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2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精选10篇

  《杜拉拉升職記》是一本由李可著作,樸實出版的平装25开图书,本书定价:新台币299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一):别被电影误导了

  看完这书再看徐才女的矫情电影简直是种折磨,还好有一路追捧她的脑残粉们她才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这书写的是外企,写的是职场。本人在体制内工作。

  体制内我接触的环境就是要么靠爹要么靠睡,要么一辈子做牛做马冷板凳(本人现状)。

  书里和上司上床还会被开除。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看看这书全当长见识了。

  看到现在反腐败说谁谁靠睡上位,靠,睡她的怎么不牵连。当初提拔她的组织都是瞎了吗。把票选弄的那么形式简直就是看着你投票。上级组织纪检就坐在旁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落马了都出来吆喝了。腐败是腐在权利绝对集中的体制上,腐在一言堂上。

  好好的书评被我弄的像控诉腐败。

  没体会大城市打拼的滋味就看书学学。选择了安逸也别抱怨小城市太封闭太强权。路都是自己走的。没去过北上广的,看这书当时窥视了。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二):杜拉拉升职记主线(1,2册部分)

  题头:

  杜拉拉升职记从2008年的第一册,到2011年的大结局,一共4年,共计4本,从1-4梳理个提纲出来,算她陪我这么多年的一个交代吧。

  简介:

  杜拉拉,女,出生年月不详,南方女子,姿色中上。本科学历,学校及专业不详,英文很好。特点:聪明,遇事脑子特别好使,逻辑好,善于学习和总结。性格责任心强,做事执着,韧劲十足(上海办装修历时半年,拉拉加班700多小时,折合88个工作日,按每月21个工作日计算,则相当于超过4个月的工作时间),有冲劲(为了争取经理岗位,反复找李斯特,软硬兼施,自下行不通,就改自上而下,终于逼得李斯特就范),人送绰号“倔驴”。

  正文:

  毕业那年入职国企,一年后辞职。

  进入一家珠三角的做汽车配件的民企,任职业务员,期间遭遇民企老板性骚扰,三个月后离职。

  毕业第四年,入职DB(通讯行业美资500强企业),任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4k。

  进入DB两年多,恋爱7年的男友成功运用SWOT分析(P21)提出分手;拉拉当上了房奴,在广州置办一套80平的小单元,总价值32万元,分期5年;荣升DB广州办的行政主管,年薪由7w升至8.5w。

  经历广州办装修,被上司助理行政经理玫瑰和玫瑰指定的供应商修理的够呛,历时半年,结果还不错。

  为了迎接DB CEO来华访问,DB上海总部装修,拉拉作为玫瑰的替补,在玫瑰撂挑子扔下一大堆烂事儿的时候临时被抓上场,没有名分的全面暂代行政经理职务,仅仅被给予“可怜的5%=325元的加薪”。

  受累又受气怎么办?拉拉把自己和王伟做了比较:王伟EQ水平很一般,却做到了总监级别,她跟他到底差别在哪,他活得神气活现,她干得多拿得少还要做受气包。结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拉拉定下了几条跟其主管领导李斯特的相处原则(P58),经实施效果显著。

  拉拉终于拿下了梦想中的经理岗位,头衔:人事行政经理;职责:负责在华的三十个办事处的行政管理,还负责总部之外的区域HR事务,主要职责是招聘和员工关系;汇报线及配置:直接汇报给李斯特,下属上海北京各1个主管,三大办事处各设2名助理,其余27家小办事处各设1名与销售部共用的助理;月薪:1w。(李斯特本着“激励要及时”的原则)

  拉拉开始正式接触HR相关知识,招聘匹配的重要排序:与岗位要求匹配是基础,重要的是应聘者和直接主管的匹配,作为HR招聘要了解直接主管的个性要求,还要有总体把握(P107)

  拉拉接受了一件在狮子和老虎之间游走的项目——DB中国区高层决定关闭一部分生产力不够高的办事处,项目涉及的面很广,涉及部门多,员工多,又耗时又耗力还得罪人,高层因看好拉拉的能力,又想让她尽快熟悉公司整体的运作模式,就将此烫手山芋丢给了杜拉拉。拉拉的逻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没有简单地执行“关于关闭部分办事处的建议书”,而是起草“办事处管理标准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将销量规定为设定办事处的门槛,设置或撤销需满足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同一办事处办公室的风格、形象;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流程;特殊情况特批的流程及特批权限的级别。

  在上半年工作绩效评估中,拉拉对下属用上了360度评估(P151);在下半年工作目标设定上,再次提到SMART原则,并用一个虚拟小故事详细阐明(P155)

  年会后一年一度的调薪,这一年拉拉满30岁,年薪涨到23万。

  拉拉和王伟确定了恋爱关系,定出了相处原则:好好相处,对外保密。

  岱西的出现,导致拉拉和王伟冷战。

  官僚=需要做决定他思考,遇到困难他授权。

  op的多种用途(P201)——他不但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决定的依据,还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见,从而规避个人矛盾和职业风险。

  偏执狂最可怕

  DB高层调整,人心惶惶

  DB的人事政策,对于内部提升的高级经理职位,要通过评估中心的评估才能正式提升,具体操作流程(P223)

  直线主管炒偏执狂(P228-230)

  2005年,偏执狂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王伟从拉拉的生活中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消失了。

  2006年,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P256)。首先从业务线、管理层能力、财务把控、流程制度性考察一家公司,然后要尽可能地接近核心业务线,避免被边缘化,努力成为关键人才;其次要与上级积极建立一致性,从他那里获得支持和资源,要有效管理团队,合理分配资源,给出指导和支持,恰当授权,恰当鼓励和任何,注意分享和建立信任的氛围来管理下属,要建立和明确内外部客户并积极跟进。

  关于招聘,提到“目标选材target selection”,书中用示例进行了解释(P24),目标选材是招聘的一种手段。

  在无法取得C&B经理支持的情况下,拉拉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总结,逐步掌握了市场和公司内部相关数据,此时充分体现拉拉的逻辑性和韧劲。

  “启发”是辅导的基本技巧之一

  薪酬宽带制broad banding(P256-260),只做了简单介绍,没有具体说明操作流程等详细事项,只交代了部分结果

  接班人计划successor plan

  管理培训生。管理培训生的招聘流程(P069),其培训流程及培养方案(P071),其面临的困难(P076),针对此困难作为HR的作用(P077),新人的定位(P077),方案实施(P080-081)

  业绩要那STAR原则(P057)来说话

  招聘中关于HR哪些问题可以回答,哪些问题不能回答;关于应聘者哪些问题可以问,哪些问题不要问(P063)

  对于新上任的部门经理的关于下属工作汇报会议的建议(P088-090),关于有了新老板的员工的启发(P097-101)

  如何确定内部经理候选人的筛选标准(P103-105)

  领袖人物多半是天生的,一多半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永不满足现状,敢于尝试和冒险,善于与不同风格的人打交道,对周围的人、事感觉敏感,但也有部分可以后天培养,比如信心和野心,比如丰富的经验。

  高潜力的人,不是要求其样样出色,面面俱到,因为这样太难,需要不要有严重的偏科,不要有哪一方面的致命缺陷。

  关于内外部选拔中层领导的案例(P109-133),再次提到DB的评估中心(P107),想要一流人才就要求企业有过人之处,否则没有资格要求那么多,也就要求HR在招聘前和招聘中,将企业的优势清楚的表达给应聘者。

  业务能力的四级划分法(P136)一级入门级,需要他人带领,二级需要常规关注,基本能完成本职工作,三级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能教别人,四级,把经验形成了书面化,自称体系的东西,堪称楷模,达到四级水平的人,已经达到更高级别岗位的标准,一旦有空缺即可晋升。

  对于新上任经理的几点建议(P134-135)。1用好昔日竞争者,稳住重要的核心成员2注意角色转换3要迅速从一堆负责的问题中抓住关键,制定清晰可行计划,建立有效运作系统,总之就是,集中精力和资源,完成首要任务4目标明确,跟上司建立一致性5对业务把控永远是第一位6给下属一个明确的态度

  老板不好自有老板的老板教训,下级要先做到下级的本分

  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观点——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主持大会的经典案例——如何把握会议方向,会议的控制(P197-212,227-229)

  切忌不要跟新老板说旧老板的坏话

  通过新任经理李坤的案例,分析做好经理岗位的几点提醒(P219-223)

  关于哪些可以授权,怎么授权(P224-227)

  好销售的标准(P243-245)

  直线上下级的距离要保持好,太近了不行。

  筛选简历时总是更容易记住那些附有照片的简历

  在即将告别2006,迎来2007年的时候,王伟重新出现,但他还没做好见拉拉的准备。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三):由《杜拉拉升职记》所讲开来的

  《杜拉拉升职记》作为一本职场小说,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成长为企业高管的故事。因此,小说也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在读过这本书后,有一些问题,我想谈一谈。

  我们为什么要当杜拉拉?

  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当杜拉拉?为什么杜拉拉的故事吸引了你、我、他?小说开头,作者就很明白地说了:“说到谋生,有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则靠打工。其实,自己做老板,也就是给自己打工。您可以消遣的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从作者的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三无产品”,无背景,无金钱,无地位,身为平民老百姓的我们除了相信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还能够以何种方式来使自己由小资乃至更低的地位晋升到中产阶级?仔细分析自己的真实情况,我们大多数人都并非富二代,能够坐吃山空依靠父母以及长辈的收获来得到福泽,我们也并非官二代,能够有足够的后台来支撑起自己个人力量的壮大,我们也并非文二代,继承父母的才气能够偶尔写写文字就吸引一些赞美之词。就像书中的主角杜拉拉一样,她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正如小说开头所说,有的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则靠打工。小说中杜拉拉无论是怎样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打工者,无论是高级还是普通,杜拉拉的打工者身份始终没有改变。对于在这世界上同为大部分的打工者而言,身为打工者的杜拉拉的故事显然比世界上少部分的老板比如比尔盖茨的经历更加值得参考。

  杜拉拉告诉了我们什么?

  《杜拉拉升职记》里面最为让人称道的是:它把许多职场规则通过杜拉拉经历来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议论和总结。到了小说的结尾,又通过杜拉拉给李都发的那封Email来进行总结。Email里写了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关于“好公司”、“好方向”、“好老板”的定义和对“具备谋取好职位的资格”的说明,这资格里面不仅仅包括“对本岗任务”的要求,还包括“对上级”、“对下级”、“对内、外客户”这一系列的要求。这些要求,说起来很是受用,不仅仅对于小说中的李都而言,对于我们大多数读者,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对于我们而言,《杜拉拉升职记》的意义是什么?

  时常听到周围的人抱怨,职场就好比一个无形的江湖,江湖险恶,在职场江湖中生存,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走着,生怕走错半步就招来不幸。的确,身为刚刚迈出象牙塔,初涉社会的职场新人,职场和校园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学校,学习全部依靠自觉,即便学习不好,无非是容易被忽视之类,也不会有着什么实质性的不同,因此在很多人看来认真学习可有可无,但是在职场,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的失误或者是不端正的态度就可能让我们失去工作,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因此,在职场里,你不得不努力工作,你必须努力工作,你必须通过竞争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你必须具备能力。这就是职场和校园一个很大的不同。而关于那些职场的一些规矩,我们总是因为某些或复杂或简单的原因而把它们习惯性称呼为“职场潜规则”。这规则,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你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又如此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也许是里面某些阴暗面的存在,我们也不愿把它拿出来光明正大地谈论。但是,《杜拉拉升职记》却恰恰反之其道,并且将其作为主题通过杜拉拉这个曾经的职场菜鸟一步步在职场上晋升的经历来将职场规则慢慢道来。这本书的宣传标签就明白地说着“500强资深经理揭示外企生存法则”、“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的职场必读指南”。你不能完全肯定这些职场规则,因为那里面确实存在阴暗面,但是,公开地谈论这些职场规则,更能让我们尤其是大部分初涉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从中借鉴一些经验。这也许就是《杜拉拉升职记》最大的意义所在。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四):杜拉拉升职记教会我们的十大沟通技巧

  连续看完了杜拉拉前三部,这真是一部职场的百科全书,随手摘录了里头一些沟通技巧的,感觉还是挺受用的,与大家分享

  要点1:尊重对方,维护对方的自信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要说人“不是”的时候,通常喜欢先说几句对方的好处,然后才开始说“不是”。用词也有个讲究,比如“你怎么总听不进不同意见”这话肯定刺激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不同意见”就和缓一些,一样能把意思表达出来,不说“你”,说“我们”,意思咱俩是一个TEAM的。

  要点2:善于聆听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听高于说。聆听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你用心地听,能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意见,至少给了他讲的机会;

  要点3:不要被动地听,要去理解,澄清,并给予回应。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不仅听明白对方的语言, 而且要听明白语言背后深层的观点和动机。可以使用这样的词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真的不容易”,“那么大的挫折确实令人沮丧”,“这套方案很复杂,这么短时间要赶出来,压力一定很大”,“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说的人感受更好,平复他不痛快的情绪,也为你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做好铺垫;

  要点4:你理解他不代表你同意他的观点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比如李坤下属在对其的集体对话会上,当销售们不愿意两周对一次完成进度的时候,陈丰就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理解两周对一次进度有点麻烦,但是该做还是得做;

  要点5:表述观点的时候,要陈述事实,基于事实沟通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猜测或评价的语言,而更多地描述具体的客观事实本身,客观地陈述事实,比如说“某某今天迟到了1小时”,而不说“某某没有时间观念”这样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对事不对人的意思,尤其碰到对方个性强不好讲话的时候,更要注意。

  要点6:表扬人,具体地陈述事实,会显得你的表扬很诚恳,而且你真的注意到了人家的贡献意味着什么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你们干得不错”,“通常需要三周才能完成的标书,你们仅用了一周就完成了,而且质量很高,这个客户本来是出了名的难对付,这回却特意打电话给我们表示满意。”前者是笼统的表扬,有时候做头的言不由衷地胡乱表扬

  要点7:分享感受是沟通的好办法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杜拉拉看到李坤压力比较大,就说,“别担心,新经理头六个月都这样”,这就是杜拉拉和李坤分享自己刚升经理时的感受,这能让对方感到一种关怀和理解,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沟通更容易;

  要点8:在讨论过程中,要注重互动,通过促进参与,来谋求协助和承担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一般人有这样的特点,当他参与了某事,他会更加热心,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他贡献的点子,他会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咱们看看那些FANS就知道了,FANS不拿工资,可他会主动上街为自己的偶像拉票,偶像获胜FANS比经纪人还兴奋,因为他参与

  要点9:澄清疑虑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澄清疑虑的时候采用了层层推进式搞明白客人为啥不买你的东西,她真正的担心是什么,然后分析给你听,让你明白,你的疑虑都不是问题。售楼小姐在给沙当当推销楼房时,先跟你说她的6层实际相当于别家的7层,然后针对一般不喜欢低楼层的主因是担心地面吵闹、蚊虫多以及视野不佳等,以“朝向大花园”一招就成功地四两拨千斤,再进一步点出“能省3万块钱”这样的有力论据,最后以另有他人也对这套房子虎视眈眈来加强压力,特别是11楼的当场成交,使得她最后的一击十分有力。

  要点10:谈话或者开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避免话题发散或者时间失控

  具体解析或场景重现:

  找级别更高的老板谈话,最好避免想到什么问什么,对方能给你多少时间,你打算谈哪些问题,最好事先有个考虑。这样,谈起来能抓住重点,避免遗漏,也不会不必要的占用对方的时间。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五):一点感想

  仔细读一下,发现杜拉拉的职位是销售助理和行政,这两个职位和销售及人力资源有非常之大的差别。如果说我想读一本升职记的话,倒是王伟的经历更有吸引力。

  未步入职场之时,对此书及拉拉的敬仰如滔滔江水,稍微有一些社会阅历,再回头看这本书时,反倒觉得可以有更高的期待吧。八年的工作经历,最惊天动地的一件事就是个装修,难免有种回过味儿来的失望。

  2,3很是让我恶心。大家花银子买书,想读的就是平日没太多机会接触的牛叉人物的故事,这两本家长里短,全是吹水。大外企的白领,讲的是胡同里小市民味儿的故事。如潮的好评之下,认真思索一番,倒是生出其他的感悟来。大企的行政一定比中型企业的sales能力更强?剥去外企浮夸的外衣,我想初入职场的新人,要对自己的能力、目标有个合理的定位,要懂得自己期待哪一方面的积淀。盲目,不会带来适合你的成功。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六):读《杜拉拉升职记》有感

  我不是一个弄潮儿,但是是一个电视电影迷。最先接触《杜拉拉》是通过电影,留给我的印象,就如影评们说的,中国版《穿普拉达的女王》,一场时尚盛宴。其次便是《杜拉拉》电视剧版,不得不承认第一眼看到王珞丹的短发形象就觉得和杜拉拉这个名字很相符,不过人物太过傻乎乎,故事太过于平淡,让我觉得其中不免有些“傻人有傻福”的成分。真正要我写出对它有感,看来只有从原著着手。

  大概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我便如饥似渴的啃下了《杜拉拉升职记》。大概是有了电视和电影的铺垫,加上原著的原汁原味,我仿佛自己能一边看书一边想象每个场景。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实,专业。

  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看了这本书不禁有一种紧迫感。“赶鸭子上架”,鸭子是幸运的,因为它遇上了不得不被赶的机会。拉拉便是,刚刚符合了一个进入外资企业的条件,刚刚符合了升迁至一个广州主管的条件,刚刚遇上上司要离职而时间上拖不起的装修。“机会与挑战并存”,从预算极低,从同事刁难,她都一一拼过,如她的外号一般“倔驴”。对于她的经历,一方面我羡慕她的机遇,一方面我佩服她的能力。我曾经一度担心自己身为三本的学生,会在进入职场时受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是当我和一位已经进入职场的学姐聊到时,她告诉我,“学历只是敲门砖”。既然只是敲门砖那就好办多了,不用在乎它的大小,不用在乎它的长相,关键在于它是实实在在的一块砖,而不是豆腐渣。小说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场景,有些的穿插着细细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比如那段拉拉被老板阿发调戏,想着以我这火爆脾气,保不准就得跟老板吵翻了。而拉拉的嗲声嗲气,一贯是我所讨厌的,但从全书来看,若不能小忍,怎可成就后来尔尔大事。比起玫瑰奇奇怪怪的发发脾气,厚着脸皮说几句“您老教导的是”,又有什么了不起呢?这种大局观和气度,都是值得我揣度和学习的。

  作为一个经管系的学生,看了这本书不禁有一种窘迫感。什么是SWOT?什么是SMART?且不说在面试时主考官可能问到这些,但在做各个项目时,按照思路一条条的分析下来,这个思路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或许它只是微不足道的职场情况之一,但是我会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清晰的思路,而不仅仅止于自己解决了问题。而这些专业也就是我思路坚固的基石。

  有些人看这本书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有些人看这本书是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有些人看这本书是看到了当下故事。总之,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种归宿。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七):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来过

  第一次在豆瓣里面进行书评,写下属于自己的第一篇书评。

  前段时间,由于刚跳槽进入了新公司,新的环境、新的工作伙伴......虽然入职前也有做心理准备,但是面对一切新鲜的事物,也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这也是我接触《杜拉拉》这系列书籍的缘故,一是了解职场注意事项,二是给自己的职场,不管是专业上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给与帮助。

  到现在为止,我看完了第二部,准备在看第三部。这本描述女性杜拉拉的职场点滴生涯,更多是工作上,偶尔会有感情上的描写。看完了,给我的感受有两点:

  1、确实,有些地方是需要去注意的,更多在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如何谈吐,如何组织开会,如何和上司交谈等等 ;

  2、写的是别人的故事,那是别人家的生活,自己的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在过的,因此要有理性的判断,不能全盘吸取,也不能全盘否认。

  《杜拉拉升職記》读后感(八):读后感

  看了杜拉拉的小说,觉着很有意思。第一部写职场生存记,是拉拉初到大公司工作的起步阶段,应对各种挑战,把一个热情有理想的倔驴改造成500强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在最早加入DB的时候,出现了何好德这样对拉拉有巨大帮助的人,他们看好她的能力并认为这头“倔驴”能够在公司中有骄人的表现。早期的打拼经历是她一生中最难忘也是收获最多的时候。早期拉拉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周围有何好德、王伟、李斯特这样的高层人士的认可和指导,她虽忙碌却不显疲惫,很有干劲地为自己和企业打拼。

  与后来虽然当上经理却很难开心的拉拉形成鲜明对比,没有了工作的信任、赞赏、肯定,在曲络绎那个HR的团队里大家都多少有些轻视她,没有了原来的默契,拉拉在工作中很难平衡,最重要的是无法实现她的职业理想,于是才有了不得不跳槽的打算。接着她就找猎头公司准备寻找新东家。

  这一过程中拉拉还帮着同事解决了几件棘手的问题,孙建东初升经理时遇到的困扰,李坤带人的问题和管理问题,很经典的一个段落就是拉拉和陈丰一起开的解决李坤问题的会议,从头到尾都按规范的会议流程走,抓问题的重点,用最短的时间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没有让这些想“造反”的人把问题扩大激化,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主观看法发言,发泄不满情绪,很难抓住问题的关键,不断偏离重点,也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拖延会议进程。这一次会议堪称公司会议的模板,高效率准确地解决问题,是行政职能的基本素质之一。

  后来拉拉跳到了一家叫SH的新公司,这次迎接她的又是新的挑战,不待见自己的上司,精明尖刻的同事,只知道埋头工作没有头脑的下属,都是拉拉除了专业职能压力外一大堆让她头痛的问题。

  对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来说,专业技能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得到提高,但最难的是如何把各种复杂的相互交错的信息进行判断,屡清思路抓住重点,迅速找出解决方案。

  这本职场小说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有很多可借鉴的职场案例,是一本有现实意义的风趣的职场教科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