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冷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冷血》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冷血》读后感10篇

  《冷血》是一本由(美)杜鲁门·卡波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3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血》读后感(一):宁静的夜

  “最难过的是说再见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也知道他的归宿。他的那只松鼠肯定也想念他,经常跳进来找他。我试图喂它,但它根本不理,它喜欢的知识佩里。”

  连松鼠都自后的佩里确实1959年一件骇人听闻杀人案的罪犯之一,另一个叫迪克的与之相比真是一个只会自吹自大的孬种。卡波特为了重述这个故事,花费了几年时间收集资料力求能够带人们再次回到那个宁静的,倍受人尊敬的克拉克一家灭门的夜晚,就连猎枪的声音都没办法划破这死一般的宁静。

  冷血,是谁的?一定不是佩里,他把十六岁时的照片送给迈耶太太,说他希望她心中记得的他,就想照片上的那个男孩一样。即使憎恨着全世界,也不能说佩里是冷血动物,这个世界没有给这个敏感的男孩太多的温暖。一盘西班牙炒饭都能是最美好的一餐。佩里这类人真的和那些流浪猫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总是在流浪中勉强维持着一餐又一餐,在外地汽车的轮胎下寻找不幸被压死的鸟。克拉克一家也像那些鸟,本来跟猫儿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命运就牵着他们被猫吃掉。

  佩里、迪克以及还有很多的罪犯,包括我自己,都不是能够明辨是非的人。但只有佩里的这一类让我爱,或许真的是同类,或许只是经历着同样的孤独

  《冷血》读后感(二):什么是冷血?

  一个受人尊敬的富裕家庭,四个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人,一夜之间,惨遭灭门。死相惨烈,而丢失的,仅仅是几十美金。是仇杀?还是抢劫?

  两个年轻人。

  一个羞涩,温和,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读书,喜欢作诗。对于寻求宝藏和冒险,有着孩子一般的向往。不喜欢一切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人。

  一个自大,暴躁,喜欢开着车撞向路边的小狗,喜欢强奸十几岁的小女孩。对于富裕的生活和英俊的外貌,有着幻想追求。不喜欢努力,也不喜欢任何过得比他好的人。

  这两个人,究竟哪一个是那个丧心病狂,冷血的谋杀案主谋?

  这本书在一开始,就把凶手告诉你了。却依旧可以让你带着无数的悬念和疑惑,一步一步往下走。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一本非虚构的小说。

  杜鲁门·卡波特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却也是很震撼的方式,来还原一个案件。

  文字的感觉,非常客观中立,甚至有点冷酷,仿佛就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

  印象最深的,是对于死刑的讨论。有一个记者说:宣判他们死刑,难道就不是冷血吗?

  想起这本书的题目,也想起另外一本书,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看完这本书,你觉得,什么是冷血?

  好作家,不会给你一个答案,只是呈现,呈现。

  然后,等那个答案在你心里,自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或者枯萎凋谢,都有自然的生长。

  心理学的背景,总会让我在看书的时候,去注意那些背景的资料,总想去了解,是什么,把一个人变成这样?

  在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那个喜欢唱歌和写诗的佩里,会是不忍心下手的那个人。看到最后才发现,他是那个忍心下手的人。他让所有受害者在死前,可以舒服一点,有凳子坐,有枕头靠,甚至躺在床上,躺在纸箱上,而不是冰冷的地面上。而当他开始动手的那一刻,他又是如此决绝和毫不犹豫。他说,我的人性只够我怜悯自己。

  印象很深刻的是佩里的梦,那只黄色的大鸟。他那么孤独,但他心里,是有渴望的,渴望有一个人保护他,给他温暖的怀抱。尽管,是一只梦里的鸟,也比没有好。有想象,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他的一生,太孤独,也受到了太多的虐待,没有人保护他。在他需要的时候,只有那只梦中的大鸟,让他可以心存一点希望。而最后那个同样的绞刑犯安迪,却觉得这些无中生有的事情,毫无意义。哪一个,更冷血?

  还有佩里说的,关于蛇和钻石的梦。一棵结着很漂亮的钻石的树,却有着令人作呕的臭味。他知道有蛇在守护,他不知道可不可以打败蛇,但是,他对钻石太向往了。这让他不顾一切,即使最终会被蛇杀死。他说,最终,对钻石的渴望超过了对蛇的恐惧。这大概,就是他会做下这件谋杀案的原因吧。

  他对父亲是有爱的吗?是有的吧,所以他下不去手。而对于克拉特先生,他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替身,来完成一次复仇。他说,因为我不认识他们。如果我认识他们,也许,就会不一样。他对家人,也是有爱的,所以,当他想到迪克还有父母,尤其是想到他母亲,他改了口供。也许,对于母亲,他心里,还有别的牵绊。

  相比之下,安迪的冷血,似乎更加彻底。他的冷漠,不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他对生命有一种冷漠。但是,到他死的那一刻,他真的对自己是不在乎的吗?我想,谁也没法回答了。

  看完书,再翻到第一页的那首诗,有了新的体会。

  继往开来兄弟们,

  请别对我们太残忍;

  因为,如果你们怜悯我们,

  上帝也将赐予你们更多的怜悯。

  ——弗朗索瓦·维庸《绞刑犯之歌》

  什么是冷血?

  是不顾孩子死活的父母?

  是肆意虐待别人的修女?

  是被仇恨蒙蔽眼睛,只喊着杀杀杀的群众?

  还是我的人性只够怜悯自己的佩里?

  是你这样对我,我也这么对别人?

  是你伤害我,我就杀了你?

  是你过得比我好,我就要伤害你?

  还是,我对一切都无所谓,无论是你的命,还是我的命?

  最后,警长杜威,看着佩里和迪克走上绞刑架,他以为会大快人心,以为会彻底放松

  可是,他依旧满心沉重,尤其是对佩里。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

  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迪克说,我将要去的那个世界,应该不会比这里更糟了。

  微信号:suli-xinfenxiang

  《冷血》读后感(三):偏执的自我教育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书,你会觉得即使不被A写出来,迟早也会被B写出来,它们的作者是时代本身;同样也有一些书,只属于某一个作者,是他们的标签,后人无法企及。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故事取材自堪萨斯州真实的案件,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住在霍尔科姆村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随即整个小镇笼罩在阴郁中,因为凶手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目击证人,邻居们的互相猜疑让案件多少披上了人性恶的外衣。卡波特此时作为《纽约客》的撰稿人对此事颇感兴趣,于是决定前往该地采访并做长篇报道。

  案件在拉斯维加斯告破,原因是,罪犯之一的迪克在出狱前多次向狱友威廉姆斯打听克拉特一家的情况,案发后仍在狱中的威廉姆斯告发了他,理由是堪萨斯警方愿意为任何的线索提供者提供一千美元作为奖励。

  佩里和迪克被押回加登城的当天,卡波特就在现场,他在书中详尽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况,堪称这本书最精彩的段落,随后几天他获准采访两名犯人,就在此时他决定写一本“与众不同”的书。

  一九六五年,《冷血》出版,评论家雷诺兹•普莱斯说它是“毁灭性的大获成功”,就连卡波特为庆祝其完成在广场酒店举办的盛大假面舞会,也已成为了六十年代标志性的偶像事件。人们更多的谈论集中在所谓的“非虚构写作”上,即卡波特自己说的“以小说的技巧来处理一件真实的案件”,使其“绝对地真实”又是一件艺术品。

  诚然卡波特对文体的改造成绩斐然,这在我的整个阅读过程中感受非凡,事件的进展描述、案件的闪回、参与者的心里变化、受访者的回忆夹杂其中,那是一次完美的阅读体验,整个故事充满了真实感,却又丰富到你不敢相信整个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复杂和不明确的动机,然而对于《冷血》文体和手法的分析已经塞满了所有评论文章,我想说的是,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卡波特在整部作品中表现的冷静、克制和作品中透露出的外人所难以理解的人性的弱点。

  案件主犯之一的佩里是卡波特着墨颇多的人物,他善良却是杀害一家四口的凶手;他聪明却又屡屡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充满魅力却又拒人千里之外,起初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卡波特对他如此着迷,直到我读到卡波特的生平,恍然大悟

  “幼年的杜鲁门实际上是被一个过于年轻又喜欢性爱冒险的母亲和一个粗鲁的父亲给完全抛弃了,他们把他扔到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让他跟一屋子的未婚表亲们生活在一起。”(雷诺兹•普莱斯《适用的答案》)随后他的母亲再嫁,他随母亲生活,直到成名。这样的经历几乎与《冷血》中的佩里一模一样,也难怪卡波特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性,也明确地回答了为什么这部书只能由卡波特来完成。

  卡波特像描绘自己的早期生活一样完成了对佩里性格形成的分析,他的童年颠沛流离,从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却学会了各种乐器,过早的独立让他无法相信任何人,甚至有些明显的好意他也不敢接受,但却乐于对困难的人施以援手,尤其讨厌控制不了自己欲望的人。可以说佩里是典型的自我教育类型。

  正是这种自我教育让我认定了一个观念,对于人性来说,建立即破坏。不容质疑我们所有人都是自我教育的产物,关键是你的自我教育有多长,有多深。很多人的固执和偏执正是这种漫长和深入的自我教育的结果,表现就在于无论对与错都要坚持走完自己认为对的路,因此过早的人格独立或许也是其人格缺失的开始。

  这种缺失最终导致的或许就是佩里在整个案件中形成冷漠和旁观状态,我完全能体会得到这是为什么,试想一个长期处在自我教育,处在一个活在自己构想世界中的人,一旦与现实生活发生冲突,固执的念头就会占据上风,从而做出只有他认为对的事,而且不可更改。简单地说佩里一直在看戏,“我无意要害这个男人,他是个非常可亲的绅士,直到割断他喉咙的那一刻,我还是这样想的。”这是佩里的一部分证词,最终佩里被认定为人格分裂。

  通过这本书来探讨人格分裂的形成显得肤浅和不专业,但偏执是形成人格分裂主因的结论却显而易见。目前来看,形成这种偏执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卡波特和佩里一样的“个人体验”,即在迷茫的童年生活中摸索自己的方法;另一种是“阅读体验”,所有经验均来自阅读,虽有朋友和玩伴,但能深入人心形成教育的却不在朋友的言语,而我可能就是后者。

  卡波特的幸运是他在很早的童年,就通过自我教育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并且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固执地执行这一个念头;而佩里的不幸就在于他的自我教育只是让他更加看清了这个该死的世界。正如卡波特回忆佩里时所说的话:我与佩里像是在一个家庭里长大,只是有一天佩里从后门走了,而我,走了前门。

  《冷血》读后感(四):卡波特手里的那把“手术刀”

  社会新闻常常是一些小说家写作的重要素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现实主义经典名著无一不是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小说家都能够巧妙的在小说中把社会新闻素材运用恰当。远的不说,去岁久不出新作的余华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就因小说中充斥过多过滥的社会新闻和网络段子被评论家和读者诟病。尽管有人认定,《第七天》是余华的又一力作,余华也自称以死者的视角讲故事,要尽量克制。但这种解释却无法掩盖这本小说最大的致命伤——通篇的漫画式、急就章式写法,以及严重缺失的对细节的掌控与迷恋。

  其实,粗糙的文笔与漫画式的情节,实乃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的“合谋”共同促成了小说书写的无法无天肆无忌惮。这究竟只是小说家沉迷于功名利禄之后缺乏耐心的表现,还是小说家本人确实已经无力处理好这些社会新闻素材,身为读者,自然不得而知。不过,当代多数中国作家,都曾慨叹,如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比起小说来更荒诞。当小说家都开始用这句话感叹时,似乎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他们确实已经无力在小说写作中梳理荒诞的现实社会了。也许正基于此,阎连科在自己新长篇《炸裂志》问世之际,才敢对着媒体说出自己写的乃是“神实主义”小说。逻辑吗?细节吗?因果吗?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相形之下,一些国外的小说家可没有中国小说家的这种“聪明”,岂止是“不聪明”,简直是没事找事自讨苦吃。契诃夫,一个以短篇小说起家的人,非要冒着天寒地冻,去萨哈林岛看望那些苦役犯。路途遥遥,期间病危,险些丧命。最后写出的是纪实报告一样平淡,甚至“乏味"的《萨哈林旅行记》。东京地下铁沙林毒气事件后,已享誉欧美市场的村上春树,放着自己的小说不写,非要从美国返回日本,去亲身访问事件受害者与邪教徒,最后整理出两部访谈录(《地下》与《约定的场所》)。我不想以什么“作家的使命感”夸赞这样的小说家(纵然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其实,这样的调查和体验,获益最大的仍是小说家本人。比如,村上春树在两部纪实文本出版后的几年,推出了他个人最大规模和野心的长篇小说《1Q84》(姑且不论这部小说质量的优劣)。

  而村上春树最欣赏的美国作家之一杜鲁门•卡波特,也同样不是“聪明”人,他竟然花了6年时间,持续跟踪一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审判。围绕这起审判,他寻访与这起案件相关的当事人,积累材料达六千余页,终出其转型力作,非虚构小说《冷血》。在这之前,卡波特虽然已是赫赫有名,在社交圈中更是如鱼得水,但《蒂凡尼的早餐》即使故事再优秀,也仍然是一部“轻量级”作品。只有到了《冷血》,卡波特仿佛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赌上了,用字精准,情绪克制的还原了一场谋杀案的始与终。

  这部小说在叙事的平衡上极具看点。在小说中,作者隐遁于人群深处,他只是一个冷静而客观的记录者,记录,而不表态。他不放过每一个与犯人和受害者有关的当事人的看法。在这个事件内,你可能是对谋杀案中无辜受害的克拉特一家感到忿忿不平,恨不得早日绞死凶犯的支持者,也可能是可怜谋杀犯凄惨的童年、敏感易受伤害的心灵的那一小拨人,你尽可自己站队,而不必担心作者会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

  事实上,当卡波特决定跟踪这件在当时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后,他就没打算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两名凶手。在《冷血》中,卡波特以大量篇幅细致交待凶手佩里凄苦的童年,支离破碎的家庭,以及家中姐姐对他的冷漠。佩里的种种遭遇使他产生人格上的分裂——他非常善良,在夜袭克拉特一家时,当他的朋友迪克打算猥亵克拉特家中漂亮聪明的小女儿南希时,是他及时制止了迪克。可同样也是他,让四口之家无辜殒命。在佩里的供词中,他这样强调,“我不想伤害这个男人,我认为他是个非常可亲的绅士,说话和气,直到我割断他喉咙的那一刻,我还是这样想的。”

  卡波特在小说末章《角落》中,大量引用美国精神病学家对于此类谋杀犯精神分析的研究论文,论文中在解释凶手为何会杀害无辜者时,这样写道:“在极度紧张与纷乱的情况下……抑制冲动的能力也变得极其微弱,在这种时刻,一面之交的朋友,甚至陌生人容易失去其真实感,变成无意识的仇敌。”

  尽管有着详实的科学论文、但面对这样惨无人道的谋杀案,民众沸腾的舆论指责又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六年来,辩护律师与各级法院周旋,到最后,两名罪犯还是被处以绞刑。根据卡波特创作《冷血》一书的过程改编的电影《卡波特》片尾,可以看到,卡波特在佩里死刑时前来送别,他对他说出“再见”后,终于泣不成声。在那一刻,也许卡波特忘记了佩里是个手上有四条人命案的谋杀犯了。在那一刻,剩下的也许只有悲悯。

  在叙事笔法上,《冷血》犹如一部文字版的精致纪录片,无论是对案发地风土民情的描摹,还是在事件进展过程中漂亮的“转场”写作,处处可见卡波特的小说家功力。有着这样的功力的前提还是,小说家必须如手术室内的医生一样,握住手术刀时必须小心翼翼和精力专注。二者如果缺少一样,恐怕也很难呈现出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

  《冷血》之后,卡波特再无完成的作品。这起谋杀案成为他心中的“羁绊”,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威名,也葬送了他的写作。

  《冷血》读后感(五):遥远时空的冷酷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果然还是第一章了,眼睁睁看着那些善良的人们走向的既定的悲惨结局,作为读者的我们就只能读下去等它发生而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我就想要尽可能从书中情节逃离出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发生在堪萨斯州20世纪50年代的时空遥远的故事罢了。当然——不管是翻译精美还是原著作者笔力了得——这种自我安慰改变不了

  没有悬疑推理的元素,但让我联想到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对佩里和迪克的心理描写跟《模仿犯》Book2(。。这么精确)很相似啊,对罪犯的行为描述精确,罪犯看起来对自己的行为那么的无所谓,读着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做的事真心的气愤(?)和难过(模仿犯里自负的小女孩…)啊。作者似乎有意把残忍的现实和悲悯的情绪带给读者看,有部电影是讲卡波特写这本书的,早就听说,过几天去看。

  《冷血》读后感(六):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

  无可置疑,我喜欢这本书。

  你甚至不能将其称之为小说,因为书里的描写,无一例外都是真实事件的再现。

  甚至于为了准确的把握罪犯的心理,卡波特对这桩凶杀案进行了长达六年采访。对书中的主人公佩里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文学上把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叫做纪实文学。而新闻学赋予了这类报道一种专门的名词,叫做“特稿”。

  《冷血》就可以算是一篇长篇幅的特稿。

  李海鹏曾说,一般新闻之所以说得上什么价值,首先是因为直白和肤浅,其次就是关心事件多过关心人本身。

  小说也是这样。

  《冷血》写的是关于一桩凶杀案的故事。卡波特为了不让这部作品落入悬疑小说的俗套,在第一章里,便借由佩里和迪克的视角交代了犯人。

  随后的故事,描写的都是凶杀案之后的事情。写佩里和迪克的过去,写他们生活的细节、迥然的性格,写他们被捕后对事件的态度和心理。写当地居民的恐惧和悲伤,写博比的悲痛,苏珊的惊吓,杜威的愤怒,邻里的不安,写他们对克拉特一家人的爱戴。

  写的全是围绕着凶杀案所展开的人。

  而在这些描写中,卡波特都太过于冷静了。

  写克拉特一家如何受人爱戴和写凶手残忍杀害一家四口的情感基调没有什么区别。像是在看一份官方犯罪报告一样,不掺杂丝毫个人情绪。不由的令人想起加缪所写的《局外人》,主人公也是以这样冷静的语调,讲完自己杀人的前后经过。

  可《局外人》是虚构的,但《冷血》确实血淋淋的真相。

  和佩里长达六年的交往,卡波特不可能不对佩里投入情感。因为与卡波特面对面交谈的佩里与自己太过相像。相似的童年经历,一样的敏感,大量奇奇怪怪的强迫症,对这个世界怀有的相同的恐惧。卡波特在解剖着佩里的同时,也像是在一点一滴挖掘着自己的内心。

  可这些汹涌如涛的情绪你在书中都找不到。但你仍可以从他对佩里情感的把握,描写的细致看出,他对佩里的爱。只不过这种爱,如同他书里所写的,像是被浪费的水一样从心底流干了。

  和卡波特一起去访问这件案子的哈珀•李也曾问过他,“喂,你爱上佩里了吗?”

  卡波特是这样答道,“我们像同一间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他走了后门。”

  而这句话,也表明了卡波特最终的抉择。

  在佩里和作品中,他选择了后者。

  也许是六年间的调查采访磨去了他感性的一面,也许是他对文学爱的太过深沉。本有机会依靠卡波特逃过死刑的佩里,却在卡波特的双眼下被处以绞刑,成了卡波特所需要的具有悲情色彩的罪犯形象。

  《冷血》里,佩里曾对前来看望他的天主教好友说,“我不后悔,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

  而面对佩里的求助充满了矛盾,却最终拒绝去帮助他的卡波特,在眼睁睁看着佩里的死亡时,心里所想的,应该也是这句话吧。

  至始至终,我们都无法看见卡波特内心的惊涛骇浪,他表现的像是他的文字一样冷静。甚至让人觉得,“冷血”这个书名不是在形容这桩凶杀案,而根本就是在说他自己。

  《冷血》之后,卡波特没有再出版过任何长篇小说。或许对《冷血》情感投入之深使他无法再全身心投入其他的作品之中,或许佩里他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情感与记忆,又或许他对佩里的命运的抉择令他不堪于世人的争议。

  总之,晚年的卡波特的生活并没有一个畅销书作者所应有的光环加身,而是在纵欲和酗酒中结束了并不长久的一生。

  也许至死,都没有为自己的残忍释怀。

  《冷血》读后感(七):在幻想与现实之间

  《冷血》以“非虚构小说”著称,书中有大量直接引用的采访实录和文字资料,作者将他的“观察所得”和引用内容打散拼合,重新建构故事线索。全书共4章,每章内部按照其所表现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段落群,这种方法和电影的剪接类似,每一段落群相当于一个场景,每个场景通常只有一个中心人物或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在场景之间的过渡中隐藏着作者的意图,不同场景硬碰硬的相撞诱发了其内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比如第一章中作者将克拉特一家的4个人物各自独立分段,采用不同的叙述方法为其场景中心人物绘制肖像,并与佩里和迪克的段落交叉进行。书中的克拉特一家与佩里和迪克是两组对立人物,按照事件的实际发生时间,在场景中尚未发生直接冲突,但作者通过场景并置的方法使两组人物之间迅速建立联系,并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潜在的冲突。

  举个例子:第1章中的第2和第3场的对照。

  第2场的中心人物是克拉特先生,从他的外形描述开始,接下来依次是:他的社会地位,他的婚姻家庭概况,他对妻子的不安和对女儿的管束,他的住所(他自己设计的),他的生活规范,他的财产和他的奋斗经历,他的农场和他的奋斗目标,最后以他和几个猎人的相遇为结束。

  第3场的中心人物是佩里,从他的早餐开始,接下来是他的财产,他的身份,他的外貌,他的幻想,最后以他和迪克的相遇为结束。这两场的内容是对两个主要的对立人物进行概述,场景的结束都是相遇。

  下面根据具体内容作比较:

  外貌特征:克拉特先生“很有男子气概”,“一张自信的面孔充满了健康的朝气”,“体重和当年从堪萨斯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时一样”。这是一个健康、自信、积极、行动力强且有着严格自控能力的人。

  再看佩里:“他身上的某些部位和其他部分并不协调”,“他不会比

  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高多少……看上去奇形怪状”,“这是一张变化莫测

  的脸”,“每一个角度都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佩里的外形表现出扭曲、矛盾的特征,并且极端情绪化。

  身份:克拉特先生有着多个头衔,“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佩里则刚刚假释出狱,并且被禁止再进入堪萨斯州。

  财产:克拉特先生拥有大片肥沃土地,几百头牲畜,储藏丰厚的粮仓以及完善的个人住宅。佩里:“一只硬纸板做的手提箱,一把吉他,两只重得要命的大箱子,里面装满了书、地图、歌词本、诗集和旧信。”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早餐习惯:克拉特先生:“每天早晨,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对他而言已足够了。”显然他是一个生活健康、自律的人,他所选择的食物对身体毫无刺激,是一种对身体采取保护方式的饮食习惯。佩里:“三片阿司匹林、冰沙士、几根摩尔香烟”。全部都是刺激性物质,完全脱离身体的现实需要,几乎不提供营养,而仅仅是为了缓解神经和压力。

  个人经历:克拉特先生算得上白手起家,通过多年的努力而取得现在财富和地位。佩里的个人经历就是他的幻想:幻想到各地旅行,探宝和淘金,目前还没有一个幻想得以实现。

  个人目标:克拉特先生:使自己的农场和土地“变成人间的伊甸园。”佩里:实现自己的幻想,比如当众表演和寻找海底沉船。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克拉特先生几乎完全是佩里的反面。他是个务实,自律,恪守原则,具有将自己的目标一步步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他生活的每一面都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包括宗教对他来说也更接近生活准则而不完全是精神信仰,比如因家庭宗教的派别不同强迫女儿放弃感情,不碰任何有刺激性的东西,即使是咖啡和茶。克拉特先生逐步建造了自己的世界,而他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中心和准则。相对于克拉特先生的现实世界,佩里则是一个纯粹的幻想者。他过着一种接近流浪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财产,他的全部财产实际上就是他的幻想。佩里热衷于收集文字记录,他的“全部家当”包括大量的地图和广告小册子,还有歌词和诗集,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可找到的和自己幻想有关的现实依据,他借此来塑造幻想和心目中的自己,成为自己没有机会成为的那类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佩里的幻想几乎都是不可实现的,对他来说幻想的魅力就来自于它们与现实的距离,他以此维生。再看写法上的联系,在第3场开头就直接提示了对这两个人物的比较(“他和克拉特先生一样,也不从喝咖啡”),接下来作者在对佩里的描述中穿插了迪克“实用主义的态度”的评论,迪克是在第3场中出现的唯一其他人,他的评论穿插在佩里的幻想中间是个桥梁,他计划了这件事,作为中间人将克拉特先生和佩里联系在了一起,这是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相遇(在第2场和第3场的结尾作者都安排了一次相遇)。

  关于克拉特一家

  作者对这4个人物的设计可以分别概括:克拉特先生:控制;南希:服从;克拉特太太:退缩;凯尼恩:秘密。这几个词代表人物在场景中的主题。

  首先,克拉特先生似乎在各方面都几乎完美,能力出众,意志坚定,以“公正和宽厚闻名”,在妻子状况不佳长期分居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对伴侣忠贞,还擅长做家务,简直是无可挑剔。但拥有这样一个理想丈夫和衣食无忧的生活,克拉特太太却濒临崩溃。她曾经是个快乐的人“但一帆风顺的成长却令她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惬意之事的组合。”也曾自信和热情“她在少女时代曾荣获演讲比赛的奖项”,“……热情而迷人的邦妮”,但现在她已经支离破碎。通过分析克拉特太太的场景并与克拉特先生作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完美家庭也并非那么完美。

  在第6场中克拉特太太的主要动作是退缩。在场景开始她和乔莉妮的对话:“谢谢你,但是我没胃口。”;“你去吧,亲爱的,我会陪乔莉妮等她妈妈来接她的。”;“如果乔莉妮不介意的话。”;“我希望你理解,我希望你不会认为南希粗鲁吧?”;“是的。我所有的孩子都很能干,他们不需要我操心。”;“是的,他们不需要我。”(在这里她突然感觉被现实打击,而出现情绪失控的征兆,她的反应是喝咖啡,期望缓解压力);“唔,你家有弟弟,男孩子吃得才多哩。科拉特先生和凯尼恩,我知道他们对于馅饼从不厌烦。但是厨师不行——南希现在对馅饼看不上眼。你也一定会这样的。不,不,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原谅我,亲爱的。我肯定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厌倦的。我肯定你会永远快乐……”这里一共是14句话,其中10句话都含有道歉或是悲观的意味,从温和的道歉逐渐陷入无法控制的悲观。接着她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进行正常的对话,为了挽救自己和安抚乔莉妮,她开始了第一次退缩:选择进入了自己的收集品小世界。退缩到一个她觉得自己可以把握的安全地带,并且可以感觉到别人对她的爱与关心(她的收集品都是家人送的礼物),但也流露出她在现实世界和自己的家中难以找到归属感(“这些小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也许你永远不再回家了。所以随身带一点自己的东西很重要,它们是真正属于你的。”)接下来“屋里只剩下克拉特太太一人了。”她开始了第二次退缩:走廊尽头的一个摇篮提醒了她现实世界的困难与压力,这次明确的提到了克拉特先生(“如果赫伯不满意怎么办?”),所以“最好还是锁上卧室的门,假装什么都没听见”。然后她回到自己房间,与前文的收藏品世界不同,她的房间没有其他人所看到的幸福表象,她的实际生活状态就像这个房间“简朴”,“冷清”,门窗紧闭,以此来保持与外界现实空间的距离寻求安全感。之后是关于她的一次崩溃,一次内心真实情绪的爆发(“而我样样都得不到乐趣。包括一生中最好的时期,包括在孩子们身上——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意。”)。最后是第三次退缩:沉入睡眠,她将自己在最大程度上与现实世界隔绝。按照书中的时间,这时应该是接近中午,但最后一段的描述让人感觉仿佛夜幕低垂,场景陷入沉寂,再往前一步就是死亡了。这个场景充分展示了克拉特太太的个性:温柔、虔诚、悲观。她对现实生活感到恐惧,自我评价甚低,无法正常处理现实事务和与人交流。而这一切的原因来自于她的丈夫:克拉特先生。

  现在对照克拉特先生和克拉特太太:

  形貌特征:克拉特先生:强壮,健康,“下巴方方正正的”,“体重和当年从堪萨斯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时一样”。克拉特太太:“传教士一般的心形脸”,“体重只有九十八磅”,“瘦骨嶙峋的手……”。

  神情:克拉特先生:“无所畏惧的自信。这使他脱颖而出,不过这为他赢得尊敬的同时,也多少限制了别人对他的爱意。”克拉特太太:“无助的表情……”,“尽管克拉特太太自己不太放松,但却具有一种令人放松的品质,正如自身没有防备的人对别人也不构成威胁一样。”

  生活习惯:克拉特先生:“饮食有度”,生活作息很有规律,到处旅行,社交活跃。克拉特太太:每天早晨喝两杯咖啡,然后就不再吃东西,“深居简出”,每天需要长时间睡眠,无法正常与人交往。

  个人追求:克拉特先生:“事业的公众大道,步步高升,尽如人意”,“天生的领导者”。克拉特太太:“她什么也不是,也不想是。”(这句话里有一种反抗的意味)。

  宗教信仰:克拉特先生:不仅是自己,也是全家人包括雇工都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坚守自己的看法”,“任何他觉得‘没有益处’的娱乐他都不喜欢”(这句话重点在于“他觉得”)。他的宗教与现实密不可分,对于触及他规则的人不讲情面。克拉特太太:“但她并没有万念俱灰,对上帝的信仰一直支撑着她……”宗教对她来说是宽容和仁慈,这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支持,因此宗教是她的精神支柱。

  做事方式:克拉特先生:“精明能干”,通过多年的努力,稳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从农场经营到自家住宅设计亲力亲为,几乎无所不能。克拉特太太:曾经“受《南丁格尔传》的激发……学习护士专业。……两年后,她承认,医院的现实……令她感到恶心。然而直到今天,她仍然为没有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而后悔……”很明显她做事全凭情感驱动,理性的计划和行动非她所擅长。

  情感经历:克拉特夫妇俩人是相爱结合,但克拉特先生居于主动地位“他希望和邦妮在一起,而她也坠入了情网。”“他希望”,克拉特太太的反应是顺从。

  关于克拉特太太的精神状况:克拉特先生:为此感到“很不安”。按照南希的怀疑,他可能到了为此打破自己规则的程度(吸烟)。克拉特太太:深陷于自责和内疚,由于丈夫是那么完美,那么错误就只能是在自己身上了,她是个善良柔弱的人,从未企图怪责别人。

  对物质的态度:克拉特先生不断的扩展和丰富自己生活中的现实物质,他的现实王国日渐稳固。克拉特太太则不断的缩减,对物质的占有带给她很大压力,她宁可什么都不要(“她什么也不是,也不想是。”)。

  另外克拉特先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的地盘观念很强。“在他的圈子之外,他从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一个热爱社区的死硬派,认为这种背叛行为是对社区精神的冒犯。”他“待人谨慎”,但是在他的家庭和他的农场里,他是唯一的准则。在他的疆域之内,其他人必须服从,在第二场中,他的出场仿佛君主一般,巡视他的王国:他的妻子,子女,农场都是他的一部分,和他是从属关系。他的方法是身体力行,通过严格的自控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典范人物,但他的强硬意志使周围人倍感压力,妻子不堪重负,濒临崩溃。女儿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全镇人的宠儿”,但面对自己的恋情被阻挠,她想到的是“我只想做他的女儿,做他希望我做的事。”克拉特先生也许不算冷酷无情,但他确实要求别人的绝对服从。

  再看南希: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她像她的父亲一样,几乎无所不能,面面俱到。“她最鲜明的特征——优秀的组织能力——是从她父亲那儿得来的,这个特征是其他一切品质的基础。”在第4场,南希的主要动作是协调,她安排着自己繁忙的一天,保证每个人都照顾到。她自始至终都是在交谈,忙于和周围人沟通,她非常关心和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和情绪。她的出场伴随着轻快的语言和动作,生机勃勃,但只有在私人时间里和好友交谈的时候,才真正透露了她的情感核心:对父亲的顺从。她为自己的恋情被父亲无情阻挠而焦虑不已,但所能做的却只有服从。她强烈希望自己所做的事被父亲认可,她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凡事做到最好,是因为当父亲面对同样情况时也会这样做。

  凯尼恩:家中的小儿子,对他的描述相对简单,但可以看出他与南希完全不同。他热衷于“一种狂野而美妙的乐趣”,在“密室”中做自己喜欢的事,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他似乎总是一个人魂不守舍”),而不是一种被人认可的公众生活。凯尼恩在文中并未与父亲表现出冲突,但从书中描述来看,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死亡,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就拿凯尼恩来说吧,虽然目前他倾向于工程或科学,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个天生的农业好手。上帝保佑,总有一天他将经营这块地方。”)。

  通过将克拉特一家中每个人的特征和状况进行比较,才能够全面了解这个家庭的中心人物:克拉特先生。虽然他在全书中占的篇幅并不大,但他是被害者,在这场谋杀中是罪犯的对立面。在后文中,我们看到警探杜威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克拉特先生为什么没有反抗。在充分了解克拉特先生的性格以后,就可以明白其中的主要原因。克拉特先生完全没有预料到佩里会动手杀人,他的性格核心:绝对的自信,促使他完全按照自己的准则去判断事物,但佩里的行动完全不在理性范畴之内。佩里不会按照一件事的收益来决定是否该做这件事,克拉特先生和佩里之间的格格不入导致他无法预测佩里的行动,他不知道这个即将杀死自己的人背后有多么深的仇恨和愤怒。他的被杀,不是因为功利目的,而是幻想对现实世界的一次复仇。另一个原因则是妻子的状况使他极度不安,希望能够避免发生激烈冲突,因此延误了反抗的时机。

  关于第1章的结构

  两条线索:第1条线是固定地点,先是对霍尔科姆村整体的概况描述,然后以河谷农场为中心,最后扩展至霍尔科姆村及加登城。人物是霍尔科姆村的村民以及克拉特一家。第2条线是运动的,从奥莱西镇开始,一路行至河谷农场,再返回奥莱西镇。人物是佩里和迪克。

  第1场是介绍霍尔科姆村的概况及生活状态,整个霍尔科姆村的地貌呈现出横向发展的空间状态(“这里土地非常平坦,视野及其开阔;旅行者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马匹,牛群以及像希腊神庙一样优雅耸立着的白色谷仓。”)。建筑的描述接近于平面布置,场景,地点,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固定而静止(可以想象一下在绵延的横线之间,缀有一个个静止的点,彼此之间有着巨大的空间相隔)。整个霍尔科姆呈现出稳定,疏离,极小变化的气氛。这一场景与第4章的第16场互相对照,①第1章第1场:霍尔科姆村被称为“那边”;第4章第16场:行刑室被称为“角落”。整个故事就是佩里从“那边”走向“角落,从边缘走向尽头。②霍尔科姆村的场景描述是横向空间的铺展(荒凉);州立监狱的死牢描述是纵向空间的堆叠(囚禁)。

  第2场是克拉特一家的中心人物克拉特先生的概述,本场和第3场对照。这个在前文已经分析过,结尾预示克拉特先生与佩里的相遇。

  第4场是介绍南希,本场结尾是南希与好友苏珊的交谈被迫中止,对应第5场结尾:迪克将车修好,马达咆哮,准备就绪。一个是行动和声音的被迫停止;一个是声音和行动的爆发。

  第6场是克拉特太太的精神状态,本场结尾是克拉特太太将衣服收起,做临睡准备,对应第7场结尾佩里和迪克换上外衣,整装待发。一个是沉入睡眠归于静寂;一个是兴致高昂,开始行动。

  第8场和第9场的开头都是一次地点转移。两场结尾内容是对立双方力量的对比。

  第10场的前半部分是凯尼恩的个人生活,中间过渡到一个在后文中反复出现的家庭主题或者说家庭场景。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主要人物的家庭背景详细描述之外,还有大量人物的家庭背景和状况被提及,一系列的家庭场景是故事隐含的重要背景(与主题关联的家庭场景特征:①家庭主要成员在场或作为其他成员的话题中心出现。②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反映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③具有情感力量。)并与故事的另一重要主题(复仇)相对比。这两个主题的对比会在后面详说。先看第一章的部分:本章的家庭场景部分包括第10场后半段,第12场,第14场这三部分构成一组。首先是凯尼恩,南希还有赫尔姆先生在克拉特太太的花园里谈话,他们谈话的内容是关于家庭生活和未来的家庭成员,凯尼恩和南希的交谈平和亲切,带有一种愉快的亲密。然后是第12场,克拉特先生签署人寿保险合同,这件事与凯尼恩和南希的交谈发生在相近的时间段,这份合同在这里带有遗嘱的意味,克拉特先生在这时短暂的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谈话都是关于他的家庭以及他对妻子的焦虑,但他对未来还是很乐观。第14场是南希的男友博比的视角,作为在案发前最后与克拉特一家见面的人,他讲述了和南希之间的感情以及最后和他们一起度过的几个小时。这三部分中克拉特太太都没有出现,但她的不在场始终对在场的人有影响,这个家庭中隐含危机,但仍然是一个整体,彼此有关心和交流,特别是南希和凯尼恩,他们之间的感情平等亲密。

  再来看在本章中与这组家庭场景对应的一组场景,即第11,13,15场的佩里和迪克的关系变化。在第11场佩里在和迪克发生分歧以后想到了威利-杰伊(“真正的,唯一的朋友”),表面看来威利-杰伊和迪克完全不同,但他们对佩里的感情都是虚假的。在这里我们看到威利-杰伊对佩里的刻意迎合(“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迪克与佩里谈论他的幻想(“喜欢和佩里一起分享美梦”),佩里的内心迫切需要别人的认同,因此他对这两个人都需要,威利-杰伊使他骄傲自怜的心得到满足,而迪克负责一个冷酷无情的外表,他将这两人作为自己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佩里与威利-杰伊的失之交臂实际上是又一次被遗弃,由此我们开始了解佩里关于这个计划的真实想法,他将这件事归结于宿命。与迪克明确的目的性完全不同,佩里对于计划的参与并没有太多主动意愿,也没有完全的心理准备,他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在第9场佩里与迪克之间已经出现分歧,而第11场表现了两人更深层次的分歧。在第13场开头是佩里的“自弹自唱,自得其乐”,然后他与现实突然相遇了(“他盯着那开阔一望无际的土地……显得空旷而孤寂。他憎恨这里。”),他对此感到恐惧和无力,在接下去和迪克的对话中,他开始用幻想与之对抗,迪克的反应是打断和拒绝,而佩里坚持自己的叙述和演唱,这两个同谋实际上完全无法沟通,佩里和迪克不可能达成一致。他们之间的冲突蕴含着失控,结尾处满月的升起,预示了事件即将不可挽回的发生。在第15场第一次直接出现迪克的心理活动,他对佩里的刻意追求和利用,他们的友情完全建立在虚假基础上。这组场景中佩里的情绪一直处在强烈的变化中,迪克则较为稳定,他为自己的目的感到兴奋,急于证明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情绪变化与后文佩里所讲述案发时的两人情绪变化一致。他们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剧,一种破坏性力量在冲突中逐渐积累。这种即将失控的破坏力量将与一个家庭相遇。

  第16场和第17场,两条线索的时间和地点开始重合。

  在之后的第18到第21场中叙述了案件发生后的影响,按照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顺序逐渐展开扩散。先由与克拉特一家较为亲密的案件目击者(苏珊,埃瓦尔特父女)开始,并没有直接描述被害者的惨状,而是强调目击者的情绪反应;之后是直接对谋杀现场的直接描述,由一位不熟悉克拉特家的目击者(拉里)讲述,较为冷静客观的语气中加入少量评论及情绪反应;消息开始扩散,邮递员特鲁伊特和邮局负责人克莱尔太太是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消息,即通过间接了解的方式知道,并呈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情绪反应:恐慌不安和冷漠;然后消息通过电台扩散至加登城,间接了解此事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的恐惧如同一股冷泉,由起初的浅浅水流骤然加深。”)。这之后消息再由人群逐渐走回与克拉特一家更为利益相关的人:保险代理(金钱道义);其他亲人(血缘和情感);苏珊母女和博比(情感),在第21场的结尾处再度转到拉里,他再度成为目击者,这次是对情感的直接目击,而拉里中止了自己的观看。第22场是佩里和迪克从霍尔科姆返回奥莱西镇暂时休整的动作。至此两条线索都表现了一个回归然后中止行动的动作,线索的行进告一段落。

  《冷血》读后感(八):忍不住的[关怀]

  因为知道是纪实文学所以一直怀着成见。各类诡异的小说读多了,真实的事件即使是经上好的文笔润色也不见得让人过目不忘,视觉感肯定不如银幕上的Fargo或者昆汀的暴力美学。而且我始终不渝地认为,没有哪一个杀手能做到汉尼拔那样优雅并病态地残酷着。

  开头果不其然,上帝视角全开的叙事和无处不在的剧透简直丝毫没有悬念,更别提出版社的简介了,简直都把本书写成了心灵鸡汤。

  别急,往下读。我接着试图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本名家之作。结构感觉像拼凑而成,跟读采访差不多(本来就是),角度挺新奇,从不同阶层的人们出发,每一个人物都很细致。真正值得品味的或许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余波所摧毁的人性的躯壳下的每一个“本我”。

  卡波特对凶手很仁慈。我猜他写这本书一定代入了自己。一切罪行都不能妨碍他成为圣人。

  作为一个三观正的人,读完本书我竟然没有丝毫对凶手的鄙夷、愤怒或是蔑视。我要同情迪克的放纵和懦弱,但是对佩里…我敬佩他。牧师给他的忠告太过真实,“穿着雨衣的人是不大在乎淋雨的”。

  成为迪克,成为佩里,成为克拉特一家,或者在看热闹的人群里找寻自己。

  既然我还有机会写下这些字,社会就没有对我太残忍。如果哪一天命运降临,我会错过唯一的救赎,就像佩里与牧师间的五小时吗?

  但愿迪克在他的小木屋里听收音机,佩里在墨西哥的阳光下寻找着宝藏。但愿他找到了。

  (极其厌恶本书结尾)

  《冷血》读后感(九):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

  摘抄: “不。因为一旦某件事情注定要发生,你所能做的就是希望它别发生。或者,听天由命。只要你还活着,就总会有事情发生,即使是坏事。你知道是坏事,但你能做什么呢?你总不能不活吧。” “脸脏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去洗掉。”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夜晚的萤火虫光,是冬天里野牛的呼吸,是在草地上掠过的一小片阴影,转瞬便消失在日落里。” “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 “最难过的就是说再见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也知道他的归宿。他的那只松鼠肯定也很想念他,经常跳进来找他。我试图喂它,但它根本不理。它喜欢的只是佩里。” “他是一个行为冲动的人,做起事情来倾向于不考虑后果,也不考虑是否令自己或他人不舒服。他似乎无法汲取经验教训,表现出异常的周期性活动症状,行动全无责任感。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忍受挫折,只有通过反社会行为才能使自己摆脱...... 他的自我评价非常低,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性欲不强,因而幻想自己富有且在外形上孔武有力来补偿这种感情。他喜欢吹嘘自己的英勇行为,有钱就乱花,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报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能力培养并维持与他人之间持久性的关系。虽然他也具有一般的道德标准,但在行动中很少遵循。总之,他患有比较典型的精神病学方面所谓的严重人格分裂症。” “但是如果允许琼斯医生阐述他的根据,他会作出以下证词:“佩里 · 史密斯具有严重心理病症的明显迹象。根据他对我的陈述以及监狱的记录,可以看到他的童年非常不幸,极度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似乎是在没有指导、没有关爱、没有吸收任何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长大的...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极端敏感与机警,但并没有导致精神错乱。他的智力处于中上水平,考虑到他的教育背景,他的知识面可以算是非常宽广...... 他的性格中有两个病态的特点很突出。首先是对世界的偏执狂妄。他总是怀疑、不信任任何人,总觉得别人在歧视他、亏待他,也不能理解他。他对于别人的批评过于敏感,无法忍受别人的嘲笑。他能敏锐地察觉出别人话中隐含的轻视或侮辱,还经常误解别人善意的言辞。他强烈的需要友谊和理解,但却不愿意向别人坦露心扉,当他这样做时,又担心受到某种误解甚至是背叛。在评估别人的意图和感受时,他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分辨真实情况与自己心中幻象的区别。他经常认为所有人不过是伪善抑或邪恶,因此不管他对这些人采取什么行动,他们都是罪有应得。关于他的第二个特点,有点类似于第一个,那就是随时爆发、难以控制的愤怒 —— 只要他感觉到被欺骗、蔑视或鄙夷,他就会一触即发。过去,他激愤的对象多是权威性人物:父亲、各个、军队中的士官、狱警,有几次甚至导致暴力行径。他自己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这种脾气。他自己解释为“火上心头”,难以控制。当这种愤怒的对象是他自己时,他想到了自杀。他这种怒气以及缺乏控制和疏导的能力,恰恰反应了他性格构造中存在的基本缺陷...除以上特点外,他还显现出轻微的早期思维紊乱现象,组织思维能力较差,似乎不能分析或归纳自己的思想;常为琐事困扰,往往陷入其中;他的某些思路有时表现出“神秘”的特点,无视现实.....他与别人很少有亲密的友情,而极少的这点友谊也经不起任何波折。除了很少的几个朋友外,他对其他人几乎没有感情,对人类的生命也不觉得有任何真正的价值。这种感情上的冷漠与偶尔对某些事物产生的温情,是他心理不正常的又一证据。因此,有必要对他进行详细的精神状况的检查,以便作出进一步的评估,他目前的性格结构非常类似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个人感受: 近乎完美的克制与冷静,读完思绪纷杂,想了很多,唏嘘了很多,可这些唏嘘感慨也没有什么意义。或许,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很喜欢那句“我的人性只够怜悯我自己。”然后,突然领悟到了那句,当你感受不到文笔的时候才是真的文笔好。 上面一段是刚读完的时候写的短评。 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纪实作品,当之无愧。 我个人阅读偏好推理、犯罪、悬疑类文学作品,当推理小说来读的。读完查查资料发现算是一篇超长的新闻特稿。 作者下了很多功夫,还原了案件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所有被卷入其中的人的生活。 有时候,读书其实也是读自己,读过去你经历过的一切。 我读完的唏嘘包括: 1)命运太无常了。克拉特一家良善温和、广受尊敬,却遭遇无妄之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或许,人这一生的运气是平均的。但我们更可能真的只是上帝眼中的蚂蚁,他打一个喷嚏,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场灭顶的海啸。以前小,不迷信,但现在也会相信那句冥冥中自有注定。 2)一个人的际遇真的是综合因素。两位罪犯固然犯下了滔天罪行,但当你去探究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时候,无可避免的会有对他们的同情。 3)关于支不支持死刑的一个思考。在美国和我国不同的国情下,死刑都是一个很沉重很难被充分讨论的话题。 4)关于无罪推定,关于法律是否充分保障每个人 —— 包括罪犯本身的权利的一些思考。他们在犯下罪行2000天之后,被执行了死刑。即使你对一个人深恶痛绝,你作为他的辩护律师也需要去保障他的权利,积极为他辩护。如果你没有做到,你的行为或许会动摇整个法律体系。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新闻专业主义。无论任何时候,专业,认真才是最性感的。 5)关于书中涉及到的心理医生认为主角 —— 佩里有心里疾病,甚至有人格分裂的可能。让我想到了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 《一级恐惧》。由爱德华诺顿主演,也是被指控一级谋杀,但分裂出来的人格太狡猾,侥幸逃脱了。而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角色,在这部电影中,是谋杀了一个有恋童癖并且虐待他们的神父;而在《冷血》这本书中,被谋杀的是一个完美幸福家庭的好人。让我有个感悟是,不以恶惩恶,不因恶生恶。 6)这本书中也展现了媒体、舆论对这个案件的关注,给审判带来的压力。结合专业知识的话,会想到媒介审判和舆论审判的界限。 我很喜欢“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夜晚的萤火虫光,是冬天里野牛的呼吸,是在草地上掠过的一小片阴影,转瞬便消失在日落里。”这一段描写。 也很喜欢“最难过的就是说再见的时候。尤其是你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也知道他的归宿。他的那只松鼠肯定也很想念他,经常跳进来找他。我试图喂它,但它根本不理。它喜欢的只是佩里。”尤其是最后一句“它喜欢的只是佩里。”读的人忍不住想软软的哭一哭鼻子。 我知道佩里是个大坏蛋,他杀了人。但我可怜他,甚至还有些喜欢他。 因为从他身上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读这本书也确实让我也重新认识了一遍自己,我的立场,我的思考,我的看法,我的态度都在读的过程中无处可藏。确实也是一次自省之旅。

  《冷血》读后感(十):上帝创造,上帝收回

  《冷血》最后一章对犯罪者的心理剖析太精彩!于是我都懂了无动机谋杀是什么意思 先来说说杜鲁门卡波特牛逼的地方 首先《冷血》的文章线索安排就是一大特点,受害者和犯罪者两条线索双管齐下,细节描写也是一大亮点,细致到天空扬起的尘埃都能让你想象出每一粒尘埃的样子,所以它比起一般的纪实小说更具有文学性。语言上不失美国式幽默,有些人物对话我是挺忍俊不禁的。 最后当然是最大的吸晴点,对犯罪者的心理分析。这主要集中在最后一掌,但从第一章起作者对两名犯罪者的描写,便让人可以感受到,佩里体格瘦小,自卑又自大,极度缺爱冷血但又有自己一直坚持的善,是一个家庭暴力下长大的极端矛盾体,有一点精神分裂,因为四个受害者都是他杀的,很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觉得受害者人很好,佩里说:“至到我割断他喉咙的那一刻,我依然觉得他是个好人”,在杀害受害者的时候,事实上他有点分裂,将受害者当成他童年时期的父亲,在此类无明显动力谋杀案中,犯罪者常常将过去的某段创伤经历幻想在无辜的受害者身上,所以此类凶杀案的受害者往往死得很难看…… 《冷血》最后还有一点升华的是对死刑存废的思考,但是也是通过这部小说我才知道原来美国的上诉体制效率这么低。小说最后对死牢的描写也很精彩,以及几名死囚之间的对话也很耐人寻味,印象最深的是安迪,他说“我们早晚都会出去,无非就是自己走出去或者装在棺材里被人抬出去”。在对佩里和迪克上刑时的描写,我还挺难过的,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在上刑前,牧师比划十字说:“上帝创造,上帝收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冷血》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