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来一点信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3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精选10篇

  《来一点信仰》是一本由[美] 米奇·阿尔博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一):我们是否需要信仰?抑或我们是否需要宗教?

  我怀疑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人生的探索中一直在感觉自己伴随年龄的增长,缺失了很多东西,这或许是因为我开始怀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身边的朋友亲人所说所做的东西,我自己和他们常常所说的和所做的时常不一致,大人们将其归结为社会的潜规则。于是,我深刻地感知到我不再相信,不再相信别人和这个世界。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活下去的坚守,我是常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助,以及对一个支持者引导者的需求。在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寻找我的信仰,我信什么?我的灯塔是什么?我知道我自己要创造一个信仰体系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不能证实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或许我也可以那样做,但我向来是个稍显保守的人,于是已有的宗教本身就是个发展较完善的信仰体系,他或许可以给我指明一条道路。

  这是我读这本书前的目的,看完后,虽然我并没有确实我非得信什么教,但是我知道宗教从某种意义上是那么美好,我感觉到了我自己的需求逐渐变得如此强烈。我开始渴望能够遇见一位神父或者法拉或者法师,听听他们充满睿智的人生哲理。或许因为有神有上帝的存在,我们变得不再孤单,因为上帝是仁慈的是宽容的也是公平的。

  我很喜欢小说的叙事方式,看是个不相干,但却从两个不同的路径表达着宗教的魅力我喜欢那个时时唱着歌的大先生,喜欢亨利他赎罪时的真诚。这是一本充满人性的哲理书籍。

  从各个角度上,从你自己,从宗教,从中西方的对比上,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二):愿我有天也能与世界从容再见

  我们有多少人走着走着,习惯了漠然。

  ——那不是叛逆。也不是信仰的迷失坦诚一点说,那是漠然。)

  过客匆匆,来去间错过了路边的花香。

  ——真漂亮,是不是? 什么? 生活啊。)

  追赶潮流,走的太快已来不及回头看看。

  ——正是这些传统让我们有了传承。)

  害怕谈及死亡,因为不甘心就此终结。

  ——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上帝就来了。)

  而他不一样,他做了所有该做的。

  就像那个在暴风雨中睡觉的人,等时候到了,他从容地唱着歌再见。

  ——愿你的上帝,和我们的上帝,保佑你。)

  愿我有天也能从容地死去——在那之前,请让我先找到一个人为我致悼词。

  让我的生命在悼词和哪怕一个人的记忆里传承。

  在第二次死亡之前起码又活过一次。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三):愿意相信是幸福

  柔软的灵魂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被美和善意包围的,愿意相信陌生人,愿意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愿意分享邻里的快乐。这是我看到的大先生和亨利。

  “我的朋友们,如果对于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我们都尽心照顾,如果我们善待我们爱的人,遵从我们的信仰行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有诸多遗恨。我们的话语始终诚恳,我们的拥抱始终紧密。我们永远也不会沉浸在类似‘我本来可以,我应该可以’的恼怒之中。我们能够在暴风雨中睡觉。

  而且等时候到了,我们就能从容说再见。“

  在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如果我们都诚实对待自己,宽容友善对待他人,遗憾离别之际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热爱微笑。避免发怒。他从来没有被“为什么我在这里”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他知道他为什么在这里。他说:是为了给与别人,为了弘扬上帝之道,为了享受荣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的晨祷是这样开始的:“谢谢你,主,感谢你将灵魂还给了我。”

  如果你是以那样的方式开始新一天的生活的,那么每一天都是奖赏。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四):随笔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读应该是两年前了,对故事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因此又重新拿起这本书,并且打算每读一本书就写个心得吧。

  书中的主角一位是对主虔诚至死的拉比,一位是作恶多端但是在某一刻突然投奔了基督教成为基督徒的信徒,一直用做好事来弥补曾经的过错。

  从整部书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善,尽管这种善是用外部的宗教力量来凸显的。这让我对那些有信仰宗教的人们又多了一分敬佩,我相信他们不会为恶,他们为了离天堂更进一步在一直做着善事。反观我们这些毫无信仰的人,只能靠自我约束来达到内心的善。而意志力薄弱的人,内心会毫无底线,因此为恶。

  书中说道,我们不想承诺上帝(相信上帝),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接受他,但是真正的承诺是需要持久的力量的,无论是信仰还是婚姻。而如果你不承诺上帝,那是你个人的选择,你可能会因此错过另一边的风景,错过另一种人生。

  我不会因为一本书而投奔一个宗教,但它足以使我相信宗教的力量。正如我最近接触的佛教,虽然我不相信佛教的轮回转世以及它对宇宙的解释,但每当我看到那些佛教信徒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为人随和很容易亲近,一见面放佛就是一家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不再是这世上孤立的个体,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兄弟姐妹

  当然,离我相信宗教可能还要一段距离,但是我很欣慰的是:我并不排斥它了。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五):某些时刻,你总要相信上帝的存在

  与作者有相似心态的读者,常常都很无奈

  总容易高看自己一眼,觉得每句话都是在耳边定制的。

  我承认最后我哭了。

  哭了半天。

  这本书穿插着讲了两个人。

  一位基督教的牧师、一位犹太教的拉比。

  并没有丝丝入扣的结构,只是像两个篇章、两道门、两间屋。

  更为严谨完整的是那位长者,上来就说“你能为我致悼词吗?”

  作者和读者都以为,提出这个要求的人,应该离死不远。

  而这一晃,就是八年。

  他没法拒绝这位多年未见的拉比,是因为儿时被震慑的后遗症。

  “人从上帝那里逃开,是个传统。”

  正如儿时的他,总是逃离这个高大、神圣、威严的拉比。

  所以成年后的他,接受这份委派的时候,还将他视为半神半人。

  不断强调,他介于上帝与人类之间。

  对了,他还喜欢唱着说话。

  让不习惯的人很崩溃。

  他提到信仰的立场时说:

  “现实生活中,堕落并没有多戏剧化。不像撒旦,也不像伊比利斯。

  你只是不知不觉走远。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更确切地说,是漠然。因为日子过的一无所缺。

  而且他这个犹太小子,还娶了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

  儿时,他看见祖母纪念祖父。

  他不知道那是个仪式,还以为每个人死后,都生活在那个小小的蜡烛杯里。

  孤零零一个人。

  所以他畏惧死亡。

  但他现在要和一个接近死亡的人接触了。

  拉比的家总是很乱,还有一个命名为“上帝”的文件夹。

  但这位拉比,是位颇有名望的布道家。

  他会用一只西葫芦和一块木头作证据,用刀削它们。

  以此证明,长得快的东西都保存不久。

  并且他的教区处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堂中间。

  这种微妙的立场,都被他的智慧化解。

  他说:“信仰不只在内心深处牢记。信仰就是行动。

  看你是怎样的人,你是怎样做的。而不仅仅是你信什么。”

  他还一直在说“传承”

  信仰和坚持对他来说,是一些让人平静下来的东西。

  那些仪式,被人认为过时的东西。

  是祖辈的传统,如果被抛弃,该怎样解释过去的日子?

  而今,传统往往都被当成老套,被灵活性取代。

  拉比一直在颂扬“美丽的信仰”,这个信仰给了他一颗平和的心。

  他的一生,都在花时间给别人。

  而今,和陌生人聊闲篇,倾听别人的话超过一个小时。

  好像是一种犯罪。

  拉比说,永远要记得,你和人之间的任何事。都有三位参与。

  你、他还有上帝。

  并且无论科技如何、言论如何,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上帝就来了。

  许多人都会问,为什么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

  拉比诚实地回答,他不知道。

  但一个异教徒说,他嫉妒拉比。

  因为如果他失去了挚爱,可以冲上帝嚷嚷。

  而他连上帝都没有,只能怪自己。

  “知道有一个上帝在听你的祈祷,就算他说不,也比没有任何人聆听要强得多。”

  拉比对人性里的善意坚信不移。

  因为在战争区域,有ZAKA团体比医护人员到现场还早。

  他们所拥有的仁慈、信仰,让他们捡拾亡者的尸块。

  这就是美丽的信仰。

  1975年的布道辞

  “他在暴风雨中睡觉”

  是指那些平日尽心善待一切的人。

  他们在危难和意外来临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每个人,如果都可以这样,生活里就不留遗恨。

  永远不会沉浸在“我本来可以……”的情绪里。

  1981年的布道辞

  妇人望着女孩儿打盹,靠在寒酸的家当上。

  感慨说:可怜的孩子,连个家都没有。

  女孩很吃惊,告诉她:我们当然有家,只是还没有房子把家放进去。

  拉比总是很快乐

  他不想让任何人因为他的负面情绪而沮丧

  而世界上的快乐,常常藏在一片药里。

  百忧解、帕罗西汀、赞安诺。好像悲伤是可以被治愈的。

  其实抑郁,只是因为不满足

  为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目标

  世界告诉我们,拥有新东西就会快乐

  但其实,恰恰是因为拥有这些,而不快乐

  人们面对死亡,最怕的除了未知,还有被人遗忘

  “他们早被世人遗忘,如同没有存在过。

  那是失去生的气息之后的再次失去,是第二次的死亡。”

  对拉比来说,家庭是被记住最简单的办法。

  家族的后几代人,也许都会记得他,这样就是以某种意义活着。

  而信仰,传承,就是上下山的绳索。

  你家人的每一张笑脸,都明示着“你的不朽就在其中。”

  拉比有美满的婚姻。

  他说爱从不是那种神魂颠倒的。

  而是那种通过生活创造出来的,持久的。那种“看看我为你做的,除了爱,你还能怎样称呼这样的感情?”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而有些人,一旦在婚姻里发怒,就变得非常有“历史感。”

  桩桩件件,提及对方的错事。

  一段好婚姻,就是这里有二十分钟的好时光,那里有四十分钟。

  加起来,就是幸福

  而今,承诺失去了意义。变成人们极力避免的事情。没人想安定。

  对婚姻,对信仰。

  但其实,不承诺,就意味着看不到另一边的风景。

  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找到的快乐。

  谁的上帝更好,是世界宗教界的永恒话题

  但在拉比看来,任何宗教都有问答、阐述、论辩。

  就如同不同音符的组合,而非一味演奏同一个音符。

  这一切组成了美妙的音乐。

  当一个人不承认另一个人的信仰,上帝也会坐在那流泪。

  因为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既然有限,就必须接受别人的其他信仰。

  拉比眼里的上帝,和人类一同祈祷。

  希望他们的自由意志能够选择正确。毕竟这是答应要交给他们的世界。

  并且,上帝从不会把你和其他人做比较。

  上帝比较的是你自己。

  “没有说出口的话,比什么都更让人耿耿于怀。”

  无论你懂得多少,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感觉无所归依。

  无数人活在痛苦当中。

  当世界安静下来,你能够听到自己呼吸声的时候,每个人需要的都是相同的——关怀、爱、以及一颗安宁的心。

  拉比最后的时光,小声地嘱咐护士

  “拜托……如果你关上灯,能不能隔一会儿就来看看我。

  别忘了我还在这里!”

  某种意义上,每个人自己的天花板上都有一个洞。

  那就是眼泪流下来,坏事情像西北风一样刮过时的洞。

  我们脆弱,我们焦虑

  但如果能有一点信仰,就能改变很多事情。

  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

  因为在某些时刻,你不得不相依上帝的存在。

  所以,我们会爱上希望。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六):Personal is Universal 笔记II

  这个人并不了解我。他不知道我能做出什么事情来。但是他还是信任我。

  但是上帝不会把你和其他的人来做比较。上帝比较的是你自己。

  有什么是宽容不能够成就的吗?-------维杜拉(印度教哲人)

  他是个快乐的人,是上帝的杰作。看着他一天天倒下,令人心碎

  如果一个人要为了上天堂而准备行李,恐怕就是这样的:抚摸每一样东西,但一样都不拿。

  参加葬礼的时候,你要站在棺材边,请求过世的人原谅你所做过的一切。

  “米奇,抱着怨恨和怒气没有任何好处。”

  他握起一个拳头。“那会让你内心没有安宁。比起让你愤怒的事情,你的怨恨本身会对你造成更大的伤害。”

  那就随它去吗?我问。

  “最好就是根本不产生怨恨,”他说。“你知道这些年来我发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吗?如果我和人家意见不合,人家来找我,我总是先告诉他们,‘这事情我已经想过了。从某种角度而言,你是对的。’

  先把导火索给拆了?

  在我们的传统中,我们请求每个人的原谅——包括泛泛之交。但是对于那些我们最亲密的人——妻子,孩子,父母——我们经常怀着怨气,但又无所作为。不要等待。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

  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

  她回忆说在某些周五的晚上和周六的下午,亨利会叫上二三十个孩子睡在他不大的家里。他把这个群体称作为“和平小使者”。他教他们如何煮东西,和他们玩游戏。最重要的是,他给他们安全感。

  “没有,”他说,“我打一开始就是想为穷人服务的。”

  哦,这样啊,但你也不一定要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啊,我打趣道。

  他看了看他破败的家,深深吸了口气。

  “我在我该在的地方。”

  我在这里每一天所做的,我的余生在这里所做的,都是在说,‘上帝啊,不管你为我准备了什么样的永生,请让我对你有所回报。我知道这么做不能抵消罪恶。但是请让我在离去前,用我的生命成就一些事情吧……”

  就算你感觉懂得所有的事情,你还是会感觉无所归依。有那么多的人活在痛苦之中——不管他们多么聪明,多么有成就——他们哭泣,他们呼喊,他们受伤。但他们没有向下看,而是向上看,那也正是我应该看的地方。因为当世界安静下来,你能够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的时候,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关怀,爱,以及一颗安宁的心。

  好些多年没有见面的人都来了,我看着他们像离散多年的朋友那样互相拥抱、亲吻——我哭了。我哭了。看到我们一起创造出来的这一切。真是不可思议。

  “米奇,难道你没有看到吗?我们创造了一个社区。”

  那是个夏天,我们坐在他的办公室。我问他为什么会想成为一个拉比。

  他掰了掰手指头。

  “第一,我喜欢和人打交道。

  “第二,我处事温和。

  “第三,我耐心。

  “第四,我爱做老师。

  “第五,我对于我的信仰很坚定。

  “第六,这让我传承历史。

  “第七——也是最后一点——这个职业能让我按我们的传统所教导的那样去活:活得好,做得好,受保佑。”

  这些理由里怎么没有上帝。

  他微笑了。

  “上帝是排在第一之前的那个理由。

  抚摸着他浓密的白发,把我的脸贴着他的脸,向他保证他不会有第二次死亡,他是不会被忘记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在我和他重新联系上的那八年里,我第一次当着他的面哭了。

  但失败过一次。一个著名的犹太学者对你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后来你也一直对我们中的很多人说:“再试试。”

  当我们向上帝嚎哭的时候,你点燃我们心中信仰的小火苗,提醒我们,如同一个智者曾经说过的那样,只有破碎的心才是完整的心。

  他欢迎他们到底特律他的教堂去,在那里发挥他们的特长。“如果你在寻找上帝对生命创造的奇迹,”他说,“你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的讲道结束后,全体听众起立为他鼓掌。亨利往后退了几步,谦逊地低头向观众表示感谢。

  我想到了他在市区那破败的教堂。我觉得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天花板上都有一个洞,那就是眼泪流下来,坏事情像西北风那样挂过来的时候的一个洞。我们感到很脆弱;我们为下一次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而感到担忧。

  如果能有一点信仰,我们就能改变很多事情,世界也会因此而改变,因为在某些时刻,你不得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我和“大先生”和亨利在一起所花的时间,所有的意义都在于:不是结论,而是探索、学习、到达信仰的彼岸。你不能把上帝装在一个盒子里,但你可以搜集故事,传统,智慧,一定时间以后,你就不需要再把这些东西放在手边,因为上帝已经离你很近了。

  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宗教人士?你是不是离他远远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请不要再逃走了。或许就坐下聊一分钟。喝一杯水,吃一盘小点心。你或许会发现有很多美丽的事情可以学习,它既不会咬你,也不会让你变得软弱,它只能证明你我的内心都有灵性的火光。

  再回到教堂。“大先生”是这样结束他的录音讲话的:“请彼此相爱,经常交谈,不要让小事情磨损友谊……”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七):i really need a little faith

  一直以来,就觉得有信仰的人会比自己神圣一些,觉得他们是快乐的,纯净的,无欲无求,安静生活的一群人。我羡慕他们,却又虚荣的放不下。我知道我不够格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是某个宗教的信徒,做着和教义完全相反的事情一样,这样更让人觉得难以忍受。所以,我在宗教的外周,不时的观望他们的幸福,自己安静一些,这便足够。

  或许我会有自己的信仰,很多年过去后,我内心强大,无欲无求,我信仰这某个让我平静的伟大力量,我生活的宽容,我爱人,助人,乐观,而且充满希望。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状态是怎么了?我不满足,我焦虑,我是否也是为自己设立了过高的目标,我是否也是虚荣的向往着物质所带来的安逸?我不明白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我努力的奋斗将来是要过怎样的生活,或是我能过怎么样的生活。

  而宗教总是很强大的让人安静下来,让我看到内心,让我懂得平静的接受,不管是哪一类的宗教,就像是读“饭 祷 爱”时,看宗教神奇的治愈那么沉重的痛苦和绝望总是很令人欢喜鼓舞的,所以就去接触很多类型的宗教,体会到的总是相同的,他们让我认识到真正重要的东西,让我明白我应该去追求什么,应该怎样的虔诚而虚心的活着。去爱和希望。

  我真的需要一点信仰帮助我前进的。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八):来一点信仰

  看过米奇·阿尔博姆的《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后,欲罢不能地看了米奇的所有四本书,《相约星期二》《一日重生》和《来一点信仰》。

  《来一点信仰》是关于两个牧师的故事。犹太教牧师阿尔伯特·刘易斯和基督教牧师亨利·科温顿。

  ——阿尔伯特·刘易斯,“大先生”

  阿尔伯特·刘易斯是一个白人教区的犹太教牧师,被人叫做“大先生”。“大先生”的布道是旁征博引,是充满激情的表演,一会是圣经的引语,一会是歌舞杂耍,有时是观众互动,就像我念大一时讲政治经济学的刘伟老师一样,他们是一种表演欲极强的天才的讲演者,站到讲台上面对听众时,总能激情四射。

  他喜欢说着说着话就唱起歌来。在这本书里描述他突然唱歌的片段总是画面感极强:

  “白发苍苍的老拉比,已经比不得过去,比不得过去……”

  “你好,米奇,你……好,米奇,高兴看到你回来,回到你的故土……”

  “想当初,想当初,我会挨家挨户地去拜访。”

  “好好过,好好过,时间不多啦……”

  履行各种传统仪式是大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仪式至关重要,“因为,信仰就是行动。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你是怎么做的,而不仅仅是你信的是什么”。“履行仪式,意味着一种传承。”

  大先生最经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是:“你是否相信上帝?”“死后是否有另一个世界?”

  你是否相信上帝?

  当然。

  为什么呢?

  首先请证明上帝不存在。

  各种科技,各种文明,各种日新月异的突破……

  然后呢?无论他们将人的起源追溯到哪里,原子,质子,研究到最后总还是有那个“最终的起源”的问题。而且另一方面,如论如何延长生命,干涉基因,活到150岁——到了某一点,生命终将结束。那然后呢?生命结束了之后呢?——“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上帝就来了。”

  相信上帝的人往往有更多的苦痛,当然也许是苦痛的人才会需要和投靠上帝。就像耶稣说的那样,“那些苦痛、软弱的人有福了,因为我要让他们到我这里来。”大先生亦不例外。

  人一生中可能面临的最重大的损失,——失去四岁的女儿,——就曾经发生在他身上。

  “我诅咒了上帝,”大先生说,“我不断地问他,‘为什么是她?这个小女孩做了什么?她只有四岁。她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东西。’”

  你得到答案了吗?

  “我至今还是没有答案。”

  这有没有让你感到愤怒?

  “有一段时间,我怒火中烧。”

  可是有个无神论者对大先生说:“我妒忌你”“因为如果你失去了你爱的人,你可以诅咒上帝。你可以朝他嚷嚷,你可以责怪他,你可以问为什么。我不相信上帝。我能责怪谁呢?我没有上帝,我只能怪我自己。”

  大先生说,“知道有一个上帝在听你的祈祷,就算他说不,也比没有任何人聆听要强得多。”

  他的信仰给了他安慰,尽管这无法让蕾娜死而复生,但因为有了信仰,她的死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承受。信仰让他意识到我们都只是一个强大的生命体系中脆弱的一环。他说,他的家庭式有福的,因为有这个孩子,尽管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年。终有一天,他会再见到她。

  在生命最后的旅程中,大先生经常对上帝说,“上帝,我知道我很快就要和你见面了。见了面我们可得好好谈谈。但是,上帝,如果你真要带我走,请快快现在就带我走吧。如果你还要留给我一段时间,那请你给我力量,让我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信仰是什么?大先生说,“就是相信有比你更高一层的东西存在。”大先生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但不试图改变别人的信仰。做为一个犹太教牧师,他不排斥基督和耶稣,也喜欢听印度佛教音乐。“因为我们不是无所不知的,我们就必须接受其他人可能有其他的信仰。”

  ——亨利·科温顿

  亨利是个出生在贫民区的黑人。年轻的时候,他打架,吸毒贩毒,“十诫中的每一诫,我都犯过了。”因为一桩命案,他入狱七年。快要30岁的时候,他是个罪犯、瘾君子、向上帝撒谎的人。

  一天深夜,毒瘾发作中他抢劫了别人,然后开始感到害怕。被他抢的人知道他是谁,住在哪里,他们会寻求报复。

  那个夜晚,他在极度的恐惧无助中向上帝祈祷。“你会拯救我吗,耶稣?”“如果我发誓把自己都交给你,今天晚上你会拯救我吗”?他向上帝保证,如果能够活到明天早上,他就把自己交给他。

  那个重生的夜晚过后,亨利戒了毒,丢弃了枪支。开始去教堂,每天晚上读圣经。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兄弟守护教会。

  他的教会里都是穷人,流浪汉,吸毒者,曾经的罪犯。他的教会屋顶漏雨而没钱维修,因为拖欠煤气费被停掉了暖气。

  亨利对那些吸毒者说,“我不在乎你们是不是喝醉了,是不是刚从毒贩那里出来,我不在乎。……无论你的病是什么,就让这间教堂成为你的急诊室。在你痊愈之前,记得一直要来。”

  兄弟守护教会新增的成员加入其中的唯一的理由是,“在绝境中对于上帝的需要。”

  亨利说,“进入天堂的道路不是靠积德行善而铺就的。如果我们每行一善都要以此作为上天堂的依据,那么我们就失去了那个资格。我在这里每一天所做的,我的余生所做的,都是在说,‘上帝啊,不管你为我准备了什么样的永生,请让我对你有所回报。我知道这么做不能抵消罪恶,但是请让我在离去前,用我的生命成就一些事情吧……然后,主啊,我就任你处置了。’”

  亨利让我想到《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绝境中得到救赎,再去帮助绝境中的人们。就像悲惨世界中说的那样,“爱护他人是上帝存在的最好证明。”

  ——来一点信仰

  正像大先生说的那样,信仰,就是相信有比自己、比人类更高一层的东西存在。

  因为惧怕死亡,我们需要相信永生,天堂和涅槃。

  因为自己太过渺小,我们需要相信命运。相信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皆有定时。相信祷告,有神明可以听见和回应我们内心的呼声。

  因为渴望爱,我们需要让自己首先懂爱,有能力去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包容,是不计算别人的恶。

  因为有那么多看不见的、未知的地方,我们需要神的指引,带领我们产生相信,产生信心。信你见到的,更信你所未见的。

  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孤单和无助,所以需要来一点信仰。是上帝,还是耶稣,是安拉,还是释迦牟尼,不重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可以信赖、依靠、倾诉和求助的神”。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九):你我都是上帝的宠儿

  你我都是上帝的宠儿。

  离我最近的信仰,是佛教。我妈妈是个佛教教徒,她曾经说过,经历了太多的故事之后,她需要一个真正的精神依托,然后她找到了她的上帝。妈妈会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到山上的寺庙住上几日,吃斋念佛,然后回家以后依然过家中普通的日子——她一样有长发,一样有婚姻和孩子,一样的为我们做饭——不同的事情是,每次她做肉类的时候,嘴里都念叨着,阿弥陀佛。

  其实离我最近的信仰宗教的人并不是我妈妈。我妈妈的安静在于她自己虔诚下去,而别的人如何,并不干涉。也就是说,我妈妈这个人并不传教。原因我并没有兴趣。但是我想说的是,我曾经和一个一心向佛的女生住在一个屋檐下,她不杀蚊虫——特别是在我上学的南方,蚊子咬起来都带着毒;她是素食主义者,不吃任何肉;她很虔诚,会把金刚经带在身上。但是我想说,这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不打蚊子,也不要我们喷杀虫剂;她不吃肉,也不允许我们在寝室吃肉;她虔诚,总是一个人拿出金刚经开始诵读的时候我们不小心打开寝室的门吵到她,每一次她都会抽时间给我们翻案,拿出来指责我们的不是。

  第一,我想说的是,信仰这个东西,如果你不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不论你如何虔诚,如何虚假,别人都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你所谓的信仰,殃及到其他人的生活,比如那个女生会在大清早每个人还在睡觉的时候朗读一些很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超自然现象的资料。试想一个寝室每个人都想把脑袋埋进被子里,却都不好意思明说“请你停下,我们没有兴趣。”不要试图干涉别人的事情,也不要游说别人:“你不要吃肉了。吃肉对你不好的。”我们需要的是,吃肉不好,为什么不好,别人吃了是不是也不好?还是只对我一个人不好?那究竟有多不好?解释完这些之后,你可以再给我一个答案,就是吃肉确实对你不好。我要一副科学的体系来分析为什么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并不是针对教派,我是针对虔诚信教的某个人。试图用自己的信仰来压制别人的行为,只能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不过还好,我换了寝室,成为幸存者。

  第二,我一个朋友的母亲说,她的好朋友A和好朋友B就是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最后选择了宗教,抛弃了多年的友谊(之前两个人都没有参与任何教派)。这点其实也可以商榷,《来一点信仰》的书中提到(我终于涉及到正题了),属于犹太教的大先生为了与天主教相处的融洽,两位上帝的使者不得不在校园内手牵手走路,这样人们就会觉得,两个教会可以和平共处。还有什么比宽容的对待别人更好的事情了?

  第三,大先生曾曾经告诉过米奇,他会在天堂等他。米奇很奇怪,问,你觉得我能进天堂吗?大先生笑了,为什么不呢?

  因为我和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你是为神服务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为神服务的。

  隐含的因素是,我们即使信仰不同,我们都有自己的神在心中。只要心灵纯净,就能到达祥和的天堂。

  第四,上帝在乎的是你的心,你的行动,而不在乎你究竟住怎样的房子。书中还讲了另外一位叫做亨利的牧师,亨利在年轻的时候杀过人、贩过毒、通过奸,按他自己的话说,“我几乎把十诫都打破了。”最后在生命危机四伏的拐点,亨利被上帝拯救了。他洗心革面,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要面临别人的质疑,还有自己对于往昔的罪孽的忏悔。上帝对于他的惩罚不仅仅是让他的生活从骄奢降格为贫困,也让他对于自己的贫困无力帮助更多的人而难过。就是这样一种环境,他说,上帝只要看到我们的心,他不在乎我们住的房子是不是漏水。

  上帝无时无刻都在,不要抱怨上帝给你的并不够。他在乎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物质。亨利就是这么站在讲台上布道的,下面的人跟着他说,哈里路亚。

  《来一点信仰》读后感(十):外公和他的《圣经》——兼评《来一点信仰》

  外公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确切地说,是个十分虔诚的新教徒。

  他对上帝的信仰是那么坚定和执著,以至于当我成年以后,在我接触了许多西方人,并游历了西方世界之后,仍然觉得他是我见过的最为虔诚的人。

  而我这里的“虔诚”,并不是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

  比如,外公严格遵循《圣经》上的戒律,不吃动物的血,不拜偶像,憎恶龙以及任何像龙的动物。他路过寺庙总是会刻意而厌恶地别过头去,并教导我们说,庙里面的都是泥塑的假神,严重违背了《圣经》,以后你们路过,也要装作没看见,别让好奇心把你们引入歧途。看到节日期间张灯结彩的龙,外公同样会不屑而稍微有点愤怒地快步走过,并且嘟哝道,这些都是魔鬼!

  外公年轻的时候为教堂的唱诗班弹风琴,有时候他在家里自弹自唱,”祂是我们的神,我生命的光“,外婆则坐在他旁边一起打着拍子唱和,”大海洋,高山岗,也在讲述故事。同证明神伟大,共祂荣耀前景。“如今,外公老了,也不怎么去教堂,但是每个礼拜日,他都会和附近的教友们在家里聚会,他们讲道、唱诗、赞美上帝的荣耀。因此去拜访外公,我们都会避开周日,因为他很忙,他要聚会,要为上帝服务,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再比如,外公和外婆习惯于在每一顿饭前和睡前祷告,感谢赞美主耶稣赐予他们的食物、家庭和现在的一切。即使在家庭聚餐上,一家人坐在饭店的包间里,外公也要率领全家人配合他的祷告。于是我们大家就都要闭上眼,低下头,专心或假装专心地听外公念完一段长长的祷词,比如感谢上帝给予我们这样丰盛的食物,感谢上帝让我们聚集在这里,恳请上帝保佑我们家庭能够健康、平安、喜乐——结尾当然是他一贯的收场词”祷告,奉主耶稣的名,阿门。" 为了配合外公,我们会在他祷告结束后轻轻或大声地说一声“阿门”,然后看着桌上的菜。那些在我们祷告期间被端上桌的菜,也许正和站在门口的服务员一起,觉得这一家人既奇特又好笑。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是外公呢,而且是个执着的基督徒。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外公就开始用他独特的类似传道的方式向我们灌注基督教思想。他会说,耶稣是怎样一个负责而善良的牧羊人,而我们都是他的羊群,要跟着他走才能得救。或者,耶稣是天上的父,我们生命的终点就是他的天国,所以我们要信奉他,爱他,或者说,要祷告,唱赞美诗。可是,我想,我为什么就成了羊呢?天国是有很多天使的地方吗?是的,外公说。那么,天国一定有很多漂亮的房子,里面铺了红色的地毯,有大理石栏杆。天国有很多花裙子,有吃不完的零食,还有很多小动物。是不是呢?我没有问外公,因为我觉得一定是这样的。外公总是很严肃,像教堂的牧师,尤其在谈论宗教问题的时候。而他几乎有一大半时间是用在探讨宗教上的。上小学的时候,我和一个堂姐和一个堂妹中午都在外公家吃饭,于是我们学会了很多基督教儿歌,当然,这是外公教给我们的。比如“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一件事最神奇,七六五四三二一,西瓜也是神造的”,或者“在美丽早晨,一切平静安宁,只有孩童的歌声冲破这寂静:‘哈利路亚荣耀归神,哈利路亚阿门,哈利路亚荣耀归神,感谢你大恩。”而那个时候,我甚至连外公口中的”神“、”耶稣“、”上帝“、”耶和华“、”主“和”基督“究竟是不是一个人都没有搞清楚,更别提什么是”哈利路亚“。我们学会唱之后,外公会弹电子琴给我们伴奏,然后用磁带录下我们的合唱。我们录了整整一盘磁带,外公总是将这盘磁带放给来聚会的教友们听,然后骄傲地笑了,觉得自己成功培养了信奉主耶稣的下一代,三个小基督徒。外公的圣经有很多个版本,而大部分是竖排繁体的,我们都看不懂。从那时起我就觉得繁体字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因为它们和《圣经》联系在一起,和某种神秘的、令人敬畏的力量联系在一起。

  今年的儿童节,皈依基督教的堂姐恰巧在外公家,她将当年我们三人合唱的基督教童歌用手机录下来发给我,我回了”哈哈哈真好玩“几字,此外,我还能说什么呢?

  堂姐高中毕业那年,外公以传教士般的热情说服堂姐正式加入基督教,堂姐最终答应了。她是个善良而单纯的姑娘。而我高中毕业那年,虔诚的外公开始试图说服我。他送我一本崭新的《圣经》,还有几本大概跟如何得救有关的小册子,要我阅读并与他谈论感想。外公几乎抓住一切和我相处的机会来向我传教,讲述耶稣的至上和光荣,讲述我们的不可饶恕的原罪,讲述天堂和地狱,末日审判,生命的终极归属、永恒的意义,以及很多人陷在无神论、佛教、伊斯兰教、甚至天主教(他们信奉的居然是耶稣的妈妈,而不是耶稣本人!这是多么荒谬的错误啊!外公说。)的泥沼里,他们所信奉的都是假神,是注定要受到诅咒的。记忆中的那个暑假,外公总是板着脸向我重复这一切,并一定要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对待上帝及其世界的看法。进而最终——皈依上帝。

  然而这次,外公却没有成功。

  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背着双肩书包,手里拿着铅笔摹字的小学生。我开始思考一些跟信仰有关的问题。

  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上帝?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信仰上帝?

  外公一定会说,因为神爱世人。是的,神爱世人,这四个字在很多年里都是外公家自题春联的横批。可是,神真的爱世人吗?我打开《旧约》。上帝带领他的子民越过千山万水、打败了无数敌人和异教徒,在“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建立了自己的国。以色列人沐浴着上帝的荣光,遵循祂定下的契约和准则,行祂所乐见的事,得祂的护佑,在战争中节节胜利,在困境中屡或救赎。你看,神爱世人,就像爱祂自己的儿女,外公说。可是我却看到了另外的故事。

  《申命记2:33-35》:耶和华我们的 神、将他交给我们、我们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并他的众民都击杀了。我们夺了他的一切城邑、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惟有牲畜、和所夺的各城、并其中的财物、都取为自己的掠物。

  《士师记8:16-17》: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疏割人。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楼、杀了那城里的人。

  《撒母耳记上15:3》: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外公说,神爱世人。祂护佑自己的子民,助他们得胜,赐予他们肥美的土地、数不尽的牲畜,降他们福。可是我看到了数不清的战争、杀戮、攻城略地、流血漂橹。《旧约》里的战争是我见到的最残忍的,仿佛上帝轻轻一挥手,一座城或一个种族的人就被毁灭殆尽。而遗憾的是,上帝为了祂的子民,频频挥手。上帝毁灭的是有罪的城,以色列人需要获得的城,和异教的城。上帝一点也不够宽容,不够善良和仁慈,相反,他自私、残暴,不择手段。他只保护信奉他的人,或者说,跟他签订契约的人,其余的民族和城池在他如蝼蚁。而上帝对异教简直是仇视,凡是不信奉耶和华的人,都当毁灭。为什么呢?如果人类是上帝造出来的,上帝又何以对他们下如此毒手?如果上帝如此惩罚他们仅仅因为他们是异教,“不信奉耶和华他的神”,那上帝岂不是太不包容了吗?对待世界不够宽容和温存的神,我又有什么理由去信服呢?当然,我没有敢对外公说。

  况且庄子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上帝坚持他这一方是对的,不是太狭隘了吗?外公说,上帝是绝对的正确,是无可辩驳的真理,生命的终极意义。然而什么是绝对、什么又是终极?《周易》告诉我,阴极而阳,盛极必衰,天地万物循环往复若此,没有绝对的概念。外公说,我们起源于伊甸园,我们最终将归于末日审判,无罪的上天堂,有罪的下地狱。外公说这些的时候非常严肃,以至于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到现在还是一位身穿黑袍的牧师,站在讲坛上对着他的教众布道。尽管外公从未穿过黑袍。可是,历史真的是直线吗?确定的开端,确定的结束,确定的两点之间的路程?道生于天地而周转不息于天地,我倒反而觉得生死轮回是更加美妙的故事。外公说,你要信主耶稣,祂是唯一的神,至上的神,真神,其余的都是假神,是偶像,是引诱你下地狱的魔鬼。

  我确实无法接受外公的观点,我更喜欢《齐物论》的圆融,或是老子笔下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再或是《维摩诘经》所讲,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我对西方宗教的最初认识来源于外公,对上帝及其信徒的最初认识也来源于外公。他们虔诚、认真,甚而执拗,有着可怕的信仰的力量,同时也是排他的力量。

  后来,我知道了历史上很多次宗教战争,很多场宗教迫害,天主教对新教,基督教对犹太教,犹太教对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东正教。将其中任意两个排列组合,都同样成立。而可笑的是,它们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同一个传统,同一个故事,像是一部小说里的人物在互相打来打去,而合上书,那仅是一本小说而已,一本。后来,我读了房龙的《宽容》,那是我所见第一本以真正宽容的心态涉及基督教历史的书。一日我与母亲闲聊,谈到东西方的信仰。

  我说,我认为,西方宗教传统与西方文化一样,具有根底上的侵略性。他们有严重的排他倾向,自以为是,一定要说服你加入他们的信仰体系。而东方的宗教则圆融得多,它们不仅共存,而且互补,将宗教、哲学和社会政治融为一体。东方宗教似乎重在塑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非你要信仰的是什么样的人。说到底,东方宗教似乎更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是关乎个人修养的概念,而西方宗教则更加关心你的神究竟是谁,你该以怎样的方式去供奉他,笃信他,将自己交给他。我说,西方宗教与我在根性上不同,我无法接受。而此时,外公也许正跪在床上做着午后的祷告:主啊,求你让他们获得智慧,认识神,敬仰神,成为得救的人。

  然后我读到了一本感动我的书——米奇·阿尔博姆的《来一点信仰》。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西方人写的专门讲述信仰问题的小说。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西方宗教、起码是西方宗教体系中的一位布道者,令人感动和吃惊的宽容精神。他不仅宽容生活中对他伤害过的人,向他请求忏悔和救赎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他宽容异教徒。这位犹太教的拉比会和基督教的牧师手拉手走在校园里,向孩子们展示宗教应该是彼此友好的。这位“大先生”同情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从战争废墟捡回他们留下的书,放在书架上,替他们留下记忆。

  他说,对于你们所拥有的信仰的真实性,你们应该确信,但是你们也应该谦卑地认识到我们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因为我们不是无所不知的,我们就必须接受其他人可能有其他的信仰。

  这是多么的不同!不同于我对西方宗教的认知,不同于我对《旧约》的理解,不同于我对外公的印象。而“大先生”,不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他实实在在曾经生活于这世界,像身边的空气,充满了爱和包容。

  如果上帝爱世人,大概上帝应该是这个样子,我想。

  “大先生”让我想起我在台湾认识的一位法师。他是台中普民精舍的住持法师,穿着黄色、棕色或黑色的布袍子,与人言笑晏晏。我作为一个见识粗浅的在家居士,每周都去精舍听师父讲经。那学期我所听为《维摩诘经》,容纳上百人的佛堂宁静而肃穆,师父坐在前面讲得绘声绘色。法师的讲经不严肃,不学究,他配合PPT放视频或动画给我们看,讲笑话,甚至在乔布斯去世的那段时间,他跟我们探讨乔布斯的成功之路。师父无论是讲课还是平时与我们说话,总是一副温和的样子,微笑着与你提点种种,或是点头倾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包容你。

  见达法师跟我们讲经书里的”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亦讲佛经之外,甚而佛教之外的事。师父对茶颇有研究,收藏有各种茶品,临别之际,他送我一包玉山冻顶乌龙。师父在讲经时,从来都是和蔼而幽默的,他不会提起任何”对立“的事物,不会抨击任何佛教之外的宗教。甚至,师父告诉我们,全世界的宗教都自有其善处。如今的我在灯下回忆起那些在普民精舍打坐与听讲的日子,顿起此生幸甚之感,又突然想起《论语》中一句话: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莫由也已。见达法师,可谓是当得起此言的。

  曾经我以为,只有在东方式的宗教里,才有如此圆融和通达的布道者。然后我读到了这本《来一点信仰》。不得不说,我为”大先生“其人的布道方式和宽容气质而感动,这感动源于惊讶——原来在犹太教中,也有如是这般的物事。

  而读到最后葬礼上作者所致的悼词,我竟流了泪。有多久我不曾因为一本书的情节而流泪了呢?我问自己,然后耸耸肩。我也不知道,似乎很久了。人们越来越容易被电影、游戏和电视剧感动,因为它们包含了语言文字和图像声音,可以给人更强的感官冲击力。而书,白纸黑字,是有多久没有让我流泪了呢。那是一个黄昏,我合上书,看着窗外的天空一点点暗下去。大先生的去世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因为世间从此失去了一个慈爱、宽仁而有信仰的老拉比。然而又是一件不那么悲伤的事情,因为他最终归于了他的上帝,是唱着歌离去的,歌声仿佛天国的号角。

  我很难说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回忆录、两个传道者的传记,或是哲学对话录。总而言之,它是真实的,而现实往往有比虚构更强的传奇性和感染力,正如在《感官的盛宴》书末,严峰在与余华对话时谈到的,”现实往往比超现实更真实。“听故事的感觉很好,边阅读边思考的感觉很好,感动的感觉也很好。这就足够。

  此书读毕,我又去草草翻了一遍《圣经》,外公送我的《圣经》。万军之耶和华的故事仍旧躺在那里,而基督徒也许有那么点不同呢。毕竟,这世界上有宽容得多的《新约》,也许也有很多像”大先生“那样的布道者。

  他们说,上帝是唯一的,绝对的神。但是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不止一千个上帝。上帝听得懂不同的语言,要习惯不同民族的习惯,上帝会宽恕也会愤怒,会将神圣的光赐予你,也会躲在角落偷偷发笑。说到底,上帝不过是我们信仰的依凭,是无限接近生命和生命之外的方式。

  大概这就是《来一点信仰》告诉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力量,是灵魂到达的路途,而不是终点。

  此时我终于要落笔,而外公也许正捧着他的竖排繁体《圣经》祷告:神啊,求你保佑我们全家平安,求你让我们都成为你的儿女,成为得救的人……

  他的祷告一定会实现的,我相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