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郁金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郁金香》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4 20: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郁金香》的读后感10篇

  《黑郁金香》是一本由大仲马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郁金香》读后感(一):法国文化导论作业 大神院长的作业

  《黑郁金香》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以17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以一株黑郁金香为线索,写了人性嫉妒爱情的纯洁与不期而遇,以及小人物在混乱时代的求生挣扎。法国作家大仲马在作品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十分恰当地表达了所一一对应的法国化的特点:人性,浪漫,平等。

  人性。大仲马本可以以当时的政治背景大写特写,政治斗争,大人物为谋求政治权利所采取的政治谋略。但是他没有。他写的是在那个动荡时代下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主人公高乃里于斯,不问政治的青年医生,酷爱研究种植花卉,一个组织声称,第一个研究出黑郁金香的人便可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高乃里于斯以兴趣与金钱为动力,在偶然之中成功研究得到了黑郁金香。博克斯代尔,他的邻居,为了金钱,才能,对高乃里于斯心生妒忌,进而产生了一切的阴谋诡计。罗莎,监狱长的女儿美丽善良。监狱长,固执,愚忠。国王,正直坦荡。在未读小说前,如果面前罗列出这么一些人,很难把他们用一个很适当的理由,情节联系起来。但是大仲马做到了。因为人性中的好奇,功利,高乃里于斯爱上花,研究黑郁金香;因为人性的嫉妒,他的邻居对他百般陷害,致使他锒铛入狱;因为人性的善良,悲悯,罗莎倾其全力去帮助他,并产生了美好的爱情;因为人性的公正,国王明辨是非,给了高乃里于斯公道。整本书仅仅以政治,历史为背景,但却醉心于小人物命运的发展,惊心动魄但又合情合理。充分体现了法国的人文主义精神

  浪漫。书中浪漫的还是爱情。高乃里于斯与罗莎的爱情。本一个业余爱好花卉的青年医生,本一个监狱长的女儿,却因为偶然却又必然的邻居的嫉妒而致使二人相遇。本身这个相遇就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为什么非得致使入狱,为什么偏偏是这家监狱,为什么罗莎偏偏是这家监狱长的女儿,为什么他俩会在楼梯拐角相互凝视而动心。但是所有的情节安排看起来又是那么的顺畅,合理。觉得完全恰到好处,既没有多一秒,也没有少一秒。这也只是爱情的第一步-相遇。但爱情的成长正如黑郁金香的成长,需要时间。三株黑郁金香,第一株的死亡,让罗莎心生难过,觉得正如自己的爱情一样没有结果,觉得高乃里于斯爱的只是花,于是不去看他。但她不知道,他也正在受着思念的煎熬。爱情中的双方的猜忌,是俩使得煎熬,痛苦,却浪漫人心。第二株的绽放,令俩人欢心,正如他们的爱情有了绽放,灿烂。但随即的嫉妒的邻居假扮身份进入监狱,偷走了第二株黑郁金香,让俩人之间只剩下了沉默。罗莎为了拯救爱情,为了拯救她自己,从不出门的她扛起了解救养花人和花的重负,她像花一样美丽动人,聪明机灵的做法终于迎来了花的培育权,解救了自己的恋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罗莎为爱情的努力,高乃里于斯为爱情的担忧,让这份爱情经历了风雨的考验,但最终如黑郁金香一样获得了美丽的绽放。相比于常人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从相遇开始到相恋,到最后的相濡以沫,都只能用浪漫来形容。但这种浪漫,轰轰烈烈耐人寻味

  平等。高乃里于斯是小人物,罗莎是小人物。高乃里于斯因政治入狱,也不过是每一个时期改朝换代时,十分平常的政治牺牲品。但很幸运的是,上任的新一任国王,不仅有着对黑郁金香的好奇,使他在机构遇见了罗莎,得问了这一冤案,而且极为重要的是他有着悲天悯人品质和公正的良心,使他重申这一冤案。平等的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并不是在职的所有的官员都有着这样的观念,否则在一开始高乃里于斯也不会无辜锒铛入狱。但是平等的观念依然存在在这个国家极为重要的人物-国王的心中,那么一切都还有救,一切都还来得及,更确切的说是这个国家还有救,还来得及拯救。这种观念正如法国大革命的平等的口号一样重要。面对小人物的生死存亡,再多的祈求没有用处,再多的公正的法律条文没有用处。唯一有用的是,这个国家的头顶的天空还有平等自由的祥云笼罩;这个国家公民的内心不再迷信权威,不再崇尚大人物的独断专行,而是真正有着对是非的辨认,有着最起码的良知;这个国家的掌权者可以把头上的权利之帽戴得端正,内心的公正的天平可以摆平。这样的国家里,平等才随处可见,却又不流于口头,而是身处在每个人的心里。

  《黑郁金香》表达的不仅仅是人性,浪漫,平等,更有的是对人生际遇的思考。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既定的轨道和路线,每个人都是在从出生的那一刻,哪一个地点随着缘分,随着感觉一步步地往前迈着走着。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人可以十分肯定自己将来的境遇,正如高乃里于斯不知道自己一个无心于政治的人,会因为政治而锒铛入狱,不知道自己会在监狱遇到罗莎。大仲马先生必定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产生如此的丰富的想象与爱惜。未知,才是人生给予的最好的礼物,没有人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样人生才充满趣味。同样现实生活中的芸芸大众也一样,每个未来都是一片空白,无须心急,无须忐忑,慢慢地,等风来,吹来每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命运。

  《黑郁金香》读后感(二):轻巧的睡前读物

  看过《基督山伯爵》再来看《黑郁金香》,不禁觉得此篇缺乏深刻,太过轻巧和浪漫主义。

  作者不是不关心政治和历史背景,开篇的简单描画其实已经点出当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历史缘由(对沉默的威廉有兴趣的可以看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第三卷),只不过作者的重点放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男主人公邻居的嫉妒上。

  此篇可以算是《基督山伯爵》的迷你喜剧版。同样主人公是被人无辜陷害,卷入了政治纷争中,但是基督山伯爵很可怜,只能通过九死一生的方式来逃狱,而拜尔勒则蹲不久就清白得救;同样主人公有一个情人,但基督山的情人嫁给了敌人,而萝莎不依不饶地为情人奔走;同样对嫉妒进行刻画,但基督山中的嫉妒更为多面和复杂,而在黑郁金香里则似偏执狂的单一嫉妒……两部作品有一定相似,但似乎角色走的路是相反:基督山是悲剧,黑郁金香是喜剧。

  浪漫主义作家的通病是对故事的dramatic和Romantic太过用力。写作的笔调是戏谑幽默,但却有种故作轻巧的感觉,让人觉得不太自然。但是总的来说,作品扣人心弦,读者看到主人公得救、坏人死翘翘,心里是觉得痛快了。相比起来,基督山伯爵给人的感觉则是无法言表,人性的复杂让人心中很压抑

  不得不说,大仲马很擅长描写被监禁的故事啊!嫉妒和人的单纯也是他的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

  《黑郁金香》读后感(三):乱七八糟的感想

  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唯一一本大仲马的作品。网上许多评论都不无调侃地认为大仲马是“爽文鼻祖”。我没有看过其他作品,不好妄加评论,但单就这本书而言,确实可以说是“爽”。

  这本书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不缺乏必要的波澜起伏;辛苦过后终归圆满的结局今人可能已经厌倦,但并没有啰里啰嗦的说教。因此我认为这本书作为一部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期待、紧张、愉悦的小说是十分成功的。

  男主人公,凡.拜尔勒(高乃里于斯总让我想起芋艿)是张岱那句“人不可以无癖”的极佳写照。我猜想一定有读者认为此人迂腐愚蠢,可我认为那些看似夸张的举动反而无比真实。在法官率人抓捕他时,奶妈劝他跳窗逃离,他担心压坏窗下花坛中的郁金香,因犹豫而错过了逃跑的时机。这多么真实!正像我以前暗中想象过的那样,倘若遇到了火灾,我一定先抓起我的笔袋逃跑,哪怕其中的文具我可以重新买到。凡.拜尔勒这种掺杂着天真执着是全书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之一。格里弗斯踩烂了他的第一个球茎时我情不自禁关上了书不忍再看;我也焦急地盼望着黑郁金香开放;看到坏邻居偷走了黑郁金香时我简直以为这本书要以悲剧而告终了。这本书确实没有深刻地揭示什么,但仅凭这种非凡的牵动读者的能力,便值得人阅读。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将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奥兰治亲王着墨不多,仅在开头和结尾的几个章节出现,但是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他冷眼看着议长兄弟被暴民残杀,足以看出当权者的冷漠与残忍;亲信军官对死者表现出一些同情,他便觉得此人不可再信任,此处仅作者淡淡地写了一句,还不到一行,但足以令人胆战心惊。奥兰治亲王冷漠残酷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可在小说结尾,他又那么善解人意,他认真听着萝莎这个身份低微女孩儿的辩解,能宽恕政治死敌的教子,这又表明了他身为统治者尚存的宽大与人性。他对议长兄弟的理解和赞美可能会让人以为这是大仲马为了描写大团圆结局的庸俗笔墨,也许事实本就如此。但我认为那处描写恰巧凸显了奥兰治亲王复杂的人性。身为洞察世事的当权者,他当然明白议长兄弟所作所为并非叛国,而想要夺得政权,必须利用愤怒的民心,哪怕杀害无辜也在所不惜。不管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小说中的奥兰治亲王确实令我喜欢

  之于那位博克斯戴尔,看到他时我的脑海中先产生了时下流行的一种观点:他没有拜尔勒那么好的条件,全靠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才达到已有的成就,拜尔勒家世显赫家财万贯,倘若博克斯戴尔也有他的条件未必不能培育出黑色郁金香,作者便有了偏袒有钱人之嫌。但看到后来,我发现并非如此苦难没有吞噬掉拜尔勒对郁金香的迷恋和喜爱,相反却使它更加炽盛;而嫉妒却将博克斯戴尔对郁金香的迷恋和杀伐得一丝不剩。这说明造成他们结局差异的并非是家庭条件。博克斯戴尔在看到邻居“比他有钱比他努力”时没有通过加倍的努力追赶他,没有尝试培育别的品种取得新的成就,没有和拜尔勒合作而共同促进,却是荒废了自己的事业,每天用望远镜偷窥别人的隐私来获得病态的满足,妒忌之火也越发炽热,终于将自己和拜尔勒拉进了无边的深渊。这个人物让我警醒。我有时也会产生嫉妒之情,但博克斯戴尔让我明白必须将这烫人的火苗及时扑灭。

  至于萝莎,这个角色我也非常喜欢。她在监狱中和拜尔勒的爱情进展向我们揭示了爱的一条真谛:要接受这个人,就得把他的弱点一同接受下来。所以在经历了一段思想斗争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她接受了郁金香和拜尔勒。现如今多少自私女孩不能容忍他人的爱好。萝莎是聪明的,接受了郁金香的同时也让拜尔勒更爱自己。萝莎是个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好女孩儿,她机智、有勇气、有求知欲,还漂亮,简直具备了女孩儿的一切美德。

  格里佛斯这个人物就相对单薄一些,但瑕不掩瑜。

  这本书可以说有点俗气,男主角快速地爱上女主,二人一起经历重重苦难,中间也产生了一点误会,最后终于获得幸福。可我觉得这比现在那些为了病态美故意追求悲剧的人和书要强多了,这也比网络爽文高超多了。因为那些爽文不会有这么正直的价值观、这么鲜活的人物、这么合情合理的曲折呀。

  世界如此冷漠,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喜剧。

  当然,拜尔勒写在门上的那句话也可以向我们暗示,这并非一部庸俗的喜剧。

  《黑郁金香》读后感(四):躲在一朵黑郁金香的背后

  大仲马的作品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这个故事则以十七世纪荷兰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为背景,以荷兰国花郁金香为主线,描述一对男女可歌可泣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高乃里于斯•凡•拜尔勒是一位聪明博学的医生,热爱园艺,尤其喜爱郁金香,以培育出黑郁金香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一般故事中男主人公一定是富有英俊的,一个不为生活所迫,不需要抛头露面,内心纯洁无比的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大概是让所有读者都欣羡不已的吧。女主人公萝莎,则是一个监狱看守长的女儿,必定也是美丽善良纯真。而作为衬托男主人公的男反派博克斯戴尔,必定是丑陋无比,黄皮肤驼背,心灵邪恶阴暗的,这样的男配,必定是不会得到好的下场的。所以结尾正如大家所料想的,一个happy ending,男女主人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男反派突发中风死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想化的故事 ,为什么会成为文学名著,流传至今,其中必然有它独特的地方。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这个故事:首先,故事巧妙的穿插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在其中,环环相扣的情节,没有瑕疵。如果说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里面的爱情,两个人爱的太突然了,至少我不能相信男女主人公就这样相爱了,好吧,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大仲马是个故事编纂家,一个与世无争的园艺爱好者,怎么会锒铛入狱,随后发生了爱情故事,这一系列则是由荷兰的政治革命引发的,不得不想起蝴蝶效应,无关的两个人就这样被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荷兰的奥兰治派和约翰•德•维特在争夺荷兰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入侵带来了战争的失败,给了奥兰治派借口,荷兰议长约翰▪德▪维特不得不下台,而他的哥哥,高乃依▪徳▪维特,则遭到愚昧大众的陷害,犯了杀人罪,要被流放。愚昧的民众认为他们哥俩犯了叛国罪,决定杀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纯洁善良的男主人公是高乃依的教子,这哥俩在逃离海牙城的时候,想起交给教子保管的信件,所以撕下了《圣经》的一页,上面写着与信件无关的教子,你收到便条后要立刻烧毁会给你带来灾难的信件。这撕下的圣经一页,成为后来男主人公得救的救命稻草,这是这个故事中我认为埋得很好的一个伏笔,非常秒,而那本圣经,也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荷兰人最爱的郁金香,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男主人公的邻居博克斯戴尔,也非常热爱种植郁金香,他是个偷窥狂,心理变态,看到男主人公因为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郁金香上取得了成就,尤其是试验出黑郁金香球茎后,心生妒忌,邪念丛生,检举揭发男主人公通敌卖国,证据就是高乃依交由教子保管的那一堆信件,由此,男主人公被铺入狱,当然,在此之前,拜尔勒先生拿到了那张从圣经中撕下的那一页,却来不及看,而用来包裹那珍贵的三颗黑郁金香球茎了。在入狱后,男女主由此相遇,然后相知相爱相守了。而女主是文盲,不识字,男主教女主识字,为最后女主看到到包裹郁金香球茎的字条,为男主无罪释放又埋下了伏笔。多么的巧妙。当然正如很多爱情故事一样,也有阻拦男主女主相爱的后妈,这个故事中应该是后爸,就是女主的父亲,那个粗俗蛮不讲理愚蠢的监狱看守,他总是阻拦男女主相爱,打骂男主,当然最终还是遭到了报应。整个故事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有血有肉,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明显,渲染力很强。

  其次,故事的写作手法十分有趣,作者自己在讲故事,中间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评价、想法,有的甚至是上帝会这么做,必然有它的道理。而且作者对场景的描写,也十分形象,海牙城的风景,监狱的环境,喧嚣热闹的哈勒姆城,花的海洋,用场景来衬托主人公的心境。

  最后,我想说,任何故事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思想,表达的主题。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来看待,是否太普通了?这个故事通过描写爱情故事,给人以启发才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民众的不满。愚昧无知的民众,把一心为民的荷兰议长和他的哥哥用乱棍和刀弄死了,而沉默者威廉•奥兰治亲王,冷血的看待并间接帮助民众杀死自己的老师高乃依,因为他们和自己政见不和,阻碍自己登上荷兰共和国当权者的宝座。而与此毫无瓜葛的男主人公,却要因此受牵连,无辜入狱。可见在政治斗争中,权力的诱惑和它带来的灾难是人难以想象的。人性的丑恶,正如男配角因为自己阴暗的内心,做出了违背道德的害人之事,令人发指。而那个时代人们的追求,是郁金香这样美好的事物,他们看不到简单一朵花的背后,有着血腥的故事,与人命有关,与纯洁无关。以黑色的郁金香,告诫人们事物不能单纯的只看外表,这种稀有花朵的背后,一样蕴含着不尽的故事,意味深长的道理。如果说好人有好报,好吧,这个故事也表达了这么个道理,引人向善。最后引用格劳秀斯这位伟大的国际法之父的那句话:有时候一个人吃过太多的苦,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 “我太幸福了。”告诫人们,福音书上说,人们只有通过吃苦,才能走向神圣的天国,得到上帝的眷顾?还是告诉人们,对待苦难,我们要勇于反抗?也许,是磨难和困难让人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甜,珍惜美好来之不易的事物。

  我才疏学浅,看不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没有相应的文学历史背景,只能随便写写。希望大家能给我更多的指导,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求指教!谢谢~

  《黑郁金香》读后感(五):一朵黑郁金香的幸福

  “ 轻视花,就是轻视上帝。花越美丽,谁轻视它,也就是越管犯上帝。郁金香是所有花中最美丽的花。”

  大仲马的《黑郁金香》情节不很动人,但看起来还是有种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何为一见钟情?或许看见一次,以后就在心里默默相念,虽然别人不知道,但他们之间的空气知道,那彼此的感受就是一种惜惜的味道。高乃里于斯与看守的女儿罗莎就是那种高乃里于斯出乎意外的来临,把她从头一觉中惊醒了”“高乃里于斯站在梯级上,空虚而忧郁的目光轻抚着年轻姑娘的光洁滚圆的肩头”。何为痴心相守?或许相见日子还短暂,而困难中仍能热恋起初的高乃里于斯也许有过无期徒刑的恐惧,但是天天能与罗莎相见而谈黑郁金香看守的严刑拷打又算得了什么,那情人的私语就是彼此最大的支持。

  黑郁金香的灾难,是他们的爱情的考验,“我非常爱花,那是因为我当时还不知道除了花以外,还有爱。”他送给的是球根,可也是对她的爱,只是这种爱在男主人公看来就像罗莎不知如何去栽培黑郁金香一样没结果。但是任何事情多是在发展的,向前的。总督的“仁慈”让犯人和女孩的爱有了漫漫的生长过程,改判、发配,虽然相离,可信鸽对爱起了一定催化,罗莎随着父亲到了条件恶劣的罗维斯坦因监狱看护高乃里于斯,爱在这儿就不是生活中的这般平淡的感情了,它是在艰苦中成长。第一棵郁金香的死亡,罗莎模模糊糊中感觉,自己的爱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爱,对方爱的是花,于是她七天没有再看自己的恋人。可对他又何止只是花的爱哪“我只有通过你才能够生活,再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牺牲我吧,别再来看我了。”也许恋人之间会有这种猜疑——对方爱的是否是自己?漫长的七天,高乃里于斯不吃、不喝、听着、等着、希望着,但是爱沉寂了。任何文字都是表达情感的办法,罗莎从目不识丁到现在已经写字了,她爱上了他,就会接受他的所有,她惊慌了,写纸条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黑郁金香很好,就让这爱深化了。

  爱情,从来就是一种自私的,古今中外都是不变的。如果你的心中还能去爱自己另一半的别人,那么不要让另一半知晓,你可以扑灭,也可以升华,但不要深化,除非你不再爱他,否则就是玷污了爱情。爱一个人没有错,错的是可能爱错了对象,错在了爱的时间。

  可我们的主人公什么都没错,所以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的验证,罗莎在卧室里养花的难度不亚于牢房,更何况她不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为了所爱的人,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黑郁金香的成长也是爱情的成长,眼看黑郁金香就开放成十万弗罗林了,却被一个蓄谋已久的同样嫉妒黑郁金香的人偷走了,爱情可能要灭顶了。人在爱情面前是坚强的,从不出远门的孤单女子罗莎扛起了解救养花人和花的重负,她像花一样美丽动人,聪明机灵的做法终于迎来了花的培育权,解救了自己的恋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从来都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主人公的幸福就是黑郁金香的开放,但爱情的幸福又何尝不是经过磨练哪,虽然作者最后说“有时候一个人受的痛苦太多,是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到了结尾,幸福已经不可言了。爱情的浪漫于此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