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黑洞》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理黑洞》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3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黑洞》读后感精选10篇

  《心理黑洞》是一本由张源侠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黑洞》读后感(一):阴暗的一面

  临床心理学家就像社会的垃圾桶,书中所讨论的大都是广泛存在社会问题投射到个人心理所引起的问题,一点一点的剖析个人心理症结,聚少成多,也能折射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书中讨论有没有人因为911事件而高兴话题时,区分了几个人群,中东人、中国人、美籍黑人、美国原住民、美国人,层层盘剥下显露出来的是人的复杂,而最后说到股市没有出现“爱国行情”也像是一记闷棍,打裂了新闻里展现的团结一心

  书中作者还很好奇的记录下了自己第一次吸食大麻的过程,经历三个阶段,“无所谓胡言乱语态、沉迷死亡态,这三种状态的核心是放弃人生责任。”

  书中对施虐-受虐关系描述的很细腻,如果是周瑜打黄盖倒也罢了,“如果有一方将自己的私心和恶意隐秘地投入施虐-受虐关系中,就会产生恐怖和罪恶。”

  《心理黑洞》读后感(二):心理咨询的杂评

  作者是精神分析学派

  总的来说,和《登天的感觉》很不一样

  《登天的感觉》是选取了具体案例,从头跟到尾,解决了来访者的问题

  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心理咨询的技术

  而这本书没有,总体来说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

  篇幅短小

  有些故事没头没尾,只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

  不过内容广泛,当杂文来看了

  作者总是自称大侠,确实有些嚣张

  对于中国和美国的态度还是比较正确的

  不过对于心理医生的说法好像是错误的

  大陆只有心理咨询师吧

  www.nengou.com

  1993年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 上海电视台 “心理之约”

  1996年伊利诺斯专业心理学院芝加哥小区 博士后

  曼哈顿的一座办公大楼有几百个心理医生,而每个心理医生每周都有几十个客户,这样的独特情景在全世界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1981年开始练少林武术,查拳名家朱纪生,跟周廷爵学八卦,跟都文才学陈氏太极,跟谢炳灿学杨式太极,跟王雷华学螳螂拳 六合八法拳

  第五大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是纽约久负盛名的心理诊所,里面挂牌的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有五六十位之多。

  我只吸了3口大麻,但却体验到了毒品所造成的3层心理状态:无所谓态、胡言乱语态、沉迷死之态。这3种状态的核心是放弃对人生的责任,毒品知识这种消极人生态度的催化剂和强化剂,对一个热爱人生的个体而言,毒品没有任何意义

  海洛因使人如坠仙境,可卡因使人兴奋如癫,可卡因使人疯狂,性欲旺盛,海洛因使人懒洋洋。

  反应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没想到现代的女人们早就超越了第二性的束缚,大女人玩小男人 的标准在她们心中清清楚楚。上床玩玩可以,但要嫁给你,那你是想偏了头。

  投射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事实上,根本就不可能有纯粹的个体意识,我们的行为大多是个体意识和外界力量的合作结果。

  博士论文《催眠感受性的研究》结论是:催眠感受性几乎是一个独立的人格特质,和性别、智力、意志强度没有很明显的关系,但却和活泼外向的人有某种程度的相关。

  催眠时意识是清醒的,只是被引开的;而睡眠时,意识是不清醒的,是在休息状态。

  《心理黑洞》读后感(三):当小说来看的

  说实话,我对美国纽约的了解多是通过影视剧,什么《北京人在纽约》,《欲望都市》还有电影大片中林立的摩天楼,黄色的出租车等等,看完这本书,我对纽约的认识深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这本书对心理治疗方面我觉得一般,我就是当小说看的。

  作者在书中列数了自己咨询者面对的困扰,酗酒、毒品、种族歧视、性偏态以及不同阶级美国民众面对911事件等不同的态度等,对中国读者来说还是非常新奇的。

  1、关于毒品。我曾经在一个生产快速检验试剂的公司上班,这公司向美国大量出口毒品检测尿杯。一个尿杯可以检测的毒品种类可多达7、8种,什么可卡因,海洛因,冰毒,名字多得我都记不住。这类产品在国内需求极小,只有公安部门会少量订货,当时我对于这点感到很奇怪,但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美国是毒品如此泛滥,而且毒品不但在都市肆虐,连监狱里都不能绝迹,这显然让人觉得很震惊。中国近代深受鸦片之毒害,自建国以来严厉查禁毒品,效果自然是显著的。作者还亲身体验了大麻,体会了毒品给人的三重感觉,让人觉得毒品真是害人的东西又使人无法拒绝的魔力,即使是美国这种超级强国,任由毒品泛滥,后果也是堪忧啊!

  2、最后一章讲了前世催眠。现在中国网络上也流传这种录音,很多宗教人士也附会这就是前世轮回之类。我还是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这只是潜意识的一切记忆碎片以梦的形式串联起来,但是这些“梦”可以让心理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深层想法,从此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当然,这个现象还是有科学不能解释的神秘之处的。

  3、纽约是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中国近几十年经济飞速发展,也造就了北上广等几个超级都市,我相信这本书上所说的纽约的现在,就是中国一线城市的将来,当然也会带有很多中国特色,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心理黑洞》读后感(四):这书把我给吸进去了

  花了挺长时间读完的。无论是引用还是书本本身的内容都是一流的。作者读的书挺多,在书中引用了不少,加上他有从医多年经验这两个背景就可以正是这本书的可靠和权威。我不清楚书是否热门,我也只是偶然读到的,但它的确知得一读。

  人心的黑洞,也是折磨人几乎一生的病痛。即使是在曼哈顿这位光鲜亮丽的女人的裙底下,也会藏着那么多阴暗的面孔。

  只要在纽约待过,便会有一种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感觉,任何的城市。地铁的高度发达、商品的丰满莹逐渐剔除掉人们初来的奋斗之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现象。我并非说这现象有什么不好,不过是谈一谈自己对纽约的感觉。

  这本书虽然是作者自己完成的,可能会带有一些片面观点,但是他毫不做作,整个过程都按照病人的思路来推敲事实。这种逻辑客观上,是没有存在太大错误。

  力荐!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在文章开头会写到一段胡说英语。

  《心理黑洞》读后感(五):不算书评

  一直对‘心理学’这个范畴很感兴趣,但从未真正意义上去付诸行动。每次拿起理论书看,都会短时间内放弃。比起理论知识,看具体的案例分析会比较直观有趣些。

  这本书算是作者自己工作生涯中的笔记,记载了众多类型的案例以及自己对其的分析,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我觉得有些部分分析的不够渗透,让人有种没有尽兴的感觉,又或者是我自己悟性不够高的缘故吧。

  这么多案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尿床的梦’那一章节,而这也是让我写这么不算书评的评论的原因。

  书中关于尿床的梦的描写简直就是写到我心里去了,虽然关于尿床这桩有点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发生在小时候,但我现在提起来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似乎那个年纪应该不会再尿床了,可我还是,,

  书中关于尿床的分析分为生理的因素造成和心理的因素造成两种。而作者认为心理的因素其实占了很重的比重。尿床意味着对尿道控制力的不足,对尿道控制力的获得,本身便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身心健康孩子,在经过不多次的尿床后,便可以掌握对自己尿道的控制。获得对尿道的控制力,作为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是孩子获得自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书中对尿床的心理意义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

  负面意义:尿床是‘阉割焦虑’的投射;尿床是孩子的一种自虐行为;尿床是攻击性的表达;尿床是自卑感的认同。

  正面意义:尿床是孩子对子宫记忆的回归;尿床是孩子自由意志的原始表达;尿床是本我在睡梦中汗流浃背的舞蹈。

  其实对于自我尿床的记忆已经很淡了,只记得印象中妈妈每次都会帮我把床单洗掉然后换上新的。虽然也会骂我几句,但是似乎并没有为此事打过我。后来不再尿床长大成人之后,父母也会拿这件事来嘲笑我。现如今看到该书对尿床梦境的描述,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候。一模一样的过程,分明是确认了厕所的位置却还是。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还是负面意义的比重大一些。现在身边的朋友都不会认同其实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每当我说我其实很内向的时候他们都会嗤之以鼻。或许现在的我已经在经年累月的成长中将自信快乐的一面释放出来,但小时候的我确实是非常内向也可以说有些孤僻乖张。不喜欢出去玩,一个人在家里看各种图书馆拿回来的书。同样的书可以反复看上好几遍直到背出。自卑么?或许是有的吧。上课的时候其他小朋友活跃积极,可我总是低着头闷声不响。也不会举手发言,被叫到回答问题也很小声。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吵吵嚷嚷的人群。我记得还有一次班干部选举,自己本来信誓旦旦出乎意料的没有选上。最后自己偷偷摸摸买了大队长的牌子带回家欺骗粑粑麻麻。可是后来还是被揭穿了,只因为那个牌子在进校园的时候掉地上了我却没察觉。由此看来我从小就不适合撒谎却还是很要面子很自卑却偏偏很虚荣需要被认同。

  说远了,其实关于尿床这件事。一开始确实是因为梦境的关系,可是次数多了自己自然也摸索出一些道理和门道了。所以其实后来明明晚上再次做梦上厕所的时候意识是很清醒的告诉我那只是梦,你该醒过来而不是放任自己尿尿。可我偏偏因为太困或者冬天离开被窝太冷不肯爬起来最后还是尿床了。我想,这大概是我的‘拖延症’最初的源头吧。(我就这么突然的发现自己拖延症的病因了- - 这算不算是一种进步?)

  而且思想里告诉我反正妈妈会帮我洗床单的,所以就这么肆无忌惮了。但是尿床会让自己的身体浸在冰冷的湿床单上,虽然不舒服我却还是这么继续了,是不是说明我从小就具有自虐倾向。只不过因为自己怕疼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没有更加严重。

  最近一直深信一句话,‘如果不能面对和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如何成为更好人’。无论是自卑的自信的胆小勇敢的内向的开朗的,这都是我。唯有接受了这样矛盾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往自己想要成为的目标奋进。加油加油啦,自己。

  《心理黑洞》读后感(六):“9·11”后的心理重灾区

  生命是一种神秘,神秘是因为无常。

  既是神秘,那就是神的秘密

  人们因不解神的秘密,故视其为神秘。

  但是,

  任何神秘,

  如果其意义可以被解读,

  那么人们便进入了神的自如境界

  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的工作之一便是帮助人们解读生命的神秘;在面对无常的突袭时,安抚人们受惊的心灵;在面对自我的困惑时,体悟人生的实相和意义。

  当无常突然在曼哈顿降临,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将我的经历在此写出,正可以让人们了解无常的恐怖威力和人们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反应。无常是悬在世人头上的一把利剑,这回是处在纽约曼哈顿岛上的美国人受到伤害,但有谁能保证,下回这把无常的利剑不会落在我们头上呢?

  我看到了另一种怪异的画面

  我爱纽约的秋天,因为纽约秋天的天空总是蓝色的,那种碧蓝碧蓝的天空。当我仰望那美丽的天空时,我常会感到自己的灵魂好像会被那蓝天吸附而去,而心在那仰望蓝天的一瞬也会充满一种奇妙的感觉。

  9月11日的纽约,天空碧蓝碧蓝,那天早上10点,我照例到位于第五大道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去上班。我看到在第五大道上许多的人脸上都露出奇怪的表情,还有人在莫名其妙地乱跑。我不明就里,只是觉得气氛变得奇怪而恍惚。当我走进治疗中心时,发现里面已乱作一团,大家都在焦急地打电话,而电话却无法打通,有人急得哭了起来。那真有点世界末日的味道,而我还在莫名其妙。

  治疗中心的社工格雷格见我的第一句话是:“世贸中心被袭击了,你们中国人怎么看的?”

  “世贸中心,就是那姐妹楼?”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这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战争。”格雷格嘴里念叨着。

  在一大堆乱哄哄的人群中,治疗中心的主任格兰姆博士从走廊的深处面带微笑地走过来,格兰姆博士脸上的微笑在那一大堆满脸凄楚的人群中显得古怪而不协调。他见了我的第一句话是:“那大楼里一定也有中国人死了。”给我当下的感觉好像是“你们中国人别太高兴了,那大楼里一定也有中国人死了”。

  格兰姆博士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那是标标准准的美国老江湖了。因为“9·11”恐怖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没有人可以事先预期到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时刻各种人的反应会是什么样子的。格兰姆博士面带微笑地说出来的这句“那大楼里一定也有中国人死了”。实在是意味深长。

  “9·11”发生的时候,中国人有没有很高兴呢?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在美国你是不可能老实告诉美国人说,有些中国人对9·11的发生很高兴。但事实上,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人在“9·11”发生的那个时刻欣喜若狂。但在冷静下来后,我们对格兰姆博士的那句话应该有新的解读:“中国人,恐怖袭击同样有可能在某一天降临到你们的头上。”

  当我听到格雷格和格兰姆博士的话后,立即跑出门去,因为在第五大道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世贸中心。但当我到了第五大道时,在世贸中心的方向只剩下冲天的烟雾了。

  凝视着那团褐色的烟雾,一股强烈的悲哀从心中涌起,我的周身弥漫了痛苦和悲哀。在那个当下,生命变得如此脆弱,理性的思维好像完全停摆。只有一个声音在脑海回旋:“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9·11”是美国的悲剧,但也同样是全人类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不应该成为任何想活出人生意义的人类成员作为饭后茶余笑谈的素材的。我们实在很有必要仔细探究一下这个悲剧事件在人们心灵上所投下的阴影和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在我悲哀发呆的那个当下,治疗中心的另一名社工丹尼提议到圣文圣特医院去看一看。于是,我们边走边聊到了圣文圣特医院。看见医院外面已有数百人排成长龙,我问丹尼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排队,他告诉我是为了献血。我很惊讶美国人在灾难面前的这种立即表现出的互助意识,而我也马上意识到自己在问出那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我对这种互助救难意识的淡漠。

  回到治疗中心,我的许多患者都取消了预约,只有一个患者照例前来。我原以为她会把交谈中心集中在这次灾难事件上,但她却像往常一样专注于她个人的心理问题,外面的灾难似乎并没有在她的内心激起太大的波澜。星期三,我的患者没有一个到诊所报到的。我给每个人都打了电话或留了言,有一个患者在电话那头以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我说:“我害怕,这个星期我都不想出门了。”

  在美国大多数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人如何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报道。但美国人在灾难后究竟是如何想的,我在和我的美国朋友、我的心理患者的交谈中获得了另外一种怪异的结论。

  宗教悖论:应该去爱本·拉登

  主流美国人视基督教为美国国教,“9·11”恐怖事件的当天晚上,几乎所有的教堂都挤满了惶恐悲凄的人群。面对无法阻止的灾难,人们想到的第一个救助就是万能的上帝。

  教堂自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灵魂避难所,当人们进入教堂,潜意识里会有一种期待,如果上帝来接引世人的话,教堂应该是上帝宇宙飞船的第一接应点吧。人们在教堂里祈祷、唱诗,互相安慰,大灾难的第一个晚上大概都是这么过去的。

  但很快人们就被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缠住了,“9·11”恐怖事件发生时,上帝在哪里?

  *上帝那时在场吗?全能全知又爱世人的上帝应该在场。但上帝既然在场,他老人家为什么不出手阻止呢?

  *上帝有可能太忙了,那个片刻他老人家正好不在场?上帝不是全知的吗?即使他老人家太忙分不出身来,他可以派一个天使来啊。

  *上帝是万能的,上帝必然知道这件事,但上帝没有阻止此事的发生,难道上帝想借此事向世人传达什么秘密?

  *如果上帝真的想借此事向世人传达什么秘密,那么上帝为什么要借魔鬼的手来传达他的伟大旨意呢?魔鬼这不就变成了上帝的仆人?上帝即使要传达他的伟大旨意,他老人家为什么要用这么一种恐怖的方式来做呢?如果上帝认为这是教育世人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上帝岂不是恐怖主义的祖师爷了吗?

  按基督教的逻辑来讲,上帝必然知道此事,也很可能当时在场,但上帝还是任悲剧发生,并且发生得很彻底:两栋大楼完全坍塌,里面没有一个人奇迹般生还。这是什么意思?

  在白宫举行的弥撒上,一位著名的美国牧师试图解释此事。他说所谓神秘就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事,“9·11”恐怖事件就是一种神秘。他坦白地说,他也不知道这种神秘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是在白宫举行的弥撒上,一位在美国极负盛名的牧师的坦言。

  大家都知道,在那两栋姐妹楼里的人大多都是美国的精英。他们没有犯什么大的过错,他们是不应该遭受这样的灾难的,但为什么灾难要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死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那位牧师说道,我相信他们现在都已经到达天堂了。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多么荣耀灿烂的事啊。牧师的话只是一种美丽的猜测,他拿不出什么铁的证据来证明那些死去的灵魂现在都已经在天堂里了。

  人们其实也不相信牧师的话,这句安慰人心的话是不能用来反证的。如果那些死去的灵魂现在都已经很荣耀地升到天堂里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哭泣悲哀呢?我们应该欢歌庆祝才对啊。我们现在痛恨恐怖分子的最大原因就是恐怖分子滥杀无辜。但既然那些被杀的无辜都在死后升到极乐的天堂,我们有什么理由对恐怖分子的滥杀如此痛恨呢?

  这里面其实已经造成了一个逻辑的混乱。如果我们按逻辑来看的话,死后上天堂是宗教许诺世人的最高奖励。如果我们明明知道那死去的人是上了天堂,但却对导致他上天堂的那些恐怖分子恨之入骨,这只能证明世人对天堂的喜欢远不如对人间的喜欢。看到亲人上天堂,我们没有欢喜,而是悲痛欲绝,天堂和地狱在人心中的地位其实相差无几。

  既然世人对天堂的现实态度是这样的,那么以上天堂为终极目标的基督教岂不是建立在人们的虚妄的信念之上的。人就是这么奇怪,进入教堂寻求灵魂最后归宿的世人,在现实的理念上根本是和基督教唱反调的。我们希望上天堂,但对已经上到天堂的人我们却很悲哀,而对导致我们的朋友上天堂的人,我们不但不感谢,还要恨之入骨,必图赶尽杀绝而后快。

  上面我其实已提出了两大困境:上帝的道德困境,天堂的喜恶困境,还有另外一个困境就是爱的困境。在圣经里,耶稣有句伟大的名言,“我们要去爱我们的敌人。”但遗憾的是,基督教徒们通常至多做到的是,爱我们的小敌人,但绝对不能爱我们的大敌人。

  有谁敢在美国说,“我爱本·拉登!”这句话是完全符合耶稣的教诲的,但美国的基督徒却集体选择违反耶稣的教诲。这种对基督教教义的选择性的理解,运用在美国基督徒中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这种滥用使得人们陷入了以上三大逻辑困境而不自知。迷失于逻辑困境中的人往往是短视的,历史会证明这一点吗?

  集体潜意识中的“因果”狂欢

  “9·11”的当天,曼哈顿的交通全线瘫痪,我只能徒步从10街走回76街的寓所。回到家里,看到留言电话闪烁,一听是我的一位印第安朋友强尼的留言。在电话里他的声音急促而兴奋,问我是否安在。我马上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你还活着,这下我就放心了。”强尼一听我的声音就大笑起来。

  “嗨,强尼,我那地方离世贸中心远得很呢,怎么会有问题?”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当然要关心你!”

  “我听你的声音很兴奋的样子,你是怎么回事啊?”

  “怎么回事?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这帮强盗终于得到报应了。”强尼又在电话那头大笑起来。

  “这帮强盗?”我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

  “对,这帮强盗在几百年前侵占了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人民,他们难道不应该得到报应吗?”电话那头的强尼声音变得钢硬起来。

  “强尼,这大楼里死的不仅仅是白人啊。”

  “我知道。”强尼叹了口气:“但你是很难理解我们美国原住民这种复杂心情的。”强尼不喜欢用印第安人,而喜欢用美国原住民自称。

  “强尼,你的这种想法代表你个人呢,还是大多数美国原住民?”

  “你说呢?”强尼狡猾地反问我。

  “我只是问问你?”

  “这是一种世仇,我们美国原住民祖先在几百年前就经受了比“9·11”更恐怖的恐怖袭击。现在美国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报仇,但我们呢? 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报这个仇了。”

  强尼的话在我的心中激起涟漪,中国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受到世界列强的凌辱,和美国原住民的仇恨实在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中国日渐强大起来,而美国原住民则只能默认现状而已。

  于是,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测试问题。我问许多美国人这么一个问题:“你能想像有美国人因为‘9·11’事件而高兴吗?”

  “这怎么可能?”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如此说。

  “请再想一想这种可能性。”我坚持道。

  “那么是中东裔美国人?”这是最自然的猜测。

  “再猜一猜。”我没有认可这种回答。

  “那我就不知道了。” 美国人被我这个问题难住了。

  “美国原住民。”

  “啊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10个美国人中大概有8个马上明白这个答案中的意思。

  当然也有美国人说:“这是两码事,怎么可以扯到一起来。”

  “因为你不是美国原住民,所以你当然不会如此想的。”

  在心理治疗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则是“深入体察法”,即把脚伸进对方的鞋子里去试一试,以试图了解对方真切的感受。我们自然知道并非所有的美国原住民都像强尼那样想的,但强尼的想法却印证了人类集体潜意识中隐藏的“因果报应”的信念。

  把恨投射到世贸的白皮上

  在“9·11”后,心理咨询的话题自然就会集中到这次恐怖袭击上来。我问一位黑人患者露丝对“9·11”事件的看法。

  “那两栋白色的大楼早就可以倒了。”

  “为什么你如此说呢?”

  “你没有注意到那是白色的大楼吗?”

  “精确地讲是银色的。”我说道。

  “银色,哼,那是白色,白人的白色。”露丝的话里充满恨意,很明显她把对白人的恨投射到世贸中心的颜色上去了。

  “世贸中心里面也有很多黑人员工啊。”我提醒道。

  “这我当然知道。我很高兴这两栋白色大楼终于倒塌的原因是,这大楼是以白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到达顶峰的象征,是集资本主义财富、科技、荣华于一身的象征。但我要说的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一个美国黑人,饱受白人种族主义的凌辱,至今依旧生活在贫穷的边缘。我为什么要惋惜那白色大楼的倒塌?”露丝的愤怒好像打开闸门的洪水。

  美国黑人内心的这种愤怒是我们很难想像的。在“9·11”这样举世震惊的事件背景下,美国黑人表现出的爱国热情,比白人多了另外一种难言而复杂的感情。

  就上一段的那个问题“有没有美国人因为‘9·11’事件而高兴?”,在我提出“美国原住民”后,有一位黑人马上接口道:“为什么不会是黑人呢?我们黑人在美国为白人做了那么多年的奴隶,我们同样有难解的仇恨。”

  由此可见,“9·11“事件不但扰动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也搅动了人们在内心深处的压抑情绪。

  露丝把对白人的恨投射到世贸中心的白色上,我问她芝加哥的摩天大楼西尔斯塔是黑色的,那她又怎么看呢?露丝咧嘴一笑道:“我一直生活在纽约,从来没有到过芝加哥。就这一点我就已经很生气了,你说我为什么长这么大了居然从来没有去过芝加哥?那还不是因为穷?”

  《心理黑洞》读后感(七):心理黑洞

  看这样的书要有心理承受能力

  要有心理解析能力

  要有心理架构重塑的能力

  .

  书名叫做心理黑洞

  其实谁的心里没有那么一块禁忌之地?

  有心理疾病的人

  只是这块禁忌之地被触动被侵犯了而已

  .

  这些可怜的人其实都受到过巨大的心理打击

  与人性本恶的学说相比

  我更愿意相信

  人一出生其实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

  只是生长环境和身边的影响

  改变了每个原始的自己

  .

  曼哈顿的车水马龙行色匆匆

  夜夜笙歌的纸醉金迷

  掩盖了多少罪恶

  让多少人疯狂地追逐名利

  却把自己的心灵净化当做儿戏

  .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

  又何尝不时陷入怪圈

  找不到出口

  只会无知地伤害身边的人

  伤害自己

  伤害你

  .

  大家还是有必要学些心理学的知识

  不是为了解开什么谜底

  而是为了我们的用心付出

  更有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