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0: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10篇

  《鲁迅作品十五讲》是一本由钱理群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一):肩住黑暗的闸门的人

  过客一讲的结构很清晰,故事看着很过瘾。

  2016.04

  ---------------------------------------------------------------------------------------------------------------------------------------------

  而更具有人的气息的是野草一讲。

  2016.05

  ---------------------------------------------------------------------------------------------------------------------------------------------

  立人一讲最有价值,放在今天依然醒目。

  首先是介绍了鲁迅眼中的中国文化建设:既要吸收最新的有价值的西方文化、也要保留中国自己的文化血脉,将世界各文明置于全球的格局下来对比,看清各自的价值与缺陷。

  同时指出民主不是吃大锅饭的“众数”、不是靠脚投票的多数人一致,这也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讽刺。

  从鲁迅的年代起、就注重倡个人人格的思想:尼采、叔本华等,将个人光辉置于至高的地位,”尊个性而张精神“。先立人、而立国,以个人之活力与精神带动国家民族的活力与精神。现在常看B站,其中最有活力的作品大都是老外们的,国内的还不多,所以每当看见有一两个国内的牛人创意或活跃的独立表演,都使我倍感精神。

  同时强调、完整的人,应是科学与文艺互通,而非专崇科学理性或独专文学艺术。

  2016.05.08

  ---------------------------------------------------------------------------------------------------------------------------------------------

  今天看了对中国传统的价值重估之后,我觉得越往后看,本书会越丰富。

  贞洁观:贞洁应视为个人之信仰、个人之趣味、个人之选择,而不置于道德之列,不可强制。

  婚姻观:男女之间因爱而合、因不爱而离。

  五四时期就反对 抨击婚前性行为 的行为,真是让人瞩目啊,那时的风气是连离婚都是不干净的。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由爱而联结、而非恩情、更非从属。相互间的义务是爱的副产物,相互间的付出是不会考虑到得失的。

  文中还特别强调人的性行为乃人类自然之本性、自然之本能,人本身的一切本能欲求,无一不美善洁净。上个月在B站看到有节目、去大街上问“英国父母如何传授性启蒙”,有个英国妹子答:老妈说,当男女相爱后,男的会将自己的dick深入女的vegina,然后上下顺其自然。这妹子还说以后也会这样告诉她的孩子,不要让他的小孩觉得性是很奇怪的事、而应是正常的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很多英国人也像中国家庭一样说孩子是捡来的、天使送的,或者觉得谈论性会有guilty的感觉,但我相信这部分人的比例会越来越少,虽然现在还是占据大多数、不论国内外。

  另外,几年前看到芬兰电影《禁果》,讲述北博滕地区的人们还生活在传统宗教中(应该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吧),他们认为性是罪恶的,是撒旦对人的诱惑。青少年结婚前是不允许有亲密接触的,婚前性行为更是被禁止的,甚至婚后也是禁止使用避孕套,所以女主虽然十八岁了,但她母亲仍然有一个刚出生的小baby,她的兄妹有十几个,从最小的几个月到比她小一两年。他们在起床洗漱的镜头下像一串前后紧跟的小宠物。这里,我才第一次了解到西方依然还有性的禁锢的存在,正如中世纪对女性的禁锢那般。

  这家人的情形大概是如法国电影《犹太女人》所说:男女的性行为只能以生育为目的。剧中女主的姐姐婚姻里性生活和谐,因为受到戒律的约束,认为性行为的欢乐是一种恶魔的诱惑,会导致灵魂的堕落。后来牧师开导她说,圣经里并没有禁止人们享受性生活的愉悦,真爱都是来自上帝的赐予。

  而挪威电影《调情圣手/艾玛好色》,就是很直白的展现了中学少女的性幻想。我最喜欢的依然是剧中大人们对女主的看法,女主与性相关的好几件事被老妈知道后,老妈显然没有打死这样的女儿,并不觉得这是天大的事。电影结束时,女主带男神回家吃饭,饭桌上女主问老妈:男神今天可以在我这里过夜么。OMG、好直白但又不小的问题,不过老妈只是简单的说:No。

  显然,五四的前辈们讨论的这些新道德新风尚,仍然只限于西方欧美国家,中国只是开始有所变化。也许8090后的父母们会像艾玛的老妈那样坦然,对待孩子们也会更留意他们也是完整的个体,小人虽小,心里身体、内外却都与大人无异,他们也有完整的心理生活。

  今天还记住了鲁迅的一个肖像: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年青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2016.05.09

  ---------------------------------------------------------------------------------------------------------------------------------------------

  到此,看完十五讲。

  想起本书封面上的话,接触大师的作品,获得启示,激发出新的思考与创造。

  这大概就是品味书籍的乐趣所在,开阔眼界、启发思考、引导智慧

  最后一讲里面的、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正是我所爱用的方法。

  比如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常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要跳出自己所受的约束,大可先去看看外国,再反过来与祖国进行比较,就容易看清楚。

  还能在开阔眼界后,看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差的。

  见过优秀的作品、就能区分作品的优劣。

  最后、我一直认为,所谓智力、无非就是比较的能力

  所以人们的智力大体是一致的,因为正常人都具有比较的能力。

  至于智力的外在表现(理解和创造)上的不同,大概是个人基础材料的储备的量、以及这些材料与当前问题的相关性 这两方面的差异吧(就是阅历)。

  这两个差异会导致在比较的时候、要么比较出来的差异不够大(或者相似度不够高)、要么找不到对比的对象(或者比较的对象不对)。

  结果就是要么没有别人判断的准确、或比别人判断的准确。

  因而对基础的积累,还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对于学习和进步来说。

  那些长期在自己父母或师傅的环境下耳濡目染的人,在对应的领域下、将是很机敏的人、如果他在这个耳濡目染期间对这个领域有所关注。

  2016.05.13

  ---------------------------------------------------------------------------------------------------------------------------------------------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二):十五讲提要

  第一讲

  对动物(生命)的爱与同情,反抗杀戮。

  第二讲

  以神为权贵,以鬼为正义——联想乡间的鬼神论,与平民共进退。无常不仅在阴界一视贫富,还回到世间惩恶扬善,颇有“人性”;而女吊则更含国民性的隐喻:满怀冤屈,来复仇时却往往找了替死了事。

  第三讲

  可悲的下层人被戏看;启蒙的战士被看,更被吃、被杀。无信仰的中国人从来只是游戏着玩玩,人人在看戏,而鲁迅看着这些看客。

  第四讲

  ①《在酒楼上》:吕纬甫回到现实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地的坚守者,却无法摆脱旧日追寻精神归宿的梦;而鲁迅如刘伶“死便埋我”,其精神仍在漂泊,表面放达,实则在心底深怀人情味和对生命的眷恋,对大地坚守者心怀向往。吕纬甫形象大概是其深知自己终不能放下,故而想象出自己在平行世界中的投影来自我安慰吧。《孤独者》:两个鲁迅争辩(清谈):希望在孩童的天真还是对环境的改造?孤独是本体性的宿命还是可改变心境?当连为爱自己的人而活都不能实现时,该为复仇而活吗(给压迫者压迫,给侮辱者侮辱,却成了自己所憎恶的)?带有嵇阮式的痛苦与孤愤。

  ②其小说的文风往往是从容不迫的,哪怕孽风狂吼、毒焰烧尽,结尾却将一切掩埋,重归平静,在心底承载着这份重担又默默前行。自己的选择在对抗、纠缠、扭结没有定数,成了所谓鲁迅气质

  待续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三):择其短篇《示众》而言之

  我比较喜欢钱老师这样的方式解读鲁迅短篇小说《示众》。这跟我们在鲁迅文集里边看到的短篇不一样,他把文章整个拆开来了,P32,(街景一)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西城,一条马路。

  火焰焰的太阳。

  许多的狗,都拖出舌头。

  树上的乌老鸦张着嘴喘气。

  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懒懒的,单调的。

  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叫,声音嘶哑,还帯着些睡意。

  破旧桌子上,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接着就是【点评】,一共划分了七个街景,分别来评论,成了戏剧里的镜头,导播变成钱老师,其余的风景在点评里成了引子,读起来更有风趣。

  (街景二)马路那一边。

  电杆旁,一根绳子,巡警(淡黄制服,挂着刀)牵着绳头,绳的那头拴在一个男人(蓝布大衫,白背心,新草帽)背膊上。

  胖男孩仰起脸看着男人

  男人看他的脑壳。

  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

  秃头的老头子。

  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

  第二层里从两个脖子间伸出一个脑袋。

  秃头弯了腰研究那男人白背心上的文字:‘嗡,都,哼,八,而……’

  白背心研究这发亮的秃头。

  胖孩子看见了,也跟着去研究。光油油的头,耳朵边一片灰白的头发。

  (街景三)一个小学生向人丛中直鑚进去。

  雪白的小布帽。一层又一层。

  一件不可动摇的东西挡在前面。

  抬头看。

  蓝裤腰上一座赤条条的很扩的背脊,背脊上汗正在流下来。

  顺着裤腰运行,尽头的空处透着一线光明。

  一声‘什么’,裤腰以下的屁股向右一歪。

  空处立刻闭塞,光明不见了。

  巡警的刀旁边鑚出小学生的头,诧异地四顾。

  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胖小孩背后是一个赤膊的红鼻子的胖大汉。

  小学生惊奇而且佩服似的只望着红鼻子。

  胖小孩顺着小学生的眼光回头望去。

  一个很胖的奶子,乳头四近有几根很长的毫毛。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愕然回看──

  (街景四)一个工人似的粗人低声下气请教秃头。

  秃头不作响,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

  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

  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

  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

  他犯了罪似的溜出去了。

  一个挟洋伞的长子补了缺。

  秃头旋转脸继续看白背心。

  背后的人竭力伸长脖子。一个瘦子张大嘴,像一条死鲈鱼。

  (街景五)大家愕然,赶紧看他的脚。

  然而他又放稳了。

  大家又看白背心。

  长子擎起一只手拼命搔头皮。

  秃头觉得背后不太平,双目一锁,回头看。

  一只黑手拿着半个大馒头正在塞进一个猫脸的人的嘴里,发出喞咕唧咕的声响。

  忽然,暴雷似的一击,横阔的胖大汉向前一跄踉。

  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打在胖孩子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胖大汉背后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转身想从胖大汉腿旁鑚出。

  ‘什么?’胖大汉又将屁股一歪。胖小孩像小老鼠落在补机里,仓皇了一会,突然向小学生奔去,推开他,冲出去了。

  小学生返身跟去。

  抱小孩的老妈子忙于四顾,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碰了车夫的鼻子。

  车夫一推,推在孩子身上。

  孩子转身嚷着要回去。

  老妈子旋转孩子使他正对白背心,指点着说:‘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挟洋伞的长子皱眉疾视肩后的死鲈鱼。

  秃头仰视电杆上钉着的红牌上四个白字,彷佛很有趣。

  胖大汉和巡警一起斜着眼研究。

  老妈子的钩刀般的鞋尖。

  (街景六)马路对面。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逃出头上的烈日。

  相距十多家的路上,一辆洋车停放着,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散开,大家错错落落走过去看。

  车夫拉了车就走。

  大家惘惘然目送他。

  起先还知道哪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街景七)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

  胖大汉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

  胖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瞌睡似的叫喊──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为何独选这一篇文章,可能跟我自己本身也喜欢新的东西有关,再加上钱老师犀利地分割了原有的小说,更能突显鲁迅这篇短篇吸收了诗、散文、戏剧的长处,这是钱老师的巧思,或可说是他的独特观点,同时更贴切他所言──鲁迅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作品十五讲》读后感(四):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一)

  一直不敢写鲁迅,自觉才疏学浅,实在不能领悟先生的深邃思想,定论文选题时也总是下意识地避开鲁迅,毕竟前人之述备矣,我等后辈再难写出新意。今年暑假,重读了钱理群老师的《鲁迅作品十五讲》,感触颇多。虽是炎炎夏日,却读得后背发凉。当下局势被魔幻现实主义笼罩,重新回到鲁迅、走进鲁迅似乎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这个一直被膜拜,却很少被理解的边缘式中心人物。

  鲁迅是谁?这个问题好像不难回答,几乎可以脱口而出: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样的认知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官方权威的认证,已成盖棺定论。然而,当真如此吗?或者说,仅仅知道这几个干巴巴的论断就够了吗?我以为不然,故作此文谈谈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无疑是一个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有着独特的、迥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鲁迅出生于绍兴,受到“浙东重史”的地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他习惯于从现实中的日常小事入手,上溯到历史层面去寻求答案。他的关注点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但他的思考远远摆脱了生活层面的桎梏,而是将其进行哲理性的升华与抽象,指向人的生存困境。其作品因而得以回旋于哲学与现实之间。纵观整个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这种思想深度也是不多见的。鲁迅不仅想得深,而且想得远。他对“之后”的问题特别感兴趣,例如娜拉走后怎么样,“之后”非但不是思考的终点,恰恰是鲁迅思考的起点。

  在学生时代,流行一句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诚然,鲁迅离我们有七八十年的距离,读鲁迅又极容易被拗口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所吓倒,进而产生隔膜。但其实,如果你沉下心去读,你一定会被他思想的超前性和预见性所折服。换而言之,他的很多作品虽然取材于当时当地,但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也相当合适,其作品中的寓言性质令人惊叹。一个作品,应该随着它所讽刺的那个社会的死亡而死亡,不然的话,人们所存在的社会现实,没有任何改进,就非常可悲。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将来,鲁迅也不会消失。鲁迅曾说,旧社会崩溃之时,我将穿着红背心在上海扫马路。这是何等锐利的观察和敏感的洞察力啊!有时候不禁要庆幸鲁迅在抗战前病逝了,否则在之后狂热、盲目、全民非理性的年代里,他这样一个毫无媚骨的“精神界战士”会承受何等难以想象的噩运。

  在黑暗与光明、失望与希望、生与死、实有与虚无的诸多矛盾里,以一个坚忍不拔的战士的胸怀,和一个大智者的孤独心境,进行绝望的抗争,这才是《野草》所包含的生命哲学的精髓

  鲁迅有他自己的乌托邦,一个完美的彼岸世界,因而他对现状永远不满足,对外界永远持批判姿态。值得一提的是,鲁迅所有的批判最终都会指向自身,论起自我解剖的严格,他应是当仁不让的。我想,这也是判别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标准。《狂人日记》里鲁迅借狂人之后自我忏悔:我也在吃人,他俨然把自己和他所批判的旧社会旧制度合为一体。对自己身上的“鬼气”和“毒气”,他也做了丝毫不留情面的解剖。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对自身的无情剖析,所以他对于担任青年导师一直是怀疑而拒绝的。

总而言之,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正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

  他只愿自己肩起黑暗的闸门,充当历史的中间物,而不愿偏爱他果实的年轻人误食了毒果。在五四运动狂飙般的热潮中,鲁迅有几分“先驱者”的意味,用充满战斗活力的文字和热诚的行动,为曙光而呐喊。但很快进入革命低潮后,鲁迅陷入了一种“荷戟独彷徨”的境地,如同被冻结的死火。走出冰谷它将烧完;留在冰谷,它将冻灭。矛盾的境地无时无刻不在剥蚀着鲁迅的内心。鲁迅深知,最痛苦的莫过于人醒了而无路可走,他自己尚未找寻到打破铁屋子,掀翻吃人宴席的道路,如何敢叫醒昏睡中的人们。他只好独自承担,独自忍受。面对无物之阵的挑衅,面对未来“黄金世界”的廉价安慰,他宁愿走向黑暗与虚空,只有这二者可以给他实有。看似是一个悖论,然而对于鲁迅而言,却达到了统一。

  读懂鲁迅需要缘分。当你春风得意时,光顾着看尽长安花,你满足于现实的温柔乡,自然对鲁迅这个专爱搞批判的人不感兴趣;而当你对现实产生不满、怀疑,甚至身处绝望之中,你便会视鲁迅为知己,才能走进鲁迅。他的反抗是绝望的,绝望和希望是一体两面的,与秋夜天空抗争的枣树正是他的自画像。

  写到这里,也不过是粗浅地谈谈鲁迅的思想,至于他在文学上的创新和实验,以及更多作为一个人的血肉故事,待到日后再写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