥为珍贵和动人,战争年代中复杂的情感,作者刻画的是如此入木三分。小说结尾,他和艾琳的爱情让人感觉到惋惜,简短的结尾简洁有力,让人感觉到没有结束的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亚历克斯的命运究竟会如何,是否能够回到美国,这种突然的结尾不禁让读者在合上这本书时感叹这段人生的百味无常。

  小说中有很多反转情节,扣人心弦的同时也令人咋呼剧情的发展。亚历克斯的间谍身份在收集情报这段时间的推移中越发熟练,小说中故事的情节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读者的内心,整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关于战争的一本小说,让我们屏住呼吸,去感受主人公坎坷的命运,感受这段发生在二战背景下柏林一个惊心动魄的,归乡心切的间谍的一段绝境反击的故事。

  《柏林孤谍》读后感(六):跨界者笔下的历史侧影

  约瑟夫•卡农熟练的笔触和谙熟于心的历史大背景让不熟悉那一段历史的读者读起《柏林孤谍》稍微有些力不从心,巧合中,因为汤姆.汉克斯的《间谍桥》恶补了一段二战时期的德国历史后,这本小说的美张扬恣肆的展现在眼前。

  二战与德国这两个词汇交织在一起本就充满了戏剧的可能,在那样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任何人性的黑暗或温暖都被毫不留情的撕下伪装暴露在日光之下。这样的题材在文艺创作者的笔下被无数次的重新回味,似乎永远不能满足人类对于自身隐秘的内心世界或暗涌或龌龊或英勇或睿智的好奇,在那样一个极端到扭曲的环境中,个体的人到底会如何抉择才能不辱人之为人的使命。

  和《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窃听风暴》等等一系列记录二战中的德国的故事相同,《柏林孤谍》故事开篇约瑟夫•卡农就用小人物亚力克斯的回忆还是编织这个残酷却处处留有一丝生机的故事,而与那些故事中时刻被死亡的字眼填充的故事不同,亚力克斯的危机似乎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但又如鬼魅一般如影随形,步步紧逼。

  近年来,各种抗日神剧的普及让谍战题材成为熟悉且热门的故事线索,在影视剧中,间谍看起来总是那么光鲜亮丽,情报的获取总是那么事半功倍。然而,正式由于约瑟夫•卡农娓娓道来的历史背景下,读起《柏林孤谍》倒有一种百转千回的紧张与畅快。在出卖与获得之间,生命一天天流转,获得一条情报就意味着为自己的生命争取到了多一点的时间,而出卖一条情报就意味着某一个已知或未知的活生生的人将要为此交出性命。在那样的历史阶段,生存的法则更接近原始的欲望,以我浅显的生活经验,不能完全领会求生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对个体是一项多么艰巨的挑战,但约瑟夫的故事已经让我领会到了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不可限量。

  一直都相信,一位优秀的写作者一定不是只做过写字这一项工作的专家,他们通常是跨界能手,能够在多个身份之间穿梭转换,体味不一样的生活经验,揉碎之后变换成作品中的对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精妙与准确的刻画。约瑟夫•卡农学霸的背景更是让人对这部作品有了踏实又浪漫的笃信,不是迷恋一个人而爱上一本小说,而是这位作者的笔触让历史展现给我们又一个新鲜的侧面,这样的心血值得尊敬。

  《柏林孤谍》读后感(七):为了信仰孤军奋战

  一个人,对抗三个国家,为了回家,亚力克斯孤注一掷,从“门外汉”迅速蜕变为玩转两面的经验老手。因为有些人为了信仰愿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1949年,犹太作家亚力克斯因其社会主义信仰使他成为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面对驱逐出境与骨肉分离,他被迫与中情局定下协约,以在柏林搜集情报换取回美资格。当他重新踏上柏林的那一刻事情便走向失控边缘,以前的繁华的景象和熟悉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堆积如山的瓦砾残骸,空旷荒凉的不毛之地。他刚与威力接上头,却不料威力为了保护他在吕措夫广场被枪杀;他的特殊身份,又迫使他成为德共线人;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真正的任务是监视唯一爱过的女人艾琳。这让他不知不觉间深陷绝境,要在世界最危险的间谍战场扮演双面线人,他还必须完成上面交待的任务,履行之前达成的协议。

  十年后重逢的亚力克斯和艾琳,在理智与情感间徘徊。然而,逃出劳工营的埃里希的出现,艾琳慌乱下的举动,让三人原本复杂的境况雪上加霜。危机四伏的柏林,情报是生存下去的筹码,信任已成奢侈品,忠诚随时可成致命利器……爱能否帮他们度过危局?谁又是亚力克斯可以信任的人?

  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孙红雷主演的《潜伏》。他们有区别但也有相似之处,都处于错综复杂的局势,都以多重矛盾为故事背景,都有一段暧昧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高调的身份做掩护。他们精湛的间谍技巧、曲折反转的情节,中间再穿插一段爱情故事,几者精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让我们感受了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聪明才智。

  有时你以为很了解一个人,只有深处其中,你才知道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了解。有时最熟悉的人,都是在戴着在面具生活,在真实与谎言中横行,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你生在那样的年代,身处于那样的环境。就像亚历克斯,谁能想到他是间谍,他原本只是一个作家而已,哪曾想到他也会用枪去对着别人的脑袋。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如果给你一把枪,你可以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你。环境造就人,他就是为了信仰活着的人,,他必须得拿枪对准敌人的脑袋,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柏林孤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惊险间谍小说,情节离奇,跌宕起伏,氛围独特,勾勒出了一个残骸遍野、千疮百孔的柏林。亚历克斯面对着阴谋与背叛,面对着情感与理智,面对着真实与谎言,他用智慧和勇气与所有人周旋,身处险境,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这是难能可贵的地方。一个人孤军奋战,孤独坚持,坚守信念,最后全身而退。

  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你是否会像亚历克斯一样?

  《柏林孤谍》读后感(八):历史的黑暗转角

  如果命运将你推入孤独绝境,你是否还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反戈一击?

  作者开篇就为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又在整本书里用亚力克斯的故事来寻找答案。犹太作家亚力克斯身处二战之后的美国,却依然难以走出战争的阴影,他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为了与儿子安静生活这个基本的诉求,他不得不来到废墟之上的柏林获取美国所需要的情报,而此时柏林已经被分割封锁,几方剑拔弩张,在柏林,不同信仰不同党派各怀鬼胎的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开始接近亚力克斯,面对着面目全非的故人故土与凶险的政治环境,亚力克斯必须让自己快速成长,并且在几方势力夹击下找到生存之道。作者很擅于渲染悬疑的气氛,有许多次紧张的场面都让人有想跳过这几页的感觉,觉得心跳与呼吸都要与极度紧张的神经一起崩断。同样作者也表现出了对于故事节奏的完美把控,整个故事一气呵成,他胸有成竹地为读者亮出一张张精彩的底牌,但是在他手中,始终还有能够掌控全局的牌。

  在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之外,作者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二战刚刚结束,和平却远未来临的完整生动的柏林社会,在东西柏林之间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抗,在西柏林德国人民与苏联管制的对抗,史塔西的秘密警察与怀抱忠诚信仰党员之间的对抗,但是所有的对抗都指向一种心灰意冷的结局——战争并没能终结一切罪恶,德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迎来一个全新的德国,各国各党派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利益的考虑而做出决定,那些在战争中被残酷蹂躏的灵魂并没有得到宁静,艾琳继续着自己如“妓女”一般的生活,埃里希作为战败的德国战俘只能从事最可怕的奴役工作,战争的孤儿被培养成了野心勃勃的秘密警察,而那些怀抱着最坚定信仰的人们,回到了故土,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锒铛下狱,而秘密警察的线人正在为了生存昧着良心不断增添这样的冤案,这些拥有信仰的人与只想生存下去的人,尽管都生活在柏林,却永远也找不到回家的门。这样的社会甚至更加让人绝望,因为战争毕竟还会带给人一丝希望,而这样无尽的黑暗会将德国带向何方,纵然我们已然明了那段历史的读者读来已然会有绝望,因为历史还有更加幽深的转角,而无数生灵还要面对更多的苦难。

  看完这些故事,每个人也许都会感觉内心一片冰凉,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没有脉脉温情,多是尔虞我诈的背叛,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在不择手段,唯一的温暖或许来源于亚力克斯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而就是这一点期盼支持着作家的内心,回看时隔多年的这一段历史,你会发现,信仰、党派与纷争也许都会烟消云散,而心底对于情感的一点期盼,却依然熠熠生辉,并给人勇气斗志,在孤绝困境中不断向前。

  《柏林孤谍》读后感(九):守住本心,生存于世 ——读《柏林孤谍》

  守住本心,生存于世——读《柏林孤谍》

  “‘你拼尽试图保留一部分真实的自我,而这一小部分自我是他们无法染指和腐化的。即使有时做了一些违心之事,也不要自暴自弃地觉得你已经被他们同化。你以为你没有付出代价,其实不然,它将潜藏在你内心深处,如影随形。而现在……’他伸手指向远处的城市,‘这个城市正在显露它全新的一面……请记得一定要守住本心,不要被外界的污浊所侵袭,因为那是你生存于世的根本。’”当书文接近尾声,发展也渐渐平缓,迪特尔对亚力克斯说出这句话时,让亚历克斯寒意蔓延四肢百骸,也令读者恍然,这句话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也是故事发展的引导。无论是何等的惊险、阴谋、背叛、真实、谎言,守住本心,就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抵挡的,哪怕是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也是如此的,本心已移,还能指望打造出一个什么清晰的人生呢?

  全书内容厚实,439页的篇幅,共分为八部分,随着时间变迁,从回归柏林“吕措夫广场”到“勃兰登堡门”时的离开结尾,是作者约瑟夫•卡农(Joseph Kanon)的又一得意之作,约瑟夫是爱伦•坡奖得主,也是爱伦•坡系列作品的代表,爱伦•坡作品被人们点评为:“沉迷于人物狂躁、迷乱的心理世界中,作品中神经紧张、躁动不安的主人公恰恰是他自己的化身,那些反复出现的变态、阴暗的心理更是他自己压抑心境的再现。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自认为是一个被遗弃者,充满了孤独感。”很显然,这与《柏林孤谍》中亚历克斯的心路历程不谋而合,只是约瑟夫更愿意告诉我们的是孤独感所延伸出来的信仰,也是守住本心,生存于世的根本。亚历克斯在间谍战场被迫扮演双面线人,始终把控住“回家”的信仰,这个信仰是撑起亚历克斯行动的骨架,而主人公的智慧则是死里逃生化险为夷的武器。

  全书的格调是低迷的,在书中大环境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所有人躁动不安,危机四伏,作者文笔之下的柏林,千疮百孔,随处可见的残骸,“参差不齐的破败街道如墓地般死寂”,宴会的热闹是别人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已无力可以信任,哪怕是曾经的最爱。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却只能在跌宕起伏的绝境中,孤注一掷。坏境衬出人内心更深刻的孤独感,紧张的情节发展,让读者欲罢不能。

  《柏林孤谍》读后感(十):可怕的人性

  说到间谍,我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就是007和谍影重重。间谍的外表看起来冷酷,好像他们的洞察力和思维都超于常人。其实我感觉如果没有经历过绝境的间谍,一定干不成大事。而且间谍都需要适应孤独,他们不能有任何牵过,否则会被敌人抓到把柄。

  本书的作者是约瑟夫·卡农,获得过爱伦·坡奖,作品《德国好人》被改编为电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指导,乔治·克鲁尼和凯特·布兰切特主演。说明这个导演非常成熟,而且写作水平也十分高超。

  本书描述的故事的发生时间在1949年1月,封锁仍未结束,而德国也还未正是分裂为两个国家。当时人们喜欢用字母缩写代称一些机构,在此之前纳粹冲锋队的简称是SA。文中除了一处是作者故意修改了时间以外,几乎都按照东德史的发展进行,包括一些人物名称,这也更加真实的确立了这个故事。

  这本书充满着紧张的气氛,这就导致一旦翻开了第一页,就再也找不到机会停下去做其他事。作者对于景色的描写,人物心理状态的把控都做到了极致,完美地立柱了所有人物性格。身陷孤独绝境的亚历克斯当时复杂的心理,他冷静的判断,不断使我们被带入这个故事,与主人公融为一体。

  亚历克斯是一位犹太作家,因为他的社会主义信仰,使他成为麦卡锡政治迫害的对象。这个时候受到威胁,先是驱逐出境,接着又要面对骨肉分离,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与中情局签下协约,他必须在柏林搜集情报,只有这么做他才有机会回到美国。其实他还没到柏林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觉得会有多大危险,或者情况不会特别坏。但是当他到达那里之后,他才发现,他身陷在极其危险的境地,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他没有其他选择,必须要玩成任务。亚历克斯随后认识了以前的同伴,史塔西的秘密警察,刚从集中营逃跑的犹太难民,被敌军强多了的爱人等等,还有战俘,纳粹军医,刚刚回国流亡的艺术家,每个人都变得尤为陌生,仿佛这个世界失去了人性一样,空气中充满着冷酷、残忍、虚伪。他多次想过放弃,但是想到自己的家乡,想到过平安的日子,他只能打起精神。

  亚历克斯最后又一次离开了柏林,但是他和之前已经大大不同了,这个世界残酷的现实,是会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可能是摧毁,也可能是拯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