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2022-05-16 02:05: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安妮日记》是一本由安妮•弗兰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一):目睹过黑暗的孩子,大概再也回不去了

  日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小时候漠视妈妈的别有用心,

  日记都是流水账,初中时才意识到该写点什么留在回忆里。

  其实是童年生活的过于安逸,每天能记录的也就是跟伙伴们玩了什么游戏,吃了什么东西

  是在初一那年冬,外婆去世以后,我开始在日记里写我的生活,

  极为详细的描述每一个细节,

  一点点小委屈也要在日记本上渲染

  为了让外婆看到我现在的样子,甚至还附上的自己的照片,

  我想她是思念我的,就像我思念她一样

  当时傻乎乎的认为,只要我把这些东西都烧了,外婆就能看到

  我想安妮也一样,十来岁的孩子内心是玻璃樽

  敏感易碎,周围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新奇的,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孤傲自恃却又渴望关怀

  在经历的童年的无瑕后,第一次睁开眼目睹了这个世界的悲伤失落死亡

  他们眼里流下的黑色的泪水让自己开始成长

  一旦成长便不可逆转,就算回到那个光明的年代

  也无法抹掉黑色的泪迹

  这就是说

  目睹过黑暗的孩子,再也回不去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二):不屈的生命

  书的第一页是一张安妮的照片,题目叫《快乐的安妮》,这么可爱生命被纳粹残酷迫害,让人心里很难受。

  这本书真实地记述了安妮的忧虑、快乐、爱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已久的解放难说真的快要来临?谈得这么多的解放太美了,太像童话了,它会变成现实吗?……也许我在9月或10月就可以上学了”“是不是因为我这么长时间不能把鼻子伸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如此醉心呢?……仰望天空、云彩,月亮和星星,能使我内心平静和充满希望……大自然使我觉得自己渺小,使我能勇敢地忍受一切打击。”“问心无愧,人就坚强!”“因为在内心深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加寂寞。”“没有理想、梦想、憧憬,或者它们被最残酷的现实撞得粉碎,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困难……但是我紧紧抱住这些希望不放,不管怎样,因为我还一直相信人的善良本性。”这些话语都是我喜欢这个小姑娘的理由。

  这是我三年前买的一本书,当时我在首页抄了一句安妮说的话:“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这是一条不屈的生命,一条美丽的生命。

  最近读了两本与纳粹有关的书,另一本是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85后,生长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拥有快乐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不知道我为何常常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生在最好的年代,拥有最好的青春,应该活出更多彩的生命。

  由于决定学习德语,还看了一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挺不错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三):一个未删节的版本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有时随便看一点小说。

  弗兰克先生:学英语和拉丁语;最喜欢狄更斯;喜欢看严肃、枯燥的书。

  弗兰克太太:上英语函授课;阅读广泛。

  杜先生:学英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法语。

  以下是三位年轻人的教育情况

  彼得:上英语和法语函授课;学荷兰语速记、英语速记、德语速记、英语商务通信、木工、经济学,有时上数学课;读书不多,喜欢地理书籍。(17岁左右)

  玛格特•弗兰克:上英语、法语、拉丁语函授课;学荷兰语速记、英语速记、德语速记、力学、三角函数、物理、化学、代数、几何、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荷兰文学、会计簿记、地理、生物、现代史、经济学;阅读广泛,最喜欢的是宗教和医学。(17-18岁)

  安妮•弗兰克:学法语、英语、德语、荷兰语速记、几何、代数、历史、生物、地理、艺术史、神话、圣经史、荷兰文学;最喜欢看传记、历史书,有时看点小说作为消遣。(14-15岁)

  他们就相当于中学生而已。安妮的姐姐玛格特居然能掌握5门语言,安妮学了4门。如果问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她有什么爱好,能回答出看书、写作也算是很好的学生了。而在安妮另一份清单里,除了前面几项,她还提出了研究皇室家谱、历史、古希腊罗马神话这些兴趣。当然,还有富有少女气的:收集电影明星照片。15岁不到,她看的书已经达到了大学教授写的《查理五世皇帝》这种水平,厚达598页。另外还有《北方战争》(1700-1721)《十字路口的巴勒斯坦》《伽利略传》和《圣经》等。真让我佩服。

  还有一点,安妮能那么彻底地分析自己的性格,有些自私,但非常独立。一些问题的思考非常成熟。

  例如宗教:炼狱、地狱和天堂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概念。但是某种宗教——不管是哪一种——使人走正道。那不是畏惧上帝,而是珍视自己的荣誉和良心。

  她也思考女性独立的问题,并声称不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家庭妇女。对于战争,她甚至看透了荷兰作为被德占领区与英国之间微妙的关系。盟军迟迟不进行登陆,发动反攻,安妮的理解是:“每个人都只认为英国人有责任尽快地拯救荷兰。英国人究竟有什么义务?荷兰人凭什么想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慷慨援助呢?……没有一个国家会白白地牺牲自己的子弟,英国也不会。”

  以前看安妮日记,是因为可怜一位少女和她的家人、民族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最后她死去了,而她的文字还在,是一种感慨。而今天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把两个月的时间,一点一滴地花在这一字一句上。我看到的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如何把人一步步逼向疯狂的绝境。一群失去自由,离开优越生活的犹太人为琐事争吵、生气,这一切是如何消磨着人的意志和耐心。战争并不仅仅有英雄壮烈牺牲的故事,而炮火连天的动荡不安也是暂时的,战争最可怕之处在于,一点点消耗着人的精神,直到最后一丝希望都消失不见。这时,可怕的人只能同魔鬼做交易。生理上的饥饿、寒冷、闷热,心理上的惊恐、悲伤,足以毁灭任何人。可是他们坚持了两年,透过安妮的日记,可以看到他们过得分外艰难。仅仅是看她的叙述,我都看得枯燥无味。没完没了的争吵,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不看完整版不能深刻体会到的。实际的情况又如何?他们一定是相互包容,不然就无法走完这漫长的两年。安妮的日记只是冰山一角,后来看迷你剧,其中增加的几个小细节让我特别感动。安妮和住在一起的杜先生吵得不可开交,她在日记里说他是自私、古板的老学究。电视剧里,杜先生也曾暗自拿着一封信抱住头,躺在床上,发出无声的哭泣。是得知家人、朋友遇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他们被捕的时候,安妮发抖的双手系不了鞋带,他走过去握住她的手,稳住她,帮她系上了鞋带。这两个细节,可以成为他们在绝望中一同走过两年的原因。

  从13岁生日那天开始写日记的安妮,一开始只能介绍一些学校里的同学,叙事非常孩子气。到了最后一则日记,刚过完15岁生日,她长篇大论地剖析自己的性格。我仿佛看着安妮一点点长大,想到后来被捕、死去,无法不感到痛惜。

  1944年8月1日,日记毫无预兆地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天。只留下一页空白。

  前言里有段安妮同学汉妮莉的回忆,交代了安妮在集中营的生活。汉妮莉就是那个在前几篇日记中提到过的女孩。安妮说她“通常很害羞,在家里却很调皮……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近来我很欣赏她。”这位女孩在集中营见过安妮一次:“天黑了,我等得浑身发抖。过了好久,我忽然听见一个声音……是安妮在喊我。我顺着声音找去,看见她在铁丝网那边,衣衫破烂。……我们哭了又哭,因为这时候我们当中,除了隔着一层铁丝网以外,再没有别的。我们的命运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个小纰漏:第133页下的第一条注释,对“席夫”做注,原注写“见1942年6月15日的日记”。而当天的日记没有出现这个人物。席夫在前文中只提到过一次,指彼得·席夫。在本书第13页(1942年7月1日的日记),彼得·席夫站在书店外向安妮问好,安妮说这是第一次,她很高兴。

  安妮在日记里提到,她每天要背五个不规则动词学习法语。没有什么取得成功的捷径,唯有勤奋,唯有勤奋。

  安妮之家线上参观:

  谷歌艺术计划关于《安妮日记》的线上展览:

  《安妮日记》读后感(四):年轻的作者和深刻的思想——读《安妮日记》有感

  《安妮日记》的内容主要涉及安妮和周围人的“日常”生活、安妮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分析、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妮的成长——从一个聪明、自负、开朗的女孩变成一个真正坚强、成熟、有智慧的人。

  尤其是在日记后半部分,她关于战争的思考很深邃,关于女性地位的思考更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如果只看这些文字,有谁能想到这些有力的语言竟然是出自一名不到十六岁的女孩之手!正如《译者前言》中所说:“她对生活的洞察超越了后屋那个弹丸之地,也超越了她所处的战争年代。”

  其中有一段关于战争的思考,我不得不单独摘抄出来:“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没有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穷人?为什么人们在挨饿,而世界上其他地区吃不完的食物在腐烂?人为什么这么疯狂?”“人心中有着一种毁灭的欲望,有一种杀人和破坏的欲望,只要全人类没有例外不经过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就会有战争,建设、培植和生长的一切就会又被中断、被毁坏,然后又从头来过!”

  安妮在这段中所指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也是我们人类至今也没有、也不知究竟能否解决的问题。科技在进步,战争设备越来越先进,然而于此相比,人的认知水平却几乎没有什么提高。教训就摆在那里,我们却从来都不吸取。关于战争,更多的人似乎更喜欢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讨论著名的战役和“伟大的”传奇人物,而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无名小辈却真的被人们忘记了。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已经开始退化了。我们麻木,麻木到明明已经病入膏肓了仍然却浑然不知。

  在我看来,《安妮日记》之所以风靡全球,并非作者的语言功底有多出色,更多的是因为这本书作为真人真事所带给世人的冲击。历史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未来!可是,正如我之前所说,血的教训仅仅是写在教科书上需要背诵的一篇课文罢了。

  。有谁能想到,“我们家三代都没有性交”的笑话竟然是出自这本书!(笑话作者为范丹先生)

  《安妮日记》读后感(五):真实细致的少女心路历程记录

  这几天看的另一本颇有感慨的书,是一位十四五岁女孩的细碎心思记录——《安妮日记》。

  这本书在西方世界挺有名气的,我想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安妮日记的大部分,都是在她与两户家人生活在密室中,几乎与外界隔离的情况下写的——他们是二战期间生活在德占区的犹太人。日记中对提心吊胆藏匿生活的描述,以及一家人最后仍然无法避免地在集中营中死去的事实,是对纳粹德国的强力控诉。

  日记本是安妮13岁的生日礼物,而日记最后一篇时,她已经快16岁了。13岁的大部分,记载了她对不理解她的妈妈、邻居的抱怨与不满,甚至有些歇斯底里,整一个倔强的孩子。当然,穿插了不少她在密室中继续跟着爸爸、姐姐学习的过程。她是个热爱学习与思考的幸福好孩子呀。

  在某天一个梦之后,所有的篇幅的主角都成了“彼得”,同住的大安妮两岁的男生。安妮坦白而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每一天与这位男生说话的点滴,最后是热恋的感觉与欣喜,对内心交流的信任与体会等等。

  大约半年,彼得从日记中消失了,消失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早熟的安妮知道自己更想要的是一个人完全真正了解内心的自己。日记开始了安妮对内心的探讨。常有另一位安妮出现与自己进行对话,大约是自我的强大觉醒。此时她对政治,对人生也有了更成熟的想法。

  如果研究发展心理学,这大概是少女心路发展的基本轮廓吧。当然,敏感的安妮,由于生活在密室,要比一般孩子早熟一些。

  在1943年的日记中,有一些1944年安妮补写的感言,对一年前自己的不解或慰解。可怜的安妮没有跟日记告别,在某天就被突然闯入的纳粹抓走了。不然,年长后的安妮,又会如何看待年少时的心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