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现象学导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0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精选10篇

  《现象学导论》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一):理性王冠的看护人?——通向现象学之路

  想想看我真正系统的看现象学的书大体上也有半年了,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匆匆看了。先前和元达南聊天忽然提及此书,从图书馆里借来重新翻阅了一遍。闲来无事,写上一篇书评,也算对得起我用来看书的两堂马克笔绘图实习课。。。

  本书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野心,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一本哲学史类的现象学导论,而是希望写出像胡塞尔书写的那种通向现象学分析导论。但是本书中关于现代生活失落相关评价和对人类理性荣耀的过分赞美,我觉得是可以值得商榷的,的确胡塞尔在后期将人类历史称之为理性的“隐德来希”。现象学(哲学)作为理性反思的一环,现在还不足以重获人类理性最美王冠之名,或许唯有真正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才能如此。

  本篇书评涉及现象学的工作内容和主题的介绍较少,相似的内容已经老生常谈。此外本书评只写本人认同的地方

  §1 现象学的工作范围与任务

  作为一本现象学导论,本书对于现象学的工作范围划分可以分两段进行阐述。一方面是现象学作为哲学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是现象学在哲学中承担的独特任务。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罗伯特.索科拉夫斯采用了这样的一种区分哲学和非哲学的工作范围。

  1.自然态度下的反思:反思关乎命题的意义,我们会对呈现出的事态进行反思,例如通过我书写的文字,通过我言说的话语,又例如近大远小的东西。我们将其命题化,并考察命题的意义是否具有与之匹配的事态。命题性的反思将事态首先视为具有被主张的事态,这赋予了命题反思的必要。而另一方面,却又将事态视为简单事态。

  比如当我表述杯子在那儿的时候,杯子在那儿被加上了“”(引号)。“杯子在那儿”表达的是我的观点。而通过这一步,我们并不完全信赖他人乃至自身那里被呈现出的事态,我的知觉是可错的,我的亲眼所见可能只是某种近大远小的错觉。命题的态度是中立化的,并不包含原始的信赖关系。我并不信赖我的知觉,和他人的陈述,我需要在真正明见的事态中校对他们。

  而自然态度下的自然科学工作范围就是在此。

  2.哲学态度:在哲学反思之中,与自然态度下的反思对比呈现出以下特征。自然态度下的反思,其反思精神并非是被始终贯彻的,它所采取中立化的态度是有限的。最常被胡塞尔提及的关于世界存在的原信念便是其中一例,它太鲜明以至于年轻的柏拉图瞧不起它,火炉旁的笛卡尔过度的怀疑它。还有类似于逻辑的有效性等。哲学态度下,对它们采取中立化的态度,它们全盘成为了反思的内容,如果我们不需要怀疑它们,无论是因为它们的明见,或者我们有一个理性的理由,还是因为对它们的怀疑是无效的,我们都需要给出合理的理由。

  我们不难看出,哲学的工作范围理应是从属于真正科学的工作范围,它来自于古希腊的episteme与doxa之争,二者的共同态度都在于,无论事实是怎样,这些问题都不是不言而喻的。哲学是且理应是自然态度的反思者和看护人。哲学家不应去试图成为阿波罗,哲学家理应是阿尔忒弥斯的信徒,日光褪去时出场看护世界,亲吻英俊的诗人和先知们,这个在后面再说。

  现象学作为哲学,自然是在这一态度之下的。但是现象学有它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领域。本书的考察重点放在胡塞尔,所以在开篇第一节就以胡塞尔关于内在-超越问题而建立的意向性本质为考察重点。通过阐述意识体验所具有的对象相关性,心灵的内在封闭性被打破了。因此,意识体验成为光照,使得对象和它自身显现出来。

  胡塞尔这里意识体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在后来的现象学家那里继承下去,但是现象学研究的独特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先哲真正发问的“显现”与“现象”之间的作用关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在场者以及其在场方式的争论,现象学作为哲学最隐秘的憧憬,无论是在胡塞尔的《第一哲学》中对哲学史问题的处理,还是在海德格尔对巨人们的阐释中,都通过哲学史展现出了它自己成型的脉络。

  它覆盖了传统哲学的讨论问题,比如杂多和流变之中被规定的同一性(是者)如何成就自身,同时自己也有着独特的讨论范围,例如本书中提及的,关于在场与缺席问题的讨论就是其中一例。

  §2 真与显现

  在命题性的反思之中,我们关注命题的真值,会选择各种方式去在某种事态中勾兑出它。比如,我们采用一种上个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或者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点,我们理应将命题拆分至简单命题以及其对应的简单事态,这样的做法会使得我们的知识成为可能。(这也是属于一种哲学上的回答。)

  而现象学关心范围则可能是在此事态之中,有什么承诺了命题的真值,或者说,在某个检验命题的观察事态之中,是什么东西在场使得此事态之中,命题得以为真。我们用一种胡塞尔式的观点来看(也是本书采用的观点),就是对象如何在场,或者说对象的被给予方式。在回忆之中对象的当下化、在当下感知之中对象的在场等等。

  就对象与意识体验的相关性,也就是它作为意向相关项这一点而言,我们更愿意称它为意向对象。这样我们就可能进入到了一种传统的现象学问题,即意向活动(Noesis)-意向相关项(Noema)之间的关系。

  在被现象学还原纯化后的现象之中,我们并不讨论事实性,我们在考察某个观点时在考察的是意义而不是事实。在第一步中,附加在命题上的自然态度(对世界实存的原信念)被我们消解,我们无需根据它来谈论问题。在笛卡尔式沉思中,在大观念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将世界还原成仅仅与意识相关的纯现象的做法。

  对于哲学反思而言,命题性的反思是先决前提,哲学反思是对这种命题性反思的贯彻始终,但是仅就现象学而言,它关注的方面是事态如何显现,或者真正显现出来的现象,又或者现象本身的结构,显现本身的现象化等等。

  它所讨论的话题身体、意识体验、先验本我-先验自我、视域乃至生命、逻辑或者范畴。很多情况下都是讨论它们在何种事态中显现自身,或者它们在显现活动中所参与的部分。例如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争出现的第一性的明见性是如何获得的,是当下感知中被呈现的对象,还是对象尚未在场周身体验(上手)。又或者关于本质直观和范畴事态的讨论,被讨论的“S是P”的判断行为,我们询问“A和B”这样句法的真正缘由,现象学都是在它和使之显现的事态中进行分析。

  仅仅将问题推至它们所呈现出来的事态是远远不够的,呈现(显现本身)的结构是什么,它和主体性的相关性在哪里,自我体验是否是第一性的,最明见的显现,对象的意义与事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都是现象学所关心的。

  §3 简述具体的某些内容:知觉、时间与主体-世界

  本书采用的主要介绍的是胡塞尔现象学在这些领域的相关讨论,例如知觉之中,对个别事物经验作为基础的明见性,在知觉域之中,现实性和潜在性的关系。现实性所代表的当下性,我们在触摸和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被当下感知到,感知中的那些素材被主体性构建出来,成为在场的对象,而作为在场的对象,却总是以侧显的方式被感知的。我们不难看出,感知中被给予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非切合的被给予性,尽管它在场,但是在它之中,无论是视域周围作为背景的周围事物,还是超出感知之中被给予的对象的其他方面,又甚至视域本身,都是潜在的(隐含的)被给予的,因此感知注定是侧显的、是视角性的。

  如果我们进入到一种笛卡尔式的反思之中,意识体验的特殊性出现了,早期胡塞尔或许选择将意识体验作为一种切合的被给予,意识体验是没有隐含面和超越的。或者说,意识体验本身是像小观念中所分析的两组内在于超越之中的第二组超越意义上内在,它不含有超越的成分,它是纯粹内在的,同时也是绝对被给予性。

  但是在《笛卡尔式沉思》之中,这种观点被改变了,绝对被给予性和切合的被给予之间不再像小观念中那样挂钩。因为在对意向体验的当下性的分析之中,作为它本质结构的时间性出现了。

  世界时间-内时间-内时间意识之间就不多说了,这些读者们也都清楚。意识体验的当下性在内时间意识机制的分析中的消解,使得意识体验本身显得并非是切合的被给予的。绝对被给予性和切合被给予性在这里出现了裂痕。意识体验是绝对被给予性,但是并非切合的被给予性。(A.D.Smith),这点先不提。

  围绕着主体的时间性,胡塞尔、海德格尔乃至舍勒等都将其作为现象学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而主体性本身呢,无论我们采用胡塞尔的方式进行讨论,还是跟随海德格尔出于某些考虑,将其称作Dasein(此在)。主体性与世界的相关性都是不可取消的,Held甚至认为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视域的世界才是原初被给予性。

  §4 阿尔忒弥斯的信徒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书中反复提及,现象学作为阴影的看护者,海德格尔也经常反对在传统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光照”论。胡塞尔现象学也曾一度被人误认为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的确是一种误解,后期胡塞尔的分析完全否定了它),世界和事物的潜藏面被在场化,或者我们采用一个被使用了很多以至于已经歪曲的的词语,对象化。海德格尔对此深恶痛绝,后期不惜采用对传统哲学离经叛道式的诗意语言去处理世界的阴影面。绝对的潜在性,例如作为视域的普遍世界,仅仅能在一种指引关系之中隐含的被给予给我们。

  追溯到苏格拉底和前苏格拉底之争,无论是科学还是希望作为科学的哲学,在海德格尔那里都被以“天穹(世界)所标示出,对普遍性的kosmos的追求,它标示了普遍性和知识,超出了个人习性和目的性的技艺,脱离了栖息的当下处境。而另一方面“大地”则被用来表述一种历史性和习性的场所。语言是大地的一份赠礼,受到它的影响颇深,而我们更可以深入到伽达默尔式的,建立在历史性的视域上,作为某种历史流传物的语言,是我们理解自身与世界的桥梁。

  哲学在这层意义上,正是阿尔忒弥斯的继承人,它不仅仅要维护关于普遍世界的知识,关注超出个人习性境域的普遍知识何以可能,同时也要防止处于光照之下的在场状态(无论这束光是语言还是意向体验)过度的弘扬,缺席状态不仅仅是作为感知之中的部分,同时也关乎世界的认识的背面,并不是通向某种神秘主义(在我看来海德格尔走过头了),也不是通向绝对的怀疑论,常识和习性在这里会得到保留,它自身的合法性会得到阐述,自然态度并不会被放弃,相反,我们关于世界的朴素信仰会在此得到论证,它的合法性相会被关注,正如在§1中阐述的那样,哲学(现象学)理应以此为自己的领域和目的。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二):走出自我中心困境--《现象学导论》读书笔记

  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现象学导论,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是英美世界著名的现象学家,现任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教授,本书中文版和英文版我都读过,翻译得无懈可击,强烈推荐给对现象学感兴趣但哲学功底不深的同学

  我对现象学的兴趣是伴随着学习心理学的进程而逐渐加深的,许多流派,如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格式塔,叙事疗法等等,据说都与现象学有甚深渊源,是以现象学方法来考察意识活动,甚至在弗洛伊德,荣格那里也能找到现象学。但是现象学到底是什么,没有弄明白。三年前买过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读得头痛,再也没有勇气拿起来,只是带在身边,希望有一天灵感爆发突然一下子读懂了。后来找了些导论,发现连导论也读不懂,真是崩溃,一会儿胡塞尔说什么,一会儿海德格尔说什么,然后什么梅洛庞蒂,保罗利科,田力齐,拉康,德里达……

  而这本导论简洁明快,论理深入浅出,可以从这里初步把握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意向性,现象学还原,本质直观。

  首先来说意向性,意向性的概念非常稀松平常,说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其他事物的意识。这让我想起普通心理学的注意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为什么现象学要大张旗鼓地宣称这么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过去三四百年来,意识被理解成一个保护罩或者一个封闭的幽室;心灵装在一个盒子里。印象和概念发生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产生在这个观念和经验的圈子之内,而我们的意识指向它们,而不是指向“外面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推理而努力来到外面:我们可以推论我们的观念必定是由某种外在于我们的东西所引起的,我们还可以建构有关这些事物必定是像什么的假说和模型,但我们不是以任何直接的方式接触它们。我们要达到事物,只有通过从我们的心灵印象开始的推理,而不是通过让事物向我们呈现。我们的意识首先根本不是“关于”某事物的意识。相反,我们陷在那种一直被称作是“自我中心的困境”里面;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够真正确信的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有意识的实存以及这种意识的诸多状态。

  现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以及流行心理学,都在不断强化这种偏见,使我们转向自己的私人世界,并且在实践层面做着自己的事,他们说,外在世界只是一个幻觉,只是你的投射,他们说,碰到问题向内看,但是这些根本没能解决我们内心的不安,我们本能地知道我们并不是被幽禁在自己的主体性之中,我们深信我们确实走出了自己的大脑和内在心灵状态,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来辩护这种确信,我们不知道怎样表明自己与“实在世界”的接触并不是一种幻觉,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投射。现象学的意向性学说正是打破这种自我中心困境的有力武器,它告诉我们,心灵是公开的事物,一切都是外在的,事物的确显现出来,我们有共同的世界,我们可以参与理性,明见和真理的生活。

  在这个后现代社会,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真理,只有不同的解释,在今天,没有任何整体的片断、没有同一性的多样性、没有任何持久真实在场的多重缺席似乎要把我们淹没。我们除了拼凑起来的东西之外没有别的,我们甚至还认为,可以把我们周围的零星片断拼装起来,凑成便利而愉悦但又流变不居的同一性,以此随意地杜撰自己。我们拼凑零碎来支撑我们的颓废。

  现象学坚持认为,只有在相称的整体背景上,部分才能够被理解;显像的多样性怀有同一性;除非与那些能够通过缺席而达到的在场相互映衬,否则的话,缺席便是毫无意义的。

  现象学就是理性在可理解的对象面前的自我发现。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三):关于哲学的罗塔问题

  这本书的导言部分,作者介绍了写书的缘起和目的。我觉得这个部分中作者的同事卡洛-罗塔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真正洞见,哲学家们实在是太久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罗塔注意到,数学家往往是把他们前辈的作品直接吸收到自己的工作中来,而不是去评注以前的数学家作品。。。当数学取得进展的时候,后来的数学家就把新的发现加以浓缩,然后继续前进。很少有数学家去研究过去几百年的著作,在他们看来,遇到代数学相比,这些古老的作品简直就像孩子们干的活儿。而在哲学那里的情况却恰好相反,经典的作品常常作为注解的对象被供奉起来,而不是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哲学家们。。。倾向于评注而不是意释先前的作品。

  一句话,罗塔认为哲学家们更应该去提炼精粹,继续前进,而不是评注过往。由此而产生了这本《现象学导论》

  作者相当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以符合时代语境的阐释方法让现象学这门哲学向读者“显像”了。以前对于哲学和现象学的一些常用名词常感觉模模糊糊一知半解,通过作者的解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比如说先验自我,比如说内在时间意识,比如说主体间性,等等。

  从我的理解,作者所阐释的现象学是一门既强调内省和直观力,又开放性的将主体融入到生活世界中的哲学。正向作者所说的,现象学复活了古典哲学的精神,又不再局限于前哲学的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认识意象。现象学承认外部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同时将主体的意识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以严格的内省消除了诸多被前哲学认为是实体存在的幻想概念,但最终仍然是以追求真理为旨归。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象学观点是今天真正的“哲学”,他重新激活了我们对于智慧和省思的信心,也充分认识到了哲学所面对的复杂对象的认识局限,但一切都是流变不居的,认识的局限会化为新的洞见,现在“正确”的认识也会在新的本质直观中被反思。

  读了这本书,你会看到实际上,如果以真理为旨归,那么真正的哲学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因此,也是无价的。即使严格如科学理论,那也是在为我们的以为提供一种可接受的解释并试图做出预言,技术则是价值观驱使下的科学应用。但在这些过程中,如果离开哲学层面的反思太远,任由欲望的驱使,那么结果也必然会是灾难性的。

  一阵风和一个爱人,谁更真实?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四):无法上传的读书笔记:现象学中的三个形式结构:部分与整体、在多样性中的同一性、在场与缺席

  一、部分与整体

  1.整体可以被分析成两种不同的部分:实体性部分和要素。实体性部分是能够离开整体而持存并且被呈现的部分;他们能够与其整体相分离。

  当他们被如此分离以后,实体性部分自身成为整体而不再是部分。因此,实体性部分就是那些能够成为整体的部分。

  要素是不能够离开它们所依属的整体而持存或者被呈现的部分;它们不能与其整体分离。要素是非独立的部分。

  2.心灵是世界和世上万物的一个要素;心灵的本质上与它的对象相关联。心灵本质上是意向性的。

  心灵和存在互为要素;它们不是能够从其所属的整体中被分割出来的实体部分。

  3.同样,人们常常把心灵与大脑和身体分离开,好像心灵是一个实体性部分,而不是奠基于大脑和身体的一个要素。

  4.灵魂是个要素;它与身体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它奠基于有它予以生机并且加以决定的身体上,而且它在身体哪里得以表达。

  人是活生生的身体,而不是物质化的精神。但是灵魂常常被歪曲地表现,被转变成实体性部分。

  5.可是经常发生这些情况:我们联结一个整体的某些部分却忽视其他的部分;或者,我们把一个要素看成是和另一个要素完全一样的。

  每当我们思考某物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联结该事物的部分和整体。

  二、在多样性中的同一性

  1.意义正是居于它的所有表达项之中但又在它们背后的统一性。

  潜在和缺席构成的视域环绕着的事物的实际场方面。

  事物总是以多于我们已知的方式来呈现;事物总是保留着更多的显象。

  2.同一性不是多样性的一个成员;立方体不是其中的一个视角或外形。

  同一性超越其多样性的呈现,它也不仅仅是显象的总和。

  同一性总是绝不能被还原场它的显象;

  如果同一性此时以一种方式呈现,他也保留着其他的被给予方式及作为同一事物而重新显现的方式,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其他人。

  同一性总是既揭示自己又隐蔽自己。

  事物总是能够再次被给予,或许还是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而被再次给予。

  3.在我们的哲学分析中要努力做到的,就是赢得这些同一性所具有的实在性,展现他们与其呈现的多样性有所不同的事实。,而且还要表明,尽管他们是难以把握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地是我们经验的事物的一个成分。

  “什么是现象学分析?”——描述特定种类的对象所固有的多样性。

  每种多样性都是不同的,都是其同一性所固有的多样性。

  通过展现每一种存在者在其独立的实存上而且在其呈现能力上所固有的东西,现象学帮助我们避免还原论。

  4.一旦我们把其他人的在场引入进来,把主体间性的维度包括进来,那么就会有更丰富广阔的多样性开始发生作用。

  5.自我的觉察。我们把自己确立为表现的接受者。我们人格同一性的一个重要成分,就存在于记忆、想象和知觉的相互影响之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内在时间意识流之中。

  我们自己的同一性显然有别于任何被给予我们的对象的同一性,但是它与其他自我、其他人的同一性属于同样的种类。

  然而甚至在这样的语境下,甚至在主体间性的经验之中,我们以一种无法逃避的方式居于我们的中心之处。

  我们永远成为不了任何他人或者任何他物。

  我们无法抛弃我们自己。

  三、在场与缺席以及两者之间的同一性

  直观,常常被认为是某种私人的东西、某种无法说明的东西、某种几乎是非理性的东西。

  现象学可以为直观提供清晰的解说:直观就是让对象实际地对我们在场,与此相对,就是让对象在其缺席状态下被意向。

  在缺席和在场“之中”以及“背后”存在着同一性。

  缺席是一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它应有的地位。

  事实上,人的许多性情和情感都必须被理解成对于某种被给予的缺席的回应,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理解:希望、绝望、后悔、乡愁。

  空虚的意向与对象的缺席相关联,充实的意向则与对象的在场相关联。

  未来的事物通过让时间流逝而来到在场,遥远的事物通过克服距离而被带到在场,复杂的数学证明通过一步步的思考而变成在场,危险只有通过冒险才得以被面对。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从空虚的意向直接转到充实,有时候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至少需要诸多步骤,从一个居间的充实走向另外一个,直至最后抵达对象自身。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五):一些笔记整理,当中穿插另一本书的笔记

  《现象学导论》【美】罗伯特•索拉科夫斯基

  51:现象学如何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如何做自我辩护?

  52:“在自然态度中也存在着对于哲学态度的预期,存在着伸向哲学的伪足。”

  ■这种得到自证的预期有待澄清:它是要求每个人达到自觉,即理性的自我发现吗?或者使得与他们有关联的事物恰如其分地被表达、被给予就好?

  79:现象学被批评为“依赖内省,依赖对于主观心理之物的直观”。

  ■要回应这样的批评,光在现象学中辨析“内省”、“主观”等概念,或重述现象学方法是不够的。现象学如何自证的问题在这里再次被提出。

  ■在范畴思维形式中没有可靠的起点来保证现象学的合法性。如果说我们相信“世界信念”以及前反思的经验保证了我们的讨论的话,我们就要澄清它们与现象学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澄清又只有在现象学语境中才可能。只有当现象学完成了理性的真正自我发现,自我证明的问题才会被解答。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现象学已经赢得了信念这个可靠的地基——“先立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虽然就现在看来,现象学的工作虽然还是面向解释的,而不是实践的。

  《主体性与自身性》【丹】丹泽尔•哈维

  006:“存在一种将现象学认作某种内省主义的普遍倾向。”

  ■批评一门学科为内省主义,能够如此批评的前提是什么?要求一门学科找到一个可靠的研究起点,使得这个要求合法的前提是什么?

  ■作者列举的一些现象学对内省主义批评的反驳只是对自身已达到的发现的重复,它并不如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以向学科之外的人证明自己。

  ■现象学不能向学科之外的人证明自身,正是因为它将自己仅仅看作诸多学科中的一门,只是在自身范围内自成一体。所以当涉及自身的合法性证明的时候,它只能不切实际地要求每个人先达到哲学(现象学)上的自觉。

  007:“现象学……最大的弱点:对解释的过分专注。”

  ■“对解释的过分专注”是有意识地首先从本体论出发的哲学所共有的“弱点”。或者说,有意识地从本体论开始,就是有意识地去解释,同时就是有意识地避开了人的实践活动领域(艺术、政治、经济、道德……)。这种避开在现象学中表现为“悬置”。

  ■如果现象学真的是“面向事情本身”,是对事物之显现的考察的话,那么它不应只把自己看作诸学科之一。这意味着现象学不仅要成为其他诸学科的基础,澄清它们各自的前提,还意味着现象学要承担起实践的责任。作为实践的批判的哲学才具有彻底性。

  《现象学导论》【美】罗伯特•索拉科夫斯基

  105:模糊性:“模糊性处于无知和差错之间。它是尚未成形的思想。是一种没有完全成功的思想尝试。”

  ■模糊性在一门哲学中如何被理解,与这门哲学关于历史、政治的看法密切相关。模糊性作为人的常有状态,它并不总是直接地指向明晰的思想。若非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被这门哲学要求达到思想的自觉。

  ■思想如何达到“完全成功”的地步?模糊性无论在个人历史或思想史中都应该得到肯定。在思想史中,思想的模糊性的呈现和被理解恰恰意味着其意义的丰富。

  159:“海德格尔用颇有诗意的比喻把人或‘此在’称为‘存在的牧羊人’……”

  ■在思辨表达中借用诗意的比喻既不能成就诗也不能使思想达到明晰,它只是一个达到明见性的“此在”的自说自话。

  222:“‘笛卡尔的死手’——还紧紧控制着许多哲学家和学者。人们按照胡塞尔所拒绝的立场来重新解释他的一切思想,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

  ■认识论不仅仅表现为哲学问题。“笛卡尔”的哲学必须连同由其展开的历史一同受到批判(实践的批判)。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六):转载:杨广学:现象学心理治疗工作坊

  自佛洛伊德、荣格以来,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等概念,不断冲激着古希腊以来以“理性”为人类意识主体的哲学传统。正如法国哲学家吕格尔所言:“意识和潜意识一样隐晦难解……我们要问的是,对于一个其课题是意识的存有者而言,潜意识究竟有什么意义?”

  而与此同时,生活世界的故事化已蔚成风气,用叙事代替体系,或者用故事代替理论,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不同形式的艺术治疗、音乐治疗、游戏治疗、工娱治疗、身体治疗、心理剧、表演治疗等等,使得心理学更加真正地面向生活,似乎“表现”在逐渐取代“分析”。许多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及其贡献,都与这一潮流密切相连。

  学院心理学在经历脱胎换骨的阵痛。走出意识或潜意识的迷阵,“回到事物自身”,这句胡塞尔现象学响彻云霄的口号看来平淡无奇,其实暗潮汹涌。

  中国古典心性学所追求的精神超越的境界,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传统中一种极具魅力的价值评判和思维方式的取向,而且在理论建树和心性修养的实践中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认真提炼东方心性观独特而精到的理解,例如道家和禅宗的精髓,与当代现象学进行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以人的生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现象学心理治疗,重视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启发人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本身,充分尊重个人的体验及其象征性的表达,重视人的在世生存的丰富的可能性,因而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和宽广的发展前景。

  现象学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强调反思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的结构与意义,主张发展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坚持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意向性”的心理学价值,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

  l 每个人对于周遭环境各有其独特的知觉,而个人对事物的知觉与了解方式决定了个人的行为。

  l 行为的原因不是客观的事件本身,而是个人对事件的知觉。

  l 所有的行为都决定于现象场。 (phenomenal field,个人在特定的时刻所经验到的一切。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知觉。)

  l 行为的改变来自知觉的改变,所以现象场的改变代表行为的改变。

  《现象学导论》读后感(七):Strongart教授博文:浅析胡塞尔的现象学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中,主要提到两位哲学家,笛卡尔与康德。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是精通数学的,而胡塞尔本身就是数学博士,他们都是模型先锋性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都深受数学的启发,这样的启发是来自思想内部的,而不是逻辑实证主义那样的科学拼盘。

  我们先看笛卡尔,他的著名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由我的存在推出外物存在,为胡塞尔的哲学提供了一个基础设定。然而,笛卡尔的我思的朴素的,基本上就是个体的存在,而胡塞尔则要求更加一般的我思。很多人好像认为脑子里是主观的,脑子外是客观的,不理解脑子里还有人类的先验理性结构。外星人有没有这样的结构?只要它能与人类交流,那么同样也应该有!胡塞尔所要求的我思,就是指这样的先验理性结构。后来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实际上也是类似的思路,只不过先验理性要比语言更广泛更抽象一些。

  为什么人类的先验理性认识的事物就是真实的?对此我们需要回到康德的著名哲学命题“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我们所认识的东西都是经过大脑加工的,所以才能够让人的意识正好切中外物。有人也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只能做一个人择原理的回答,假若不是如此的话,那么人类就没办法认识外物,结果也就不会存在了。

  然而,胡塞尔与康德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个区别很可能源于其数学观念。康德主要研究自然科学,所接触的数学是外行人的数学,因为比较迷信数学严格性。与之相应,康德哲学中的认识像教科书一般,由低级到高级,从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的构造,而自然界毕竟不像数学那么严格,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本质是达不到,然后就竖立了一个活动的界碑,叫做自在之物。与之不同的是,胡塞尔接触的就是数学家的数学,因此他知道教科书式的严格性都是后期编排的结果,真正的数学探索是从明白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而这个最明白的地方,未必就是在逻辑上最为基础的公理。因此,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有个叫做明证性的概念,它是指可以被直观明白无误接受的结果,但我们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严格标准,就好像我们没办法系统的判定哪些命题是可以被接受的,所谓的公理也只是一种约定俗成而已。

  这样的先验理性结构,在现象学中一般被称为先验自我,它可以通过对经验自我的先验还原达到。请注意,这里的先验还原,与各类玄学中神秘的我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没有进入现象学的领域,在所谓的自然态度中,先验自我同样在起作用,只不过你可以没有能够留意到。打个比方来说,即便是在无规则布朗运动中,牛顿定律照样还是成立的。

  有了先验理性的基础后,我们就可以做意向性分析。所谓的意向性,就是意识对外部世界的指向,这样的指向带有多重方式,其中有两种意向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那就是知觉意向与意指意向,前者是最充实的,而后者则是最空虚的。

  知觉意向是直接被对象给予的,但这里的给予不是直接的,而是包含着在场与缺席两种要素,其对象的同一性是在在场与缺席的综合中被给予的。当我们看一个立方体的时候,一般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而且还是以一定的变形形态被给予,而当你转过一定角度后,缺席的面则变得在场,在场的面则隐藏起来,只有同时跨越这里的在场与缺席,才能在更高的维度认识整个立方体。

  意指意向是一种符号性意向,它把意义赋予标记,它能够一下子把握对象的整体,但作为代价,它却是在最不充实的状态下把握的。意指意向让我们进入到语言的领地,可以达到所谓的范畴意向,进行逻辑学与符号学的操作。由此,我们可以任意的指向缺席的事物,对其进行命名与联结,追问其符号性联结能否转化为知觉性联结。卡西尔认为,人就是符号的动物,因此意指意向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的意向。此外,我们还有一种关于图像的意向,它是半符号半充实的,可以视为知觉意向与意指意向的综合。人类不但能够把特殊的事物符号化,而且还能把缺席的事物图像化,若是这两者都不太方面,那么还可以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指示。

  我们可以把意向活动分成知觉与非知觉的,意指的与非意指的,那么有没有非知觉又非意指的意向呢?当然是有的,它包括回忆、想象、预期等等。一般来说,回忆与信念一同到来,想象则是信念的终止,而预期却是信念向未来的投射,这里暗示着一种时间结构,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理论中的滞留、原印象与前摄相对应。对于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理论,本文不作过多讨论,仅指出它不同于物理世界的超越时间,也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上的主观时间,而是一种更深层更基础的时间,这与胡塞尔的先验理性哲学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

  非意指的意向又可以被称为直观的,这里知觉显然是一种直观,但现象学中的直观并不限于知觉,回忆和想象同样的一种直观,而且还可以有对范畴的直观。从主体的先验理性出发,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领域,通过意向性构造整合在一起,这可以说是现象学的一个魅力所在。

  最后说一下主体间性的问题,胡塞尔认为,对象不依赖于主体性,这只有通过主体间性才能够达到。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实际上,借助于几何学中关于流形(manifold)的比喻就容易理解了,我们总是通过某个坐标卡来看待问题,但又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内在的,也就是说不依赖于具体的某个坐标卡。为此,我们尝试任取另外一个坐标卡,假若其结果对它也是等价的,那么其结果就是不依赖于坐标卡的。可惜,在胡塞尔那个年代,好像还没有流形的概念,不然也许胡塞尔就会提出“去坐标卡”的说法了。

  扩展阅读:

  【1】埃德蒙德·胡塞尔, 倪梁康. 胡塞尔文集:现象学的观念[M]. 人民出版社, 2007. (胡塞尔的现象学入门讲稿,俗称小观念)

  【2】扎哈维, 李忠伟. 胡塞尔现象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注解胡塞尔的经典参考书)

  【3】索科拉夫斯基. 现象学导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吸收胡塞尔的经典参考书)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c2cbf0102wzjv.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