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的真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5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精选10篇

  《幸福的真意》是一本由[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19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一):让人迷惘的幸福

  看了很多的让人幸福的书,记得在高中的笔记本上,我的理想就是要追求快乐,但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离幸福没有很近,反而平添了烦恼。所以重新拿起书,寻找幸福

  看了本书,发现自己在观念上的不同在于。

  1、以前生活:每天锻炼(瑜伽,游泳等);工作时尽量纯粹,用自己的本意;对人对事都是顺其自然;吃尽量按照健康,外面少吃;从来不专注的处理问题,兴趣随着本意经常改变;或者宗教;购物来换取快乐

  但是本书告诉你安静,专注非常的重要,向宗教寻求慰藉,往往不得不把有关这个世界的许多知识抛在脑后,以换取心灵的宁静。应该运用心理学,因为这是一门现代的又活力的知识,要控制意识(瑜伽修行者),15分钟冥想,对一件事物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用心做一件事情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二):自我成长老师

  不故弄玄虚,在我看来,如果不细细体味,是根本无法理解到书中幸福的真意的。这是一本社会科学类图书,之所以强调科学,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有太多所谓励志类的书籍,不是无病呻吟,就是歇斯底里。而它是基于对人类认知以及科学测试得出的一些结论,对于坚持唯物主义,以及相信科学的人们来说,应该是可信的。

  书里面并没有道出究竟幸福是什么,这个答案还需要我们理解了书中的理论,并真正讲这些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之后,才能体会到。如果不下功夫,或许连作者的真意都无法理解,更别提去按照书中的理论去训练了。

  关于书的内容,就不写那么多了。反正书中有很多名词,诸如:资讯、意识、企图、注意力、自我、独特化、整合......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最后要说的是,原著的写作风格,以及译者的风格。首先要说的事外国人写的东西,跟国内的不太一样,它不太具有逻辑结构性,它不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当出现一个名词就详细解释,层层递进,而是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这不但是在整本书的结构设计中,还是每一章节的结构设计中,都感觉得到。此外,翻译方面,作者文笔很好,单是把词汇量不是很丰富的单词翻译成词汇丰富的中文词语,就需要费煞一番功夫。而翻译的作者也很好的把握了这些,而且整个翻译文字优美引人入胜!但是,也许我这个人太习惯于结构化思维了,就感觉翻译作者在组织文章架构时不是很合理,而且我感觉里面很多小标题应该是翻译作者自己加进去的。对与我这种不擅长这样读书的,还要好好的给文章分分层,写写段意,才能理解得到!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小学、初中的时候学语文老师一直叫我们这些,终于用到了,哈哈!

  以上只是业余爱好者个人之言,目的是为了和众多书友交流学习,希望再此能抛砖引玉,相互学习。呵呵!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三):因为了解,所以自由

  1、精神能趋疲

  一个小故事:今天你实在是很倒霉,上课(上班)迟到不小心被老师(老板)抓到,结果被骂了一通,回到家,你看到小妹妹(你的家人),就对她撒气。小妹妹也很郁闷,就去踹小猫,小猫莫名其妙被踹,也不会无所作为,愤然离家出走……….这种情形就是作者提到的“精神能趋乏”,和《学习的艺术》一书所说的“漩涡效应”如出一辙:一开始所犯的一个错误并不严重,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接踵而至的第二个、第三个错误就会把人带入万丈深渊

  2、FLOW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跳出“精神能趋疲乏”(漩涡效应)的怪圈?

  答案是心流(flow):意识尽然有序,人与活动融为一体和谐一致,忘我且忘他。作者总结了各种各样心流的经验和方法,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官之乐、知性之乐、工作之乐、朋友之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各种各样的乐趣,关键在于投入注意、时间精力,全身投入,主动感受,而不是消费享乐、纵情声色,被动享受。FLOW的关键在于:有挑战的工作、明确清晰的目标和反馈、全神贯注、掌控自如、浑然忘我、知行合一。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

  3、统一的心流---构建和谐的人生目标

  本书最大的特色,对我启发尤大的地方在于:作者创造性地将各种心流综合了起来,就像各种五颜六色漂亮珠子用一条项链把它们都串了起来一样。为什么要用链子串起来?因为在一种活动中达到心流,并不能保证这个人在人生的其它方面也有同样的水准。如果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各种心流衔接起来,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乐趣。

  那么,如何将整个生命化为统一的心流经验?

  答案是构建自我和谐的目标、构建统整的“人生主题”:由目标指引、塑造人的一生并赋予生命意义的所有行动。这个观念涉及一系列跟一个终极目标有关的各个分目标,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因为与终极目标相关而充满意义。(可以采用倒推法—写墓志铭的方法,问清楚究竟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构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结果就是自发自觉地实践和坚持自己的“人生主题”。其中的关键是对痛苦和创伤的解释和应对。(即:把问题和困难解释为一项可能的挑战,在困难问题面前我们并非无所作为,而且,我们的作为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同样对他人也有益处)。

  4、源于前人,超于前人

  在困顿、徘徊、犹豫、迷失中,

  我们如何构建自我和谐的目标?

  我们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我们如何从容而冷静地应对生活赋予我们的挑战?

  答案是:从我们前人的智慧中。

  文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有秩序的资讯:伟大的建筑、艺术、音乐、戏剧、舞蹈、哲学,都是以和谐克服混沌的好榜样,任何人都可以效仿,但很多人却忽视他们的存在,只想依靠一己之力创造生命的意义。这种态度和我们希望每一代人从无到有,凭空创造出一套物质文化并无不同。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指望自己再重新发明轮子、电力等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工具。相反,我们会从老师、书本、模型中,寻求制造这种东西的资讯,设法更上一层楼放弃祖先辛苦累积的教我们如何生活的知识,或者自以为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发现一套合适的目标,都是妄自尊大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当我们了解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我们就能了解直觉和冲动社会和文化的局限,我们就更容易把精力导向正确的方向。

  因为了解,所以宽容

  因为了解,所以自由。

  因为了解,所以超越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四):说说心流(flow)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快乐情绪的不同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书中提到的心流理论和我们提到的开心好像是两回事,反正怎么看都没什么感觉,就把它晾到一边了。再后来,我一个在york univerisity读master的同学说他的一个老师要他们好好记住契克森米哈赖的名字,说他的flow理论如何如何重要。同时我再看了好些心理学的书,发现好几个作者都有引用这种状态,包括《津巴多时间心理学》,《幸福多了40%》,《战胜拖拉》等等。我才发现这个flow应该算是积极心理学里一个里程碑的研究,但这个flow理论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快乐情绪有没有什么相关联系呢,达到flow的感觉和达到快乐的感觉,哪种对于人来说更有意义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搞清,直到看到了一个TED的视频http://www.ted.com/talks/lang/en/martin_seligman_on_the_state_of_psychology.html。

  这是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更乐观的自己》,《真实的幸福》的作者)的在TED论坛的演讲。他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啦,和契克森米哈赖都是经常被积极心理学引用的两位学者。在这个演讲中,他解答了我的疑问。

  在这个视频中,他提到应该把“幸福”的体验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快乐的人生”,第二种叫“积极参与的人生”,第三种叫“有意义的人生”。

  (i) 这种应该就是传统意义的快乐情绪。这种体验通常是一种很积极的情感(positive emotion),比如和朋友聊了个什么开心话题啦,吃了顿好吃的饭啦,考试考了个高分啦,升职啦,你当下都会有一种很开心的感觉,而关于如何提升这种情绪的书和研究就太多了,类似于《心灵鸡汤》那些书都会好多如何获得这些快乐情绪的办法。但这种情绪在积极心理学家的眼里,他们认为是属于一种最低层次的幸福感,而且经过多年的科学统计,他们发现无论你用何种方法提升这种积极情绪,你的幸福感也只能提高15%到20%。

  (ii) 第二种幸福体验就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flow),对于这种体验马丁.塞利格曼举了一个名叫Len的人的例子,这个人没到30岁就在爱情,工作,生活这三方面里,取得了其中两样很大的成功,在工作上,他不到20岁就成为了一个期权交易家,不到25岁他就已经一家期权交易公司的经理并且是个百万富翁。在休闲方面,他是全国桥牌比赛的冠军。但在爱情方面,Len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人很内向,和他约会过的女人都说你的人好闷,你没有positive emotion(也就是第一种幸福体验)。这件事情让Len很郁闷,所以他邀请了心理分析家去专门分析他,帮他解决这个烦恼。结果,经过心理分析学家5年的研究,发现他一点心里创伤都没有,他从小就在美国长岛长大,喜欢橄榄球,喜欢桥牌,但positive emotion是属于最差的5%那一类人群。但问题的重重重重重点是:难道Len没有幸福感吗?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与大家传统意义上的观点(体验不到积极情绪就不幸福)相反,Len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幸福的之一,因为Len的生活中一直体验着心流(flow)的状态。因为,他在期权交易公司从早上9:30上班,到交易所关闭,他能全心投入到flow的状态中。到他下班以后,他又继续玩桥牌,而玩桥牌的过程又接着让他继续体验flow的状态。Flow的状态和第一种状态是不一样的,第一种状态是你能感觉到自己很快乐,而flow的状态是你全心投入到了一件事情中,你的精力高度集中,时间静止了,而这种状态在心理学家眼中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这种幸福感是更深一个层次的。

  (iii)前两种幸福体验是更集中于”自我“的体验,而现在说的第三种(有意义的人生)是要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中找到归属感,这种应该说在做义工,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比较容易体验到。实验发现,如果你长时间的做公益活动(当然是选取你自己喜欢的公益活动啦,比如有些人喜欢长跑募捐,有些人喜欢去孤儿院陪陪小孩等等啦),你的快乐能保持长久不退,似乎比心流又更高了一个层次。

  最后作者说他对几千人做了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在以上三种幸福体验,第一种基本不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满意度,第三种能最大化的提升我们对于人生的满意度,而第二种也就是心流体验也能很大程度提升我们对于人生的满意度。如果你的人生中同时拥有以上三种体验,那么你的幸福感会高于三者的总和。

  再一次总结,心流是第二种幸福体验,而传统意义的快乐是第一种幸福体验,第二种比第一种层次更高。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五):有自己的一套整顿注意力的程序,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心流。

  在看这本书的前两天,我处于抑郁痛苦的低潮——作为一个非常看重幸福感的人,我感到沮丧和无力。在此状态下,我没有报很大希望的看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确实调整了我的状态。以至于看完书的第二天我似乎都忘记了前天的心情是如何的低落。

  现在我知道了,当时的状态就是“精神趋疲”,简单来说,就是闲出来的。一闲着,脑子里的消极想法,对妈妈态度的怨念等等就占用了我的精力。而“心流”里“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这一项,让我没有精力去想那些消极想法,解救了我。

  1.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加深了心流这个概念和“精神趋疲”的概念。

  心流这个概念我过去也是知道的,但是没有上升到人生观的高度。

  但现在我知道心流不仅仅只是人生的锦上添花。它是一种能力,培养好这种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不寂寞的面对独处的时光(代替“精神趋疲”、电视性等、无意义的索取),以及更有效的与人相处。它可以让我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繁琐的小事比如妈妈今天又说了什么消极的评价做了哪些偏心的举动影响了我的心情什么的。心流可以创造心灵秩序,心流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我时常在心流里,全神贯注在周遭的行动与事件或者在手头做的事情上,就无暇觉得不快乐,这会让我从即便是挫折中找到一种秩序感,所有的思想与感情,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心流的构成需要确立目标、确定难度和已有技巧之间的平衡、尽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而不是头脑内凌乱的想法上、注意回馈、设立规则。互动的时候也差不多,稍微有点升级,比如共同目标分享目标,,对目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平衡,精神能量与“环境”并融为一体等。

  2.之前有段时间沉迷于《钻石途径》,觉得自己要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充分的体验虚无空虚感,对追求目标什么淡淡的不屑,觉得很世俗。这种信念选择融于日常生活我的个人体验是:就像虫师里所说的,被吞噬在无尽的时间洪流里,害怕,恨不得手上可以有一朵昼颜花可以让我闻一闻。我承认我还没有达到钻石途径里的境界,也有可能是我误解了里面的有些概念吧,也可能仅仅是它里面说的暂时还不适合我。我还是需要目标的。《幸福的真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那种“害怕时间洪流”的状态是怎么形成的:人一旦闲下来,头脑里各种消极的观念就会伺机而上占据我的大脑,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无秩序。可以称之为“趋疲状态”。我很喜欢这个词,因为它真的很好的解释了我的状态。心流,也就是把注意力转而投注在周遭事物上,是我的解药。现在我是尽可能让自己更多的出于心流状态。其实冥想也是一种心流状态,因为冥想的时候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或者呼吸上(而不是脑子里的想法),这点和《身体知道答案》里所说的似乎不谋而合。

  3.除了满足自己,同时帮助别人也变得更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惯性思维可能会觉得这样不仅更辛苦而且还提升了难度。实际上,满足自己的同时帮助提升别人,虽然挑战增加了,但人生的乐趣也增加了,这是我们一个人的力量边疆可能无法达到的境界。

  4.“认识自己的独特和极限,尽可能了解疆界之外的力量,并设法与之合作”曾经觉得自己只要稳定就可以撑起自己的天地,我只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他的都无所谓。最近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和极限在哪里,也意识到一个人所没有办法达到的那种状态。就像书里所说的4个境界,在我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之后,会开始寻求社群里的价值,我想青雨办FGC的意义可能在此。我大概知道什么事我能自己做,什么事我不能,我需要与外界合作。

  5.目标会给人生带来意义感。(目标是方向感和心流的工具,要把握好规则性和自主性灵活性之间的平衡。)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会为个人意识带来主观秩序。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六):个人概述和理解

  一段话概述:

  这本书通过对意识、自我、注意力和精神能趋疲等几个概念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人成长和幸福的途径——产生心流。在心流里,人们完全沉浸其中,意识全神贯注,与周边合为一体忘我忘他,自我整合、复杂然后成长,使人更快乐,更幸福。要体会心流需要几个要素:

  1. 具挑战性的活动;

  2. 知(觉)行(为)合一;

  3. 清晰的目标(包括主观赋予的)和反馈;

  4. 全神贯注;

  5. 掌控感;

  6. 忘我;

  7. 时间感消逝;

  这些心流零散于生活中的诸多地方:感官、知性、工作、人际和挫折压力下。作者最后尝试用方向(目标)、决心与由此带来的和谐把心流统一起来,赋予人生以意义。

  -------------------------------- 扩充的分割线 ----------------------------------

  1. 此书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控制意识?

  如何让意识清明,以便从经验中汲取快乐?

  如何使人生有意义?

  2. 几个概念:意识、资讯、注意力、自我和精神能趋疲

  意识:

  意识是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是某些我们能感觉到,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比如情绪、感觉、思想等。

  资讯:

  我们看见、感觉、想到、渴求的各种事和物都是资讯。它们构成了意识,并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注意力:

  注意力从脑中浩瀚的资讯中找出与现时事件相关和需要的那部分,然后比较分析做出决定。

  自我:

  书中说自我是意识的一部分,包含了通过意识的一切。我的理解是如果意识是硬件的话,那么自我就是控制意识的软件。不过这个软件又存在于各种资讯之中。

  精神能趋疲:

  意识的目标被资讯威胁,产生脱序的现象。就是说知道了些事情,这些事情打断了平时的有序生活,让我们分心去应付这些事情带来的“威胁”。它的反面是最优经验。

  它们的关系:

  注意力由自我主导,而自我是意识内涵的总和,意识又是由注意力采集和过滤资讯而组成的。所以这是个循环。

  3. 心流

  我对心流的理解:

  一种长期持续的乐趣。

  心流的表现:

  “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连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为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

  要素:

  具挑战性的活动:

  不需要技巧和精神集中的活动让人厌倦,不能激发潜能、带来成长。

  知(觉)行(为)合一:

  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时一切动作都是自然完成的,不用痛苦地刻意去操控。比如打球时的流畅。

  全神贯注:

  是上面那条的前提。就像世界上只有目前在做的事情一样。

  清晰的目标(包括主观赋予的)和反馈:

  作者没有给出清晰的论证。不过这都是公理了吧?没有目标就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些什么。没有反馈就缺少正面的激励和负面的提醒。作者提到有些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绘画,需要一套内在的标准去赋予目标和提供反馈。

  掌控感:

  控制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担忧被打扰或不好的影响,这样就不会分心。比如如果现在担心僵尸入侵的话,我估计就没法安心的码字,早就跑路了。

  忘我:

  自我的执着耗费精神能量。进入心流后,自我和意识的联系消失。意识感觉不到自我,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时间感消逝:

  处于心流的人会失去对时间的正确感知。但作者不确定这究竟是副产品还是固有的特点。

  4. 生活中的心流

  感官:

  体育运动、感情、修行、视觉(美术、电影等)、音乐和美食。

  知性:

  记忆、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等。

  工作:

  抛开对工作的成见。工作不是限制自由和乐趣的借口。把工作当做提高自己经验品质的一种方式,从中找到乐趣。

  人际关系:

  孤独、朋友、家庭、全人类。

  挫折和压力:

  这原本是第九章的内容,个人觉得可以跟前面连起来。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意识面对困难的境遇,从中找到心流。面对困境,接受困境,从中寻找快乐。突然想起美丽人生。

  5. 赋予人生意义

  心流是零散的,可以从上面提到的各种活动中找到。但这些零散的心流是微弱和易逝的。现在需要的就是把它们统一起来,建立起“心灵的秩序”,一起使人生有意义。

  这样做需要三个工具:

  方向:就是目标,一个从一而终贯穿人生的目标。

  决心:让自己从身体到心理都朝着目标努力。面对困难也不放弃。

  和谐:个人理解就是一种平和安详的心理。不被各种烦恼痛苦所限制,也没有对短暂狂喜的遗憾。所谓的开悟。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意义”。这么说来使人生有意义其实就是不断朝着方向走,就是这样。

  个人对后面的“人生主题”不太理解,看上去等同于方向或目标。不明白为何重复一遍。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七):“心流”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

  《生命的心流》《幸福的真意》,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中信出版社 2009年1 月版,2011年 6月再版。

  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人如何获得快乐,何时最幸福?

  世界上有些知识,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比前人知道多得多,比如自然科学领域。但另一部分知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如何演进,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获取,前人的努力无法成为我们现成的经验,这种知识可以称之为智慧,是关乎人生的终极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时光流逝,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对于“幸福”二字,我们每一代人都要重新思考,重新来过。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契克森米哈赖花费 25年光阴去研究幸福的原因。

  说到幸福,先从快乐说起。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乐子,读一本有趣的书,看一部好电影,听段相声或脱口秀,与几个朋友聚餐畅饮一番……但这些快乐转瞬即逝,不能持久。

  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曾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而今天要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恐怕更加困难。——也许快乐总是短暂的,不快乐却是长久的。

  本书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却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于我们的意识。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就会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索尔仁尼曾把身陷囹圄的不堪转变为另一种体验。他说:“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古拉格群岛》这样伟大的作品。

  这种由自我意识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平时之所以感到快乐不能持久,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一直生活在表层的世界,由此带来的是: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心情、浅浅的参与、浅浅地工作……浅浅地活着。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浅浅的状态,让我们投入地、深入地去生活,去获取那种像美酒一般浓郁的、回味无穷的乐趣呢?其实,这种快乐也就是幸福,幸福是真正快乐的升级。

  这就是这两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幸福的真意是什么。

  在《生命的心流》中,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开创了“心流”( flow)的概念,简单地说,心流是指一个人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某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挑战时的感受。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统一,从而生命获得极致的发挥。在任务完成后,心流的体验会让我们心生感激与快乐之情——这是一种真切的长久的快乐。

  我们多少都有过心流的体验,例如,经过一番心血完成某件比较艰难的工作,当时的心情,只有你自己明白。作家“思如泉涌”的完成一篇小说,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完成一段即兴演奏,当心流发生时,他们的灵魂已与艺术混为一体。

  心流不同于简单的快乐,我们在看某个肥皂剧,玩无聊的游戏时,同样会感到快乐,但这类快乐十分脆弱,需借有力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唯有从心流带来的快乐,是自己塑造所得,对个人意识的拓展与成长才有助益。

  达到心流有几个所需的条件: 1)清晰的目标。2)较为清楚的行动准则。 3)有立即回馈,让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完成每一步骤后,能够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 4)当事人对所做的事具备高技巧,同时面临高挑战。 5)当事人尽全力接受挑战。

  我想可以通过作者以下几段话,清晰的表达出心流与幸福生活的关系:

  莫虚度闲暇光阴

  正如前面谈过的,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更具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但大致而言,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

  未来属于善用闲暇的人

  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经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然而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善用生理与心理资源体会心流,反而花许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赏知名运动好手在大体育场的表演。我们并不创作音乐,而只听身价数百万美元的歌手的白金唱片;我们不从事艺术创作,只会对拍卖会场上喊得最高价的名画赞叹不已;我们也不肯冒险贯彻自己的信念,只会每天花几个小时,看演员在虚拟的情境中,假扮出生入死。

  这种替代的参与方式,至少暂时粉饰了浪费时间的空洞感。但是跟投注在真实挑战上的专注相比,它实在太薄弱了。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经验,会带来成长;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全人类加起来,我们每年浪费了数以百万年计的人类意识,这么大的能量本来可以用来完成更复杂的目标,带动乐趣横生的成长,现在却浪费在模拟现实的刺激追求上。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个人的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它们吸收精神能量,却没能提供实质的力量作为报酬,只是徒然使我们变得比原来更疲倦、更沮丧而已。

  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一一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看来,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工作时能体验到心流,闲暇时也过得丰富多彩,不会虚度的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体验不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工作时充满抱怨和痛苦,好容易熬到下班,又任之虚度,他们整个生命都暗淡无光。

  唯有从每天的生活经验中创造乐趣,获得心流体验,才能真正提升生活的品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也并非刻意得之,它与运气或几率无关,它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 :“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

  契克森米哈赖十分赞成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的观点:“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一一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幸福感只不过是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属现象。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契克森米哈赖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他被誉为“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积极心理学”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这是现代心理学中比较热门的一个分支,也是在众多成功 /励志书籍中,创造畅销书最多的一个主题,例如《秘密》《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正能量》等等,所有讲到这个词的人无不受到契克森米哈赖的影响,但作为一名严肃认真的学者,契克森显然没有那些畅销书作家一样频繁曝光。

  在实证行为主义盛行的20世纪 70年代,契克森米哈赖依然大胆提出当时学院派学者不敢也不愿追溯的心灵现象一一人类的最优经验( the optimal experience)。该理论比另一位更早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巅峰经验”( the peak experience)更胜一筹。马斯洛是从人类超越性存在的观点出发,体验自我实现的巅峰经验的;这种经验虽然与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最优经验”有共同之处一一即“忘我”的境界,但起点完全不同;马斯洛是从哲学的超越性出发,含有浓厚的意念论倾向,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从现象出发,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随后,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生命的心流》与《幸福的真意》可以称之为两本绝对经典的心理学名著,在对心灵探索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书 1997年在美国出版,引起轰动。 2009年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中国大陆,但是,它们价值和地位显然没有得到中信的重视。 2011年,出版社再版这两本书,分别改名为《专注的快乐》和《当下的幸福》,仅凭这两个名字便已失去原作的味道,况且它们一直被定位在成功 /励志类别,实乃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读一百本励志书也不及读一本这样的心理学名著!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八):“让生活充满乐趣!”一点也不矫情

  当年仅23岁的我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每天下班后至睡觉前的四五个小时时,我遇见了这本书。

  当我读到这本书前,我的生活是这样的:吃东西,享受的是填满胃的快感;看书,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更快地入睡;运动,是因为我要减肥。就这样,我做着A事,脑子里却满是B目的。这种身与脑的南辕北辙支配着我每天所做的每件事。往往很忙,常常空虚。

  所以《真意》是一本戳中我目前生活死穴的书。作者的乐趣与享乐之辩帮我认清我生活状态的症结:充满机械的享乐,毫无成长的乐趣。

  喜欢逛街,喜欢睡懒觉,喜欢上街找好吃的……享乐本应带给我们放松,但它只会让我们生活的空白部分更加空虚。

  享乐与乐趣在注意力方面的区别是,享乐是不需要耗费注意力的,它需要的仅仅是类似于生理和大脑的刺激,例如食物、睡眠、性blabla。而乐趣是需要投注全身心的注意力的,例如桥牌、绘画、打球……当然你也可以心不在焉地做这些事儿,那么你也无法从中获得乐趣。

  享乐与乐趣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回报。乐趣带来自我成长,增加我们的复杂性——这里的复杂不是世故、狡猾的意思,而是指我们在探索各种不同可能性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面性的自己,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最重要的是,乐趣带来心流体验。而享乐,除了享受瞬间的快感之外,它不曾给我们留下任何纪念,除了更加强烈的空虚。

  这给我的一个启发是,全身心地投入当下我所做的每件事儿中,将心、脑和身体统一联结至当下。

  如果在做瑜伽,就好好感受长期在电脑前扭曲的脊柱终于恢复原本的弹性肆意伸展时的畅快吧!而不是想,K!我肚子上的游泳圈怎么还这么明显!

  如果想要吃好吃的,何不自己动手做呢?从饭来张口到自己下厨,岂不就是从享乐到乐趣的一大飞跃?——当然你也可以说自己在吃每样东西的时候都是用老饕的态度来仔细品鉴的。我昨天破天荒地做晚餐,选了鲜虾滑蛋,竟然在菜场买了还能动弹的大虾回来剥壳、切丁、腌渍……放在几天前,连我自己也不会相信懒散惯了的我会做出这样的事儿!减肥成性的我难道不应该是把虾扔进开水里煮几分钟直接捞起来开吃并自我安慰,这种做法,可以减肥! 的吗?

  好吧,我知道有人会开始说,你怎么这么矫情,你过日子怎么这么累,你怎么就这么刻意呢?

  我承认,我之前对生活,充满了犬儒主义、充满了无为而治。在这个热心追逐的时代舞台,在这个充满小清新和处世气息的DB,刻意和努力有点格格不入。

  但是,成长,尤其是在平淡生活中的成长,如果连自己都不刻意、不主动、不努力的话,那么,成长的时间,一定被平淡稀释得很长很久。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以像我一样的年轻人,生活在平淡中,没有谋生之苦,渴望成长,接受努力。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九):幸福

  整本书有321页,可能是翻译的原因,或者是对心理学术语的应用,有些内容没有办法真正理解的读完,但是终于读完了,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更明确的告诉我们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设定目标,知行合一,有反馈,不断努力的过程,原来大师已经在仔细研究什么是快乐,并且给很多人指明了方向。

  最近在考虑体系框架的问题,原来快乐也可以成为一个体系框架的问题,可以检查出我们哪里出了问题,所有一定要有框架。

  我一直喜欢说一句话,参与决定了你的收获,书中提到只有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

  这段要摘抄一下:

  描述最优经验的共有特征:觉得自己的技巧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中,对于自己表现的好坏,随时可得到清楚的回馈;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没有空闲去思索任何不相干的事,或烦恼其他问题。

  书中描述道的投机,眩晕,模仿都会有这样的效果。生活的本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工作与交际。

  《幸福的真意》读后感(十):《幸福的真意》要点摘录

  幸福的真意(摘录)

  以下内容来自于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幸福的真意》一书。

  摘录的主要是一些对我有重要启发的句子,没有纲领性质,仅供参考。句末数字是页码。

  2010-1-16

  第一章 新快乐·心快乐

  ·最优经验

  人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做一件艰巨而值得的事情时,把体能和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6

  这种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最优经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6

  ·混沌与欲望

  只要是以人类的目标与欲望为出发点,宇宙就显得极为混乱。14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里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15

  ·文化

  当人们相信进步是必然的,生活理应轻松愉快时,就很容易丧失面对困顿的勇气和决心。一旦他们发现从前相信的一切不尽可靠,往往会一股脑儿把所有信念抛弃。没有文化价值观的支持,人们就陷入了焦虑与冷漠的泥淖。16

  ·善用自我经验

  复杂社会中很多强势团体执行着社会化的工作,有时它们的目标咋看似乎相互矛盾,但结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剥削我们的精力以逞其私欲,使我们沦为社会制度的附庸。24

  ·解放意识

  印度瑜伽徒严格的心理自律,中国禅宗信徒源源不断的自发性,目的都在于从混沌的威胁和生理冲动的严重制约下,释放内在生命,不再受制于以两者为工具的社会。26

  第二章 意识,快乐泉源

  ·不论潮流怎么变化,肯下功夫掌控意识的人,似乎的确获得比较快乐。31

  ·意识内涵

  “建构于资讯理论之上的现象学模式”

  简单而言,意识是某种我们能感受到的,而且有能力引导其方向的事件。34

  意识可以遵循不同的目标与意图发展,每个人都拥有控制主观现实的自由。36

  ·意识极限

  理论上每秒至多126位资讯,估计每个人一生中可以处理1850亿位的资讯,可能是高估,也可能是低估。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39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40

  ·关于自我

  注意力,自我,意识——呈一种圆形循环44

  经验取决于我们运用精神能量的方式,而这又牵涉到目标和意图。所有过程乃是靠自我(即整个目标系统的心理和活动)衔接的。46

  ·精神能趋疲

  精神脱序——资讯跟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或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是对已是极为不利的影响力。47

  与个人目标相冲突的资讯侵入意识后,视目标的重要性与威胁的大小而定,某些程度的注意力必须腾出手来消除危机,用于处理其他事物的注意力就相对减少了。48

  外在事件进入意识时纯属资讯,不一定具有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必须又自我根据自身的利害关系,对这些素材加以阐释,才能决定它是否有害。50

  精神能趋疲的反面就是最优经验。51

  ·自我的成长

  复杂的自我能够融合“独特化”和“融合”这两种乍看矛盾的过程。53

  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投入加倍努力,重温它的滋味。自我就这样开始成长了。

  第三章 欢喜三味

  ·改变生活品质的策略

  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契合。

  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单独采用。59

  ·享乐与乐趣

  享乐虽有助于维持秩序,却无法创造新秩序。62

  ·体验乐趣的要素

  乐趣出现的八项元素66

  1、挑战与技巧: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

  2、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份工作上。

  3、明确的目标(全神贯注的原因)

  4、及时的反馈(全神贯注的原因)

  5、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当中,日常生活的忧郁和沮丧都因此被一扫而空。

  6、掌控自如:充满乐趣的经验使人觉得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

  7、浑然忘我:自觉暂时消失,但心流经验告一段落以后,自我感又变得更加强烈

  8、时间感迥异于平常:时间感会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会变的相机小时那么漫长。

  1、挑战与技巧:投入一个竞争的环境;自发“小游戏”小型心流;知行合一。68、70、71

  2、目标主导:有时候是临场发明和协调出来的75

  3、回馈:因人而异;象征意义——成功实现目标;回馈只要跟我们投入精神能量追求的目标有合理的关联,就能产生乐趣。76

  4、全神贯注:攀岩前30秒和后5分钟;忘却其他。77

  5、掌控自如:理论上而言,在心流的世界中,完美是可能的。真正令冒险专家乐此不疲的,不是追逐危险地病态悚栗,而是一种有办法控制潜在危险的感觉。赌博:控制幻觉。80、81

  (心流会上瘾:丧失最终控制权,成为秩序的俘虏。不再愿意适应生活中的暧昧和模糊)

  6、浑然忘我:群体“一体”感;与大我密合——我们用以代表自我的资讯,也就是自我的观念,隐遁到知觉之外;超越自我,进入更大的行动体系;在心流中失去自我,之后以更坚强的面貌再度出现。85、86、87

  7、时间感迥异于平常:自成的时间观。88

  ·目标不假外求

  自成目标:自我涵容的活动,它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一件事本身即是最大的回馈。

  自成目标与外求目标的差别: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副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我们所做的事,一般是二者的综合。89

  没有绝对的好。

  第四章 快乐心流何处寻?

  ·心流活动

  法国人类学家凯洛瓦分类:游戏game(带来乐趣的活动)“竞争”“投机”“眩晕”“模仿”。98

  意识的复杂程度随心流经验渐增“焦虑”“厌烦”。101

  ·心流与文化

  首先,我们可以说,一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好,因为有较多的社会成员能拥有与他们目标相契合的心流经验。其次,则强调这些经验应该尽可能的帮助更多人培养更复杂得技巧,使他们实现自我的成长。106

  文化是对混沌的一种防御。文化与游戏颇为相似。109

  调查显示,一国人民生活越富裕,教育水准越高,政治越稳定,幸福与人生满意度也越高。111

  ·自得其乐的性格

  社会病理学:失范anomie——行为规范被扰乱的社会状况

  疏离alienation——人们被社会体制逼迫而采取与本来目标相悖行动的状况

  个人病理学:注意力失调——注意力运作太零散——焦虑

  自我中心——注意力运作太严格——厌烦115

  实验表明,全神贯注不仅没有耗费更多心力,反而似乎减轻了脑力负担。117

  ·自成目标的家庭环境

  “清晰”“重视”“选择”“投入”“挑战”118

  ·困顿中体验心流

  自得其乐者能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找到乐趣,因为他们能把悲惨的客观条件,转变为可以控制的主观经验,才得以生存下去;他们正是按心流的蓝图行事。120

  第五章 感官之乐(动、爱、控制意识、视觉、听觉、味觉)

  第六章 知性之乐(文字、历史、科学、哲学)

  能趋疲是一种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又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160

  记忆有用论:选择兴趣记忆164

  第七章 工作之乐

  经常感受心流的人较易感觉坚强、活跃、有创造力、专注、进取。实验表明,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是而绝非休闲时。(被动、软弱、迟钝、不满足)210

  矛盾的原因:谈起工作,一般人就忽略了理性的证据。他们无视当下的经验品质,一味坚持传统文化对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见。他们认为工作是强加的限制,妨碍他们的自由,必须尽可能地逃避。

  我们周遭很多人的无动于衷,并非源自生理或心理的疲倦,问题毋宁是处在现代人的工作观,以及在他观念里工作与目标的关系。(对长期目标没有帮助)212

  对工作不满:缺乏变化与挑战,人际关系冲突,压力太大。213

  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的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因素(例如炫耀个人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他们吸收精神能量,却没有提供实质的力量作为报酬,只是徒然使我们变得比以前更疲倦更沮丧而已。216

  第八章 独乐?众乐?

  ·生活品质的两大因素

  我们如何体验生活;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人生而群居+旁人是魔鬼

  调和二者

  ·学会独处,驯服孤独

  内在的秩序——心流体验

  ·家庭,婚姻,朋友,青少年,以及社会(极大复杂而困难的社会事务产生高品质的心流经验)

  青少年友谊往往是偶然形成的,后期的友谊则是培养的。

  第九章 改谱命运交响曲

  ·纾解压力三种不同的支持来源

  外来助力;个人心理资源;对付压力的策略

  第三种最为重要

  ·化腐朽为神奇

  有的进化观认为,复杂的生命形式依靠从能趋疲中汲取能量而生存——把废物重新加以利用,改造成有结构的秩序。

  化学上“耗散结构”:控制随机运动中,原来会散失掉能量的物理系统。269

  适应技巧会随年龄增长。

  转变的三步骤:

  1、不自觉的自我肯定

  矛盾的综合:承认融入体系+承认自己的目标(一种更大实体的附庸)

  2、注意力集中于外界

  保持警觉处理周遭的事

  3、找寻新出路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1、确立目标

  一个人有没有“自得其乐的自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自得其乐的人知道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并不是什么随机效应,也不是什么外来力量所造成的。280

  2、全神贯注

  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强,投入就越容易。注意力脱序、精神容易涣散的人,总觉得被排除在心流之外。281

  3、注意一切动态

  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心流活动一旦展开,其他因素自然水到渠成。282

  4、从当前经验中寻求乐趣

  需要决心与纪律284

  第十章 再创人生真谛

  ·统合生命的心流

  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经验。

  只要方向明确,行动规则清楚,并能提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任何目标都能使人的一生充满意义。288

  ·何谓意义

  三种解释:一个目标或重要性;个人的企图;一种有秩序的资讯289。

  创造意义就是把自己的行动整合成一个心流经验,由此建立心灵的秩序。290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不论它来自何处,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人生就会有意义。291

  ·培养方向感

  索罗金把西方文明分文三大类“知觉”“观念”“理想”三者各有利弊295

  心理学家对于一般人发展自我观念、人生的长期目标等专题的四阶段共识:个人-自我-个人-自我。此外还有六阶段八阶段等划分,阶段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多数理论都承认个体与团体的对峙,以及独特化与整合不断交替发生的重要性。伴随阶段上升,意义的复杂性渐次增加。298

  ·下定决心

  目标决定努力方向: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自有真的好吗:游戏规则弹性太大,注意力就会减退,导致更不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剔除旁枝目标:行动、反省相辅相成。

  ·重获内心和谐

  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精神能趋疲,都是因为觉得该做的事比做得到的更多,或自觉能做到的比环境许可的更多所引起的。这种现象只有在一个人同时考虑多个目标,不同欲望发生冲突时才会出现;只有在一个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成为什么时,才会发生。一个体系越复杂,变通的出路越多,就越可能出问题。305

  我们在缺乏机会与变通时,和谐可谓唾手可得。欲望很单纯、选择很清楚,没有矛盾存在的空间,也不需要妥协,这就是简单体系的秩序——它根本欠缺秩序。这种和谐非常脆弱,复杂度一步步增加,由体系内部产生趋疲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307

  ·一贯的人生主题

  撰写人生脚本:精神能量与人生主题相结合时,意识就能达到和谐。但并非所有的人生主题都具有建设性。真人生计划:自发性,内在动力;伪人生计划:无选择随众性,外来动力。“发现型”和“接受型”。308

  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发现型”人生主题的形成三步骤312

  1、这种主题往往是对早年遭受重大伤害的反应——成为孤儿,遭人唾弃,收到不公平待遇等。

  2、接下来的问题是,用哪种方式阐释遭受的痛苦,能导向反能趋疲的人生主题?

  3、最后,反能趋疲的复杂主题,很少会在应付个人问题是出现。它所涉及的挑战一定要能适用于他人,甚至全人类。

  超越前人的智慧,从书中获得启发,从信仰中得力:进化观点。315-321

  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32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